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酮对雄性性行为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了解男性生殖器的性欲调节

了解男性生殖器的性欲调节

了解男性生殖器的性欲调节男性生殖器的性欲调节是指控制男性性欲的过程。

性欲是男性生理和心理状态的体现,它对男性的生殖健康和性行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了解男性生殖器的性欲调节对男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男性生殖器的性欲调节机制、影响性欲的因素以及如何正确调节性欲。

一、男性生殖器的性欲调节机制男性的性欲是由大脑和生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的。

具体而言,性欲的调节涉及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神经递质和激素等多个方面。

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控下,脑垂体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进而刺激性腺(睾丸)产生睾酮。

睾酮是男性主要的性激素,对性欲的调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等也参与了性欲的调节。

多巴胺是调节快感和奖赏机制的重要神经递质,它在大脑中的释放会增加性欲。

而5-羟色胺则起到抑制性欲的作用。

二、影响性欲的因素1.心理因素:男性的情绪、压力和心理状态都对性欲起着重要影响。

例如,过度的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都可能降低性欲。

相反,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提高性欲。

2.生理因素:年龄是影响性欲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性欲往往会下降。

此外,一些健康问题如疲劳、睡眠质量下降、药物副作用等都可能对性欲产生不利影响。

3.环境因素:环境的变化和刺激对男性的性欲也有影响。

例如,聚会、浪漫的氛围、性伴侣的存在等都可能刺激性欲的增加。

三、正确调节性欲的方法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是维持男性生殖器健康和性欲的基础。

此外,戒烟限酒和避免滥用药物也非常重要。

2.缓解压力和调整心理状态:学会应对压力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对于提高性欲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锻炼、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3.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与伴侣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沟通有助于增加性欲。

建立稳定、和谐的情感关系可以满足男性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从而促进性欲的提升。

性行为和性选择的遗传和神经调节机制研究

性行为和性选择的遗传和神经调节机制研究

性行为和性选择的遗传和神经调节机制研究性是人类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类的生殖和社会行为密切相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神经科学和遗传学研究强调,性行为和性选择的发生是由遗传和神经调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文将从遗传和神经调节两方面,阐述性行为和性选择的机制。

一、遗传机制遗传学研究表明,性行为和性选择有一定的遗传基础。

尽管没有单一基因能够决定性别和性取向,但是后续的研究揭示了许多表达性征的基因。

例如,2005年,美国科学家发现,携带着X染色体上称为AR(androgen receptor)的基因编码的变异体的人,其受体数量比正常人多。

这种基因变异会导致男性必须依赖更多的睾酮来发育正常的阴茎和睾丸。

而女性携带这种基因变异则被认为在更早的时期死亡,因为精细的X染色体调节机制。

此外,与X染色体AR 相关的基因还影响了个体的性行为和性取向。

除此之外,基因ARID1B也被认为是与性行为相关的基因之一。

在2018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ARID1B突变可以导致小鼠的性行为和性取向出现问题,例如对同性的欲望和好奇心的提高,减少了对异性的吸引力。

这意味着,ARID1B基因编码与发挥重要作用的神经系统有关的蛋白质,从而调节个体在行为上的性取向。

除了以上提到的基因外,还有许多调节性别发育、性行为和性取向的遗传因素。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单一基因并不足以解释性行为和性取向的多元性。

因此,性别和性取向往往是由多个基因的复杂互作和核心环路的调节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神经调节机制除了遗传学因素外,神经调节也是影响个体性行为和性取向的重要机制。

众所周知,性行为和性别的调节是由大脑的神经细胞网络组成的神经系统间的广泛互连所调控的。

在神经调节机制方面,神经递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神经递质能够刺激神经元之间的化学反应,并最终导致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在研究中,许多神经递质和行为表现之间的关联关系已经被确定,例如与多巴胺(dopamine)有关的奖励反应,与脑内啡肽(Endorphins)有关的愉悦感等等。

睾酮对雄性性行为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睾酮对雄性性行为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皋 酮代 谢 对 性 行 为 的 调 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睾 酮 调 节 的芳 香 化 假 说 .
( R E [) E 、 R3 和雄激素受体 ( R) 控雄 性个体 的性行 为。早期 的研 究表 路增强 D A 调 A的释放 同时抑 制其重 吸收从而参与调控雄 鼠的性行为。与正常 明, 在大鼠中 E 2能够恢复阉割大鼠大多数的交配反应 。此外 , 下注射 芳 雄 鼠相 比, 皮 阉割雄 鼠内侧视前核 ( N) O合成 酶免疫反应减小 , T处理 MP N 而
E a基因敲除 ( R K 小 鼠骑 跨正 常 , 插 入减 少 , 射精 几 乎消 同时少量 分 布在 弓状 核 , 质杏仁 核 , R E a O) 但 而 皮 下丘 脑腹 内侧核 , 而在下丘 脑室 旁
失 ; 阉 割 E c O 小 鼠 用 T处 理 或 用 高 于 正 常 剂 量 的 D T处 理 显 示 骑 跨 核, 而 Rt K H 下丘脑视 上核 , 大脑皮质 中只 有 E 3分布。与之 对应 的是 芳香化酶大 RI
能力的部分恢复 , 但为未出现射 精。与之相反 , R3基 因敲 除(3 R E[ [ KO) E 小 量分 布 在终 纹 床核 , 侧 杏仁 核 内侧 视 前 核 , 量 分 布 在 下 丘 脑 腹 内侧 核 , 内 少 鼠表 现 出 正 常 的 性行 为 。芳 香 化 酶 基 因 敲 除 ( r Oj 鼠 表 现 出 骑 跨 , AK 小 插 皮 质 杏 仁 核 。雄 激 素 受体 分 布 在 内侧 视 前 核 。 内 侧 杏 仁 核 , 央 被 盖 区 , 背 中 入和射精的损伤; 而苯甲酸雌二醇 ( B) E +丙酸二氢 睾酮 ( HT 注 终纹床 核, E 和 B D P) 前部 下丘脑 , 侧部 下丘脑 , 腹侧 , 外侧 隔, 下丘脑腹 内侧核 , 内侧 射后能够很好 的重建 A K r O小 鼠的性行为。 以上 实验表 明, 在小 鼠中 E 杏 仁 核 和 弓状 核 。 R 和 芳 香 化 酶 在 性 行 为调 控 中其 重 要 作 用 。 而 在 人 类 个 案 研 究 中 , 例 芳 构 一 2 睾 酮 与 MP A . O 化酶基因突变男性 的性功能丧失 , 而使 用 E 2而不是 T明显 改善 了其 性功 在 MP A 处 T通 过 N 参 与 的 对 D 的 调 节 调 控 大 鼠 的 性 行 为 ( 上 O O A 见 能。因此, 在人类 中 T可能通过转 化为 E 2后调节性行为。 文 】 。 3 睾酮性行 为调节快速机制的研究 . 3 睾酮与下丘脑 内侧核 ( . VMN) 近 来 发 现 , 性 行 为 的调 节 存 在 着 快 速 机 制 。 有 性 经 验 大 鼠 阉 割 后 T对 在V MH中大量分布着雄激 素受体 , 而雌 激素受 体分布较 少。H rig adn 3周 后使 用 E 2处 理 ,5分 钟 内大 鼠骑 跨 频 率 增 , 跨 延 时 降 低 。 雄 性 阉 割 等 在 雄 性 大 鼠 VMN处 包埋 A 拮 抗 剂 hdoy ua ie O ) 发 现 其 性 3 骑 R yrxf tnd ( HF 后 l r

