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周测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初中十一月份初三语文检测试卷五
班级学号得分
第一部分(23分)
一、语言积累与应用(23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chún(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juàn )永、徐志摩的浓艳绮.( qǐ )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ruì(睿)智……
2.根据课文默写(8分)
⑴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⑵)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劲虽长,断之则悲。

(庄子《骈拇》)
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⑷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韩愈〈答李翊书〉)
⑸《岳阳楼记》表达作者阔达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3.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4分)
一直以来,止痛主要依靠药物治疗的方式,①但长期用药往往经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危害患者的器官及身体系统功能。

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基因工程技术的日臻完善,②基因治疗为人们开展出了一条新的路径,③供人们寻找更为安全有效、作用持久、经济方便、副作用小的止痛。

目前,④通过各国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有两个基因已经进入临床试用阶段,并且被用于“新止痛药”的研发。

(1)第①处成分赘余,应删去_删去“往往”或“经常”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开展_改为__开辟”或“开创”等词语
(能与“路径”搭配即可)
(3)笫③处成分残缺,应在_止痛词语后增补_“方法”“办法”“方式”等词语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进入临床试用阶段与_被用于‘新止痛药’的研发互换位置。

【试题解析】“但长期用药往往经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句中“往往”“经常”同义重复,应当删去一个;“开展……路径”搭配不当,从文中内容来看,这里只能修改“开展”,因为基因疗法确实是“新的路径”;不管怎么说,“寻找……的止痛”肯定不对,要找的,应该是止痛的“方法”等;“语序不当”应该是逻辑关系不对,常理来说,“研发”在前,成功后再“进入临床使用阶段”,效果明显,无过分的毒副作用再“批量上市”“进入市场”。

4.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7分)
【材料一】2015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人均阅读电子书3.26本,
较2014年略有增加,仍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

关于读书很多人表
示,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

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摘自《中国新闻网》)【材料二】“浅阅读”的先天缺陷显而易见,即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化、碎片化和少反思。

(摘自《光明日报》)【材料三】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

俄罗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

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

(摘自“百度搜索”)(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均阅读量较少的原因。

(2分)
【参考答案】①工作生活劳累;②娱乐活动多;③缺乏阅读兴趣。

【试题解析】原文是“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

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题目要求是“概括”,也就是要提炼为几个方面,不要具体的。

你看着办吧。

(2)材料中哪些现象属于“浅阅读”?(2分)
【参考答案】①刷微博,读微信;②读报看杂志只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试题解析】这回又要“具体”的了,因为是“哪些现象”。

“浅阅读”是啥?特点是“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化、碎片化和少反思”。

特征鲜明,对号入座。

于是问题迎刃而解。

搞定!
(3)结合材料,请你就改善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对国家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3分)【参考答案】国家:①加大书店密度;②多提供免费图书;③颁布法令促进阅读;④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个人:①培养阅读兴趣;②减少娱乐,留出读书时间;③多读能引发思考的经典作品。

【试题解析】这个问题老厉害了。

对国家嘛,看看人家德国、俄罗斯和日本嘛——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

俄罗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

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对个人嘛,第(1)问、第(2)问不是已经有答案了嘛。

第二部分(55分)
二、阅读与鉴赏(共55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5~7题。

(共6分)
夜归丁卯桥①村舍
许浑②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③低水槛④,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释】①丁卯桥:地名。

②许浑:字用晦,润州丹阳人。

太和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

③紫蒲:紫色的蒲草。

④水槛:临水的栏杆。

5.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2分)
诗人夜归看到了
...明月、岩石、木桥、庭院、紫蒲、水槛、红叶、江船等景物。

【试题解析】此题前有“明月、岩石、木桥”,后有“水槛、红叶、江船”,之间也就只有“庭空人散眠。

紫蒲低水槛”了,仔细一找,也就找到“庭院、紫蒲”了。

6.“桥响犬遥吠”表现了月下村舍怎样的氛围?试作简要分析。

(2分)
【参考答案】宁静。

以声衬静,用桥的轻微的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宁静。

【试题解析】解答本题,你应该很有经验了。

《老山界》中写“春蚕咀嚼桑叶”,《最后一刻》有“写字的声音”,《口技》中有“遥闻深巷中犬吠”等等,都是以声衬静,更何况诗歌还提醒“月凉风静夜”,答案自然要写到“用桥的轻微的响声和遥远的狗叫声衬托夜晚的宁静”之类的了。

