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
《荒原》看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创作观
收稿日期:2009-03-26 作者简介:梁冬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玉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研究。
从《荒原》看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创作观梁冬华1,2(1.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 361005;2.玉林师范学院中文系,广西玉林 537000) 摘 要:在文学创作领域,艾略特强调传统的存在,主张归附传统的“非个人化”创作。
他认为作家的创造力来自文学体系自身源远流长的传统,创作活动实则就是创作主体有意识地逃避自我个性回归传统的“非个人化”创作过程。
同时,艾略特还以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其理论层面的创作“传统”观。
他的诗歌不仅引经据典显示出其回归传统的努力,而且还大胆创新传统诗歌技法,成功地把发源于法国的象征主义引进英语世界国家并结合英语语言的特点实践。
关键词:文学理论;艾略特;传统;非个人化;《荒原》中图分类号:I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79(2009)04-0045-06 杰出的批评家往往又是优秀的作家,这似乎已经成为英国文坛的一个优良传统。
在文学批评正式走入大学课堂、成为一门专门学科的20世纪中期之前,这种批评家兼作家的倾向尤为明显,从19世纪的阿德诺、王尔德,直至20世纪的T.S.艾略特、伍尔夫,都清晰地显现并印证了这一文坛传统。
对此现象,身置其中的T.S.艾略特曾解释道:“一个受过训练、有技巧的作家对自己创作所作的批评是最中肯的、最高级的批评;……某些作家所以比别人高明完全因为他们的批评才能比别人高明的缘故。
”[1]而且,在谈到自己批评理论与诗歌创作关系的问题时,艾略特还以肯定的口吻说道:“文学批评是我作诗的副产物或者说创作我的诗的思路的引申。
”[2]在艾略特身上,理论层面的批评观与实践层面的诗歌创作是相互阐释、相互作用的。
他的批评观指导其诗歌创作;反过来,他的诗歌又辅以证明了其批评观。
以下,笔者将以艾略特的长诗《荒原》为例,探讨其“非个人化”创作观的内涵。
“T·S”艾略特的文学理论与《荒原》写作
“T·S”艾略特的文学理论与《荒原》写作作者:傅长乐王娅庞文芳来源:《好日子(下旬)》2018年第01期摘要:T·S·艾略特不仅是西方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
他的作品《荒原》则很好地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才华和作为理论家的睿智的结合。
本文以《荒原》为例证,即以说明艾略特的文学理论在其作品中的应用。
关键词:荒原;“非个人化”理论;客观对应物T·S·艾略特(Thomas Sterns Eliot,1888-1965)作为西方现代派诗人的先驱人物,在20世纪的英美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艾略特是英美新批评派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现代文学批评大师”。
他的主要批评论蓍有《传统与个人才能》(1921),《玄学派诗人》(1921),《批评的功能》(1923)。
他早年提出的创作和批评的“非个人化”理论论以及“客观对应物”的创作手法,对现代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它的基本内容是:生活与艺术不能等同,它们之间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因此作家的个人感情经验必须经过非个人化的过程,将个人的情绪转变为宇宙性、艺术性情绪,才能进入文学作品。
创作的理论总会指导创作的实践,而创作的实践又发展了创作的理论。
最具代表性的《荒原》恰恰显示了艾略特作为著名诗人和优秀理论家的完美统一。
一、“非个人化”理论正是因为艾略特强调艺术家个人的作品必须与历史这个大环境发生关系以彰显自己的意义,因此,艺术家必须效忠于他本身以外的某种东西,为之献身,争取获得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地位。
于是,非个性化理论便成为艾略特这种传统观的必然产物。
艾略特认为诗应当是非个人化的。
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强调,诗人的创作是一种理智性活动,诗人应该隐匿个人感情的流露;诗和其它文学作品是表现情感的。
艾略特指出:“这种感情只活在诗里,而不存在于诗人的经历史中。
”在艾略特看来,文学作品中最好的部分,即使最个人的部分也就是他前辈文学家足以使他们永垂不朽的地方。
T.S.艾略特诗学观中的“个人化”转向及解构特质
T.S.艾略特诗学观中的“个人化”转向及解构特质
虞又铭
【期刊名称】《文艺理论研究》
【年(卷),期】2009()5
【摘要】"非个人化"是艾略特诗学思想中最具影响力的一张标签。
然而艾略从1930年代开始,逐步放弃了重传统、轻个人的"非个人化"诗学主张,正面肯定与强调了作家个体、个性因素对于传统的丰富发展作用。
在这一"个人化"诗学转向中,艾
略特抛弃了传统观当中的先验性、抽象性和绝对性,并沿此思路,积极地反思文学观
念中的先验性因素,不再以规定性的、总结性的范式来界说文学现象,而更多地从发
生学的角度展开诗学思考。
这一切共同形成了艾略特中后期诗学思想中的解构特质。
【总页数】5页(P81-84)
【关键词】T.S.艾略特;诗学;个人化;解构
【作者】虞又铭
【作者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2;I206.7
【相关文献】
1.从《荒原》看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创作观 [J], 梁冬华
2.T.S.艾略特"非个人化"诗学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浅析 [J], 王艳霞
3.Poetics in Eliot's Early Essays T.S.艾略特的早期诗学观——以《论文集》为例
[J], 熊平
4.猫性·人性·神性 T.S.艾略特诗学特质与音乐剧《猫》的艺术魅力之关系探究 [J], 潘汝
5.艾略特诗学观中的“个人化”取向 [J], 虞又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个人化是隐蔽的个人化
