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联盟的组织运行研究
石油企业管理创新六篇
石油企业管理创新六篇石油企业管理创新范文1中国企业管理受到诸多简单因素的影响。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西方管理文化的精粹都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中国企业管理。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就是要不断让科学管理的新观念、新方法冲涮。
中国企业管理者的小农意识,就是用市场经济的规范取代方案经济的禁锢,就是要在民主、科学、创新的旗帜下调动人的乐观性、发挥人的潜能,实施高效、科学、人性化的管理。
在学问经济的浪潮中,整合中西管理文化的精华,探究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管理思想和文化非常必要。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连续深化,石油企业正逐步推向市场,面临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进展的新的进展趋势。
如何才能促进石油企业有效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等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其关键是需要讨论企业管理创新。
一、中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目前石油企业管理创新活动主要是在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中开展。
参加管理创新的人员主要是专职的管理人员,其他技术人员和基层操作人员很少,这反映了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主体狭窄,不利于管理创新的广泛开展。
当前石油企业鼓舞创新主要集中在管理方式方法及管理模式或在一些局部领域内开展创新活动,而管理制度创新较少。
这就是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特点。
从创新方法上看,主要是借鉴其他相邻领域学问和技能,独创较少。
同西方大石油公司相比,我国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活动主要局限于少数专职管理人员,缺乏群众性;同时创新领域狭窄,创新手段有限,整体创新力量水平低下。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石油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石油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受方案经济的影响,许多企业经营观念陈旧,企业的管理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展的要求,存在一些问题:1、国家对企业的有效监督和发挥经营者的乐观性没有有效结合;2、已经进行公司化改造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还不规范;3、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人事制度没有建立健全;4、没有完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5、企业管理组织机构没有完善;6、成立股份公司后企业管理如何转变;7、重组改制后各个公司的关系如何处理。
河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运行机制探讨
关键词- 产业集群 ; 产业技术; 创新战略联盟 ; 运行机制
产业 技 术 创 新 战 略联 盟 的形 式 划 分 方法 多 样 , 邸晓 燕 等 国务 院发 布 的 ( 家 中 长期 科 学 和技 术 发展 规 划 纲 要 《 国 ( 0 6 2 2 年 ) 明确 提 出 “ 20- 00 》 加快 建设 以企业 为 主体 、市 场 认 为 产 业技 术创 新 战略联 盟 类 型多 样 , 联盟 内部成 员 间 特 从 为 导 向 、产学 研 相结 合 的 技术 创 新体 系 , 引导 和 支 持创 新 要 征差 异 的角 度 , 照3 " 按 4 维度 进 行分 类 , 可分 为 8 种理 论 类 型 , 素 向企 业 聚集 , 进 科 技成 果 向现 实生 产 力转 化 ” 。产 学 合 我国普遍 存在 其 中的5 促 种类 型 。 作 创 新 , 我 国 企 业创 新 能 力 普遍 低 下 的情 况 下 , 争 取 科 在 在 国外 研 究 认 为 , 照产 业 技 术创 新 战略 联盟 合 作 的 职 能 按 战略 联 盟主 要分 为 3 : 术攻 关 合作 联 盟 、产 业 种 技 学 发 展 、建 设创 新 型 国家 的过 程 中 , 责无 旁 待地 成 为 了决 定 领域 分 类 , 大 国复 兴 的关 键举措 。本 研究 将着 眼于 河= 省产 业集 群 的发 链合 作联盟 、技 术标 准合作 联盟 ( I 匕 高广 文 , 0 8 。 20) 展, 从产 业集 群角度 探讨 建立 产业 技术 创新 战略 联盟 , 推动 区 按照 按 产 业 技术 创 新 战 略联 盟 的主 导者 不 同划 分 , 以 可 域 经济 发展和 产业 的 自主创 新 。 划分 为 中小企 业合 作 的联盟 、强强合 作 的联 盟 、 由核 心大 企 业主 导的联 盟三 类 。( 康继 红 , 0 0 2 1) 产业 技术创 新 战略联盟 的作用 : 产 业技 术创 新 联盟 是在 政府 的 推动 下 , 循市 场 机制 , 遵 为 1 、产 业 技术 创 新 联盟 是 实 现 国 家促 进 自主 创新 战略 的 满 足 企业 长 远 发展 和 国家 或 区域 产业 发 展 的需 求 , 以促 进 技 前提 , 区域创 新体 系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 是 是促 进 区域 经济 发展 术 进 步 、创 造 知识 产 权 、规 范重 要 标准 为 目标 , 过 优化 组 的源 动力 。 国家( 通 或区域 ) 面的 自主创 新是整 体结 构系 统 , 层 它 合 产学 研 联盟成 员 ∞∞ :的各 种技 术创新 要素 而建 立 的一种 稳定 的 的 主体 核 心 构成 是企 业 、大学 、科研 机 构 和政 府 部 门 , 是 宝 它 优 势互 补 、协 8 8 新的产 学研 利益 战 略联盟 。其本质 是一 种 科技 与经 济一体 化 的联合 与促进 , ∞8 8 ∞∞ 8 ∞ ∞ 同创 国家 ( 区域 ) 或 自主 创新 服务 组 织 制度 创 新 。这 是 因为 , 学研 技 术创 新 源 于一 种 自然 组 加企 业 的创 新成 效和 整体 经济 的 发展 。通过 产学 研 的渗 透 、 产 织 的过程 , 技 术创 新过程 中, 业与 大学 和科 研 院所 是 完全 集 聚 效应 , 进 了技 术创 新 , 高产 业竞 争 力 , 在 企 促 提 促进 了区 域经
