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侗族的传统节日范文.doc

合集下载

侗族 清明节

侗族 清明节

侗族清明节
《侗族的清明节》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就是清明节。

侗族的清明节不仅仅是祭祖的日子,也是一次隆重的传统文化盛会。

在清明节期间,侗族人民会前往祖先的坟墓祭拜,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庇护。

他们会带上美食、酒水和鲜花,将这些供品放在祖先的坟墓前,然后跪拜祈福。

祭祖完毕后,侗族人民会举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如侗戏、侗歌、侗族舞蹈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也向外界展示了侗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除了祭祖和传统文化活动,侗族的清明节还有一个特色活动,那就是“接松”。

在侗族的民间传说中,每当清明节来临时,松鼠会走下树来,将松子洒向大地,象征着祝福和平安。

因此,侗族人民会在清明节期间进行“接松”活动,即在树上挂上红绳和红布,象征着接住来自松鼠的祝福和福报。

侗族的清明节,不仅是一个传统的祭祖日,更是一个富有民族特色和浓厚文化氛围的重要节日。

通过这个节日,侗族人民传承和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少数民族节日侗族芦笙节

少数民族节日侗族芦笙节

少数民族节日侗族芦笙节少数民族节日——侗族芦笙节侗族芦笙节是中国少数民族侗族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侗族人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在侗族的生活中,芦笙是不可或缺的乐器,被誉为“芦笙加爱情、婚姻和动感舞蹈的节日”,每年都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观赏和参与。

侗族芦笙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祭祀活动。

从古代开始,侗族人民就用芦笙来祭祀神灵和祖先,以祈求丰收和好运。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盛大热闹的芦笙节。

每年的芦笙节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至十五之间举行,为期十天。

节日期间,侗族人民会身着传统盛装,全家出行,回到自己的老家祭祖、拜神、祈福。

这一过程中鸣笛祭神、打牛、木偶舞、鹰捕兔等一系列活动都会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芦笙音乐表演是芦笙节最重要的一部分。

人们会穿着艳丽的服饰,拿着芦笙吹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舞动着节奏明快的舞蹈,让现场的气氛愈发热烈。

芦笙音乐是芦笙节的灵魂。

芦笙是一种古老的竹制乐器,富有独特的音色和节奏感。

在芦笙节期间,人们会聚集在一起,组成乐团,吹奏芦笙奏出悠扬的乐曲,以及伴随吹奏而来的歌唱和舞蹈。

这些音乐和舞蹈表达了侗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和热爱,也展示了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除了芦笙音乐,芦笙节还有许多其他精彩的表演。

其中包括鹰捕兔、木偶舞、篮子舞等。

鹰捕兔是侗族独特的狩猎方式,鹰捕兔的表演不仅展示了侗族人民在狩猎技巧上的天赋,也体现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融洽。

木偶舞是侗族人民用来祈福和庆祝丰收的一种舞蹈形式,表演者会扮演各种形象,以寓意吉祥和幸运。

篮子舞则是侗族女性用篮子表演的动感舞蹈,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欢快和活力。

侗族芦笙节是一个集祭祀、音乐、舞蹈、民俗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

每年的芦笙节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节日期间,人们享受着音乐的神奇魅力,感受到民族的成就和文化的底蕴。

侗族芦笙节的举办不仅丰富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侗族社区的繁荣和交流。

2019年侗族的风俗习惯范文.doc

2019年侗族的风俗习惯范文.doc

2019年侗族的风俗习惯范文篇一:侗族的风俗侗族(侗语作Gaeml)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

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

侗族在老挝也有一个分支,叫“康族”。

侗族有自已的语言,多通汉语。

原无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

有自已的民间戏曲——侗戏。

侗族的箫与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

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

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

这种不用一钉一铆的木结构建筑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建筑的部分精髓。

侗族的风俗习惯“月也”,是这一村群众到另一村作客,并以吹芦笙或唱歌、唱戏为乐的社交活动。

农闲斗牛,是集体娱乐之一。

届时老少咸集,人山人海,欢声四起,锣鼓喧天,铁炮震动山谷。

有外寨客人途经本寨,则阻之于寨边,以歌对答,谓之“塞寨门”。

“行歌坐月”又称“行歌坐夜”,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谈情说爱的通称。

北部侗族地区称为“玩山”,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三五成群,相约在山坡上对唱情歌。

南部侗族地区称“走寨”,或称“走姑娘”,晚上姑娘们结伴在屋里作针线活,客寨男青年携带乐器前来伴奏对唱,互相倾诉爱情,深情时男女互相“换记”(送礼物)定情,约为夫妻。

三江县富禄等地侗族群众常于夏历3月3日或2月2日汇集于广坪上,用一特制火包冲一铁环腾空而起,降落时,让大家抢夺,获得者受重奖,叫做“抢花炮”。

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

姑舅表婚较为流行,姨表兄妹和辈分不同的不能通婚。

女子婚后有“坐家”(即“不落夫家”)的习俗。

解放前,侗族的社会基本单位是封建家长制的父系小家庭。

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低于男子,妇女禁触铜鼓;男人或长辈在楼下,不准上楼。

侗族姑娘在婚后才能享受父母和自己积累的“私房”以及分得少量的“姑娘田”、“姑娘地”。

男子继承家业,无继承人的可招赘养子。

丧葬一般同汉族,行土葬。

个别地区还有停葬习俗,人死入殡后将棺材停放在郊外,等本族与死者同年同辈的都死亡以后,才一同择日安葬。

侗族节日作文450字

侗族节日作文450字

侗族节日作文450字英文回答:Dong Ethnic Festival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celebrated by the Dong ethnic minority in China. It is a time for the Dong people to gather together, celebratetheir culture, and express gratitude to their ancestors. The festival is usually held in spring or autumn, and it lasts for several days.During the Dong Ethnic Festival, various activities are held to showcase the unique traditions and customs of the Dong peopl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ities is the bullfighting competition. It is not a violent sport, but rather a way for the Dong people to demonstrate their bravery and strength. The bullfighting arena is filled with cheering spectators, and the atmosphere is electrifying.Another highlight of the festival is the singing competition. The Dong people are known for their beautifuland melodious songs, and during the festival, they compete to see who can sing the best. The songs often tell stories about the Dong people's history, legends, and daily life. It is a great opportunity for the Dong people to showcase their singing skills and express their emotions.In addition to bullfighting and singing competitions, there are also traditional dances, costume parades, and various cultural performances during the Dong Ethnic Festival. People dress in their traditional Dong costumes, which are colorful and vibrant. They dance to the beat of the drums and gongs, creating a lively and festive atmosphere.The Dong Ethnic Festival is not only a time for celebration, but also a time for the Dong people to strengthen their sense of commun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It is a time when people from different Dong villages come together, exchange ideas,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It is also a time for the younger generation to learn about their cultural heritage and pass it on to the next generation.中文回答:侗族节日是中国侗族少数民族庆祝的传统节日。

侗族过年习俗作文(精选16篇)

侗族过年习俗作文(精选16篇)

侗族过年习俗作文(精选16篇)侗族过年习俗篇1侗族人民过年期间,具有特色的群众活动是“打同年”。

这项活动,同汉族过年“团拜”相类似。

庞大的乐队和歌舞队到达一个村子时,该村的妇女排成队伍,用唱歌的形式提出各种问题,队伍中的人也要用歌声给予回答。

好比电影《刘三姐》中的对歌那样,一唱一和,别具风味,歌声回荡,格外热闹,显得豪放、热烈。

节日期间,侗族人民斗牛活动也饶有风趣。

侗族人民自古就有斗牛这一传统娱乐活动。

民间流传的《斗牛古词》中说道:“孔明天相号召娱乐,苗、侗祖宗凑银买牛,吹笙斗牛,乐而忘返。

”侗族过年习俗作文篇2受汉族影响,各地侗族也过春节,并且十分隆重。

农历年底,侗族村寨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家家忙着打年粑、酿年酒、杀年猪、张贴、打扫卫生。

