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管理指南ppt (2)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2023版内容解读课件

根据解读内容,制作简洁明了的标准操作流程图,方便医护人员参考和执行。
定期检查流程执行情况
定期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流程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流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重视患者筛查
对患者进行严格的筛查和检测,及 时发现感染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 措施。
加强监测和评估
在实施过程中,加强监测和评估工 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 进。
信息通报
定期发布相关信息和通告,及时向 社会公众通报疫情和防控情况。
03
标准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
指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 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等。
耐药性
指细菌对药物不敏感或耐受,包括抗生素耐药和抗菌药物耐药。
耐药肠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
新药研发
加强新药研发力度,为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 提供更多选择。
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 验,不断提升我国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防控领域的 水平和影响力。
THANKS
感谢观看
《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全体医务人员、住院患者及陪 护人员。
02
预防和控制策略
预防措施
1 2
加强抗生素管理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 使用。
改善医疗环境
提高医疗环境的清洁度和消毒效果,减少细菌 的传播。
3
患者隔离措施
对于感染患者,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避免 交叉感染。
控制措施
流行病学调查
分析和利用,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02
耐药性检测
应加强耐药性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防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知识简介 ppt课件

(2)通过肛拭子筛选高危人群 与CRE携带者接触过的患者,入住ICU 或者移植病房的患者 从其他医疗机构转院的患者 患者所住医院为CRE高流行或者高携带地区
(3)有数据说明院感控制后所取得的成效:从每月发病率高达55.5/10万 降低至4.8/10万。(p<0.001)
14
15
16
预防CRE传播的专家建议 建议1:实施多模式感染预防控制策略(强推荐) Implementation of multimodal IPC strategies 主动监测 手卫生 接触预防措施:手套和病人隔离 集中或单室隔离 环境清洁
19
建议4:接触预防(Contact precautions) 接触预防措施的定义:是指预防感染病原体传播的措施,通过直接或间接 接触病人或病人的环境传播。这些措施包括: 确保适当的病人安置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PPE)包括手套和隔离衣 限制运送和移动病人 使用一次性或专用的病人护理设备 优先清理和消毒的此类房间 减少和避免设备共用如减少和避免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微量输液 泵等共用 用后消毒:轮椅、便盆、CT、超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8
3、国内对于CRE的抗菌药物治疗选择 (1)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有良好的组织和体液浓度:肺、血、尿、中枢 MIC(最小抑菌浓度)€€8mg/L时,结合PK/PD(药代谢动力学/药效应动 力学):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大剂量2g,q6h或者2g,q8h延长输注时 间,治疗关键是高剂量、延长输注时间。 与多粘菌素或者替加环素联合方案最常用;
2023版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ppt课件

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 度,严格控制碳青霉烯类抗菌 药物的临床应用。
定期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 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进行自查和 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患者管理要求
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宣传教育, 指导其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避
免滥用。
对住院患者进行碳青霉烯类耐 药肠杆菌的监测和筛查,及时
发现感染病例。
对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 的患者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传
问题整改和责任追究
制定整改方案
对于评价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医院 应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 、措施、时限和责任人,确保问题得到及 时有效的解决。
实施整改措施
医院应按照整改方案的要求,认真组织相 关部门和人员实施整改措施,确保整改措 施得到全面落实。
暴发的应急处理
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
去定值
通过治疗或采取其他措施,消除肠杆菌对碳 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使其恢复对该药 物的敏感性。
去定值需要针对不同的耐药机制采取相应的 治疗或干预措施。
床间距
在医院等场所,相邻病床之间的距离称为床间距。
适当的床间距有助于减少病菌在患者之间的传播,降 低感染风险。
管理要求
医疗卫生机构责任
制定并完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 杆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方案。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检疫机构、卫生监督 机构等开展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术语和定义
肠杆菌
一种常见细菌,存在于人类肠道中,包括多种类型,如大肠 杆菌、肠球菌等。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2023版解读ppt课件

