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原易错题解析:联系、发展及规律
考研政治马原重点之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毙考题
考研政治马原重点之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毙考题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2018考研政治:马原重点之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1、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1)联系的内涵和特点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辩证关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
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①联系具有客观性;②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b.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
④联系具有条件性。
(2)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3)发展的实质①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a.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b.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②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a.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b.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c.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4)发展与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
事物发展的过程,①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②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马原是政治中知识点最多,考察面最广的一个科目。
在主观题出题中都会考察哪些知识点呢?小编为大家梳理了一些考察原理,希望大家复习时熟记: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五对范畴)整体与部分:整体与部分的存在是互为条件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反过来,整体制约着部分,没有整体就没有部分。
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反映整体。
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总是首先把整体区分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弄清他们的性质、特点和功能,然后再经过综合达到对整体的认识。
原因和结果: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可能性和现实性: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应当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现象和本质:现象和本质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一方面,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
另一方面,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正是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由于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考研政治马原考点专项冲刺之联系和发展
【摘要】对于2021考研的考生来说,现在已经进入冲刺复习阶段,作为政治科目中比较重要的马原,大家一定不要忽视,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查缺补漏,小编整理了“2021年考研政治马原考点专项冲刺之联系和发展”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各位考生。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区别的:
1、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2、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
3、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
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
1、时间上有先后。
2、内容上是引起和被引起、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现象与本质:
1.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本质是现象的本质。
也就是说,本质只能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只能是本质的显现,他们之间是表现和被表现的关系。
2.两者是相互蕴涵的,在实际上也是相互包含的。
本质寓于现象之中,这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现象是整体,本质是现象的一部分,固然是根本性的部分。
以上是“2021年考研政治马原考点专项冲刺之联系和发展”的内容。
备考2021考研的各位考生,可点击下方免费下载按钮,获得考研相关备考资料。
想要了解考研准考证打印、笔试、面试等重要时间节点,考生可使用提供的服务,及时获得重要信息提醒。
政治马原三大规律
厚“李”相伴,有“背”无患——辩证法01两大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事物的普遍联系(单选、多选、分析)1.联系范畴的内涵——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范畴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①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性,事物一产生就会与周围的事物发生联系。
②普遍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内部联系: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外部联系: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整体联系: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③多样性: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3.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①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②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哲学基础。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单选、多选、分析)1.发展的原因——普遍联系即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变化,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是指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运动。
2.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3.发展的必然性——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①新事物在形态上比旧事物更高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新事物在内容上比旧事物更丰富,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
③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代表着历史的方向,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4.发展的过程性——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过程】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形式上——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内容上——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2020考研马原考试考点:联系与发展
【导语】当你真正想完成⼀件事时,根本不会在意别⼈是否看到。
备考漫漫长路,和你⼀起默默地⾛下去。
以下是2020考研马原考试考点,⼀起来看看吧!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常考点,易出选择题、分析题】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是以相互区别为前提的。
2.联系的基本属性: (1)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所固有的,⼈们决不能⽤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真实的联系。
(2)普遍性:每⼀事物通过中介与其他事物联系着,⼜是其他事物发⽣联系的中介。
每⼀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之上的⼀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3)多样性:联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3.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的若⼲要素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主要特征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其中,整体性是最主要特征。
