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肠内营养护理是指通过肠内途径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

它通过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来提供充足的营养,减少肠外营养的需要。

肠内营养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是肠内营养护理的常规措施。

1.全面评估: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营养状况、肠道功能、肠道吸收能力、疾病状态和合并症等。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对制定合理的肠内营养护理方案至关重要。

2.选择合适的配方: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特殊情况选择适宜的肠内营养配方。

一般情况下,应选择高营养密度、低渗透压、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配方。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配方,例如低糖配方、低脂配方、高蛋白配方等。

3.导管选择与置入:根据患者的肠道功能和疾病状态选择合适的肠内导管。

常用的肠内导管有鼻饲管、胃饲管和空肠置管等。

护士需要掌握导管的选择原则和正确的置入方法,确保导管的安全和有效。

4.导管护理:护士需要定期检查和清洁肠内导管,检查导管是否有堵塞、移位或感染等情况。

为了保持导管的通畅,护士需要定期冲洗导管,遵循护理操作的各项规范。

5.监测营养状况: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体重、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评估肠内营养的效果。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肠内营养配方和计量,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6.配合其他治疗:肠内营养护理通常是患者治疗的一部分,护士需要与其他医疗人员密切配合,调整治疗方案。

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进展,及时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

7.宣教与心理支持:肠内营养护理涉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操作的理解和配合。

护士需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营养知识和操作技巧的宣教,帮助他们理解和接受肠内营养护理。

此外,护士还需要给予患者和家属心理支持,减轻他们的焦虑和压力。

8.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肠内营养护理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导管脱落、腹胀、腹泻等。

护士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同时,护士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并发症的预防,如适当调整配方、控制液体摄入等。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1.评估病情了解胃肠道功能,有无肠梗阻、消化道活动性出血、腹腔或肠道感染、严重腹泻或吸收不良以及休克等肠内营养禁忌证。

病情允许时取半卧位。

2.检查确认喂养管在位通畅,输注前充分摇匀营养液,正确连接管道。

3.合理输注一般能量密度从2.09KJ/ml渐增至
4.18KJ/ml或更高;输注速度以20ml/h起逐步加速并维持在100~120ml/h,以输液泵控制滴数为佳;输注量开始250~500ml/d,在5-7天内逐步达到全量;滴注温度以接近正常体温为宜(37~-40℃)。

4.营养液现配现用,悬挂的营养液在较低的室温下放置时间小于6~8小时,每天更换输注皮条、袋或瓶。

5.保持喂养管通畅,妥善固定,每4小时检查一次喂养管的深度;输注营养液前、后和连续管饲的过程中每隔4小时及特殊用药前后用3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喂养管;管饲药物须经研碎、溶解后注入。

6.及时评估胃内残留量,在每次输注前或连续管饲的过程中每间隔4小时抽吸评估胃内残留量,如>100~150ml,应延迟或暂停输注。

7.输注过程中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突然呛咳、呼吸急促、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液等误吸症状,观察有无腹痛等症状的出现,同时观察患者排便形态及体温的变化。

8.评估疗效动态观察血糖、血常规、血生化及尿素氮的变化,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方案。

出院指导对携带喂养管出院的患者和家属进行居家喂养和自我护理指导,定期复诊。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1.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营养液应现配现用,悬挂的营养液在常温下放置时间小于6-8小时,每天更换输液皮条、袋或瓶。

配方制剂,如能全力等开启后24小时内输完。

2.使用前要先摇匀,并仔细检查管道连接是否正确。

3.避免喂养管阻塞,于输注营养液前、后及连续管饲过程中,每隔4小时及特殊用药前后,都应用3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喂养管。