7.“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①对官场的厌倦;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或“对农村生活的喜爱”);③回家的喜悦;④想归隐;⑤为另有理想的生活选择而自得、喜悦或满足。

【试题解析】作者为“太和六年进士”,还“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他为什么要写“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不外乎是对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的厌倦、想归隐,从“南湖二顷田”来看,退路都有了,“为另有理想的生活选择而自得、喜悦或满足”也就有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

(共12分)
苏州知府姚公善①,多才下士,在郡闻有才者,必躬诣之。

有王宾仲光②,博学能文,隐于医。

姚公过之,宾不为礼,姚公笑而退。

明日,又过,宾衣母氏布袄,持扇佯狂踞坐③,姚公止,与语,辄吐涎仆跌,姚公又笑而退。

洎④三过之,始款⑤论如平生。

又有俞贞木⑥者,姚公以米贶⑦之,而误送钱继忠⑧所。

继忠以太守所贶,勉为之受。

他日,贞木见姚公,姚公言贶米事,贞木曰:“吾不知,得无送吾邻友钱继忠所乎?”姚公曰:“继忠如何?可得见乎?”贞木曰:“可。

”姚公乃使人迎之。

继忠曰:“吾民也,姚公太守也,太守与民分⑨如是之绝,吾不得诣府。

然太守主也,吾为儒,宾也,以宾主相见,必在郡学乃可。

”人以复于姚公,姚公笑许之。

明日诣学,继忠已先在,遂抗⑩言曰:“太守以民待继忠,继忠无所置身,若以儒见待,请就宾位。

”姚公许诺,即堂上相再拜。

继忠袖书授姚公即去,姚公甚重之。

(选自明·刘昌《悬笥琐探》,有删减)【注释】①姚善:人名,明建文时忠臣。

②王宾:人名,字仲光。

③踞坐:蹲坐。

④洎(jì):到。

⑤款:诚恳。

⑥俞贞木:人名。

⑦贶(kuàng):赐,赏赐。

⑧钱继忠:人名。

⑨分:区别。

⑩抗:同“亢”,高。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必躬.诣之:(亲自)
(2)明日诣.学:(到、到……去)
(3)姚公乃使.人迎之:(派、让、叫)
(4)继忠袖书授姚公即去.:(离开)
【试题解析】本题中需解释得字,都是平时的学习中见到的“老朋友、古人”。

如“躬耕于南阳”(《出师表》)、“诣太守”(《桃花源记》)、“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只要稍加辨析,自然能够全对。

努力吧。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
(1)得无送吾邻友钱继忠所乎?(2分)
难道(恐怕)送到我的邻居朋友钱继忠住所了吗(吧)?
(2)人以复于姚公,姚公笑许之。

(2分)
(2)那人把(他的话)回复给了姚善,姚善笑着答应了。

【试题解析】句子翻译要求“信、达、雅”,即准确、流畅、优美。

要结合语境准确把
握关键字词的含义和句式特点(有时体现在标点符号上),直译为主,必要时添上句子在原来的语境中省去的内容。

第一句要注意“得无……乎?”的句式,在《岳阳楼记》中有“得无异乎?”句,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点。

第二句要注意“复”(回复)和“许”(答应)的解释。

“人以(把)(之,代钱继忠说的话)复(回复)于(向)姚公,姚公笑(笑着)许(答应)之(代词,他,指钱继忠)”
10.简要概括选文写了姚善哪几件事?(3分)
【参考答案】第一件事:三次拜访王宾;第二件事:送米给俞贞木,却误送给钱继忠;第三件事:结交钱继忠。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概括内容一般先找出或划分事件段落(题目要求四件事,应该有四大部分),再提炼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语言表达上一般以主人公作为陈述对象),最后看看有没有字数要求,当然简洁、明确是语言表达得重要标准。

