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简化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简化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简化
曾庆学
【期刊名称】《财会月刊(综合版)》
【年(卷),期】2007(000)012
【摘要】《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下列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①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②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本文阐述了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一般程序,分析了投资收益确认的简化方法,并列举了实例加以说明。
【总页数】1页(P55)
【作者】曾庆学
【作者单位】宜宾学院,四川宜宾,6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简化处理 [J], 刘国峰;冯海霞
2.巧用列表分析法简化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以成本法转换权益法为例 [J], 吕玉梅
3.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T型账户体系简化核算 [J], 张军平;王帆
4.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之简化技巧 [J], 刘志国
5.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简化模式 [J], 孙富山; 张海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会计处理流程详解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会计处理流程详解哎呀,这可是个大问题啊!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会计处理流程,别看这个问题挺复杂,其实咱们老百姓也能听懂。
那就先从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开始说起吧。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就是指企业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按照购买成本计量其价值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这个方法有个特点,就是不管股票市场上的价格怎么波动,企业都要按照当初购买时的价格来计算。
这样一来,企业的利润就会受到影响,但是呢,这个方法也有它的好处,比如说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实际投资情况。
咱们怎么来处理这个成本法呢?其实很简单,就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确定初始投资成本;第二步是核算后续期间的股权投资收益;第三步是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第一步,确定初始投资成本。
这个成本包括了购买股票的全部费用,比如说交易费、佣金、税费等等。
当然了,如果企业是借入资金来购买股票的,那么还需要把这部分借款的利息也算进去。
第二步,核算后续期间的股权投资收益。
这个收益主要来自于股票市场上的价格变动。
企业需要定期计算股票的市场价值,然后和自己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
如果市场价值高于账面价值,那么企业就可以计入投资收益;反之,如果市场价值低于账面价值,那么企业就需要计入投资损失。
第三步,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这个调整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货币时间价值的变动,另一个是通货膨胀的影响。
具体来说,就是把初始投资成本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整,以反映货币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现在咱们已经知道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处理流程。
不过呢,这个方法并不是万能的,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比如说,如果企业的股票被冻结了,那么就不能按照市场价值来计算投资收益;再比如说,如果企业持有的股票是非流通股,那么就不能按照市场价值来计算投资收益。
所以呢,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会计处理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虽然有点复杂,但是只要咱们掌握了基本原理和处理流程,就能很好地帮助企业进行会计核算。
简化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探索

简化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探索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及考试教材《会计》对长期股权投资法的相关规定,投资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时,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确认投资收益,且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应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在具体处理时,应当分别投资年度和以后年度处理。
一、目前采用的一般处理方法(1)投资年度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投资当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当年投资持有月份÷全年月份(12)](公式①)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被投资单位分派的利润或现金×投资企业持股比例-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公式②)如果公式②中前者大于后者,应按上述公式计算应冲减的投资成本;如果前者等于或小于后者,则不需要计算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应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全部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2)投资年度以后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投资企业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公式③)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投资企业当年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公式④)如果公式③中前者大于后者,则按上述公式计算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如果前者等于或小于后者,则被投资单位当期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中应由投资企业享有的部分,应于当期全部确认为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
另外,如果公式③为负数时,应将原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再恢复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但恢复增加数不能大于原冲减数。
二、“收益优先法”的运用笔者认为,上述公式复杂烦琐,理解记忆困难,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不足:首先,对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的核算,应区分“投资年度”和“以后年度”,但实际工作中二者往往难于区分,有时还会产生混淆,这无疑会加大其计算和分析的工作量;其次,对投资以后年度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金额的确定,需计算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现金股利及累积实现的净损益,导致投资年度越往后,计算的工作量会越大;再次,计算顺序不统一,缺乏连贯性,对投资年度先确认投资收益,而对以后年度则先确认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简化模式

