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
颈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
颈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一般认为,颈丛有颈浅丛和颈深丛之分。
颈浅丛为皮支或感觉支,行走于颈深筋膜,约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至浅面;主要分支有:枕小神经(C2)、耳大神经(C2,C3)、颈皮神经(C2,C3)和锁骨上神经(C3,C4)。
颈深丛实际上为椎旁颈神经(C2-C4),其鞘于臂丛鞘相连。
1、病人体位及穿刺点去枕平卧,头稍偏向对侧,暴露胸锁乳突肌,其后缘中点即穿刺进针点。
2、阻滞方法常规皮肤消毒,拟探摸穿刺点的手指亦应消毒。
由进针点垂直颈侧皮肤刺入,针尖透过胸锁乳突肌肌膜时,由针尖刺破纸张样落空感,停止进针。
在此处注入局麻药 2-3ml ;维持穿刺针深度不变,再沿枕后、耳后、颈前、锁骨上等方向各注药 2ml,退针。
局部按摩片刻。
此即颈浅丛阻滞。
颈深丛阻滞体位同浅丛阻滞,方法有三针法和一针法。
①三针法:2、3、4颈椎(C2 C3 C4)横突处为穿刺点;C4正处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C2位于乳突尖后下1-1.5cm处,C3则处于C2、C4连线中点。
在C2 C3 C4横突处依次注射局麻药2ml、 3 m l 、4 m l (注药前一定要回抽,确无血液或脑脊液)局部稍加按摩即可。
亦可在阻滞C4后稍微退针,改变针的方向,使其指向并抵达C3行阻滞,称为两针法。
②一针法:根据椎旁颈神经鞘的解剖,在 C4 横突部位注射局麻药 8-10ml ,注药同时,一手指压迫远端,以封闭颈丛鞘防止药液向 C5方向流动,达到充分阻滞效果。
3、选用局麻药1) 1%-1.3%利多卡因(如无禁忌,可加 1:20 万肾上腺素)。
2) 0.2%-0.375%布比卡因3) 0.2%-0.375%罗哌卡因4、注意事项不可同时进行双侧颈深丛阻滞,以免阻滞双侧膈神经,导致呼吸困难;确须双侧阻滞时,注药后应严密观察病人呼吸。
为避免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和局麻药中毒,进针不宜过深,而且注药前一定要回抽注射器;椎动脉穿过颈椎横突孔,穿刺针有可能刺入动脉或将局麻药注入动脉内;局麻药浓度和剂量不宜过大(在上述浓度下,一侧用量勿超过15ml)。
颈丛神经阻滞及并发症处理预案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之阿布丰王创作[1] 适应证与禁忌证:于颈部手术如甲状腺腺瘤、甲状舌骨囊肿等颈部浅表手术, 适用于锁骨内侧段骨折内固定术.原发性甲亢、颈部巨年夜肿块且有气管压迫、气管移位者、呼吸道难以坚持通畅或颈椎病伴呼吸功能不全者视为禁忌.精神极度紧张分歧作者、小儿及年龄过年夜者(﹥75岁)也不宜选用.[2] 把持惯例①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0.1g或安宁10mg肌注.②备齐麻醉机、氧气、气管插管用具及急救药品.③测定基础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 开放静脉通道.④确定穿刺点:患者去枕平卧, 头偏向对侧, 双上肢自然平放于身体两侧.麻醉医师站在患侧, 嘱患者作抬头运动, 显露胸锁乳突肌, 定其后缘中点或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为 C4穿刺点;乳突尖下方1.5cm, 胸锁乳突肌后缘定为 C2穿刺点;C2与C4连线中点即为C3穿刺点.每点注药3~4ml.⑤颈浅丛阻滞:左手食指或拇、食指固定皮肤, 右手持7G针头在C4点垂直皮肤进针, 遇有轻度筋膜脱空感即达胸锁乳突肌的肌膜下, 注药8~10ml.⑥改良一点法颈深丛阻滞:即在C4穿刺, 有骨质感停进针, 即为C4横突, 回抽无血或液体注药6~8ml, 到达同样效果.[3] 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置①局麻药中毒反应:多因误入血管所致, 严格掌握浓度、容量、注药速度, 因颈部血管丰富, 药物吸收迅速.注药前、中、后应回抽.一旦呈现症状, 立即停止注药, 吸02, 需要时面罩下加压供氧, 危重病人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烦燥抽搐者安宁或者咪达唑仑静脉注射, 需要时用肌松药, 直至惊厥、抽搐停止;支持循环, 加快输液, 合并低血压给予血管收缩药.②全脊麻与高位硬膜外腔阻滞:可因局麻药液误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脊膜外腔所致.深丛阻滞时, 若针深已超越3~3.5cm仍未触及横突, 不应冒然继续进针, 应重新判定穿刺点的位置, 进针方向角度是否有误或体位变更.一旦发生全脊麻或高位硬膜外阻滞症状立即支持呼吸与循环, 面罩下加压供氧, 呼吸停止者立即气管插管, 人工呼吸;合并低血压则加快输液及应用血管收缩药.③霍纳氏综合征:因颈交感神经阻滞所致, 无需特殊处置.④喉返神经阻滞、膈神经麻痹:前者呈现声音嘶哑或失音, 轻度呼吸困难, 短时间可自行恢复.后者系膈神经累及呈现胸闷呼吸困难, 吸氧可缓解, 行双侧深、浅丛阻滞, 容易呈现以上并发症, 因此, 原则上应防止同时行双侧深、浅丛阻滞, 尤其是三点法(C2、C3、C4阻滞).⑥椎动脉损伤引起血肿:年夜大都。
