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中的气息运用_崔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息是歌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少了气息,其他一切声乐技巧都是空谈,只有很好地控制和运用好气息,才能把歌曲完整地、从容地演绎出来。一首歌曲的处理如强、弱、快、慢,抑、扬、顿、挫,悲伤、快乐等都与气息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动力。

对一个歌唱者的评价,首先是看他对气息掌握的程度和对气息控制的能力而赋予声音的表现。气息把握自然、气息控制得当,自然能发出美妙的歌声。否则,将妨碍声音的发挥和音乐的表现。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动力,没有气息就难以发声,没有正确控制气息的方法就不能很好地歌唱。因而,许多声乐专家都把控制好气息做为歌唱成功的秘诀。在我国传统民族声乐中,更有“唱一辈子戏,练一辈子气”,“善歌者都必先调其气”,“谁懂得呼吸的奥秘谁就懂得歌唱”的精辟论断。这些教诲虽不够全面,但都向我们阐明了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一、如何更好地运用气息

在唱歌的时候,腰部周围及小腹的气息是至关重要的。许多声乐专家也经常提到的“腰腹用力”,就是要加强腰腹部的气息,这跟气沉丹田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气不能吸得过深,同时也不能吸得太浅,七分就足够了。我们平时唱歌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高音上不去或气息不够用等问题,最大的根源就是没掌握好气息的控制和运用技巧,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运用气息呢?

(一)在静止气息的感觉上歌唱

歌唱要求的气息运用是特殊的。劳·威尔曾说过“在静止气息的感觉上歌唱”,而不是“在静止的气息上歌唱”。这个比喻似乎还不能消除误解,在实践中看到初学者对气息的理解大多是静止的,歌唱时横膈膜一味地往下压,气息完全僵化,于是“保持”成了“僵持”,由此严重地破坏了发声系统的正常调节。不少声乐教师还在尝试“抬钢琴”、“抬重物”的感觉训练学生保持气息。其实这种找气息下沉的感觉只能使气息僵死,不能做到气息的灵活运用,唱歌的时候是应该在气息流动下找感觉的,而不是外在的用力,否则只会使唱出来的声音发僵,那样,不但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会适得其反。

怎样做到吸入的气息既能保持又不僵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松和叹气。这里所说的放松是对过分僵持而言的。叹气是指用叹气的感觉,而不是把体内的气全部呼出去。叹气动作是我们生活中的习惯动作,人人都会做,而且比较容易找到放松的感觉。在积极兴奋的气息保持中,不可忽略运用叹气的感觉来歌唱,这样,气息不仅有深度,也自然、放松、流畅。在使用叹气状态进行歌唱时,要注意声音不要脱离呼吸,否则就会气声脱节、难以保持住呼吸了。也就是说演唱中的叹气状态是和保持吸气状态需同时存在,哪一方面都不能缺。它们使气息的呼出既能保持但又不僵,既放松但又不是呼吸肌肉群的完全松懈。保持叹气状态歌唱时,如果感觉腰腹部膨张而不僵,胸部扩展而不憋,气息有控制地流出,这时,感觉就基本上对了,应该继续巩固这种感觉。

(二)支持点的运用

声乐学生们常把气息比作提琴的弓,弓如果不拉动,就没有什么声音可言了。真正建立支点的是在收小腹基础上的鼓上腹。正是这种气息的对抗,才能使肺内吸入的气息处于压缩状态,从而支持更长的歌唱时间需要。古意大利美声学派十分重视“支持点”的作用,但是,对它的理解则各有不同。有人认为“支持点”是指气息的支持;有人认为是气息打在上颚上的冲击点、“焦点”或“位置”。凯撒里认为两者是一回事。如果声门打开的话,气息虽然通畅地流出,但是永远也找不到歌唱的支持点。所以,气息的流出必须与声带的闭合和使用配合恰当,才能产生“支持点”的感觉。中国几千年来始终把提丹田看做最重要的发声基础,可见其重要性。许多声乐专家常说“气息要保持住”,但学生不理解就会气吸好憋在下面不会用了。因此,要想让初学者保持住气息,与其说“保持住”还不如说“不断送气”更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浅谈歌唱中的气息运用

崔倩

(江南大学)

[摘要]气息是歌唱发声的动力,没有正确的气息控制就没有好的歌唱,歌唱中应正确、科学地把

握好气息。歌唱者要明白气息对于调整正确的歌唱状态、控制音量、拓宽音域、改变音色、矫正读字、

表现作品的情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控制和运用气息,较好地把握声乐技巧并提高歌唱水平。

[关键词]气息运用调节练习

音体美教学研究

97

2009年第1期(下半月刊

歌唱时主要运用腹部和后腰的大块肌肉,它坚强有力,用它来控制气息的流动,可以减轻咽部的用力,避免唱歌时压喉头、声音放不开等毛病。腰部肌肉紧绷像任何乐器中坚硬的共鸣箱一样重要,否则腰部处于松软的自然状,像一个质地低劣的漏气的气球,不能产生有较大能量的对抗压力。腰部紧绷的这种憋气感觉,贯穿歌唱的始终。在歌唱中气息快用完时必须要马上吸气,并准备迅速地恢复和保持腰部紧绷的状态。尽管随着歌声的延续气息越来越少,保持腰部紧绷的状态越加困难,但此时却越发显得腰部紧绷的重要。在此同时全身还要放松,要感觉到全身都充满了气息一样。古人说“流水不腐”,我们在歌唱时气息就要像流水一样流动着,这样唱出来的声音才会自然、有力。不用气息,光靠嗓子喊出来的声音会出现声音干瘪、高音上不去等问题。所以当我们唱完一首歌的时侯,如果感觉到嗓子累就证明方法有问题。这时候应该及时调整,少用声而多用气。

