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学习小结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

合集下载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专题总结(三)学案人民版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专题总结(三)学案人民版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专题总结(三)一、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2)北方民族出现融合的发展趋势,但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3)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与阶级压迫政策,导致民族与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使得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

(4)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2.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3.内容(1)经济:均田制: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授田农民纳租、纳调;服徭役、兵役。

(2)政治:三长制;整顿吏治;迁都洛阳;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3)文化:汉化政策: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说汉话;提倡与汉族通婚。

4.作用(1)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如洛阳成为北方的政治贸易中心。

(2)吸取了汉族先进政治制度与文化,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3)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5.性质:自上而下的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

6.启示:先进必然战胜落后;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民意;任何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具有曲折性。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在民族融合潮流的推动下出现的。

鲜卑族拓跋部靠武力统一黄河流域,却用落后的制度统治,这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

要平息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稳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2.孝文帝在改革中采取了许多推动民族融合的措施。

颁布均田法令,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整顿吏治,采用封建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改革社会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三、对少数民族封建化和民族融合的理解1.少数民族封建化指处于奴隶社会或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

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在政治上采用汉族的封建官制、法律。

高中历史一第三单元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案

高中历史一第三单元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案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案【课程目标】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迁都洛阳以及社会生活习俗方面的改革;(2)通过“卓有成效”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改革的作用;(3)通过“雷厉风行移风易俗”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对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及民族融合的实质.2、过程与方法:(1)联系所学知识探究制度创新对改革和社会进步的保障作用,结合今天的改革探究文化认同对巩固和深化改革的影响;(2)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对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及民族融合的实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是值得肯定的;其改革的策略和坚决的态度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2)认识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灵魂;【重点与难点】本课重点:孝文帝改革中创新新制和移风易俗本课难点: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教材中的引言导入新课:496年,孝文帝巡幸嵩山。

留守洛阳的太子恂对改革一直心怀不满,阴谋策动叛乱。

事情败露后,孝文帝将太子恂废为庶人,囚禁于洛阳。

次年,又以不思悔改为由,将他处死。

同年,鲜卑族贵族中的一些元老勾结文武高官发动兵变,也遭到孝文帝的坚决镇压。

这些叛乱事件的接踵发生,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孝文帝的改革,遭到守旧势力的激烈抵制。

那么,孝文帝究竟推行哪些改革措施,使得守旧势力如此不满,企图作垂死挣扎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一、卓有成效的新制1、特点(1)前期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2)重点与目的:建立新制,取代旧制,以缓和社会矛盾。

2、措施(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484年①原因:吏治黑暗,贪污成风改革之前,北魏官吏无俸禄制,任意搜刮百姓,导致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从而激化了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矛盾,并且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②内容:a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官吏级别高低发放;b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贪污帛一匹及枉法者,死)。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学习总结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学习总结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学习总结一、北魏民族大融合的原因、表现和实质1.原因(1)各民族的杂居,极大地加强了各族人民的交往和接触。

(2)各民族人民联合反对统治者的斗争,推动了民族融合。

(3)内迁各族的统治者中,有不少崇尚中原文化,大力提倡对中原文化的学习,对民族融合起到了推动作用。

2.表现(1)从少数民族来看,不仅在生产方式上,还在生活方式上都趋向于汉化,甚至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特征。

(2)对于汉族来说,吸取了新鲜血液,加速了发展,丰富了经济文化生活,推动了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的发展壮大。

3.实质(1)从经济角度讲,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化的过程。

(2)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3)从整体社会发展的角度讲,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二、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潮流的推动下出现的。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那里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鲜卑族拓跋部原先的经济文化水平和政治制度都较为落后,他们靠武力统一黄河流域,又把鲜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习俗传播到中原,用落后的制度统治黄河流域,这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

要平息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稳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2.孝文帝在改革中采取了许多推动民族融合的措施。

颁布均田令,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整顿吏治,采用封建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改革社会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3.孝文帝改革使民族融合形成了高潮。

在孝文帝改革的推动下,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速度加快,他们的生产方式、文化习俗、政治制度日益封建化;同时,北方游牧民族也把他们的优秀文化成果带到中原,与中原文化融合,成为中原地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全国丙卷,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

【高二】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案

【高二】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案

【高二】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案第三单元北魏孝帝改革学案【双基梳理】●北魏孝帝改革(从公元471年开始)1、背景:①社会矛盾尖锐,改革迫在眉睫。

北魏实行宗主督护制,阶级矛盾激化。

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经济化相对先进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民族矛盾加剧。

这些威胁到了北魏的统治。

②局部统一和统治者注重汉化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冯太后临朝听政,督促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化。