神经阻滞麻醉
掌握真相?外周神经阻滞系列(1)【颈浅丛】
掌握真相?外周神经阻滞系列(1)【颈浅丛】超声引导下的颈浅丛神经阻滞阻滞要点适应症:颈动脉内膜剥除术,颈部浅表手术探头位置:横向放置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目标:局麻药在浅颈丛周围扩散或扩散到胸锁乳突肌深面局麻药:10~15ml概述超声引导下浅颈丛阻滞的目的就是将局麻药注射到C2,C3,C4感觉支的周围。
与传统技术相比,其优势在于可确保局麻药在正确的区域内扩散,从而提高成功率,同时避免进针过深和(或)穿透临近组织。
平面内技术和平面外技术均可应用于颈浅丛阻滞。
超声下的解剖胸锁乳突肌(SCM)覆盖于颈浅丛(C2~C4)的表面。
C2~C4的神经根结合成颈丛后,从胸锁乳突肌后缘深面发出4条终末支(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
颈浅丛紧靠胸锁乳突肌后缘的外侧或深部,呈一簇小的低回声结节的集合【蜂窝状或低回声(黑色)椭圆形结构】,但这种表现常常不明显。
有时,在胸锁乳突肌的浅层能看到耳大神经,呈小而圆的低回声结构。
线状高回声的椎前筋膜将胸锁乳突肌与斜角肌、臂丛分隔开。
颈浅丛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后面,紧靠椎前筋膜的下方,椎前筋膜位于肌间沟表面。
操作技术选择合适的体位,皮肤消毒,探头放置在颈部侧方,胸锁乳突肌中点水平(约在环状软骨水平)。
一旦看到胸锁乳突肌,探头向后方移动,直到(逐渐变细)胸锁乳突肌后缘出现在超声屏幕的中间。
在该位置寻找臂丛或肌间沟。
颈浅丛是一个低回声结节集合(蜂窝状),紧靠在椎前筋膜的下面。
确定目标后,针尖穿过皮肤,颈阔肌,椎前筋膜,进入到神经丛附近。
由于目标神经位置表浅,平面内技术和平面外技术都可以应用。
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后,注射1~2ml局麻药,确认注射点是否合适,然后再注射剩下的10~15ml局麻药包围神经丛。
文章来源:。
神经丛阻滞麻醉诊疗常规
神经丛阻滞麻醉诊疗常规一、颈神经丛阻滞(由Cl一4脊神经组成)(一)解剖标志:乳突下15cm:定点为第二颈椎横突,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附近为第四颈椎横突。
(二)药物:1%一2%普鲁卡因,1%-15%利多卡因,l%利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等。
(三)操作步骤(一针法):病人仰卧,头偏向对侧,操作者戴手套消毒。
用22G长3scm穿刺针一,垂直刺入深约2一3c垃,可触及第四颈椎横突,此时病人有酸胀的异感,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即可注药3–4ml阻滞颈深丛,然后退针至颈阔肌和皮下之间注药6一7ml 阻滞颈浅丛。
二、臂神经丛阻滞(由C4-8,及TI一2青神经组成)(一)斜角肌肌间沟穿刺法1.患者仰卧,头向对侧,肩部下垂。
消毒后,确定穿刺点,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触摸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其间即为肌腱沟。
2.第六颈椎横突与环状软骨处于同一水平,从环状软骨向后作一水平线,与肌间沟的交点即为穿刺点。
3.穿刺点作皮丘,右手持22G长3-4cm的穿刺钊一垂直刺进皮肤,略向脚侧推进,直到出现异感或触到横突为止,固定针头,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注药20-25耐。
(二)锁骨上臂丛阻滞法l,患者仰卧,头向对侧,肩部下垂。
2.锁骨中点上方1一2cm,较瘦的病人在此处可触到锁骨下动脉,而臂丛神经就位于动脉的后上方。
3.垂直于皮肤进针,直到上肢出现异感或针尖触及第一肋骨表面、前后,寻找异感,注入局麻药20一25而。
(三)腋路臂丛阻滞法1.患者仰卧,头向对侧,被阻滞的上肢外展90度,肘屈曲,前臂外旋,暴露腋窝。
2.摸到腋动脉搏动,取动脉搏动最高点为穿刺点。
3.取22G短斜面针,与动脉呈10一20度夹角刺入皮肤,缓慢进针直到出现刺破鞘膜的落空感,此时,针随动脉搏动而摆动。
回抽无血,即可注药30一35ml。
(四)臂丛阻滞常用药量:利多卡因4–8ml/kg,的卡因1一2ml/kgml/kg,布比卡因1-2ml/kg。