石油企业“四化”建设与生产运行管理创新研究
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21年第01期No.01袁2021经济研究导刊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拓展了其应用范围,有效提高了各个领域的生产效率。
在石油企业的生产运行管理中也广泛应用到了信息技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近年来,随着石油企业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石油企业“四化”建设对生产运行管理的提升作用进一步凸显。
石油企业更加认识到“四化”建设,特别是其中的信息化建设在生产运行管理过程中对提高其施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为更好地发挥石油企业“四化”建设对生产运行管理的促进作用,本文旨在以“四化”建设为契机,结合石油企业的特点推进生产运行管理创新,探索如何对信息技术进行完善和创新,进而更好地适应生产的具体工作要求,提高管理效率。
一、石油企业生产运行与“四化”建设现状我国石油企业生产运行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近些年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但在部分业务板块,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实用性较低,不能有效运用于提高工作效率中,影响了石油企业生产运行管理整体领域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阶段的发展要求。
这需要石油企业,特别是生产施工单位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石油企业生产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信息技术进行完善和创新来适应石油企业生产运行管理的具体工作要求,以此来提高石油企业生产运行效率和质量。
因此,在石油企业生产运行管理中,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信息化同步推进的情况下,要着重加快信息化建设。
当前,石油企业“四化”建设稳步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石油企业“四化”建设也还存在与生产管理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
比如,我们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确实在数据传输、远程监控等方面见到了实效。
但是,生产一线员工认为,信息化不但没有为基层减负,反而给基层增负。
主要原因是,目前多个平台运行,生产一线本身生产任务比较重的情况下,每天要填报的网络平台多达5个,而主要问题是不同平台的栏目顺序、填写方式不一样,相同的内容不能进行批量处理,从而在资料编辑、提交方面,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石油企业生产运行协调管理措施
石油企业生产运行协调管理措施摘要:石油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生产过程连续、产品市场覆盖范围广的行业,在整个油田的生产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协调管理有助于提升油田生产运行效率。
本文简要概述石油企业生产运行协调管理措施,并探究石油企业生产运行协调管理的优化途径,以期为石油企业生产运行协调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石油企业;生产运行;协调管理引言:石油企业生产运行的协调工作非常重要,具有承上启下、增强内部控制的作用,能够充分将油田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相互结合,保持生产运行的连续性与可靠性,保障石油企业的发展。
1石油企业生产运行协调管理措施1.1计划职能石油企业生产运行的计划职能就是指在生产运行管理过程中通过收集到的信息为生产运行提供计划的管理措施,是保障生产运行稳定高效的基础。
生产运行需要根据相关生产计划或方案开展,其中涉及诸多技术工艺、机械设备、人员部门、销售服务等方面的内容,需要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有效管控来准确地设计生产计划,能够为各部门、各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计划职能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对各类信息的反馈和收集时效性非常高,这样才能发挥生产运行协调的指挥作用。
一般来说生产计划分为静态和动态信息两类,静态信息就是机械设备、生产流程这些长时间不会发生变化的因素,而动态信息则包括技术工艺、生产方案等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
只有及时获取数据信息才能高质量的开展协调管理。
另外,计划通常是基于生产目标而制定的,管理计划的时间与内容越复杂,生产运行协调管理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就越多,因此在设计生产计划时要尽可能考虑生产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1.2控制职能管理工作本身就是根据生产目标对相关生产运行进行监督和检查的工作,需要及时发现偏差、处理问题、优化调整,保证生产目标的有效进行,使其不偏离既定范围在,这决定了管理控制带有目的性。
控制可根据生产运行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
