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白血病病人抑郁情绪的影响

合集下载

认知心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情绪管理及治疗的影响

认知心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情绪管理及治疗的影响
性。
认知心理 干预 能显著 降低 急性 白血病化 疗 患者 负性情绪 的严重程 度 ,提 高其 治疗 的依 存
【 关键词 】 急性 白血病 ;认知干预 ;化疗 ;负性情绪 【 中图分类号】R737 【 .1 3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52 (01 1 08 o 07 97 21 )0 — 04一 3
4 ) T ep t ns n te sc o ea ygo pw r g e o nt epy h l ia it v ni eie uien  ̄ n ae T e 0 . h ai t i h y h t rp ru ee i nc g iv sc oo c e e t n b s sr t u igc r. h e p h v i g l nr o d o n
取8 2例急性 白血病化 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后随机 分为认知干预组 4 例 和对照组 4 2 0例 。认知 干预 组在 住院期 间除 常规护理外另行 小组认知干预 ,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 焦虑抑郁量表 ( A H D)得 分 ,观察 两组 对治疗的依 存性。结果 干预后 。干预组较对照组 焦虑得 分 [ ( . 1±29 )分 V. ( .5432 ) 分 ] 53 .3 S 7 6 .9 - 、抑郁得 分 [ ( . 3±2 6 ) 分 V. 53 .1 S (. 5± .4 分] 均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0 0 ) 75 2 6 ) P< .5 ;治疗依存程度 干预组 明显优 于对照组 ,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00 ) J .5 。结论 P<

8 ・ 4

社 会 ・行 为 ・心 理 ・

认 知 心 理 干 预 对 急 性 白 血 病 化 患者 情 绪 管理 及 治 疗 的影 响 疗

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护理体会

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护理体会

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护理体会摘要:白血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恶性血液病,化疗作为缓解病情、延长病人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需要严密的用药方案,而且需要相应的临床健康心理护理[1],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穿护理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至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在白血病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两年来,通过对白血病化疗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护理,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缓解了病人病情,提升了病人的生存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心理健康教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215-01白血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恶性血液病,化疗作为缓解病情、延长病人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需要严密的用药方案,而且需要相应的临床健康心理护理[1],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穿护理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至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在白血病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两年来,通过对白血病化疗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护理,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缓解了病人病情,提升了病人的生存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我科共为178例白血病病人(同意化疗),年龄为7-75岁,男109例,女69例,平均住院日27天。

2心理特点2.1心理特点。

多数病人对疾病诊断持否认态度,质疑自己怎么会得这种病?而且,心理疑虑重重,既绝望又恐惧,认为自己患了绝症,生命已经倒计时,心情沮丧,终日惶恐不安,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茶饭不思、不愿意与人沟通,有的病人表现易激惹、情绪不稳、焦虑、抑郁、悲伤与绝望。

2.2对化疗药物副作用的不了解与恐惧:由于病人对化疗药物只是了解的缺失,加之化疗药物种类繁多,治疗方案不尽相同,药物副作用也不一样,但是大多数药物尤以胃肠道症状为多见,初次用化疗药物病人,看见其他病人化疗时的临床表现,如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口腔感染等,就会产生恐慌心理,再有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作用,对心、肝、肾等器官也有一定的损伤,病人表现精神不振、倦怠、乏力等,使一些准备上化疗的病人产生畏难心理。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白血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心理护理在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白血病是一种需长期治疗的疾病,这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患者在得知自己患有白血病的消息时,通常会感到震惊、恐惧和绝望。

而这些负面情绪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都是不利的,所以在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中,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心理护理师应该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和心理支持。

在患者了解自己病情的医护人员也应及时地与患者交流,告诉他们白血病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并鼓励患者积极对待治疗。

心理护理师还应引导患者积极面对和应对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缓解内心的紧张和压力。

心理护理师还应关注患者的自尊心。

白血病患者常常会感到自己在生活中变得无能和无用,这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心理护理师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参与到治疗和康复中来,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心。

白血病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放化疗等治疗方式,这些治疗可能会导致身体的不适和副作用,进一步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

在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师应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帮助他们缓解不适和副作用带来的负面情绪。

心理护理师还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例如通过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等方式,帮助患者减轻身心压力,促进康复。

白血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与外界的社交和家庭联系有限。

这会导致患者感到孤独和无助,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心理护理师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提供必要的安慰和支持。

心理护理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例如组织病友交流会等,帮助患者建立起互相扶持的支持体系,缓解他们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一个非常综合的过程,需要护士和心理护理师共同合作,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

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和抑郁等负面情绪,促进他们的康复和身心健康。

心理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德尔影响。

方法将5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分析心理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果心理护理使急性白血病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降低了不舒适感,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化疗;生活质量提高;心理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28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29-01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对5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有效的改善患者情绪,减轻化疗反应,降低了患者的不舒适感,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52例经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其中男性40例,20-45岁,女性12例,18-30岁。

均接受化疗。

随机为对照组26例和干预组26例,两组在年龄、病程、文化、机体状况、经济状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化疗与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30min/次,2次/周,共持续4-6周。

主要采用访谈方式,结合放松行为训练。

具体内容包括:①耐心倾听患者叙述各种症状,使患者不良情绪得以释放。

②讲解有关化疗方面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克服自卑感,提高患者的应对与适应能力。

对症状改善者给予鼓励,充分调动患者的康复潜力。

③让家属共同参与心理护理访谈,使其了解患者心理状况,了解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让家属主动地关心、体贴患者并给与经济支持,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满足患者希望得到更多人同情和关心的愿望。

④放松行为训练,对于过度焦虑、抑郁的患者,在干预过程中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缓解其紧张情绪。