三、神经丛阻滞麻醉注意事项(一)不同的神经丛阻滞可以有不同的并发症,常见的有局麻药毒性反应,穿刺部位血肿,气胸,高位脊麻等,故应备好急救插管设备、氧气和麻醉机。
神经阻滞操作规范
神经阻滞操作规范神经阻滞操作规范一麻醉科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由总住院医师根据手术种类、病人情况和麻醉医师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妥善安排手术病人的麻醉;必要时向科主任报告麻醉安排情况。
二术前准备术前访视患者掌握病情,进行评估,行ASA分级,预测麻醉危险程度。
介绍麻醉方案、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和麻醉前病人的准备并麻醉前谈话和签字。
行术前用药。
三麻醉前准备1、按照手术间麻醉准备工作常规准备吸引器、麻醉机、呼吸回路备用、全套气管插管用具.2、药品:局麻药(略)静脉麻醉药(略)急救药品(略)3、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电图、无创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开始麻醉记录。
4、建立静脉通路。
5、核查病历6、查对:A.三方查对患者姓名、住院号、科室、诊断、手术方式及部位、术前用药及麻醉方法等B.药品查对:名称、剂量等C.麻醉机等器械的再次检查。
麻醉医生的手部消毒。
四麻醉操作(一)臂丛神经阻滞1、锁骨上径路①病人体位:仰卧,患肢自然平放在躯干旁,头稍向后仰并转向对侧(呈45)②穿刺点定位:锁骨中点上方1cm。
③操作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持内装局麻药带6G或7G针头的注射器,经穿刺点向后、内、下缓慢进针,寻找易感;出现异感后,即停止进针固定针头,回抽注射器无血或气体,则注射局麻药。
倘若多次寻找,不见异感,可找第一肋骨;碰到第一肋骨表面,同样回抽注射器,无异常发现,即注局麻药。
退出针头,轻轻按压注射区。
④注意事项:避免损伤血管,刺破肺尖;慎用双侧阻滞。
2、肌间沟径路①病人体位:头转向对侧,肩贴床面,其他同上。
②穿刺点定位:显露胸锁乳突肌,其后依次为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前中斜角肌之间有一上窄下宽的间隙,即斜角肌间隙(肌间沟)。
该间隙与环状软骨水平线的交点,是为穿刺点。
③操作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持内装局麻药带6G或7G针头的注射器,垂直皮肤进针,针尖指向对侧足尖推进,刺破椎前筋膜时有突破感,再稍推进则出现异感,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固定针头注射局麻药。
06颈丛麻醉技术操作规范-简化版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技术操作规范(简记版)一适应证与禁忌证适宜于颈部中小手术如甲状腺腺瘤、甲状舌骨囊肿等颈部浅表手术,适用于锁骨内侧段骨折内固定术。
原发性甲亢、颈部巨大肿块且有气管压迫、气管移位、呼吸道难以保持通畅或颈椎病伴呼吸功能不全者视为禁忌。
精神极度紧张不合作者、小儿及年龄过大者(﹥75岁)也不宜选用。
二麻醉前准备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术前准备务必同插管全麻一样引起足够的重视。
1.适宜的术前用药;2.与插管全麻一样必须准备有效的、完备的气道管理用具;3.麻醉机功能正常,可随时进行面罩加压辅助呼吸;4.吸引器正常可用;5.神经刺激仪功能正常。
三麻醉监测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可选择初级或中级监测项目:1.初级监测,7项以内:BP、EKG、HR、RR、SPO2,每小时出入量;2.中级监测,13项以内:BP、EKG、HR、RR、SPO2、PETCO2、T、FiO2,每小时出入量。
四操作常规1穿刺体位及穿刺点: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双上肢自然平放于身体两侧。
麻醉医师站在患侧,嘱患者作抬头运动,显露胸锁乳突肌,定其后缘中点或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为C4穿刺点。
使用神经刺激仪探测笔探测最佳穿刺部位;2使用神经刺激仪以无菌操作方式在穿刺点进针,探测颈丛神经,以刺激电流<0.4mV 能引导出典型的神经刺激征象为穿刺有效的标志;3颈深丛阻滞:在C4穿刺,有骨质感或神经刺激征象停止进针,回抽无血或液体注射局麻药6~8ml;4颈浅丛阻滞:退针至胸锁乳突肌的肌膜下,注药8~10ml;五常用局麻药(多采用长效与短效药、快效与慢效混合使用以发挥互补作用):1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混合液(1:1);23%氯普鲁卡因+0.75%左布比卡因混合液(1:1);30.75%罗哌卡因+2%利多卡因(注:两种药物混合应该用原有药物的最大浓度,因为混合原两种药物被相互稀释,否则不应用“+”号);4局麻药内可不加肾上腺素。