加强培训与宣传
组织开展针对不同领域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标准的认
识和实施能力,同时加强宣传,提高社会知晓率。
பைடு நூலகம்
标准在医疗机构的实施与应用
加强耐药监测
1
建立耐药监测网络,定期监测碳青霉烯类耐 药肠杆菌的流行状况,及时掌握耐药趋势和
传播动态。
强化防控措施
2
医疗机构应制定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 手卫生、隔离患者、消毒与清洁等,以有效
难点3
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对《标准》进行灵活应用?
对标准后续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01
建议1
加强《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意识和能力。
02
建议2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和修订《标准》,使其更具有可操作
性和指导意义。
03
建议3
加强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协调和配合,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济效益评估,以了解标准的经济效果。
标准实施的持续改进与建议
加强培训
1
加强对医护人员和感染控制人员的培训,提 高他们对标准理解和执行的能力。
定期检查
2
定期对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和纠 正执行中的问题。
完善监测
3
加强耐药菌的监测,及时掌握耐药菌的流行 趋势和变化情况,为标准的调整提供科学依
据。
05
标准实施效果的评估指标
01
病例监测
对感染病例进行监测,了解感染发生的情况,包括感染部位、菌种
类型、耐药性等,以评估标准对感染控制的效果。
02
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对流行病学数据的调查和分析,了解感染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因
素,评估标准对阻断传播的作用。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2023版 内容解读ppt课件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碳 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认知和 自我防护意识。
对感染患者及时就医并进行规 范治疗,减少病情扩散和传播 。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 观察,及时发现并隔离疑似感 染者。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溯感染 源并采取有效措施阻断传播途 径。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指导方案
遵循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和耐药 菌流行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患者应尽早采取 经验性抗菌治疗,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 整。
在治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抗菌药物的抗菌谱、 抗菌活性、药物经济学等因素,合理选择药物 种类和剂量。
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以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05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处置能力建 设
监测体系
建立完善的CRE感染监测体系,包括对病例的监测、耐药菌株的监测和流行病 学调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03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实验室检测 与诊断
实验室检测方法和标准操作流程
实验室检测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RAB)的检测主要包括微生物学 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微生物学检测是利用细菌鉴定药 敏一体化分析系统进行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是利用基因 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 菌预防与控制标准》 2023版 内容解读
contents
目录
01 标准的制定和主要内容
标准的制定背景和意义
01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 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 )是肠杆菌科中一类重要细 菌
02
全球范围内CRE感染和传播 日益严重
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
不同部位感染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治疗(二)

2
皮肤软组织感染
肺部感染
序号
1 2 3
4
5
治疗措施
常发生于本身有严重基础疾病或手术史患者。
可选择在皮肤软组织有较高组织浓度的药物如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等。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CRE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值得尝试。
烧伤感染具有其特殊背景,有别于其他皮肤软组织感染(SSI),可根据患者 前期抗感染效果、是否有 CRE 定植等高危因素,尽早给予抗耐药菌感染治疗。
关注药敏报告,注意区分污染、定植和感染。
3
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
序号
1 2 3
4
治疗措施
最常见部位之一,常见于 HAP/VAP 患者。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可作为敏感 CRE 所致肺炎的首选治疗。 黏菌素和替加环素一般不建议单独用于 CRE 肺炎的治疗,需要联合治疗或加大给药剂量, 多黏菌素需联合局部雾化治疗。 关注药敏报告,注意区分污染、定植和感染。
LOGO
谢谢观看
不同部位感染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治疗
演讲人:
时间:
1 尿路感染 2 皮肤软组织感染 3 肺部感染 4 腹腔感染
1 尿路感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肺部感染
序号
治疗措施
1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最常见病原菌。
2 急性单纯性尿路感染的治疗宜选用口服抗菌药物。
3 对于CRE 造成的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应尽可能去除复杂因素。
2023版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解读ppt课件