4.保持营养液适宜的温度营养液温度应控制在37-40℃之间。

5.控制营养液的浓度从低浓度开始滴注营养液,再根据病人胃肠道适应程度逐步递增。

6.控制输注量和速度营养液宜从少量开始,250-500ml/d,在5-7天内逐渐达到全量。

输注速度以40-50ml/h起,逐日加速并维持至100-120ml/h。

鼻饲者100-120ml/次,2小时1次。

7.在营养液输注过程中,注意观察疗效及并发症。

1)腹泻病人宜选择低脂制剂,根据医嘱加用收敛药物。

2)便秘病人选择含纤维制剂,并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增加病人活动。

3)监测血糖,注意尿量变化。

4)观察和预防感染性并发症:吸入性肺炎、急性腹膜炎、肠道感染等。

8.预防误吸。

1)妥善固定喂养管:若经鼻胃管喂养时,应将鼻胃管妥善固定,以免移位至误吸。

2)取合适的体位:伴有意识障碍、胃排空障碍、经鼻胃管或胃造瘘管输注营养液的病人应取半卧位,以防营养液反流和误吸。

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瘘滴注者可取舒适卧位。

3)及时估计胃内残留量:在每次输注肠内营养液前及期间(每隔4小时)抽吸并评估胃内残留量,若残留量每次大于100-150ml,应延迟或暂停输注,以防误吸。

4)加强观察:输注过程中若出现呛咳、呼吸急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液,应疑有误吸的可能,应鼓励病人咳嗽以排出吸入物和分泌物,必要时鼻导管或气管镜清除误吸物。

肠内营养的护理-PPT课件全文

肠内营养的护理-PPT课件全文

高血糖的护理及治疗
高血 糖
• 高血糖的原因
• 危重病人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 • 营养液滴速过快 • 胰岛素抵抗…
ICU患者即使无糖尿病史,在应激情况下 也常伴有高血糖,并且难以控制
高血糖的护理及治疗
• 加强血糖的监测 • 营养液用肠内营养泵持续匀速输入 • 严格控制血糖在目标血糖4.4~7.8 mmol/L
范围内 • 注意防治低血糖(定义为<2.3mmol/L)
1. 赵学英, 阙呈立, 邓兰芬. ICU患者的血糖控制及护理进展. 中华护理杂志,2008, 43卷(1)
肠内全营养治疗是疾病治疗的基础 1 全面、均衡,符合生理; 2 维护胃肠道功能; 3 保护肝脏功能; 4 提高机体免疫力; 5 降低高分解代谢; 6 经济又安全。
1 全面、均衡,符合生理:
1 提供足够的能量;
2 提供安全、平衡、完全的营养素和
微营养素;
3 提供正常生理所需的多种膳食纤维
4
和谷氨酰胺; 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有利于
肠内营养的护理
适用人群
胃肠道功能尚好的患者: 1. 急、慢性胰腺炎 2. 肠瘘 3. 大型胃肠手术患者 4. 肝移植、肝外伤、肝硬化 5. 短肠综合征 7. 溃疡性结肠炎 8. 脑损伤
临床治疗,从肠内全营养治疗开始 1 全面、均衡,符合生理; 2 维护胃肠道功能; 3 保护肝脏功能; 4 提高机体免疫力; 5 降低高分解代谢; 6 经济又安全。
肠内营养的护理原则
--管道护理
• 妥善固定管道,防止导管移位、脱出
• 胃造口及空肠造口处的敷料应每隔 2-3日更换1次
• 定期冲洗管道,连续输注营养液时,应 每4-6小时用无菌水冲洗喂养管1次。每日 输注完毕,应用无菌水冲洗管道。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既往病史、手术创伤史、有无严重感染和消耗性疾病等。

2.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近期饮食摄入情况。

3.评估患者胃肠道功能,有无消化道梗阻、出血、严重腹泻或不能经胃肠道摄食的疾患。

4.了解患者及家属对营养支持的态度和看法,了解患者对营养支持的经济承受能力。

【护理措施】1.给予肠内营养之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肠内营养的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给予心理支持,取得理解和配合。

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肠内营养液。

(1)一般患者宜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无刺激的流质饮食。

腹泻患者宜选择低脂制剂加收敛药物。

便秘患者宜选择含丰富纤维素的食物,并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

(2)按要求配置营养液。

选定制剂后,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有效期。

配置液宜现配现用,常温下放置不宜超过24小时。

3.规范实施肠内营养操作。

(1)选择合适的体位。

对于年老体弱、卧床、意识障碍、胃排空迟缓、经鼻胃管或胃造瘘输注营养液者取半坐卧位,以防反流和误吸。

对于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瘘管滴注者可取随意卧位。

(2)调节营养液的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一般在37~40℃。

(3)使用营养液前充分摇匀,正确连接管道。

(4)控制输注量和速度,应从低浓度、慢速度、小剂量开始。

浓度从8%~12%开始,一般不超过25%;速度以20~40ml/h至维持滴速为100~120ml/h,有条件者用输液泵控制为佳;控制总量为250~500ml/d,在5~7天内逐渐达到全量。