六注意事项及主要意外和并发症1局麻药中毒反应;2霍纳氏综合征;3喉返神经阻滞、膈神经麻痹;4气胸;5全脊麻与高位硬膜外腔阻滞;6避免同时做双侧颈深丛神经阻滞,以防膈神经和喉返神经阻滞造成呼吸抑制,需做双侧颈丛阻滞麻醉时,应严格控制单位时间内的用药剂量,二者用药时间需间隔15~40min以上,以防局麻药中毒;7椎动脉损伤引起血肿。
颈丛神经阻滞
颈丛神经阻滞将局麻药注射到颈椎横突附近,使药液达到颈椎间孔旁,使颈脊神经深丛阻滞复合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的颈浅丛神经阻滞,称为颈丛神经阻滞。
第一节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颈部手术,尤其适宜于甲状腺手术。
2.禁忌证(1)病人拒绝接受或完全不能合作者。
(2)注射部位感染或严重全身感染性疾患者。
(3)颈部巨大肿块压迫气管,或伴有气管移位者。
(4)难以保证上呼吸道通畅者(相对禁忌)。
(5)精神极度紧张及小儿患者。
第二节术前准备(1)向病人解释麻醉有关问题及试行肩下垫枕,头后仰位,以取得病人术中合作。
(2)应用适量镇痛剂或镇静剂。
(3)准备好供氧、气管插管器具。
第三节实施方法体位:病人仰卧去枕,头偏向对侧,后仰,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操作者立于患侧。
定位:病人抬头转向健侧,显露胸锁乳突肌,定其后缘中点,即相当于C4横突。
3.常规消毒4.穿刺与注药(1)颈浅丛阻滞: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作皮丘,以3~4cm之针头垂直刺入,当穿刺针遇有轻微阻力时,即相当于颈前肌筋膜,亦即颈浅丛神经穿出处(回抽无血或液体),注射局麻药5~10ml,便可完成该侧颈浅丛神经的阻滞。
(2)颈深丛阻滞:在乳突尖下1cm~1.5cm处为C2横突尖,作皮丘后经皮丘垂直刺入,触到骨质感为C2横突,稍许后退回抽无异后注药3~4ml。
在胸锁乳突肌及颈外静脉交叉点附近,用手指按压可摸到C4横突。
在上述二点之间作皮丘后垂直进针,刺到骨质,即为C3横突,各注药3-4ml,即完成一侧颈深丛神经阻滞。
(3)改良颈深丛阻滞法(一针法):依前述定位方法,在C4或C3点穿刺,当针尖到达横突,抽吸无异常情况后,即将一次量局麻药注入6~8ml,同时压迫C5横突处,以防局麻药向骶侧扩散,同样可以获得整个颈神经深丛的阻滞。
(4)常用局麻药1%利多卡因与0.1%~0.15%丁卡因混合液;1%利多卡因与0.25%布比卡因混合液。
0.25%罗哌卡因5.注意事项(1)操作者必须熟悉颈丛神经及邻近组织解剖关系,防止误伤和误入硬膜外腔及蛛网膜下腔。
医院麻醉科颈丛臂丛阻滞麻醉技术规范
医院麻醉科颈丛、臂丛阻滞麻醉技术规范颈丛神经阻滞【解剖】颈丛由C1-4 脊神经前支构成,C1 重要为运动神经,其它均为感觉神经,分深丛和浅丛,从椎间孔穿出后,经颈椎横突分叉处,浅丛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筋膜,分为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颈前神经和锁骨上神经(内侧支、中间支和外侧支),支配区域为枕、颈及胸肩上部,呈披肩状。
【适应证】颈部手术,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但病变侵及气管,颈部巨大肿瘤,不合作者或穿刺部位感染者不适宜采用。
【操作办法】1.体位:仰卧,头偏对侧;2.定位:病人昂首,显露胸锁乳突肌,穿刺点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与颈外静脉交叉处(相称C4 水平,平甲状软骨上缘);3.穿刺办法:取6.5 号针,穿刺点处作皮丘,与皮肤垂直进针,在颈前筋膜前方寻找横突,此时病人有酸胀感,回抽无血也无脑脊液后缓慢注入局麻药。
【局麻药浓度及剂量】1.2%利多卡因20ml 及1%地卡因4ml,加生理盐水16ml,即为1%利多卡因和0.1%地卡因混合液,每侧8~12ml。
在40ml 混合液中加入1:1000 肾上腺素2滴(7 号针),如遇甲亢、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脏病患者则不加肾上腺素;2.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混合液或单纯用0.25%布比卡因,不加肾上腺素,剂量同上。