01
筛查患者是否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
对所有入院患者进行筛查,以确定是否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
02
监测患者感染情况
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以发现是否存在感染症状,如发热、腹痛、腹泻等。
患者隔离和治疗措施
患者接触预防措施
环境及物品管理
07
环境清洁消毒要求
物品清洁消毒要求
定期对医院内的环境进行监测,包括空气、表面、物品等,以评估清洁消毒效果。
详细描述
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同时,应定期对医疗废弃物处理情况进行检查和监测,确保处理质量。
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患者识别和管理
06
03
及时报告
一旦发现患者携带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应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
患者入院时筛查及监测要求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标准》
01
02
03
术语和定义
03
一种常见的大肠杆菌科细菌,存在于人类肠道中,可引起各种感染。
根据其耐药性分为多种类型,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是一种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
肠杆菌
一种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可引起严重感染甚至死亡。
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医院内感染尤为常见。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流程
暴发期间的防控措施强化措施
强化防控意识
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的认知和防控意识。
问题整改
在暴发期间,应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如完善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等。
经验总结
在暴发结束后,应总结经验教训,优化防控流程和方法,为今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我国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防控水平。
2023版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解读ppt课件

实验室应采用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或 紫外线灯照射等方法对空气进行消毒,确保
实验室内的空气洁净度符合要求。
08
防控措施的监督、管理和 质量评价
对医疗卫生机构防控措施的监督检查要求和方法
明确监督检查的目的和原则
监督检查是对医疗卫生机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 有效手段,旨在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的规范、有序 、高效实施。
2023版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 菌预防与控制标准解读
2023-10-27
目录
• 范围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术语和定义 • 管理要求 • 医疗卫生机构的预防策略
目录
• 患者识别和管理 • 环境及物品管理 • 防控措施的监督、管理和质Biblioteka 评价01范围
适用对象
临床科室 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微生物实验室
定期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 与控制工作进行自查和评估,及时 发现问题并整改。
患者的识别、报告、转运和隔离要求
对疑似或确诊感染碳青霉烯 类耐药肠杆菌的患者进行标 识和报告,及时上报给医院
管理部门。
对疑似或确诊感染碳青霉烯 类耐药肠杆菌的患者进行转 运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和
传播。
对疑似或确诊感染碳青霉烯 类耐药肠杆菌的患者进行隔 离治疗,直至其病情稳定或
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加强感染 控制等。
床间距
病床之间的距离。
在医院环境中,适当的床间距有助于减少细菌的传播风险。
04
管理要求
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职责与责任
制定并完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 防与控制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建立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工 作的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2023版内容解读课件

针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源,制定相应的预防原则。
预防原则
详细解读预防措施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监测、消毒、隔离、治疗等方面的具体步骤。
操作流程
强调预防措施中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
注意事项
操作指南解读
注意事项和风险提示
重视预防
针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强调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
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控制措施
监测和监督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定期监测医院感染情况,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定期评估防控措施效果
对防控措施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
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
加强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01
02
03
03
标准详细解读
指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等人工合成的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指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现象,表现为抗生素无法有效抑制或杀灭细菌。
耐药性
指包括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等在内的多种肠杆菌科细菌。
肠杆菌
术语和定义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
指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等。
耐药特点
对多种抗生素均产生耐药性,治疗难度较大,易导致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的爆发流行。
标准制定目的和意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预防与控制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工作,包括其流行病学调查、医院感染控制、预防与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和相关人员,为其提供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防控方面的指导,同时也可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2023版内容解读课件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2023版内容解读课件2023-10-26•标准背景及意义•标准内容解读•预防与控制策略•标准实施与监督目•总结与展望录01标准背景及意义1耐药肠杆菌的威胁与挑战23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导致治疗失败。
耐药性耐药菌可在患者之间传播,医院内传播尤为突出。
传播性耐药肠杆菌感染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或长期后遗症。
严重性标准制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应对耐药性的挑战制定标准以遏制耐药肠杆菌的传播和扩散。
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治疗,降低医疗事故和纠纷。
推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提高整体水平。
标准期望产生的影响与效果减少耐药肠杆菌的传播通过规范化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感染率。
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通过标准的执行,保障患者权益和安全。
提升医院感染控制能力推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发展,提高整体水平。
01020302标准内容解读本标准主要由前言、引言、范围、术语和定义、耐药肠杆菌的监测与报告、预防与控制措施等部分组成。
标准框架按照逻辑清晰、易于理解的原则,将标准内容分为若干个章节,每个章节下设若干个条款,并对每个条款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标准结构标准框架与结构耐药肠杆菌的监测与报告标准要求建立耐药肠杆菌的监测制度,定期开展监测工作,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和报告。
预防与控制措施标准提出了一系列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隔离措施、环境清洁与消毒、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以遏制耐药肠杆菌的传播。
重点技术要求解读与先前版本的对比新版标准在框架、结构和内容上均有一定的调整和完善,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更新内容新版标准增加了一些新的技术要求和措施,例如加强耐药肠杆菌的监测与报告工作,完善隔离措施和环境清洁消毒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与先前版本的对比与更新03预防与控制策略了解耐药肠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感染率、死亡率、传播途径等。
总结词通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全面了解耐药肠杆菌的感染状况和传播途径,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2023版的课件