论艾略特的《荒原》及非个人化摘要:艾略特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认为诗歌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逃避情感,应寻求客观对应物,运用形式和技巧,来实现诗歌的非个人化,在中国诗歌的长河里也同样具有非个人化的踪迹。
创艾略特的《荒原》被称为“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宣言书”,其非个人化理论在《荒原》里得到诠释,但所提倡的“非个人化”终究是隐蔽的个人化。
关键词:非个人化理论、“无我之境”、“夺胎换骨”、《荒原》、“隐蔽的个人化”一.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及其实现方式艾略特是二十世纪初西方诗人的杰出代表,诗歌现代派的领袖,其诗歌、文论广受关注,其非个人化理论在其诗学里最受关注。
在浪漫主义顶峰期,强烈的主观倾向,提倡个人主义,强调天才与创造,标榜情感自由,使诗歌成为“情感喷射器’。
为克服浪漫主义诗人对个性表达、自我情感宣泄的强调,艾略特提出了非个人化理论,他认为“诗歌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
”[1]非个人化理论与新批评的反意图论、巴尔特提倡的“零度写作”、结构主义的“作者之死”,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它们提倡作者的退隐,将对文本的重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传统与才能》中,艾略特谈了两个方面:一个是诗歌、作者与传统的关系。
艾略特认为作者应该具有一种能够使一个作家最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地位,自己和当代关系的历史意识和对传统的继承概念。
另一个是作者与诗歌的关系。
他认为作者的只是一个特殊的工具,没有什么个性可表现,诗人的心灵只是一条白金丝,在其创作的反应中,白金丝起了很大作用,然后当反应完毕后,所产生的化合物——作品却没有任何白金丝的痕迹。
即作者对于作品来说几乎是透明的,所以“一个艺术家的进步是不断地牺牲自己的,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他认为“诚实的批评和铭感的鉴赏,并不注意诗人,而注意诗”因为“这种感情在生命的诗中,而不是诗人的历史中”,诗歌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以[1]艾略特,卞之琳. 译: 传统与个人才能,王恩衷. 译.艾略特诗学文集[M].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2、8、4.此将作者个性藏匿,表现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
T·S·艾略特的“非个性化”及“秩序意识”共3篇
T·S·艾略特的“非个性化”及“秩序意识”共3篇T·S·艾略特的“非个性化”及“秩序意识”1T.S.艾略特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非个性化”和“秩序意识”。
这种特殊的文学风格,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阅读体验。
“非个性化”是艾略特文学风格的一大特点。
艾略特认为,人类存在于一个无意义的世界中,他们的生命没有价值,个人的情感和个性是没有意义的。
在他的作品中,人物形象往往被抽象化,并且他的作品中弥漫着令人感到孤独的气息。
例如在《荒地》中,艾略特描写了一个被废弃的城市,描述了现代生活中的荒凉和孤独感。
他用冷静的语气描写了一个荒凉的世界,人类在这个世界中变得越来越孤独,失去了自我,成为了机器一样的存在。
通过这种写作方式,艾略特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人类境遇的思考和洞察。
同时,艾略特的作品也展现了强烈的“秩序意识”。
他关注社会的规范、道德、传统和历史等方面,认为这些要素构成了社会的基础和秩序,这也是他对现代社会的批评和反思的重要方面。
在《荒地》中,艾略特描绘了一个现代社会的图景,其中充满了无序和混乱。
他指责了人类丧失了对历史和传统的理解和重视,而这就是道德崩溃和文化瓦解的原因。
他认为人类需要重新找回秩序感,对传统和历史进行反思和认识,以重建秩序和价值的体系。
总的来说,艾略特的作品展现了非常深刻的思想性和文学性。
通过他的作品,读者们能够深入探讨人类的根本问题,并且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他的作品凝聚了对生命的探索、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和对秩序的追求,这些也是他作为一位文学巨匠的重要贡献T.S.艾略特是20世纪最重要的诗人和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和洞察,还展现出了极高的文学价值。
他的作品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深入思考人类的根本问题。
同时,他注重社会秩序和价值体系的建立,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提出了有益的思考。
作为一位文学巨匠,艾略特的作品将会在未来继续影响和启发人们T·S·艾略特的“非个性化”及“秩序意识”2 T·S·艾略特的“非个性化”及“秩序意识”T·S·艾略特(T. S. Eliot,1888-1965)是20世纪英语诗歌中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其诗歌不仅突破了传统的诗歌形式,同时也彰显出其强烈的“非个性化”及“秩序意识”。
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与《荒原》写作
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与《荒原》写作T.S.艾略特认为,“非个人化”是诗歌艺术取得成功、达至完美境界的保证,因而在诗歌写作中极力加以实践。
但是,诗人个人的情感、观点等“个人化”因素要想完全排除在诗歌之外又绝非易事,也绝不可能。
所以,在艾略特的诗歌写作中,尤其是在《荒原》的写作中,明显存在着“非个人化”理论贯彻与背离的张力。
美国诗人、文论家T.S.艾略特诗论的核心是“非个人化”。
艾略特认为,诗歌艺术传达的应是人类普遍的情感与经验,而不是诗人自己的个性、经验、情绪等个人化因素。
“非个人化”是诗歌艺术取得成功、达至完美境界的保证。