(5)对于经鼻饲或胃早瘘管给予营养液者,注意估计胃内残留量。

在每次输注肠内营养液前及期间,抽吸胃液并估计胃内残余量每4小时1次。

若残余量>100~150ml,应延迟或暂停输注,必要时加胃动力药。

(6)在输注过程中,观察病情变化。

若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呛咳,咳出物类似营养液时,考虑有喂养管移位致误吸的可能,应立即停止输注,鼓励并刺激患者咳嗽,并及时报告医师。

icu患者的肠内营养的护理

icu患者的肠内营养的护理

监测肠内营养的效果
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以及症状的严重 程度和持续时间。
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 应。
定期检查实验室指标
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实验室指标,了解患 者营养状况和病情变化。
03 icu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 实践
案例一:长期卧床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长期卧床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关键在于预防并发症和促进 肠道功能恢复。
对于长期卧床的ICU患者,由于活动量减少,肠道蠕动减 慢,容易发生便秘、肠道菌群失调等问题。因此,在肠内 营养护理中,应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制剂,同时 注意补充水分,并定期评估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此 外,为预防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应保持适当的营养液温 度和输注速度,并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
案例三: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
总结词
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重点在于维持能量供给和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详细描述
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和吞咽困难,常常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应选择易于消化吸收 的肠内营养制剂,并保持适当的营养液温度和输注速度。同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血糖和电解质水平,及时调整 营养液的成分和输注速度。此外,为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icu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经验
01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
对于无法进食或存在吞咽困难的ICU患者,肠内营养是一种有效的营养
补充方式,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力。
02 03
肠内营养的护理要点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知识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知识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知识肠内营养是将能被直接消化吸收或者进行简单的化学消化就可以吸收的营养液,通过经口或者经鼻胃管、鼻空肠营养管等方式,进入胃肠道的一种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的方法,叫做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针对的人群一般都是刚进行过胃肠手术手术的患者或者无法正常进食的人群,如果是可以口服营养剂的人尽量避免进行肠内营养,因为肠内营养在一般情况下会因为进食的原因出现很多的并发症,对身体造成二次伤害。

那么,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阐释一下。

1.肠内营养有哪些好处呢首先肠内营养最大的好处就是避开了常规进食可能对患者造成的风险,让患者在一个无法进食的状态下还能得到足够的营养补充,保护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其次,肠内营养剂蕴含丰富的营养,可以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供应;并且,只需要简单的化学消化就能被肠道吸收,有的不需要消化就可以直接被肠道吸收,营养摄入简便又快捷。

并且,肠内营养没有食物颗粒来对肠道和胃部进行摩擦刺激,避免了对胃部和肠道的黏膜造成伤害,保护了黏膜的完整性。

也可以有效防止肠道细菌移位,防止肠胃位置的细菌在身体的其他地方产生不良反应,引起其他身体排斥性疾病的发生。

最后,肠内营养价格相对较低,基本上都可以负担的起这样的辅助治疗费用。

而且技术设备也通常比较简单,简单就意味着出现差错的概率低,不会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为设备故障而出现意外,不会对身体造成附加伤害,操作简单,不用占用太多人力资源。

但是,除了这些好处,也会因为不正常进食而造成一些身体上的不适应,进而引起一些并发症,但相对来说还是为人类的健康起到了保护作用,毕竟在古代可是有好多因为无法进食而去世的人,所以这一点并发症的风险对于生命健康来说影响较小。

二、开始肠内营养前需要注意的几个点第一、因为肠内营养在视觉上可能看起来有点夸张,毕竟那么长一根管子从嘴巴插到胃里面,要知道平常刷牙的时候多往里面伸以下都会干呕恶心,哪里还知道能够插那么深呢?因此,必须要事先向患者以及家属说明一下,避免突然的肠内营养治疗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适。