系统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点的具体化。
4.系统观点深化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整体由部分构成,但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部分也不能脱离整体,否则将失去其原有的性质和功能(⿊格尔说:割下来的⼿只是名义上的⼿)。
(2)整体和部分相互作⽤,整体决定着部分,部分⼜影响着整体。
(3)整体和部分在⼀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原理的意义: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反对孤⽴的观点;第⼆,要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认识事物复杂多样的联系,并从中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
第三,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国改⾰开放和社建的⼀个重要的⽅法论基础。
⼆、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和旧事物的灭亡。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易出选择题、辨析题】 相关链接 关于永恒发展这组考点,可以和认识的反复性与⽆限性原理综合起来(第四章第⼆节),联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个现实热点问题出⼤题。
(⼀)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1.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知识点汇总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知识点汇总马原是考研政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考研政治复习备考的重点内容。
在马原部分,有不少考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考研政治马原易错知识点,希望对你有用!考研政治马原易错知识点1.规律与规则不能混同,规律是事物固有的、客观的;而规则是人为制定的、主观的。
当然,合理的规则必须要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
2.规律的重复,是本质性、必然性内容的重复,不是具体事件的重复,因为事物的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3.假象和错觉不是一回事情,假象是事物的一种现象,是客观的;错觉是错误的感觉,是主观的。
当然,如果为假象所迷惑就会产生错觉。
4.现象和本质都是客观的,两者之间不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是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即现象不是反映而是体现本质。
5.唯物辩证法和诡辩论具有本质区别。
第一,前者既承认区别又承认联系(既讲非此即彼、又讲亦此亦彼)。
后者不承认区别只承认联系(不讲非此即彼、只讲亦此亦彼)。
第二,前者既承认运动又承认静止(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后者只承认运动不承认静止(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第三,前者既坚持两点又分清主次,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后者虽然坚持两点但不分主次,属于均衡论。
6.部分质变归根到底是量变,不是质变。
质变有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两种基本形式。
量变有数量变化与结构变化两种基本形式。
7.不能把矛盾的同一理解成等同,同一是矛盾双方的同一,是以差异为前提的;也不能把斗争混同于斗争的具体形式,如错误地认为斗争即对抗。
8.矛盾斗争性的无条件性,不是讲矛盾双方的斗争不需要条件,不受任何条件约束,而是指矛盾双方的斗争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但斗争的具体形式受不同条件的制约。
9.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同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普遍存在于特殊之中,没有超出特殊;整体由部分构成,但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已经超出部分。
10.“事物既然是永恒发展的,就不存在静止或者倒退”,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考研政治要点规律与联系和发展
考研政治要点规律与联系和发展
考研政治要点规律与联系和发展
规律与联系和发展
1.联系的普遍性。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能否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是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重要条件。
2.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的思维、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
3.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规律是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规律是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
规律的客观性和意识的能动性
1.规律的客观性。
(1)规律客观性的.表现,是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之所以具有客观性是因为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3)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性。
2.意识的能动性。
(1)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对于客观世界具有反作用。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意识的能动性,首先表现在意识活动本身是一个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的过程。
意识的能动性更突出地表现在它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3)人可以能动的认识、掌握客观规律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变害为利。
(中国大学网考研频道www.)。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1)联系及其特点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联系具有以下特征: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和多样性。
第一,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本性,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依人的意识和主观认识而转移。
第二,联系具有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复杂的系统。
系统就是由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
第三,联系具有多样性。
由于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因而事物的普遍联系必然是复杂多样的。
不同的物质与运动形式之间,不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存在不同的联系。
事物之间的联系也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联系的多样性表现形式主要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掌握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对于指导我们实际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及系统性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在工作中我们要把整体性原则作为基本的出发点,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
作为整体,系统是由部分组成的,但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整体的功能也不是部分功能的机械相加。
要从整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综合地、系统地把握事物,避免孤立地、片面地看事物,使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注意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问题,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随便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联系起来。
第二,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能使我们正确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考研政治马原世界观与方法论重点:联系和发展
考研政治马原世界观与方法论重点:联系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物辩证法的定义: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形而上学的定义: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否认矛盾的)观点和方法。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对立的主要表现:⑴、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⑵、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⑶、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⑷、承认矛盾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这是最根本的对立,是二者对立的焦点,也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根本分歧。