侗族的“春节”和汉族一样也俗称“过年”,有大小年之分,但与汉族的小年不完全相同,汉族过小年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相传是敬灶神。

侗族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为小年,又叫“姑婆年”,是纪念姑婆的节日,意思是祖宗各代的姐妹出嫁后,过年快结束时回家探亲团圆。

这天,除过年的食品外,侗家还用几个粑粑夹着酸肉敬奉姑婆,作为“飨年”,并用甜酒祭奠,说是有的姑婆、姑母不会喝烧酒,就饮甜酒,反映了侗族人家具有尊重妇女的传统美德。

各地侗族的春节活动既有相同内容,又有地方性的特点。

三江侗族农历三十过大年,除夕当天宰猪杀鸡鸭祭祀祖先,又用酸汤煮鱼祭莫一大王。

初一的清晨用烧肉和酸肉祭祖。

同乐地区的杨姓侗族初一除用酸肉外,还以甜酒祭祖,到达摩娘娘庙(萨堂、圣母祠)去祭祀,同乐独峒一带的侗族放鞭炮驱逐“野鬼”。

马胖一带的吴姓侗族不设祖宗神龛,除夕这天,杀猪宰鹅,首先去祭祀飞山庙杨公祠,然后祭祀土地庙和“萨坛”,最后在火塘边烧香摆饭桌吃晚饭,在饭桌前说几句请祖宗一起过大年的话。

初二后,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请吃油茶或喝酒,寨上吹芦笙,唱侗戏,进行“月也”集体交游。

榕江侗族称“春节”为“达年”,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

侗族节日作文450字

侗族节日作文450字

侗族节日作文450字英文回答:The Dong people, an ethnic minority group in southern China, celebrate a variety of festivals throughout the year. These festivals are deeply rooted in the Dong culture and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eserving the group'straditions and customs.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ong festivals is the Lusheng Festival, which is held annually in the spring. Thefestival is named after the lusheng, a traditional Dongwind instrument made of bamboo. During the festival, Dong people from different villages come together to perform music, dance, and sing. The festival is also a time for young people to find potential marriage partners.Another important Dong festival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hich is held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The festival commemorates the death of Qu Yuan, aChinese poet and statesman who drowned himself in a river. During the festival, Dong people race dragon boats, eat zongzi (glutinous rice dumplings), and watch fireworks.The Dong people also celebrate the Mid-Autumn Festival, which is held on the 15th day of the eighth lunar month. The festival is a time for family reunions and moon watching. During the festival, Dong people eat mooncakes, sing folk songs, and dance the circle dance.The Dong festivals are a vibrant and important part of the Dong culture. They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Dong people to come together, celebrate their traditions, and pass on their culture to future generations.中文回答:侗族是中国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在一年中庆祝各种节日。

家乡的风俗—侗族500字优秀作文春节

家乡的风俗—侗族500字优秀作文春节

家乡的风俗—侗族500字优秀作文春节好的,我试着用小学生的口吻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作文《家乡的风俗—侗族春节》:我家乡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那里住着很多侗族人。

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少数民族,他们过年的习俗很有意思,让我觉得很神奇。

在春节来临前,侗家人就开始准备年货了。

妈妈会提前做好很多腌菜、咸肉、香肠等待过年时吃。

大人们会酿一些家酿糯米酒。

年三十的时候,侗家人都要做年糕。

妈妈先用糯米粉和水团好糯米糰,然后用大蒸锅蒸熟。

新鲜出锅的年糕香糯可口,我最喜欢沾甜酱油吃了。

大年三十这天,侗家人都要请'勒冥'。

什么是'勒冥'?就是在家门口放置垫凳、竹筒、篾丝和木制神龛等物品,用来'勒住'往年一年中受到惹怒的神灵,免得它们在新的一年里再惹是生非。

傍晚时分,全家人会在神龛前焚香叩拜,祈祷来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接着就是最让我期待的'啖冥'环节了。

'啖冥'就是在家门口摆上各种精美的年糕、糍粑、艾粑等食品,让路过的神灵吃上一顿。

摆好后,家长就会在门口洒鸡血,祭拜路过的神灵。

我最喜欢看妈妈用鸡血在门框上画"吉"字了,妈妈画得很漂亮。

过了除夕夜,第二天就是新的一年到来了。

一大早,全村的人都要起来洗头、洗脸、穿新衣裳,开始新的一年。

侗家人在头一天就会提前杀好只鸡只猪腌好,今天煮来吃。

年夜饭吃的时候,长辈会给晚辈发压岁钱。

我和弟弟都要跪在长辈面前磕头行礼,才能够领到压岁钱。

过了年初一、二,侗族村寨就要开始唱'妀歌'了。

'妀歌'就是侗族年轻姑娘们穿着盛装,手捧纺锤,在村寨里高歌妙舞,庆贺新春的来临。

我最喜欢看她们跳舞的动作了,好像小仙女一样!除此之外,侗族春节还有首锣鼓喧天、腰鼓跳起,火龙盘旋村寨,大家你追我赶的"踩火龙"游戏;也有提线木偶表演侗族英雄传说;更有姑娘们挑水比赛等等。

湖南侗族的风俗作文500字

湖南侗族的风俗作文500字

The Unique Customs of the Dong Ethnic Group in HunanNestled in the scenic hills of Hunan province, China, the Dong ethnic group preserves a rich and vibrant cultural heritage. Among their many traditions, their unique customs stand out, reflecting a deep respect for nature, ancestors, and community.One of the most notable customs of the Dong people is the "Grand Song Festival," also known as "Xiangsheng Festival." This festival, which takes place every three years, is a grand celebration of community unity and cultural heritage. During this festival, Dong villagers gather in their traditional dress, singing and dancing under the moonlit sky. The songs they sing are a blend of history, mythology, and daily life, pass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Another intriguing custom is the "Dong Gui," or the Dong wedding ceremony. This ceremony is known for its elaborate and colorful traditions. The groom and bride are adorned in traditional costumes, and the wedding venue is decorated with bright lanterns and flowers. The ceremony is filled with singing and dancing, symbolizing the joy and hope of the newlyweds. An interesting aspect of the Dong wedding is the "Bride Stealing," where the groom and his friends sneak into the bride's house to "steal" her away, followed by a chase and a playful struggle. This tradition adds a fun and exciting element to the wedding proceedings.The Dong people also have a unique building tradition known as "Gai Lou." These are multi-story wooden buildings, often adorned with intricate carvings and paintings. These buildings not only serve as dwellings but also as community gathering places.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Gai Lou reflect the Dong people's harmonious coexistence with nature and their respect for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The Dong ethnic group also practices a unique form of rice cultivation known as "Yao Tian." This method involves terracing the hillsides to create small plots of land for rice paddies. This not only ensures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but also preserve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Dong people believe that by respecting and caring for the land, they are honoring their ancestors and maintaining the balance of nature.In conclusion, the Dong ethnic group of Hunan province preserves a rich and unique cultural heritage. Their customs, which range from grand festivals to wedding ceremonies and building traditions, reflect a deep respect for nature, ancestors, and community. These customs not only serve as a bridge between generations 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cultural diversity and richness of China.湖南侗族的风俗位于中国湖南省的侗族,以其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风俗而闻名。

侗族春节习俗--word范文资料

侗族春节习俗--word范文资料

侗族春节习俗
侗族春节习俗
侗族人民过年期间,具有特色的群众活动是“打同年”。

这项活动,同汉族过年“团拜”相类似。

庞大的乐队和歌舞队到达一个村子时,该村的妇女排成队伍,用唱歌的形式提出各种问题,队伍中的人也要用歌声给予回答。

好比电影《刘三姐》中的对歌那样,一唱一和,别具风味,歌声回荡,格外热闹,显得豪放、热烈。

节日期间,侗族人民斗牛活动也饶有风趣。

侗族人民自古就有斗牛这一传统娱乐活动。

民间流传的《斗牛古词》中说道:“孔明天相号召娱乐,苗、侗祖宗凑银买牛,吹笙斗牛,乐而忘返。


第 1 页。

侗族节日:赶歌会(中国传统节日)

