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二 鹏之徙于南冥 教案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鹏之徙于南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教学设计选择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中的《鹏之徙于南冥》为设计对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的语言现象。

2、通过对作品情节、形象、语言的把握,展开想象,欣赏庄子笔下的生动意象。

3、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正确理解庄子的“逍遥游”思想。

【教学方法】

在欣赏中理解,在朗读这记忆,在感悟中体会。

【学法指导】

阅读、体会、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新课导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历史的天空中,有一只奋飞的鹏鸟一直激荡着中国人的心灵世界。今天,我们学习庄子的《鹏之徙于南冥》,这个题目是编者后加的,其实他节选自庄子的《逍遥游》,在之前我们必修五学习过的《逍遥游》基础上增加了三段,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内涵更加丰富。重新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将会对“逍遥游”的内涵、境界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目标展示:

这节课,学习目标主要有这样三点:

1、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的语言现象。

2、通过对作品情节、形象、语言的把握,展开想象,欣赏庄子笔下的生动意象。

3、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正确理解庄子

的“逍遥游”思想。

三、知识积累: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订正导学案整理归纳的文言现象,班级内交流展示。

四、合作探究

1、这则选文真正的题目就叫《逍遥游》,那么,什么是“逍遥游”?

明确:“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2、什么人达到了“逍遥游”的状态?

明确:至人、神人、圣人。

3、这些达到“逍遥游”状态的人有什么特征?

明确:无己、无功、无名。

真正的“逍遥游”是利用天地的自然本性,利用六气的变化,而游于没有止境的宇宙当中,无所凭借,无所依靠。达到“逍遥游”状态的人从不偏执自我,不追求事功,不追求名声。

总结:以上是对“逍遥游”浅层次的理解,是作者庄子对“逍遥游”笼统的概括,在课文后三段作者对“逍遥游”作了怎样更深层次的阐述。运用了什么样的说理方法?

4、小组讨论:①浏览课文后三自然段,文中提到了那些主要人物?

明确:尧、许由、姑射山神人、惠子、庄子。②这些人物当中哪些人符合至人、神人、圣人的标准?(提示:紧扣“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特征,对号入座。小组自由讨论发言。)谁是神人?哪些句子体现出无功的特征?(读出原句,翻译大意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1)、“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

(2)、“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分分然以物为事!”

小结:姑射神人虽然德行泽被万物,但却不愿意去做治理天下的事,证明了“逍遥游”者是不追求功用的,即“神人无功”。但要注

意的是,“神人无功”不是说神人毫无功业,而是说神人不刻意求功、不居功。庄子笔下的姑射神人其实是有大功的。从文中能看出来吗?“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他们精神专注,使人或物不生灾害和疾病,而谷物丰熟。岂不是惠及苍生的大功?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我们生机勃勃的宇宙,四季的运行,万物的生长,难道不是天的功德?但天有没有大声宣告自己的功德呢?所以我们享有着上天的巨大功德而不自知。《老子》说“自伐者无功”,大概可以理解为求功、居功者反而无功,与庄子说的神人不求功、不居功而有大功,正好相辅相成。所以说,无功说到底就是不居功。(板书:不居功)

谁是圣人?哪些句子体现“无名”的特征?

明确:“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对许由来说,世俗的名就这样毫无意义。

追问:许由不但不看重名,他连实也不当回事,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得出来?

明确:“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拓展:(许由洗耳)许由辞了天下之后,尧让他做九州牧,许由还是不干,他认为这些话污染了他的耳朵。他跑到颖水河边去洗自己的双耳,他的好友巢父碰见了之后非但没有宽慰许由,反而数落许由说:“假如你一直住在深山高崖,尧肯定找不到你,你到处游荡,换取名声,现在却来洗耳朵,别故作清高了。”由此可见,巢父比许由更轻视“名”了。在那个时代,无名的圣人是很多的,甚至在孔子时代我们接触到的长沮、桀溺、荷蓧丈人都是不追求名声的世外高人。所以说,无名就是不求名。(板书:不求名)

谁是至人呢?

看选文第五段,在文章的第五段中安排了两个人的争论,他们争论的核心事物是什么?——“大瓠”。

惠子认为这葫芦内大且空,因为它没有用处把它击破了。显然,惠子完全是从通常的那几个方面,来思考大葫芦的价值的。在日常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