1.2.2 实施程序首先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建立良好关系并取得合作。

测查的内容: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2.0)]英文版和中文版[1]的5个功能量表其中的一项情绪功能和3个症状量表(疲乏、疼痛、恶心、呕吐)对患者问卷调查,所有患者均进行治疗中和治疗后两次调查。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
有 统 计学 意义 。
结 果
标如 S S S S比较均差异无 统计学 意义 A 、D ( 00 ) 化疗 后心理护理 及健康 教育 P> .5 , 干预组 S S评分均显著低 于化疗 前 ( D P<
0 0 ) 而 基 本 护 理 组 化 疗 后 S S S S评 .5 , A 、D
究结果显示 , 积极 的心理护 理及健康 教育
判定标准 : ①判 断患者抑郁情绪 变化
的抑郁 自评 量 表 ( D ) 量 表有 2 SS , 0个选 项, 采取 由轻到重 的 4级评 分法 , 中 5 其 O

在改善 了白血病化 疗患 者的异 常心理 问
题 的同时 , 也使治疗效果得到显 著改善。
前有显著改变 , 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差 P< 0 0 ) 两组化疗前后抑郁 程度比较 , .5 , 见表
3。
对 白血病患者 的心 理护理 和健 康教
育 之 所 以 能够 取得 较好 的效 果 , 方 面 是 一
由于 心理护理及健 康教育 能够有效 减轻
20 08年 9月 ~2 1 0 0年 9月 收 治 白血 病 患 者 13例 , 5 例 , 6 1 男 1 女 2例 , 龄 3 年 0
本研 究 显 示 , 疗 前 心 理 护 理及 健 康 化 教 育 干预 组 与 基 础 护 理 组 的心 理 状 况 指
例 为 对 照组 , 两 组 化 疗 前 后 焦 虑 、 郁 对 抑 指 数 为 指标 分析 其 临床 疗 效 。 结果 : 疗 化
后 干预 组 的 S SS S评 分 均 显 著 低 于 基 A 、D 本 护理 组 , 生 存 时 间 显 著 高 于 基 本 护 理 而 组 ( 00 ) P< . 5 。结 论 : 理 护 理 及 健 康 教 心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服 务 的同时 , 要对 病人 倾注 爱心 , 耐心 听取 病人 的诉 说 , 并对 各 种 疑
我 院血液科 在 2 0 1 2年 下半 年 至 2 0 1 3年上 半年 收 治 的 5 0例 白 血病 患者 , 其中, 女2 6 例, 男2 4例 , 年 龄在 l 5至 6 7 岁 之 间。全 部病
5 讨 论
由于本病 恶性 程度 高 , 病 情严重 , 预 后不 佳 , 常 造成 患者 和 家属
心理 障 碍 。在诊 断 治疗 早 期 , 主要 表 现为 抑郁 与焦 虑 , 这 已经 被 国 内外 学者 证实 研究 [ 2 ] , 如 不 进 行早 期 干 预 , 不 仅 影 响 治疗 方案 的
虑 给予 合理 有效 的答复 。根 据 病 情及 病 人 的 理解 能 力 给予 合 适 的 健 康教 育 , 包 括帮 助 病人 家 属 获 得 照 护 病 人 的 知 识 和 技 能 的 宣 教 工作 。 4 . 2病 人 需经 常 抽 血及 做 骨 髓 穿刺 检 查 , 应 热情 、 耐心 地 进 行 解释 , 事先 说 明 其 目的 、 必要 性 以及 操 作过 程 。操 作 时体 贴关 怀 病 人, 尽 量减 轻 其 不适 。介 绍经 过 化疗 而 缓解 的典 型病 例 , 鼓励 病 人 正视疾 病 , 以积极 态 度坚持 完 成 化疗 , 并介 绍 药 物可 能 发 生 的不 良 反应 及化 疗 时 的注 意事 项 , 注 意 口腔 清洁 , 多 漱 口。鼓 励 病 人家 属 参与 护理 过 程 , 使病 人感 到 自己处 于 一个 关心 、 同情 、 舒适、 安全 的 医疗环 境 中 , 从 而增 强战胜 疾病 的信 心 。若 做 骨髓 移植 的病 人解 释 骨髓 移植 的 必要 性 、 可行 性 、 要求 、 操 作方 法 和应 配合 事 项 , 及 向其 讲解 同种病 例移 植成 功 的例 子 , 以增 强其 信 心 , 消 除其 顾 虑 和心 理 排斥 情绪 , 使其 顺利 地配 合 医护工作 。

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影响论文

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影响论文

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9名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有所改善,护理人员应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多应用这些方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心理状况;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49-02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

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及各器官浸润症状。

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中会出现恶心、呕吐及脱发等现象导致他们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1],常见的有焦虑、恐惧、紧张怕疼等[2]。

我们及时掌握我院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现将本研究的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3月入住我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年龄7-32(11.8±17.6)岁,其中女性患者56例,男性患者33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46人,对照组患者43人,两组患者的统计学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干预:对干预组患者采取以下干预措施,①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用眼神与患者保持联系,对患者的顾虑给予科学的解答,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鼓励和引导病人情感的疏泄,缓解患者压抑的情绪;②着力激起病人的求生欲望,了解病人的想法,通过交谈启发和引导病人学会认识自身的错误想法,使他们明白白血病并非是不治之症,逐渐树立他们对抗疾病的信心;③向患者介绍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虽然无法完全避免这些反应,但是可以通过心理、行为的调整,辅助药物的使用而减轻,消除病人的疑虑;④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嘱咐家属轮流进行看护,增强家庭支持,从内心深处让病人得到家庭的温暖,可以让病人安心养病;⑤护士应给予患者关心、体贴和理解,用精湛的技术和敏税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各种异常情况,并能做出及时处理,同时能给其作出正确的指导,如预防感染,定期复查,高营养饮食,勿过度劳累等;⑥向病人介绍清楚病人所处的病程阶段,讲明急性白血病的病理特点,叮嘱病人听从医生的治疗安排,按时化疗,早日康复。