ICU患者的肠内营养的护理ppt课件

ICU患者的肠内营养的护理ppt课件
压迫而引起粘膜水肿、糜烂或坏死。
• 喂养管堵管: • 喂养管脱出:
• 喂养管道堵塞原因和措施
原因
措施
未定期冲管
喂养管管径过 小
管饲前后冲洗喂养管 持续经泵输注时Q4h冲洗喂养管 用碳酸氢钠冲洗,无效时更换导管 改用CH10喂养管
营养液过于粘 稠
磨碎的药物
用CH10喂养管 Q2h冲洗喂养管(脉冲式冲管比直冲效 果好)
养支持应在入院后第一个24-48小时内开始,并在 以后的48-72小时达到预期量。早期肠内营养能显 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热量的选择:
1、早期(应激期<1W)20-25kcal/kg/d
2、中期(稳定期<2W)25-30kcal/kg/d
3、后期(康复期>2W)30-35kcal/kg/d

• 定期监测胃内残留量:Q4h回抽喂养管(最大胃残留量50-
150ml)
• 反流风险大的高危患者及早留置鼻胃十二指肠管或空肠造

• 胃潴留患者早期使用促胃动力药 • 持续滴注代替间断喂养可减低胃残留量,减低反流风险 • 喂养前需确认喂养管道的位置
胃肠道并发症(腹泻)
腹泻常见原因和措施1
原因 输入速度过快
低钠
监测患者每天钠的出入,保持体液平衡
腹泻原因及措施2
低蛋白血症
纠正低蛋白后或配合PN
抗生素
菌落失调时家用肠道益生菌
乳糖不耐受
选用低乳糖成分的营养液
消化吸收不良 胃肠道炎症
选用短肽类或氨基酸类肠内营养制 剂
治疗感染恢复肠道功能
高血糖
检查代谢情况,强化胰岛素治疗
机械并发症
• 粘膜损伤:操作时或置管后对局部组织的

肠内营养护理最新操作规范

肠内营养护理最新操作规范

肠内营养护理最新操作规范一、概述肠内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素,以满足患者营养需求的营养支持方式。

肠内营养护理是指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工作,以确保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操作规范旨在指导护理人员正确、有效地进行肠内营养护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

二、操作准备1. 环境准备:保持病室整洁、安静、舒适,温度适宜,光线充足。

2. 物品准备:肠内营养制剂、喂养器具、温开水、消毒剂等。

3. 患者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肠内营养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4. 护理人员准备:掌握肠内营养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

三、操作步骤1. 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营养需求、胃肠道功能等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

2. 喂养器具的使用:使用适当的喂养器具,如鼻饲管、胃管等。

注意保持喂养器具的清洁、无菌。

3. 营养液的配制:按照制剂说明书进行营养液的配制,确保营养液的浓度、温度适宜。

4. 营养液的输注:通过喂养器具将营养液缓慢、均匀地输注到患者的胃肠道。

注意观察患者的耐受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 监测与评估:观察患者在肠内营养过程中的病情变化,监测营养液的输注速度、量、温度等,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功能。

6.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预防营养液污染、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如发生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7. 喂养结束后的工作:喂养结束后,清洁、消毒喂养器具,记录肠内营养的输注情况。

四、操作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营养液污染。

2. 注意保持喂养器具的清洁、通畅,避免患者发生误吸、窒息等意外。

3. 观察患者在肠内营养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如出现胃肠道不耐受、并发症等情况,及时处理。

4. 遵循医嘱调整肠内营养的剂量、速度,确保患者的安全。

5.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6.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需要调整肠内营养制剂。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一、预防误吸(1)妥善固定营养管:若经鼻胃管喂养时,应将营养养管妥善固定于面颊部,防止脱出。

(2)取合适的体位:根据营养管位置及病情,置病人于合适的体位.伴有意识障碍、胃排空迟缓、经鼻胃管或胃造瘘管输注营养液的病人应取半卧位,以防营养液反流和误吸.(3)加强观察:若病人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液,应疑有营养管移位并致误吸的可能,应鼓励和刺激病人咳嗽,以排出吸人物和分泌物,必要时经鼻导管或气管镜清除误吸物。

