氧气与氧化教案公开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与氧化

长兴县泗安中学金高

教学目标:

1、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通过氧气的性质理解氧气的广泛用途。了解氧气是空气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和我们人类生命最息息相关的部分。

2、认识“氧化”这一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了解氧化反应及其概念。

3、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分解和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仪器名称、装置的连接、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收集方法和检验氧气的方法。了解工业上制氧的方法。

4、了解燃烧的条件,了解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并具有安全意识。了解灭火和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5、初步懂得用实验来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重点难点:

1、氧气的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用途。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

3、燃烧

教学过程:

【引入】列举生活中的氧化现象,并设问。

一、氧气的性质

【复习】1、“O2”的含义复习

2、什么叫物质的物理性质?它包括哪些内容?什么叫物质的化学性质?举一例说明。

【实验】观察氧气的颜色和状态及验证氧气的助燃的性质

结论:1、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常状况下)

--【介绍】:观察气体的方法和闻气味的方法

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思考】氧气能溶解在水中吗?--能。水中的生物就是靠水中

溶解的氧气得以生存的。

3、氧气不易溶于水--常温下,1升水中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气。

4、密度:1.429克/升,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5、较易液化和凝固: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和雪花状的蓝色液体。【问题】归纳一下氧气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气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略大,1.429g/L 3.水溶性:不易溶于水。4.液态——1.013×105Pa时,-183℃,淡蓝色;

固态——1.013×105Pa时,-218℃,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实验】一、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

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

(1)比空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并放出热量。

(2)生成了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该气体叫二氧化硫。教师可举出生活中实例,如烟煤燃烧时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注意点:在集气瓶铺细砂或装少量水;细铁丝绕在火柴梗上,待将要烧完时,立刻伸入;铁丝悬在瓶内中央处勿触及瓶壁。

现象:铁丝在空气中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硫+氧气--二氧化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二、呼吸作用与氧化

【问题】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之间由什么区别?

【实验】用吸管向瓶内澄清石灰水吹气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知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这是鉴定二氧化碳的方法。)

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

【问题】为什么人通过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呢?--这是因为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

呼吸作用的反应过程:

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C6H12O6+O2=CO2+H2O

呼吸作用: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水或其它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

植物和微生物等其它生物也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对生命活动来说很重要。

【讨论】食物燃烧和呼吸作用的差异。

食物燃烧不属于生命活动,是一种简单的氧化过程。呼吸作用属于生命活动,是复杂的多步骤的过程,需要酶的参加。

三、氧化反应

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硫+氧气--二氧化硫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碳+氧气--二氧化碳--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有些进行得非常剧烈,如硫的燃烧,铁在纯氧中的燃烧。有些进行得缓慢,如呼吸作用、生锈过程、塑料和橡胶制品得老

化。

氧化性: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

【阅读】氧气的发现

四、氧气的制备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分解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水+氧气

A、关于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能与水以任意比混合。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一般以10%-15%为宜,以免反应剧烈而引起事故。

B、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反应的速度。

【介绍】

(1)实验装置和操作原理:

仪器:烧瓶、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不相溶的液体;装配气体发生器等反应装置,用于不断向烧瓶中添加液体试剂。

--装配气体发生器,用活塞控制添加剂,加液后关闭活塞,可防止气体冲出漏斗。)

装置:发生装置(左边):常温下进行,注意检查气密性(夹住导管,在分液漏斗中注水,看液面是否下降);装入液体和固体试剂(用漏斗和药匙或纸槽)。

收集装置(右边):收集方法的确定(用排水集气法--凡是不易溶于水的气体适于此法)。

(2)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工业上叫触媒。特点就是:一变二不变,即改变(不只是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具有选择性,不是万能的,液不是唯一的。

2、工业上制取氧气:

A、分离空气法。

【问题】工业制氧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工业制氧是物理变化。因为这里只是利用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把空气中的氧气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讲述】氮气蒸发后,剩余的主要是液氧。国家规定储存氧气用的钢瓶一律漆成天蓝色。

B、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复集氧气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