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培训2016

合集下载

安全注射培训ppt课件

安全注射培训ppt课件
目的
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防止疾病 传播,减少医疗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不安全注射危害及后果
危害
不安全注射可导致疾病传播、感染、 组织损伤、药物过量或不足等危害。
后果
不安全注射可能引发严重的医疗纠 纷和医疗事故,给患者和医务人员 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国内外安全注射现状分析
国内现状
我国安全注射意识逐渐提高,但部分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仍存在不规范操作和 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注射前准备
包括洗手、消毒、检查药品和注 射器等步骤的重要性。
正确注射技巧
强调注射角度、速度、深度及拔 针后的处理要点。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学习如何预防和处理常见的注射 并发症,如疼痛、感染、出血等。
患者教育与沟通
了解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提供注射相关的教育和指导。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环节
1 2
学员A 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安全注射的重要性,掌 握了正确的注射技巧,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学员B 这次培训让我更加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学会 了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提高了服务质量。
3
学员C
在实际操作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老师 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我成功解决了问题,收获 很大。
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注射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注射设备将更加智能化,提高注射 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无痛注射技术
为满足患者的需求,无痛注射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服务模式
注射服务将不再局限于医疗机构,社区、家庭等多元化服 务模式将逐步发展。
持续改进计划制定
定期培训 为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 将定期组织安全注射培训。
反馈机制建立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_图文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_图文
暴露源HIV阴性时,不需特殊处理。
疑为窗口期者,可追踪观察。
暴露源抗-HIV阳性的预防用药方案暴露Βιβλιοθήκη 别1 1 2 2 3 不明
暴露源级别
1
2 1 2 1或2 暴露源级别不明
预防性用药的处理方案
不一定用药,可由暴露者根据 利害比较决定
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如不能立即得到暴露源(病人)的输血四项检测结果亦不 知病人既往感染病史,立即申请暴露源的HBsAg与抗HIV 初筛试验的快速检测(该两项快速检查检验科24小时均可检 测,半小时报告结果),及时追踪结果,如有阳性应尽快开始 相应的预防性治疗
应急处理结束后,对已进行上述两项快速检测的暴露源无 论结果阴性或阳性,最好再进行输血四项检测。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
血液传播: HBV、HCV、AIDS、梅毒等 呼吸道传播: SARS、结核分枝杆菌、流感病毒等 消化道传播:幽门螺杆菌、甲肝、戊肝、沙门菌、志贺菌、轮状
病毒等 接触传播:多重耐药菌株、急性病毒性结膜炎、带状疱疹之分泌
物等
据估计:
医务人员大约有
2-40%暴露于HBV 3-10%暴露于HCV 0.2-0.5%暴露于HIV
暴露源HIV阳性或未明时
暴露源抗-HIV阳性:被暴露者应在数小时内尽快开始抗HIV 药物的预防性治疗,争取在24小时内进行,24-36小时后开 始疗效不佳,但仍应使用抗HIV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应持 续治疗4周,(感染科随诊,观察药物毒性反应、临床表现 等)。
暴露源HIV未明且无法行HIV初筛试验时:被暴露者可权衡暴 露程度和抗HIV药物的毒副作用等,选用基础治疗方案或仅追 踪观察。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安全注射培训讲义

安全注射培训讲义
注射剂使用率:
北京地区10家三甲医院:10%左右 某些乡镇医院、卫生院:75.6% 发达国家:<4%
11
二、导致不安全注射和滥用注射的原因
决定因素是人们认识和观念上的偏差 1、对注射的认识偏差: 注
射疗法被视为现代医疗或西医的 一种标志。较之口服给药,不论 是患者还是部分医生,都认为注 射具有疗效快、作用好等优点, 但对不安全注射或滥用注射带来 的危害和严重后果却缺乏认识。
8
据统计,不安全注射——
不安全注 射发生率
东欧: 15% 中东: 15% 亚州: 50% 印度: 50% 中国: 50%
对我国某地3066个免疫接种点的调查表明: 一人一针一管的接种点为33.5% 一人一针的接种点为62.1% 一人一针也做不到的接种点为4.4%
不安全注射和注射滥用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 会公共卫生问题,受到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31
一次性注射器(Single-use syringes)
自毁性注射器(Auto-disable) 无针头注射器(needleless devices)
主要用于免疫接种
32
3、建立完备的监督和管理体制
建议政府制定相应的安全注射检查、监测制度, 建立安全注射的指导和监督点。 建立登记和报告制度及不安全注射危害发生时的 防范、应对和奖惩措施。 将安全注射的好坏列为医院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 各级医疗机构要把安全注射当成预防医院感染的 重要内容。
病人关于安全注射的知识贫乏,不能有效实施社会监督。 医护人员对安全注射认识不足或理解不正确;或有安全 注射的知识,但由于未亲眼见到由于自己的注射给被注 射对象传染了疾病,因此对自己的不安全注射行为产生 了潜在的鼓励和正性的影响,虽然有安全注射的知识和 操作技能,但实际工作中并不按要求去做。