综合心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的影响

综合心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的影响

低流量持续吸氧1 2 / i 。 ) - L r n ( 患者要低盐 、 a 3 低脂、 易消化 饮食 , 少食 多餐 , 限制 液体量的摄入 , 严格记录 2 h出入 4 量。4 此外 , () 还应加强健康教育 , 嘱患者避免劳 累, 肺部感 染, 便秘 等 , 而消除心 力衰竭的诱 发因素 。 从
得了宝贵的时间。 控制液体输入量及输液速度 , 控制输液 量 , 日不超过l 0 ml滴速不超过3 滴/ n, 每 50 , 0 mi 同时要根 据药物性质和病情灵活掌握液体滴速。5给予心电监护 、 () 血压 监测 、 饱和 度监 测等 。 氧 严密 监测 , 注意 心律 、 率变 化、 血压变化 。 时病人 多易发生恶性心 律失常 , 此 室性 心 动过速 , 室颤等 , 还要严密观察血压情况。 6 发作期心理 () 护理 : 由于 突然发病 , 理人 员抢救 病人的紧张 情绪 , 护 加 之 病情本身带 给病人 的痛苦 , 病人容 易产生紧张 焦虑心 理, 这种 紧张情绪刺激 交感神经兴奋 引发早搏 , 室性心动 过速 等 , 对病情 不利 , 会加 重心衰 。 护理 人 员要 作好病人
的心 理 护 理 , 励 病 人 增 强 战 胜 疾 病 的 信 心 。 鼓
4 2 急性左心衰缓解期 的护理 ( ) . 1 嘱患者取半卧位 , 限制活动 量 , 急性 期应绝对 卧床休息 。 持病房安静 , 保 温 湿度适合 , 绝探视 , 免不 良刺激 , 谢 避 加强生活护理 。 2 ()
【 关键词 】 白血病 ; 属 ; 家 焦虑 ; 抑郁 ; 心理治疗
0 70 ) 6 0 0
【 中图分类号】 7 .3 R4 3 7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0 4 6 7 (0 0 0 - 1 5 0 l0 - 8 9 2 1 ) 2 0 6 - 2

白血病患者人格特征

白血病患者人格特征

白血病患者人格特征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会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面对诸多压力和挑战,这些都会对其人格特征产生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白血病患者的人格特征。

一、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状态白血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需要面对诸多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困难。

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沮丧、恐惧等复杂的情绪。

这些情绪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人格特征。

1. 孤独感由于治疗期间需要长时间住院或频繁去医院接受治疗,白血病患者可能会感到孤立无援,缺乏社交支持。

这种孤立感可能导致他们变得更加内向、自闭。

2. 无助感在治疗期间,白血病患者经常需要依赖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

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的身体,产生无助感。

这种无助感可能导致他们变得更加消极、悲观。

3. 沮丧感白血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需要面对各种不适和副作用,例如恶心、呕吐、脱发等。

这些不适和副作用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沮丧和失望,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人格特征。

二、白血病患者的人格特征1. 坚韧不拔白血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经历长时间的住院和接受各种治疗。

这需要他们具备坚韧不拔的品质,能够承受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压力。

许多白血病患者表现出了非常强大的意志力和毅力,能够坚持治疗并克服困难。

2. 自我控制能力白血病治疗期间需要遵循一定的生活规律,例如合理饮食、适当锻炼等。

这需要白血病患者具备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自觉地遵守规定,保持身体健康。

3. 乐观向上白血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例如身体不适、治疗副作用等。

许多白血病患者表现出了非常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感恩之心在治疗期间,白血病患者需要得到医护人员和家人的支持和关爱。

许多白血病患者表现出了感恩之心,能够感谢他们的支持者并回报他们的关爱。

5. 自我意识强白血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和治疗进展情况。

这需要他们具备较强的自我意识,能够主动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3H护理模式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社会支持状况的影响

3H护理模式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社会支持状况的影响

分 为观 察 组和 对照 组各 2 5例 , 对照 组化 疗期 间采 用 常规 护理 , 观 察组 采 用 3 H 护理 模 式护理 ; 观 察 两组 Z u n g焦虑 自评 量表 ( S A S ) 、 Z u n g抑郁 自评量表 ( S D S ) 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S S R S ) 评 分 变化。结果 : 护理后 , 观 察组 S A S 、 S D S评 分显 著低 于对照 组
认知 、 理解 能力正 常 。随机分 为 观察 组 和对 照组 各 2 5 例, 两组 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1 . 2 方法 对 照组 化 疗 期 间给 予 血 液科 常规 护 理 , 观察 组 实施 3 H 护 理模 式护 理 , 具体 措 施 : ① Ho t e l : 按 照 航空 礼仪 服务 和 五 星 级 宾馆 服 务 标 准 培 训 护 理 人 员, 并邀 请 星级宾 馆管 理人 员进 行 现场 培训 、 指导 , 提 高 护理 人 员 H o t e l 服 务 理 念 和 意 识 。规 范 护 士 的 言
【 关键 词】 3 H护理模 式; 白血病 ; 化疗; 焦虑 ; 抑郁 ; 社会 支持
中图 分 类 号 : R 4 7 3 . 7 3 文献标识码 : A D 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7 2 5 6 . 2 0 1 4 . 1 7 . 0 2 3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7 2 5 6 ( 2 0 1 4) 1 7—0 0 4 6— 0 2
安慰 、 化疗 不 良反应 解 释和 打 消患者 对 医疗 费用 担 心
等, 让家属积极参与化疗过程的护理 。②H o s p i t a l : 白 血病预后较差 , 需多次住院化疗 , 患者多伴有焦虑 、 悲

心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后低细胞期患者焦虑和抑郁影响

心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后低细胞期患者焦虑和抑郁影响

心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后低细胞期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化疗后低细胞期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心理干预方法。

方法:对我科室100例白血病化疗后低细胞期患者的心理特征,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案。

应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对白血病化疗后低细胞期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

结果:心理干预后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

结论:对白血病化疗后低细胞期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减少和消除白血病化疗后低细胞期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从实施温馨护理、人性化护理、排解和优性情绪、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实施心理护理,指出白血病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后低细胞期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干预白血病患者需长期多次化疗,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大,且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患者在化疗后又要挺过低细胞一关。

很多白血病病人并不死于癌症本身,而是死于低细胞期带来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出血,贫血,感染等。

白血病患者病死率较高,在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很容易导致病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悲观失望,丧失了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影响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进行。

尤其经过一段化疗后,病人的药物副作用大,静脉穿刺困难,或病情反复时,病人更容易陷入紧张,悲观之中,往往不愿继续治疗,这些情绪可能抑制机体的免疫识别和监视,促使病情恶化。