04
具体内容:详细阐述各项 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手 卫生、环境消毒、隔离措 施、抗生素使用等
05
监测与报告:规定监测方 法和报告流程,包括疑似 病例报告、暴发调查等
03
标准结构:包括适用范围、 定义、预防与控制措施、 监测与报告、培训与教育 等
06
培训与教育:要求医疗机 构定期进行预防与控制培 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 意识和技能
03
反馈机制:建立 反馈机制,及时 调整防控策略
04
持续改进:根据 评估结果,持续 改进防控措施, 提高防控效果
附录与参考文献
附录:相关表单和记录表
01
02
03
04
05
06
参考文献:相关文献和资料引用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 菌预防与控制标准
2023版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碳 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
的指导意见
染病例
识培训
耐药性产生
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01
02
03
04
合理选择抗菌 药物:根据病 情、细菌耐药 性等因素选择 合适的抗菌药 物
严格控制抗菌 药物使用剂量 和疗程:避免 过度使用和滥 用抗菌药物
加强抗菌药物 使用监测:定 期监测抗菌药 物使用情况, 及时发现和纠 正不合理使用
提高抗菌药物 使用水平:加 强医务人员培 训,提高抗菌 药物使用水平
01
随着CRE的传 播和流行,预 防和控制CRE 的感染已成为 全球公共卫生 领域的重要任 务。
02
制定本标准是 为了指导医疗 机构和公共卫 生部门采取有 效措施,预防 和控制CRE的 传播和感染。
03
本标准旨在提 高CRE的预防 和控制水平, 保障医疗质量 和患者安全, 降低医疗成本 和社会负担。
2023版《碳青霉稀类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解读ppt课件

• 其中之一是标准中对于碳青霉烯 类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和剂量没有做 出明确的规定,这可能导致在实际 应用中存在一定的混乱和不规范。
• 另外,标准中对于碳青霉烯类抗 生素与其他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和 配伍禁忌也缺乏系统的说明和规定 ,这可能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风 险和不确定因素。
对标准和相关政策的建议和展望
•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掌 握碳青霉稀类药的适应症和使用指征。
• 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临床应 用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耐药菌株。
•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加 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和管理。
• 提倡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 抗生素使用和浪费。
03
标准的应用与解读
标准的解读思路
04
标准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对临床医生的指导意义
• 临床医生在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时,应严格掌握用药指
01
征,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药物。
• 对于肠杆菌感染患者,应重视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选
02
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 标准中推荐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
03
具体的用药建议和感染防控方案。
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推动作用
和注意事项,为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更加
1
具体的指导。
• 促进了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为 临床提供了更多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2
• 标准对于规范行业行为、推动产业发展具
有积极作用,促进了抗菌药物领域的健康发
3
展。
05
标准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标准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 尽管2023版《碳青霉稀类药肠 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已经做出了 一些修改和补充,但是仍然存在一 些问题和不足。
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管理指南ppt-(2)