孝帝自幼学习儒学,深受汉化影响。

2、内容:前期的改革重点是建立各种新的制度,以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中期改革的重点是迁都洛阳,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后期的改革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化。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3、目的: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4、性质:北魏孝帝改革是冯太后和孝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5、作用: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日益活跃。

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福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魏孝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流和融合。

为隋唐时期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堂巩固】(08年江苏高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

……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

”时高祖(即孝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

……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K12教育学习资料】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K12教育学习资料】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预习导引知识点一卓有成效的新制1.推行(1)主持者:冯太后。

(2)重点:建立各种新的制度。

2.措施(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①背景: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②措施:484年,孝文帝下诏实行俸禄制。

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

③影响:吏治有所好转。

(2)推行均田制。

①前提:中原地区长期战乱,政府控制着大量无主荒地。

②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③作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土地,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设立三长制。

①目的: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②职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

③作用: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

①原因:配合均田制的推行。

②内容: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③作用:农民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减轻了农民负担,国家的租调收入大为增加。

[图解历史] 经济变革与政治变革的关系知识点二设巧计迁都洛阳1.原因(1)政治上: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都城平城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且保守势力强大,改革势必受阻。

(2)经济上: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给困难。

(3)军事上:与强敌柔然相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

(4)地理位置上: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2.目的: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3.过程:孝文帝以“南伐”为名,巧设计谋迫使贵族大臣接受了迁都的决定。

[教材互补] 孝文帝迁都的作用(1)孝文帝迁都,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岳麓版)(2)迁都洛阳为孝文帝推行改革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

(人民版)知识点三移风易俗1.目的: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贵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2.内容(1)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案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案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本单元重要概念阐述:民族融合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从游牧经济转向定居农耕经济的过程。

从社会形态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一.历史背景(一)时代特征:国家处于分裂和长期动荡之中,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二)必要性1.宗主督护制和赋税制度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导致民族矛盾尖锐,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的稳固。

3.人民起义不断,沉重打击了北魏的统治。

4.北魏的落后。

(三)可能性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民族融合。

2.北魏初期的统治者开始了封建化进程,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3.冯太后临朝听政,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4.孝文帝敬佩和仰慕汉族文化。

二.主要目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四.孝文帝改革的特点:1.是由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2.分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前期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后期重点是改革原有的风俗习惯,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汉化)。

3.内容全面,措施得力;4.孝文帝在改革过程中,全盘汉化,忽视对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保持;五.孝文帝改革的影响1.性质:是一场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

2.作用(1)经济:促进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2)政治:促进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政治生活和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民族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问题1:迁都洛阳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1)原因: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经济上,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给困难;军事上,平城时受柔然骚扰,很不安全;地理上,平城僻处塞上,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洛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乃历史故都。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导学案(学生版)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导学案(学生版) 新人教版选修1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 知道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主要内容。

2. 学习和借鉴孝文帝改革的策略,体会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

二、学习重点:孝文帝改革中创建新制和移风易俗。

三、学习难点: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

【自主学习】一、卓有成效的新制1.前期改革的的特点:(1)主持者:。

(2)重点:建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

2.主要措施:(1)制定官吏,整顿吏治。

(2)推行。

①前提:政府控制着大量无主荒地。

②内容:将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

③作用: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设立。

①目的: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②内容: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

③职责:检查,征收,征发徭役和兵役。

推行。

④作用:使国家从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4)推行新的。

①原因:与相适应。

②内容: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

③作用: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农民成为国家的,国家的租调收入大为增加。

3.意义:(1)促进了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

(2)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加强了国家管理,巩固了统治。

(3)为后来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1.迁都原因(1)政治:旧都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且强大,阻挠改革。

(2)经济: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3)军事:旧都时受北边强敌的骚扰,很不安全。

(4)地理位置: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2. 过程:孝文帝设计以“”为名,准备迁都。

495年,北魏正式将都城迁到洛阳。

三、移风易俗1.特点:孝文帝亲自主持,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和,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2.内容:、讲汉话、、通婚姻、、行汉制等。

3.影响: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有利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教学案: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2课 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一教学案: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2课 含答案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目标导航]1。

了解北魏孝文帝前期改革的主要内容。

(重点)2.认识孝文帝改革中关于移风易俗的改革内容。

(难点)一、卓有成效的新制1.前期改革的特点: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各种新的制度。