【并发症】1.药液误入硬膜外腔可引发高位硬膜外阻滞,如误入蛛网膜下腔即刻呼吸心跳停止,意识消失,解决见全脊麻;2.局麻药毒性反映:由于颈部血管丰富吸取过快或误入血管引发,症状及解决见局麻药毒性反映;3.膈神经阻滞:双侧膈神经阻滞可致呼吸困难,应予以面罩供氧;4.喉返神经阻滞:可致声嘶或轻度呼吸困难,短时间内可恢复;5.Horher's 综合征:星状神经节阻滞,出现同侧瞳孔缩小,眼睑下垂,面部血管扩张,鼻塞,皮肤干燥,短期内无需解决;6.椎动脉损伤引发出血;7.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1)镇静和镇痛药:根据病情用安定、氟哌啶或哌替啶等;(2)吸氧,对高血压患者局麻药中毒避免加肾上腺素;(3)必要时用心律平、慢心律、美托洛尔或西地兰等。
颈深丛阻滞操作方法
颈深丛阻滞操作方法
颈深丛阻滞是一种治疗颈部疼痛和僵硬的方法,以下是常用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确保患者的颈部肌肉放松,可以使用热敷、按摩等方法。
2. 定位:用手指触摸到颈深丛(位于颈椎横突下方的凹陷处),确定准确位置。
3. 消毒:对颈深丛位置进行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4. 局部麻醉: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麻醉颈深丛周围组织,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5. 针刺:用一根细长的针(如针灸针)刺入颈深丛,可以使用一些针灸点的名字描述,如气海、孔最等。
6. 刺激:在进针的同时可以进行轻微的刺激,如旋转针头、推拿等,以增加治疗效果。
7. 观察和调整:在针刺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疼痛情况,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改变针的深度和角度。
8. 拔针:针刺结束后,将针缓慢拔出,避免出血和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操作涉及到针灸技术,应由专业人士进行操作,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操作方法也可能有所差异,最好在接受正规医院或针灸机构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操作。
颈丛阻滞麻醉规范
颈丛阻滞麻醉规范1 适应证与禁忌证1.1 适应症:颈浅神经丛阻滞仅适用于颈部和肩部手术的浅表手术。
颈深神经丛阻滞适用于甲状腺手术、颈部淋巴结活检或切除、气管造口术等。
1.2 禁忌证:难以保持上呼吸道通畅者,患者不同意或不能合作者。
2 操作常规2.1 备齐麻醉机、氧气、气管插管用具及急救药品。
2.2 测定基础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开放静脉通道。
2.3 深丛阻滞: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双上肢自然平放于身体两侧。
麻醉医师站在患侧,嘱患者作抬头运动,显露胸锁乳突肌,定其后缘中点或后缘与颈外静脉交叉点为 C4穿刺点;乳突尖下方1.5cm,胸锁乳突肌后缘定为 C2穿刺点;C2与C4连线中点即为C3穿刺点。
每点注药3~4ml。
2.4 颈浅丛阻滞:左手食指或拇、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7G针头在 C4点垂直皮肤进针,遇有轻度筋膜脱空感即达胸锁乳突肌的肌膜下,注药8~10ml。
2.5 改良一点法颈深丛阻滞:即在C4穿刺,有骨质感停进针,即为C4横突,回抽无血或液体注药6~8ml,达到同样效果。
3 常用局麻药:3.1 1%利多卡因。
3.2 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
3.3 0.5%罗哌卡因。
3.4 局麻药内加入1∶20万肾上腺素,可延长麻醉药效,减低毒性,减少出血和预防血压下降,罗哌卡因可不加肾上腺素。
4 意外与并发症4.1 局麻药中毒反应:多因误入颈部血管所致,严格掌握浓度、容量、注药速度,因颈部血管丰富,药物吸收迅速。
注药前、中、后应回抽。
一旦出现症状立即停止注药,吸氧必要时面罩下加压供氧,危重病人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烦燥者安定10mg iv。
抽搐者1%丙泊酚50mg~100mg缓慢 iv,抽搐停止即停,必要时用肌松药,直至惊厥、抽搐停止;支持循环,加快输液,合并低血压给予血管收缩药。
4.2 全脊麻与高位硬膜外腔阻滞:可因局麻药液误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脊膜外腔所致。
深丛阻滞时,若针深已超过3~3.5cm仍未触及横突,不应冒然继续进针,应重新判定穿刺点的位置,进针方向角度是否有误或体位变动。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一、神经阻滞术是的直接去末梢的神经干、神经丛、脑肾神经根、交感神经等神经组织或附近注入药物给予物理刺激而阻断神经功能传导达到消炎、止痛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人体各部分各种疼痛症状。
