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 各论 6-15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疾

病。主要累及弹力型动脉和弹力肌型动脉。病变特征是动脉内膜脂质沉积以及灶性纤维性增厚、深部成分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动脉壁变硬。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缺血所引起,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它是所有冠状动脉病的结果,但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约占冠状动脉病的绝大多数,因此,习惯上将冠心病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同义词。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心肌耗氧量骤增致使心肌发生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阵发性胸骨后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感,放射至心前区或左上肢,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剂可缓解。

心肌梗死 ( myocardial infarction)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中断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血清部分酶活性增高和进行性心电图改变。

室壁瘤( ventricular aneurysm)是由于梗死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压作用下局限性向外膨隆而形成。可发生于心肌梗死的急性期或愈合期。多见于左心室前壁近心尖处。可继发附壁血栓、乳头肌功能不全、心律紊乱及左心衰竭等。

冠状动脉性猝死( sudden coronary death)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病变而引起的出乎意料的突发性死亡。多见于39~49岁成人,男性多见 ,可在某种诱因作用下发作,如饮酒、劳累、吸烟、运动等,也可在夜间睡眠中发病。诊断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法医检查排除自杀与他杀②病理学检查排除其他致死性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 ( primary hypertension)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独立性、全身性疾病,基本病变为全身细动脉硬化 ,常引起心、脑、肾和眼底病变及相应的临床表现。

心脏向心性肥大 ( concentric hypertrophy of heart)在高血压早期,左心室因压力性负荷增加发生代偿性肥大,心腔不扩张,甚至略缩小,室壁增厚。

高血压脑病 ( 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是指高血压患者因脑血管病变和痉挛致血压骤升,引起以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头痛、呕吐、视力障碍及意识模糊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急进型高血压 ( accelerated hypertension)多见于青中年,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常>17.3 kPa( 130 mmHg) ] ;病变进展迅速,病变特征是增生性小动脉硬化和细动脉纤维蛋白样坏死;较早出现肾衰竭。又称为恶性高血压。

6.1.11动脉瘤 ( aneurysm)是指血管壁的局限性异常扩张,常由先天性结构缺陷或后天性病变引起;以主动脉及脑血管最常受累。

6.1.12风湿病 ( rheumatism)是一种与乙型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侵犯结缔组织;以形成Aschoff小体为病变特征,影响广泛,包括心脏、关节、皮下组织,临床表现多样。

6.1.13阿少夫小体 ( Aschoff body)又称为风湿小体,是风湿病的一种肉芽肿性病变 ,镜下为球形、椭圆形或梭形结节,其中心可见纤维蛋白样坏死,周围有较多Aschoff细胞,外周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6.1.14绒毛心 ( corvillosum)是指纤维蛋白性心包炎时,心包表面渗出的纤维蛋白因心脏博动牵拉而成绒毛状。

6.1.15环形红斑( erythema annulare)见于儿童风湿热患者,是风湿性皮肤渗出性病变,表现为患者的躯干、四肢出现淡红色环状红晕,微隆起,中央皮肤色泽正常,镜下为非特异性渗出性炎。

6.1.16心瓣膜病 ( valvular vitium of heart)是心瓣膜因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性疾病造成心瓣膜器质性病变,表现为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6.1.17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 primary granular atrophy of the kidney)原发性高血压时双肾对称性缩小、重量减轻,变硬;表面呈均匀细颗粒状,切面,肾皮质变薄(厚度小于3~5 mm) ,肾盂周围脂肪组织填充性增生。

6.1.18 Mac Callum斑( Mac Callum patch)是风湿性心内膜炎时,心内膜尤其是左心房后壁内膜增厚、粗糙、皱缩呈地图状。

6.1.19夹层动脉瘤( dissecting aneurysm)是血流从动脉血管内膜破裂处进入病理性疏松的中膜,并顺血流方向将中膜纵向劈开,形成的套管样的假血管腔。

6.1.20原发性心肌病 ( primary cardiomyopathy)是指原因未明的心肌原发性非炎性病变,是除外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瓣膜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病理改变,又称特发性心肌病。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后有哪些继发病变?

6.4.01①斑块内出血;②斑块破裂;③粥瘤性溃疡;④钙化;⑤动脉瘤形成;⑥血管腔狭窄。

简述心肌梗死的类型及特点。

6.4.02 ( 1)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特点:多发性、小灶性(0.5~1.5 cm)坏死 ,不规则分布于左心室四周 ,梗死仅累及心室壁内侧 1 /3的心肌 ,并波及肉柱及乳头肌。( 2)区域性心肌梗死特点:病灶较大,直径2.5 cm以上,累及心室壁全层,尤其多见于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室间隔前2 /3及前内乳头肌。

简述心肌梗死的合并症。

6.4.03①乳头肌功能失调;②心脏破裂;③室壁瘤;④附壁血栓形成;⑤急性心包炎。

简述原发性高血压晚期心、脑、肾的病变特点。

6.4.04①心:左心室向心性肥大→离心性肥大;②肾:双侧原发性颗粒性肾固缩;③脑:

高血压脑水肿,脑软化 ,脑出血。

简述风湿病的基本病变。

6.4.05可表现为非特异性炎或肉芽肿性炎。典型病变分为三期:①变质渗出期,即结缔

组织黏液变性和纤维蛋白样坏死;②增生期 (肉芽肿期),即由纤维蛋白样坏死物Aschoff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构成的Aschoff小体;③纤维化期(愈合期.)。

简述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病变特点及其后果。

6.4.06急性期:瓣膜肿胀,闭锁缘有串珠状单行排列的疣状赘生物,粘连紧密,不易脱落。后果:病变反复发作,致瓣膜增厚、变硬、卷曲、短缩,瓣叶相互粘连,腱索增粗、短缩,导致瓣膜病。试比较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时赘生物的病变特点。

6.4.07①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发生在原无病变的瓣膜,赘生物体积巨大、松脆、含大量细菌,破碎后引起含细菌性栓塞和转移性脓肿;②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常发生在原有病变的瓣膜,赘生物呈息肉状或菜花状,污秽灰黄色,质松脆、易破碎脱落,其深部有细菌团,赘生物脱落引起动脉性栓塞和血管炎。

何谓原发性高血压? 其各型病变特点是什么?

6.4.08 ( 1)原发性高血压:①原因未明;②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收缩压≥140 mmHg ( 18.7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 12.0 kPa) ]为主要表现;③独立性全身性疾病;④以全身

细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变;⑤常引起心、脑、肾及眼底病变,并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2)各型病变特点: 1)缓进型高血压的病变特点:①功能紊乱期的基本改变为全身细、小动脉痉挛;②动脉系统病变期的病变为细动脉、肌型小动脉硬化,弹力肌型及弹力型动脉可伴发粥样硬化病变;③内脏病变期的病变为心脏代偿期左心室壁向心性肥大,失代偿期左心室壁离心性肥大;肾脏: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脑:高血压脑病,脑软化,脑出血;视网膜:视网膜中央动脉硬化; 2)急进型高血压的病变特点:增生性小动脉硬化和坏死性细动脉炎。

风湿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为什么易发生于心瓣膜闭锁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