资成本 ; 4) ( 投资转 回数是否高 于累积 已冲数 , 出的部分 不予 超
确认 , 如果确认 , 则增加了长期投资 的账 面价 值 , 样就违背 了历 这
史成本原则 。 为 简化 操作 , 需要增设 “ 长期股权 投资— —累积 冲减初 始成
获得 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 资后 产生的累积净利润 的分配额 , 所
其一 , 考虑初始投资成本固定化。在取得投 资时. 应 已宣告 和
未宣告 的股利 , 其实质是完全一 致的 , 这一角度考虑 , 从 其初始投
资成本 可以包括 已宣告未发放 的股利 ,从而 固定长期股权 投资的 初始投 资成本 。这样 , 既有利于进行账务处理 , 又符合国际会计 准
现的净利润 , 在清算性股利 , 存 故应冲减投资成本 。 A公 司应冲减 的投资成本 =( 2 - 4 x 0 3 =4( 50 3 5) 1%- . 1 万元 ) 5
【 ]0 0 1 1 例 2 0 年 月 日,徐工股份有 限公 司以每 股36 .元的价格
购人深发展 股票8 万股作为长期投资 , 0 占总股本的2 %。 ( ) 月5日深 发展宣 告19 年度利润分配 方案 , 股派发现 13 99 每 金股利0 元 ; 月5日徐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 . 则3 2 借: 应收股利 10 0 600
益不予确认 。三是实质性原则 , 获得的被投 资单位 宣告分派 的 所 利润或现金股利 超过 应确认投 资收益 的部 分 , 即清算 股利 , 为 作 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 综合 以上原则 , 在实务操 作中 , 应注意把握 以下几 点 : ) (1 确 认的投资收益 , 是否为投资后产生 , 若是投资前产生 , 冲减初 始 应
《 企业会计 制度 》 2 第2 条规定 : 采用成本 法核算 时 , “ 除追加 投资、 将应 分得的现金 股利或利润 转为投 资或 收 回投 资外 , 长期 股权投资的账 面价值一般应 当保持不变。被投资单位宣告 分派 的 利润或现金股利 , 作为 当期收益。企业确认 的投资收益 , 仅限于所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T型账户体系简化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T型账户体系简化核算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是会计学习和实务操作中的一个难点。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主要存在对会计准则理解有偏差、计算公式复杂难懂、核算可操作性差等问题,为此,本文在对新会计准则相关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T形账户体系的简化核算流程。
一、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思路梳理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主要以应抵减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与计量为核心,即先计算应抵减的初始投资成本,再根据投资企业当年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推算出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具体计算公式为: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投资后累积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投资后累积应享有的收益份额)-投资后累积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公式一);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投资企业当年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公式二)。
这种传统的核算方法,一方面忽视了投资企业实际上关注的是被投资企业各年度到底宣告分派了多少利润或现金股利,以及企业真实获得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当投资后累积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小于投资后累积应享有的收益份额时,会出现初始投资成本过度抵减,违背成本法核算的本意。
通过对相关会计准则内容的分析,笔者认为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核心要点是:第一,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非因追加或收回投资不得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第二,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简称累计投资收益)既不能大于被投资单位累计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简称累计分红),也不能超过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的累计利润额的分配额(简称累计享有收益),因此,累计投资收益=Min {累计分红,累计享有收益}(公式三)。
二、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T形账户体系简化核算由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相关账户余额与公式三的三个变量之间存在相等关系,而且账户自身和同一交易的相关账户之间存在钩稽关系,笔者提出基于T形账户体系的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简化核算流程,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建立“投资收益”、“应收股利”和“长期股权投资”三个真实T形账户和“累积享有收益”一个虚拟T形账户。
最新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简化处理-精品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简化处理尽管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处理作了详细规定,并分别投资年度和投资年度以后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
但该方法复杂烦琐,不易理解,实务中也难以操作。
为此,本文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进行探索,提出简化处理方法,并予以案例解析。
一、具体简化处理方法在我国,当年实现的盈余一般于下年度发放利润或现金股利。
因此,通常情况下,投资企业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是来自上年被投资单位的盈余分配。
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具体会计处理时,可按本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与上年投资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之差额,求得应冲减或转回的初始投资成本,再根据“借贷平衡”原理,确认投资企业应享有的投资收益。
根据“本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与“上年投资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的关系,分以下三种情况作具体探析:1.本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大于上年投资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以下简称“情况一”)按本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与上年投资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之差额,求得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