睾酮对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影响研究

睾酮对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影响研究

睾酮对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影响研究作为男性荷尔蒙,睾酮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只影响男性的性格和外貌,对于男性的认知和行为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睾酮对于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睾酮对于人类认知和行为的影响研究。

睾酮对于男性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早在20世纪初,医学界就开始探究睾酮是否会影响男性的智力和认知。

经过多项研究发现,睾酮水平高的男性更容易取得较好的成绩,并且在竞技和决策等领域表现也更强。

睾酮还可以提高男性的自信心和自我控制力,这对于男性的成功非常重要。

在诸如竞技场和军事场合等需要体力和快速反应的领域,睾酮的优势是特别明显的。

研究表明,睾酮可以让男人更加自我意识强、竞争意识强、冒险心理大、行动主义强、幽默感强等,这些特质同样也对于他们的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意义。

睾酮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男性的认知和行为领域,还有着广泛的影响。

例如睾酮水平高的男性更加倾向于减少食欲和增加性欲,同时睾酮对于男性的骨骼生长和肌肉形成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睾酮对于女性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正如睾酮对男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样,睾酮对于女性的认知和行为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研究表明,虽然女性分泌睾酮的量比男性要少,但它们对于女性身体和认知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睾酮可以影响女性的自信心、情绪稳定性、冒险心理大、行动力强等特质,这些特质同样对女性的职业生涯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外,睾酮不仅对于女性的认知和行为有影响,还帮助保护女性身体的健康。

睾酮可以影响女性乳房、骨骼和肌肉的健康,并且研究还表明,睾酮水平高的女性更容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可以减少女性患上乳腺癌等疾病的风险。

结论睾酮在人类的生理和心理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睾酮对其认知和行为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

睾酮可以影响人的情绪状态、自信心、冒险心理等多个方面,同时也帮助保护人的身体健康。

荷尔蒙对行为影响机制

荷尔蒙对行为影响机制

荷尔蒙对行为影响机制荷尔蒙,也被称为激素,是人体内的化学物质,它们以极微量的方式在身体中发挥作用,并对我们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荷尔蒙可通过携带信息的方式,影响人体内的各个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本文将探讨荷尔蒙对行为的影响机制。

荷尔蒙的行为影响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即在生理水平和行为水平上的影响。

在生理水平上,荷尔蒙通过与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触发一系列的生化反应。

这些反应涉及到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以及整个身体系统的调节。

荷尔蒙能够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和通讯方式,从而影响信息的传递路径。

例如,促进性激素的释放可以刺激生殖系统的发育和性行为的表现。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控制着代谢率,对能量平衡和体重调节至关重要。

肾上腺素的释放可以增加心率和血压,提高生理警觉性。

在行为水平上,荷尔蒙的影响更加复杂多样化。

不同类型的荷尔蒙可以在不同时间点和情境下产生不同的影响。

下面将重点讨论几种重要的荷尔蒙以及它们对行为的影响机制。

首先,睾丸激素,包括睾酮、雄二醇和睾丸激素释放激素等,对男性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睾丸激素的水平与男性的攻击行为、竞争行为、性欲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相关。

这些荷尔蒙通过影响神经元的活动和突触可塑性来改变行为反应。

例如,睾酮可以增加大脑中嗅觉系统的敏感性,提高性刺激的感知和反应。

它还能够激活杏仁核,进而增强记忆和情绪处理。

雄二醇则可能通过增加中枢多巴胺水平,提升奖赏和动机。

其次,雌激素在女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

雌激素通过影响大脑中的多个区域和神经递质系统来影响女性行为。

它们对情绪、认知和社交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雌激素可以影响海马和前额叶皮层,促进情绪记忆和空间记忆的形成。

它们还可以影响垂体前叶的功能,进而影响生殖系统的发育和生理周期。

妊娠期间,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导致女性变得更为敏感和情绪化。

除了性激素外,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也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肾上腺素,一种应激激素,通过激活身体内的应激反应来调节行为。

动物生育生物学研究动物繁殖的生理与行为

动物生育生物学研究动物繁殖的生理与行为

动物生育生物学研究动物繁殖的生理与行为动物的繁殖是生物界中的基本生命过程之一,其涉及到繁殖器官的生理机制以及相关的行为习性。

动物繁殖的生理和行为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对于动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理解,同时也具有对于人类繁殖和生殖健康的重要启示。