4、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联系的定义: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
5、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本身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联系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反映。
6、联系的普遍性:是指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同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同一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
7、联系的多样性:⑴、是指联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⑵、是指各种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作用是不一样的。
8、联系的条件性:⑴、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⑵、条件是可以改变的;⑶、改变条件也是要有条件的,只有有条件这点才是无条件的。
9、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的观点:⑴、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⑵、部分依赖整体,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⑶、整体和部分可以相互转化;⑷、整体和部分相互包含。
10、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整体观: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特点,有源远流长的思想传统。
⑴、从概念上;如:太极⑵、从理论上;如:天人和一⑶、从价值上。
中国古代整体观比西方哲学传统中天人两分的思想有更多的合理与优越之处;研究整体观的辩证思想,可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人类智慧的继承,同时中国的整体观又可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思想的真理性,丰富其理论体系。
考研政治复习:马原把握规律知识点的“规律”
考研政治复习:马原把握规律知识点的“规律”考研政治复习:马原把握规律知识点的“规律”在考研政治的马原版块中,规律这个概念是经常出现和考察的,也是同学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版块的一条重要线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整理一下规律的相关概念在大纲中出现的次数以及考研政治真题对这个知识点如何考察的。
首先,同学们需要把握的是规律的概念,同学们要把这个概念放到整个辩证法的体系中加以理解,“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换句话说,规律首先是一种联系,但不是一般的联系,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第一,本质,规律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属性,要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任何规律都是实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
规律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范畴,规律是本质的或本质之间的联系。
第二,就是必然的,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第三,规律是稳定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同类现象背后的共性,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稳定联系。
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
接下来的,同学们一定要清楚,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所以规律是客观的。
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所以在考研政治的真题中经常是利用人与规律的关系给同学们制造做题的.障碍。
首先,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规律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
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藐视、创造、消灭改变,”这几个词只要和规律搭配,同学们一定要清楚,就一定不能选择。
可以和规律搭配的是“认识、发现、利用、遵守”,但是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同时,理论思维是十分重要的,正确的理论思维能使人们增强驾驭规律的能力,错误的思维会走向真理的反面。
规律的种类有哪些呢,规律可以分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2014年的考研政治真题的一道真题就是根据这个知识点来命制的,我们一起来看下,2014.2 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
[纯干货]考研政治选择题常考点及易错点——马原
[纯干货]考研政治2020选择题常考点及易错点(一)马原1.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①科学性(突出特征&理论优势)②革命性③实践性(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④人民性(最鲜明的品格,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⑤发展性(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前提、条件、背景:①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②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③思想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3.《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资本论》——“工人阶级的圣经”4.马克思主义不是指导革命、建设、改革的理想方案。
(不是教案,而是行动指南)5.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也不是系统与要素)6.列宁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7.运动在时间和空间内运动: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性质:一维性。
空间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特点:三维性。
时间具有一维性,运动没有: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存在性。
8.现象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感性认识反映现象,理性认识反映本质,但理性知识不可能完全正确。
9.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10.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必然和偶然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偶然性可以认识,但不可选择。
11.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区别在于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抽象和现实的可能性,区别于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题解析:社会发展规律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题解析:社会发展规律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6. 认为“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观点A.揭示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受规律的制约的正确观点B.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的错误观点C.强调客观规律下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正确观点D.否认了人的主体自觉能动性的错误观点[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社会规律的决定性与人的主体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同自然界本质上是一致的,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人类社会对自然界有着高度的依赖性,人类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动态的过程。
唯物史观在揭示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决定性的同时,也充分重视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在历史过程中的自觉能动性。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人自觉进行活动的场所,社会历史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
单个的历史主体总是把自己的追求汇合成一种合力,从而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直接或间接地去创造历史。
社会历史发展蕴涵着客观的规律并表现为一个决定的过程。
但这一规律实现的具体形式、途径和方法却是可以选择的。
认为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就是承认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以实现的,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正确的。