根据借贷平衡原理,应确认的投资收益等于应收股利与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之差。
2.本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小于上年投资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以下简称“情况二”)按上年投资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与本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之差额,求得应转回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但转回数应以原冲减数为限。
根据借贷平衡原理,应确认的投资收益等于应收股利与实际转回的初始投资成本之和。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简化处理

豁
所得税 费用账户 , 而不能 调整应交所得税 。 因此 , 调减报告 年
度 20 0 3年 度 会 计 多 提 坏 账 费 用 而 产 生 可 抵 减 时 间 性 差 异 1 3 050元 即转 回 可 抵 减 时 间 性 差 异 对 所 得 税 的 影 响 的会 计
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 累计数全部转回。 业累计分 得的利 润或现 金股利 大于投 资企业 累计应 享有 的 利润份额时 , 差额就是投 资企业应 冲减 的初 始投资成 本的总 额, 然后 再用应冲减的初 始投资成本的总额 减去 已经 冲减 的 初始 投资成本 累计 数 。 结 果大 于零时 , 差额 为被投 资单 ① 其
() 1 当从投资 日起到本次分得利润或现 金股 利止 , 投资企 业 累计 分得的利润 或现 金股 利小于 或等 于投资企 业 累计应 享有的利润份额 时 , 资企业应将被投 资单位本次 宣告分派 投
的 利 润 或 现 金 股 利 中投 资 企 业 应 分 得 的 部 分 全 部 确 认 为 投
用等于应交税金 , 所以 , 在应 付税款法 下对 2 0 0 3年 度的应交
所得税 、 得税费用 均不作调整 。 纳税影响会计 法下 , 间 所 在 时
性 差 异 对 所 得 税 的影 响 反 映 在 “ 延 税 款 ” 户 中 , 能 调 整 递 账 只
,
度即 20 年 度的应交 所得 税 , 以在应付税款法下不能调减 03 所
§ 0 .
瓤 0
0
略
_ ; . _ 鼙 牲
售 退 回涉及损 益调整 ,税法要求 冲减 20 0 4年应纳税 所得额
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是怎样的

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是怎样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新准则”)对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情况下成本法的处理作了详细规定,但对被投资单位发⽣净损失情况下成本法的处理却未作任何说明。
鉴于此,本⽂拟就被投资单位发⽣亏损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会计处理进⾏探讨。
下⾯店铺⼩编为你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投资年度的会计处理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在纳税、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和公益⾦前,不得分配股利。
公司当年⽆利润时,⼀般不得分配股利,但经股东⼤会决议也可⽤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后)分派股利。
(1)被投资单位投资上年发⽣亏损(或实现盈利),投资当年盈利。
若股利全部来⾃被投资单位对投资前的分派,投资企业应将获得的股利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不确认为投资收益;若股利有部分来⾃被投资单位对投资后的盈余分派,应根据投资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计算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按获得的股利与确认的投资收益的差额冲减初始投资成本。
(2)被投资单位投资上年发⽣亏损(或实现盈利),投资当年也发⽣亏损。
若股利全部来⾃被投资单位对投资前的分派,投资企业应将获得的股利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不确认为投资收益;若股利有部分来⾃被投资单位对投资后的分派,应根据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发⽣的净亏损计算应确认的投资损失,按获得的股利与确认的投资损失的合计数冲减初始投资成本。
⼆、投资年度以后的会计处理根据新准则规定,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股利,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但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股利超过接受投资后产⽣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价值。
故笔者认为,被投资单位在投资年度以后发⽣净损失,投资企业应将获得的股利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并确认投资损失。
计算公式为“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的⾦额:(投资后⾄本年末⽌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股利⼀投资后⾄上年末⽌被投资单位累积的净损益)×投资企业持股⽐例⼀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应确认的损失=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当年获得的股利”。
成本法核算下长投的相关处理

【成本法核算下长投的相关处理】(一)概念以及账务处理分录涉及会计科目有: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
1.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有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实际收到时: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贷:应收股利2.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投资企业应当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不管有关利润分配是属于对取得投资前还是取得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的分配。
账务处理: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贷:应收股利3.投资企业在确认自被投资单位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应当考虑有关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考虑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4.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关键点)。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股利(尚未收到的股利)投资收益(倒挤)(二)学派整理例题【单选题】2012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1 300万元取得乙公司(非上市公司)10%的股权,对被投资方无控制、无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并且无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采用成本法核算。
2012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 000万元,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 20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项投资账面价值为()万元。