事前应当对可能影响生产目标的隐患做出预测,便能够制定相关管理预案,管理人员需要从全方位、全过程的角度开展事前预防工作,来实现对整个生产运行的全面控制,也是考量管理部门判断和处理能力的重要一环。
中石油集团自主创新机制及能力评价
02
中石油集团自主创新机制
自主创新机制的内涵
自主创新机制是指企业通过内 部研发和技术创新活动,实现 产品升级、技术突破和市场拓 展的过程。
自主创新机制是企业提升核心 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手段。
自主创新机制包括创新资源的 投入、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激励 、创新文化的建设等方面。
中石油集团自主创新机制的特点
意义
对中石油集团自主创新机制及能力进行评价,有助于了解其在技术创新和市 场竞争中的优势和不足,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和方法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中石油集团的自主创新机制及能力,揭示其自主创新的规律和特 点,为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对策建议。
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对中石油集团的自主创 新机制及能力进行评价。
创新资源投入大
中石油集团作为国内石油行业 的领军企业,对自主创新投入 的资源较大,形成了较为完善
的创新体系。
创新人才队伍壮大
中石油集团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 和引进,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 化的创新团队。
技术创新能力强
中石油集团在石油勘探、开发、炼 油等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 成果。
选取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石油企业,对其自 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为中石油集团提供借 鉴和参考。
根据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和案例分析的结果 ,采用综合评价法对中石油集团的自主创新 能力进行评价。
中石油集团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01
02
03
04
05
技术创新能力
包括研发投入、科研成果 、专利申请与授权、技术 转化能力等指标。
中石油集团自主创新机制的不足之处
适应自主创新的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研究
标难 以实 现 , 且容 易引 起 部 门之 间 为 了各 自的利 并
益产 生矛盾 。
2 管 理 层 次过 多 , 部 门间 的相 互 协 调 和信 息 . 使 沟通 困难 。中国 的很 多 中小企 业 是从类 似 个体 小作 坊式 的企业 发展 而 来 的 , 不 同程度 地存 在 管 理 机 都
构 阻 碍 了 企 业 的 自主 创 新 。 因 此 , 采 取 多 种 措 施 , 行 调 整 , 适 应 企 业 的 自 主 创 新 。 需 进 以 [ 键 词 ] 中 小 企 业 ; 织 结 构 ;自主 创 新 关 组 [中 图 分 类 号 ] F 7 . [ 献 标 识 码 ] B [ 章 编 号 ]1 0 263 文 文 0 8—6 8 2 0 o 2 5( 0 8) 4—0 4 0 9—0 3
二 、适 应 自主创 新 的 中小 企 业组 织结 构 研 究
1 中小企 业应 从不 同定 位设 置组 织结 构 。在 目 . 前 的发展 阶段 , 国 中小 企业 的组 织 结 构要 根据 企 我 业发 展 阶段 、 外部 环 境 与 企业 人 员 现 状 来 制定 合 理 的组 织结 构 以适应 自主创 新 , 能 盲 目地 进 行所 谓 不 的 “ 织结 构 创新 、 织 结 构 创 造 ” 再 就 是 要 根 据 组 组 ; 企业 自己的定 位来 设 置 组 织 结 构 , 同类 型 的企 业 不
组 织 结构 中的重点 部 门和组 织结 构肯 定不 同。
2 中小企 业组 织 结 构 要 求 以 自主创 新 为 目的 。 . 在过 去相 对稳 定 的经 营环 境 中 , 业 的 组 织运 行 机 企
业 生存 和发 展所 必 须 的研 发 机构 和 市 场 调研 机 构 ,
石油和化工行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附件1:石油和化工行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石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下属的技术创新联盟的管理,依照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特制订《石油和化工行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由石油和化工行业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石油和化工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第三条,技术创新联盟构建的指导思想是:以石油和化工行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第二章联盟的主要职责及任务第四条,在政府与联盟成员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五条,积极开展行业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研究,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第六条,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实行知识产权共享;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第七条,组织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围绕石油和化工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重要的产业技术标准;为提高行业科技创新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第八条,联合培养人才,加强人员的交流互动,为产业持续创新提供人才支撑,为提高行业科技创新水平提供人才支撑。