培养病人的良好情绪,配合化疗进行,是护理白血病病人的当务之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本科室收治白血病患者100例,入选患者均为白血病化疗后低细胞期患者,年龄15~60岁。

全部病例均经骨髓细胞学、组织化学及免疫学确诊,所有患者文化程度均在小学以上,无心理障碍和精神异常,能进行正常语言和文字交流。

入选患者男性45例,女性55例。

1.2方法1.2.1准确评估在化疗后低细胞期发放自编调查表,2周后再次发放自编调查表,比较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并 注 意保 护 患者 , 当患 者渐 渐 意识 到 自己确 实 是患 白血病 时 , 会 陷入 极度 的痛 苦之 中 , 便 这更 需要 护士
的体贴 和关 怀 。 3 治疗 阶段 的心理 变 化 . 2 患者 在 治疗 阶段 , 遭受
每 一 位 患 者 护 理 干 预 前 后 行 汉 密 顿 抑 郁 量 表
着举足 轻重 的作 用 [。 1 l
理 反 应 。 据文 献 报 道 [, 见 的恐 惧 有 : 疾病 知 根 1常 l 对 识 缺 乏 的恐 惧 , 孤 独 的恐 惧 , 对 对疼 痛 的恐 惧 , 与 对
亲人 分 离 的恐惧 等 。 恐惧 又 唤起 对过 去 和未 来 对 比 的联想 和 回忆 , 因而产 生 消极情 绪 。 多数患 者得 知 患 白血病 时有 一个 震惊 期 ,处于
维普资讯
第 2卷 第 3 5 期
2 年 6 08 0 月









V0 . 5 No3 1 2 .
J u a f b i d c l olg rC n iu n d c t n or l n o He e Me i a l e f o t i g E u ai C e o n o
3 心理 分 期
31 疾 病 早 期 的 心 理 变 化 . 恐 惧 是 普遍 存 在 的心
严重 的心理问题 , 导致病情急剧恶化 , 降低生活质 量。 白血病 是造血 系统 的恶 性肿 瘤 , 因此 做好 患 者 的 心理 护 理 , 对患 者 的治 疗 效果 及 生 活质 量 的 提 高起
穿刺术后确诊 的, 预想不到的打击使患者倍感焦虑 , 恐惧 , 悲观绝 望 ,2 16例 患者有 此 心理 , 5例患 者 为小

心理护理对白血病患者消极心理的影响观察分析

心理护理对白血病患者消极心理的影响观察分析

[ ] 晓芳. 瘤 患 者化 疗期 间的 心理 护理.医药产 业 资 讯 , 5王 肿
20 l 1 8 . 0 5,7( 0):4
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和行 为方式 , 持续 和加 强这 种心理反应 , 能
提高机体的抗病 能力 , 帮助患者渡过治疗 的难关 , 对提高治 疗效
果 具 有 重要 意义 J 。许 多 临 床 实 验 研 究 证 明 , 理 治 疗 性 干 预 心
寞;3 情绪不稳定 、 () 内心混乱 、 知不 良 ;4 个 性表 现为精 神 认 ()
衰弱型 : 眠 、 梦 、 志减弱 、 疾病充 满不安 和恐惧 。对此 , 失 多 意 对 本 组 根 据 患 者 表 现 的 心理 问题 , 立 个 性 化 护 理 计 划 , 针 对 性 建 有
采用护理干预手段。
采用S L一 0 C 9 测评表对 10 0 例白血病患者在进行护
效 果 佳 , 予 护理 干 预 后 负性 心 理 显 著 降 低 。 结 论 对 白血 病 患 者 进 行 护 理 干 预 , 给 能
【 关键词 】 心理护理 ; 白血病 ; 消极心理 ; 影响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系统 恶性疾病 , 其发 病率 约 占恶 性肿瘤 总发病率的 5 … 。由于此病 的难治性 , 患者 在接 受治 疗 的 % 使 期间 , 以接受所发生的一切而心理负担过重 , 而影 响治疗及 难 从 疾病的恢复。因些 , 对此类患者除一般护理外 , 还应特 别注意心 理护理 , 努力消 除其不 良反 应 , 为患 者提供 一 个 良好 的心 理环 境, 提高患者 的适应能力 , 强其 战胜 疾病 的信心 。本文 对 10 增 0 例自血病 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手段 , 前后进行 比较 , 理干预效 并 护

白血病52例心理护理

白血病52例心理护理

抗 焦虑 主要 采用认 知疗法 和 支持疗 法 : 护理 人员 认真倾 听患 者 主诉 , 细心解释患者 的疑 问, 使患者能够正 确认识 自己疾病 的发生 和发展 。鼓励 患者 家属 经常探 望 患者 , 家庭 角度帮 从 助患者战胜疾病 。抑郁症患 者主要采用交互作用心 理治疗
方 法 , 先 帮 助 患 者 分 析 病 情 、 导 患 者 正 确 面 埘 疾 病 , 立 首 指 建 良好 的护 患 关 系 ; 次 要 帮 助 患 者 树 立 战 胜 疾 病 的 信 心 ; 后 其 最
明显减轻或消失 , 患者对生活产生希望 , 由于受 到社会 的歧 但
视 、 庭 生 活 障 碍 、 心 白 血 病 复 发 , 此 抑 郁 症 状 表 现 不 明 家 担 因
1 1 临床资料 .
本组 急性 白血病 患者 5 2例 , 3 男 3例 、 l 女 9
显 , 焦虑症状 仍持续存 在 。若 患者 经过 一 阶段 时 问治疗未 但
缓 解 或 复 发 , 对 治 疗 失 去 信 心 , 上 经 济 负 担 和 家 属 失 去耐 会 加
例, 年龄 1 6 4~ 8岁。其 中对 白血病有 基本 了解的仪 5例 。3 2 例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况 ,4例有 不同程 度 的抑 郁情况 。患 3
者 心理 问题 很 严 重 。
心 , 生绝 望的念头 , 产 甚至 自杀 , 因而主要表现 为抑郁症状 。 在此情况下 , 士一方面要嘱咐患者定期进 行复查 , 护 并要尽可 能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和体育 锻炼 ; 另…方 面嘱 咐家属 对患者
焦 虑 、 望 的心 境 中 , 理 处 于严 重 失 衡 状 态 。 绝 心
3 1 白血 病 患 者 的 心 理 问题 . 3 11 心理护理前期 . . 患 者 来 院 后 对 医院 有 陌 生 恐 惧 心 理 , 护理 人 员 要 为 患 者 提 供 舒 适 温 馨 的 环 境 , 患 者 减 少 对 医 院 使