本文将探讨动物繁殖的生理与行为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动物繁殖的生理机制动物的繁殖涉及到雌性和雄性个体之间的生殖器官相互作用。

在雌性方面,卵巢是其关键的生殖器官,它负责卵子的发育和排出。

荷尔蒙的分泌控制了卵巢的功能,促进卵子成熟和排卵。

在雄性方面,睾丸是其关键生殖器官,负责精子的生产。

睾丸分泌的睾酮激素对于精子的形成和成熟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除了生殖器官的作用外,生殖激素也是调控动物繁殖的重要因素。

雌性的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分别参与了卵子的发育和着床等过程。

而雄性的睾丸则分泌睾酮激素,对于精子的发育和性激素的合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激素的平衡和变化对于动物繁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

二、动物繁殖的行为习性动物的繁殖行为涉及到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交行为。

在许多动物中,存在着一系列繁殖行为习性,如求偶、交配和育儿等。

这些行为习性对于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繁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求偶行为是动物繁殖中的起始阶段,它涉及到动物个体之间的识别、交流和选择。

许多动物通过特定的声音、气味和视觉信号来吸引异性对自己产生兴趣。

求偶行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个体的生理状态、外貌特征以及性激素的水平。

交配行为是动物繁殖中的关键阶段,它涉及到雌雄个体之间的性交和精子的传递。

交配行为的目的是促使精子与卵子结合,从而产生后代。

交配行为不仅仅是生理上的过程,还涉及到动物个体之间的配合和协作。

育儿行为是动物繁殖的最后阶段,它涉及到雌性个体怀孕和产仔的过程。

在一些动物中,雄性也会参与育儿行为,如协助孵化和照料幼崽。

育儿行为的特点取决于动物个体的生活习性和环境条件,在不同物种中表现出了差异。

三、动物生育生物学研究的意义动物生育生物学的研究对于动物种群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繁殖行为调控

动物的繁殖行为调控

动物的繁殖行为调控动物的繁殖行为一直是生物学家和行为学家们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之一。

繁殖行为的调控对于种群的繁衍和生存至关重要。

在自然界中,动物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和行为机制来调控繁殖行为。

本文将讨论动物的繁殖行为调控的不同方面,包括激素调节、季节性繁殖和社会因素。

一、激素调节激素在动物繁殖行为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雄性动物的繁殖行为主要受到睾丸激素睾酮的调控,而雌性动物的繁殖行为主要受到卵巢激素雌激素的调控。

这些激素通过舒尔茨-约西弗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然后作用于相关的脑区域,调节性行为的发生和表达。

二、季节性繁殖很多动物的繁殖行为呈现季节性,这是因为它们的生理和行为机制与季节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季节性繁殖通常与日长、温度和雨量等环境因素有关。

在繁殖季节前,动物的激素水平会发生改变,促使繁殖行为的发生。

例如,鸟类的配对和筑巢行为通常发生在春季,这是因为春天的雌性鸟类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上升,催促其繁殖行为的发生。

三、社会因素动物的繁殖行为还受到社会因素的调控。

许多动物以群体的方式生活,它们的繁殖行为往往受到群体内的竞争和合作关系的影响。

例如,狮子群的繁殖行为通常由一头雄狮领导,其他雄狮为了争夺配偶权而进行激烈的竞争。

另外,雄性候鸟通常在繁殖季节回到繁殖地,与雌鸟建立配对关系。

这种社会因素驱使着它们完成繁殖行为。

总结起来,动物的繁殖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激素调节、季节性繁殖和社会因素。

研究这些调控机制不仅对于我们了解动物行为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保护和管理动物资源。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这些调控机制的分子和神经机制,以及它们在不同物种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动物的行为和生物学进化。

激素调节对行为的影响

激素调节对行为的影响

激素调节对行为的影响激素是由内分泌系统合成和释放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和动物的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

激素调节能够影响个体的情绪、认知和行为反应。

本文将就激素调节对行为的影响展开讨论。

一、性激素与行为性激素是指睾丸激素(如睾酮)和雌激素(如雌二醇),它们在性别发育和生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对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雄性激素睾酮能够促进攻击行为和竞争行为的表现,而雌性激素雌二醇则对繁殖行为和母性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对于雄性动物,睾丸激素的水平与攻击行为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在实验中移除动物的睾丸后,其攻击行为也显著减弱。

而在雌性动物方面,雌性激素的水平与繁殖行为和母性行为有关。

在动物的生殖周期中,雌性激素水平会随着排卵周期的变化而有所调节,这也影响了雌性动物对雄性的选择和繁殖行为。

二、甲状腺素与行为甲状腺素是由甲状腺合成的激素,对于人类和动物的智力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甲状腺素不足会引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导致认知功能的下降、行动迟缓和抑郁等症状。

研究表明,儿童期甲状腺激素不足可能导致智商低下、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

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则可能导致精神状态的不稳定、焦虑和多动症等症状。

三、皮质醇与应激行为皮质醇是一种压力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合成并释放到血液中。

皮质醇在应对压力和应激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人体面临压力和威胁时,肾上腺皮质会释放皮质醇来帮助对抗这些压力刺激。

然而,持续和过量的皮质醇分泌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应激刺激和高水平的皮质醇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焦虑和抑郁等症状的出现。

四、催产素与社会行为催产素是一种神经激素,对于社会行为和亲社会行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催产素对母婴关系、亲子行为和情感认知等方面产生着重要影响。

例如,催产素能够促进母亲对婴儿的情感表达和亲子行为的建立。

此外,催产素还与信任、亲社会行为和社交关系等方面相关。

激素对行为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激素对行为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激素对行为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激素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的化学物质,他们在调节机体内部各种生理和行为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激素可以对人类的行为和认知功能产生显著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激素对行为和认知功能的具体影响,以及这些影响的可能机制。

首先,激素可以影响人类的情绪和行为。

例如,性激素雌激素和睾酮在性行为和配对选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雌激素水平的波动与女性的月经周期和生育行为密切相关。