侗族节日:赶歌会(中国传统节日)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侗族节日:赶歌会(中国传统节日)
农历七月二十日,是贵州省剑河县高坝地区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赶歌会。

这一天,姑娘、小伙子们打整得利利落落,约上伙伴,三三两两赶赴高呗歌场。

在这之前,青年们一般会把农活提前干完,同时积极收集、改写或新编大量山歌或情歌;以便届时同歌中强手匹敌。

中午,赶歌会的中心——高坝寨头的绿草坡变成了人山歌海。

曲调别致的盘歌、情歌、山歌声此起彼伏。

男女青年们借歌会寻找自己的新友故交,道情表心,谈天论地,或者交替唱起令人陶醉的情歌,直到第二天黎明。

有不少青年人是通过歌会成为幸福伴侣的。

传说,高坝赶歌会是为了纪念一个忠于爱情的侗族女歌手而兴起的。

侗族传统节日

侗族传统节日

侗族传统节日侗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作为一个重要的民族,侗族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不仅仅是丰富族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展示了侗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侗族传统节日及其特点。

1. 侗族农事节日-“侗妹节”侗妹节是侗族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侗族农事节日的代表。

一般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是庆祝丰收与繁衍的盛大庆典。

在节日期间,男女青年穿着传统侗族服饰,参与歌舞表演,举行祭祀仪式和各种游乐活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侗妹节上的侗族歌舞表演以其优美的旋律和精彩的动作而闻名,让人陶醉其中。

2. 侗族祭祀节日-“千户抬轿”千户抬轿是侗族一年一度的重大祭祀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初六或七月初一举行。

在这一天,侗族人民会出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将装饰精美的巨型轿子高举而起,游行穿行于村落的街道上。

这不仅是一种对神灵的庄重仪式,也是侗族人民展示团结与力量的象征。

此外,抬轿活动还与侗族传统的男女交际方式有关,让年轻男女有机会相互接触和约会。

3. 侗族传统婚礼节日-“赶婚节”赶婚节是侗族传统婚礼节日,也是侗族男女走入婚姻的重要仪式。

在这一天,侗族男子要穿上盛装,骑着马,带领队伍到新娘家里“抢亲”。

而新娘家的女子则会表演特殊排舞,速度快的才是佼佼者。

这是一种寻求自由爱情的传统方式,也是展示侗族婚姻制度的风采。

4. 侗族传统杂技节日-“竹筒舞”在侗族的传统节日中,竹筒舞是一项引人注目且独具特色的杂技表演。

演员们利用竹筒将自己固定在树上或高架平台上,通过高低转动身体以舞动竹筒,非常考验演员的平衡和技巧。

这项独特的表演不仅能吸引游客的目光,也是侗族人民欢庆节日的一种方式。

总结:侗族传统节日凝聚了侗族人民对丰收、庆祝、祭祀的热爱与期待。

它们体现了侗族的文化魅力和民族精神,也丰富了中国的多民族文化。

通过了解和传承这些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侗族的民俗风情,促进不同民族的交流与团结。

让我们一起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感受到浓厚的侗族文化氛围,共同庆祝侗族的独特魅力。

家乡的风俗—侗族500字优秀作文春节

家乡的风俗—侗族500字优秀作文春节

好的,我会给你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作文《家乡的风俗——侗族500字优秀作文春节》,用小学生的口吻表达。

家乡的风俗——侗族春节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乡的传统风俗。

我的家乡在贵州,那里有很多侗族同胞生活,侗族人过年的习俗可别致了!春节前夕,侗家人就开始准备年货了。

最重要的就是柳编年盆啦,姥姥总是亲手编织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盆篮,里面储存着稻谷、红薯、花生等农作物,盆身上还系着彩绳、剪纸、绣球等装饰品,非常漂亮。

新年时,侗家人会吃上这些五谷杂粮庆祝丰收。

过年期间,最热闹的就是芦笙舞了。

村里的大人们穿上节日盛装,一边击鼓,一边跳着芦笙舞。

舞蹈的动作形态好看极了,有人高高跃起,有人在地上打滚翻身。

大人们你追我赶,场面可热闹了。

我和小伙伴们也跟着荡秋千、踢毽子玩,超级high哦!除夕这天,侗家人会在门口挂上剪纸作品,上面画着喜庆的图案。

傍晚时,各家各户就烧起了火把,在田野小路上行走,好像一条火龙盘旋在村庄上空。

这时,姥姥就会告诉我们:"佢讲侗语说:'烙柴火哒,欢迎振瑶娘回家了。

'"(这意味着在燃放火把迎接新年的到来。

)到了半夜时分,村里就会响起钹声。

每家每户都会在房前挂上一支大红灯笼。

红红的灯笼将村子点缀得像朵朵盛开的鲜花,好漂亮!春节期间,我们一家人会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有芋头粑、酸汤鱼、腊八粥等等。

大人们还会在屋内"扎灯"(捆扎芭蕉叶做的小灯笼),期盼来年"吊吥光彩"(家运昌隆)。

最后一天,侗家人会进行"开春门"仪式,也就是在门楣上挂一串糯米做的"开门串",意味着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一年。

这时,侗族年也就过去啦。

你们是不是觉得侗族人过年的习俗特别有趣?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这些传统文化,把它们一直传承下去哦!。

三江侗族风俗作文

三江侗族风俗作文

三江侗族风俗作文
哎呀呀,三江侗族的风俗可真有趣呀!
他们过年的时候,会打同年,嘿呀,就像我们汉族的团拜一样,好热闹呢!还有斗牛活动,也特别好玩,就像电影里的刘三姐对歌一样,一
唱一和的,哈哈。

他们的春节也很隆重呢,和我们汉族一样,也会贴春联、打扫卫生。

但是他们还有一些特别的习俗,比如姑婆年,是纪念姑婆的节日,要吃
酸肉和甜酒,嘿嘿,听起来就很好吃。

他们的婚礼也很特别,要进行定亲礼、过门礼、迎亲礼等多个仪式,新娘还要穿上传统的侗族服饰,哇,肯定很漂亮!他们的饮食也很有特色,酸汤鱼、腊肉、腊肠、糍粑等,哎呀,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侗族的服饰也很漂亮,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嘿嘿,我也想穿一穿呢。

