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T·S·芰咯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
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
冯文坤+
内容提要:众所周知,浪漫主义文论把表现情感作为其批评的立足点。
但在现代西方文论
中,艾略特却以“非个人化”诗学理论来调和个人感知与综合性的意识之间的关系,他要将个人感知同人类传统,尤其是欧洲传统相联系。
这一愿望促使他产生了深刻的历史意识。
在他看来,这种深刻的历史意识,正是以个人主体意识的弱化为前提的,所要消解的正是人类中心论泛滥之下的人的此在与历史的二分对立,所要建立的是人与历史共时的和伴随性的相互响应。
关键词:艾略特“非个人化”历史意识传统个人
艾略特在1931年评论道:“当我写完那首名为《荒原》的诗歌时,一些对之颇为赞赏的批评家说,我表达出了‘一代人的幻灭’,这纯属无稽之谈。
也许我替他们表述了他们自己遭遇幻灭的感觉,但那并非我的旨意所在”(转引自桑德斯784)。
诗人不愿承认自己的作品代表了~个时代的声音,不愿承认自己是这个时代的代言人。
这一态度直接与他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有关。
众所周知,浪漫主义文论把表现情感、张扬个性作为立足点展开文学批评。
但艾略特却提
出“非个入化”理论。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他的“非个人化”呢?我们必须弄清楚艾略特“非个人
化”理论的真实意图。
艾略特所要确立的,是个人感知与综合性的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个人感知同人类传统,尤其是欧洲传统相联系。
这一愿望促使他本人产生了深刻的历史意识。
而这种深刻的历史意识,在艾略特看来,正是以个人主体意识的弱化为前提的。
在此前提之下,艾略特“试图界定和规定历史传统、宗教传统、道德传统,而首要的是丈学传统”(引自桑德斯786)。
在他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他认为:“没有哪位诗人,也没有哪位艺术家可以独自拥有完整的意义。
”他还认为,由诗人生活中的特殊事件激发的个人情感.并不能有利于创作出“不寻常的和有趣的”诗。
与更大的传统相比,诗“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个性的脱离”(《艾略特文学论文集》¨)。
艾略特不仅仅是在维护文学传统,更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即诗人和艺术家在刨作时的身不由己:“诗人把此刘的他自己不断地交给某件更有价值的东西。
一个艺术家的进步意昧着继续不断的自我牺牲,继续不断的个性消灭”(《艾略特文学论文集》5)。
在艾略特看来,要实现诗学创作上的非个性化,诗人就要首先牺牲自我或放弃自己,从而将自己纳入更为宽阔的历史语境中,使个人成为历史的、传统的当下载体,但同时个人又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以“活的历史”而存在,去实现与传统的沟通与对话。
诗人自身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也是通向未来的桥梁。
“艺术的感情是非个人的。
诗人不可能达到这个非个人的境界.除非他把自己完垒献给应该做的工作。
他【乜不大可能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工作,除非他不
-冯支坤、浙江上学外语学院副教授,丈擘博士。
目前从事英圆文学牵比较诗擘研充。
·86-
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仅生活在此时此地,而且还生活在过去的这一时刻,除非他所意识到的不是已死亡的东西,而是已经活起来的东西”(《艾略特文学论文集》11)。
就个人意识层面上来说,现实中的个人承继了历史意识和既往的经验而生活于当下的语境之中。
艾略特在将宗教视为构成一个民族的整个生活方式(wholeway“Ⅵe)时就曾谈到该生活方式伴随于人的全部生活之中,并因此成为人生活和创作中必须加以依赖并将自身移人其中的集体无意识或集体表象:“这种生活方式在这个民族的人的一生中,在其每天的生活中,甚至在其睡梦中都存在着,而这种生活方式就是该民族的文化”(《基督教与文化》103)。
就个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来说,艾略特主张艺术创作既要拥有读者的现实经验意义,又要具有传统文化内涵。
现实经验意义要求艺术具有现实的、为读者所能接受的表现意象。
只有如此,作者才能在自己的创作中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而作者的现实表象(诗歌)则作为中介,架构起融合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这种历史意识迫使一个人写作时不仅对自己一代了若指掌,而且感觉到从荷马开始的全部欧洲文学,以厦在这个大范围中他自己国家的全部文学,构成一个同时存在的整
体,组成一个同时存在的体系。
这种历史意识既意识到什盘是超时间的,也意识到什么是
时闻性的,而且还意识到超时间的和有时间性的东西是结合在一起的。
有了这种历史意
识,一个作家便成为传统的了。
速种历史意识同时也使一个作家最强烈地意识到他自己的
历史地位和他自已的当代价值。
(《艾略特文学论文集》2~3)