此外,睾酮也被认为与男性的性欲和配对选择有关。

其他激素如催产素、催乳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也被发现可以对母性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应激反应产生影响。

此外,激素还可以影响人类的认知功能,包括学习和记忆、决策制定和注意力。

研究发现,睾酮与空间认知能力和视觉注意力有关。

一项研究表明,高睾酮水平的男性在早期学习阶段表现出更好的空间记忆和导航能力。

而雌激素则与言语记忆和情感记忆有关,一些研究表明,女性在月经周期中的雌激素水平变化会影响其记忆能力。

此外,激素还可以通过对神经递质系统的影响来对行为和认知功能产生影响。

例如,雌激素可以影响人类的血清素系统,血清素是一种在调节情绪和心理状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神经递质。

研究发现,女性在雌激素水平较高的阶段具有更高的血清素水平,这可能与她们更易于体验积极情感和情绪稳定有关。

此外,激素还可以通过影响神经发育和突触可塑性来影响行为和认知功能。

例如,睾酮在雄性胚胎期间对大脑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在男性大脑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男性大脑相对于女性大脑在空间认知和数学能力方面有一定优势,而这可能与睾酮的作用有关。

总结起来,激素可以对行为和认知功能产生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雌激素和睾酮等性激素在性行为和配对选择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其他激素如催产素、催乳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则与母性行为、亲社会行为和应激反应有关。

此外,激素还可以影响人类的学习和记忆、决策制定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

这些影响可能是通过对神经递质系统、神经发育和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产生的。

男人隐藏在内心最原始的强烈性欲

男人隐藏在内心最原始的强烈性欲

男人隐藏在内心最原始的强烈性欲引言性欲是指人类的性冲动和性欲望。

男性性欲旺盛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男性的性欲都相对较高。

然而,男性内心深处隐藏着一种更加原始和强烈的性欲,这种性欲可以激发出许多复杂的行为和欲望。

本文将深入探讨男人内心深处的强烈性欲,并提供一些正式的医学解答。

1. 生理机制解析男性的强烈性欲源于生理上的机制。

这种性欲主要受到男性的性激素——睾酮的影响。

睾酮是男性激素的主要成分,对男性的性欲和性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当男性处于性兴奋状态时,睾酮水平会进一步升高,从而提高性欲。

此外,神经系统也对男性的性欲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刺激性感受器会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性刺激,从而触发性欲的产生。

中枢神经系统会通过神经传导途径将刺激信号传递到性器官,引起勃起反应。

2. 男人内心深处的原始性欲除了生理机制外,男人内心深处的原始性欲也是男性强烈性欲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种原始性欲表现为男性对控制和支配的强烈欲望。

2.1 控制欲望男性在性关系中常常有控制欲望,他们喜欢在性行为中起主导地位。

这种欲望源于男性的本能,希望通过控制来满足自己的性欲和表达自己的男性气概。

2.2 支配欲望男性还隐藏着一种支配欲望,他们希望在性关系中能够支配对方。

这种欲望主要是基于进化心理学的解释,男性希望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基因传承的伴侣,因此表现出支配欲望。

3. 良好的性生活对男性健康的重要性男性的强烈性欲表明了性在男性健康中的重要性。

良好的性生活对男性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3.1 生理健康正常的性生活有助于维持男性性激素水平的平衡。

通过性行为,男性的身体可以释放出一些有益的化学物质,如内啡肽和皮质醇等,这些物质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和抗压能力。

3.2 心理健康性也对男性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性行为可以释放压力,提高心情,缓解焦虑和抑郁。

3.3 亲密关系的维持良好的性生活有助于维持夫妻或伴侣间的亲密关系。

性是夫妻或伴侣关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性活动可以增加双方的互动和亲密感。

骨骼肌生物学中的激素调控机制研究

骨骼肌生物学中的激素调控机制研究

骨骼肌生物学中的激素调控机制研究骨骼肌是人体最大的肌肉组织,其具有重要的生理和代谢作用。

骨骼肌不仅是体内能量代谢的关键器官,也是人体重要的机械力制造器,同时也是人体内分泌调节的关键组织之一。

众所周知,许多激素对骨骼肌生物学的发育、生长和代谢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包括睾酮、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催乳素、瘦素、甲状腺素、泌乳素等。

这些激素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机制发挥作用,可以影响骨骼肌的合成、降解、信号转导和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

睾酮是一种重要的雄性激素,对于男性的性别发育、生殖能力和性行为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睾酮对于骨骼肌的生长和代谢也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能够通过调节骨骼肌蛋白合成和细胞增殖来提高肌肉质量和力量。

睾酮还能够促进骨骼肌内生长激素和IGF-I的合成和分泌,从而进一步增加肌肉大小和力量。

生长激素是一种多功能激素,它对细胞和组织的生长、代谢和修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生长激素可以促进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进而改善身体的肌肉质量和力量。

同时,生长激素还可以促进肌肉中IGF-I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增加肌肉细胞数量,提高肌肉组织的质量和数量。

IGF-I是一种由肝脏分泌的多肽激素,它能够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对于骨骼肌生物学的发育和代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IGF-I能够促进骨骼肌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从而增加肌肉细胞数量和肌肉质量,同时还能够促进骨骼肌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减少肌肉蛋白质降解,进而提高肌肉质量和力量水平。

除了上述激素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激素也可以影响骨骼肌的发育和生长,例如瘦素和泌乳素等激素能够促进骨骼肌蛋白合成和细胞增殖,从而提高肌肉质量和力量;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则能够通过增加骨骼肌中的ATP合成和代谢来提高肌肉力量。

虽然这些激素在骨骼肌生物学上的作用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其调控机制和作用途径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许多研究表明,这些激素在骨骼肌中的作用多是通过信号转导途径来展开的,例如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和mTOR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等信号转导分子。

性别决定和性激素作用

性别决定和性激素作用

性别决定和性激素作用性别决定和性激素作用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的领域,它与生物学和心理学息息相关。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性别决定的基因和性激素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个体发展和行为的影响。