他们的民居也很有特色,木结构的房子,屋顶是弯曲的,就像飞檐一样,真好看!
我真想去三江侗族看看,体验一下他们的风俗,那一定很有趣!嘿呀!。

2019年春节的作文-侗族的春节

2019年春节的作文-侗族的春节
第 1 页 共 3 页
引 了 一 大 群 的 观 众 前 来 观 看 。 婉 转 的 曲 调 、 精 湛 的 唱 工 , 得 到 了 一 片 片 的 掌 声 。 从 初 四 开 始 , 一 直 到 元 宵 , 文 娱 活 动 便 进 入 了 高 潮 。 到 了 夜 晚 , 村 上 有 四 条 滚 龙 和 一 条 蛟 龙 , 在 “ 串 坪 ” 表 演 。 三 种 龙 的 姿 态 各 有 千 秋 。 舞 滚 龙 , 以 龙 头 去 追 寻 龙 宝 不 断 翻 滚 , 龙 身 龙 尾 十 数 节 依 次 翻 动 , 形 似 台 风 翻 海 浪 , 颇 为 壮 观 。 舞 龙 还 以 耍 狮 来 助 兴 , 实 际 上 是 演 练 拳 术 功 夫 , 每 当 舞 狮 完 毕 , 便 会 进 行 拳 术 表 演 , 打 法 有 些 古 怪 , 但 是 运 用 的 气 功 使 人 惊 叹 不 已 。 元 宵 节 到 了 , 寨 子 要 举 行 “ 送 龙 下 海 ” 的 盛 大 活 动 。 众 人 敲 锣 打 鼓 , 舞 着 龙 来 到 河 边 , 然 后 收 起 龙 布 , 将 龙 纸 烧 掉 , 这 叫 “ 烧 龙” 。送 走 了 龙 神 , 人 们 便 回 到 寨 子 里 聚 餐 。 过 了 元 宵 , 侗 族 的 春 节 就 宣 告 结 束 了 , 她 在 爆 竹 声 中 向 我 们 走 来 , 又 在 爆 竹 声 中 渐 渐 远 去 。 听 ! 她 在 和 你 说 再 见 呢 !
春节的侗族的春节
一 年 一 度 的 春 节 , 在 寨 子 里 可 是 最 隆 重 的 节 日 , 古 朴 风 味 极 浓 。 一 送 走 了 腊 月 二 十 三 , 人 们 就 开 始 了 过 年 的 忙 碌 , 各 家 宰 年 猪 、 挂 腊 肉 、 腌 鲜 鱼 、 做 新 衣 … … 越 忙 越 喜 , 越 喜 越 忙 。 过 年 的 前 一 天 , 家 家 屋 内 都 打 扫 得 干 干 静 静 , 屋 子 的 四 周 还 洒 上 了 一 层 石 灰 , 以 消 毒 驱 邪 。 除 夕 那 天 , 各 家 在 堂 屋 敬 拜 祖 先 , 桌 上 摆 满 了 贡 品 , 小 孩 子 们 欢 欢 喜 喜 地 在 一 旁 放 鞭 炮 , “ 噼 噼 啪 啪 ” 一 片 响 。 拜 了 祖 先 , 一 家 人 便 在 火 塘 边 吃 年 夜 饭 。 香 喷 喷 的 鸡 、 扣 肉 和 糯 米 酒 这 些 是 少 不 了 的 。 饭 后 , 人 们 都 要 “ 守 岁 ” 一 直 到 送 走 了 旧 岁 才 就 寝 。 大 年 初 一 的 清 晨 , 左 邻 右 舍 相 互 请 吃 油 茶 , 吃 完 , 男 女 青 年 就 东 一 群 西 一 群 地 打 手 毽 寻 欢 作 乐 , 谈 笑 风 生 。 小 孩 子 们 不 知 疲 倦 地 在 石 板 坪 上 打 锣 鼓 “ 闹 新 年 ” 中 , 老 人 则 聚 集 在 鼓 楼 里 天 南 地 北 地 闲 聊 。 年 初 二 , 寨 子 里 开 始 演 唱 侗 戏 和 桂 剧 , 吸

2019年春节趣事作文600字-侗族的春节

2019年春节趣事作文600字-侗族的春节
第 1 页 共前 来 观 看 。 婉 转 的 曲 调 、 精 湛 的 唱 工 , 得 到 了 一 片 片 的 掌 声 。 从 初 四 开 始 , 一 直 到 元 宵 , 文 娱 活 动 便 进 入 了 高 潮 。 到 了 夜 晚 , 村 上 有 四 条 滚 龙 和 一 条 蛟 龙 , 在 “ 串 坪 ” 表 演 。 三 种 龙 的 姿 态 各 有 千 秋 。 舞 滚 龙 , 以 龙 头 去 追 寻 龙 宝 不 断 翻 滚 , 龙 身 龙 尾 十 数 节 依 次 翻 动 , 形 似 台 风 翻 海 浪 , 颇 为 壮 观 。 舞 龙 还 以 耍 狮 来 助 兴 , 实 际 上 是 演 练 拳 术 功 夫 , 每 当 舞 狮 完 毕 , 便 会 进 行 拳 术 表 演 , 打 法 有 些 古 怪 , 但 是 运 用 的 气 功 使 人 惊 叹 不 已 。 元 宵 节 到 了 , 寨 子 要 举 行 “ 送 龙 下 海 ” 的 盛 大 活 动 。 众 人 敲 锣 打 鼓 , 舞 着 龙 来 到 河 边 , 然 后 收 起 龙 布 , 将 龙 纸 烧 掉 , 这 叫 “ 烧 龙” 。送 走 了 龙 神 , 人 们 便 回 到 寨 子 里 聚 餐 。 过 了 元 宵 , 侗 族 的 春 节 就 宣 告 结 束 了 , 她 在 爆 竹 声 中 向 我 们 走 来 , 又 在 爆 竹 声 中 渐 渐 远 去 。 听 ! 她 在 和 你 说 再 见 呢 !
第 2 页 共 3 页
第 3 页 共 3 页
春节趣事侗族的春节
一 年 一 度 的 春 节 , 在 寨 子 里 可 是 最 隆 重 的 节 日 , 古 朴 风 味 极 浓 。 一 送 走 了 腊 月 二 十 三 , 人 们 就 开 始 了 过 年 的 忙 碌 , 各 家 宰 年 猪 、 挂 腊 肉 、 腌 鲜 鱼 、 做 新 衣 … … 越 忙 越 喜 , 越 喜 越 忙 。 过 年 的 前 一 天 , 家 家 屋 内 都 打 扫 得 干 干 静 静 , 屋 子 的 四 周 还 洒 上 了 一 层 石 灰 , 以 消 毒 驱 邪 。 除 夕 那 天 , 各 家 在 堂 屋 敬 拜 祖 先 , 桌 上 摆 满 了 贡 品 , 小 孩 子 们 欢 欢 喜 喜 地 在 一 旁 放 鞭 炮 , “ 噼 噼 啪 啪 ” 一 片 响 。 拜 了 祖 先 , 一 家 人 便 在 火 塘 边 吃 年 夜 饭 。 香 喷 喷 的 鸡 、 扣 肉 和 糯 米 酒 这 些 是 少 不 了 的 。 饭 后 , 人 们 都 要 “ 守 岁 ” 一 直 到 送 走 了 旧 岁 才 就 寝 。 大 年 初 一 的 清 晨 , 左 邻 右 舍 相 互 请 吃 油 茶 , 吃 完 , 男 女 青 年 就 东 一 群 西 一 群 地 打 手 毽 寻 欢 作 乐 , 谈 笑 风 生 。 小 孩 子 们 不 知 疲 倦 地 在 石 板 坪 上 打 锣 鼓 “ 闹 新 年 ” 中 , 老 人 则 聚 集 在 鼓 楼 里 天 南 地 北 地 闲 聊 。 年 初 二 , 寨 子 里 开 始 演 唱 侗 戏 和 桂 剧 , 吸