艾略特说:“诗歌不是感情的宣泄,而是对感情的摆脱,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对个性的摆脱。
”[1](P21)“一个艺术家的成长意味着持续不断的自我牺牲、持续不断的个性的消亡。
”[1](P17)艾略特的这一主张提出于1917—1923年间,而其诗歌名篇《荒原》的写作也正处于这一时期,所以,学术界一般认为,《荒原》正是这种文学观念的体现。
现代心理学证明,创作者的心理状态、思想观念等个人化因素与文学作品的主旨倾向,乃至文本的结构状况等不可能不发生关系。
作者在创作中虽然企图摆脱自己的情绪,以便能够以一种局外人的超然状态来处理材料、控制创作流程,但事实上,该企图只是一种主观的愿望,并不符合创作实际。
文学作品源于作者的心灵,它也只能是作者心灵的反映。
所以,艾略特的诗学理论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很难得到完整、彻底的贯彻。
作家进行创作,意识与无意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一个已被现代创作心理学所证明的事实。
艾略特《荒原》的写作情况实际上也应该是这样。
个人化是无意识的,而非个人化则是有意识的。
个人化决定了诗歌的基本思想、情感走向等内容性因素,而非个人化则成就了诗歌的材料处理方式以及语言的运用、结构的创造等形式方面的营构。
所以,在《荒原》的写作中,明显地存在着“非个人化”理论贯彻与背离的张力。
现代诗学的发轫——T. S. 艾略特“非个性化”理论重审
现代诗学的发轫——T. S. 艾略特“非个性化”理论重审内容提要:中国的艾略特研究尽管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对于艾略特之“非个性化”理论的研究却乏善可陈。
本文试图在充足文献的支持下,探询这一理论的概念内涵、功能效应和理论优长,以期对之做出恰当的历史定位和价值判断。
作者认为,“非个性化”理论的内涵应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层次和内在联系的系统,它至少包括“非个性化”、“情感逃避”、“客观对应物”等要素,而诸要素之间又处于一种兼容共存、互相渗透、彼此制约的关系。
关键词:非个性化;情感逃避;客观对应物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艾略特的诗歌经由赵萝蕤、叶公超、温源宁、卞之琳、曹葆华等学者的译介,进入现代中国的文学视野,迄今已逾半个世纪。
平心而论,中国的艾略特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2年,计有十余种艾略特作品中文译本、10种研究着作、六十篇论文问世。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对艾略特之“非个性化”理论的研究却相对滞后。
本文试图弥补这按的不足:在充足文献的支持下,探寻这一理论的概念内涵、结构层次、功能效应和理论优长,以期对之作出准确的历史定位和切当的价值判断。
关于艾略特的非个性化理论,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家雷纳·韦勒克毫不含糊地指出:“它牢守着诗的创造心理学为起点的诗学理论。
诗不是强烈情感的流露,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一种非人格化的情感组织,要求一种‘统一的感受’,理智与情感的协作,以发现客观的对应物,也就是艺术品的象征结构”1在我看来,这既言明了“非个性化”理论的基本内涵和个性特征,又恰切地概括了它的结构层次和核心要素:即,非个性化、情感逃避和客观对应物。
下面,我将分别对这三个概念作一番词语梳理。
一、“非个性化”概念“非个性化”概念导源于艾略特的第一本论文集《圣林》中的名篇《传统与个人才能》。
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一个艺术家的进步,意味着继续不断的自我牺牲,继续不断的个性消灭”2、“诗歌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3换言之,创作主体在从事艺术实践时不宜将自身的个性特征带入文本,而应以消灭个性为旨归。
艾略特“非个性化”理论与19世纪英国文论之渊源
2017年1月第38卷第1期湖北文理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Jan. ,2017Vol. 38 No. 1艾略特“非个性化”理论与19世纪英国文论之渊源李小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摘要:艾略特“非个性化”理论可以追溯到英国19世纪柯勒律治的诗人“客观性”能力理论,哈兹里特关于诗人客观描摹的观点,以及济慈的“无个性”能力与“消极能力”说。
三人各自从侧重哲学资质、模仿自然的艺术观、追求纯美的审美理想的角度出发,都以莎士比亚为例,对诗人不带个人情感、客观描摹的创作才能给予高度评价。
而艾略特从济慈的“无个性”能力中得到较多启发,富有眼光地吸纳了济慈关于化学药品的比方,进而形成了自己的“非个性化”理论。
关键词:艾略特;非个性化;柯勒律治;哈兹里特;济慈中图分类号:11〇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 -4476(2017)01 -0060 -04作为西方20世纪杰出的文学批评家,T.S.艾略特留下了许多重要的诗学观点。
他在《传统与个人才 能》(1917) —文中提出著名的“非个性化”理论。
简要说来,这一理论包含两层内容。
一是文学是一个由以 往所有作品组成的有机整体,新作品只有被纳入其中,其意义才能被评价,因而诗人在创作时要加强自身的 传统意识,不断进行“个性消灭”[1]9;二是在具体阐释“个性消灭”的过程时,艾略特区分了诗人的日常感情 与作品所表现的艺术感情,提出“诗歌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 脱离”[1]11这一观点,旗帜鲜明地反对诗歌表现诗人情感、张扬个性的浪漫主义思潮,使文学批评的关注点从 诗人转移到作品本身。
也正因如此,“非个性化”理论成为后来英美新批评文学本体论的理论先声,进而促 成了“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的转型”[2]25°。
然而,“非个性化”理论并非艾略特独创,回溯19世纪英国文论,“我们不难在柯勒律治、赫士列特和济 慈那里找到其渊源。
论艾略特“非个人化”的文学史观