但“成事在天”即把办成事情的原因、决定因素归结为外在于人的天意,认为历史活动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的,这是错误的,因为它否认了人的努力在事情成败中的作用,同时也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从而陷入了唯心史观和宿命论。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8. “对每一个卢布工资增加一个戈比,要比任何社会主义和任何政治都更加切实而可靠。
”这一观点属于A.是认为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唯物史观B.是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历史辩证法的观点C.是认为经济是社会发展的惟一因素的经济决定论观点D.是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经济斗争具有首要意义的正确观点[命题分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经济决定论观点的辨析。
马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
1、事物的发展过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新的肯 定)……是事物自我发展和完善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 (1)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扬弃)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回复的。(体现为事物发展的周 期性以及可能出现的暂时的挫折、甚至倒退等。) (即事物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是前进的过程。) 2、方法论意义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两 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2)要把坚定的革命热情和灵活的斗争策略结合起来。(退一步, 进两步) (3)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此要正确对待新生事物,积极热 情地扶持新生事物。
二、内容和形式
(一)含义: 1、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2、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二)辩证关系:对立统一 1、对立:(1)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则是事物存在的 必要条件。 (2)内容是活泼易变的,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 2、统一: (1)相互依存: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 (2)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 容;另一方面,形式有反作用于内容。 (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如:思想是反映世界的形式, 同时又是语言的内容。 3、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复杂性:同一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同 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 (三)方法论意义: 1、反对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的形式主义。 2、要注意一)辩证的否定观 1、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1)肯定: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2)否定: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一切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辩证统一。 2、辩证的否定 (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标志否定本质的哲学范畴,是 指包含着肯定的否定。 ①其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②它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 ③它是事物联系的环节(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 ④它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所引起的事物的自我表现否定。 (以上也是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2)方法论意义:①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不是绝对的坏。
考研政治笔记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考研政治笔记: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①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主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夸大了事物与事物之
间的对立和区别。
②发展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主张事物不仅存在着量变,同时存在着质变;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或者绝对否认事物的运动、变化,或者把事物的变化仅仅归结为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③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主张整个世界是一个统一整体;形而上学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以偏概全。
④矛盾的观点和否认矛盾观点的对立。
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从而陷入用孤立、静。
2019考研政治马原冲刺高频考点: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马原的知识点有好多易错的地方,邻近考试更应当对全部知识点驾轻就熟。
下边考研小编整理的“ 2019 考研政治马原冲刺高频考点: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有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原由和结果原由和结果是揭露事物的前后接踵、相互限制 ( 惹起与被惹起 ) 的关系范围。
惹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由,而被某种现象所惹起的现象叫结果。
原由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①原由和结果的划分既是确立的,又是不确立的 ; ②原由和结果相互作用,原由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由,互为因果 ; ③原由和结果相互浸透,结果存在于原由之中,原由表此刻结果之中; ④原由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正确掌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需条件。
方法论意义:辩证地剖析事物的因果关系,能够加强者们活动的自觉性、展望性和调控性。
2.必定性和有时性必定性和有时性是揭露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消亡的不一样趋向的范围。
必定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必定要发生确立不移的趋向。
有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立的趋向。
必定性和有时性是对峙一致的关系:一方面,两者是有区其他:①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由不一样,必定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有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面条件 ; ②它们的表现形式不一样,必定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固、时空上比较确立,是同类事物广泛拥有的发展趋向,有时性则是不稳固的、临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 ③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一样,必定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有时性居于附属地位,对发展的必定过程起促使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确实定趋向带有必定的特色和误差。
另一方面,必定性和有时性又是一致的:必定性存在于有时性之中,经过大批的有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拓道路 ; 有时性背后隐蔽着必定性,受必定性的支配,有时性是必定性的表现形式和增补 ; 必定性和有时性在必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变。
2019考研政治马原高频考点及例题:发展
马原在考研政治中有好多高频的考点,仔细记忆,做题时需要举一反三。
下边考研小编整理的“ 2019 考研政治马原高频考点及例题:发展”有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展一、发展的含义发展是行进上涨的运动。
二、发展的本质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往事物的消亡。
三、新事物与往事物新事物是指符合历史行进方向、拥有远大前程的东西。
往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定性,日益消亡的东西。
新事物是不行战胜的,原由是第一,就新惹祸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构造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往事物的各样因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