侗族节日-侗族节庆

侗族节日-侗族节庆

侗族节日:侗族节庆篇一:侗族节日侗族节日二月二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萨神〞的祭日.〝萨神〞即最古老的祖神,侗族自称是萨的后裔.这天全寨都把外嫁的女儿接回村,杀猪宰羊,在萨堂摆酒宴,进行集体祭祀.还诵念歌诵〝萨神〞祭词,跳祭祀舞蹈.对歌等等,异常隆重.三月三节(侗)农历的三月初三是播种节,到了农历三月初三就可以下种育秧了.这天各地方村寨之间互访,集体作客,邻近村寨的大聚会,历时三.四天.有的青年男女集体约会,唱对歌.赛歌,互相赠送礼物,然后一双双.一对对进入情网.有的地方又叫〝恋爱节〞.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侗族祖先居住的地方,有很古老的桐木树,每年三月三开花.桐树开花时,种下谷种,禾苗长得又齐又壮.寨老们决定,每年〝三月三〞为播种节,并进行庆祝活动.从三月一日起,各家的主妇.姑娘们为节日准备米酒.佳肴,姑娘.后生们为各自的情人准备礼物.还有一种传说,是萨神托梦给各村款首,要在〝三月三〞农忙之前,给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时间,因而〝三月三〞也往往是青年们的〝歌会节〞,通过对歌达到互相了解的目的.四月八节农历四月初八是侗族的〝牛节〞.传说四月八是牛的诞辰日.这一天吃黑糯米饭.清早家家户户都给牛洗澡,让牛休息一天,也要用黑米饭喂牛,表示对牛的敬意.侗年在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初是侗年比侗族以农业经济为主,四时劳作,以农忙.农闲.收获季节为节日.由于农历十一月的一切农耕事务完毕.这时禾谷满仓,禽畜满圈,正是庆祝丰收之时.家家杀猪宰羊,以示庆贺.各村寨举行大规模的踩堂歌.跳芦笙舞.放鞭炮等等.由于与汉族交往频繁,特别近数十年受汉族习惯影响,很多地方也以春节过年.并被春节代替.但仍有一些依照古习,在农历十一月初过侗年.忌戊日每年年初的六个戊日,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甲.戊戌,不准动土.不准进菜园.不准挑水.据传,戊日动土,田被冲走,戊日下田,天旱三年,戊日挑水,穷得如洗.逢戊日,老年人在鼓楼里谈天,唱琵琶歌;青年妇女到通道与广西交界的云雾山,举行盛大的歌会,又叫上大雾梁.不踩生家中有生小孩坐月子的妇女,禁止外人进宅.未满月的妇女,也不得进别人家的门,否则犯大忌.篇二:侗族的传统节日侗族的节日以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较为普遍.有些地区还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由于民族之间的交往,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其中侗族的年节被称为行年.春节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但各地的过节方式不一样.在北部侗乡的新晃.芷江.玉屏.锦屏一带侗族过春节与当地汉族差不多.南部地区凡建有萨坛的村寨,新年初一或初二,先要到萨坛祭祀祖母神.通道侗族除夕之夜守岁进,全家围在火塘边吃粥,叫年羹饭等到鸡叫头遍,男人放_个大炮竹,以求一年顺当大吉.妇女们则去挑新年水,用以煮年茶.他们不兴拜年,初一初二不串门,初三请客吃油茶,初四请吃饭.宣恩侗族一天过两次年,称过重年,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敲年锣,敲得越响亮越好.侗年根据侗历来确定的新年.一般为农历十月底或十一月初.现大部分侗族均不过此年.仅有部分地方仍过侗年.这些地方每年过两种年.称侗年为小年.春节为大年.榕江七十二寨一带的侗寨于农历十一月初过侗年.十月将屋前屋后打扫干净,杀猪宰牛,舂糍粑,准备过年.从十一月初一到初五举行大规模的踩歌堂.跳芦笙和斗牛活动.有的地方把姓氏节也称为过侗年,各个姓氏节日期不一.但一般为农历的十一月.大雾梁歌节也称大戊梁歌会.每年立夏前_天,湘黔桂三省(区)边境的侗族,还有苗族瑶族等青年云集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大雾梁上,举行一年一度的歌会,参加人数少则数千,多者上万人.这个歌会是由纪念一对饮恨惨死的恋人而兴起的.花炮节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俗传,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人财两旺,幸福安康.因此抢花炮时个个奋勇,人人争先,志在必得花炮,为本村争光.抢花炮的时间不限,谁能把花炮先交到指挥台,就算优胜.抢花炮比赛结束,便开始了各种游艺活动.芦笙队在芦笙场上赛芦笙;老人在树下斗画眉,拉家常;年轻姑娘和小伙子则趁此良机,对歌谈情.侗家山寨,到处洋溢欢乐的节日气氛.赶社侗家有赶社的习惯.赶社不在寨里,而在野外,如放牧坪或田坝里,作为社场.每年到社日这一天,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赶赴社场.小孩看热闹,大人买东西,交换农副产品.姑娘和后生们穿上新衣裳.姑娘戴各种银饰,系上绣花围腰和编带,手提刺绣荷包,包里装着酸鱼酸肉和糯米饭,三五成群,满面春风,在社场上请后生共进午餐.后生则买糖果送给姑娘.初次相识的对歌结情,早有交往的则重叙旧情,约定下次相会的时间.晚上,后生还请姑娘到寨上作客吃社饭.饭后男女青年走进歌堂对歌.如今,赶社变成青年男女交往的节日,而社场就成为定情的场所.侗族斗牛节每年农历二月与八月的亥日.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牛王〞的圈多建在鼓楼附近,干净通风,称为〝牛宫〞.牛王有专人割草担水拌料伺候,还要经常供给蜂蜜.猪油.米酒等食物.〝牛王〞体格硕大而健壮,浑身滚瓜流油,犄角粗壮尖利,象张开的钢杈.节前青年人吹着芦笙到其他村寨去〝送约〞邀请对手.〝送约〞之后,便到〝牛宫〞前吹奏芦笙,敬祭3日,替牛〝养心〞.节期一到,群众集汇于斗牛场周围,参赛〝牛王〞在芦笙伴奏下开始〝踩场〞:青年手举写有〝牛王〞的〝马牌〞前行,昂首挺胸,〝牛〞气十足.〝马牌〞后紧随举着木制〝兵器〞的卫队和鼓乐队.〝牛王〞犄角上镶戴着铮亮的铁套,头披红缎,背驮〝双龙抢宝〞牛王塔,塔上插有4面令旗和两根长长的野鸡翎,象古代的将军一样.牛脖上挂有一串铜铃,悬在胸前,朗朗有声.〝踩场〞结束后,牛王退场.三声铁炮轰鸣,正式斗牛开始.牛倌把点燃的两把火分别抛到自己的〝牛王〞前边,同时放开手中缰绳,两牛冲向对方,群众敲锣呐喊助威.败方彩旗要允许胜方的姑娘们〝抢走〞.获胜的〝牛王〞披红挂彩,再度入场接受欢呼.若打得难解难分,就要用棕绳套住牛后腿拉开,握手言和.几天后,胜方姑娘去送还败方彩旗,败方小伙子设宴款待,陪唱〝大歌〞,并赠礼品〝赎旗〞.哪个寨子的〝牛王〞能获胜,是全寨的荣耀,所以斗牛后有群众性歌舞饮宴庆祝.近年贵州省的侗族〝牛王〞,还到一些大城市去表演角斗,使这种特殊的娱乐文化更加声名远扬.八月十五侗族过八月十五中秋节,除吃月饼.赏月亮等与汉族相同外,还有一些特殊内容.北部侗乡有以青年男女社交为主的〝八月十五哥送饼〞的活动.这天早饮后,后生们背上月饼,到预先约定的地方与姑娘们相会.见面后,按花园会友的传统程序坐定.后生取出月饼排成双数摆开,用歌声劝姑娘们吃月饼.姑娘以歌答谢.双方一边吃月饼,一边用歌和白话互诉衷情.直到夕阳西下才告别.分手时,小伙装剩下的月饼包好送给姑娘.新晃有〝八月十五偷月亮菜〞的习俗.相传中秋之夜偷食别人家的瓜果蔬菜会带来健康.幸福.月亮下〝偷〞来的菜只能在野外食用,不能带回家中.播种节聚住在湘.桂.黔交界边境的侗族人民,每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都要举行传统的播种节盛会.由于人们的爱好不同各个村寨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也不相同.有的寨子在这天放花炮;有的踩芦笙,坐歌堂;有的走亲邀客.而最风趣的是〝舞春牛〞.接着农耕队还要表演谷种农事活动.整个表演场地被当成一块田,扮演农民的几个人,有的背犁耙,有的荷锄头,还有的背竹篓.他们把田坎.耕田.插秧.收割,动作逼真.优美,用歌舞表现了侗家田间耕作的欢乐气氛.侗族姑娘节在湘黔桂边境的少数民族,要过农历四月八日的〝姑娘节〞.相传这个习俗来自侗族杨姓.每年这一天,出嫁了的姑娘,必须要回到娘家来,与自己家的亲姊妹和姑嫂们欢度佳节.届时,姊妹们唱歌说笑,共同制作一种节日食品——乌饭糍粑.在她们回婆家去的时候,还要带着许多乌饭糍粑,分赠给亲友吃,也好补偿〝姑娘节〞这一天小伙子们的寂寞.四月八吃乌饭(又叫黑饭)是一个古很老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侗家女英雄杨八美.乌饭是用一种带黑色浆汁的叶子渍水,把侗区特产的〝糯禾米〞染黑,蒸煮而成的.尝新节〝六月六,早禾熟〞.侗族地区把这一天作为尝新节,有的地方择吉日尝新.湖南通道尝新节这天,狗是上宾,新米饭煮出来,让狗尝过以后人才尝.因为传说远古时期,洪水滔天,绝了谷种,是一条白色的神犬飘洋过海,在西王母的晒谷坪里打了一个滚,满身粘谷粒,在回来时身上的谷粒被水洗掉了,只有狗翘在水面上的尾巴尖带着几颗谷粒.人类靠这几粒谷种才发展到今天.为了不忘狗的功劳,因此新谷登场要请狗先尝.尝新节是侗族地区共同的节日,各地尝新节内容大同小异.黎平县称〝尝新节〞为〝天贶节〞,俗称六月六.不少侗寨都在这天包粽粑,又称粽粑节.特别是肇兴.岑岜.龙额.水口.东郎.新平等乡的侗族过得特别隆重,仅次于过年.侗族赶歌会农历七月二十日,是贵州省剑河县高坝地区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赶歌会.这一天,姑娘.小伙子们打整得利利落落,约上伙伴,三三两两赶赴高呗歌场.在这之前,青年们一般会把农活提前干完,同时积极收集.改写或新编大量山歌或情歌;以便届时同歌中强手匹敌.中午,赶歌会的中心——高坝寨头的绿草坡变成了人山歌海.曲调别致的盘歌.情歌.山歌声此起彼伏.男女青年们借歌会寻找自己的新友故交,道情表心,谈天论地,或者交替唱起令人陶醉的情歌,直到第二天黎明.有不少青年人是通过歌会成为幸福伴侣的.传说,高坝赶歌会是为了纪念一个忠于爱情的侗族女歌手而兴起的.过冬节也就是〝冬至〞,这天所有侗族地区地人们都过侗年,相当于过春节,各地区活动热闹非凡,有赛芦笙.多耶.侗戏.对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广西南宁没能回家过侗年的朋友,每年的〝冬至〞这天在南宁的很多侗族同胞们都会聚集在一起欢歌.交流.林王节〝林王节〞是纪念侗族农民起义军领袖林宽的节日,时间是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辰日.过节的特别食品是巨大的粽粑.每个粽粑粗如海碗,长约两市尺,几十张粽叶才能包一个,三五人方可吃完.相传林宽常率义军转战南北,其母亲怕儿子吃不饱,总给他包大粽子.后人为纪念林宽也沿袭了其母亲包大粽子的习俗.每到那一天侗族群众用酒.肉.大粽粑祭奠林王.祭祀仪式上,大人小孩都要唱>,唱罢古歌,老人还要向后代讲述林王故事,使英雄事迹代代相传.〝圣德山〞歌会侗族传统赶歌会的歌场很多,其中最为热闹和隆重的歌场有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剑河.天柱.新晃.玉屏和镇远等地交界的〝圣德山〞歌会,前来聚会的侗族青年数以万计.歌会上的青年男女们通过对歌来寻找意中的情侣或再续情缘.高坝歌会农历七月二十日,是剑河县高坝地区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赶歌会.这一天,姑娘.小伙子们打整得利利落落,约上伙伴,三三两两赶赴高坝歌场.在这之前,青年们一般会把农活提前干完,同时积极收集.改写或新编大量山歌或情歌;以便届时同歌中强手匹敌.中午,赶歌会的中心——高坝寨头的绿草坡变成了人山歌海.曲调别致的盘歌.情歌.山歌声此起彼伏.男女青年们借歌会寻找自己的新友故交,道情表心,谈天论地,或者交替唱起令人陶醉的情歌,直到第二天黎明.有不少青年人是通过歌会成为幸福伴侣的.传说,高坝赶歌会是为了纪念一个忠于爱情的侗族女歌手而兴起的.二十坪歌节二十坪歌节又称二十坪歌会,盛行于贵州天柱.锦屏等县的高坝.平岑.蓝田.渡马.圣德山.大林山.莲花坪等地.尤以锦屏.天柱.剑河交界处的高坝.平岑一带最为热闹.每年农历七月二十日,侗族男女青年成群结队奔向歌坪.赶会的群众多达万人.姑娘小伙三五成群,相互对歌,互诉衷情.各寨歌队也纷纷前来赛歌.相传该歌会是为纪念一位忠于爱情的歌手而形成的.三月三讨葱蒜节农历三月三这天是镇远报京侗族最隆重的社交节日,历时四天.节日期间,中老年人结队集体作客,跳芦笙舞.青年男女则以找对象为目的展开活动.头两天,姑娘们到田里打捞鱼虾,与青年小伙子们在野外就餐.初三这天,姑娘们身着盛装到园里采葱蒜,然后带到寨脚龙潭井边去洗,小伙子们结队在途中等候,待姑娘走过面前时,向她们讨篮子.姑娘对谁有意,就将她的篮子送给谁.小伙子得到篮子,也就得到那位姑娘的爱情,众人为之喝彩.高兴,赞不绝口.情郎得到了篮子后,与姑娘约定日期送还,并以布料.糖果盛于篮子内作答谢.初三中午,外地客人来报京芦笙场与人们共跳芦笙舞和踩鼓舞.初四的歌会,场面更加隆重.直到初五,人们才吹笙放炮欢送客人出寨.相传古时候,报京有个叫良英的姑娘爱上一个穷青年桥生,可父母硬要逼姑娘嫁富人家,良英于三月初三这天下田捞虾,打葱蒜,与桥生相约于红豆树下,将鱼和葱蒜送给桥生,表示坚贞之情,不料被人发现,双双遭受毒打辱骂,两人悲愤至极,跳崖自尽.后人为了纪念这对情侣敢于反抗包办婚姻于这一天举行以上活动,因此相沿成节.种棉节都柳江流域的侗寨,多于四月八日前后开展种棉花的活动.这天新郎邀约上装束一新的伙伴,备好盐蛋和糯米饭,吹着芦笙去帮未到郎家生活的新娘种棉花.新娘则邀着同伴备好糯饭菜肴,在芦笙曲中与小伙子们有说有笑地走向棉花地.篇三:民族风情:侗族节日——侗年侗年: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一,庄稼收割完毕时,大家便要庆贺丰收.届时打糍粑.宰鸡鸭.食八九月腌制的禾花鲤鱼及新鲜冻鲤鱼等.。