护理程序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毒副反应的影响解析

护理程序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毒副反应的影响解析

参考文献1 张晓敏,赵金花.循证护理在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9):587-589.2 乐杰.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97.3 黄月红,黄月桂.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3,35(2):78-80.4 刘玉娥.个体化护理干预联合克霉唑阴道片对妊娠合并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4):574-576.5 秦淑莲,汪小丰.心理护理与健康护理在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5):260-261.6 冯海芹.护理干预对阴道炎的影响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3,39(4):301-302.7 成芳.护理干预在老年性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28(4):351-352.8 周剑芳.综合护理干预对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预后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9):18-19.9 余艳芸,林和萍.健康教育对提高真菌性阴道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价值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8):2854-2855.10 王有美.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妇科阴道炎的影响效果分析[J].延边医学,2014,(32):121-122.(本文编辑:戚兆力)护理程序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毒副反应的影响王明君 胡晓玲ʌ摘 要ɔ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毒副反应的影响㊂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0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9例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量表(HAD)得分及化疗期间毒副反应症状改善情况㊂结果 观察组HAD-A㊁HAD-D 评分(5.37ʃ4.35㊁5.56ʃ3.37)明显低于对照组;化疗期间恶心呕吐㊁呼吸困难㊁食欲下降㊁失眠㊁腹泻以及便秘等毒副反应发生率(35%㊁20%㊁20%㊁5%㊁20%㊁12.5%)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㊂结论 运用护理程序对白血病患者予以针对性地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负性情绪的严重程度,减轻其化疗毒副反应症状㊂ ʌ关键词ɔ 白血病; 护理程序; 毒副反应; 负性情绪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6.04.008作者单位:252000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血液科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program on negative emotions and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leukemia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 Wang Mingjun ,Hu Xiaoling .Hematology Depart-ment ,People ᶄs Hospital of Liaocheng City ,Liaocheng 252000,ChinaʌAbstract ɔ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nursing program on negative emotions and adverse reactionof the leukemia patients undergoing chemotherapy.Methods A total of 79cases of leukemia patients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from April 2010to March 2014in ou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9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40cases)through stratified randomization.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nursing intervention by applying the nursing process.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cor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chemotherapy.Results The HAD-A and HAD-D score (5.37ʃ4.35,5.56ʃ3.37)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incidence rates of nausea and vomiting,difficulty in breathing,loss of appetite,insomnia,diarrhea ,constipation and other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chemotherap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s Applying the nursing procedure and providing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leukemia can reduce the patientsᶄseverity of negative emotions,relieve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chemotherapy.ʌKey words ɔ Leukemia;Nursing procedure;Adverse reaction;Negative emotion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是国内十大临床常见的高发恶性疾病之一[1]㊂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化疗药物在有效杀伤肿瘤细胞时,亦对人体正常细胞产生伤害,其毒副反应不仅降低患者的舒适状态,还可造成患者极度紧张㊁焦虑等心理㊂再加之白血病病情重㊁变化快㊁医疗费高及预后不良等因素,更加重了患者的精神压力,患者治疗期间常出现恐惧㊁悲痛㊁紧张㊁焦虑㊁愤怒㊁抑郁等各种负性情绪,甚至放弃治疗[2]㊂故在患者化疗的同时,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㊂本研究主要探讨护理程序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毒副反应的影响,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本院在2010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9例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3]中关于白血病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㊂对照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15~63岁,平均(47.25ʃ11.37)岁,学历:初中及以下12例㊁高中及中专17例㊁大专及以上10例,经济状况:较差10例㊁一般19例㊁较好10例,病程0.3~1.5年,平均病程(0.75ʃ0.34)年;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7~65岁,平均(47.33ʃ11.42)岁,学历:初中及以下11例㊁高中及中专19例㊁大专及以上10例,经济状况:较差11例㊁一般18例㊁较好11例,病程0.4~1.6年,平均病程(0.72ʃ0.25)年;两组在性别㊁受教育水平㊁病程㊁年龄㊁经济状况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1.2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予以护理,入院后进行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化疗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饮食㊁生活注意事项;化疗前1d予以吗丁啉口服,5mg/次,3次/d㊂观察组:采用评估-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干预㊂①首先进行入院评估,了解患者心理体质状况㊁生活习惯㊁相关疾病史等临床一般资料并做初步分析,详细记录患者既往化疗不良反应症状,及是否有胃病㊁慢性咽炎等既往史㊂②根据入院评估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采用文字教育㊁语言教育的形式,给予患者白血病知识㊁饮食指导㊁休息指导㊁并发症预防㊁感染预防方面的指导教育[4]㊂③化疗前护理干预:入院后根据患者年龄㊁性格㊁病情轻重合理安排病室㊂对首次化疗者,责任护士向其详细解释化疗的重要性及副作用,让患者及家属掌握一定的化疗相关知识,治疗时有心理准备㊂对曾经化疗后有恶心㊁呕吐毒副反应的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并指导其采用相应处理措施,消除其化疗恐惧感[5]㊂护理人员以热情㊁和蔼的态度,调动家属积极性,使其帮助㊁安慰㊁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㊂③化疗期间护理干预:化疗前1d选用止吐㊁缓解焦虑的穴位进行贴敷按压;化疗前半小时将10mg的胃复安㊁5mg的地塞米松用5ml的注射器抽吸后行足三里穴位封闭注射,两侧交替使用㊂对于爱好音乐的患者,在其化疗时可播放音乐,降低植物神经兴奋性,分散注意力,减轻化疗中的毒副反应症状[6]㊂注意控制化疗时进食时间及食物温度㊂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并做好详细记录㊂④化疗后护理干预:坚持耳穴敷贴按压,指导患者适当起床活动㊂整个化疗过程中注意调控环境㊁饮食以及患者负性情绪,并贯穿始终㊂配合耳穴贴敷:选脾㊁内分泌㊁胃㊁肝㊁神门以及交感所对应穴,每次选穴3~4个,每3d更换1次,两耳交替贴敷[7]㊂指导患者每日进行4~6次按压,每次2min,至患者耳廓有热㊁胀㊁痛感即可,手法不可过重,以防皮肤压破㊂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HAD)[8]得分及化疗期间恶心呕吐㊁呼吸困难㊁食欲下降㊁失眠㊁腹泻以及便秘等毒副反应症状改善情况㊂HAD由14个条目组成,包括7个抑郁评定条目㊁7个焦虑评定条目),分为无症状(0~7)㊁可疑症状(8~10)㊁肯定存在症状(11~21)3个等级㊂1.4 统计学方法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焦虑(HAD-A)㊁抑郁(HAD-D)等计量资料用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毒副反应用百分比(%)表示,采用SPSS17.0软件分别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HAD-A㊁HAD-D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得到明显改善,HAD-A㊁HAD-D评分(5.37ʃ4.35㊁5.56ʃ3.3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㊂2.2 