第三章联盟的建设与管理第九条,技术创新联盟应具备以下条件:1.要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多个独立法人组成。
企业处于行业骨干地位;大学或科研机构在合作的技术领域具有前沿水平;其他组织机构也可成为联盟成员。
石油开采业的创新机制与合作模式
合作成果:成功案例、 技术突破、市场拓展
等
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石油开采业的 产业链包括勘 探、开发、生 产、运输、销
售等环节
产业链上下游 合作可以降低 成本、提高效 率、增强竞争
力
合作模式包括 合资、合作开 发、技术转让、
共享资源等
产业链上下游 合作可以促进 技术创新、提 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环境污染
机遇:新能源技术 的发展,为石油开 采业提供了新的合 作机会
机遇:国际合作日 益密切,为石油开 采业提供了更广阔 的市场空间
3
石油开采业创新机制与合作 模式的融合
创新机制与合作模式的关联性
创新机制是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合作模式是实现创新机制的有效途径 创新机制与合作模式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 创新机制与合作模式的融合可以提高石油开采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案例启示
创新机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 合作模式: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案例分析:对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启示:为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创新和发展
5
石油开采业创新机制与合作 模式的未来展望
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提高开采效率, 降低成本
国际竞争:需要应对国际市 场的竞争,提高自身竞争力
未来发展策略与建议
加强技术创新,பைடு நூலகம்提高开采效率
探索新的合作模 式,实现资源共 享和优势互补
关注环境保护, 实现绿色开采
加强人才培养, 提高行业竞争力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融合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 开采技术和设备,提高
开采效率
合作模式:与其他企业 或国家合作,共享资源
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联盟的影响因素分析
・
因此 , 为保证 自主创 新联盟 的成 功实施 , 要对影 有必
三、 自主创新联盟的模 型构建
自主创新联盟中企业 的选择非常重要 , 任何联 盟都需 要一个 明确 的联盟 目的 , 且 要确 定所 有企 并
业都认 同的所 要达 到的 目标 。各联盟企 业为联盟所
响自主创新联盟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
侯海青 , 曹
宁: 石油企业 自主创新 联盟 的影 响因素分 析
各基本 层 面 的融 洽 关 系 , 个 真正 有 效 的联 盟 共 同 一
间依 赖 、 彼此信 任 以及 沟通 等方 面 。
体就有可能产生。在联盟共 同体中 , 联盟企业有着 共 同的理念 , 家共 同分 享价值 , 大 相互 间协调 一致 并
(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 陕西 西安 70 6 ) 10 5
摘要 : 资源及 能力 的有 限性使得企业在 自主创新过程 中将 面临 巨大 的风 险 , 自主创新联盟有助 于企业 而
通过知识 、 技术等 资源 的互补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 , 以达到共赢 。故 以石油企业为例 ,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 提出影 响石油企业 自主创新联 盟的主要因素 , 通过因子分析及 信度检验 , 为利益 、 险、 认 风 伙伴关系 、 行业环境
科 学技术 的飞速 发展使得 各 国石 油企业纷 纷利 用高科技 手段 占领市 场 , 国石 油企 业要 想 有飞 速 中 的发展 , 须建立 属 于 自己 的具 有 强 大竞 争 力 的核 必
产学研联盟自主创新模式的机理及实证研究——以中国石油产业为例
主创新研究与实验人员流失严重. 从自主创新的管理机制看, 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 考核缺乏较为完善的指标, 石油产业的共性技术研发机制尚 待建立, 国家部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操作性不强 或未落到实处.石油自主型研发对政策的依赖性大, 有在高校建立产学研的科研实验室, 二是在 企业建立
产学研的生产与实践基地. 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的 科研实验室进行技术创新时, 要围绕如何更经济环保 地利用 资源, 如炼化技术, 节能降耗技术, 提高储量和采收率 等方面 的创新.在常规油气田日益减少的局面下, 重点支持 三维地 震, 四维地震, 深水钻探技术 , 小井眼 技术, 水 平井技术等 勘 探开发技术的 研发, 以有效降低油田的勘 探开发成本 , 使得 原经济界限以下的油气田可以得到开发,扩大勘探领域, 增 强非常规油气资源 (如深水油气资源, 极地油气资源, 超小油 气田等 ) 的勘探开发能力.
二, 产学研联盟促进中国石油产业自主创新的模式及 机理
在技术创新领域, 一项新技术, 新产品的投放, 往 往需要 巨大的资金支持和人才支持, 仅依靠一个企业很难建 立完整 的, 独立的研发创新体系.
[ 6] (p 5 5 -5 7)
产学研联盟模式是石油 企
业同外部企业 或科技研发机构或 高校共同进行 科技研发的 一种研发模式.这种研发模式利用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降 低研发费用, 增强科 研实力, 与其合作伙伴共同 推进科技研 发及成果转化.