论艾略特“非个人化”的文学史观“新批评”是20 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流派,该流派坚持以文本为中心研究问题,推崇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艺术价值,倡导客观性、自足性、规范化的批评标准,割断了文学与历史、哲学、心理的联系,成为西方形式主义文论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新批评派鼻祖艾略特“非个人化”的文学史观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艾略特坚守文学传统的永恒价值和权威性,摒弃创作中个人情感的介入,以“非个人化”理论要求作家适应传统,逃避个性,形成了一种自律论的文学批评模式,奠定了新批评坚实的理论基础。
这种“非人化”理论集中体现于艾略特的《荒原》一诗中。
一、何谓“非个人化”理论艾略特“非个人化”的文学史观主要见于其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中。
在该文中,基于传统对作家的重要影响,艾略特阐述了文学传统与个人才能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文学传统在文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学传统对个体写作具有决定性影响,每一个作家都应该顺应传统,而不是相反;另一方面,传统的推动作用是伴随着泯灭作者的个性和情感的“非个人化”模式。
“非个人化”主要表现为文学家在处理个人才能与传统价值的关系时,个人的才能和智慧微乎其微,不值一提:“诗人,任何艺术的艺术家,谁也不能单独地具有他完全的意义。
他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他的鉴赏就是鉴赏对他和已往诗人以及艺术家的关系。
你不能把他单独地评价;你得把他放在前人之间来对照,来比较。
” {1} 艾略特将作家放在历史的长河和文学的发展中进行审视,在他看来,作品不是感情的宣泄,不是作家个性的表现;作家是一种不自觉的“自动化”的人,创作中保持着中性,其心灵仅仅起到一种催化的作用,头脑却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所以不应处处突出自己。
作家作品中最好的部分,就是最个人的部分也是他前辈诗人最有力地表明他们的不朽的地方。
为此,作家应随时不断放弃当前的自己,归附更有价值的传统,即不断地牺牲自己,消灭自己的个性,使个人意图融入宏大的历史传统语境之中。
浅谈T-S艾略特的诗学特色
浅谈T-S艾略特的诗学特色浅谈T?S艾略特的诗学特色[摘要]T?S艾略特是英美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既是新批评派的奠基人,又被西方评论界视为英美现代派诗歌创作和理论的大师。
T?S艾略特的现代辩证诗学理论是以他独有的方式在现代诗歌创作中展现他的诗学特色,为东西方现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本文从T?S艾略特的诗学特色入手,对“非个性化理论”“客观对应物”“意象的手法”等诗学理论和他的新批评理论展开系统分析,进一步阐明了T?S艾略特的诗学特色在现代主义文学时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T?S艾略特特色诗学理论新批评[中图分类号]I561.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053-02T?S艾略特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现代派诗人与新批评家。
他被人们称作是现代派诗歌之父。
在很多人眼中,他的辩证诗学理论是一个时代标志性特征的体现。
T?S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的发表使他在西方诗坛上崭露锋芒,他的《荒原》更让他的“荒原之风”赢得世界的赞誉,并从此开创了T?S艾略特的现代派诗歌时代。
甚至在20世纪的中国,很多作家也纷纷翻译和研究T?S艾略特的现代辩证诗学理论和艺术手法,如对“非个性化理论”和“客观对应物”“意象的手法”和“多元文化”等的吸收和运用便推动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发展。
T?S艾略特正是以他独有的方式在现代诗歌创作中展现他的诗学特色,为东西方现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T?S艾略特以其超凡的诗歌创作理论和缜密的新批评理论使现代主义诗歌达到了理论系统化和本体化的质的飞跃。
首先是“非个性化理论”。
这个理论是其在著名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中提出的。
“非个性化”这个词是T?S艾略特从法国批评家古尔蒙特的一个化学催化剂的比喻中引用的一个词。
这个比喻被T?S艾略特运用到诗歌的创作中指创造的心灵的非个性化过程。
也就是完美的诗人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匠人一样,他不是有意识地表现个性而是集中精力完成任务来间接地表现自己的个性。
“非个人化”理论“代神立言”界说
“非个人化”理论的“代神立言”界说摘要“代神立言”是“非个人化”创作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为作家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失去自我的主观操纵能力控制而完成的,其中包含着作家个人因素所无法企及的创作动因,作家个性并不是文学创作的唯一原因。
“非个人化”理论的“代神立言”说从心灵视野观照文学创作问题,从感性角度上阐释文学创作的某些现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关键词:“非个人化”理论“代神立言”神力驱遣集体无意识中图分类号:i0-05 文献标识码:a“非个人化”概念最早出现在t·s·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中,他认为诗歌的形成是一种“非个人化”过程,它不隶属于诗人,而是历史传统的组成部分。
“非个人化”理论认为,作家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失去自我的主观操纵能力控制下完成的,文学创作中包含着作家个人因素所无法企及的创作动因。
其间既有富含个人因素的个人化创作的事例,又有“非个人化”的创作实情,还有个人化与“非个人化”交错完成的特例。
“代神立言”是“非个人化”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希腊时期就有文论家认为,个人在文学创作中只是语言的载体,实质是神力的代言者,靠神的传授立言;中世纪的神学家们确认创造者是某种难以企及的上帝;现代精神分析学者荣格认为,人类长期积淀下来并世代延续的集体无意识可以解释文学创作中的种种现象;其后的弗莱等人,视作家为原型和神话的传达者。