二、维持病人正常的排便形态约5%—30%的肠内营养治疗病人可发生腹泻.(1)控制营养液的浓度:从低浓度开始滴注营养液,再根据病人胃肠道适应程度逐步递增,以避免营养液浓度和渗透压过高引起的胃肠道不适、肠痉挛、腹胀和腹泻。

(2)控制输注量和速度:营养液宜从少量开始,250—500ml/d,在5—7天内逐渐达到全量。

输注速度以20ml/h起,视适应程度逐步加速并维持滴速为100—120ml/h。

以营养泵控制滴速为佳。

(3)保持营养液的适宜滴注温度:营养液的滴注温度以接近正常体温为宜,过烫可能灼伤胃肠道黏膜,过冷则刺激胃肠道,引起肠痉挛、腹痛或腹泻。

可在输注管近端自管外加热营养液,但需防止烫伤病人。

(4)用药护理:某些药物,如含镁的抗酸剂、电解质等可致肠痉挛和渗透性腹泻,须经稀释后再经营养管注人。

对严重低蛋白血症者,遵医嘱先输注人体清蛋白或血浆,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5)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营养液应现配现用;保持调配容器的清洁、无菌;悬挂的营养液在较凉快的室温下放置时间小于6~8小时,若营养液含有牛奶及易腐败成分时,放置时间应更短;每天更换输注管道、袋或瓶。

三、定时冲洗营养管,保持通畅。

为避免营养管阻塞,于输注营养液前、后及连续管饲过程中每间隔4小时及特殊用药前后,都应用3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营养管。

药丸经研碎、溶解后直接注入营养管,避免因加入营养液后与之不相容而凝结成块粘附于管壁或堵塞管腔。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2021)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2021)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一、【评估(观察要点)】1、患者合作程度2、有无腹部不适、腹泻、胃潴留等情况3、肠内营养支持的途径4、喂养管位置及管路通畅情况6、肠内营养制剂5、患者体重、血糖、电解质及营养相关指标二、【护理措施】1、准备肠内营养制剂(1)应现配现用,配置过程中应避免污染。

(2)记录肠内营养制剂开启的日期与时间;配置的肠内营养制剂常温保存不宜超过4h,超过4h应置于冰箱2~6 ℃冷藏,24h内未用完应丢弃;成品肠内营养制剂应根据产品说明保存。

(3)肠内营养制剂应与其它药物分开存放。

2、实施(1)喂养管放置后经抽吸、X线检查等确定在消化道内,妥善固定,防止鼻、咽、食管损伤,口腔护理至少2次/日。

每次给予营养液前后均需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20~30ml冲洗,保持通畅。

(2)无特殊体位禁忌者,喂养时应抬高床头30°~45°,喂养结束后宜保持半卧位30~60min。

(3)宜将营养液加热至37~40℃;持续输注营养液时,可使用肠内营养输液器专用加温器。

(4)一次性输注者,可使用注射器缓慢注入喂养管,根据营养液总量分次喂养,每次推注量不宜超过400ml。

(5)间歇重力滴注者,可将肠内营养制剂置于吊瓶或专用营养液输注袋中,通过肠内营养输液器与肠内营养喂养管连接,通过重力滴注方法进行分次喂养。

(6)持续经泵输注者,可在间歇重力滴注的基础上,使用肠内营养泵持续12~24h输注,速度应由慢到快,先调至20~50ml/h,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

(7)分次推注和间歇重力滴注每次喂养前后应检查胃残留量;重症患者持续经泵输注时,应每隔4~6h检查胃残留量。

(8)应每4~6h评估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情况。

3、喂养管维护(1)经鼻喂养管①宜采用弹性胶布固定喂养管。

②应每天检查管道及其固定装置是否在位、管道是否通畅、喂养管固定处皮肤和黏膜受压情况。

③长期置管时,应每隔4~6w更换导管至另一侧鼻腔。

(2)鼻造瘘/空肠造瘘管①应对造瘘周围皮肤定期进行消毒和更换敷料,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的护理常规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是指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将营养物质直接送至肠道,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它是一种非常重要且常见的临床护理措施,特别适用于不能通过口腔进食或需要肠道营养支持的患者,如消化不良、吞咽困难、肠道功能障碍等。