人们在自然发声时,气息和声音容易随着声音的发出和音高的上升而向上移动,这种自然的运动趋势,会造成气息上提、发声器官的肌肉紧张,特别是喉头的束紧和歌唱状态的改变,因而在歌唱发声时需用与之相反的意念,使气、声产生反向运动的感觉。如歌唱发声时气息虽然向外呼出,但是歌唱者却应感觉继

续在吸。

二、根据不同的因素调节气息

(一)根据音的高、低、强、弱调节气息

在歌唱中,随着诸多因素的变化,用气的感觉是不

同的,要根据要求合理调节,以始终保持深、稳、通、活,而这些因素首先体现在音的高、低、强、弱上。

1.音较高时,气息要深、稳,支持点要低,略微加上呼气压力,呼和吸两组肌肉群同时积极工作,腰部肌肉有力地、韧性地向外扩张,感觉到气息和声音是反方向走的,音往上走,气往下流,声高气低,距离拉开。这样气息才能集中,声音才能圆润、有穿透力。若随着音的升高,气息也上浮,就会因为气息浅而用不上力,高音上不去。所以在唱高音时,我们不能躲,要多使气息往下走,气息用得对,那么高音也就不难了,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在唱高音时不知道用气的位置在哪里,以至于唱出来的高音听起来不稳定,好象随时都有掉下来或者破音的危险。而且对以后声音的发展和演唱难度高的作品都有影响。那么演唱高音的用气位置在哪呢?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说明了找到位置的方法:弯腰九十度,两臂放松自然下垂,两脚略分开,要站稳,这时吸入气息很自然地吸到腰的周围,很明显的有后背和后腰膨胀的感觉,这是唱高音用气的位置。

2.音较低时,声音较松弛,不紧贴,声门闭得不紧,挡气作用不强,会漏掉一部分气,这时应将气息支点略微提起一点,增加胸腔共鸣的比例,近似说话时的用气。如果音低气也低,就会来不及输送,声音

就不响,空而无力。

3.声音轻弱、柔和、亲切时,气息要平稳徐缓,有节制,尤其是高音区的弱音,一定要较好地控制,保持气息均匀、通畅、灵活地流动。腰部保持唱强音时有力和有韧性地推挤腰带的感觉,既要保持唱强音时的气息流速,又要注意流量要小。

4.声音有力、雄壮、刚强时,气息要沉下去,要饱满,用气较剧烈,气流流速较大,流量较大,但用气要像唱弱音一样平稳、均匀,不可向上猛冲。

(二)在演唱不同风格的作品时气息的运用在演唱不同风格的作品时对气息的要求也是不同的。1.在情感内在含蓄、旋律优美流畅、速度平稳舒缓的歌曲中,运气的主要方式是以连为主,只有情联、气连,声音才能连起来,同时还要连中有跳,让气息在连贯中有动感,使演唱抑扬起伏,防止呆板乏味。这时气吸得要深,然后有控制地徐徐向外呼出。比如在唱东蒙民歌《牧歌》时,运气的方式就是以连为主,连中有跳。由于气息的平稳连贯,保证了声音的流畅,使歌声听起来如微风泛过湖面,清新自如,一线到底。

2.在情感强烈集中,韵律跳动活泼,较快速的歌曲中,运气的主要方式是以跳为主的。一方面要注意气息的控制要轻巧灵活、富有弹性;另一方面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跳,要做到跳中有连,其中打哈欠式的咬字发音是技巧的主要关键之一,同时又能做到声音不粘,颗粒状比较明显,让人听上去爽快,心随声跳。在演唱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小腹的弹跳,气要用得少而省,又有弹性。把每一个音头都唱得干净利索,不可拖泥带水,这样唱出来的声音便会铿锵有力、弹跳明显。

3.在演唱高亢的山歌和风格强烈的民歌或大跳音时,为了获得头腔共鸣,找到声音的高位置,发音前要做好气息准备,吸好气再唱歌,不能盲目地吸气。使声波在头腔上产生共振,声音竖立、挺拔。

三、练习气息的几种方法

现在,学习声乐的人在逐年增多,可是有的学生不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急于求成,想一口吃个胖子,结果适得其反。基本功的训练首先要从气息的训练做起,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练习气息的方法:

(一)仰卧吸气、呼气

要像睡觉那样,全身放松,吸气,这时,气就能吸到腰的周围(可以用手摸摸自己的腰和腹部),停片刻,然后呼气,呼气时,用舌尖小声的说“丝”,或“无”,每次练习都要用表检查一下一口气呼尽,需要多少时间。开始练习,一般只能达到20秒左右,以后可以达到40秒以上。

这个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什么叫“把气吸到腰的周围”。当学生体会到了以后,可以改为坐着的姿势,然后再用站着的姿势来练,每天做数次,每天练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五分钟。

(二)哈腰吸气、呼气

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