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
随着世界范围内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提升,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内实行超国家调节,对外开展国际竞争,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的进程。经济全球化的第三个阶段从二十世纪80年代末苏联解体东欧
剧变直到现在。这个阶段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
全球化除表现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达资本主义与第三世界国
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增强外,80年代末以来,因为苏联及东
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纷
纷实行市场经济方向的改革开放政策,资本主义国家与演变为资本主
义的原社会主义国家之间,资本主义国家与现在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的国家之间经济联系和相互影响也日益增强,尤其是随着中国及俄国
先后加入世贸组织,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就更加紧密、更加直接、更加公开。可以说,真正的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到来了。
经济全球化的每一历史阶段都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重大影响。经
济全球化的第一个阶段,沙俄帝国在与列强争夺殖民地的角逐中,因
为经济相对落后,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从而爆发了十
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使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由西方
转移到东方。经济全球化的第二个阶段,随着殖民地的扩张,逐步转
变为帝国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一国范围内的矛盾激化。因而爆发了以中国革命为代表的由无产阶
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运动由一国实践变
为多国实践,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经济全球化的第三个阶段,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和平演变,标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的失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融入世界统一
的市场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以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为基础,以改革开放为突出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并显
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总之,随着生产社会化规模的扩大,经济全球化
作为经济发展的总趋势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它在发展的每
一历史阶段都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重大影响,因而也就成为当代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运动历史进程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转移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使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
主义革命推迟,而使一些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提前。
十九世纪中叶,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接近顶点,虽有对外侵略、扩张
的现象发生,但这种侵略、扩张尚未形成经济全球化的格局。资本主
义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大体上仍局限在单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因此,一国范围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冲突非常激烈。这
主要表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连连发生及其对生产力的巨
大破坏;一国范围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斗争也十分激烈。这
一时期不仅爆发了19世纪以三大工人运动为代表的一系列工人运动,
而且爆发了以巴黎公社革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一系列的无产阶级革命。当时的形势正如马克思所断言:”资产阶级不能统治下去了,它甚至
不能保证自己的奴隶维持奴隶的生活,因为它不得不让自己的奴隶落
到不能养活它反而要它来养活的地步。社会再不能在它的统治下生活
下去了,就是说,它的存有不再同社会相容了。”
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了。但是,人类进入20世纪初,当自由资
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之后,已经敲响的资本主义的丧钟又不响了。国际垄断组织卡尔特形成,世界领土被列强瓜分完毕,经济全球化的
格局初步形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矛盾就得到了缓解。无产阶
级革命的高潮自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也落入低潮。与此相反被拉进战
争的经济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社会矛盾却
异常激化,社会变革的任务也异常迅速地提到日程上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占领使之开拓了世界市场,大量
的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缓解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从而缓解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经
济危机,但却同时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的疯狂掠夺和通过不等价交换实现的经济
剥削使垄断资产阶级有能力从攫取的大量财富中分一点残羹剩汁给本
国的工人阶级,使工人阶级的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从而缓和了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但与此同时,发达国
家的资本因为把侵略、掠夺、剥削的魔爪伸向广大落后国家的工人阶
级和劳动群众,使这些国家的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终于爆
发了俄国、中国及其他一系列经济落后国家的革命,促使这些国家较
早地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列宁对俄国首先爆发革命的原因曾有相当
准确的描述和分析,他指出:沙皇俄国“制度腐朽透顶”,“比其他
国家落后得多”,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被压迫阶级的贫困和灾难异乎寻常的加剧”,群众的革命积极性
“大大提升”。不仅工人阶级的“绝大多数”站在革命一边,而且有“一半”的军队和“十分之九”的农民群众“马上”和“在几个星期
之内”也转向革命。在这种情况下,俄国统治阶级再也无法原封不动
地维持自己的统治了,因此,“俄国的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
如果说俄国不是矛盾转移的主要对象,而是被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拖
进危机的深渊,从而引发无产阶级革命的,那么,中国革命则恰恰是
矛盾转移的结果。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际资本的大量涌入,使中国半
封建半殖民地化,使中国人民承受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
三座大山的深重压迫,从而也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最强烈的反抗。殖民
地半殖民地的中国国情使中国有了“很多个上海”,即拥有很多个几
百万人口的资本主义财富和无产阶级贫困并存的中心。从而为中国人
民的反抗创造了一个领导阶级——特别能战斗的工人阶级。与此同时,旧中国作为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侵略奴役剥削的主要对象,造就了无
法照旧生存下去而不得不造反的广大民众——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革
命主力军,加之旧中国作为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的对象,统治秩序极
不稳固,这就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客观条件。中国提前爆发革命,较早地进入社会主义,正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基本矛盾主要
矛盾转移的必然结果。由此可见,一些生产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迟
迟未能进入社会主义,而一些生产力落后的东方国家较早地进入社会
主义,是帝国主义资本输出侵略魔爪伸向全世界、国内主要矛盾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