2.措施(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①措施:484年,孝文帝下诏实行俸禄制。

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准官吏自筹。

②影响:吏治有所好转,成为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原因。

(2)推行均田制①前提: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

②内容:485年,冯太后和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③作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设立三长制目的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内容设立邻长、里长和党长职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性质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影响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取代了宗主督护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4)推行新的租调制①内容: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②作用: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思维点拨]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制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缴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2.均田制是孝文帝改革的核心内容,与其他创新制度密切配合、相互作用,推动北魏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为其他改革措施的推行奠定了基础.3.均田制对后代田制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选择、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1.原因(1)政治上: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都城平城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且保守势力强大,改革遇到阻力。

(2)经济上: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给困难。

(3)军事上:与北边柔然相毗邻,很不安全.(4)地理位置: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统治。

高二历史学案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人教版选修1)

高二历史学案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人教版选修1)

第三单元孝文帝改革一、课标要求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二、重难点解析1、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民族融合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从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着手,具体如下:(1)汉族对北方各族的影响: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各族生活习惯的汉化。

①经济上:均田制、租调制的颁布和实行,使鲜卑族劳动者成为农民,脱离了游牧生活,完成了封建化过程。

同时鲜卑贵族变成了地主——经济生活的变化;②文化上:各种移风易俗的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汉化。

如易服装、改汉姓、通婚姻和讲汉话等。

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

(2)北方各族,尤其鲜卑族对汉族的影响:鲜卑族优秀文化融入汉族文化中,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和技能,在汉人中得到传播,对北方的经济生产起着一定影响。

在服饰、食物等方面也显示汉人受鲜卑文化的影响。

2、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起的作用?将孝文帝改革的影响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分类,最后归纳指出,这些变化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为后来统一奠定了基础,具体如下:(1)经济上: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使鲜卑的牧民化为农民,扩大和巩固了自耕农队伍,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2)政治上:在改革中迁都,实行官吏俸禄制,设立三长制,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这些措施加强了国家管理,有力地推动了政权的汉化。

(3)思想文化上:改革中移风易俗,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如兴儒学、恢复汉族礼乐制度、定官制、修律令等,加强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南北之间民族隔阂逐渐消除。

这些都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在中华民族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典型例题解析阅读下列材料: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良丁,谓良人);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止四牛。

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专题小结与测评学案人民版选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专题小结与测评学案人民版选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专题小结与测评学案人民版选修1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程1.第一阶段:改革重点是创建新制(1)目的是用新制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

(2)主要内容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

(3)影响: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为后期改革奠定了基础。

2.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移风易俗(1)目的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贵族接受汉族文化。

(2)主要内容有迁都洛阳和包括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及改籍贯在内的移风易俗。

(3)影响:①迁都洛阳使北魏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而移风易俗则加快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②孝文帝改革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古代社会改革和移风易俗1.社会风俗的含义社会风俗是历代相沿积久、约定俗成的风尚、礼仪、习惯的总和,也是人类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岁时节庆、文化娱乐、宗教信仰等方面广泛的行为规范。

2.古代改革中的移风易俗(1)梭伦改革:规定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儿子将来可以拒绝赡养老人。

(2)商鞅变法: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

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了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

(3)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雷厉风行地推出了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3.社会改革与移风易俗的关系变革社会风俗习惯,是因为社会风俗的滞后性和保守性,起到了妨碍社会变革的消极作用。

倡导新风尚,革除陋习,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方面;移风易俗往往具有为改革开风气之先河、为改革开路的特殊作用。

三、比较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问题主要有( )①政治黑暗,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②官场贪污腐败,人民负担重③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断举行起义④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内部也是危机四伏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选D 本题实际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小结与测评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20190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小结与测评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20190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应学生用书P32一、孝文帝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的表现(1)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改革土地制度,颁布均田令,将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一定程度上使农民获得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调整产品分配形式,即改革赋税制度,实行租调制。

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这一制度的建立改变了原先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

原来受庇于豪强的农民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

这样,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多,国家的租调收入大为增加。

(3)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实行三长制和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

三长制的实行保证了均田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特别是对人民的控制。

迁都洛阳加强了对中原的统治,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胡汉文化的融合和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二、封建化与民族融合1.封建化(1)封建制形成、确立的过程一般称为封建化过程。

封建化是指在封建生产关系主导下,各种非封建因素向封建关系的转化。

(2)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

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在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的官制、法律。

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也是中原封建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的过程。

2.民族融合(1)民族融合指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

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

(2)民族融合的几种主要形式:①民族迁徙,指东汉以来周边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

这既是民族融合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民族融合的前提。

②友好交往,指北方各族逐渐改变以前的游牧生活,学习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业居民;而汉族也学到了各兄弟民族的畜牧业经济。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学案(有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学案(有答案)