1.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护士应针对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进行全面评估。

这包括评估患者的体重、身高、BMI等指标,了解患者的营养摄入量和消耗量,评估患者的肠道功能、消化吸收状况,以及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和并发症等。

2.设定适宜的肠内营养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士应与医生一起制定适宜的肠内营养方案。

这包括确定营养目标、计算能量和营养素需求量,并选择适宜的肠内营养配方。

同时,还需考虑引流的途径(胃管、空肠管等),以及安装和维护导管的方法。

3.插入和维护肠内营养导管:经过医生的安排和指导,护士进行操作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胃肠道情况,明确肠内导管引流的途径和确定位置。

在插入导管时,护士需采取无菌操作,保持导管通畅。

插入导管后,护士需定期观察患者的肠内导管引流情况,避免导管堵塞、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

4.做好肠内营养的管理和监测工作:护士需做好肠内营养的管理和监测工作。

这包括每天测量和记录患者的体重、摄入量和排出量,观察患者的粪便性状和肠内导管引流情况,定期检测血液中的营养指标和相关生化指标,以及评估患者的营养代谢状况。

5.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护士在肠内营养的过程中,应及时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

这包括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肠内营养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急救措施,注意观察和解释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

6.定期评估和调整肠内营养方案:护士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肠内营养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如肠内导管引流不良、营养代谢紊乱等。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与医生讨论并调整肠内营养方案,以达到最佳的营养支持效果。

总之,肠内营养的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医学和护理知识,能够熟练操作,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关注患者的营养需求和生理反应,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肠内营养是指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能量及营养物质的营养治疗方式。

肠内营养的途径有鼻饲、胃造口、空肠造口或经肠造瘘输注营养液。

肠内营养分为要素饮食和非要素饮食。

【护理常规】1.肠内营养前,确定导管是否在合适位置。

2.妥善固定鼻饲管,如置鼻胃管或鼻肠管,应将其妥善固定面颊部;做胃或者空肠造瘘时,应用缝线将其固定于腹壁;患者翻身、床上活动时,防止压迫、扭曲、拖拉喂养管。

在喂养管进入鼻腔或者腹壁处应做好标记,每4小时检查1次,预防移位或脱出,烦躁的患者应适当约束。

3.保持导管通畅,预防阻塞。

每次喂养前后用50ml温水冲洗导管,喂养期间4~6h冲洗1次。

输注完毕后,亦应冲洗导管。

鼻肠管2~4h 脉冲式冲洗1次。

4.选择合适的体位,经鼻胃管或者胃造口途径肠内营养时,抬高床头30°~45°,取半卧位,避免呕吐、呛咳、误吸情况的发生。

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瘘口途径者可取自主卧位。

灌注完毕后维持原体位20~30min,防止因体位过低食物反流发生误吸。

5.及时评估胃内残留量,每次输注营养液前及连续输注过程中(每隔4h)抽吸并评估胃内残留量,若超过100ml,应减慢或暂停输注,必要时遵医嘱加用胃动力药,以防胃潴留引起反流和误吸。

6.观察患者有无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若患者突然出现腹痛、胃或者空肠造瘘管周围有类似营养液渗出,或腹腔引流管引出类似营养液的液体,应怀疑造瘘管移位、营养液游离腹腔,应立即停止营养液,尽可能清除或者引出渗漏的营养液并应用抗生素避免继发性感染或腹腔脓肿。

7.输注时注意营养液的浓度、速度、温度及床头高度:①浓度不能过高(<350mOsm/L),从低浓度开始滴注营养液,再根据胃肠道适应程度逐步递增;②速度不能过快(开始<40ml/h,最大不超过120ml/h);③输注时保持营养液温度不能过低(≥37℃),室温较低时可使用恒温加热器;④床头高度30°~45°。

最新发布的肠内营养护理标准

最新发布的肠内营养护理标准

最新发布的肠内营养护理标准一、前言肠内营养是指通过口腔或鼻饲管将营养物质直接输入到肠道内,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肠内营养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规范肠内营养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我国最新发布了肠内营养护理标准。