安全注射制度及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安全注射制度及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安全注射制度及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1.要规范配置药物,以下哪一项是不规范的() [单选题] *A、注射用药物现配现用B、当次未使用完的药品不得再次使用C、预充式注射器内药物不得再次稀释后用于注射D、抽取的药液和配置好的无菌液体,应在24h内尽快使用(正确答案)E、为多人注射时,应为每位接受注射者注射时开启药瓶,避免不同药瓶发生混淆2.安全注射定义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对接受注射者无害B.不会给操作者或参与者带来不可避免的暴露风险C.注射废物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D.安全注射是医院感染防控中标准预防措施的重要措施之一E.安全注射增加医患双方感染风险(正确答案)3.导管接头的消毒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确保15秒的擦拭消毒B.选择能够彻底消除污染隐患的输液接头C.在测压装置的入口使用密闭式隔膜取代三通D.导管接头确保每天更换消毒擦拭(正确答案)E.导管接头的消毒需要严格无菌操作4.规范配置药物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抽取的药液和配置好的无菌液体,应在24小时内使用B.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储存条件应该符合产品说明要求C.准备药物时不应该将药物从一个注射器转移到另一个注射器,剩余药物不应该再次使用(正确答案)D.已灭菌的预充式注射器打开后应该立即丢弃,不可放于无菌盘E.配置同种药物,可使用同一支注射器反复抽吸配置药液5.多剂量用药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多剂量用药应专人专用B.一旦多剂量药瓶药物进入患者护理区,只能用于单个患者,且用后立即丢弃C.可在多剂量药瓶瓶塞处留置针头(正确答案)D.对于多剂量药品,应在药瓶上加贴标签E.每次穿刺多剂量药瓶时均应使用新的无菌注射器和无菌针头6.注射是指采用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将液体、气体注入体内,达到诊疗目的的过程和方法,包括() *A.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正确答案)B.静脉注射或输液(正确答案)C.牙科注射(正确答案)D.PICC或CVC置管(正确答案)E.采血和各类穿刺(正确答案)7.安全注射风险识别和防控要点中主要环节包括() *A.物品准备与检查(正确答案)B.操作环境和人员管理(正确答案)C.手卫生与个人防护用品选择与使用(正确答案)D.职业防护与无菌技术操作(正确答案)E.医疗废物处理(正确答案)8.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单选题] *A针刺B切割C直接接触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9.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 [单选题] *A一般预防B标准预防(正确答案)C直接接触D以上都对10.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单选题] *A同性恋者B性乱交者C静脉吸毒者D医护人员(正确答案)11.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 [单选题] *A戴手套B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C戴防护眼镜D不用戴手套(正确答案)12.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单选题] *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正确答案)13.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 [单选题] * A72小时内B36小时内C24小时内D4小时内(正确答案)14.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多长时间?() [单选题] *A6-8小时(正确答案)B4-6小时C8小时以上D10小时以上15.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 [单选题] *A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B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C立即更换(正确答案)D再加套一副手套16.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 [单选题] *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正确答案)B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C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D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17.个人防护用品包括() *A口罩(正确答案)B帽子(正确答案)C隔离衣(正确答案)D护目镜(正确答案)E手套(正确答案)18.标准预防是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