二、神经阻滞术的基本操作程序:1、术前心理准备:对患者说明治疗方法、目的、可能产生的正常反应。
术中可能出现的感受以及可能发生的副作用。
2、术前定位:让患者置于适宜体位,质拟阻滞部位容易观察和操作,确定穿刺点后,去皮肤上要标记。
并对附近的骨骼、神经、血管予以标记。
3、严格消毒。
洗净皮肤、广泛充分消毒术,戴无菌手套。
4、以正确的持针方法先用局麻药穿刺点作皮穿并浸润皮下。
四吸无血继续进针。
以达预定部位后,应再次四吸无血注入剩余药物,需改变穿刺方向必将针尖拨回皮下,再行上述步骤。
5、注射完毕按压穿刺点,观察病人,防范不良反应与合并症的出现。
并矛以TOP射,助进药物的吸收。
三、注意事项:1、医生操作过程中应高度集中精神,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知识水平进行手术。
做好抢救准备和严格的无菌操作。
避免意外事故与并发症。
2、操作过程中应取得患者的合作,摆放理想的体位与适宜的心理准备。
3、反复确认穿刺点。
4、严格无菌操作,完全彻底消毒术前与术后无菌棉球覆压穿刺点,压迫时间充足。
5、下列情况不宜施术:(1)不合作者,包括精神失常者。
(2)穿刺部位有感染,病灶者。
(3)有出血倾向或正进行抗疑治疗中。
(4)对局麻药过敏者。
(5)低血压、高血压、糖尿病、活动性溃疡、孕娠初期患者。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神经阻滞术是一种通过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技术。
以下是神经阻滞术的基本操作规程:1.了解解剖结构:进行神经阻滞术之前,必须熟悉局部解剖结构,了解穿刺针所要经过的组织,以及附近的血管、脏器和体腔等。
常用神经阻滞有肋间、眶下、坐骨、指( 趾 ) 神经干阻滞,颈丛、臂神经丛阻滞等。
2.准备药品和器械:根据阻滞的部位,选择适当的局麻药,例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以及用于注射的针头、注射器等。
确保药品和器械准备齐全,并注意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器械的消毒情况。
3.确定穿刺点:根据需要阻滞的神经分布情况,确定穿刺点。
一般而言,穿刺点应选择在神经干或丛的周围,以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阻滞神经冲动传导。
4.消毒:对穿刺点及其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一般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液。
注意消毒范围要足够大,以避免感染。
5.穿刺:在消毒后的皮肤上注射一定量的局麻药,然后使用穿刺针沿着局麻药形成的液囊进行穿刺。
穿刺过程中要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6.确定阻滞效果:穿刺成功后,观察一段时间,确认神经阻滞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如果阻滞效果不佳,可以重复注射局麻药,或选择其他阻滞部位进行操作。
7.术后处理:术后要对穿刺点进行适当的包扎和压迫,以防止出血和感染。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感觉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神经阻滞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局麻药过敏、注射部位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等。
因此,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同时,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感觉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此外,为了确保神经阻滞的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射前应先回抽,确保穿刺针未进入血管或腔隙。
2.注射局麻药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避免局麻药过敏反应的发生。
3.注射局麻药时应缓慢注入,避免快速注射导致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4.在注射过程中要保持穿刺针的位置固定,避免针头移动或刺入其他组织。