3 ] (p 82 ) 0 公共政策不完善的问题.[
从科技活动人员的构成来看, 中国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总数, 工程师总数已分别居全球第一位, 第二位; 中国每年新 进入企业就业的理工科毕业生人数高居全球第一位. 其中石 油企业代表自主创新人才的人员所占比例约占 40 �. 然而, 石油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并未获得高的技术创新产出, 一些 石油企业从未提交过 1 件专利申请, 这其中既有企业缺乏技 术创新意识的原因, 也反映了我国石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
企业持续创新的运行机制研究
个 企 业 都 有 各 自骄 人 的创 新 业 绩 。 然 而 , 英 荷 壳 牌 石 油 公 司 的 研 究 人 员 阿 里 ・德 据
赫 斯 19 9 7年 的 一 项 研 究 表 明 , 财 富 》 名 世 界 5 0强 《 排 0 的 企业 从 产 生 到 衰 亡 , 均 寿 命 只 有 4 平 O~ 5 O年 ; 究 研
还 发 现 , 的 公 司 寿 命 超 过 2 0年 , 一 般 企 业 的 寿 命 有 0 而
只 有 l. ~ 4 2 5 O年 ] 又 据 荷 兰 S r t 。 tai x咨 询 公 司 的 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究 报告 称 , 日本 和 欧 洲 的 企 业 平 均 寿 命 为 1 . 2 5年 , 而 美 国有 6 企 业 的 平 均 寿 命 不 到 5年 , 活 2 2 存 o年 的 企
个 方 面 得 到 提 高 , 绝 不 能 使 企 业 保 持 长 久 优 势 。因 但 此 , 究 企 业 持 续 创 新 的 运 行 机 制 , 使 企 业 持 续 不 断 研 促
地 开 展 创 新 , 解 决 企 业 由 于 缺 乏 长 久 竞 争 优 势 而 导 以
0 引 言
纵 观 世 界 发 展 历 史 , 四 大 文 明 古 国 到 欧 洲 的 文 从
企 业 持 续 创 新 的 研 究 现 状
“ 新 ” 为 学 术 概 念 和 理 论 体 系 最 早 是 由 美 籍 奥 创 作 地 利 学 者 约 瑟 夫 ・熊 彼 特 于 1 1 9 1年 在 其 《 济 发 展 理 经
业 只 占企 业 总 数 的 l , 有 2 的 企 业 能 活 5 0 只 O年 。
石油行业的创新创业与科技创新
石油行业的创新创业与科技创新石油行业是现代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在全球能源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问题的凸显,石油行业亟需创新创业与科技创新来应对挑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石油行业的创新创业与科技创新,并分析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创新创业在石油行业的重要性创新创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石油行业同样如此。
石油资源的有限和环境压力的加大,迫使石油企业不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创新创业有助于石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益,同时也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挑战,石油企业需要通过创新创业来实现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
二、科技创新在石油行业的突破与应用科技创新在石油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石油勘探、开采、加工等环节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
在勘探领域,通过引入先进的勘探技术和设备,石油企业可以提高勘探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勘探风险。
在开采领域,应用新的开采技术和装备,可以提高原油产量和开采效率,延长油田寿命。
在加工领域,引入先进的炼油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三、创新创业与科技创新的挑战石油行业的创新创业和科技创新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石油资源逐渐枯竭,石油企业需要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如开发新型能源替代石油。
其次,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石油企业需要在创新创业和科技创新中注重环保和节能减排。
另外,行业竞争激烈,技术更新换代快,对石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石油行业创新创业与科技创新的前景尽管石油行业的创新创业和科技创新面临一系列挑战,但未来的前景仍然可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行业仍然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在创新创业方面,石油企业可以通过战略合作、创新投资和转型升级等方式来拓展业务领域和增加收益来源。
谈石油销售企业的管理创新
谈石油销售企业的管理创新摘要: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和不竭源泉。
深入研究石油销售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和创新途径,对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能力和水平,使企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石油企业;管理创新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2-0030-01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石油销售企业已经全面走向市场,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下胜出,提高石油销售企业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等问题是摆在每个石油销售企业领导人面前的重大课题,这其中的关键,我认为是要深入研究企业管理如何创新。
一、管理创新的必要性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
如果说制度是企业发展的“硬件”,那么管理就是企业发展的“软件”。
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是让企业先进制度发挥效率的保证。
没有管理创新,再好的制度也无济于事。
管理创新是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微观基础。
当石油销售企业的油品供给、营销方式、市场渠道等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生产力系统中诸多要素性能的变化和分工协作的结构变化,与之相适应,企业管理的内涵和范围也在发生变化。
管理作为生产力,只有随之进行调整,使各个生产要素、环节相互协调,才能增强整体竞争力和应变能力。
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动力,管理创新是企业不竭的源泉,这是由管理创新内在的功能和作用所决定的。
意义:管理创新是企业在内外因素作用下的一种自觉的“内功修炼”;管理创新具有整合功能;管理创新具有激励员工的作用。
二、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石油销售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很多企业经营观念陈旧,企业的管理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普遍存在着问题:一是国家对企业的有效监督和发挥经营者的积极性没有有效结合;二是已经进行公司化改造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还不规范;三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人事制度没有建立健全;四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五是企业管理组织机构还不尽完善;六是股份制后企业管理还没有转变;七是重组改制后各个公司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理顺。