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
包装。 每周更换2次:
—— 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等,容器应灭菌。 7天内:——启封后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 药品保存: ——应遵循厂家的建议(温度、避光) ——不得保存在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区域。 ——疑有污染禁用。
六禁止
警惕锐器伤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禁止用手传递利器 禁止用手分离注射器针头 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 禁止随意丢弃锐器,随时入锐器盒 禁止用手直接抓取医疗废物
注射准备
对药瓶隔膜的操作步骤
在刺入药瓶前用蘸有70%乙醇棉签或棉球擦拭药瓶隔 膜(隔层),并在插入器材前使其晾干
每次插入多剂量药瓶都要使用一个无菌注射器和针 头
不要把针头留在多剂量药瓶上 注射器和针头一旦从多剂量药瓶中吸出药品并拔出,
应尽快进行注射
注射准备
贴标签
多剂量药瓶配制后,应在药瓶上贴上标签: - 配制日期和时间 n 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n - 配制浓度 -失效日期和时间 - 配制者签名
拿捡来的注射器当“玩具”
如何实现安全注射
如何实现安全注射
三防:
人防、 技防、器防
四减少:
减少非必须的注射操作 减少非规范的注射操作 减少注射操作中的职业暴露 减少注射相关医疗废物
如何实现安全注射
执行 手卫生
熟悉 操作规程
重视 环境的准备
安全注射
严格 无菌操作
警惕 锐器伤
正确 物品管理
重视环境的准备
安全注射现况
当前院感注射途径传播的高风险因素
使用同一溶媒注射器的重复使用 操作台面杂乱,注射器易污染 注射后医疗废物管理欠规范 ---注射器手工分离与二次分捡
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对患者的危害-------传播感染 是传播血源性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也 是不安全注射的最主要危害。

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培训

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培训
2020/3/30
2020/3/30
2020/3/30
2020/3/30
2020/3/30
2020/3/302020/3来自302020/3/30
➢ 注射操作前应进行手卫生。 一次注性使射用无时菌注射器及其针头不能重复使用(
需要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 皮肤消毒后应完全待干后再进行注射。 ➢ 使用同一溶媒配置不同药液时,必须每次更换使用未启封的一次性使用无菌
暴露源不明 暴露源正常
大三阳 大三阳、梅毒
2020/3/30
2020/3/30
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本院)
同时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科室领导确认 ,然后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定期随访,对艾滋病病毒抗体、乙肝、丙肝病毒及 梅毒进行相应性检测。 做好保密工作,暴露后尽早预防用药。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0.5%碘伏消毒,并 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干净。
• 2012年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的统计数据 显示,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 的人数在39万以上!
2020/3/30
非安全注射对患者、医务人员的危害
• 乙型肝炎病毒 • 丙型肝炎病毒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020/3/30
非安全注射对儿童的危害
• 注射器被当做“玩具”危害儿童健康
让儿童远离废 弃的注射器.
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2020/3/30
2020/3/30
2020/3/30
2020/3/30
2020/3/30
2020/3/30
2020/3/30
20161-10月我院年职业暴露人群分布
2016年职业暴露人群分布
15 护士
10
实习护士

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培训医学PPT

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培训医学PPT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03
负责监测、评估和报告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和传
染病疫情等安全信息。
政策法规与标准
《药品管理法》
规定了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安全要求和监管措施。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规定了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的安全要求和监管措施。
《医疗卫生机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范》
规定了医疗卫生机构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管理要求和操作规范。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术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安全注射与职业 防护的新技术、新方法,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技术合作
开展国际间的技术合作,共同研发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的 新装备、新器材,提高全球范围内的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 水平。
经验分享
分享各国在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工作的共同进步。
06 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的未 来发展
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与应用
1 2 3
智能监测技术
利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注射过程和 医务人员操作,提高注射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新型防护装备
研发更高效、舒适、便捷的防护装备,如智能防 护服、自适应手套等,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便利 性和安全性。
新型消毒技术
探索更快速、高效、环保的消毒技术,如紫外线 消毒、等离子体消毒等,降低感染风险。
提高公众意识与参与度
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普及安全注射和职业防护知识,提高 公众对安全注射和职业防护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社会监督
鼓励社会各界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工作进 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改进。
公众参与