无论是柏拉图、中世纪神学家,还是荣格、弗莱等人,都认为文学作品不是某一具体作家的独创,主张的是一种非个人化创作的“代神立言”观。
一作家受神力所驱创作西方第一位文论家、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认为,诗人在神圣的灵感附体时创作出来的诗才是美的。
稍后的苏格拉底也认为,诗人的创作是凭借灵感的力量完成的。
到了柏拉图,主张文学创作的发源物是“灵感”,提出了灵感说,它由神启说、迷狂说和诏谕说三部分组成。
“神力驱遣”是柏拉图在说明诗人创作才能来源时使用的术语,他认为诗人写诗时不是靠技艺本领而是凭借灵感,而灵感被神力驱遣——神力驱遣是诗人创作才能的真正来源。
艾略特的诗学观念
艾略特的诗学观念王文军;马永波【摘要】As a value system consisting of structures and layers, functions and effects, as well as internal connections, T. S. Eliot' s poetics ideology consists of three key concepts, namely, "non-individuality", "objective correlative" and "dissociation of sensibility". These concepts form an interacting relationship of mutual reliance, permeation, and restraint. Starting with the " non -individuality" concept, this article probes chiefly into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in T. S. Eliot' s poetics ideology.%艾略特的诗学思想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层次、功能效应和内在联系的价值系统,由“非个性化”、“客观对应物”、“感受分化论”三个关键概念组成,而这三个概念之间又处于一种相互依存、渗透和制约的关系。
本文从“非个性化”概念入手,重点探讨了艾略特诗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期刊名称】《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25)006【总页数】5页(P43-47)【关键词】现代诗研究;艾略特;现代主义;诗学思想【作者】王文军;马永波【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艺术与文化素质教育部,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艺术与文化素质教育部,江苏南京21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52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进程中,艾略特可谓是一个集大成者。
12.1-非个性化理论
术语解释库
第十二章英美新批评
==================================================================
非个性化理论
非个性化理论是由艾略特提出的,艾略特既摒弃浪漫主义夸大诗人主观性的做法,又反对古典主义“照相式”的单纯模仿外界事物、片面强调客观性的方法,有意要改变英国诗歌理性与感性相脱离的局面。
他指出:“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
”就是说,应该把诗人放在文学史这个整体和文学传统之中加以考察,判断诗人的作品有无价值就要看它是否符合过去的标准,而并非是否具有个性。
1。
从中国古典诗学角度质疑艾略特非个性化理论的开题报告
从中国古典诗学角度质疑艾略特非个性化理论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艾略特作为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理论尤其以“非个性化”而著称于世。
艾略特在其著名的《空洞的人》一文中提出,现代诗歌应该是一个“限定性”的表达,而不是一个“释放性”的表达。
他认为,唯有通过抛弃主观性、
压抑自我意识,才能够达到更为真实的艺术体验。
然而,从中国古典诗学角度来看,
艾略特的“非个性化”理论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这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从中国古典诗学角度出发,探究艾略特“非个性化”理论的问题,寻找该理论背后的问题根源并进行深入分析。
三、研究内容
1. “非个性化”与中国古典诗学的不同观点
中国古典诗学中强调诗人情感真挚、气韵生动,强调诗人应该借鉴自然、感悟人生,而艾略特的“非个性化”理论似乎与这些观点存在矛盾。
2. “非个性化”的艺术效果与价值观
艾略特的“非个性化”理论非常强调艺术形式的重要性,但是它是否符合中国古典诗学中所倡导的艺术价值观呢?本研究将会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3. 人性与个性
中国古典诗学中强调人性的多样性,而艾略特的“非个性化”理论似乎否认了这种多样性。
研究人员将深入探究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从中国古典诗学的角度对艾略特的“非个性化”理论进行质疑和思考,寻找其中的问题,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同时,本研究可
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并扩展我们的文化视野。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的非个人化意象构建
拼贴,为人物的出场设置了灰暗的背景,暗示时局的 里,反复感受到主人公的无助和忧郁。“在一分钟里
混乱、普鲁弗洛克受到压抑的内心和爱情的幻灭。
总还有时间”“总会有时间让举起的问题又丢进你盘
作者在接下来的诗行中不断地描述这种充满着 里”。一会儿,是从容不迫的淡定悠然,一会儿是时
如暮色般昏暗,充满焦虑感的人生状态。作者通过不 不我待的局促不安。主人公似乎在这日渐昏暗的暮
感传递给读者。
题完美地结合,展现主人公内心的丰富情感: 羞怯、
二、“非个人化”
懦弱、落寞、犹豫、倦怠、失意等等。诚如马尔科姆·
在著名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艾略特提 布雷德伯里所言,他通过普鲁弗洛克这一胆怯而优