本文层次清晰、事件“分明”,不再赘述。

11.选文主要
..表现了姚善_重视人才、礼贤下士的特点。

(1分)
【试题解析】文中多次强调姚善的礼贤下士,尊重人才。

结合文中“多才下士”、“必躬诣之”、“三过之”、“可得见乎”、“笑许之”、“甚重之”等的提醒,应该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共14分)
无人机,有前途
①在旅游景区、影视拍摄基地,或是重大新闻现场。

我们经常能看到无人机在空中忙碌地穿梭。

那么到底什么是无人机呢?
②“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或有车载计算机完全和间歇地自主操作的不载人飞机。

我们熟悉的无人机,通常指的是鞋带携带载荷飞行的无人机机身,完全意义上的无人机,指的是有无人机平台、任务载荷、起降系统、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操作手等组成的“无人机系统”。

③常见的无人机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固定翼,顾名思义就是翅膀形状固定,靠通过机翼的风提供升力;第二种是直升机,特点是靠一个或两个主旋翼提供升力;第三种是多旋翼,就是具有四个或者更多多旋翼的直升机。

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具有不同的优势。

固定翼机飞行速度快、高度高,飞行覆盖面积大,抗风能力强,比较适合全管段巡航、通讯巡航、航拍等工作。

直升飞机飞行高度低、速度慢,比较适合短距离巡航、高清摄影和对地目标监控与跟踪,还可以定点悬停,在各种情况下均可起降。

④无人机具有成本低、零伤亡、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可以代替传统的有人驾驶飞机执行“3D”的任务——即“Dull”(枯燥) “Dirt” (脏) “Dangerous”(危险) 的任务。

无人机用途广泛,被业界宠爱有加。

军事上,可用于侦察监视,对地攻击,通讯中继、靶标模拟等,是“得力好伙伴”;民用上,可用于科学研究、气象观测、货物配送、娱乐体验等,是“百变小能手”。

⑤无人机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约有150家无人机生产企业,产品达1000多种,基于预测的国际数据以及对我国市场的乐观预判,到2020年,美国小型无人机总销量将从
2016年的250万架飙升
..到700万架,其中消费级无人机有430万架,另有270万架用于商业目的,2025年,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元。

其中军用无人机市场约占7%,民用无人机市场约占93%。

⑥无人机毕竟是机器,其可靠性还取决于系统复杂程度和外部使用环境,我人机系统中任意设备的故障都将影响任务执行,无人机使用的任意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影响飞行安全,这需要制造商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2月17日,有删改)
12.本文第④段从哪两个方面来说明“无人机”的?(2分)
.⑴无人机的特点(作用)⑵无人机的用途
13.阅读第⑤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5分)
⑴“我国约.有150家无人机生产企业”一句中的“约”能否删去?请结合句子,说明
理由。

(3分)
不能删,“约”是大概的意思,指目前我国大概有150家无无人机生产企业,若删去,则变成了目前我国就有150家这种企业,说法过于绝对,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⑵“美国小型无人机总销量将从2016年的250万架飙升
..到700万架”一句中的“飙升”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2分)
“飙升”是急剧的上升的意思,说明美国小型无人机总销量上升之快,形象地说明了无人机前景市场广阔。

14.第③段画线处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分类别,把常见的无人机分成三种不同类型。

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说明了无人机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

15.文章最后一段如果删去好不好?请联系全文内容说明理由。

(3分)
不好。

最后一段补充说明了,无人机带使用上还存在一些不足。

呼吁制造商和消费者共
同努力,体现说明文的严谨性。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共9分)
改编经典慎用“现代元素”
张兴德
①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无数文学经典作品。

这些文学经典,是我们正确认识那个历史
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风俗的重要资料,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下去的重要载体。


子孙后代正确解读、诠释这些文学经典,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具有重
要意义。

遗憾的是,在当下的出版界、影视界甚至学术界,出现了“消费文学经典”的种
种怪象。

②所谓“消费文学经典”,就是对文学经典抱着随心所欲的轻浮态度,让经典“为我所
用”。

一些人在讲座中,在出版物中,特别是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任意给经典文学作品加入
所谓的“时代元素”,并美其名曰为“创新”,导致“结构经典”“大话经典”“演绎经典”“发
展经典”“突破经典”等种种曲解、歪曲文学经典的怪状不一而足。