此种历史与现实互为依存、互为表象的观念,构成了艾略特反思“个性化”在诗歌生成中所起作用的重要思想来源。
“诗人有的并不是有待表现的‘个性’,而是一种特殊的媒介,这个媒介
只是一种媒介而已,它并不是一个个性,通过这个媒介,许多印象和经验,用奇特的和料想不到的方式结合起来”(《艾略特文学论文集》9)。
在艾略特看来,诗人不仅没有什么个性可以表现,而且只是一个特殊的媒介,各种印象和经验,历史与现实,材料与情感都有机地在这一媒介中被组合起来。
因此,艾略特认为“诗人的任务并不是寻找新的感情,而是去运用普通的感情,去把它们综合加工成为诗歌,并且去表达那些并不存在于实际感情中的感受”(《艾略特文学论文集》10)。
正如安德斯·奥斯特林所说,在艾略特那里,“‘传统’这个词本身包含着运动的意思,包含着某种不可能是静止的,不断地传递并且吸收的意思”(艾略特,《四个四重奏》283)。
其实,艾略特所谓诗人“是一个媒介而不是个性”的说法,与欧洲传统诗学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在柏拉图那里,诗人凭借灵感和神力,其结果不是诗人成为诗歌的创造者,而是成为被神圣刨造行为激发了灵感的代言人。
到了奥古斯丁那里,他把与神圣的纯一性统一税为一种无性别的精神实体,而把从纯一性中分裂出来的个人意识和情感,视为理性败坏的结果。
现代弗洛伊德的理论更是表明诗人的创造力源自无意识。
以古典主义者自居的艾略特无疑深深地感受到了个人与传统之间那种犹如鱼在水中的关系。
在《诗歌与批评的用途》一文中,他写道:“我只是证实所有人类事务都彼此渗透,其结果是全部历史都凝结为抽象而潜人人类的无意识之中”
(Elim,7’hrUseofPwf}-、,andtheUser,Critici51tt76)。
,既然是互相渗透在一起,那么历史与现实,个人与集体便是处于同一个平台上,而不是以线性或进化的方式对历史或传统的简单扬弃和更新。
但要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同时性出场,保持“历史意识”的清醒,个人意识或意图的暂时隐遁却有助于诗人参与刘大历史语境之中。
此时。
“古人即我.我即古人”。
所有的昨天自然
·87·
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
而然地进入今天的全部语境之中,而个人则成为过去与现在,传统与今天的“容器”
(container)。
于是,诗人在创作时就需要拒斥对自我的执迷和情感的泛滥,从而树立一种“冷静”的诗歌创作状态。
这种“冷静”的诗歌创作状态,使艾略特“具有严格的责任感和非凡的自我约束力,摒弃了所有抒情的老调,完全着墨于实质性的事物上,严峻、硬朗、质朴.但又不时地为来自奇迹与启示的永恒空间的光芒照射”(艾略特,《四个四重奏》281)。
这种“冷静”的“非个性化”诗学理念,在艾略特诗歌作品中表现为常见的一种戏剧性模式,如《荒原》里人物对话模式,就是把人物放在戏剧性场景中来加以表现。
这样设置一种场景、一系列事情,也就是艾略特所说的寻找“客观对应物”。
从某种意义上讲,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其实在于他意识到个人感受或情感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从而要将主观情感暂时隐遁和弱化,来实现个人与事物或事件的浑然合一,事物、事件和“我”之情感自呈自显,诗、作者和读者的三位一体。
在这个过程中,历史、传统已经隐然浸润其间。
“客观对应物”说与“非个人化”理论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前者是对诗歌创作中的载体而言.后者是对诗歌创造者的个人情绪而言。
但应该指出,“客观对应物”在艾略特那里不仅仅是诗人情感表现的物质媒介,也是诗人在弱化主体后让事物或对象自呈自显的场所。
对艾略特而言.公共道义重于个人权力,非个人化重于个人化,客体重于主体。
在他的诗中总是有一个宽阔的背景,又总是在一个既定的模式中来展开。
如《荒原》便是在神话、宗教传说和典故,以及现代都市伦敦这个历史与现实的背景上来表现的;背景与人物的活动相互生发,相互启示;过去通过艺术的形式回到了现在,而现在则同样通过艺术的形式与历史整体联系在一起。
这是瞬时与永恒之间的共舞,是一种过去与现在的能动地相互影响的过程。
正如安德鲁斯·奥斯特林在《授奖辞》中所说:“《荒原》在一系列时而现实时而神话的插曲中,景象相互撞击,却又产生了难
以形容的整体效果”(艾略特,《四个四重奏》280)。
在这个过程中,“艺术的新作品的出现”改变了整个传统。
正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永远改变我们对《奥德赛》的看法,而同时古典的《奥德赛》左右着我们对现代作品《尤利西斯》的理解。
这一效果也正是艾略特“非个性化”诗学的最大收获。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淡化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倡作者放弃对个性的追求,使作品自身成为作家与传统相互生发的“共时的秩序”;反对以张扬个性、表现情感为立足点的浪漫批评观,主张客观冷静的批评观,这历来被视为欧美新批评的先声。
其实,笔者以为艾略特的“非个性化”诗学观不仅源自其个人创作过程中与历史相互生发的关系,更是源自业已存在的、对创作主体加以消解的诗学传统。
把艾略特介绍给本国的德国学者、文论家厄恩斯特·罗伯特·库尔提乌斯(ErnstRoberlCurtius)曾提出“永恒的现在”与艾略特的“传统”观念颇为相似。
“永恒的现在”可以说是“文学的一个基本特点,指的是过去的文学总是活跃于现在的文学之中。