神经阻滞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阻滞技术操作规范神经阻滞技术是一种将局麻药注射于神经干、神经丛、神经节周围,阻滞七传导冲动,使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
下面介绍颈神经丛阻滞和臂神经丛阻滞的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颈神经丛阻滞适用于颈部手术的麻醉、颈部肿瘤或神经性疼痛治疗。
操作时,病人仰卧,头向对侧偏转并向后仰,进行常规皮肤消毒。
颈浅丛阻滞需要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做一皮丘,与皮肤平面垂直进针达筋膜处,同吸无血液即注入局麻药5~10ml。
颈深丛阻滞则采用改良方法,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与皮肤垂直方向进针,当穿刺达颈3或颈4横突后,将针稍后退离开骨质并回吸无脑脊液或血液后,注入局麻药5~8ml,即将该侧的颈深丛阻滞。
需要注意的并发症有颈交感神经阻滞合并霍纳综合征、喉返神经或膈神经阻滞有引起呼吸功能障碍的危险、局麻药毒性反应、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蛛网膜下腔阻滞、局部出血和血肿形成。
臂神经丛阻滞有两种方法:肌间沟组织法和锁骨上阻滞法。
肌间沟组织法适用于肩膀和上肢手术,但对前臂及尺侧阻滞效果稍差。
操作时,病人仰卧,前臂下垂,头转向对侧,进行常规皮肤消毒。
在环状软骨(颈6)水平,胸锁乳突肌外侧触及前斜角肌,再往外可触到一凹陷,即为肌间沟。
穿刺针向背、尾方向刺入,有穿破鞘膜感和异感出现,证明定位正确。
回吸无脑脊液或血液即注入局麻药15~25ml(含肾上腺素5ug/ml)。
需要注意的并发症有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腔阻滞、喉返神经或膈神经阻滞、局部血肿等。
锁骨上阻滞法适用于上臂、前臂及手掌部手术。
操作时,病人仰卧,双臂靠身体平放,头转向对侧,肩下垫一小枕。
在锁骨中点上缘1~1.5cm处进针,并向内、后、下方缓慢推进。
当触及第一肋骨或出现异感时,证明定位正确。
固定穿刺针,回吸无血液后注入局麻药20~30ml(含肾上腺素5ug/ml)。
需要注意的并发症有气胸、血胸、局部血肿等。
腋路阻滞法适用于上肢手术,尤以前臂和手掌部位手术最佳。
操作时,病人仰卧,上臂外展9°,前臂屈曲9°,充分暴露腋窝。
颈丛臂丛神经阻滞法第三次修改版
胸骨头锁骨头之后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之间肩甲锁骨肌之上第四个沟内锁骨中点上方2-3cm,垂直刺入皮肤并略向下推进腋动脉搏动最高点腋动脉旁,针体与腋动脉成20度夹角针头朝向腋窝方向刺入乳突与锁骨中点连线的中点即为C4横突穿刺点,垂直刺入皮肤进针的部位与方向6-8ml 腋路20-25ml 30-35ml 颈深颈浅22G微型针头
5ml注射器针头
10ml注射器针头
10ml注射器针头肌间沟备注:颈浅从阻滞还可以是颈深从阻滞的补充,即针体从C4横突拔出直至使针头退出到颈阔肌肌膜的表面,再
网络高手阿敏制作,更多医学资料和信息更新请关注本人官方网站/p/夺帅1,医学书籍有
穿过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约等于乳突与锁骨中点连线的中点)垂直刺入皮肤
5-10ml 注射器针头型号
注射液容量
穿刺成功的标志
面,再分别向乳突、锁骨、颈前、颈后四个方向注射药水5ml 学书籍有需要购买请到本人网店
穿过浅筋膜有突破感,再在横突附近寻找异感,触电麻木为异感,推注药水时有酸胀痛感穿过鞘膜有突破感进入鞘内有落空感,同样需要碰到神经同样需要寻找异感?
放手针体随腋动脉搏动而摆动,注射药水完毕可见梭形包块
触及横突有抵触感再稍许后退
穿过颈阔肌肌膜有突破感。
神经阻滞麻醉
乌什县人民医院神经阻滞麻醉科麻醉操作培训课件一、颈丛神经阻滞【适应证和禁忌证】㈠.适应证颈部、枕部头皮、肩关节、锁骨等部位的手术及疼痛治疗。
㈡.禁忌证(1)颈部巨大肿块且有气管压迫、气管移位致呼吸道难以保持通畅者。
(2)穿刺部位有感染者。
(3)颈部畸形或有结核。
(4)禁忌同时行双侧颈深丛阻滞。
(5)精神极度紧张、不合作者及小儿不宜选用。
【操作方法】㈠.麻醉前准备(1)术前防视:了解现病史,过去史及各项检查,进行病情评估和ASA评级。
(2)向患者或家属交代麻醉方法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
(3)麻醉前禁饮、禁食6~8小时,急诊患者例外。
(4)麻醉前用药选择应用镇静安定,镇痛和抗胆碱能药,特殊手术患者应酌情使用抗生素。
(5)备齐麻醉机、氧气、气管插管用具及急救药品。
㈡. 实施方法(1)体位病人仰卧,去枕,头偏向对侧,双手置身体两旁,操作者立于病人头侧。
(2)定位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若肥胖标志不清时,嘱病人用力抬头,可使该肌突出,利于定位)作一标记,即相当于颈4横突尖的位置(此点亦为乳突尖与锁骨中点连线的中点)。