一、性别决定基因性别决定是指生物个体的性别是如何形成的。

在人类和其他许多动物中,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人类有两种性染色体,即X染色体和Y染色体。

男性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而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

在受精卵形成过程中,如果精子携带了Y染色体与卵细胞结合,那么将形成男性个体,如果携带了两个X染色体与卵细胞结合,那么将形成女性个体。

然而,性别决定不仅仅取决于染色体,还涉及到许多基因的调控。

在性染色体中,还存在一些关键的基因,它们对性别决定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编码了一个转录因子,该转录因子在男性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这些基因的活性和表达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性激素。

二、性激素的作用性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它们在性别决定和性别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人类中,最重要的性激素是雄激素和雌激素,它们分别在男性和女性身体中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雄激素主要包括睾酮,它在男性身体中起着重要作用。

睾酮通过与细胞内的雄激素受体结合,对细胞进行调节。

在男性中,睾酮的产生和分泌受到睾丸的调控。

睾酮的存在对男性的生殖发育、体型发育和性行为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雌激素主要包括雌二醇和孕激素,它们在女性身体中起着重要作用。

雌激素对女性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此外,雌激素还参与了女性的月经周期调节以及其他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

除了雄激素和雌激素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性激素对性别决定和性别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儿童发育过程中,生长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等也对性别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三、性别决定和性激素的影响性别决定和性激素的作用对个体的发育和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发育过程中,性激素的存在和活性水平决定了个体的性别发育,包括生殖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形成等。

生殖生物学中的性行为与隔离机制研究

生殖生物学中的性行为与隔离机制研究

生殖生物学中的性行为与隔离机制研究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其中生殖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性行为和隔离机制作为生殖生物学领域的两个重要研究方向,一直以来都备受科学家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这两个方向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性行为研究性行为是生殖生物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动物间不同的性行为形式、性行为对个体生殖成功率的影响以及性腺激素等生理和神经调节机制等。

在不同动物之间,性行为形式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一些鸟类中,雄鸟会表现出精心的求偶舞蹈来吸引雌鸟,而在一些哺乳动物中,雌性往往会主动向雄性示好。

此外,不同性别的动物在性行为中所发挥的角色也不尽相同。

例如,雌底鳞蚤会在交配过程中选择自己的伴侣,并对雄性的求偶表现做出回应,而雄性底鳞蚤则主要负责传播精子。

除此之外,性行为对个体的生殖成功率也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在一些鹦鹉类中,雌鸟会从多个雄鸟中选择一个进行交配,而这个选择过程中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到雌鸟的繁殖能力。

此外,一些科学家还发现,雌性哺乳动物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其排卵期,因此在做实验时需要注意控制雌性动物的心理状态。

最后,性行为的生理和神经调节机制也是性行为研究的核心内容。

如研究发现荷尔蒙(如睾酮、雌激素等)和一些神经调节因子(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对动物性行为的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些调节机制的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影响到性行为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二、隔离机制研究除了性行为之外,隔离机制也是生殖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隔离机制是指个体或者亚种间防止交配的各种不同机制。

在生物学界中,隔离机制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包括物理隔离、行为隔离、生态隔离等多种类型的隔离机制。

最为广泛的隔离机制类型为行为隔离。

行为隔离是指由于动物之间性行为方式或求偶行为的差异而导致的不能形成杂种的情况。

例如,在不同的底鳞蚤亚种中,因为求偶行为上的差异,雌性往往只会选择和自己亚种的雄性进行交配。

抑制动物发情的药什么原理

抑制动物发情的药什么原理

抑制动物发情的药什么原理
抑制动物发情的药物作用的原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药物的种类和用途。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抑制动物发情的药物及其原理:
1. 雄性动物阉割或去势手术:通过切除雄性动物的睾丸,去除产生大量性激素(如睾酮、雄激素)的主要来源,从而抑制动物的性欲和发情行为。

2. 反向性激素类药物:这些药物可以阻断性激素的合成或作用,进而影响动物的性激素水平和发情行为。

例如,抗雄激素药物(如阉割药别嘌呤、黄体形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可以抑制雄性动物的性激素产生和发情行为。

3. 避孕药:对于雌性动物,避孕药物可以通过抑制排卵或改变子宫内膜以阻止受精和妊娠,从而抑制发情行为。

4. 链带类药物:链带类药物可以通过影响神经传导途径或神经递质的释放来影响动物的行为和性激素水平。

这些药物可能会对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或兴奋的影响,从而减少或完全抑制动物的发情倾向。

需要注意的是,抑制动物发情的药物必须由兽医或专业人士合理使用和监测,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避免对动物的身体健康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综述-动物繁殖行为与雄性激素关系研究

综述-动物繁殖行为与雄性激素关系研究

雄性动物的繁殖行为与雄激素关系研究李玉欢周津津王思睿张端阳徐美瑶郝鹏飞马文杰(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哈尔滨 150040)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雄性动物的繁殖行为与雄激素(主要是睾酮)的关系研究,主要包括季节性繁殖动物和非人灵长类,并比较了雄性激素对其繁殖行为的影响异同,本文还综述了主要研究方法的进展,即粪便取样法、从粪样中提取激素的方法改进,以及激素含量分析的放射免疫分析法和最新应用的高效液相色谱,评价了其优缺点并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研究表明:雄性激素的变化与雄性繁殖行为在不同物种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是其繁殖行为发生季节性变化的生理基础,但在较高等的灵长类动物中, 性激素对其性行为的这种控XXX用已大大削弱乃至消除。