所以说在维吉尔的作品中有荷马,但丁的作品中有维吉尔,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能发现普鲁塔克和塞内加,在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中能找到莎士比亚……”(Curtiusl5)。
即,“永恒的现在”既台纳了以往又同时被永恒地保持在未来之中。
诗人个体的作用,既是唤醒过去又是通往未来的桥梁。
那么,诗人在表现时,与其说是在宣泄个人情感,不如说是赋予综合后的历史与现在以新的形式,也即艾略特所谓的“共时的秩序”。
艾略特的“非个性化”诗学,不是使历史仅仅成为我们所研究的东西,而是使自己为传统所占有。
传统占有我们时.我们也同时占有了传统。
要与历史或事物相融相激,创作者就需要让自
·88·
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
己自失于对象之中,从而更深地攫润于万事万物之中。
法国美学家桂夫海纳在谈到主观和客观在审美感知中的关系时,认为审美对象这个特殊的世界,既不是专指创作者的世界,也不是特指观众审美经验的世界,而是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观众在审美对象中自外自己,恍惚要牺牲自己,以迎接它的降临……可是观众就在这样失去自己的同时又找回了自己。
……通过注意的历程,观众发现他自已投身其中的审美对象世界也是‘他的’世界”(30)。
此种主、客关
系,在海德格尔那里,则被称为“我”与“世界”共处的一个境域。
此境域能够昭示出意蕴丰满的
人性观和存在观。
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人与世界的关系并不首要地是一个主体和一个客体之
间传统认识论的关系,“从没有过~个叫‘缘在’的存在者和一个叫‘世界’的存在者‘并列存在’
这么一回事。
”缘在从根本上就在世界中问,而世界也永远是与缘在互相构成的世间境域或周
遭世域。
而且这里讲的“构成”不意味着“创造”,也不意味着客体必须迁就主体,或主体必须反
映客体。
从来就没有一个无世界的缘在,也从来没有~个无缘在的世界。
在这样一个互相构成的新存在观中,“人”和“世界”的含义同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传统的“主体”与“所有对象的
集合”之间的外在关系转变为相互缘起的,在根本上分不清你我界限的“关系”(张祥龙155—
56)。
同样,诗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也类似于海德格尔的人与世界之关系。
因为历史是在世界中发生的;诗人与其所面对的缘发于世界之中的历史的关系,亦同样是一个相互缘起的结构关
系。
英国著名诗人济慈提出的“消极的感受力”的观念也对艾略特有所启发。
这是济慈针对华兹华斯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意图无处不在场”的个性张扬而提出来的诗歌美学理念。
他反
对华氏诗中体现的“个人主义的崇高”(egotisticalsublime)。
他认为,作者意图的无处不在,不
是诗人个性所应有的特征,诗人的特征是“消极的感受力”(negativecapability)。
他认为诗人
没有“自我”(identity):
关于诗人本身……我要说它没有个人本身一它什么都是又什幺都不是——它没有特性——它喜爱光明与黑暗;……诗人在生活中最无诗意,因为他没有一个自我,他总
在不断提供内情,充实别人。
太阳、月亮、大海、有感情的男人女人都是有诗意的,都是有
不变的特点的——诗人可没有,没有个自我——他确是上帝创造的最没有诗意的动物。
”
(Bate331)①
同样,艾略特也曾批评华兹华斯的““隋绪是在宁静中回忆出来的’,是一种不精确的公式。
因为诗既非情绪,也非宁静。
诗是很多经验的集中。
由于这种集中而形成一件新东西,而对于经
验丰富和活泼灵敏的人来说,这些经验也许根本就不算是经验;这是一种并非自觉地或者经过
深思熟虑所发生的集中”(《艾略特文学论文集》10)。
无论是艾略特调和现实与历史之间关系的“非个人化”诗学,还是济慈所主张的“消极的感受力”的观点,其相同点都是主张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应该采取~种“我智弱物智强”的策略。
此
策略最终目的是要诗人在弱化“自我”、先行消解主体中心的前提下,实现诗人向自然、历史敞
开,只要诗人取消了观物、感物、应物的前提条件,则意味着他将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事物,能感
应万物、顺应自然。
这与中国传统诗学以“无奉之心”观物的方式无疑有暗合之处。
老子有“不
欲以静,天下自正”;庄周有“两忘丽化其道”;刘勰有“夫神思方运。
万涂竟萌。
规矩虚位,刻镂无
形。
登山则情横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知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这都已向我们说明了
·89·
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
“主体的虚位”或主体暂时隐匿在实现物我之间浑然一体过程中的作用。
而且,创作者不仅隐匿自我,更是游心于万物之中。
其实,无论是中国艺术,还是西方艺术,无论是艾略特的“非个性化”,还是中国诗学中“无本之心”下的“无我之境”,其最高境界都是如何实现宇宙本身的澄明,实现此生、此情、此景的交相辉映与表里澄澈,实现我与发生于世界之中并在世界之中积淀的历史之间的整合与浑然一体。
与其说这是充分发展的理性主体的瞬间跌落,毋宁说是不捍格于万物的生命的自由吐纳.
注解[Notes]