再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乳突尖下一横指处,约为颈2横突尖的位置作一标记,两者之间的中点,即为颈3横突尖。
每两标记间相距约2~3cm。
㈢.操作方法:皮肤消毒后,于三标记处分别皮丘。
用左手食指按压住颈4横突尖,右手用22G长3.5cm穿刺针,连接5ml注射器紧贴左食指尖从皮丘处垂刺入皮肤,并稍偏向前下方缓慢深入,进针约1.5~2cm(胖人亦不超过3cm)时遇坚硬骨质表示针尖已触及横突,若病人伴有异感,则更为准确。
异感与颈脊神经的关系为:颈2,异感为后枕为乳突;颈3,为后颈;颈4,颈下方或肩部。
穿刺针尖的位置必须确实在横突处才可注药。
左手固定针尖防止针尖位置移动,右手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后注入局麻药3~4ml。
退针至颈阔肌及皮下之间,注射10ml,阻滞颈浅丛。
以同样方法进行颈2,3的阻滞。
㈣.颈浅丛阻滞体位同上。
颈浅丛神经阻滞方法
颈浅丛神经阻滞方法
颈浅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常用的止痛治疗方法,可以用于治疗颈部疼痛、肩背痛等症状。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颈浅丛神经阻滞方法:
1.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稍后仰。
2. 用皮肤消毒液消毒治疗部位。
3. 医生用消毒好的手穿戴无菌手套,然后用消毒好的棉签取适量麻醉药经皮肤浅表注射。
4. 使用一根医用注射针,在皮肤的正中间,平行于锁骨下缘的第一肋间隙,向内方向插入约2厘米深度。
5. 当针尖触及颈浅丛神经时,有短暂的刺痛感,即可开始缓慢注射。
6. 注射药物可以选择麻醉药物和/或激素类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7. 注射完成后,医生轻轻抽回注射针,用消毒棉球按压注射部位,以避免出血和感染。
8. 完成后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观察是否出现镇痛效果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请注意,颈浅丛神经阻滞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以确保准确和安全。
此外,具体的方法和药物使用可能会因患者情况而有所不同,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
一般认为,颈丛有颈浅丛和颈深丛之分。
颈浅丛为皮支或感觉支,行走于颈深筋膜,约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至浅面;主要分支有:枕小神经(C2)、耳大神经(C2,C3)、颈皮神经(C2,C3)和锁骨上神经(C3,C4)。
颈深丛实际上为椎旁颈神经(C2-C4),其鞘于臂丛鞘相连。
1、病人体位及穿刺点
去枕平卧,头稍偏向对侧,暴露胸锁乳突肌,其后缘中点即穿刺进针点。
2、阻滞方法
常规皮肤消毒,拟探摸穿刺点的手指亦应消毒。
由进针点垂直颈侧皮肤刺入,针尖透过胸锁乳突肌肌膜时,由针尖刺破纸张样落空感,停止进针。
在此处注入局麻药2-3ml;维持穿刺针深度不变,再沿枕后、耳后、颈前、锁骨上等方向各注药2ml,退针。
局部按摩片刻。
此即颈浅丛阻滞。
颈深丛阻滞体位同浅丛阻滞,方法有三针法和一针法。
①三针法:2、3、4颈椎(C2、C3、C4)横突处为穿刺点;C4正处
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C2位于乳突尖后下1-1.5cm处,C3则处于C2、C4连线中点。
在C2、C3、C4横突处依次注射局麻药2ml、3ml、4ml(注药前一定要回抽,确无血液或脑脊液)局部稍加按摩即可。
亦可在阻滞C4后稍微退针,改变针的方向,使其指向并
抵达C3行阻滞,称为两针法。
②一针法:根据椎旁颈神经鞘的解剖,在C4横突部位注射局麻药8-10ml,注药同时,一手指压迫远端,以封闭颈丛鞘防止药液向C5方向流动,达到充分阻滞效果。
3、选用局麻药
1)1%-1.3%利多卡因(如无禁忌,可加1:20万肾上腺素)。
2)0.2%-0.375%布比卡因
3)0.2%-0.375%罗哌卡因
4、注意事项
不可同时进行双侧颈深丛阻滞,以免阻滞双侧膈神经,导致呼吸困难;确须双侧阻滞时,注药后应严密观察病人呼吸。
为避免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腔和局麻药中毒,进针不宜过深,而且注药前一定要回抽注射器;椎动脉穿过颈椎横突孔,穿刺针有可能刺入动脉或将局麻药注入动脉内;局麻药浓度和剂量不宜过大(在上述浓度下,一侧用量勿超过15ml)。
呼吸困难、局麻药中毒发生与否,均需给氧,以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