药物信息
替加环素 疗效确切且耐受性好的选择 替加环素mic ≤ 1mg/l时,可作为联合治疗的选择。高剂量(负荷剂量
200mg ,维持剂量100mg q12) 当 mic ≥1 mg/l时,我们建议将替加环素替换为利福平(10mg/kg/
day),因为其被报道和多粘菌素有协同作用。
药物信息
吸入性抗生素:多粘菌素 2MU q8 或 妥布霉素 300mg q12 或 阿米卡星 250mg q24
对产kpc酶的肺炎克雷伯治疗方案专家 推荐(剂量调整推荐基于肾功能及体外药敏数据)
bInhaled antibiotic: colistin 2 MU every 8 h or tobramycin 300 mg every 12 h or amkacin 250 mg every 24 h.
吸入性抗生素:多粘菌素 2MU q8 或 妥布霉素 300mg q12 或 阿米卡星 250mg q24
对产kpc酶的肺炎克雷伯治疗方案专家 推荐(剂量调整推荐基于肾功能及体外药敏数据)
bInhaled antibiotic: colistin 2 MU every 8 h or tobramycin 300 mg every 12 h or amkacin 250 mg every 24 h.
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MIC 16/4mg/ml 或更少。 ✓ 联合用药总体来说比单药治疗更加有效。
内容要点
✓ 耐药肺炎克雷伯对美罗培南MIC=8–16mg 或更小时,碳青霉烯类药物可以 在药物浓度监测前提下通过加大剂量,延长给药时间等方式,联合大剂量替 加环素或多粘菌素,或氨基糖苷类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推荐
用药推荐
派拉西林他唑巴坦:负荷剂量(4.5g in 1 h),随后维持剂量持续注射 (16/2g 每24小时)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2023版解读课件

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如宣传册、海报、网站等)向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宣传标准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标准重要性的认识。
培训课程
针对不同人群(如新员工、实习生、管理人员等)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课程,使他们了解标准的具体内容、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标准的执行效果。
标准宣传教育与培训
问题
标准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多种问题,如医护人员对标准不熟悉、缺乏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患者依从性差等。
通过条款解读,使读者深入了解标准的内容和要求,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标准解读-条款篇
预防和控制措施
03
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PRE)感染的监测,包括医院感染监测和社区感染监测;
监测
根据监测数据和信息,及时发现PRE的流行趋势和异常变化,发出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
预警
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立
加强医生对PRE的敏感性,及时发现疑似患者,并进行相关检测;
感染防控策略及其实施
早发现
对确诊患者及早实施隔离治疗,严格控制传播源;
隔离治疗
定期开展环境清洁消毒工作,保持空气流通,减少传播途径。
消毒清洁
临床合理用药建议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对已产生耐药性的抗生素,应立即停用,更换其他抗生素。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介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等,常在医院内传播和流行。
防控措施包括: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高抗生素合理使用意识,加强耐药菌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等。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
标准条款详细解读,包括预防与控制原则、防控措施、监测与评估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法。
2023版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解读ppt课件

同级别的抗生素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
严格控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
03
只有在其他抗生素无效或病情特别危急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碳青
霉烯类抗生素。
建立监测和报告机制
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和报告系统
定期对医院内的细菌耐药性进行监测和报告,及时掌握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和分布特点。
建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监测和报告系统
抗菌药物使用培训
加强医生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 物的水平。
宣传教育和公众意识提高
宣传教育
开展针对医务人员、患者和家属的宣传教 育活动,提高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 认识和预防意识。
公众意识提高
通过媒体、宣传册等方式向公众普及预防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知识和方法,提 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2023
2023版碳青霉烯类耐药肠 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解读
目录
• 前言 • 范围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术语和定义 • 管理要求 • 医疗卫生机构的预防策略
目录
• 患者识别和管理 • 环境及物品管理 • 防控措施的监督、管理和质量评
价 • 暴发的应急处理 • 附录A:预防与控制标准详细解
读
目录
定期对医院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不合理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干预。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
医院内感染管理部门、药学部门、微生物实验室等多学科协作,共同推进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加强感染防控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的认识和意识,加强对感染防控措 施的落实。
| 3 | 王五 | 62 | 男 | 003 | 胃肠道感染 |
| 2 | 李四 | 38 | 女 | 002 | 上呼吸道感染 |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CRE)2024课件

