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王秋兵版复习总结)

合集下载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土地资源学是一门研究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分布、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学科。

它对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土地资源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复习总结。

一、土地资源的概念和特性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以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资源具有以下特性:1、自然特性面积的有限性:地球陆地面积是有限的,土地资源总量有限。

位置的固定性:每一块土地都有其固定的空间位置,不能移动。

质量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土地在地形、土壤、气候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土地质量不同。

功能的永久性:只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的生产力可以不断更新。

2、经济特性供给的稀缺性:由于土地面积有限和人类需求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供给相对稀缺。

用途的多样性:土地可以用于农业、工业、居住、交通等多种用途。

可改良性:通过人类的改良措施,可以提高土地的质量和生产力。

资产性:土地具有经济价值,可以作为资产进行交易和抵押。

二、土地资源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土地资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1、按地形地貌分类: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等。

2、按土壤类型分类:红壤、黑土、黄壤、棕壤等。

3、按土地利用类型分类: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

三、土地资源的调查与评价1、土地资源调查目的:查清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状况,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土地质量调查等。

方法:通常采用实地调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

2、土地资源评价目的:对土地资源的质量、适宜性、生产潜力等进行评估,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内容:包括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等。

方法:常见的有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

四、土地资源的利用1、土地利用的现状全球土地利用格局:耕地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平原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草地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土地资源学重点归纳

土地资源学重点归纳

土地资源学重点归纳土地资源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

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具体包含下列几方面的含义:1)土地是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有其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

2)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具有一定立体空间,是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的复合界面。

3)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如土地适宜性等)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土地在其长期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各种要素以不同形式,从不同的侧面,按不同程度,独立地或综合影响着土地的综合特征。

4)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对土地的各种利用和改造的结果,如农地、道路、居民点等等。

土地与土壤: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合物。

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即土地包含土壤。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当土壤一旦被利用,即作为基本的生产资料时,则必需同时考虑气候、地形、水文等组成土地的诸要素,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因地制宜利用土壤,这个时候的土壤实际上已经以土地的形式发生作用。

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其具有肥力,所谓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及环境条件的能力;而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它是在特定的管理制度下,对某种(或一系列)用途的生产能力。

土地与国土:国土系归某一个国家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受一国主权管辖的区域,广义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和它们的下层、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

由此可见,国土不单指土地,而是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国土是比土地更为广泛的概念。

2、土地资源的概念“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
土地资源学
第一章 绪论
1.土地: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2.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属性:分为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属属性
7.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工作成果:县、乡(镇)、村各类土地面积的统计表;县、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乡镇土地利用现状说明书;县、乡(镇)土地边界结合图表。
8.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程序:
A、准备工作——编写调查任务书、组织调查专业队、培训和试点、收集有关资料、准备仪器与工具
4.土地资源的价值:土地资源的天然价值——土地资源本身所具有,未经人类劳动参与的价值;土地资源上附加的人工价值——即劳动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与土地资源天然价值和劳动价值相联系却相对独立的另一类价值。
5.土地资源的价格:影响土地资源价格的因素——一般因素(行政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经济因素)、区域因素(土地资源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个别因素(地块本身的条件和特征)。
? 原则:
? 选择土地分异特性的原则:①分异特性必须是对土地分类目的有重要作用的性状 ②分异特性应具有尽可能多的斜边特性 ③分异特性必须是土地对象本身的性状 ④分异特性必须是易于观测或获取的土地属性
? 应用土地分异特性进行土地分类应遵循的原则:①分异特性必须分类一个群体的所有个体 ②不同大区域的同一等级土地分类需要不同的分异特性 ③土地群体中同一分类等级的所有类别应使用相同的分异特性划分 ④分异特性逐级积累的原则 ⑤分异特性的重要性应与概括水平相当 ⑥分异特性的间隔应保证类别的均一性 ⑦分异特性的定量化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版复习总结归纳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版复习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土地资源学(最新王秋兵版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1.土地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2.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属性分为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属属性土地的资源属性 1.整体性2.生产性3.面积的有限性4.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5.时间变化性6.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7.多用途性土地的资产属性 1.供给的稀缺性2.位置的固定性3.个体的异质性4.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5.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6.流通的特殊性第二章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1.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光照资源指标——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热量资源降水资源风力资源2. 地貌类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山地与丘陵 1.海拔高度2.山系走向对土地环境的影响3.地面坡度平原 1.扇形地平原2.冲积平原3.湖积平原4.滨海平原3.地下水的类型 1.包气带水2.潜水3.承压水4.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生物有机体、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气相土壤空气5.土壤剖面构型是指土壤发生层次垂直序列组成的不同类型的排列组合形式。