“三位一体”企地党建联盟建设
经典案例CLASSIC CASE[摘 要]近年来,华北油田、吉林油田、辽河油田、渤海装备等7家中石油地区公司向长庆油田劳务输入人员不断增加,劳务输入人员在文化、思想、环境、组织、队伍、管理等方面存在不适应、不理解、不认同、不积极,难融合的现象,已经成为影响劳务输入临时党组织作用发挥、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对此,长庆油田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创新的方式方法,总结出“国有企业+地方党委+民营企业”的“企地党建联盟”三位一体模式,通过集合生产片区甲乙方跨单位、跨岗位、跨专业基层党支部建成立区域党建联盟,实现党支部攻坚、活动共办、难题共解、发展共赢,让甲方、乙方的党支部攥成拳、抱成团、连成片,为油田发展凝聚党建合力。
[关键词]三位一体;企地党建联盟104国企管理2021.5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六采油厂始建于2000年9月,2006年10月正式挂牌成立第六采油厂。
生产区域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境内,矿权面积3080平方公里。
下设机关科室13个,机关附属单位8个,基层单位15个。
全厂有员工5130人,其中,长庆油田在册员工2586人、中石油内部业务外包1991人、社会化用工553人。
党委下设党总支9个、直属党支部7个、临时党支部1个,基层党支部46个,党员928人。
目前,全厂共管理油水井6248口,其中油井4952口,开井4100口,日产油4548吨,探明地质储量24973万吨,动用地质储量28157万吨。
建有各类站点144座,其中集油站1座,联合站6座,接转站35座,增压点91座,加热点1座,拉油站1座,注水站5座,供水站4座。
一、背景第六采油厂生产开发区域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企地之间呈现出“地下油田、地上农田、地下管网、空中电网、村在井边、井在村中”的企地模式。
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油田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同时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也离不开油田企业的帮助。
地方政府希望利用石化资源优势发展一些主导产业,以此增加税收和就业,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浅谈企业自主创新联盟
浅谈企业自主创新联盟在企业自主创新联盟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对自主创新联盟构建的战略意义和推动策略进行了研究。
研究对推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联盟发展和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标签:自主创新联盟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模式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对自主创新投入更大的热情。
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企业仅依靠一己之力进行自主创新,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甚至可能会贻误战机。
建立自主创新联盟,充分发挥联盟成员各方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全面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实而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企业自主创新联盟的内涵探析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创新的人才和资金,创新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也不足,一旦自主创新失败,会使企业的巨额投资难以收回,给企业带来难以承受的后果。
相比单个企业“单枪匹马”的自主创新模式,组建自主创新联盟能够提高自主创新的成功率和有效分散不确定性带来的创新风险。
所谓自主创新联盟,不同于我们常说的合作创新,合作创新的参与者可能是国内企业或科研机构,也可能有国外企业或科研机构。
而自主创新联盟首先强调自主,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内企业或科研机构组建的合作创新联盟,目的是为完成一项或若干项创新,在相互独立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契约或联合实体等方式形成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风险共担的合作创新组织形式,如研发联盟、技术资产联合和创新投资协议等。
自主创新联盟的特点是以企业为主体,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参与,以契约关系为纽带,通过资源共享和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围绕关键共性技术进行协同创新。
组建自主创新联盟,从事行业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等研究,有利于加速技术创新进度和创新成果的产业市场转化速度,能实现一个企业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有利于中国企业防御国外技术标准的进攻,形成或加强中国企业在国际技术标准竞争中的话语权。
黑龙江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黑龙江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创新战略联盟成立黑龙江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2012-12-03 09:42 ]
11月23日,黑龙江省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大庆市成立。
这是黑龙江省组建的第25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该联盟是在黑龙江省科技厅和大庆市政府指导下,由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牵头组建,有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等37家大学、科研院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大庆市装备制造企业以及科技中介服务单位加盟,组成了一个以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产业为攻关方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联盟旨在以相关大学、科研院所及工程技术中心为依托,共同开展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中关键技术的攻关与开发,解决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促进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产业技术成果的迅速转化,推动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以科技为动力,有效提升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据大庆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新刚介绍,目前,大庆市已形成以石油石化装备为主导,新能源装备、仪器仪表、农机装备等社会通用装备共同发展的,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基础的装备制造体系,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大庆支柱产业之一,成为大庆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他希望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立,能推进大庆市装备制造业向高端装备制造方向发展。