进攻性方案 有多粘菌素、替加环素、磷霉素联合用药,与新的β内酰胺酶抑 制剂联合用药。
具体临床治疗 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碳青霉烯酶类型、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 、病史等选择。
CRE的耐药机制
产碳青霉烯酶
碳青霉烯酶的类型
01
包括KPC、NDM、VIM、IMP 和OXA等类型。
碳青霉烯酶的地理分布
02
不同地区CRE流行菌株存在 差异,如亚洲多以KPC型为 主,非洲以OXA型占主导。
产碳青霉烯酶与耐药性
03
碳青霉烯酶的产生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杆菌 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
其他耐药途径
产碳青霉烯酶
外膜孔蛋白缺失
CRE通过产生KPC、NDM等碳 青霉烯酶,降低药物敏感性 。
CRE的外膜孔蛋白缺失或改 变,限制药物进入细菌。
外排泵高表达
CRE中外排泵的高表达增强药 物外排,导致耐药性。
基因水平转移
耐药基因水平传递
碳青霉烯抗性通过质粒、转 座子等遗传元件在细菌间传 播。
CRE流行与基因传播
不同地区CRE流行差异,反 映当地碳青霉烯酶基因传播 情况。
CRE抗性机制多样性
除碳青霉烯酶外,其他机制 如OMP改变、外排泵过活也 关键。
03
欧洲CRE耐药率高
希腊和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 CRE耐药率在西欧最高。
不同地区差异
亚洲地区CRE流行菌株 亚洲和美洲多以KPC型为主。
非洲地区CRE主导类型 非洲以OXA型占主导。
CRE高发国家分布 希腊和罗马尼亚属于CRE高发国家。
感染高发因素
2023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解读PPT课件