①此处的中译参考了《济慈书信集》.傅修延译(fit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213—215
引用作品【WorksCited]
Bate,WalterJackson.”Keats:NegativeCapability.”EnglishRomanticPoets.Ed.HaroldBloom.NewYorkandPhiladelphia:ChelseaHOUSePublishers,1988.
Curtius,ErnstRobert.EuropeanLiteratureandLatinMiddleAges.Trans.WillardR.Trask.NewYorkandEvanston:HarperandRowPublishers,Inc.,1963.
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t韩树站译。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
[Dufrenne,MikelPhenomenologiedel'experienceesthetique.TransHanShuzhan.Beijing:CultureandArt
PublishingHouse,1996]
艾略特:《,t/i督教与文化》,杨明生等译。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EEliot.TS.ChristianityandCultureTransYangMingsheng—etat.ChengdutSiehuanPeople’sPublishingltouse.1989.]
——;《四个四重奏》,裘小龙译。
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年。
[….FourQuartets.Trans.QiuXiaolong.Guilin:LijiangPublishingHouse,1985.]
…:《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i994年。
『…SelectedEssaysofT.SEliot.Trans.LiFuning.Nanehang:BaihuazhouLiteratureandArtPublishingHouse,l994.]
…TheUseof
ofCHticism:StudiesintheRelation∥CriticismtoPoetryinEngland.PoetryandtheUse
London}FaberandFaber,1959
安德鲁·桑德斯:《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下),谷房楠等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杜,2000年。
!Sanders.Andrew.Y’heShortOxfordHistoryofEn∥ishLiterature.V01.2.Trans.GuQinan,ela1.Beijing:People,sLileraturePublishingHouse,2000.]
张祥龙:《海德格尔传》。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ZhangXianglongABic。
graphyofMartinHeideggerShiJiazhuang:HebeiPeople’sPublishingHouse·998]
责任编辑:刘渊
·90·
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
作者:冯文坤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外语学院
刊名:
外国文学研究
英文刊名: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年,卷(期):2003,""(2)
被引用次数:3次
1.傅修延济慈书信集 2002
2.Bate Walter Jackson.English Romantic Poets"Keats :Negative Capability 1986
3.Curtius Ernst Robert European Literature and Latin Middle Ages. Trans. Willard R. Trask 1963
4.米·杜夫海纳.韩树站审美经验现象学 1996
5.艾略特.杨明生基督教与文化 1989
6.裘小龙四个四重奏 1985
7.李赋宁艾略特文集 1994
8.The Use of Poetry and the Use of Criticism: Studies in the Relation of Criticism to Poetry in England 1959
9.安德鲁·桑德斯.谷启楠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 2000
10.张祥龙海德格尔传 1998
1.期刊论文孟楠浅论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12)
艾略特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家之一,提出了文学的整体论、"非个人化"理论等重要的理论,对英美新批评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以其论文<传统和个人才能>和<哈姆雷特和他的问题>为基础,旨在浅析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的形成和内涵.