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学习目标】1、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迁都洛阳以及社会生活习俗方面的改革;2、通过“卓有成效”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改革的作用;3、通过“雷厉风行移风易俗”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对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及民族融合的实质。

【重点与难点】重点:孝文帝改革中创建新制和移风易俗。

难点: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

【学习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材料分析形式探究制度创新对改革和社会进步的保障作用,结合今天的改革探究文化认同对巩固和深化改革的影响;【知识导学】A级(一)、前期——制度创新(冯太后主持):措施:(1)制定,整顿吏治:原因:;内容:;作用:。

(2)推行:原因和前提:;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实质:;作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

(3)设立三长制:目的:;内容:;性质:;职责:;作用: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有利于推行。

(4)推行新租调制:目的:;内容: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作用: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

特点:建立新制度,取代旧制度(二)、后期——迁都和移风易俗(孝文帝亲政后主持):重点:;措施:(1)迁都洛阳:原因:①政治上:;②经济上:;③军事上:;④地理上:;⑤倾慕汉族文化。

策略:;迁都:495年,北魏正式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2)移风易俗:(后期改革的重点)重点:;措施:①;②;③,定门第等级;④;⑤;作用: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政权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

【思考探究】B级 1、北魏孝文帝改革分前后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各自改革重点是什么?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答案提示:第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是创建新制,主要措施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总结 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单元总结 教案.doc

单元总结1、背景(1)改革的前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2)改革的必要性: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社会动荡(3)改革的可能性:冯太后掌握实权、孝文帝精通汉文化2、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3、内容:措施内容作用...1/. 刖期建新制制定官俸制俸禄rh国家筹集、惩治贪污吏治有所好转推行均田制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推动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设立=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健全基层政权完善行政体制推行租调制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改变了赋税征收混乱的现象后期迁都洛阳以南伐为名保证了改革的深入移风易俗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

讲汉话断诸北语,一从正咅改汉姓改汉姓,定门第等级通婚姻政治联姻把两族利益联在一起改籍贯以洛阳为原籍4、性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苹5、意义(1)生产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讲程(3)生活方式汉族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尚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基础6、改革成功的原因:(1)孝文帝改革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趋势——改革-成功的根木原因。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7、认识:(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2)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3)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顺辰民意;(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部具有曲折性。

相关资料:孝文帝促进民族大融合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决心开始进行改革。

他的汉化改革之所以能够推行,首先得力于他知人善任。

他不仅重用主持改革、提倡汉化的鲜卑贵族,还重用了许多有才干的汉族人。

他深知笼络汉族地主对于巩固北魏统治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不持民族偏见,重用汉人。

对南朝投降过来的官吏,他也能不加怀疑,待之以礼。

孝文帝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为自己的改革组织了一个智囊团,在这些智囊的支持和帮助下,孝文帝从改革鲜卑旧俗,学习汉族的生活方式和典章制度着手,开始了自己的改革。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人民版选修1教学内容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人民版选修1教学内容
措施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国家征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制定严惩贪赃办法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推行均田制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
影响:导致各地人民起义不断。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民族矛盾激化
原因: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高压政策
时间
471---499
目的
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时间:471---490
主持:冯太后
重点:建新制。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有力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
推行新的租调制
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
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
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后期
时间: 490---499
主持:孝文帝
重点:汉化
措施
迁都洛阳
原因:1、在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
2、在经济上,气候恶劣,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
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着鲜卑族经济的转型,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设立三长制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性质

高中历史 《单元3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特色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 《单元3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特色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特色教案】【导入】 496年,孝文帝巡幸嵩山。

留守洛阳的大子恂对改革一直心怀不满,阴谋策动叛乱。

事情败露后,孝文帝将大子恂废为庶人,囚禁于洛阳,次年,又以不思悔改为由,将他处死。

同年,鲜卓贵族中的一些元老勾结文武高官发动兵变,也遭到孝文帝坚决镇压。

这些叛乱事件的接踵发生,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孝文帝的改革,遭到守旧势力的激烈抵制。

那么,孝文帝究竟推行哪些改革措施,使得守旧势力如此不满,企图作垂死挣扎呢?【探究的主要问题】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重要概念】均田制三长制◎卓有成效的新制——前期——制度创新(冯太后主持):孝文帝改革的前期,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

改革重点是建立各种新的制度,以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

改革措施主要有:【填写下表:】措施原因内容作用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官吏无俸禄,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官吏自筹。

惩治贪污。

使吏治有了好转。

推行均田制中原战乱,百姓流亡,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

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不种则由政府收回。

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推行的出发点。

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设立三长制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即邻长、里长、党长性质:北魏基层行政组织。

职责: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

作用:三长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①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北魏官吏原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财物和劳动人口。