侗族节日:姑娘节(中国传统节日)

侗族节日:姑娘节(中国传统节日)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侗族节日:姑娘节(中国传统节日)
在湘黔桂边境的少数民族,要过农历四月八日的“姑娘节”。

相传这个习俗来自侗族杨姓。

每年这一天,出嫁了的姑娘,必须要回到娘家来,与自己家的亲姊妹和姑嫂们欢度佳节。

届时,姊妹们唱歌说笑,共同制作一种节日食品——乌饭糍粑。

在她们回婆家去的时候,还要带着许多乌饭糍粑,分赠给亲友吃,也好补偿“姑娘节”这一天小伙子们的寂寞。

四月八吃乌饭(又叫黑饭)是一个古很老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侗家女英雄杨八美。

乌饭是用一种带黑色浆汁的叶子渍水,把侗区特产的“糯禾米”染黑,蒸煮而成的。

侗族芦笙节文案范文

侗族芦笙节文案范文

侗族芦笙节文案范文
芦笙节是侗族人民以芦笙为主要乐器,在节令中穿插民间歌舞、游艺、民俗、展销、民间艺人等文化活动形式举办起来的一个盛大的民间节日。

它不仅是侗族人民向祖先祭祀的活动,也是丰富侗族文化生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芦笙,音律美妙,节奏动感,是侗族文化瑰宝。