一般分为三个最基本发生层次A层是土壤剖面的表层是有机质积聚层B层位于A层下部是淋溶物质的淀积层或聚积层C层母质层位于表土层、淀积层之下由未受成土作用影响或影响较微的风化残积物或堆积物组成是形成土壤的母体或基础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1.土地资源产权指与土地资源相关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

2.土地资源产权制度指对土地资源产权的一系列安排及与之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3.国有土地产权低效率的原因土地产权主体不明国家只是一个虚拟的主体缺乏激励;国有土地产权的实施成本和监督成本都过高以至于难以实施和难以监督。

4.土地资源的价值土地资源的天然价值——土地资源本身所具有未经人类劳动参与的价值土地资源上附加的人工价值——即劳动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与土地资源天然价值和劳动价值相联系却相对独立的另一类价值。

土地资源学重点

土地资源学重点

土地资源学重点第一篇:土地资源学重点土地资源学考试复习重点1、土地是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有其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

2土地的基本特性:(1)土地的资源属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2)土地的资产属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3、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特征分析: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三个方面。

4、土地资源质量调查的内容:(1)土地资源自然属性调查,气候调查、地形地貌调查、水资源调查、土壤调查、植被调查(2)社会经济因素调查,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土地生产力和收益调查。

5、外业调绘:路线调查、制定工作分类系统、室内预判、调绘阶段、补测、样区调绘验证。

6、土地资源评价概念:又可称土地评价,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低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

也包括对土地的各种自然构成要素以及与土地利用有关的社会经济状况的综合评定。

7、土地资源评价特点:必须有特定的目的、必须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评价必须针对一定的时期、必须全面分析评定、必须直接用于生产实践。

8、土地自然适宜性分类:土地适宜性纲、土地适宜性级、土地适宜性亚级、土地适宜性单元。

9计算题P145.10、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的内涵:(1)生物生理特征的人口承载量,它是把人均事物消费水平压缩到只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的最低水平时,所估算的区域土地最大可供养的人口数;(2)基于实现条件的人口承载量,它根据现有食物消费水平,参照可以预见的生活标准、生产力水平和土地资源消长状况,以估算未来某一时段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规模;(3)土地资源的极限人口承载量,它是在假设影响土地生产力的自然因素处于最优状态,资源管理近乎尽善尽美的理想情况下,土地的食物产出所能供给的最大人口限度。

11、中国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对策P178—P187。

(完整word版)土地资源学复习精心整理

(完整word版)土地资源学复习精心整理

土地资源学复习整理一、名词解释土地:指大气对流层下部至地壳一定深度的立体空间内,气候、地貌、岩石、土壤和生物等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形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或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土地区位:陆地上某一地块的空间几何位置,以及各种土地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体组合效益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

土地类型:是由区域内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等要素,遵循各自的分异律,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共同组成。

土地资源类型:是根据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或功能的差异性而划分的。

它是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而且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集合。

土地资源调查:以土地资源学的学科知识为基础,用遥感和测绘制图等为技术手段,查清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以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系列过程.土地资源评价(又可称土地评价):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特定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高低或土地生产力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

土地自然适应性:指某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对一定地区土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地貌、水文等)适宜程度。

比配(match):将土地利用方式的要求和评价对象的土地性状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与适宜性结果计算相结合的过程。

土宜评价: 在土宜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土宜及其特殊性要求,并进一步评价特殊自然条件对土宜的形成产生什么影响的过程。

土地生产潜力:指在一定自然或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生产对人类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经济产品的潜在能力。

土地经济评价:采用一定的经济可比指标,对土地投入和产出的经济效果进行评定的过程。

土地经济适宜性评价:在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学的标准,应用计量经济方法,评价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的过程。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对城镇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及其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出土地等级,通过划分揭示了城镇不同区位条件下土地价值的差异规律。

《土地资源学》复习(精华)

《土地资源学》复习(精华)

第一章绪论土地: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壤: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国土:一个国家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

相互关系:土壤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

国土是比土地更为广泛的概念。

土地资源: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土地属性: 1.资源属性:整体性、生产性、面积有限、位置固定和区域差异、时间变化性、再生性与非再生性、多用途性。

2.资产属性:供给稀缺、位置固定、个体差异、使用永久性和增值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流通的特殊性。

