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和亲政策述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汉的和亲政策述评
【摘要】西汉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几乎贯穿于西汉两百年历史,历经确立、不稳定、中断、重新确立、稳定、断绝,虽然曲折,但是历史的必然。
“和亲”政策对汉族和匈奴的融合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开启了西汉以后各朝代“和亲”的先河。
【关键词】西汉匈奴和亲民族融合
和亲,又可称和蕃,是指我国古代社会中,君王将自己或宗室的女儿以和亲公主的身份嫁给藩属国或地位较低的“番邦”君主以示两国友好,它不同于一般的民间通婚,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复杂的背景和目的,既是一种通婚形式,更是一种民族政策。
西汉的和亲政策始于汉高祖时期,其主要实施对象是当时北部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匈奴族。
从汉高祖开始执行这一政策到汉武帝对匈奴展开反击战争,这一政策实施了近70年。
在这一时期里,面对匈奴的多次侵扰,西汉政府无力反击,只能进行联姻,用亲戚关系以图对匈奴的南下形成一定的约束。
从这一点上看,西汉政府的和亲政策是一种被迫的形式,史学界历来对此褒贬不一。
在我看来,任何政策的出台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下面我们将从他们各自的社会历史背景方面进行简单分析。
一、西汉和亲政策的社会历史背景。
首先,我们从匈奴方面来讲。
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最初的政治经济中心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及大青山一带,后移居漠北,因经常的自然灾害给其畜牧业生产与生活带来很大的祸害。
因而他总是力图向漠南扩展,希望取得其广阔肥沃的土地为牧场,并经常对中原地区进行掳掠和侵扰。
匈奴的崛起时期开始于冒顿单于的继位,冒顿单于继位后,开始对外扩张。
在大败东胡王之后,随即并吞了楼烦、白羊河南王(匈奴别部,居河套以南),并收复了蒙恬所夺的匈奴地及汉之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等郡县。
并对汉之燕、代等地进行侵掠。
向西进击月氏,老上单于继位后,大败并杀死了月氏王,迫使月氏向西域迁徙。
北方及西北一带的丁零、浑庾、屈射、鬲昆、薪犁等部族先后臣服于匈奴。
经过这一系列的的扩张和掳掠,匈奴建立起一个广阔的统治区域发展到了极盛,成为汉朝在北方地区一个强劲的对手。
其次,从汉朝方面来讲。
据《史记·平准书》载,“汉兴,按秦之弊,丈夫从军旅,
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粜米石至十万,马一匹则百金”。
在《汉书·食货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因为秦朝的暴政、战争的破坏及长期的自然灾害,新建立的汉王朝统治下的社会经济凋敝、财政困难、诸侯王各自拥有大片的封地,手握重兵,势力日趋强大,甚至“自为法令,拟于天子”。
人民生活流离,人口锐减。
整个中国社会可以说是满目疮痍,一片狼籍。
在这种状况下,西汉政府最迫切要做的事情是巩固政权,休养生息,为恢复生产而创造一个和平的环境,和亲政策便在这时应运而生。
二、“和亲”之史实。
西汉与匈奴的“和亲”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前198~前133),从汉高祖刘邦“平城之围”脱险后刘敬(娄敬,赐姓刘)领受汉高祖的命令与匈奴结约“和亲”(前198),到汉武帝实施“马邑之谋”后断绝“和亲”(前133)。
西汉初年,民生凋敝,国力贫弱,匈奴进攻太原和晋阳时,汉高祖率32万军亲征,不料在平城被匈奴大军包围七日,解围后采取刘敬的和亲之策,与匈奴结为兄弟,并允许开关互市。
此后60多年,“和亲”政策一直在坚持。
第二阶段(前133~前119)从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马邑之谋”暴露后匈奴断绝“和亲”,到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卫青、霍去病“绝漠远征”大获全胜之后,匈奴派使者来汉朝请求和亲。
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日渐强盛,决心讨伐匈奴,以求永久安宁。
“马邑之谋”败露,匈奴拒绝“和亲”大举入侵中原,汉朝方面加强防守,并组织大规模的反攻。
十几年的征战,匈奴受到重创,部分匈奴投降汉朝。
第三阶段(前119~前53)从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马邑之谋”暴露后匈奴断绝“和亲”,到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卫青、霍去病“绝漠远征”大获全胜之后,匈奴派使者来汉朝请求和亲,到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前后,匈奴单于“遣子入侍,称臣来朝”。
①这一阶段,经过汉武帝多次讨伐匈奴,匈奴受到重创。
多次派使者来汉朝请求和亲,汉朝都未答允。
第四阶段(前53~9)从汉宣帝甘露园年呼韩邪单于来朝,到公元9年,王莽“扰乱匈奴”,毁弃“和亲”。
经过汉武帝挞伐安抚,建立威信,昭帝、宣帝审时度势,化干戈为玉帛恢复“和亲”关系,汉元帝竟宁元年,王昭君出塞和亲,匈奴为汉保塞称藩。
王莽当政,处理民族关系不当,汉朝与匈奴关系恶化,“和亲”之策也于事无补。
三、“和亲”政策的影响。
翦伯赞先生1961年在《从西汉的和亲政策说到昭君出塞》一文中说:“和亲政策,在今天看来已经是一种陈旧的过时的民族政策,但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却是维护民族友好关系的最好的方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维持民族友好关系,主要的是通过两种方法,或者是质以盟誓或者是申之以婚姻,后者就是和亲,西汉王朝对匈奴的政策主要就是和亲政策”。
其影响表现如下:
首先,在经济方面,和亲过程中缴纳聘礼、贡物等活动非常频繁,必然会促进官方贸易和双方经济的发展。
在和亲过程中还传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等。
汉朝公主入匈奴“和亲”,为北方少数民族的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改变了他们单一脆弱的逐草而居的牧猎经济,到匈奴后不仅教“单于左右疏记,以计识其人重畜牧”还“日夜教单于厉害处”。
②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化。
同时北方少数民族的畜牧经济,如养马技术又丰富和充实了中原地区的经济。
其次,在文化方面,公主们带去的不仅是丰厚的财物,还有中原的文化。
“经济物资的输入,必然携入物资产地的文化风俗”③。
汉人公主本人所受的教育,是传统的、根深蒂固的中原汉文化教育,出嫁之后,虽然生活方式仍要入乡随俗,但是中原的生活方式、习俗也必然在少数民族贵族中传播开来。
不仅如此,汉族的科技、文学、艺术等书籍也被带到少数民族地区,必然促进边疆地区的发展。
当然,和亲政策的文化影响是双向的,少数民族文化也必然影响汉民族的文化,热情奔放的少数民族文化影响了汉族文化。
少数民族的服饰也对汉族服饰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在民族融合方面,汉族公主与少数民族首领的后代,既保留了少数民族的特点,又融合了汉族的血统,提高了人口素质;和亲政策也加强了两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带动了平民与平民之间的联姻,促进两个民族之间的血缘融合,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增强了中华民族之间的凝聚力。
综上所述,长期来看,“和亲”政策并非是软弱无能、躬屈膝的屈辱式外交,而是进攻性的战略。
它改善了中央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汉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和平交往的关系,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汉朝前期的和亲政策,在其特定的历史舞台上,发挥了超乎寻常的作用,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施的一项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政策。
也是汉朝前期的统治者,在最困难的时候做的一个明智的选择,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
①资治通鉴·汉纪十九
②班固《汉书·匈奴传》第3759、3761页,中华书局,1975年4月.
③王庆宪《从西汉简牍看匈奴与中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先秦·秦汉史》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