毒副反应比较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㊁呼吸困难㊁食欲下降㊁失眠㊁腹泻以及便秘等毒副反应发生率(35%㊁20%㊁20%㊁5%㊁20%㊁1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㊂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HAD-A得分㊁HAD-D得分变化(分,xʃs)组别HAD-A评分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HAD-D评分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对照组7.41ʃ4.327.37ʃ4.070.042>0.057.44ʃ3.357.15ʃ3.290.386>0.05观察组7.48ʃ4.11 5.37ʃ4.35 2.230<0.057.52ʃ3.31 5.56ʃ3.37 2.624<0.05 t值0.074 2.1090.107 2.121P值>0.05<0.05>0.05<0.05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化疗期间毒副反应[n(%)]组别例数失眠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呼吸困难腹泻便秘对照组3925(64.1)27(69.2)19(48.7)8(20.5)16(41.0)12(30.8)观察组4014(35.0)8(20.0)8(20.0)2(5.0)8(20.0)5(12.5)统计值 5.577317.4518 6.0189 4.2982 4.1274 3.9026 P值0.01820.00000.01420.03820.04220.04823 讨论白血病恶性程度高,预后不佳,给患者带来各种负性心理㊂再加上白血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本身就是一个负性生活事件,患者容易出现各种负性认知,产生不良情绪㊂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在治疗早期,白血病患者负性情绪主要表现为抑郁与焦虑等[9]㊂术后患者生理功能的丧失㊁工作和家庭角色转变㊁化疗毒副反应等,进一步加重了患者愤怒㊁恐惧㊁抑郁㊁焦虑等负面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及日后生存质量[10-11]㊂因此,在化疗期间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㊂本研究运用护理程序对白血病化疗患者予以护理干预,首先对患者予以入院评估,全面了解患者情况,再根据入院评估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更具计划性㊁预见性㊁可控性㊂脾㊁胃㊁肝等耳穴可助消化,交感穴有助于松弛内脏平滑肌㊁缓解焦虑,心穴具有宁心安神,神门穴安神镇静,内分泌穴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功能紊乱㊁帮助消化以及抗过敏[12]㊂按压敷贴这些穴位可缓解白血病化疗患者的焦虑㊁抑郁情绪,帮助消化,对内脏平滑肌痉挛具有抑制作用,从而有效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13-14]㊂足三里穴药物注射,可持续刺激穴位,减少恶心㊁呕吐等毒副反应[15]㊂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程序干预后,焦虑㊁抑郁情绪得到了明显改善,而对照组焦虑㊁抑郁情绪护理干预后未发生明显改变㊂说明护理程序可帮助白血病患者正确面对治疗现实及压力,摆脱情绪困扰,改善焦虑㊁抑郁等负性情绪㊂并且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㊁呼吸困难㊁食欲下降㊁失眠㊁腹泻以及便秘等毒副反应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护理程序干预增强白血病患者的化疗耐受性,减轻药物毒副反应,促进康复,有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㊂综上所述,运用护理程序对白血病患者予以针对性地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严重程度,减轻化疗毒副反应症状㊂参考文献1 李小云,张静平,彭芳,等.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应对及效能认知干预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8): 1124-1126.2 赵曙光,王爱珍.两种不同护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 21-22.3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06-116,131-134.4 刘淑真.健康教育对72例白血病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2):1786-1788.5 Moore IM,Hockenberry MJ,Anhalt C,et al.Mathematics in-tervention for prevention of neurocognitive deficits in childhood leukemia[J].Pediatr Blood Cancer,2012,59(2);278-84.6 杨胜英.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骨髓抑制护理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 335-337.7 姚斌莲,孙秋华,沈勤.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脐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便秘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31(2):39-41.(下转第523页)技能㊂在其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中,不仅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也会对患者进行提问,及时掌握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㊂同时,也要强调坚持正确引流管护理的重要性,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患者的信心㊂综上所述,引流管的临床护理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术前㊁放置引流管以及拔出后都要对患者进行细致㊁系统的讲解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这不仅能降低伤口的愈合不良发生率,也能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加强健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值得重视㊂参考文献1Thrumurthy SG,Shetty VD,Ward JB.Peritonitis from an ab-dominal wall biloma:aunique reason to avoid prophylactic sur-gical drainage[J].Ann R Coll Surg Engl,2011,93(7): 144-6.2Farsaei S;Khalili H;Farboud ES.Potential role of statins on wound healing: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Int Wound J, 2012,9(3):238-247.3Fernandez-Aguilar JL,SuarezMunoz MA,SantoyoSantoyo J.Is liver transplantation without abdominal drainage safe[J] Transplant Proc,2010,42(2)647-648.4Allemann P,Probst H,Demartines N.Prevention of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after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for complicated acute appendicitis--the role of routine abdominal drainage [J].Langenbecks Arch Surg,2011,396(1)63-68.5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卫医发[2001]2号.6李树贞.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0:7.7张雅诗.国内开展护理健康教育的现状[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56-57.8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327.9Allemann P,Probst H,Demartines N.Prevention of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after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for complicated acute appendicitis--the role of routine abdominal drainage [J].10申正义,田德英.医院感染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189-1104.enbecks Arch Surg, 2011,396(1)63-68.11Ishikawa K,Matsumata T,Kishihara F,et paroscopy-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 with versus without prophylactic drainage[J].Surg Today,2011,41 (8)1049-1053.12任丽琼,陈丹红,李丽莹.带T管出院患者居家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调查[J].中国校医,2011,25(6):458-461.13胡慧.T管长期留置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及相关因素分析[J].数理医药杂志,2010,23(5):563-564.14包家明,顾惠娟.对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认识误区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48-450.(本文编辑:腾悦)(上接第462页)8 Zigmond AS,Snaith RP.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on scale[J].Acta Psychiatr Scand,1983,67(6):361-370.9 Bansal M,Sharma KK,Vatsa M,et parison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children during maintenance therapy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versus siblings and healthy children in India[J].Leuk Lymphoma,2013,54(5): 1036-41.10 张凤伟,陈小萌.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7): 755-757.11 Bartram CR,Schrauder A,Kohler R,et al.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in children:treatment planning via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assessment[J].Dtsch Arztebl Int,2012, 109(40):652.12 方希敏,潘夏蓁,钱江潮,等.儿童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 (5):1087-1089.13 杨迎梅,田丽梅.程序式健康教育在防治白血病首次化疗患者便秘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 (11):1184-1185.14 韩冬梅,李静,姜宏春.白血病病人化疗的全方位护理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6):842-844.15 李小云,张静平,彭芳.认知心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情绪管理及治疗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 2011,14(1A):84-85.(本文编辑:王溪婷)。