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培训

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培训
05
定期进行职业防护培训,提高注射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职业防护预防措施
培训员工: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定期检查:对设备、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防护用品: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安全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确保员工遵守操作规程
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掌握安全技能:通过培训,让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因安全事故导致的损失。
2
安全须知
注射安全须知
注射前:检查注射器、针头、药物等是否完好,确保无破损、污染等情况。
01
注射中:保持注射部位清洁,避免感染,注意注射速度、深度等,确保注射安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注射部位:手臂、大腿、臀部等
02
注射工具:注射器、针头、消毒棉球等
03
注射注意事项:无菌操作、避免重复使用针头、注射后观察等
04
职业防护基本知识
职业防护的重要性:保护员工健康,降低职业病风险
职业防护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职业防护的措施:个人防护、工程防护、管理防护
职业防护的法律法规: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
职业防护的重要性
01
职业防护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03
职业防护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02
职业防护可以有效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
04
职业防护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01
02
03
04
提高安全意识:通过培训,让员工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安全注射知识培训

安全注射知识培训

安全注射知识培训
注射是借助注射器一类的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人体,以达到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

但在注射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注射的知识培训,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定义
安全注射是指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对实施注射的医务人员不带来任何可避免的风险,注射的废弃物不对社会造成危害。

而不安全注射会导致感染和血源性职业暴露。

确保注射器具的质量和安全、杜绝复用注射器具,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保障患者安全;
确保安全注射所需要的条件,正确处理使用后的注射器具,防控锐器伤,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改善社会认知和医务人员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注射,避免过度医疗。

二、医院内的安全注射包括
对病人安全
(一)对接受注射者(患者)无害
注射器、输液器是安全的:采购合法,禁止复用!
药物配伍和配药环境是安全的:配药环境,输液反应。

注射环境是符合卫生要求的:输液室是感染高危场所。

皮肤消毒方法是正确的:碘伏,时间。

无菌操作是符合操作规范的:手卫生,安全采
对医务人员安全
(二)对实施注射者(医护人员)无害
避免导致锐器伤的危险操作:
有其他安全设备可选择时尽量避免使用锐器。

不要回套已开封或使用后针头,如确需回套,则使用单手操作。

不要弄断、打破或扭曲已开封或使用后的针头。

禁止手持针等锐器物随意走动。

不要随意丢弃使用后或已开封的针头。

日常工作中尽量避免徒手传递锐器。

使用后的锐器应及时放入耐刺的锐器盒中,到指定容量时应及时密封并更换。

丢弃锐器时应先检查锐器盒,确定锐器盒未装满且无针头突出。

安全注射知识培训课件

安全注射知识培训课件
; ➢ 违规共用注射器具和/或注射用药液; ➢ 临床注射行为不规范,无菌技术操作和/或标准预防措
施执行不到位; ➢ 对使用后注射器具的处置不当,随意丢弃或未置入规范
的盛装容器内; ➢ 执行主体意识淡漠,存在侥幸心理,行为随意 ; ➢ 针对医务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关于合理注射(主要是减少
不必要的注射)、 安全注射的宣传教育和指导监督不
风险环节1:物品准备与检查 ➢充分准备物品 避免操作时重返物品准备区域;防止使用失效或污染的物品 ➢皮肤消毒剂的选择
>0.5%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2月者慎用) 碘伏
2%碘酊溶液或75%乙醇 选用合法、有效的消毒剂,并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操作 ➢物品检查 ➢清点用物种类和数量 ➢检查药品、物品的有效期、包装完整性和注射用具的功能, 外观有无变质。
PART 02
临床注射操作风险环节与防控要点
注射操作全流程各环节相关感染风险
前处理:器具、用 品、药液,以及局 部环境等准备
输注/抽吸:规范 的作业术(无菌操 作)、标准预防
穿刺:规范的作 业术(无菌操作)、 标准预防
后处理:注射 后产生医疗废 弃物的处理
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三个阶段,主要环节: •物品准备与检查 •操作环境和人员管理 •手卫生 •个人防护用品选择与使用 •无菌技术操作 •职业防护(预防锐器伤) •医疗废物处理
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维护及穿刺等) • 隔离衣:接触隔离的感染性疾病(如甲型病毒性肝炎、多重耐药菌感染等)患者
时。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如诊疗、护理大面积烧伤、骨髓移植等患者)时。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喷溅污染(如行PICC、CVC穿刺置管 等)时。 • 防水鞋:脚背全防护鞋,使用锐器操作较多的部门,手术室、介入室、产房、人流室

