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综述题目: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学生姓名:王贺
班级:2016级专升本3班
学号:201626040325
完成日期:2016年11月5号
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进展
王贺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趋势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也呈迅速上升趋势,且以其极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成为了重要的社会问题。合理而恰当的护理是降低糖尿病足截肢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Abstract]In recent years,as people living standard unceasing enhancement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incidence rapidly diabetic foot as one of the serious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its incidence is rapidly rising trend,and for its high incidence,morbidity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social problems. Reasonableand appropriate nursing is reduce pai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amputation rat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Key words] Prevent;Nursing;Researchprogress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DM)四大血管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足、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之一,是神经及血管病变引起足部感觉异常或缺血、合并感染失去活动能力所致,临床表现为足局部缺血,神经营养障碍,经久不愈且合并感染,致残率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是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早发现、早预防和有效护理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1糖尿病足的定义: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1]。目前认为,糖尿病足的发病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是引起糖尿病足发病最主要的原因[2-3]。
2糖尿病足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
戴建英等[4],通过度57例糖尿病足患者职业、糖尿病病程、入院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表明,约85%的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前有足部溃疡,而且存在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溃疡的发生和发展导致坏疽和截肢。而糖尿病足患者对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重视不够,包括不注意足部卫生,穿鞋不合适,热水、炉火对足部的烫伤、灼伤以及修足导致足部破损等,均易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
3糖尿病足护理的历史发展
1956年由Oaklay提出本病,1972年Callerall再次明确其定义。根据报道,全世界约15%的糖尿病人发生过足部溃疡;我国住院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为1.6%~6.4%,1994年在日本神户召开的世界糖尿病大会就强调要加强糖尿病教育,认为糖尿病足从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缺乏对该疾病认识而致的“无知的代价”。如何护理好糖尿病足、预防其发生、保护患者肢体功能、降低截肢率、防止病情恶化,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问题。
4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及分级
4.1发病机制糖尿病足主要是神经、血管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5]。神经和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内在因素,在此基础上,足部受到外伤,如果伤口有感染存在就很容易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周璇[6],提出根据糖尿病足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及护理。
4.2分级糖尿病足目前最常用的分级方法是 Wagner分级法[7],包括 6 级。
0 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的足,目前无溃疡;Ⅰ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Ⅱ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组织感染;Ⅲ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Ⅳ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足背);Ⅴ级:全足坏疽。
5糖尿病足患者早期临床症状的发现
米春梅[8],对收治的15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提出早期发现病情变化是糖尿病足预防的关键,教会患者及家属学会观察密切注意足部有无如下改变:(1)皮肤温度很低,但是感觉不到腿脚发凉或自觉腿脚发凉。(2)用手摸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患肢的血管或超声及造影等客观检查可以发现病变血管管腔有不同程度的斑块或狭窄等。(3)肢体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肢体的触觉、痛觉、温度觉减弱或消失。(4)皮肤色泽异常,当稍微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下肢下垂时又呈紫红色。(5)出现皮肤干燥角化,变脆,常易裂口,变薄且发亮,弹性差,这些都是皮肤营养不良的表现。
6糖尿病足的预防
蒋琪霞等[9],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干预尤其是高危者可使足溃疡发生率由干预前38.89%降低至6.88%欧洲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贯彻St.Vincent宣言[10],部分地区已经将糖尿病病人截肢率降了50%以上。预防措施:积极控制糖尿病,严格控制高血糖;合理分配饮食,严格控制高血脂;积极预防动脉硬化、肢
端缺血、神经病变、感染及诱发因素;改善肢端循环,适当运动,禁止吸烟,可服用改善微循环、活血化淤药物;保持足部卫生,鞋袜要合脚、清洁、通气良好、穿软底布鞋、棉织袜,禁止赤脚行走;对鸡眼、胼胝、脚癣及时治疗,防止感染化脓;注意保温,洗脚水不宜超过体表温度,禁用热水袋,电毯、理疗、火炉取暖,以防烫;不宜剧烈运动,避免双足过度负重,预防外伤;经常检查足部有无危险因素并妥善处理[11]。
7糖尿病足的综合护理
7.1积极控制糖尿病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根据患者的体质量、年龄及活动量计算每日饮食量,以达到热量摄入、能量消耗间的平衡。糖尿病足部坏死的患者因感染消耗大,应适当增加热量10%~20%[12]。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的剂量,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疾病好转有利于局部病变的恢复。
7.2加强足部护理
每年1次全面的足检,了解有无神经病变,病变等。注意询问患者有无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糖控制情况及之前有无足部疾患、胼胝或溃疡形成等[13]。如有危险因素存在,至少每半年检查。如有并发症,则应每季度检查1次,并积极治疗并发症[14]。
7.3溃疡创面的局部处理
7.3.1局部清创
清创是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关键,既有利于控制创面感染,又能加速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但每次清创面积不宜过大,可采用“蚕食法”分期、分次地清除坏死组织,特别是对于有出血倾向、免疫系统疾病、组织灌注不足或长期服用抗凝剂者更应谨慎[15]。
7.3.2局部换药
陈小芬等研究认为,清创后可选用银离子抗菌辅料覆盖、包扎,以通过氧化银或银离子的作用使细菌蛋白变性,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达到控制感染的目的[16]。徐荣祥教授创立的MEB0-DFU再生疗法指出,MEB0 (湿润烧伤膏)能够无损伤地液化排除创面坏死组织,将创面置于生理性湿润环境中,促进创面血管的形成和成熟,恢复患处神经功能,最终实现创面的生理性再生复原[17]。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率,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实现糖尿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