心理干预对住院期间白血病患儿抑郁焦虑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住院期间白血病患儿抑郁焦虑的影响
预 1 5d后 , RS 和 S A D 评 分 干 预 组 明显 低 于 治疗 前 及 对 照 组 ( P 0 0 ) QL C 0评 分 明显 高 于 治 疗 DS C C RE 均 < . 5 ; Q- 3
前及对照组( P O0) 均 < . 5 。对 照 组பைடு நூலகம் QL 、 F、A、 及 P 评 分 较 人 院第 1 有 提 升 ( < O 0 ) 2 E F NV A 天 P . 5 。结 论 : 心理 干
白血 病患 儿作 为 一 个 特 殊 群体 , 心 理状 况 越 来 其
期安 排我 院 幼儿 园老 师 和学 生 去 病 房 与患 儿 交 流 、 做 游戏 、 上课 学 习和 听音乐 等活 动 ; 长针 对 自己小孩 的 家
越 受 临床 重视 。本文 调查 白血 病 患 儿 的心 理抑 郁 卜
frC i rn DS C 、 童 焦 虑 性 情 绪 障 碍 筛 查 表 o hl e RS ) 儿 d
( e S re o i Th c e n f r Gh l An i t Re a e Emo i n l d xe y lt d to a
D s r es s AR D) 患 儿 生 存 质 量 量 表 ( OR iod r , C E 及 E TC
焦 虑状 态 , 给予积 极 的心理 干 预 , 并 以改善 患儿 的不 良 情绪 , 提高 生存 质量 。 1 资料 与 方法 1 1 一般 资料 2 1 . 0 0年 5月 ~2 1 0 0年 1 0月 我 院 肿 瘤科 诊 断为 白血病 的患儿 6 例 , 3 6 男 7例 , 2 女 9例 ; 年
预 能 有 效 改 善 白血 病 患 儿 的 心理 状 态 和 生 存 质 量 。 【 键词】 儿童 ; 关 白血 病 ; 郁 焦 虑 ; 理 干 预 抑 心 【 图分 类 号 】 R 9R7 9 4 ; 4 3 中 4 ; 4 . 1 R 9 【 I 1 . 80 zk.0 10 . 2 D0 】 0 3 7 /g f2 1 . 5 0 0

51例白血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论文

51例白血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论文

51例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及体会[关键词] 心理护理焦虑抑郁[中图分类号] r39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206-01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发病构成的5%左右[1]。

伴随病情进展与化疗实施,白血病患者会表现出强烈的心理应激,焦虑和抑郁是白血病患者常见的负性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

本文对51例白血病患者实施了全方位心理干预,体会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我科骨髓检查确诊白血病病例102例,男56例,女46例,19-54岁,平均32.4岁。

粒细胞白血病56例,淋巴细胞白血病例46例。

入选标准:预计生存期半年以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患者。

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施加系统心理干预措施,3个月后评价心理干预效果。

1.2 心理干预方法1.2.1 确诊前后的心理干预确诊前,医护人员细致倾听患者主诉,对患者提出的疑问作解释指导,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初步认识,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确诊后,并告知化疗可达到的预期效果及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

对于陷于极度恐慌,精神萎靡,自我封闭甚至抑郁的患者,责任护士要主动施加干预,可用轻拍肩部的方式安慰患者患者在平静的气氛中慢慢梳理一下自己的情绪,同时减少探视,给患者一个心理适应过程。

列举成功化疗案例,通过暗示疗法激发患者的乐观情绪,打消病人绝望念头。

1.2.2 化疗期的心理护理化疗阶段,伴随骨髓抑制、感染、呕吐等综合征的出现,患者可出现焦虑、怀疑、烦躁情绪,对家属、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性增加。

责任护士此时要注意倾听,赢得患者的信任,主动跟患者沟通,用支持性的语言鼓励患者讲出自身感受,适当的宣泄情绪。

化疗极期,责任护士要对患者心理进行解释、安慰,鼓励患者坚持完成化疗,通过邀请成功病例现身说法的方式重新塑造新的心理平衡,打消疑虑情绪,因势利导帮助患者度过化疗高峰期。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摘要】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身体上的痛苦和不适,还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心理护理对于白血病患者康复起着关键作用。