出了诗歌创 作 的 传 统 性 和 历 史 意 识,即 诗 歌 创 作 中 应当摈弃个人感情,消灭个性和“非个人情绪的主观 喷射”。艾略特一贯主张“诗歌只是人类情绪的客观 象征,强调艺术情感的“非个人化”[2]。
经历等来唤醒情感。因此,意象就是诗人主观心灵 体意识。“也正是由于作品中所透射的作家主体意识和
世界和客观物质世界相融合的表现,是“意”和“境” 个人情感的不同,才造就了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
的融汇,是 诗 歌 的 艺 术 表 现 要 素[1]。 本 文 将 从 艾 略
《情诗》正是这样一部彰显诗人个性的反传统佳
关键词: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非个人化”; 意象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8970( 2016) 05 - 0162 - 03
DOI:10.16145/23-1531/z.2016.05.053
一、引言
用现实的象征本质去隐喻人物的内心感受。
公的人生境遇。在暮色中,诗人借主人公之眼展现了 他获得追求爱情的自信,仍然是那样优柔寡断、胆怯
论T_S_艾略特的_非个人化_诗学理论
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冯文坤Ξ内容提要:众所周知,浪漫主义文论把表现情感作为其批评的立足点。
但在现代西方文论中,艾略特却以“非个人化”诗学理论来调和个人感知与综合性的意识之间的关系,他要将个人感知同人类传统,尤其是欧洲传统相联系。
这一愿望促使他产生了深刻的历史意识。
在他看来,这种深刻的历史意识,正是以个人主体意识的弱化为前提的,所要消解的正是人类中心论泛滥之下的人的此在与历史的二分对立,所要建立的是人与历史共时的和伴随性的相互响应。
关键词:艾略特 “非个人化” 历史意识 传统 个人艾略特在1931年评论道:“当我写完那首名为《荒原》的诗歌时,一些对之颇为赞赏的批评家说,我表达出了‘一代人的幻灭’,这纯属无稽之谈。
也许我替他们表达了他们自己遭遇幻灭的感觉,但那并非我的旨意所在”(转引自桑德斯784)。
诗人不愿承认自己的作品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声音,不愿承认自己是这个时代的代言人。
这一态度直接与他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有关。
众所周知,浪漫主义文论把表现情感、张扬个性作为立足点展开文学批评。
但艾略特却提出“非个人化”理论。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他的“非个人化”呢?我们必须弄清楚艾略特“非个人化”理论的真实意图。
艾略特所要确立的,是个人感知与综合性的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个人感知同人类传统,尤其是欧洲传统相联系。
这一愿望促使他本人产生了深刻的历史意识。
而这种深刻的历史意识,在艾略特看来,正是以个人主体意识的弱化为前提的。
在此前提之下,艾略特“试图界定和规定历史传统、宗教传统、道德传统,而首要的是文学传统”(引自桑德斯786)。
在他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他认为:“没有哪位诗人,也没有哪位艺术家可以独自拥有完整的意义。
”他还认为,由诗人生活中的特殊事件激发的个人情感,并不能有利于创作出“不寻常的和有趣的”诗。
与更大的传统相比,诗“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脱离”(《艾略特文学论文集》11)。
论王国维的-无我-与艾略特的-非个人化
王国维从学术伊始就表现出对鄙薄功名、提倡自然性情的道家
一、“无我之境”与“非个人化”的内涵差异
王国维与艾略特二人的历史活动与具体思想文化背景的不 同是理论生成的主要根源。不管是“无我”也好,“非我”也好,都 是他们对诗人主体的思想情感深度探讨的结果。因此,对不同文 化背景中的“我”的理解就构成理解“无我之境”和“非个人化”理 论的基础。 王国维出身于一个濒于破落的封建书香家庭,近代史上各 种政治势力、学术思潮、人生理念的冲突裂变,加上幼年丧母, “体素赢弱,性复忧郁”q《文集续编・自序》)的不幸经历,使其集 敏锐丰富的审美感情和睿智深刻的思辨理性于一身。王国维接 受了传统的旧式教育,具有扎实的国学功底。王国维一生生计乏 谋。围阑于唯美的书城.以至不能应对复杂的现实生活.正当学 术鼎盛之际却因精神的苦闷而投水自尽,体现了旧中国古典文 化人格的悲剧。“于是强者既忘其修身之美德,而唯以造作威福 为得意.弱者也已忘其独立之品格,而唯以苟且曲从为能事”o。 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良心与思想的先导,在腐朽的封建制度入 骨的精神钳制和物质利益的诱迫下沦为封建伦理道德的奴仆。 文学也从“肓情”与“言志”的本位中成为沦为“经夫妇,成孝敬, 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毛诗序》)的“载道”的附庸。 艾略特则出生于一个成功的商人家庭。这时欧洲正处于帝 国主义进入大:I=业社会的垄断时期。工业文明带来的巨大利益 以及与此相应的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终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的爆发。其预示了欧洲传统的信仰、价值观和道 德观的全面崩溃。艾略特作为一个对提供不了任何生活或连贯 的传统的社会产生“有隔膜感”.并在文学作品中发现了一种他 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他力图如他在哈 佛大学学习时的教师“欧文・巴比特(新人文主义文学批评的领
艾略特关于诗歌的非个人化主张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艾略特关于诗歌的非个人化主张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首先,从诗人与传统的关系来看,任何诗人都不能脱离诗的传统而单独具有他的完全意义。
诗人隶属于诗的传统,他的作品在整个诗歌有机链条之中存在,即使其中最个人的部分也包含着他的前辈诗人的痕迹,他们在他的作品中强有力地表明自己的不朽。
但诗人并不是盲目地追随前代,墨守传统成规,而是用自己的作品参与了整个诗歌传统秩序的建构。
艾略特所理解的传统概念蕴含深刻的历史意识,这就是说,传统不仅包括过去的过去性,还包括过去的现存性,诗人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观照传统,理解和阐释传统的现代意义,将传统的永久性和现时性结合起来。