黑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郭大春在联盟成立仪式上寄语该联盟要重点开展战略研究,尽快制定黑龙江省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及未来的长远规划,制定适合黑龙江省石油石化装备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图,坚持创新驱动,谋划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联盟的组织运行研究[摘要]石油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市场经济、国家技术创新水平高低的标志和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联盟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探讨了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联盟的组织运行机制。
[关键词]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联盟;组织运行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2.019[中图分类号]f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2-0044-021问题的提出经济及技术的全球化使中国石油企业在赢得发展机会的同时,石油供求矛盾也日益突出。
国际石油公司在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竞争优势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其他石油企业在技术市场上创新开拓的空间。
为此,我国石油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和解决突出矛盾,关键是要靠自主创新,而石油企业单枪匹马地自主创新,可能会力不从心,甚至可能会贻误战机。
自主创新联盟打破企业内部的封闭状态,汇集联盟各方的核心资源优势,增进知识的流动,从而弥补本企业资金、设备和人员的不足,使开发的技术成果超过企业依靠自身力量所能够达到的水平,将企业的技术水平推向新高度。
通过自主创新联盟,充分发挥联盟成员各方的资源优势,使石油企业从相关技术和标准化的整体自主创新中,获得属于自己创新的“看家本领”,形成一个完整的自主创新链条,逐步进入规模化、集聚化的联盟发展阶段。
2国内外相关研究西方国家关于自主创新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经济学家克莱因、罗森堡等。
他们指出科技创新过程并不一定完全遵循“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制造—扩散与销售”的传统线形模型,而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非线形过程,科学与经济的互动贯穿于创新过程始终(罗志如,1989)。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的一些经济学者开始向国内介绍国外技术创新研究的现状、结论及发展趋向。
他们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技术创新的概念广义化,其独到之处体现出企业技术创新通过扩散对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促动作用(傅家骥,1999)。
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以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知识纽带,它主要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在技术力量方面相当的企业,基于共同研究和开发高技术的目标而组成的一个互补性的联盟(胡耀辉,2007)。
[1]而自主创新联盟更多强调自主,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内企业、科研机构或投资机构组建的合作创新联盟,目的是为完成一项或若干项创新,在相互独立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契约或联合实体等方式形成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风险共担的合作创新组织形式。
从国外的研究来看,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是由很强的、平时本是竞争对手的公司组成的企业或伙伴关系,是竞争性联盟。
这种观点强调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实力强大且相当的企业间的一种合作性竞争,从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合作表象揭示其竞争的根本属性,视企业技术创新联盟为一种合作竞争组织(胡耀辉,刘一宁,2008)。
[2]从国内的研究情况来看,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出于对市场预期目标的考虑和各自总体战略目标的需要,通过各种协议形成的一种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组织(钟书华,2004),[3]形成企业之间的既竞争又合作,通过竞争推动企业技术研发的不断开拓,实现双赢或者多赢(王昌林,蒲勇健,2005)。
[4]从联盟的构成成分、参与目的、参与方式等方面来考察,自主创新联盟可以分为基于价值链整合的自主创新联盟、基于系统单元无缝链接的自主创新联盟、基于同质资源集合的自主创新联盟(谭文武,2008)。
[5]自主创新联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企业低层次恶性竞争问题,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不仅如此,自主创新联盟还能够避免中国企业在国际技术标准竞争中丧失话语权(余博,2008)。
[6]3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联盟的影响因素分析3.1外部影响因素分析(1)市场全球化。
在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新形势下,我国石油企业要想有更好更快的发展,有更强的竞争力,就需要把眼光放在自主创新联盟上。
对石油企业来讲,面临的各种复杂的勘探开发难题使得它必须具有一种灵活的应对能力,需要具备高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
石油技术服务公司也意识到像以前那样只卖技术产品,简单进行招投标的做法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竞争形势,服务方式必须更新,服务内容必须多样化,服务对象必须相对稳定化。
因此,也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石油企业与技术服务公司之间,石油企业与大学或各种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盟。
(2)技术全球化。
由于技术全球化日益增加,技术开发的成本也越来越高,风险也越来越大。
同时,西方石油公司为了抑制我国石油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在不断减少。