在侗族人民心目中,芦笙是祖辈与祖先力量的象征,更是对自然万物的感激与祭奠。

芦笙被誉为“天籁之音”,它以丰富的音调、深情的演奏方式展现了侗族人民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

芦笙节则是通过芦笙演奏比赛、舞蹈表演、歌唱比赛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展示侗族的音乐文化和民俗风情。

芦笙节以芦笙演奏比赛为核心,吸引了众多来自内地和海外的音乐爱好者和游客。

比赛中,选手们以芦笙、歌唱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侗族文化的热爱和理解,展示了侗族音乐的多样性和艺术魅力。

此外,芦笙节还设有舞蹈表演、歌唱比赛、传统技艺展示、民间游戏等板块,让游客们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和了解侗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艺术。

游客们可以欣赏到优美动听的舞蹈表演,参与到热闹非凡的民间游戏中,还能亲自体验侗族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此外,芦笙节的举办还会带动当地经济。

节期间,各种民间手工艺品、农副产品等纷纷亮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购买,为当地小商品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活动。

同时,节期间的旅游消费
也为当地酒店、餐饮业带来了一定的收入。

因此,芦笙节不仅是侗族人民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活动,也是丰富地方文化生活、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通过芦笙节的举办,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侗族文化,还能够为侗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让我们一起走进芦笙节,感受侗族文化的魅力吧!。

侗族侗年节作文

侗族侗年节作文

侗族侗年节作文
哎呀呀,我听大人们说有个特别好玩的节日叫侗年节,嘿嘿。

到了侗年节那一天呀,到处都可热闹啦,哈哈。

我看到好多侗族的叔叔阿姨们都穿上了漂亮的民族服装,那些衣服上的图案可好看啦,哎呀。

大家聚在一起,欢歌笑语的,嘿呀。

还有好多好吃的呢,我看到那些美食,眼睛都放光啦,嘿嘿嘿。

他们还会跳舞,围成一圈一圈的,跳得可带劲啦,哈哈哈哈。

我也想跟着一起跳,但是我还不太会呢。

大人们还会互相拜年,说着祝福的话,哎呀,感觉可温馨啦。

我在旁边跑来跑去,东瞧瞧西看看,觉得一切都好新鲜呀,嘿呀。

这侗年节可真是太有趣啦,我真希望以后还能参加这样的节日呀,嘿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侗族的传统节日范文篇一:侗族节日有趣的黄岗“抬官人”由黎平县城往南60公里,到一个十分古朴的侗族村寨,叫黄岗。

黄岗属黎平县双江乡,位于乡驻地偏南9公里。

寨上有10个村民小组,1300人,全都是侗族。

黄岗地处高山,海拔730米。

坐落在一个云雾缭绕,青山簇拥的高山峡谷中。

黄岗的侗语名字叫“王杠”,相传,建寨初年,寨上有一个勇士叫“杠”,其力大无比,又肯为寨民们办事,被拥戴为王,故以其名称寨名为“王杠”,汉语谐称为黄岗。

黄岗的侗族大歌唱得很好,男女老少都会唱,与被命名为“大歌之乡”的从江小黄仅一山之隔,两寨山水相连,睦邻友好,时常你来我往,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黄岗的民族节日有3月的播种节、6月的收秧门节、6月15的喊天节、春节等。

每年正月初七,有一项侗胞非常喜爱的传统文化娱乐活动——“店宁蒙”。

汉语意为“抬官人”。

就是为了纪念那位叫“杠”的王,那位为民作主的“官人”。

相传此项活动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抬官人活动分两天进行,第一天是黄岗上寨抬,下寨的人去迎送,第二天是下寨抬。

抬官人这天,全寨人和邻近村寨的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兴高采烈地参与活动。

抬官人的滑竿是用毛竹做成的,分两种,一种是官人坐的,上有遮阴的罩,称为官轿。

另一种是小孩坐的,做成双头马,称为马群。

为些官轿和马群都是在抬官人坐活动的头几天,由心灵手巧的寨上人上山砍来竹木,买来花布毛毯等,大家动手扎制而成的。

官轿只有四抬,由下寨推选出四个人乘坐,马群却有30多抬,由60多个小孩乘坐。

“官人”的条件是为人正直,德高望重,家境好,年龄不超过40岁。

黄岗抬官人有一条固定的路线,称为“官路”,在官路上设有14处“卡”,姑娘在这些个卡上拦路待官,唱歌颂官,智取“官人”囊中之财。

“官人”乘坐在官轿上,随行青年前呼拥,官人一言不发,正襟危坐,好不威风。

但遇到唱歌的姑娘们,他也得散发些银两给以答谢。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何处来的官贵人,生得秀丽面目真白净;耳朵如象大扇子,脸宽好似大铜盆,见着百姓你就快把金银散,哪有官人进寨不救民??姑娘们每唱完一首歌,“官人”就将钱递出,直至递完所有关卡为止。

这样既可考验出姑娘们歌的多少,看出她们灵活运用的水平,又增加了整个活动的热烈气氛,达到不简单草率地把礼钱送给对方的目的。

每每遇到能歌善唱的姑娘接踵而来,歌声此起彼落,“官人”递钱不迭,应接不暇,旁观者连声唱彩,赞叹不已。

坐在马群上的孩子们也要散发礼物,不过,不是钱,而是糯米粑,因为他们年幼,又是官家子弟,不必亲自动手,有大人为他们挑着,替他们散发。

有一群老年人,他们是为“官人”清理道路的,他们会设置许多假设物,如路上有几块巨石挡路,他们要撬掉,可是人的力量有限,撬不动,就得跪下求土地神,请神帮忙,但土地神要谢银,那当然是官人出了。

所以,老人们不是给官人下跪乞讨,而是拜神,官人散发的银钱也不是给下跪者,也是敬神。

抬官人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

看上“官人”的姑娘可上桥与官人并肩而坐人,促膝谈心。

有时也姑作情节,节外生枝,比如她会对官人说:轿夫抬两人太辛苦了,要加点工钱,官人只得言听计从。

还有的姑娘抢走“官人”的鞋袜,说是留作纪念。

“官人”为了下桥时不失体统,只得花钱将“官靴”赎回。

过了十四道关卡,“官轿”“马群”都抬到踩歌堂的土坪里,绕堂转圈,尽展风采,三圈过后,分散回家,整个活动近4个小时。

“抬官人”是“月贺”的重要主成部分。

“月贺”,意为集体作客或称作寨客,是侗族人民特有的传统民族风俗,以寨子青年男女为主体,带了数十或数百人的侗歌队、戏班子和芦笙队到另一个寨子去春游作客,主人则杀猪宰牛,饮酒对歌,盛情接待,在月贺活动中,他们演唱侗歌,唱侗戏,踩堂对歌,对赛芦笙。

除集体活动外,还分散到各家各户唱琵琶歌、大歌,内容极为丰富。

活动持续三至五天,参加者少则数百人,观众数千人。

抬官人则为整个“月贺”集体活动中的最高潮。

近年来。

随着我州旅游业的发展,黄岗人抬官人有了发展,旅游者可以作为观众,欣赏他们抬官人活动,有兴趣的客人也可以成为官人坐上轿子,享受一下“官人”气派。

不过,千万别忘记带足可打发14道关卡的礼钱哟。

千三欢聚节“千三”欢聚节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五择日在黎平县茅贡乡地扪村隆重举行。