A.1 300B.1 380C.1 500D.1 620【正确答案】A【学派解析】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 000万元,在成本法下不进行核算;宣布发放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不影响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所以本题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没有发生变化。
【权益法下长投的账务处理】(一)概念以及账务处理分录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会计处理流程详解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会计处理流程详解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是建立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基础上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简化的账务处理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简化的账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简化的账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简化的账务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投资》指南以及注册会计师考试等教材,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分为投资年度和以后年度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账务处理,并且每种情况下都要按公式计算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和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
计算过程复杂,公式理解难度大,给会计人员的实务操作带来诸多不便。
下面介绍一种简化的账务处理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要点是:在取得投资时按初始投资成本入账;投资企业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才可确认投资收益,且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根据上述要点,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作分录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银行存款等。
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通常情况下,企业实现的净利润于下年度分派),先计算应收股利,其金额=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持股比例;然后计算投资收益,其金额=被投资单位上年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上年投资持有月份/12。
作分录借记:应收股利,贷记:投资收益(注:如投资收益计算的金额为负数,则此时应借记:投资收益),根据借贷方平衡的原理,其轧平分录的差额再作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即可。
[例1]甲公司1999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c公司10%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
初始投资成本110000元,采用成本法核算。
c公司于1999年5月2日宣告分派1998年度的现金股利100000元。
假设c公司1999年1月1日股东权益合计为1200000元,其中股本为1000000元,未分配利润为200000元;1999年实现净利润400000元;2000年5月1日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00000元。
按上述处理方法,甲公司账务处理如下:(1)1999年1月1日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110000贷:银行存款110000(2)1999年5月2日宣告分派1998年现金股利时h应收股利=100000╳10%=10000,投资收益=1998年c公司净损益╳10%╳0/12=0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借:应收股利10000贷:投资收益——股利收入0(可省略)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10000(轧平分录的差额)(3)2000年5月1日宣告分派1999年现金股利时应收股利=300000╳10%=30000,投资收益=400000╳10%╳12/12=40000借:应收股利30000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10000(轧平分录的差额)贷:投资收益——股利收入40000(4)假设上述c公司于2000年5月1日分派现金股利450000元应收股利=450000╳10%=45000,投资收益=400000╳10%╳12/12=40000借:应收股利45000贷:投资收益——股利收入40000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5000(轧平分录的差额)上例为会计师考试教材中的例题,运用。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之简化技巧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2009.12上旬·37·□三、对事业单位财政拨款结余资金会计核算的改进建议参考《财政部关于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的通知》(财会[2006]10号)在“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明细科目的规定,结合笔者在基层实践工作中的经验,建议在“事业结余”科目下设二级明细科目“基本支出结余”、“项目支出结余”和“其他结余”,其中“项目支出结余”明细科目下按具体项目名称再设三级明细科目。
“基本支出结余”明细科目借方登记“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和“拨出经费———基本支出”科目借方发生额,贷方登记“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科目贷方发生额;“项目支出结余”明细科目借方按下设明细项目登记“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结余”下各明细科目借方发生额,贷方按下设明细项目登记“事业支出———项目支出”和“拨出经费———项目支出”下各明细科目贷方发生额;“其他结余”明细科目借方登记“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非经营业务)、“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等科目借方发生额,贷方登记“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等科目贷方发生额。
具体会计分录为:①借: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项目支出———××项目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贷:事业结余———基本支出结余、———项目支出结余———××项目、———其他结余。
②借:事业结余———基本支出结余、———项目支出结余———××项目、———其他结余;贷:拨出经费———基本支出、———项目支出———××项目,事业支出———基本支出、———项目支出———××项目,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
在此基础上,分析“事业结余”各个明细科目,项目未完或需要结转下年使用的资金,在“事业结余”科目的贷方进行反映,无需转入“结余分配”科目,不参与分配。
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一)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借: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贷:银行存款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二、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企业按享有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按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应收股利(按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贷:投资收益(按其差额)注:长期股权投资在成本法核算下,实现净利润、发生亏损,投资单位不做账务处理。