在这些灵长类动物中, 性激素主要影响它们的交配动机, 这种交配能力与性行为动机的分离, 使动物性行为的表达受其社会经历和社群环境等社会因子的影响成为可能。

现在研究技术方法已经基本成熟,有利于我们为经济动物养殖以及野生濒危物种保护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繁殖行为;睾酮;粪便取样法;放射免疫分析法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le animal reproductive behavior andandrogenLi Yuhuan Zhou Jinjin Wang Sirui Zhang DuanyangXu Meiyao Hao Pengfei Ma Wenjie(College of Wildlife Resources;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150040, China)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recent male reproductive behavior of animals with androgen (mainly testosterone) the relation, mainly including seasonal breeding animals and nonhuman primates, and compared the male hormon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fluence of reproductive behavior, this paper has summarized the main research progress of methods, namely waste sampling method, from the dung samples of the method of extract hormone improvement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hormone levels ria analysis and new applic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d evaluated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puts forward the direction of the improvement.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male hormone changes with male reproductive behavior in different species present different degree of correlation, is its reproductive behavior occurrence seasonal changes of physiological basis, but in higher primates, sex hormones to its sex role has been greatly weakened the control and eliminate. In these primates, sex hormones main influence their mating motivation, and the ability of the mating sexual behavior motivation of separation, make animal behavior by the expression by society.Keywords:breeding behavior; testosterone; waste sampling;method radiation immune analysis method前言成功繁殖是动物适应环境的具体表现,也是动物维持其种群发展的重要策略。

激素调节男女行为差异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激素调节男女行为差异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激素调节男女行为差异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激素在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差异中起着重要作用。

从生理到心理,激素的不同水平和作用机制在塑造男女行为的差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激素调节男女行为差异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第一部分:性激素对男女行为的影响性激素是一类主要由生殖腺分泌的激素,包括雄性激素睾酮和雌性激素雌二醇。

这两种激素在男性和女性身体中的分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导致行为上的差异。

1.1 雄性行为睾酮是雄性性激素的代表,对雄性行为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睾酮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性欲和促进性行为。

对于雄性动物来说,睾酮的分泌水平与诸如求偶行为、领地保护和配偶选择等方面的行为密切相关。

1.2 雌性行为与雄性不同,雌性激素雌二醇在雌性行为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雌二醇的分泌受周期性影响,对于雌性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生理上,雌二醇的变化影响了雌性动物的生殖能力和生殖行为。

在心理层面上,雌二醇的水平在情绪、认知和社交行为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神经途径的参与激素对男女行为的调节是通过影响神经途径来实现的。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是体内激素调节的主要途径。

它包括下丘脑神经元的激素释放,垂体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以及靶腺对激素的反应。

2.1 下丘脑神经元下丘脑中的神经元释放调节性激素,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对性腺激素的分泌起到关键作用。

每个激素的分泌都有严格的调控机制,这些机制对于维持正常的性激素水平非常重要。

2.2 垂体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垂体激素包括促性腺激素(FSH和LH)、泌乳素、催产素等。

这些激素在男女性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丘脑神经元的释放导致垂体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调节睾酮和雌二醇的水平。

2.3 靶腺对激素的反应靶腺是指受到垂体激素调节的靶器官,如睾丸和卵巢。

睾丸对于LH的反应导致睾酮的合成和释放,而卵巢对于FSH和LH的反应则会导致雌二醇的合成和释放。

第三部分:其他激素的影响除了性激素外,其他激素也对男女行为的差异有所影响。

睾酮的生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睾酮的生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性血精的疗效观察[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4,20(6):536538. [18] 董超雄,李虎.精囊镜治疗血精 10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性
科学,2016,25(2):57. [19] 王进,曾汉青,范民,等.经尿道精囊镜技术在精囊疾病诊断治疗
中的临床应用(附 52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4,29 (11):960962. [20] 肖恒 军.精 囊 镜 技 术 临 床 应 用 进 展 [J].现 代 泌 尿 外 科 杂 志,
从 19世纪后期开始,就出现大量关于睾酮的文献报道,关 于睾酮的生理作用研究可追溯至罗马时期,人们通过阉割公鸡, 使其具有较少侵略性,肉质更嫩且肥美。约翰·亨特在 1771年 报到说阉割的公鸡可以在植入睾丸后恢复一些雄性特征[5],至 19世纪末,性腺 功 能 下 降 和 性 功 能 下 降 的 关 系 得 到 了 广 泛 认 可,CharlesEBrownSéquard通过从动物性腺中提取出的“睾丸 液体”应用于自身,最后得出体力、智力和性活力有所改善的结 论。因此利用睾丸提取物作为治疗衰老,特别是对性功能障碍 的治疗引起广泛传播,此后,对于性腺产生的用于恢复雄性功能 的神秘物质的探索工作,大部分仍然是通过提取性腺组织的不 同部位进行“移植”(实际上只有嫁接的组织片段)。直至 1927 年,LamuelMcGee和 FredCKoch从 20公斤公牛的睾丸中提取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7,23(6):483487. (收稿日期:20190327)
DOI:10.3969/j.issn.16721993.2020.01.007
·男科与性医学·
睾酮的生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赵健 桂士良△ 崔腾腾 刘琛 王宝田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睾酮对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

睾酮对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
t i e n t we r e t e s t e d b y n o n — i n v a s i v e me t h o d s . Af t e r 2 - we e k s u p 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e x o g e n o u s t e s t o s t e r o n e , t h e i mp r o v e me n t o f E D wa s e v a l u a t e d a s we l l a s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RE, P E, a n d NP T we r e t e s t e d . Re s u l t s T h e i mp r o v e me n t o f ED a f t e r s u p —
5 1 8 0 2 0 , C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0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i n l f u e n c e o f t e s t o s t e r o n e o n e r e c t i l e d y s f u n c t i o n( E D ) . Me t h o d s I n t h e l i g h t o f a g e , t h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E D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 l e s s t h a n 4 5 y e a r s o l d g r o u p( n = 3 0 ) a n d o v e r 4 5 y e a r s o l d g r o u 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睾酮对雄性性行为调控机制研究进展摘要:就近年来睾酮与雄性行为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着重论述了睾酮对性行为调节可能存在的机制,其中包括睾丸代谢的芳香化假说,雌雄激素受体的作用,性行为调节的快速机制,睾酮、一氧化氮和多巴胺三者对性行为调节的关系以及睾酮可能起作用的脑区。