地方官吏只要上缴一定数量的租税和绢帛等实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

结果,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484年,孝文帝下诏实行俸禄制,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单元学习小结
一、如何评价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二、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
(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在民族融合潮流的推动下出现的。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那里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鲜卑族拓跋部原先的经济文化水平和政治制度都较为落后,他们靠武力统一黄河流域,又把鲜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习俗传播到中原,用落后的制度统治黄河流域,这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

要平息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稳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2)孝文帝在改革中采取了许多推动民族融合的措施。

颁布均田令,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整顿吏治,采用封建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改革社会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3)孝文帝改革使民族融合形成了高潮。

在孝文帝改革的推动下,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速度加快,他们的生产方式、文化习俗、政治制度日益封建化;同时,北方游牧民族也把他们的优秀文化成果带到中原,与中原文化融合,成为中原地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北魏孝文帝所推行的新制之间的关系
北魏推行的新制主要有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和租调制等,其中,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为各项制度的建立、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

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租调赋税制度一起构成了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继续推行,同时也为三长制的实行提供了客观条件,而三长制的实行又保证了均田制和租调制的推行。

总之,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四、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特点和作用
五、正确认识古代的民族大融合
1.含义: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

民族差异和民族隔阂的消除,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

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是历史的进步。

2.作用:民族融合促进了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3.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主要途径如下
(1)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便利了民族融合。

例如秦、汉、唐、元、明、清等朝代。

(2)统治政权的强制推进,加速了民族融合。

例如北魏孝文帝的迁都洛阳以及下令鲜卑人学说汉话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3)政权之间的和好作用,推进了民族融合。

例如文成公主入藏。

(4)各族人民共同反压迫、抗剥削的斗争,促进了民族融合。

(5)物质和文化的交流,深化了民族融合,例如农业和手工业的先进工具、经验和技术的交流。

(6)民族杂居并互通婚姻,巩固了民族融合。

一、选择题
1.崔浩这位汉族儒生受到北魏统治者重用反映的问题是( )
A .他是汉奸,卖国投敌
B .北魏喜欢利用汉人打汉人
C .鲜卑族不断学习汉族文化
D .鲜卑族与汉族融为一体
2.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

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B .移风易俗
C .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
D .迁都洛阳
3.“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

”这是对哪次改革或变法的描述( )
A.梭伦改革B.商鞅变法
C.李悝变法D.孝文帝改革
4.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
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5.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在当今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也要注重借鉴历史经验。

从孝文帝改革中我们得到的认识有( )
①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不断创新②改革注意策略,要有坚决的态度③改革要体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④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一帆风顺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说):“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成被发之人。


——《魏书·咸阳王禧传》材料二陆法言著《切韵》,时俗皆以法言为吴人而为吴音也……论音韵者二十余家。

皆以法言为首出……法言本代北人,世为部落大人,号步陆孤氏,后魏孝文帝改为陆氏。

——《苏氏演义》卷上本(提示:陆法言是隋代语言学家,《切韵》是一部关于汉字读音的专门书籍。

)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如何从两个方面阐述“一从正音”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联系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试分析“陆法言现象”。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

……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不为盛世永久之规。

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
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谈谈你对当时民族的认识。

【答案解析】
单元学习小结
强化训练
1.C [崔浩是汉人,得到鲜卑族重用,但他并未卖国,排除A、B两项。

D项融为一体的说法违背史实。

题干实际上说明的是鲜卑民族的汉化问题,所以选C。

] 2.A [从材料可以得出,整顿纲纪,赏罚严明,改革旧制,官吏多遵纪守法,也就是吏治有所好转,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

]
3.D [“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与“中原文化”指的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结合所学可知应选D项。

]
4.C [②与史实相反,旧贵族激烈反对改革;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因而人民参与少,④错误。

①③是改革实施的两项决定性因素。

]
5.A
6.(1)孝文帝认为作为中原(正统)王朝必须说汉话;如果不说汉话,又会回到改革前的状态。

(2)陆法言是鲜卑贵族的后裔,撰成一流的汉语言音韵一书,他是鲜卑族对汉文化认同的代表,这一现象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成效。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归结信息即可:中原王朝必须说汉话;不说汉话会回到改革前的状况。

第(2)问一是从材料中认识陆法言的成就,二是从中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成效。

7.(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

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

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解析第(1)问主张从材料中不难看出:夷夏观念浓厚,少数民族远离中原等。

理由主要从传统的儒家观念、夷夏差别等角度分析。

第(2)问进步作用注意要提炼出材料中的信息:洛阳经济发展、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等。

认识主要从民族关系角度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