2.期刊论文杜吉刚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与《荒原》写作-江西社会科学2009,""(11)
T.S.艾略特认为,"非个人化"是诗歌艺术取得成功、达至完美境界的保证,因而在诗歌写作中极力加以实践.但是,诗人个人的情感、观点等"个人化"因素要想完全排除在诗歌之外又绝非易事,也绝不可能.所以,在艾略特的诗歌写作中,尤其是在<荒原>的写作中,明显存在着"非个人化"理论贯彻与背离的张力.
3.学位论文梁冬华艾略特“传统”诗学观探究2004
现代英语写作在不知不觉中把“传统”贬到了考古学的词汇堆里,“传统”一词近乎等同于无独创性或死气沉沉。
如果一个现代作家的作品被人们归属到以往传统的风格流派中,那么则表明这个作家创造力的贫瘠以及个人能力的平庸。
于是,为了证明自我才能,现代的人们都急切地要与传统划清界线,挣脱传统的束缚。
事实上,人们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
传统在历代的传承过程中,早已根深蒂固地生长在人们的心里,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精神组成部分。
一切所谓破除传统的独创,都是后来人们站在新的高度、用新的眼光对原有传统作出的新阐释和新选择,而新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必定受到原有传统的影响以及暗中制约。
以“传统”观为核心内涵的艾略特诗学所进行的就是这样一种归附传统、发掘传统的思考及探索,他以《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作为其诗学的宣言书,开始了曲折而艰辛的回归传统之旅。
艾略特诗学的起点是文学的评价问题,他从讨论文学批评应该用什么参照物来评价作家作品入手,从而将文学“传统”提升到文学批评研究的核心地位。
艾略特坚持文学体系的独立自主,主张任何文学评价活动都必须回到文学体系内部,用文学自身的“传统”作为评价准则。
在关于“传统”的界定中,艾略特抛弃了通常仅把传统看作属于过去历史的僵硬封闭体系的认定,他在肯定传统“过去性”的同时还把“现存性”的概念引入到传统体系中,补充传统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从而使传统成为一种过去性和现存性结合的历史意识,成为一个涵盖过去、活在现在、走向未来的动态开放结构。
在这么一个开放性的传统体系中,“过去”作为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展现了先辈卓越的智慧才干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是以往历史文明的见证,并持续影响着后来时代的发展。
而“现在”作为后来补充的鲜活因子,使体系时刻处于“完整——调整——完整”的反复循环中,生生不息,走向未来。
艾略特以此理论层面的“传统”观作为评价准则,采用细读文本的方法,具体分析了一直被人们排斥在文学主流之外的玄学派作品。
艾略特的重新解读帮助玄学派在英国文学史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文学创作领域,艾略特同样强调传统的存在,主张归附传统的“非个人化”创作。
他认为作家的创造力来自文学体系自身源远流长的传统,创作活动实则就是创作主体有意识地逃避自我个性回归传统的“非个人化”创作过程。
一方面,“非个人化”创作提倡归附传统,不仅要求作家交出自我增强传统历史意识,还要求作家消灭个性充当组合各种感情的媒介,以达到把粗糙的个人情感炼化成凝聚超凡智慧的永恒人类感情的目的;另一方面
,“非个人化”创作还提倡传统风格下的个人创新,主张作家创作出来的新作品不仅符合原有的传统艺术风格,还要带有自己的特点,即个人独创成分。
因为只有个人独创成分的加入才能给传统带来新鲜活力,从而补充传统能量、延续传统生命。
同时,艾略特还以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着其理论层面的创作“传统”观。
他的诗歌不仅引经据典显示出其回归传统的努力,而且还大胆创新传统诗歌技法,成功地把发源于法国的象征主义引进英语世界国家并结合英语语言的特点实践之。
作为对艾略特“在现代诗歌中作为一个先驱所取得的杰出成就”的嘉奖,瑞典学院于1948年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
艾略特的文学成就是世界性的,他的诗论和诗歌不仅征服了西方国家,就连远隔重洋的中国也受之影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坛出现艾略特风潮,开始翻译、研究其文论和诗歌,并以此作为借鉴,进行我国的文论建设和诗歌创作。
即使在现在,艾略特坚持回归“传统”的诗学仍对我们解决当下文论建设困境有着重大的启迪意义。
4.期刊论文张鑫.孙军鸿.ZHANG Xin.SUN Jun-hong荣格和艾略特非个人化理论之比较-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