二、肠内营养护理标准2.1 前期评估在开始肠内营养前,应进行全面的患者评估,包括:- 营养状况评估:通过体重、身高、体质指数(BMI)、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 胃肠道功能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胃肠道功能障碍,如胃肠道出血、腹泻、便秘等。

- 心理状况评估:了解患者及家属对肠内营养的认识和心理状况,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2.2 营养配方制定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肠内营养配方,包括:- 能量: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活动量等计算每日所需能量。

- 蛋白质:根据患者的蛋白质需求,选择合适的蛋白质来源。

- 脂肪:提供必需脂肪酸,注意脂肪的消化吸收情况。

- 碳水化合物: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果糖等。

- 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补充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 水分: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和水分平衡状况。

2.3 营养液的配制与输注- 营养液的配制:按照营养配方,准确称量各种营养素,进行配制。

- 营养液的输注: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如口服、鼻饲或胃造瘘等。

注意观察患者的耐受情况,调整输注速度和剂量。

- 输注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定期对输注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感染。

2.4 监测与评估- 营养状况的监测:定期评估患者的体重、身高、BMI等指标,了解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

- 胃肠道功能的监测: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便秘等,及时处理。

- 实验室检查:定期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了解患者的生理状况。

2.5 健康教育与家属支持- 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讲解肠内营养的重要性、方法、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一、概念将可直接被消化或经简单的化学性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剂经口或通过鼻置管或胃肠道造口注入胃肠道的方法称为肠道内营养。

二、途径与方式
(一)经胃: 分鼻胃管与胃造瘘管。

(二)经空肠: 空肠造口或鼻肠管(营养管的管尖位于幽门后高位空肠)。

(三)灌注方式
1、一次性输注:每次定时用注射器推注200-250ml 肠内营养液进行喂养的方法。

此方
法仅适用于经鼻胃置管或胃造口患者。

空肠置管或肠造口患者不宜使用, 可导致肠管扩张而产生明显的症状, 使患者难以耐受。

2 、间隙重力滴注: 指在1h 左右的时间内, 将配制好的营养液借重力作用缓缓滴入患者
胃肠内的方法。

一般4-6 次/天, 250-500ml/ 次。

间隙滴注法多数患者可以耐受。

3 、连续输注: 指营养液在输液泵的控制下连续输注18-24h 的喂养方法。

适合病情危重
患者及空肠造口喂养患者。

优点为营养素吸收好, 患者大便次数及量明显
少于间隙性输注, 胃肠道不良反应少。

实施时输注速度由慢到快, 营养液浓度由低到高。

三、护理问题/ 关键点
1. 胃肠道就是否耐受
2. 返流及误吸
3. 胃潴留
4.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5. 教育需求
四、评估
(一)营养途径包括经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或空肠造瘘途径
1、位置就是否正确, 用多种方法证实管道末端在胃肠道内: 回抽、拍片、听诊等, 对于不
确定位置者, 必须用多种方法或者多人证实后方能给予肠内营养
2 、评估造瘘口周围皮肤就是否正常, 有无感染或者糜烂, 有无渗液
(二)营养液类型
(三)肠内营养液灌注方式
(四)肠内营养液灌注的剂量及灌注的速度
(五)胃肠道
1、胃肠道耐受情况:肠鸣音,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
2、有无胃潴留
3、大便颜色、性状、量与次数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六)有无返流:注意痰液及口腔内分泌物颜色及性状的观察,如果有类似营养液的物质,
应该报告医生
(七)营养状况:白蛋白水平、血色素、体重等
五、干预措施
(一)患者体位床头抬高大于30 度,以减少返流的几率。