方圆百里村寨三、四万人参加节日活动。

何为“千三”?相传,地扪村原有一千三百户人家,后来到茅贡去了700户,腊洞200户、罗大100户,这几个寨子的人都是千三后裔。

习惯简称“千三”。

地扪是千三总根,故先人商议,所分出去的各支人等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五聚会地扪,年长月久形成习俗,故称为千三欢聚节。

欢聚节主要内容有5项:1、吊歌祭祖;2、踩歌堂对唱;3、演出侗戏;4、聚会叙情;5、斗牛取乐。

吊歌祭祖,既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古歌,这些侗族谷歌,既有丰富的想象,又有生动的传说。

它体现了侗族人民对人类起源的古老看法,叙述了侗族繁衍、祖先迁徙、习俗沿革等过程,在文学和民族历史了解研究上均具有重要价值。

特别是一人领唱,有成百上千甚至几千人应和,其情景震撼人心。

踩堂唱歌,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赞颂“祖母”的进堂歌,第二部分是转堂歌,其中有季节歌、盘问歌、情篇二:侗族节日侗族节日侗乡黎平不仅具有清新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有丰富多彩的侗族民间节日活动,极富民族凝聚力和感染力。

其中,“中国鼓楼文化艺术节“堪称侗族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是贵州省政府、黔东南州政府批准的唯一盛大的侗族节日。

此外,还有千三节,泥人节,摔交节等,有“大节三六九、小节月月有“之说,甚称“百节之乡“。

萨崇拜在侗族信仰的多种神灵中,侗族女神“萨”(意为始祖母)最受尊崇,侗人认为“萨”的神威最大,能主宰一切,所以,南部侗区村寨普遍都建有萨坛。

“祭萨”是侗族最重要、最隆重、最古老的活动之一。

祭萨时全寨男女身穿盛装,在萨坛前踩歌堂,吟唱《萨之歌》,歌颂萨的功德,祈求萨的保佑。

萨神的圣地在黎平的“弄堂概”,又称萨岁山,各地举行祭萨活动,都要到此取圣土。

泥人节在黎平县肇兴乡的厦格村,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办泥人节。

泥人节有庆丰收之意,亦表达人们对泥土的崇拜。

泥人节这天,方圆几十公里的侗族村寨都纷至沓来,无论是哪里来的客人,到鼓楼坐定后,就有主人把客人请到家里做客。

活动在鱼塘中举行,人们在鱼塘中进行抢鱼比赛,相互追打,弄得泥浆满身,欢声喧闹中纷纷变成泥人,因此而得名。

午饭后会举办踩歌堂、赛芦笙、唱侗歌、演侗戏等活动一庆祝。

千三节千三节全称为“千三欢聚节”,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五期间在茅贡乡地扪村隆重举行,方圆百里村寨有上万人参加节日活动。

相传地扪村原有1300户人家,后分到周边村寨,这几个寨子的人都是“千三”的后裔。

所分出去的各支人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五聚会于地扪寻根祭祖,年长月久形成习俗,便成了侗族地区的一个盛大的民族民间节庆。

欢聚节主要活动内容有唱歌祭祖、踩歌堂、演侗戏、聚会叙情、斗牛取乐。

抬官人在黎平肇兴一带和黄岗等地,有一项侗族喜爱的民俗活动叫“掂宁蒙”,汉语意译为“抬官人”。

据说此项活动已有300多年历史。

“抬官人”一般在春节期间“月货”(集体做客)中进行。

“官人”由侗寨里的一个青年或小孩装扮,乘坐“滑竿”,有化妆奇形怪状“随从”,他们有的赤臂露体,有的身画青龙白虎,有的饰兵匪乞丐,有的饰妖魔鬼怪,有的扮得不男不女、非僧非道。

队伍后面还跟着一大批衣着靓妆、头插羽毛的年轻姑娘。

她们一手撑花伞,一手提竹篮。

篮内盛满食品。

篇三:侗族节日侗族自称为gaeml,有的地方读做Jaeml或Jeml,自称一致,含义相同。

在湘黔桂之通道、黎平、三江的三县交界一带。

与侗族相邻居住的水、壮、仫佬、毛南、布依、仡佬、土家等民族,对侗族的称呼均与侗族自称相同。

相邻居住的苗族和瑶族分别称侗族。

皆名从侗族自称。

侗族民族节日活动丰富,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

此后,“侗(峒、尚、洞)人”之名屡见明代史籍。

(弘治)《贵州图经新志·黎平府·风俗》卷7、嘉靖《贵州通志·黎平府·风俗》卷3、郭子章《黔记》等,都详细记载了黎平府属“洞蛮”即“峒(侗)人”的社会组织、生活习俗等情况。

以上同书还分别记述了镇远、思州、石阡、思南、铜仁等府“峒(侗)人”之生活状况。

明嘉靖田汝成在《炎徼纪闻》卷4中说:“峒人,一日洞蛮,散处样舸,舞溪之界,在沅者尤多。

”到清代,“洞(峒、侗)人”主要聚居湘黔桂毗邻地区,与今侗族分布情况相吻合。

由于清乾隆时苗族农民起义声势浩大,与苗族相邻居住的“峒(洞、侗)人”,又被称为“洞(侗)苗”、“侗家苗”等。

康熙《贵州通志·蛮僚·洞人》卷30及同书《户口》卷10记载,黎平、思南、石阡、铜仁、镇远等府仍称为“洞(峒)人”或“洞蛮”居住地。

爱必达在《黔南识略》卷13清江厅、卷17镇远及石阡府、卷21黎平府、卷22古州厅等处,则将“峒(洞)人”归为“苗”称“峒(洞)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侗族”。

侗族的族属渊源,与我国古代“百越”中的“西呕”(又称“西瓯”或“瓯骆”)及后来演变的“乌浒”、“僚浒”(原文均为“犭”旁,现改“亻”旁,下同)有密切关系。

秦始皇时,曾用50万大军为五路进攻岭南一带,其中“塞镡城之岭”的第一军正面与“西呕”部族接触。

秦取岭南后,设置了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其中象郡有镡城县。

西汉元风五年(公元前76年)秋,“罢象郡,分属郁林,牂牁”二郡,镡城县改隶武陵郡,地处“武陵西,南接郁林”。

魏晋至南北朝,这一带的居民被称为“乌亻许”(又称“乌浒”)或“僚浒”、“僚”。

(南北朝)盛弘之《荆州记》载:“舞溪(即海水,又称湃阳河)僚、浒之类,其县人但羁縻而已。

溪山阻绝,非人迹所履。

又无阳(县名,辖及今天柱、三穗、玉屏、万山等地)乌亻许万家,皆咬蛇鼠之肉,能鼻饮。

”到唐代,史籍对故无阳县一带的居民称为“峒蛮”。

《唐书》记载:“唐元和六年(公元811年),黔州大水,环城郭,观察使窦郡发‘峒蛮’治城,督促太急,于是辰、叙二州蛮张伯靖等反。

”侗族到北宋时,在故无阳县西南出现了佶伶(仡伶)为单一族称及其表现于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活动载人史册。

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懿、洽州(辖及今万山、玉屏、天柱一带)发生了“蛮酋”合“佶伶”抗拒官军之事。

其中,有“佶伶万众乘舟屯托口(今湖南黔阳县属,位于渠水、清水江交汇处),神宗皇帝和王安石为之震动。

”到南宋,史籍将“佶伶”改称“仡伶”,仍以抗拒官军著称。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4记载:“辰、沅、靖州蛮,有仡伶、有仡僚、有仡榄、有仡偻、有山徭,俗亦土著。

”“诸蛮惟仡伶颇强,习战斗,他时或能为边患。

”当时,在“仡伶”中,以靖州(辖及今黎平、锦屏和天柱南部一带)杨姓和沅州(辖及今万山、玉屏、三穗和天柱北部一带)吴姓的势力较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