例如,在《水浒传》中,
潘金莲本是一个“打小旗”的虚构人物,但一些人却热衰于为潘金莲翻案,掀起“潘金莲
热”,一些地方甚至还上演了争夺“潘金莲故里”的闹剧。

一部根据《水浒传》改编的《武松》,竟让武松同潘金莲谈起了恋爱,荒唐到这等程度,却被一些人津津乐道!他们打着传承经典、宣传经典的旗号,实际上是一种在商业逐利目的驱使下的对文学经典的“消费”。

而一些媒体和评论家,却热捧这种无良文化现象,实在让人不解。

③有人认为,文学经典也有历史局限性,所以要勇于突破经典。

这实际是一种似是而
非的认识。

固然,一切经典,都有它的时代局限性。

但作为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它的可
贵之处正是它反映了它所处时代的特点,“具有局限性的经典作品”正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和
产物。

“局限性”也是后人得以凭借的认识那个时代的“历史教科书”,加进所谓的“时代
元素”,变得面目全非,还怎么作“历史教科书”?《红楼梦》中的宝玉和黛玉的爱情纠葛,
只有那个时代才有,你把他们的爱情加进“时代元素”,那还是什么“宝黛爱情”?同样,
武松、潘金莲、孙悟空、猪八戒乃至于孟姜女、花木兰等典型形象,也都是不可随意改的。

这些文学典型形象,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特有的。

这如同我们不
能将维纳斯女神的断臂接上一段一样。

④文学经典经过漫长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了固有的思想艺术内涵,人们对其有高度
的共识和认同。

它犹如文物,有不可更改的特质。

文物只可“修复”而不可“改造”。

同样,
文学经典的传承也应该如此。

我们应该“原汁原味”地、原貌原形地传承文学经典,尊重
其固有的“定型”。

⑤走笔至此,让我想起20世纪60年代看过的《祥林嫂》《骆驼祥子》《林家铺子》等
一些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看完小说再看电影,并不觉得二者有巨大差距,相反,二者起到了互补作用。

那种严肃认真对待文学名著的态度,值得提倡和发扬。

(选自2015年12月5日《光明日报》)16.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我们传承文学作品时,应该尊重其原有的形式、内容、风格等。

【试题解析】文章标题已经很明确了——“改编经典慎用‘现代元素’”,嫌不够的话,可以再找其他词句,如“应该‘原汁原味’地、原貌原形地传承文学经典,尊重其固有的‘定型’”、“严肃认真对待文学名著”、“不可随意改”。

注意“严肃认真对待文学名著”说得较空泛,不宜单独作为答案。

17.结合第②段文字,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
一些人在讲座中,在出版物中,特别是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任意给经典文学作品加入所谓的“时代元素”,并美其名曰
....为“创新”,导致“结构经典”“大话经典”“演绎经典”“发展经典”“突破经典”等种种曲解、歪曲文学经典的怪状不一而足。

【参考答案】写出了当下一些人对待经典的随心所欲的轻浮态度,是对随心所欲地曲解、歪曲经典行为的批判,提醒人们改编经典要谨慎。

【试题解析】加点词是“美其名曰”,本义是“给予一个好听的名字(名称)叫做”,文中指的是“对文学经典抱着随心所欲的轻浮态度,让经典‘为我所用’”、“曲解、歪曲文学经典”。

尽管“美其名曰”是中性词,但在这里,还是有着明显的贬义,因为其中是强烈的否定和批判之情。

18.根据提示,结合文意简述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2分)
首先摆出“要勇于突破文学经典的历史局限性”的错误观点,并加以否定;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然后论述了经典作品的“历史局限性”具有价值(或“阐述了具有局限性的经典作品正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和产物”);最后举例(摆事实或运用例子),论证了观点。

【试题解析】这里的“思路”就是论述的过程概述。

本段中,作者首先提出错误观点,然后否定;再是从“固然”开始,分析经典作品“历史局限性”具有的价值;再后举《红楼梦》、《水浒传》等经典的中不可随意改的典型形象,运用例证法进一步论述自己的观点——改编经典慎用“现代元素”。

