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本德《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笔记(思想完善期)【圣才出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编思想完善期

引言宋明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至1127年,女真人攻破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同年,宋高宗赵构即位于归德,历史上称为南宋。元朝于1279年灭南宋,元朝后期,农民起义连绵不绝。1368年,明朝北伐军攻人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

宋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状况

宋代是工商业空前繁荣的历史时期,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都出现在这一历史时期。

与农业、手工业发展相适应,宋代的科学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繁荣的城市。

明初,造船业、商业比较发达。明朝中叶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明朝的对外贸易也有进一步发展,从宋元时期到明代郑和航海时期,中国的科技、生产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2.政治状况

宋明时期,中央集权制更加完善和巩固,同时由于宋朝时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明朝时期,明太祖建立了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专制制度更加完善。明朝英宗到武宗时期,朝廷腐败,皇帝无能,宦官专政,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3.文化状况

与高度的中央集权制相适应,宋明时期,思想上的专制统治也日益强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1)宋明时期,程朱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长期统治着人们的思想;

(2)文化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明朝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带来了一些西方科学知识,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第九章宋代的功利政治思想

宋代功利政治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北宋李觏为发端,中经王安石,到了南宋的陈亮、叶适逐步发展完善。宋代功利政治思想是宋明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

一、李觏

1.李觏生平与著作

李觏是北宋思想家,出生于小地主家庭,少年时,家境衰落。考进士不中,以教书为生。晚年由范仲淹推荐为太学助教,后为直讲。他的政治思想的特点是注重功利,具有改革时弊的政治倾向。

李觏的著作被后人编为《直讲李先生文集》。他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富国策》《安民策》《礼论》《国用》《原文》《刑禁》《教道》等篇中。

2.李觏的政治思想

(1)天道观

李觏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是注重功利,具有改革时弊的政治倾向,这种政治思想是以其天道观和通变的思想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变革改革符合天道,遵循天道的运行规律。

李觏不是孤立地讲天道观,而是为其政治思想提供理论根据的。他认为,天道是变化的,君主必须效法天道处理政事。在政治上,他支持改革。

(2)“安民”“足食”的民本思想

李觏认为,天道与民心是一致的,民心的向背不容忽视,君主要顺从天意,体察民心,

把养民、安民作为首要的政务。

从安民的认识出发,李觏提出了“足食”的主张。他认为,衣食为民众生活的根本,是学好礼节的基础,要安民,必须使民众丰衣足食。

(3)“本于财用”的治国主张

在治理国家的措施方面,他把财用摆到了首要的地位,治理国家的根本,就在于有充足的财用,政治、军事、礼仪文化等活动必须以财用为基础,所以,他主张治国以财用为根本,同时,他还主张节省开支,反对挥霍无度。

(4)“平土均田”的改良措施

根据北宋尖锐的土地矛盾,李觏把土地问题看做社会的根本问题,认为要解决社会弊端,首要的是解决土地问题,所以,他提出了“平土均田”的主张。他认为井田制度是解决土地分配问题的最理想的办法,具体分田方案为:由国家把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以防止贵族官吏过多占田。

(5)义利统一的功利思想

李觏一反前人提出的重义轻利或重利轻义的做法,强调义利统一,他认为义利统一有利于国计民生,以义利统一说为指导,他提出了“去十害,取十利”的主张。

3.对李觏政治思想的评价

李觏的政治思想是在中央集权制更加完善和巩固的时期产生的,是北宋社会矛盾的反映,是时代的产物。

(1)他的政治思想是从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出发,主张抑制豪强、防止兼并,客观上有利于劳动人民,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是一种积极的、进步的政治思想。

(2)但李觏的政治思想也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由于他一生没有参与政界活动,

他的思想仅仅停留在书斋中的议论,具有幻想性;由中小地主阶级的本性所决定,他的思想具有矛盾性。

二、王安石

1.王安石生平与著作

(1)生平

王安石是我国君主专制社会中后期著名的进步思想家和政治家,早年做过州县地方官吏,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做宰相。在任参知政事到宰相的七年间,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积极变法,推行新政,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2)著作

王安石的主要著作有《临川集》《周官新义》《老子注》等。他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洪范传》《议茶法》《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上五事书》《熙宁奏对日录》等篇中。

2.王安石的政治思想

(1)五行说

①内容

王安石以注重功利、推行变法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针对社会现实提出的。其理论基础是以五行学说为核心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王安石根据五行(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元素的变化来论述万物的发展变化,进而论述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为他的变法主张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安石的五行说注重发展变化,他讲五行变化,重在论述社会的发展变化,从而论证变法是适应时宜的。

②评价

王安石的政治思想正是奠定在朴素辩证法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他的政治思想具有不尚空谈、面向实际的特点,并通过变法的实践来改革时弊。

(2)“养生保形”的功利主义

王安石认为,形体是人性的基础。他认为人的物质欲求是合理的,任性和型题不可分割,要保形必须养性,保形才能尽兴,这表明了他的物质利益原则。

(3)“变祖宗之法”的政治主张

①内容

王安石为改革时弊,积极主张并推行变法,他认为任何法都是时代的产物,时代在变,法也要变。王安石变法主要包括富国和强兵两方面的内容:

a.富国方面,颁发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和市易法。

农田水利法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问题;

青苗法是为了解决豪强大地主用高利贷剥削农民的问题;

方田均税法是为了解决豪强大地主占田逃税的问题;

均输法和市易法是想用国家的权力掌握市易大权,防止大商人投机倒把、囤积居奇。

b.强兵方面,制定了保甲法和将兵法。

保甲法是为了寓兵于农,在于提高军队素质;

将兵法是关于编制和训练军队的措施。

②评价

王安石这些变法主张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对抑制豪强兼并、均贫富、改革时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抑豪强、伸贫弱”的均平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