关键词:睾酮性行为雌二醇受体睾酮(T)是主要的男性性激素,主要由的睾丸间质细胞分泌。

早期的研究发现,雄性大鼠阉割后插入延时在阉割不久后开始延长,且射精前插入次数在阉割后急剧减少。

阉割后性行为的消失依据严格的顺序:首先射精停止,然后插入停止,最后是骑跨消失。

而T注射按照相反的顺序恢复性行为,这说明了T能调节雄性性行为。

所以,T对调节性行为的机制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一、睾酮代谢对性行为的调节1.睾酮调节的芳香化假说T一方面,可由芳香化酶P450转化为17β雌二醇(E2);另一方面,可由5α-还原酶转化为二氢睾酮(DHT),然后分别通过雌激素受体α、β(ERα、ERβ)和雄激素受体(AR)调控雄性个体的性行为。

早期的研究表明,在大鼠中E2能够恢复阉割大鼠大多数的交配反应。

此外,皮下注射芳香化酶抑制剂和ER抑制剂能够抑制T对阉割雄鼠的性行为的恢复。

相反,DHT和不能芳香化的雄激素methyltrienolone不能恢复或维持阉割雄鼠的交配行为。

由此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睾酮对性行为调节的芳香化假说:睾酮主要通过芳香化转化为雌二醇来调节雄性个体性行为。

但是,E2并不足以维持所有的性行为。

与T处理或E2+DHT 处理的阉割大鼠相比,E2处理的阉割大鼠不能射精或射精次数很少。

此外,AR 拮抗剂flutamide抑制T在阉割大鼠中恢复交配行为的能力。

因此性行为的完全表现需要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共同参与。

2.雌激素受体和芳香化酶的基因研究ERα基因敲除(ERαKO)小鼠骑跨正常,但插入减少,而射精几乎消失;而阉割ERαKO小鼠用T处理或用高于正常剂量的DHT处理显示骑跨能力的部分恢复,但为未出现射精。

与之相反,ERβ基因敲除(βERKO)小鼠表现出正常的性行为。

芳香化酶基因敲除(ArKO)小鼠表现出骑跨,插入和射精的损伤;而苯甲酸雌二醇(EB)和EB +丙酸二氢睾酮(DHTP)注射后能够很好的重建ArKO小鼠的性行为。

以上实验表明,在小鼠中ERα和芳香化酶在性行为调控中其重要作用。

而在人类个案研究中,一例芳构化酶基因突变男性的性功能丧失,而使用E2而不是T明显改善了其性功能。

因此,在人类中T可能通过转化为E2后调节性行为。

3.睾酮性行为调节快速机制的研究近来发现,T对性行为的调节存在着快速机制。

有性经验大鼠阉割后3周后使用E2处理,35分钟内大鼠骑跨频率增,骑跨延时降低。

雄性阉割鹌鹑注射E2后也发现性行为快速地激发,最大激发发生在注射后15分钟左右。

进一步研究发现,皮下注射芳香化酶抑制剂V orozole在15~60分钟内降低雄性鹌鹑骑跨的企图并增加骑跨延时,但不影响其他的性行为指标。

而在小鼠中芳香化酶抑制剂能够在10~20分钟内,完全抑制正常小鼠的骑跨和插入,但不影响使用E2处理的ArKO小鼠的性行为。

以上实验说明可能存在非雌激素受体调节的快速调节机制,通过雌激素的快速增加和减少,能够调节雄性性行为。

二、睾酮通过与多巴胺的作用调节雄性行为1.睾酮与多巴胺多巴胺(DA)通过在性行为发生前和过程中的释放来调节在雄性性行为。

Hull等首先发现,而雄鼠阉割后T的消失,导致DA释放障碍并伴随着交配行为的消失。

随后他们发现,雄性阉割大鼠内侧视前区(MPOA)神经细胞胞外DA 的水平小于完整大鼠,而胞内的DA水平大于完整大鼠,DA释放促进剂Amphetamine作用后,阉割雄鼠DA释放量大于正常大鼠。

继而其又证实,阉割雄鼠MPOA处DA合成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TH)数量没有受影响。

最后文献又发现雄性大鼠阉割后21天,皮下注射丙酸睾酮(TP),在第十天时随着睾酮对性行为的恢复,DA释放增加。

综合以上研究,说明在MPOA处T的存在保证DA的释放;其消失导致DA释放障碍,但不影响DA的合成;恢复T的水平能恢复DA的释放;T通过调节DA的释放参与性行为的调节。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MPOA脑区,阉割大鼠使用T,EB+DHTP处理后胞外DA水平正常,且在受到雌鼠刺激时能够正常释放DA。

EB处理大鼠胞外DA高于正常大鼠,但在受到雌鼠刺激时胞外DA水平不增加。

而DHTP表现出胞外DA水平降低和在受到雌鼠刺激时胞外DA水平不增加。

由此,E2参与维持胞外DA的正常水平,而DA释放的调控可能需要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共同参与。

2.睾酮与一氧化氮大鼠中一氧化氮(NO)能在MPOA处够通过的第二信使cGMP信号通路增强DA的释放同时抑制其重吸收从而参与调控雄鼠的性行为。

与正常雄鼠相比,阉割雄鼠内侧视前核(MPN)NO合成酶免疫反应减小,而T处理后能使之恢复。

随后的研究发现,阉割雄鼠使用T恢复其性行为,性行为的恢复伴随着MPOA 处NO合成酶免疫反应的增加,而且同时发现NO合成酶免疫反应脑区同时也是AR和ERα的存在脑区。

T处理阉割大鼠恢复NO合成酶免疫活动同时也恢复对DA的调控,而E2和E2+DHT同样也表现出相同的效果,但DHT却没有。

因此,T可能通过NO介导神经信号通路调控DA的释放,从而调控性行为。

三、T起作用的部位1.激素受体和芳香化酶在脑中的分布在大鼠中ERα、β同时大量分布在终纹床核,内侧杏仁核,视前区,而同时少量分布在弓状核,皮质杏仁核,下丘脑腹内侧核,而在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视上核,大脑皮质中只有ERβ分布。