医学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培训课件

医学安全注射及职业防护培训课件

锐器伤案例
l 山东某院妇产科主任因全身发黄、乏力等去查 体,结果是大三阳且转氨酶高达1300多,诊断 暴发性肝炎。事后回忆,发病前曾为一大三阳 病人手术时,被针刺伤过,当时未在意,没做 任何处理!
l 某院一检验科医生给一丙肝患者进行血气分析, 不慎被沾有病人血液的针头刺伤,第三个月出 现肝炎症状,感染丙肝病毒。
2016年国家十五部委重拳出击 遏制细菌耐药
《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 (2016-2018年)》专项工作指导方案
量化指标
医疗卫生机构安全注射环境、设施条件、器具配置等合格率 100% 医务人员安全注射培训覆盖率100% 规范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实施注射100%(硬膜外麻醉、 腰麻除外) 医疗卫生机构对注射后医疗废物正确处理率100% 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安全注射质控覆盖率100% 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知识知晓率 ≧95% 医务人员安全注射操作依从性≧90% 医务人员注射相关锐器伤发生率较基线下降≧20%
射、未达标的消毒灭菌、被相对忽略的职业暴露、不被关 注的医疗废物管理。
安全注射现况
当前院感注射途径传播的高风险因素
使用同一溶媒注射器的重复使用 操作台面杂乱,注射器易污染 注射后医疗废物管理欠规范 ---注射器手工分离与二次分捡
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对患者的危害-------传播感染 是传播血源性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 不安全注射的最主要危害。
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对社会的危害
拿捡来的注射器当“玩具”
如何实现安全注射
如何实现安全注射
三防:
人防、 技防、器防
四减少:
减少非必须的注射操作 减少非规范的注射操作 减少注射操作中的职业暴露 减少注射相关医疗废物
如何实现安全注射

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培训

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培训

来发展趋势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注射技术
包括正确选择注射部位、消毒操 作、针头与注射器的选用和正确
处理等方面。
职业防护
重点讲解医护人员在进行注射操 作时如何保护自己,避免职业暴 露于血液和其他潜在感染性物质

安全注射原则
强调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 避免重复使用,以减少交叉感染
的风险。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药物
使用前必须核对药物名称、剂量、浓度和有效期等信息,确保用药正确;药物 应保存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避免受潮、受热和过期使用。
不安全注射危害及后果
对患者
可能导致感染、损伤、药物不良 反应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对医务人员
可能导致锐器伤、感染等职业暴露 风险,影响身心健康和工作能力。
对环境
废弃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 他人健康。
掌握意外暴露的预防措施及职业暴露后的紧 急处理流程。
应急预案制定与事
04
故处理流程梳理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原则和要求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强化风险意识,注重预防预警,同时 做好应急处理准备。
依法依规,明确责任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预案,明确各 部门、各岗位责任。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各部门协同配合 ,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预案,提高预 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事故发生后紧急处理流程梳理
立即停止注射等操作,保护现场
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避免事态扩大。
迅速评估患者状况,采取必要救治措施
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本院) 同时填写“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科室领导确认 ,然后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定期随访,对艾滋病病毒抗体、乙肝、丙肝病毒及 梅毒进行相应性检测。 做好保密工作,暴露后尽早预防用药。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0.5%碘伏消毒,并 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干净。
案例2
护士针刺伤造成感染事件 护士小张,26岁,2004年护士学校毕业后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肿 瘤病房工作。2009年8月初在病房用真空采血器为一位肝癌合并丙型肝 炎病人取血标本。取血后分离针头与持针器时,针头反弹出来,扎伤 了她的手指。当时作了伤口的一般处理并向感染办公室上报。一个月 后她感到全身乏力,身体不适检查发现转胺酶高。到传染病医院进一 步检查确诊感染了丙型肝炎。
职业暴露暴露源类别
大 三 阳 大 三 阳 、 梅 毒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及报告
应保持镇静。 迅速敏捷的按常规脱去手套。 皮肤完整的,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 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 膜。如有伤口,健侧手立即从近心 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或在伤 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处的 血液,相对减少受污染的程度,用 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冲洗时 间至少5分钟,禁止进行伤口的局 部挤压。
注射准备 对药瓶隔膜的操作步骤 在刺入药瓶前用蘸有70%酒精(异丙醇或乙醇)的棉签或 棉球擦拭药瓶隔膜(隔层)并在插入器材前使其晾干。 • 每次插入多剂量药瓶时,使用一个消毒注射器和针头。 • 不要在多剂量药瓶上留有针头。 • 注射器和针头一旦从多剂量药瓶中吸出药品并拔出,请 尽快进行注射。
注射管理
最佳注射操作
1、常规安全操作 2、注射器材和药物 3、废物管理 4、血源性病原体防护导则
常规安全操作
手卫生
洗手六步洗手法
注射环节手卫生实施指征
以下操作前实施手卫生: 以下操作后实施手卫生: •开始注射(如准备注射器材进行注射) •注射 •即将对患者进行医疗保健相关操作 •与患者所有直接接触: •戴上手套(首先确保双手干燥) •脱下手套。
安全注射活动的发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发布了《阻 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2015-2018年)专项工作指导 方案》,方案给各省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的安全注射质量管理提 供了标准化流程和数据表格以及评价指标,旨在进一步加强医院 感染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推动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 青卫医政函字〔2016〕102号关于开展手卫生及安全注射现 状调查的通知
非安全注射对患者、医务人员的危害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非安全注射对儿童的危害