对于区域背景独特而具体,现场情况随生产进展日益变化的复杂的石油勘探与开发科技问题,其基础性研究工作可以通过与大学和社会上的研究机构来共同完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联盟承担巨额的研究开发费用,进行技术优势互补,可以扩大信息传递的密度和速度,避免单个企业在研发中的盲目性和孤军作战导致行业范围的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从而降低风险。
(3)政策环境。
为加强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联盟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政府应进一步加大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联盟发展的经费投入,从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加强公共技术支持平台建设、完善创新服务体系等方面,多角度、多层面探索有效机制,推进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联盟的发展。
对符合地方经济特色及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联盟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并根据联盟产品的技术水平确定新产品的减免税。
3.2内部影响因素分析(1)技术的复杂性。
石油产品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而且分工比较细致的过程。
从寻找石油到最后利用原油生产出各种石油产品,大致需要经过4个主要环节,即“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和“石油炼制”。
可以看出从原油生产到最后石油产品的炼制出炉,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其中对技术水平的要求是显而易见的。
如大位移井、欠平衡钻井和多分支水平井的钻井工艺技术要求;数字地震、三维地震、四维地震的地震勘探技术要求;数字测井、成像测井和核磁测井的测井技术要求等。
(2)技术创新的投入。
技术创新的投入是启动创新和维持创新的基础。
石油企业通过联盟的形式进行自主创新获得所需的技术资源,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这就要求建立联盟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要求联盟企业自觉地增加并将主要技术投入到联盟企业的科研机构中去,使联盟企业逐步进入开发、积累、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上来。
充分发挥勘探开发一体化优势以及在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等服务领域的专业优势,加速推广应用水平井、欠平衡钻井和气体钻井等先进适用的开发技术和手段,在三次采油、超稠油开发、特低渗透和特高含水油藏开发等方面开展一系列重大现场试验和科研攻关,着力解决制约油气田有效开发的技术瓶颈,推动老油田“二次开发”和新油田整体高效开发。
(3)创新风险。
研发一项技术,企业所需要投入的不仅是资金、专业的研究队伍和人员,而且需要企业根据这项技术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来分析这项技术的成功率。
但是在技术开发和对未知知识的探索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难以预料的未知因素,这些都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
为此要确定联盟企业中各个流程对自主创新工作的支持,针对自主创新风险制订预备方案,以便采取风险应急措施,减少创新的风险。
在研发的过程中,一些经济数据和技术的质量可能是无法控制的,并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风险加大。
所以在实际的操作和研究中,一项技术能否实现几乎无法确定,为此联盟企业之间要像关心自己的利益一样关心其他联盟成员和整个联盟的发展,尽量减少风险的可能性。
4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联盟的组织运行机制4.1利益分配机制企业参与自主创新联盟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取得比不加入联盟时所获得的利润更大,达到1+1>2的效果。
其底线是至少不低于不加入联盟时所获得的收益,否则,就会失去联盟的意义。
因此要确立以资源为基准的收益分配准则,强化公平分配,保证自主创新联盟的稳定性,实现自主创新联盟石油企业收益的最大化。
综合考虑整个联盟的各种目标和规划,合理确定利益分配的最优结构,使各成员企业实现最佳合作、协调发展。
因为企业参与联盟的目的是为了盈利,而盈利的过程是妥善处理联盟企业利益的过程。
财务管理作为联盟企业中主要负责资源配置的工作,明确实现联盟企业利益的最优化,可以更加有效地制定财务政策,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配置资源。
强调联盟企业间的利益主体,引导联盟伙伴共同致力于联盟企业的发展,为联盟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4.2风险防范机制一般而言,联盟伙伴在合作过程中很难避免机会主义行为,如联盟的一方在保护自己的技术不泄露给对方的同时努力学习对方的技术,或在学习到对方的技术和能力之后就马上终止联盟。
因此建立制度规则和完善法治秩序对合作各方的利益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联盟成员的选择是基于联盟成员的资源优势及参与意愿,但必须以明确的书面契约来保证联盟各环节的程序以及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明确界定联盟成员对联盟的投入、联盟各方的合作内容、绩效评估的方式,包括相应的技术人才参与、必要的资源投入、定期或特定的联盟会商制度等,这是确保联盟组建和运行的关键。
强制的法规和政策可以增加对联盟中欺诈和背叛行为惩罚的手段和力度,从而抑制、减少欺诈与背叛行为,保护联盟各方的合法权益。
4.3创新能力提升机制(1)深化改革科研管理机制,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充分利用国家财政列支的科技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拨款,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联盟企业自主创新投资机制,拓宽联盟企业科技投资资金的来源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集风险资金,让联盟企业共担风险,共享利润。
改革科研管理机制需要实现项目群的管理,对关系联盟企业当前生产瓶颈的技术和长远发展的技术,各专业人员专职进行协同联合攻关。
对项目组,实行联盟企业的分级考核和监督管理。
(2)加快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
联盟企业中的管理人员首先需要了解联盟成员的个人需要、事业规划、能力和素质等,同时向联盟成员阐明组织的目标、组织所倡导的价值观、组织的奖酬内容、绩效考核标准等。
而联盟成员则要把自己的能力和特长、个人的各方面要求和打算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要把组织对自己的各方面要求了解清楚。
通过双向交流,联盟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将根据联盟成员的特长、能力、素质和工作意向给他们安排适当的岗位,提出适当的努力目标和考核办法,采取适当的管理方式并付诸行动。
5结论石油企业作为国家特大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石油企业赖以生存和加速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核心竞争力强弱直接关系国家竞争力的强弱。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大型石油企业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和战略调整,它们已完成资本市场及外部环境的建设,使资本、市场、技术集中呈加速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