(二)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贷: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按其差额)二、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或发生净亏损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注:发生净亏损时,以“本科目”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
(指“长期股权投资—对XX单位投资”科目,该科目由“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三个明细科目组成,账面价值减至零即意味着“对XX单位投资”的这三个明细科目合计为零。
)被投资单位以后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借:应收股利(计算应分得的部分)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注:收到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股票股利,不进行账务处理,但应在备查簿中登记。
采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采⽤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应如何进⾏账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以⽀付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企业所发⽣的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税⾦及其他必要⽀出应计⼊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注意]与交易性⾦融资产的区别。
此外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实际⽀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股利或利润,作为应收项⽬处理,不构成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应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
⽀付现⾦、⾮现⾦资产等其他⽅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贷记“银⾏存款”等科⽬。
如果实际⽀付的价款中包含有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股利或利润,借记“应收股利”科⽬,贷记“银⾏存款”科⽬。
(三)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股利或利润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股利时,投资⽅按投资持股⽐例计算的份额,应作如下会计处理: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其会计处理是:企业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额,借记“银⾏存款”等科⽬,按原已计提减值准备,借记“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按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按尚未领取的现⾦股利或利润,贷记“应收股利”科⽬,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
【易错易混辨析】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其他权益变动”的会计处理。
(初级会计实务)解答:在持股⽐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科⽬,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答疑精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初级会计实务)解答:同⼀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在合并⽇按取得被合并⽅所有者权益账⾯价值的份额,借记本科⽬,按享有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股利或利润,借记“应收股利”科⽬,按⽀付的合并对价的账⾯价值,贷记有关资产或借记有关负债科⽬,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为借⽅差额的,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冲减的,借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简易核算方法

额 ,并 加 以方 法 总结 。 例题: 1 甲公司2 0 年 1 1 () 0 3 月 日以8 0 0 万 元 购 人 乙公 司 3 的 股 权 ,另 支付 相 关 % 税 费 3万元 。以万为单位书写) ( 分析 :3 %的股份 ,属于无重大影响 , 采用成本法 ;属于非合并 ,相 关费用计入 投资成本。 借 :长 期股 权 投 资 8 3 0 贷 :银 行 存 款 8 3 0 ()0 3 3 1日,乙 公 司 宣告 发放 22 0 年 月 20 0 2年 的现 金 股 利 9 0万 元 。 0 分 析 :属 于 购 买股 权 前 已实 现 利 润 的 分 配 , 此 冲 减 投 资 成 本 。9 0 3 2 因 0 * %= 7 借 :应 收 股 利 2 7 二 传统 方 法 与简 易 方法 的 对 比 贷 :长期股 权投资 2 7 在长期股 权投资成 本法 核算 的传统 方 坝 代 商 业 MOD RN U IE S E B SN 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股利分配 额。
() 公 司 2 0 年 的净 利 润 1 0 3乙 03 0 0万 元。 04 3 l 日, 2 0 年 E 1 乙公 司 宣 告 发 放 2 0 03 年 的股 利 10 6 0万 元 。 分 析 :股 利 累 计 = 7 6 0 3 7 2 +10 " %= 5 利 润累 计 =10 "%=3 003 0 投 资收 益 累 计 =3 0 本期投 资收益 =3 — - 0 0 0 3 借 :应 收股 利 4 8 贷 :投 资 收 益 3 0 长 期 股 权 投 资 l 8 () 公司 2 0 4乙 0 4年 的净 利 润 2 0 0 0万 元; 05 3 1 2 0 年 月 日,乙公 司 宣 告 发 放 2 0 04 年 的股 利 2 0万 元 0 分 析 :股 利 累 计 = 5 2 0 3 7 + 0 * %=8 l 利 润累 计 = 0 2 0 *%= 0 3 + 0 0 3 9 投 资收益累 计 - 1 - 8 本 期投 资 收益 =8 — 0 1 - 1 3 =5 借 :应 收股 利 6 长 期股 权 投 资 4 5 贷 :投 资 收 益 5 l 方 法 总 结 :比较 “ 利 累 计 ” 与 “ 股 利 润累计” ,以 小 的 作 为 “ 资 收 益 累 计 ” 投 ; 倒挤出 “ 长期股权 投资” 为什么 以小的作 。 为 “ 投资收益累计”?这是谨慎性原则的 体现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简化处理尽管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处理作了详细规定,并分别投资年度和投资年度以后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
但该方法复杂烦琐,不易理解,实务中也难以操作。
为此,本文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进行探索,提出简化处理方法,并予以案例解析。
一、具体简化处理方法
在我国,当年实现的盈余一般于下年度发放利润或现金股利。
因此,通常情况下,投资企业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是来自上年被投资单位的盈余分配。
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具体会计处理时,可按本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与上年投资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之差额,求得应冲减或转回的初始投资成本,再根据“借贷平衡”原理,确认投资企业应享有的投资收益。