注射器被当做“玩具”危害儿童健康
让儿童远离废 弃的注射器.
非安全注射对儿童的危害

全国所有儿童从出生到学龄期至少要接受 十余次计划免疫注射,如风疹、腮腺炎、 甲肝、水痘等疫苗的注射,所以实施安全 注射就显得非常重要。
非必要的注射 双手将针头回套 重复使用锐器 锐器盒不能伸手触及 患者体位不当 采血技术欠佳 双手转移血液 弃锐器盒的不安全处置 废弃锐器置于锐器废物盒 外 与医用纱布混放 放在不安全的处置地点 废物处理者缺乏防护穿着 (靴子、手套等) 重复使用注射器或针头
对社会的危害
案例1
辽宁共用针具引发丙肝暴发事件 2013年1月28日,东港市社保门诊部,多名患者接受静脉曲张治 疗后疑似感染丙肝病毒。经调查,先后有120人在该门诊接受过治疗, 这120人全部进行了血样样本检测,检出感染丙肝病毒99人,住院接 受治疗。主要原因是一个针头多名患者使用导致集体感染,违反了 “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的操作要求,用同一注射器给不同患者 导致交叉传染。

操作后应进行手卫生。
锐器伤防护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禁止用手分离注射器针头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需戴手套 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 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 进行侵袭性治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 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注射废物管理
将锐器容器放在看得到、手臂够得着的地方 锐器盒需防渗漏、防穿透 锐器使用后应立即放入锐器盒内 锐器盒开启后标注启用时间,装满3/4或者暂存48小时必 须关闭并及时运走。 锐器盒在转运过程中应密闭,避免内容物外漏或溢出 治疗室、治疗车上配备锐器盒,锐器盒放置的位置应醒目 且方便使用 严格医疗废物分类装置
手套
注意事项 ·注射时不戴手套: 常规的皮内、皮下和肌肉注射 如果医护人员的皮肤完好 如果患者的皮肤完好
手套
注意事项 ·手套不能保护医护人员免于针刺或其他锐器造成的穿刺 伤。应十分谨慎地使用针头、手术刀和其他锐器。 ·不要使用同一双手套对多个患者进行采血。 ·不要为了再利用而清洗手套 ·勿戴手套触摸公共区域按钮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进行全体免疫接种是最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感染乙型肝炎 的方法、策略包括: • 为高危人群(包括医护人员)接种免疫疫苗抓紧补种疫苗 所有的医护人员---包括废弃物处理人员,急救人员和安全人员都有接触血 源性病原体的危险,他们应该接种疫苗,可以在接受培训之前或是在工作 后尽快接种(除非他们已经接种过)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所有的医护人员在从事工作之初,就应尽早接种乙肝 疫苗以避免感染HBV病毒。 •工作实践控制--包括改变医护人员行为,减少职业暴露。 •开始操作程序前,先建立安全操作和锐器处理方法。 • 个人防护装置-这些防护装置在医护人员和危害因素之间提供了屏障和过 滤。它们可以防止血液溅出引起的暴露,但不能防止针刺伤害。措施包括 使用护目镜、手套、面具和罩衫。
回 套 针 静 帽 脉 穿 刺 从 上 往 下 查 对 时
手 术 缝 新 合 机 器 培 训 时 被 钉 子 刺 伤
整 注 理 射 用 时 物 二 次 处 理 头 皮 针 头
12 10 8 6 4 2 0 1 1 8 7 10 1
Hb sA g( +) HC V阳 性 暴 露 源 不 明 暴 露 源 正 常
注射准备指导
应在指定的不会被血液和体液污染的干净区域里(治疗室),进行注 射准备。 当进行注射准备时,必须遵循以下步骤。 2.3.1. 保持注射准备区整洁、不杂乱,这样可以很容易清洁所有表面。 2.3.2. 开始注射前,无论准备区表面是否有血液或体液污染,都用 75%的酒精清洁并晾干。 2.3.3. 准备好注射所需的所有器材: -无菌一次性使用的针头和注射器; -用无菌水或特定稀释液重配药液; -酒精棉签或药棉; -锐器容器。