诗人写作时,不仅有着他自己时代的背景,而且还要感受到从荷马以来整个欧洲的文学及自己国家的整个文学的同时存在,它们共同组成了同时的局面,使诗人能够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历史时间中的地位,以及自己与传统和现代的关系。
这样,诗人写作就不再是纯粹个人的行为,而具有了普遍的传统的意义。
因此,一个诗人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他的批评实际上是讨论他和以往诗人及其作品的关系,单独或孤立地评价他和他的作品是没有意义的。
艾略特认为传统不是恒定不变的过去秩序,这种秩序处于不断生成、发展以及被调整之中,如果我们把文学传统设定为现存的所有艺术经典所构成的秩序的话,那么,一旦出现(真正的)新的艺术作品就意味着产生了一个新事件,以往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要遭遇这个新事件,而传统的理想秩序也要因为新作品的加盟而发生一些变化。
这种变化并非是翻天覆地的全新改观,而是极小幅度的内部调整,诸如新作品的出现使其他艺术作品与整体的关系、比例和价值也要相应地要被重新调整。
由于文学传统是理想的艺术秩序和优化的有机整体,因此,诗人要做的不是极度个性化地背叛传统或试图消灭传统,而是要主动适应传统,并在有效的范围内促进传统理想秩序的更新和发展。
于是,“他就得随时不断地放弃当前的自己,归附更有价值的东西,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T·S·芰咯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冯文坤+内容提要:众所周知,浪漫主义文论把表现情感作为其批评的立足点。
但在现代西方文论中,艾略特却以“非个人化”诗学理论来调和个人感知与综合性的意识之间的关系,他要将个人感知同人类传统,尤其是欧洲传统相联系。
这一愿望促使他产生了深刻的历史意识。
在他看来,这种深刻的历史意识,正是以个人主体意识的弱化为前提的,所要消解的正是人类中心论泛滥之下的人的此在与历史的二分对立,所要建立的是人与历史共时的和伴随性的相互响应。
关键词:艾略特“非个人化”历史意识传统个人艾略特在1931年评论道:“当我写完那首名为《荒原》的诗歌时,一些对之颇为赞赏的批评家说,我表达出了‘一代人的幻灭’,这纯属无稽之谈。
也许我替他们表述了他们自己遭遇幻灭的感觉,但那并非我的旨意所在”(转引自桑德斯784)。
诗人不愿承认自己的作品代表了~个时代的声音,不愿承认自己是这个时代的代言人。
这一态度直接与他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有关。
众所周知,浪漫主义文论把表现情感、张扬个性作为立足点展开文学批评。
但艾略特却提出“非个入化”理论。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他的“非个人化”呢?我们必须弄清楚艾略特“非个人 化”理论的真实意图。
艾略特所要确立的,是个人感知与综合性的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个人感知同人类传统,尤其是欧洲传统相联系。
这一愿望促使他本人产生了深刻的历史意识。
而这种深刻的历史意识,在艾略特看来,正是以个人主体意识的弱化为前提的。
在此前提之下,艾略特“试图界定和规定历史传统、宗教传统、道德传统,而首要的是丈学传统”(引自桑德斯786)。
在他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他认为:“没有哪位诗人,也没有哪位艺术家可以独自拥有完整的意义。
”他还认为,由诗人生活中的特殊事件激发的个人情感.并不能有利于创作出“不寻常的和有趣的”诗。
与更大的传统相比,诗“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脱离”(《艾略特文学论文集》¨)。
艾略特不仅仅是在维护文学传统,更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即诗人和艺术家在刨作时的身不由己:“诗人把此刘的他自己不断地交给某件更有价值的东西。
一个艺术家的进步意昧着继续不断的自我牺牲,继续不断的个性消灭”(《艾略特文学论文集》5)。
在艾略特看来,要实现诗学创作上的非个性化,诗人就要首先牺牲自我或放弃自己,从而将自己纳入更为宽阔的历史语境中,使个人成为历史的、传统的当下载体,但同时个人又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以“活的历史”而存在,去实现与传统的沟通与对话。
诗人自身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也是通向未来的桥梁。
“艺术的感情是非个人的。
诗人不可能达到这个非个人的境界.除非他把自己完垒献给应该做的工作。
他【乜不大可能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工作,除非他不-冯支坤、浙江上学外语学院副教授,丈擘博士。
目前从事英圆文学牵比较诗擘研充。
·86-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仅生活在此时此地,而且还生活在过去的这一时刻,除非他所意识到的不是已死亡的东西,而是已经活起来的东西”(《艾略特文学论文集》11)。
就个人意识层面上来说,现实中的个人承继了历史意识和既往的经验而生活于当下的语境之中。
艾略特在将宗教视为构成一个民族的整个生活方式(wholeway“Ⅵe)时就曾谈到该生活方式伴随于人的全部生活之中,并因此成为人生活和创作中必须加以依赖并将自身移人其中的集体无意识或集体表象:“这种生活方式在这个民族的人的一生中,在其每天的生活中,甚至在其睡梦中都存在着,而这种生活方式就是该民族的文化”(《基督教与文化》103)。
就个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来说,艾略特主张艺术创作既要拥有读者的现实经验意义,又要具有传统文化内涵。
现实经验意义要求艺术具有现实的、为读者所能接受的表现意象。
只有如此,作者才能在自己的创作中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而作者的现实表象(诗歌)则作为中介,架构起融合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这种历史意识迫使一个人写作时不仅对自己一代了若指掌,而且感觉到从荷马开始的全部欧洲文学,以厦在这个大范围中他自己国家的全部文学,构成一个同时存在的整体,组成一个同时存在的体系。
这种历史意识既意识到什盘是超时间的,也意识到什么是时闻性的,而且还意识到超时间的和有时间性的东西是结合在一起的。
有了这种历史意识,一个作家便成为传统的了。
速种历史意识同时也使一个作家最强烈地意识到他自己的历史地位和他自已的当代价值。