在认知障碍方面,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解释病情,帮助其调整认知,增强治疗信心。

情绪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必须及时帮助他们调节情绪。

建立支持系统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鼓励患者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和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些心理护理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白血病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白血病患者、心理护理、心理状态、认知障碍、情绪管理、支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心理咨询服务、康复。

1. 引言1.1 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要性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要性对于白血病患者的康复和治疗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常常需要经历长期的治疗过程,这对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带来挑战。

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治疗效果,减轻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感。

而负面的心理状态则可能加重症状,阻碍治疗的进行。

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患者情绪的影响上。

情绪的波动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过度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削弱患者的抵抗力,影响治疗效果。

及时调整患者的情绪状态,让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非常关键。

在白血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护理。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护理,包括心理上的支持和关怀,才能帮助患者更好地度过治疗过程,最终实现康复。

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关注和支持。

2. 正文2.1 认知障碍的解释与调整认知障碍是白血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症状。

这些问题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针对认知障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具体表现和程度。

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解释认知障碍的原因以及可能对治疗和康复的影响。

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不良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不良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不良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王秋菊;尹俊【期刊名称】《昆明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037)001【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不良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皖北煤电集团总医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白血病患者1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变化、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DS以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明显的提高(87.93% vs 68.97%,96.55% vs 8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5.52% vs 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白血病患者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总页数】3页(P148-150)【作者】王秋菊;尹俊【作者单位】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血液科,安徽宿州234011;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广东汕头5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相关文献】1.优质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治疗依从性与不良情绪的影响 [J], 李巧旋;林晓华;吴晓玲2.优质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J], 杨柳;王婧3.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不良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J], 王秋菊;尹俊;4.优质护理对白血病病人化疗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J], 李雪5.探讨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不良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改善评价 [J], 寇雪琴;高力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对白血病病人抑郁情绪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10-31T15:01:06.9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1期供稿作者:赵富华[导读]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赵富华(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 545006)【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护理越来
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尤其对于身患绝症的患者尤为重要。

白血病人的一般心理特征为恐惧心理: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当得知自己患了白血病时紧张、焦虑、恐惧、惊慌失措,甚至变得暴躁易怒。

【关键词】心理护理神经衰弱症候群心理特征根据国外统计,白血病约占肿瘤总发病率的3%左右,是儿童和青年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白血病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国中,欧洲和北美发病率最高,其死亡率为3.2-7.4/10万人口。

亚洲和南美洲发病率较低,死亡率为2.8-4.5/10万人口。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

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尤其对于身患绝症的患者尤为重要。

患者从发病到确诊,心理都比较复杂。

加之白血病的基础治疗目前主要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这些药物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使患者身心极度痛苦。

对白血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其不良情绪症状,使其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本院血液科住院白血病患者76例,均符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7分)随机分为2组,心理护理组(38例),对照组(38例),2组在性别、年纪、病情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判定患者在进行心理护理之前均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进行评定[2],作为初评。

心理护理一个月,出院前再为患者作上述评定,作为末评。

除此之外,心理护理组再进行心理干预,具体做法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应具备良好的性格及沟通技巧,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护士要关心、爱护和尊重患者,鼓励患者表明自己的想法,减轻心理压力。

实施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病程进展、化疗方案、预后等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正确认识及对待疾病,减轻心理负担。

1.2.2心理疏导了解患者的内心活动,针对存在的抑郁问题给予指导、支持及建议。

1.2.3安全防护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加倍关怀,避免患者独处,争取家属的支持,使家属对其更加重视,细心照顾,并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多陪伴患者,使患者始终感到家庭给予的温暖,消除悲哀、孤独感、无价值感及被遗弃感[1]。

1.3统计学方法采用t经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化评分经过一个月治疗护理后评分均降低,而心理护理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HAMD评分显著降低,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x-±s)
注:P<0.01。

3 讨论
患者从发病到确诊,心理都比较复杂,其特点表现为:怀疑和侥幸、焦虑和恐惧、退化和依赖、悲观和绝望。

加之白血病的基础治疗目前主要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这些药物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使患者身心极度痛苦。

因此,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学知识、以科学的态度、恰当的方法和美好的语言,对病人的精神痛苦、心理压力、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

目的在于解除病人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孤独感等消极心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与疾病做斗争,帮助患者适应社会角色和生活坏境。

3.1护士的言语、行为、态度均具有心理护理的意义护理人员应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良好的医德及文化修养,具有同情心,对患者的异常行为不讥讽、不嘲笑,不使用对患者可能导致不良刺激的语言,善于从患者的言行中观察病情变化。

时刻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使用美好的语言感染患者,提高患者的情绪[1]。

3.2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环境舒适,适当的活动,以调动患者的情绪,焕发对生活的热爱。

3.3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在治疗操作前,向患者讲明目的、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取得患者的理解及配合,建立药物—心理—疗效的良性循环。

对病人的不适感受表示同情和理解,引导患者转移注意力有利于情绪的改变,尽量满足病人合理要求。

3.4鼓励患者抒发自己的想法患者思维过程缓慢、思维量少,在接触时要以耐心缓慢的非语言方式表达对患者的关心与支持。

通过这些活动逐渐引起患者对外界的注意,同时,利用治疗性沟通技巧协助患者表达其想法。

3.5调动情绪,阻断负性思考白血病患者面对复杂的现实活动常对自己或事情保持负性的看法,这是不自觉地,尤其是病情基本控制、认知能力初步恢复后更易产生。

担心不能恢复原来的工作、学习;担心得不到家庭及社会的接纳;担心疾病复发等。

上述问题得不到及时合理的疏导,极易再度导致情绪低落而发生自杀、自伤。

此时,护士可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及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增加正向看法,减少负性评价,增加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感。

3.6帮助患者学习新的应对技巧告知患者压力是现代人不可避免的,面对社会和家庭的压力,需要以适当的方法为自己减压,保持身心健康。

控制不良情绪的发生。

告知家属要为患者创造人际交往的机会,协助患者改善处理问题的方式,增加社交技巧。

参考文献
[1]倪爱珍.《中国民康》.2007,2.
[2]崔金虹.《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