注射时 注射操作前应进行手卫生。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及其针头不能重复使用
(需要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皮肤消毒后应完全待干后再进行注射。 使用同一溶媒配置不同药液时,必须每次更换使用未启封的一次性使用无菌

注射器和针头抽取溶媒。

皮肤消毒后不应再使用未消毒的手指触摸穿刺点。 必须使用多剂量用药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次使用。
注射器材操作指导 使用无菌的一次性使用器材,如注射器和注射针,留置 针等,它们是不能拆开的(除非必要时)。 • 每次操作都使用新的器材,包括药物或疫苗的补种; • 检查器材包装,以确保保护套并没有破损。 • 如果器材包装被刺穿、撕裂、受潮或者过期则应丢弃。
给药操作指导原则
• 给药时,不要给多位患者使用同一个注射器,如(确保一位患者,一个针头 和注射器) • 不要为了重复使用注射器而更换针头(皮试液注射器重复使用,每次仅换针 头) • 不要用同一个混合注射器注入几个药瓶; • 不要将剩余的药物混合后再次使用。 • 单剂量药瓶——只要有可能,对每位患者都使用单剂量药瓶,以减少患者间 的交叉污染。 • 多剂量小瓶——如果别无选择,才使用多剂量药瓶。 • 在对每个患者护理时,每次只打开一个药瓶。 • 如果可能,一个患者一个多剂量药瓶,并在药瓶上写上患者姓名,分开存储 在治疗室或药房中。 • 不要将多剂量药瓶放在开放病房中,在那里药品可能被不经意的喷雾或飞溅 物污染。
手套
适用条件 戴上无菌的、一次性使用手套 • 当有可能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或其他潜在感染源(例如 体液、湿润的体表物和唾液[在牙科诊疗中])、粘膜和破 损的皮肤时。 • 当进行静脉穿刺或通过静脉注射时,因为在穿刺部位有 潜在的血液暴露风险。 • 如果医务人员的皮肤不完整,例如通过湿疹或有裂缝或 干裂皮肤 • 如果患者的皮肤不完整(例如通过湿疹,烧伤或皮肤感 染)。
20161-10月我院年职业暴露人群分布
2016年职业暴露人群分布 15 护士 10 5 0 1 护士 医生 医技 实习护士 医生 医技 实习护士
7 6 5 4 3 2 1 0
拔 针
6
测 血 糖
1
持 针 时
职业暴露的环节
1
穿 针 线 时
1 1 5 2 3 1 1 6
分 离 吸 引 器 接 头
2016年1-10月职业暴露发生的环节
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培训
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6-11-15
什么是不安全注射?
◎与他人共用针具; ◎使用未经过严格消毒的注射针具; ◎使用一次性注射针具为多人注射; ◎注射未遵守消毒操作规程等。 ◎医疗废物的不恰当处理。 ◎环境不安全


2009年有数据显示我国13亿人口平均每人每 年挂8个吊瓶,被称为"输液大国",。 2012年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 万以上!
血源性病原体防护导则
避免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和感染是注射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点。 因此这些预防措施是所有全面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项目的重要 部分。 避免接触和感染的干预措施主要有: • 基本的职业健康护理,包括免疫接种和目前健康状况评估 • 避免针刺伤害和其他的血液暴露 • 血液暴露管理
基本的职业健康管理
所有注射应遵循无菌技术。 进行注射的操作指导 常规: • 当进行注射时: -检查药物列表或药物处方以及对应患者的姓名和剂量; -进行手卫生; -用蘸有70%-80的酒精(异丙醇或乙醇)棉签或棉球擦拭药瓶的顶部; -- 从安瓿瓶或药瓶中吸出药品时请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