19.第⑤段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不能。

这里“运用了正面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例子”或“与上文形成对比论证”,更加有力地强调了“我们传承文学作品时,应该尊重其原有的形式、内容、风格等”的观点,同时呼吁人们严肃认真对待文学名著,如果删除了则达不到这种效果。

【试题解析】首先我们要根据文章表明态度——“不能”。

接着分析为什么:从内容上看,本段写的是一些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与原著并没有“巨大差距”,二者甚至“起到了互补作用”,这就跟时下成风的所谓“创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提倡和发扬”表达了对此的肯定和赞赏。

论证思路上,这里运用了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有力地论证了改编经典慎用“现代元素”的观点,呼吁人们严肃认真对待文学名著。

如果删除了,这些意思和作用都没有了,论证的效果也就减弱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1题。

(共14分)
捕风者
彭家河
①我曾经想看到风的形状,可它形无定式来去无踪;我也曾想捕捉风的味道,可是,风静隐于虚无之中,风动,带来的却是他处的味道;我也曾琢磨过风的声音,才知道风本无声,只是有许多声音都被风一路带来又一路带走……
②在我离开农村进入小县城之后,仿佛进入一个听觉和味觉的荒漠。

身处日益膨胀和来不及完善的城市,我成天浸泡在城市污秽的味道和繁杂的声音之中,只能独自怀念着风清气正的乡下时光。

②虽然风的形状不可看见,但是风经过之处,也总有从静到动的提示。

草倒叶飞、云转幡动,这都是风在说它来了。

可能风还在远处,我们就远远地发现了风的脚印。

在乡下;如果站在木格的窗子背后,只要看到对面青山上的树在摇摆,山路上的雨衣在飘动,瓦房上的炊烟在扭腰,这些都是在说,那就是风。

当然,居住在高高的电梯公寓,隔着双层的玻璃窗子,也只有那些粗壮烟囱上方的烟雾或者花花绿绿的商铺彩旗,在天空中写着“风”,如果没有这些烟囱或者旗子,应该是看不到风的身影的。

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本是件简单的事,然而,要在城市灰蒙蒙的天底下看看云,实在是十分奢侈的想法。

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

④多年前的一个五月,我在农忙时节回到乡下,刚下过暴雨,溪里池里水都涨起来了。

在那个雨过天睛的黄昏,我坐在青草地上乘凉,阵阵温和的晚风吹过,风中满载着布谷的歌唱、虫子的嘶鸣,还有牛的长调,我突然觉得,这样的五月,才算是完整或者完美的。

之后,我也时常回乡下去,更多的时候就在春节前后,等到天黑定了,山里山外全是静默的,偶尔有人家点燃一串鞭炮,响过之后,夜晚更显得寂静了。

⑤对于风中味道的触摸,主要依靠鼻翼,舌头无须过多参与。

风中的味道,在乡下,更多的是花花草草传出的消息。

当然,花要把消息告诉的不是人,而是那些远远近近的虫子,只不过让人也无意中捕获了。

花的消息,风在以一种更加隐秘的方法传播,也是一种不可看见不可听闻的方式。

因而,在乡下,一个人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

⑥村口人家的饭熟了,村尾的人都知道是些什么菜。

如果是在饥饿的年代,就有不少无事的孩子过去串门了。

如果闻见有腊肉的味道,那一定是家里来了远客;如果是酸菜红苕的味道,就不过去凑热闹了。

每年端午,家家都会用新面蒸馒头,一大早,村子就全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馒头香味中,虽然各家各户还把馒头扣在蒸笼里,但是只要鼻翼轻微动一下,就知道哪家的包子是肉馅的,哪家是菜馅的,还有哪家用的是洋槐花作瓤。

⑦乡下,风的味道不仅四季各异,而且一天之中也不断变换,早上凉,中午热,晚上冷。

当然,如此简单的词语无力把乡村的风在纸上再现,或者将其描述得原汁原味。

⑧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

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

(选自2016年1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20.请根据文意填空。

(3分)
物和鞭炮捕获风的
【参考答案】形状(或踪迹、脚印、身影等)声音花草
【试题解析】本文翻来覆去围绕风的“形状”、“味道”和“声音”展开。

“虽然风的形状不可看见,但……草倒叶飞、云转幡动,这都是风在说它来了。

”第一空解决。

“风中满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