第二,就新事物与往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往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往事物中悲观腐败的东西,又保存了往事物中合理的、仍旧合适新的条件的因素,并增添了往事物所不可以容纳的新内容。
这双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胜于往事物,拥有强盛生命力的原由所在。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裕创建力的人们创建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切合人民民众的利益和要求,可以获得人民民众的拥戴,因此必定战胜往事物。
【例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辩证法以为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往事物的消亡。
新惹祸物必定代替往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新惹祸物产生于往事物以后,是新出现的事物B.新惹祸物拥有新的构造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C.新惹祸物是对往事物的扬弃,并增添了往事物所不可以容纳的新内容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惹祸物切合广大人民民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答案】 BCD【模拟】“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输赢在于理。
”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永久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B.新事物切合客观规律,拥有远大的发展前程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来源因D.事物是广泛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答案】B马原是考研政治中占比较大的一个模块,政治的复习需要方法。
20XX考研政治 规律与联系和发展.doc
1.规律的客观性。
(1)规律客观性的表现,是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之所以具有客观性是因为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3)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性。
2.意识的能动性。
(1)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对于客观世界具有反作用。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意识的能动性,首先表现在意识活动本身是一个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的过程。
意识的能动性更突出地表现在它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3)人可以能动的认识、掌握客观规律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变害为利。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_OK
五、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 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B.矛盾与和谐 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 赫拉克利特认为:和谐产生于对立的东西。 孔子认为:“和而不同”
24
五、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关系
2、矛盾的特殊性 A.每一种运动形式的矛盾都具有特殊性; B.每一事物发展中的矛盾都有特殊性; C.每一事物中的矛盾及其不同方面的地位都 具有特殊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7
一、规律是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与规则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8
一、规律是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类型 A.自然规律; B.社会规律; C.思维规律;
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规律是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其他的划分: 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动力学规律与统计学规律;
10
4
成功的基本要素
1、不抱怨(自我归因) 2、善于学习 3、勇于行动(专注) 4、长于合作
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五章(上)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6
一、规律是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1、规律的内涵 内涵: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外延: 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 A.规律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的本质的联系; B.规律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的联系; C.规律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的稳定的联系;
西方哲学中的矛盾观念 赫拉克利特:不同的音调形成最美的和谐 黑格尔:矛盾是更深刻的、更本质的东西
19
三、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 马哲的矛盾观 矛盾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个对立
面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 即对立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政治马原易错题解析:联系、发展及规律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2. 广州人在饮食上喜欢追求新异,对菜肴的名称更是讲究。
前几年桌桌流行“发财”(发菜——一种黑绿色藻类植物,没有特殊的食用价值,但对环境保护影响巨大),现在则是逢酒席必上“生财”(生菜)。
吃发菜以求“发财”,吃生菜以求“生财”,从哲学上看这种做法否定了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C.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事物的联系的多样性3. 认为“人与人的心灵可以跨越遥远的距离发生感应”,甚至相信“意念移物”,这是:A.承认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的辩证观点B.承认一切皆有可能的可知论观点C.宣称虚幻联系的唯心主义观点D.宣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存在神秘力量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可以分为客观联系和主观联系两种基本类型。
客观联系又称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是事物原有的本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主观联系是指人们从某种特定的主观愿望和目的出发,对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所做的人为改变和主观臆想。
唯物辩证法要求从客观联系出发,依据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认识客观事物,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事物本来的联系。
联系是客观的,因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相互联系均根源于世界物质的统一性。
就事物的联系与人的实践关系来说,事物的自在联系是靠人去揭示的,事物的人为联系是靠人去建立的。
事物中的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等等的自在联系在人产生之前就存在于物质世界,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地不断深入地把它们揭示了出来。
事物中人为联系的建立则体现出人类实践的能动性,使自然在人为的联系中变成一个“人化”的自然。
当然事物的人为联系只有反映了客观的联系时才具有真实性,并经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转化为现实性。
可见,这种事物中的自在联系和人为联系都是客观的,并不是一种主观联系。
这两题中的联系都不是对客观的反映,并不能转化为现实,只是人们依据主观愿望,主观臆想创造出的联系,并不具有真实性,是错误的观点。
2题的正确答案是B。
3题的正确答案是C。
6. 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指以:A.事物的运动为前提的B.事物的共性为前提的C.事物的对立统一为前提的D.事物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7.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这是指:A.事物的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B.事物的联系是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的C.事物的联系是通过自身体现出来的联系D.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命题分析] 这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的关系。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是互为前提的。
唯物辩证法在肯定事物的普遍联系时,并不否认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而恰恰是以承认事物的区别为前提的。