(二) 营养管的维护
1、妥善固定营养管,鼻肠管应该列入特殊管道给予加固, 防止脱出。

2、空肠营养管应每班检查缝线就是否牢固, 必要时及时加固。

3、胃造瘘管常规每班更换造瘘口敷料;更换时旋转造瘘管180度,以防粘连;保持造瘘管固
定夹与皮肤之间的松紧度合适,太松易造成营养液渗漏, 太紧易造成皮肤破损。

4、对于长期经胃管鼻饲患者,应当每月更换胃管;每次换管时, 更换鼻孔。

(三) 营养液的准备
1、肠内营养液温度控制在37~40度左右:太冷刺激肠道易引起腹泻;太热易引起营养液凝
结成块, 导致管路堵塞。

2、营养液开启后放置冰箱, 24 小时内有效。

(四) 胃内残余量的检查见流程图
(五) 每次喂饲前确认营养管的位置: 胸片就是确认营养管位置的金标准。

( 六)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1、返流、误吸与肺部感染
(1) 肠内营养前后半小时内尽量避免做CPT吸痰及翻身等操作。

(2) 肠内营养液定时灌注者前后半小时内保持床头抬高30~45度,连续输注者若无
禁忌症尽量保持床头抬高大于30 度。

(3) 管饲前确认管道位置正确。

(4) 肠内营养液连续输注者常规每四小时监测胃潴留, 定时灌注的患者鼻饲前常
规回抽胃潴留, 检查潴留量与颜色。

如果胃潴留为鲜红色, 量多, 则告知医生, 暂停管饲;如果胃储留为咖啡色,量小于200ml,告知医生,遵嘱管饲及使用制酸药。

当胃潴留大于200ml 时,告知医生, 遵嘱暂停管饲一次。

对于有潴留的患者可应用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等促进胃的排空及肠蠕动。

(5) 灌注速度不可过快, 每次灌注的量不超过300ml。

(6) 证实有返流的患者应选择其她的营养途径。

2 、胃肠道并发症
(1) 腹泻:多因长期未进食、初次鼻饲、灌注速度过快、吸收不良、浓度太高、乳糖不耐
症等。

处理就是初次应从低浓度开始, 逐渐增加浓度, 降低灌注速度; 对于乳糖不耐受的患者, 应给予无乳糖配方。

处理见腹泻护理常规。

(2) 腹涨、便秘与腹痛:患者在开始肠道喂养时,注意减慢速度, 降低浓度,并配合胃肠动
力药的应用, 密切监测胃或肠内潴留量。

(3) 恶心与呕吐:灌注速度过快、温度过低、胃排空障碍引起的潴留,可导致恶心与呕吐。

鼻饲患者呕吐的处理:立即侧卧,清除口腔呕吐物,有人工气道患者给予气道内吸引, 观察体温及氧合情况。

肠内营养护理常规
(4) 倾倒综合征: 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患者或胃切除术后患者可出现此并发症。

多发生在餐后
10-30 分钟内, 因胃容积减少及失去对胃排空的控制, 多量高渗溶液快速进入小肠所
致。

可表现为胃肠道与心血管两大系统症状。

胃肠道症状为上腹饱胀不适, 恶心呕吐、肠鸣频繁, 可有绞痛腹泻;循环系统症状有全身无力、头昏、晕厥、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淋漓、心动过速等。

此时应减慢输注速度, 适当稀释营养液以降低渗透压, 选择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营养液,可使症状缓解。

3、机械性并发症
(1) 肠内营养管堵塞, 预防措施有:
①管饲前后均应用20毫升温水冲洗导管, 防止管道堵塞。

②持续营养泵维持的肠
内营养,需4到6小时温水冲管一次。

③管饲给药时应先碾碎, 完全溶解后注
入。

④酸性物质容易导致蛋白质配方的营养液凝固。

在一些营养管堵塞时使用温开水可
再通, 对于顽固性的胃管堵塞可使用一片胰脂肪酶加320mg 碳酸氢钠(增加pH)溶
于5ml温水中,注入前先尽量回抽胃管内的东西,以使脂肪酶能充分接触堵塞物
质。

5 分钟之后用温开水冲洗。

(2) 鼻咽食管与胃黏膜损伤及炎症。

4、代谢并发症:注意观察血糖、电解质, 肝功能等指标,根据医嘱监测血糖,必要时使用胰岛
素控制血糖。

六、健康教育
1. 强调肠内营养的必要性。

2. 宣教肠内营养的途径、方法以及所灌注的营养液类型。

3. 教会家属观察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及处理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