与之对应的是芳香化酶大量分布在终纹床核,内侧杏仁核内侧视前核,少量分布在下丘脑腹内侧核,皮质杏仁核。

雄激素受体分布在内侧视前核,背内侧杏仁核,中央被盖区,终纹床核,前部下丘脑,侧部下丘脑,腹侧,外侧隔,下丘脑腹内侧核,内侧杏仁核和弓状核。

2.睾酮与MPOA在MPOA处T通过NO参与的对DA的调节调控大鼠的性行为(见上文)。

3.睾酮与下丘脑内侧核(VMN)在VMH中大量分布着雄激素受体,而雌激素受体分布较少。

Harding等在雄性大鼠VMN处包埋AR拮抗剂hydroxyflutamide(OHF)后发现其性行为受到抑制。

随后他们发现,OHF在VMN前背侧区域对交配行为的抑制效果好于VMN后背侧区,且OHF也能抑制雄性的性动机。

继而,他们又发现,阉割大鼠3星期后,在VMN包埋TP两周不能恢复大鼠的交配行为,但能恢复雄鼠性动机。

由此,可认为T在VMN处可能通过AR调控大鼠性动机,而对交配行为的调节需要其他脑区的参与。

4.睾酮与杏仁核(AMG)芳香化抑制剂Fadrozole处理大鼠的同时在AMG释放E2,雄鼠骑跨和插入的频率未受显著影响,射精频率下降;而未受E2处理雄鼠性行为的全面下降。

而阉割仓鼠内侧杏仁核(MEA)用T处理,使50%以上大鼠恢复骑跨,而ER 拮抗剂能抑制此性行为的恢复,但不影响恢复性行为的大鼠的数量。

这些研究表明,在杏仁核处睾酮通过转化为雌激素调节性行为,但不充分。

Cooke等发现,阉割大鼠MEA后背区体积缩小,单个细胞体体积也减小;而E2和DHT处理都能恢复细胞体的大小。

因此,AR和ERs在维持MEA后背区正常功能中都发挥作用。

?utamide在MEA后背区能够消除雄鼠的雌鼠气味的偏爱,且偏爱的消失不是因为雄鼠无法分辨雄鼠和雌鼠的气味,而在MEA前背区和前背区/后背区外围无影响。

综合以上研究说明,在杏仁核主要由雌雄激素共同参与调节雄性性行为,雄激素起作用的部位可能是MEA后背区。

综上所述,一方面,E2,T和DHT通过雌雄激素受体调控雄性个体性行为;另一方面,T能通过转化为E2,通过快速机制调节雄性性行为。

而且T调节性行为的脑区有多个,包括MPOA、VMN和AMG。

在MPOA,T通过NO参与的对DA的调节调控大鼠的性行为。

参考文献:[1]Ogawa S,Lubahn DB,Korach KS,et al. Behavioral effects of estrogen receptor gene disruption in male mi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7.[2]Ogawa S,Washburn TF,Taylor J,et al. Modifications of testosterone-dependent behaviors by estrogen receptor-alpha gene disruption in male mice. Endocrinology,1998.[3] Ogawa S,Chan J,Chester AE,et al. Survival of reproductive behaviors in estrogen receptor β gene-deficient (βERKO) male and female mi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9.[4] Matsumoto T,Honda S,Harada N. Neurological effects of aromatase deficiency in the mouse. The Journal of Steroid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2003.[5] Bakker J,Honda S,Harada N,et al. Restoration of male sexual behavior by adult exogenous estrogens in male aromatase knockout mice. Hormones and behavior,2004.[6] Carani C,Rochira V,Faustini-Fustini M,et al. Role of oestrogen in male sexual behaviour: insights from the natural model of aromatase deficiency.Clinical endocrinology,1999.[7] Rochira V,Faustini-Fustini M,Balestrieri A,et al. 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in a man with congenital aromatase deficiency: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es of transdermal estradiol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hormonal parameters.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2000.[8] Cross E,Roselli CE. 17beta-estradiol rapidly facilitates chemoinvestigation and mounting in castrated male rat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1999.[9]Cornil CA,Dalla C,Papadopoulou-Daifoti Z,et al. Estradiol rapidly activates male sexual behavior and affects brain monoamine levels in the quail brain.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2006.[10] Cornil CA,Taziaux M,Baillien M,et al. Rapid effects of aromatase inhibition on male reproductive behaviors in Japanese quail. Hormones and behavior,2006.[11] Taziaux M,Keller M,Bakker J,et al. Sexual behavior activity tracks rapid changes in brain estrogen concentrations. J Neurosci, 2007.[12] Hull EM,Du J,Lorrain DS,et al. Extracellular dopamine in the medialpreoptic area implications for sexual motivation and Hormonal control of copulation. J Neurosci,1995.[13] Du J,Lorrain DS,Hull EM. Castration decreases extracellular,but increases intracellular,dopamine in medial preoptic area of male rats. Brain research,1998.[14] Du J,Hull EM. Effects of testosterone on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and tyrosine hydroxylase. Brain research,1999.[15] Putnam SK,Du J,Sato S,et al. Testosterone restoration of copulation and medial preoptic dopamine release in castrated male rats. Hormones and behavior,2001.[16] Putnam SK,Sato S,Hull EM. Effects of testosterone metabolites on copulation and medial preoptic dopamine release in castrated male rats. Hormones and behavior,2003.[17] Sato SM,Hull EM. The nitric oxide–guanosine 3′,5′-cyclic monophosphate pathway regulates dopamine efflux in the medial preoptic area and copulation in male rats. Neuroscience,2006.[18] Sato SM,Wersinger SR,Hull EM. The effects of nitric oxide–cGMP pathway stimulation on dopamine in the medial preoptic area and copulation in DHT-treated castrated male rats. Hormones and behavior,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