如果否认区别,事物之间只是混沌一团,就说不清是什么东西和什么东西相联系,也就无所谓联系。
唯物辩证法要求在有区别的本质之间看到它们所固有的联系,又在有联系的东西之间看到它们的区别。
如果只见区别不见联系,就会把本来有联系的事物割裂开来,陷入绝对主义;如果只见联系不见区别,就会抹煞事物的质的界限,把所谓普遍联系歪曲为“此亦彼也,彼亦此也”。
陷入相对主义。
两题的正确答案都是D选项。
10. 发展揭示了新陈代谢这一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发展的本质是:A.变化B.增加C.创新D.运动[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发展不同于增长,它不仅是指数量的增加,更是指结构的改变和优化、质量的完善和提高,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从前提上看,发展必须要以理论和思维的创新为先导;从内容上看,发展不是一种简单的量的扩展,更重要的是一种新质的生成;从方式上看,发展是一种新的重组,是运作方式的重组,发展规则的重组,是发展总体思路、总体内容、总体目标创新的结果,是新的关系体系对旧的关系的扬弃和创新。
因此,发展的本质就是创新。
为此,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事物发展。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15.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稳定性、重复性和普遍性的特点,最根本的特点是客观性。
A项是指人们认识规律的途径和方法,是思维对规律的反映,而不是事物发展规律本身。
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思维对规律的反映之间是有区别的;B项是唯心主义对规律和范畴的界定;D项是关于辩证否定观的基本观点。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18. “守株待兔”的故事中农夫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A.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B.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没有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D.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联系当作了必然联系19.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应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区别的,不能把二者混同。
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相互联系的,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又是必然的。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并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掌握客观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
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只有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行动才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高度的自觉性。
“守株待兔”中农夫没有正确地掌握必然性,而把事物运动中的偶然性当作了必然联系,因此是错误的。
其次,在遵循必然性的基础上,重视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去推动工作的发展,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才能善于捕捉“机遇”和利用“机遇”去揭示和发现必然性,推动客观事物以及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达到人们的预期目的。
第20题关键点是弄清“机遇”和“有准备的头脑”的含义:人们在观察、探索、研究客观对象的时候,由于客观对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往往会出现预先未料到的偶然事件,这就是“机遇”。
在科学的实践中,“机遇”往往会成为重大发明创造的起点。
但是这种机遇也不是纯粹偶然性的,其背后必定隐藏着某种必然性的东西。
要善于识别偶然的“机遇”,注意利用偶然的“机遇”去揭示客观必然性。
而“有准备的头脑”即指观察者具有的理性思维。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是指观察者的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丰富的准备材料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理性思维的指导,才能及时抓住“机遇”并加以利用,从而找出必然性以推动科学的发展。
18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19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22. “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
”这是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C.非决定论的观点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的问题。
是否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即是否承认事物发展具有客观规律,在世界观上表现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立。
决定论是关于事物具有因果联系性、规律性、必然性的理论。
唯物辩证法丰富了决定论的内涵,把决定看成一种说明事物和过程的普遍制约性、规定性的理论,从根本上说是对于世界的联系和发展的统一的理解。
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否认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认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没有规律和秩序可循的。
同唯物主义决定论对立的还有目的论、观念决定论,它们采取了与上述非决定论在表面上不同的形式,宗教目的论、神学宿命论、上帝决定论、观念决定论等都是伪决定论。
辩证决定论是建立在承认和理解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的基础之上的,是人们把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起来的根据,是人类自觉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它是对于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相互统一的全面、辩证的理解;它把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永恒发展的观点具体地统一了起来并贯彻到底,并在更深层次上说明了联系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事物发展的方向性和规定性。
题干引用的是法国的天文学家拉普拉斯的言论。
他认为根据太阳系的初始力学状态,就能用牛顿力学方程推算出宇宙过去到未来的一切事物;未来包含于过去的条件之中,一切都是必然的,都是可以精确确定的,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机械决定论(形而上学决定论)的观点。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37. 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
客观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合乎规律的过程,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和反映了这一过程的基本内容。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客观事物的发展,由于自身内部矛盾的作用,是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合乎客观规律的过程。
这一过程历经两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的发展因此表现为一个周期。
它表明客观事物发展在内容上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形式上则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体现了客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C。
43. 决定事物质的规定性的是A.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B.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C.事物内部矛盾的肯定方面D.事物内部矛盾的否定方面[命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矛盾的特殊性的地位。
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个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运动形式,都有其自身不同于其他事物或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
这种特殊的矛盾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各种科学门类和学科的划分,就是以各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自己特殊的矛盾为依据的。
不仅不同的事物有着自己特殊的矛盾,而且每一事物在其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也都包含着各自特殊的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与矛盾的普遍性相对,是标志事物矛盾的差异性和个别性的哲学范畴,也称矛盾的个性。
其基本涵义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每一事物都有其特殊矛盾,规定着它的特殊本质,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这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和特殊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