06 医疗卫生机构的预防策略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测体系
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全面的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包括病例监测、病原菌监测、耐药监测 等,以及时发现和控制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传播。
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确保感染控制 措施的有效执行。
定期评估与改进
定期对防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针对存在的问 题及时改进和完善。
培训与教育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对全体医务人员开展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防控知识培训 ,提高防控意识和能力。
01
患者及家属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 菌的相关知识,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
02
03
开展公众宣传
通过媒体、社区等多种渠道开展碳青 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公众宣传,提高 全社会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物品清洁与消毒
医疗器械与设备
对医疗器械和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洁和 消毒,特别注意复用性器械的清洗和 灭菌过程。使用合适的清洗剂和消毒 剂,确保去除所有有机物和微生物。
患者用品与衣物
对患者使用的床单、被罩、枕套等物 品进行定期更换和清洗。清洗时应使 用适当的洗涤剂和温度,确保彻底去 除污渍和微生物。
废弃物处理与环境保护
合理用药
培训与宣传
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 用,降低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选择性 压力。
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培训与宣传 ,提高防控意识和能力。
03 规范性引用文件
国家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该法规规定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消除等方面的内容,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的预防与控制提供 了法律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要点
耐药肺炎克雷伯对美罗培南MIC=8–16mg 或更小时,碳青霉烯类药物可以 在药物浓度监测前提下通过加大剂量,延长给药时间等方式,联合大剂量替 加环素或多粘菌素,或氨基糖苷类药物进行治疗。
耐药肺炎克雷伯对美罗培南MIC高于8–16mg/ l的情况时,碳青霉烯应该不 再被推荐使用,一系列基于体外药敏的联合治疗方案应该被选择(多粘菌素, 高剂量替加环素,磷霉素以及氨基糖苷类药物。)
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以及心得治疗药物/方案介绍
ESBLS
b-lactams
碳青霉烯:既往认为产ESBL的治疗最佳方案就是碳青霉烯,这就使得在这类病人
Second-line therapy(二线用药)
碳青霉烯 i.v.+阿米卡星 1520mg/kg/day i.v.
或替加环素 50mg q12 i.v.(e)
同左
同左
碳青霉烯 i.v.+阿米卡星 15-20mg/kg
/day i.v.或磷霉素 4g q6h i.v.
美罗培南 1g q6h i.v.(b) 厄他培南 500mg q6h i.v.(c)
亚安培南 0.5g q6h i.v.(d) 亚安培南 1g q8h i.v.(d)
Enterobacteriaceae PTZ MIC > 16/4 mg/l and/or severe infection 美罗培南 1g q6h i.v.(b)
厄他培南 500mg q6h i.v.(c) 亚安培南 0.5g q6h i.v.(d) 亚安培南 1g q8h i.v.(d)
风险因素 社区获得性的ESBLs
年龄>70 糖尿病 Charlson index >3 之前有入院经历
转院 使用导尿管 复发性或阻塞性尿路感染 之前用过氨基青霉素 之前用过头孢菌素 之前用过氟奎诺酮类药物 最近有出现在高发流行地带
医院获得性的 ESBLs
当地爆发/流行 住院时间延长
侵入性操作(>MV) 之前有ESBL定植 之前用过头孢菌素 之前用过氟奎诺酮类药物 之前用过碳青霉烯
美罗培南 1g q 6h i.v.(b) 厄他培南 500mg Q6h i.v.(c)
亚安培南 1g q8h i.v(d) 替加环素 50mg q12h i.v.(e) 头孢洛扎他唑巴坦 1.5g q8h i.v.+甲硝唑 500mg q8h i.v.
同血流感染用药
头孢他定阿维巴坦 2.5g q8h i.v.+甲硝唑 500mg q8h i.v.
现有的针对多重耐药的治疗推荐依据几乎都是从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的研究中获得。 本文主要介绍多重耐药肠杆菌所带来的挑战,以及专家对其治疗所提出的建议。 为了抵制 CRE的威胁,对于产ESBLs以及MDR耐药菌中对美罗培南mic大于8小于16的
感染,保守的碳青霉烯用药策略应该被考虑。 运用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将能使抗生素对CRE感染带来最大化的影响。 针对ESBLs所致的耐药菌感染,酶抑制剂是碳青霉烯类药物最佳的代替品。最主要的例
酶抑制剂:内酰胺类药物联合酶抑制剂是治疗ESBLs的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替代方案。
虽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实,但在临床实践中,酶抑制剂被认为在治疗ESBLs时疗效欠佳。 最近的部分研究显示相对于碳青霉烯类经验性用药,内酰胺类药物联合酶抑制剂治疗 ESBLs 可能会导致接近两倍的死亡风险;但也有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当参照体 外药敏数据敏感时,用内酰胺药物酶抑制剂治疗ESBLs,其疗效和碳青霉烯类药物一致。
医院获得性的CRE
当地爆发/流行 年龄>70 糖尿病
Charlson index >3 ICU入院经历
侵入性操作(CVC, 内窥镜) 之前用过头孢菌素
之前用过氟奎诺酮类药物 之前用过碳青霉烯
治疗推荐
ESBL Enterobacteriaceae PTZ MIC≤16 / 4 mg/l(PTZ MIC, 派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最低抑菌浓度. )
美罗培南 1g q 6h i.v.(b) 厄他培南 500mg Q6h i.v.(c)
亚安培南 1g q8h i.v(d) 头孢洛扎他唑巴坦 1.5g q8h i.v. 头孢他定阿维巴坦 2.5g q8h i.v.
同左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6/2 g every 24 h i.v. every 24 h i.v. (a)
Primary BSI (原发性血液感染) Pneumonia(肺炎)
Abdominal infection(腹腔感染)
Urinary tract infection(尿路感染)
First-line therapy(一线用药)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6/2 g every 24 h i.v. every 24 h i.v. (a)
中处境变得两难。
碳青霉烯已经很长时间的被选择用于ESBLs的感染治疗,大多数研究都证实了美罗培南和 亚安培南的有效性,有少部分的研究则表明厄他培南将会是有限可选替代中的一种,因 为其可以较上述两类碳青霉烯更好的防止耐药铜绿和鲍曼的选择与产生。
但随着一些分型对厄他培南产生耐药,厄他培南被建议使用高剂量,长时间输注来应对 体外药敏实验显示(MIC) 0.25mg/l 时的感染。
经验性治疗
怀疑是隐形肠杆菌感染
严重感染 当地流行/爆发情况
危险因素
怀疑ESBLs 耐药
怀疑碳青霉烯酶耐药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阿米卡星/庆大霉素 碳青霉烯
头孢洛扎他唑巴坦 头孢他定阿维巴坦
碳青霉烯+ 替加环素+ 多粘菌素or磷霉素or庆大
霉素
头孢他定阿维巴坦
RISK FACTORS 风险因素
RISK FACTORS 风险因素
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 菌科管理指南
翻译并整理自: The management of multidrug-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Matteo Bassetti, Maddalena Peghin, and Davide Pecori
内容要点
多重耐药的肠杆菌科往往与 产ESBLs酶以及产碳青霉烯酶相关,这一现象也成为了全 球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