(《艾略特文学论文集》2~3)此种历史与现实互为依存、互为表象的观念,构成了艾略特反思“个性化”在诗歌生成中所起作用的重要思想来源。
“诗人有的并不是有待表现的‘个性’,而是一种特殊的媒介,这个媒介 只是一种媒介而已,它并不是一个个性,通过这个媒介,许多印象和经验,用奇特的和料想不到的方式结合起来”(《艾略特文学论文集》9)。
在艾略特看来,诗人不仅没有什么个性可以表现,而且只是一个特殊的媒介,各种印象和经验,历史与现实,材料与情感都有机地在这一媒介中被组合起来。
因此,艾略特认为“诗人的任务并不是寻找新的感情,而是去运用普通的感情,去把它们综合加工成为诗歌,并且去表达那些并不存在于实际感情中的感受”(《艾略特文学论文集》10)。
正如安德斯·奥斯特林所说,在艾略特那里,“‘传统’这个词本身包含着运动的意思,包含着某种不可能是静止的,不断地传递并且吸收的意思”(艾略特,《四个四重奏》283)。
其实,艾略特所谓诗人“是一个媒介而不是个性”的说法,与欧洲传统诗学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在柏拉图那里,诗人凭借灵感和神力,其结果不是诗人成为诗歌的创造者,而是成为被神圣刨造行为激发了灵感的代言人。
到了奥古斯丁那里,他把与神圣的纯一性统一税为一种无性别的精神实体,而把从纯一性中分裂出来的个人意识和情感,视为理性败坏的结果。
现代弗洛伊德的理论更是表明诗人的创造力源自无意识。
以古典主义者自居的艾略特无疑深深地感受到了个人与传统之间那种犹如鱼在水中的关系。
在《诗歌与批评的用途》一文中,他写道:“我只是证实所有人类事务都彼此渗透,其结果是全部历史都凝结为抽象而潜人人类的无意识之中”(Elim,7’hrUseofPwf}-、,andtheUser,Critici51tt76)。
,既然是互相渗透在一起,那么历史与现实,个人与集体便是处于同一个平台上,而不是以线性或进化的方式对历史或传统的简单扬弃和更新。
但要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同时性出场,保持“历史意识”的清醒,个人意识或意图的暂时隐遁却有助于诗人参与刘大历史语境之中。
此时。
“古人即我.我即古人”。
所有的昨天自然·87·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而然地进入今天的全部语境之中,而个人则成为过去与现在,传统与今天的“容器”(container)。
于是,诗人在创作时就需要拒斥对自我的执迷和情感的泛滥,从而树立一种“冷静”的诗歌创作状态。
这种“冷静”的诗歌创作状态,使艾略特“具有严格的责任感和非凡的自我约束力,摒弃了所有抒情的老调,完全着墨于实质性的事物上,严峻、硬朗、质朴.但又不时地为来自奇迹与启示的永恒空间的光芒照射”(艾略特,《四个四重奏》281)。
这种“冷静”的“非个性化”诗学理念,在艾略特诗歌作品中表现为常见的一种戏剧性模式,如《荒原》里人物对话模式,就是把人物放在戏剧性场景中来加以表现。
这样设置一种场景、一系列事情,也就是艾略特所说的寻找“客观对应物”。
从某种意义上讲,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其实在于他意识到个人感受或情感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从而要将主观情感暂时隐遁和弱化,来实现个人与事物或事件的浑然合一,事物、事件和“我”之情感自呈自显,诗、作者和读者的三位一体。
在这个过程中,历史、传统已经隐然浸润其间。
“客观对应物”说与“非个人化”理论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前者是对诗歌创作中的载体而言.后者是对诗歌创造者的个人情绪而言。
但应该指出,“客观对应物”在艾略特那里不仅仅是诗人情感表现的物质媒介,也是诗人在弱化主体后让事物或对象自呈自显的场所。
对艾略特而言.公共道义重于个人权力,非个人化重于个人化,客体重于主体。
在他的诗中总是有一个宽阔的背景,又总是在一个既定的模式中来展开。
如《荒原》便是在神话、宗教传说和典故,以及现代都市伦敦这个历史与现实的背景上来表现的;背景与人物的活动相互生发,相互启示;过去通过艺术的形式回到了现在,而现在则同样通过艺术的形式与历史整体联系在一起。
这是瞬时与永恒之间的共舞,是一种过去与现在的能动地相互影响的过程。
正如安德鲁斯·奥斯特林在《授奖辞》中所说:“《荒原》在一系列时而现实时而神话的插曲中,景象相互撞击,却又产生了难 以形容的整体效果”(艾略特,《四个四重奏》280)。
在这个过程中,“艺术的新作品的出现”改变了整个传统。
正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永远改变我们对《奥德赛》的看法,而同时古典的《奥德赛》左右着我们对现代作品《尤利西斯》的理解。
这一效果也正是艾略特“非个性化”诗学的最大收获。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淡化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倡作者放弃对个性的追求,使作品自身成为作家与传统相互生发的“共时的秩序”;反对以张扬个性、表现情感为立足点的浪漫批评观,主张客观冷静的批评观,这历来被视为欧美新批评的先声。
其实,笔者以为艾略特的“非个性化”诗学观不仅源自其个人创作过程中与历史相互生发的关系,更是源自业已存在的、对创作主体加以消解的诗学传统。
把艾略特介绍给本国的德国学者、文论家厄恩斯特·罗伯特·库尔提乌斯(ErnstRoberlCurtius)曾提出“永恒的现在”与艾略特的“传统”观念颇为相似。
“永恒的现在”可以说是“文学的一个基本特点,指的是过去的文学总是活跃于现在的文学之中。
所以说在维吉尔的作品中有荷马,但丁的作品中有维吉尔,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能发现普鲁塔克和塞内加,在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中能找到莎士比亚……”(Curtiusl5)。
即,“永恒的现在”既台纳了以往又同时被永恒地保持在未来之中。
诗人个体的作用,既是唤醒过去又是通往未来的桥梁。
那么,诗人在表现时,与其说是在宣泄个人情感,不如说是赋予综合后的历史与现在以新的形式,也即艾略特所谓的“共时的秩序”。
艾略特的“非个性化”诗学,不是使历史仅仅成为我们所研究的东西,而是使自己为传统所占有。
传统占有我们时.我们也同时占有了传统。
要与历史或事物相融相激,创作者就需要让自·88·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己自失于对象之中,从而更深地攫润于万事万物之中。
法国美学家桂夫海纳在谈到主观和客观在审美感知中的关系时,认为审美对象这个特殊的世界,既不是专指创作者的世界,也不是特指观众审美经验的世界,而是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