根据“本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与“上年投资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的关系,分以下三种情况作具体探析:
1.本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大于上年投资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以下简称“情况一”)按本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与上年投资企业投
资持有月份中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之差额,求得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
根据借贷平衡原理,应确认的投资收益等于应收股利与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之差。
2.本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小于上年投资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以下简称“情况二”)按上年投资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与本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之差额,求得应转回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但转回数应以原冲减数为限。
根据借贷平衡原理,应确认的投资收益等于应收股利与实际转回的初始投资成本之和。
3.本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等于上年投资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以下简称“情况三”)此种情况下,既不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也不转回已经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
根据借贷平衡原理,投资收益等于应收股利。
二、案例分析
A企业2002年7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C公司10%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C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于下年度2月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1.2002年C公司实现净利润300万元,2001年2月宣告分派现金股利200万元。
分析:本年C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为200万元,上年A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C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150万元(300×6÷12),可见,此经济业务类型属情况一。
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为5万元(200-
150)×10%,根据借贷平衡原理,应确认投资收益为15万元(200×10%-5)。
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股利 2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50 000
投资收益 150 000
2.2001年C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2002年2月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60万元。
分析:本年C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为360万元,上年A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C公司实现净利润为400万元,可见,此经济业务类型属情况二。
应转回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为4万元[(400-360)×10%],根据借贷平衡原理,应确认投资收益为40万元(360×10%+4)。
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股利 360 000
长期股权投资 40 000
贷:投资收益 400 000
3.2002年C公司实现净利润350万元,2003年2月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50.
分析:本年C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为350万元,上年A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C公司实现净利润为350万元,可见,此经济业务类型属情况三。
既不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也不转回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根据借贷平衡原理,应确认投资收益为35万元(350×10%)。
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股利 350 000
贷:投资收益 350 000 4.2003年C 公司亏损50万元,2004年2月宣告分派现金股利50万元。
分析:本年C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为50万元,上年A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C公司亏损50万元,可见,此经济业务类型属情况一。
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为10万元[(50+50)×10%],根据借贷平衡原理,应冲减投资收益为5万元(50×10%-10)。
会计处理为:借:应收股利 50 000
投资收益 5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0 000
5.2004年C公司实现净利润500万元,2005年2月宣告分派350万元。
分析:本年C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50万元,上年A企业投资持有月份中C公司实现净利润500万元,可见,此经济业务类型属情况二。
应转回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为11万元[(500-300)×10%=15万元,但转回数不能大于原冲减数11万元(5-4+10)],根据借贷平衡原理,应确认投资收益为46万元(350×10%+11)。
会计处理为:借:应收股利 350 000
长期股权投资 110 000
贷:投资收益 460 000
下面,以A企业2001年和2005年经济业务为例,运用准则中的公式计算如下:
⑴ 2001年属于“投资年度”,应先确认投资收益,再确认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300×10%×6÷12=15万元,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200×10%-15=5万元。
会计处理为:借:应收股利 200 000
贷:长期股公投资 50 000
投资收益 150 000
⑵ 2005年属于“以后年度”,应先确定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再确认投资收益。
应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200+360+350+50+350)-(150+400+350-50+500)]×10%-(5-4+10)= -15万元,但转回数不能大于原冲减数11万元(5-4+10),故初始投资成本只能转回11万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350×10%+11=46万元。
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股利 350 000
长期股权投资 110 000
贷:投资收益 460 000
综上所述,运用上述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完全相同。
但笔者认为,运用简化方法比运用准则中的计算公式更直接、简便,也易于理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