3.生态属性:支撑功能、养育功能、净化功能4.工程属性5.社会属性6.权属属性:数量、质量、权籍土地资源研究类容:土地资源构成因素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影响、区域土地资源数量性质的调查、土地资源分类、土地资源质量性质的评价、区域土地资源概况及土地资源的开发计划、土地资源开发、土地资源利用保护、土地资源的动态保护研究理论:结构——功能理论第二章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植被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影响:1.涵养水分,保持水土2.调节气候,保护环境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4.固结土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土壤肥力:土壤具有的能同时和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肥、气、热生活因素的能力自净功能:对物质和能量进行调节控制,并保持系统的稳定状态壤质土:通气、透水性好,蓄水、保持及供肥能力强,温度稳定,耕作能力好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构成土地资源价值:天然价值、人工价值、稀缺价值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土地垦殖、放牧、森林采伐、采矿问题:沙漠化、土壤侵蚀、城市无序扩张、次生盐碱化、三废第四章土地资源的类型、形成与发展土地类型地带性分布规律:1.纬向地带性2经向地带性. 3.垂直地带性质与量及关系定量分析:1.面积比2.频率比:土地类型在区域内出现的频率3.分异度:一个区域内土地类型的面积与所有的土地类型平均面积之间的偏差率4.多样性指数:一个区域内土地类型的多样性程度5.优适度:一个区域内一种或几种土地类型支配该区域的土地类型的程度6.平均面积:表示土地类型的大小7.形状指数:土地类型的图斑与真圆形的比较8.分割度:土地类型的形状的规则性9.分形维数:描述土地类型图斑边界形状的不规则程度10.伸张度:土地图斑的短轴与长轴之比土地类型的演替:土地类型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演替类别:1.时间演替与空间演替2.自然演替与人为演替3.正向演替与逆向演替第五章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运用土地资源学知识,借助测绘制图手段,查清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发生的规律和相互关系,为综合农业区划。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答案)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答案)

土地资源学复习题(答案)《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第一章1.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是土地资源这一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资源的“二重性”是指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

3.土地: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

4.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5.土地与土地资源的联系:土地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土地资源则是从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来阐述其具体含义,他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什么样的土地资源;从概念的外延上讲,土地的范畴比土地资源范围大;从概念的内涵上来看,土地资源的内容比土地更具体。

6.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

(参照书本、展开论述)7.土地资源的生产性: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土地生产力系指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它是土地的最本质的特性之一。

据估算,人类食物的88%由耕地供应, 10%由草地提供,即人类食物的98%由土地的“生产性”所决定。

8.土地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9.土地的商品特性是指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一种特殊商品,可以进入流通。

10.土地的产权主要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等。

11.土地的增值性取决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人类社会对土地的不断改造利用。

12.土地的四大功能:生产功能、环境功能、承载功能、空间功能。

13.土地资源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14.土地资源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15.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有:系统分析方法、景观生态分析方法、现代技术应用方法、社会经济分析方法。

16.3S技术是指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土地资源学》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地——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或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3、土地资源学——是以土地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研究土地资源的分类、数量与质量性质及其时空变异规律的一门科学。

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综合了气象学、土壤学、技术科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其次,它也是一门基础学科。

4、土地分类——以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研究土地的综合属性差异、空间分布规律等,按质的共同性或相似性,作不同程度的抽象概括归并,从而划分出若干土地类型。

5、土地资源调查——是以土地资源学的学科知识为基础,用遥感和测绘制图等技术,查清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系列过程。

6、土地经济评价——土地经济评价指从社会的和经济的角度,运用经济指标通过劳动与投入的耗费与提供产品或其它效益的对比关系,对土地质量进行评定和决定出土地的适宜性类型及其适宜性等级。

7、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将与土地利用有关的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因素联系起来,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分析,指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评价方法。

8、作物光温水土生产力——是既考虑作物生长的气候因素,又考虑土地质量条件的生产潜力,亦可称之为土地生产力或气候——土壤生产力。

9、土地类型——是指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10、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多风地区,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破坏了植被,地面失去覆盖,使非沙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11、土地整理——土地整理是指采取一定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重新组织,提高其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第一篇: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地球表面某一区域,它的性质包括这一区域之上和其下组成生物圈的气候、土壤、地形、地质、水文、动植物的特性以及人类过去和当前的活动结果,它的性质对土地当前和未来的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土地的认识:1、土地是综合体2、土地是自然和经济的产物3、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4、土地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实体5、土地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6、土地不同于土壤2、土壤的概念: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输送表层土壤于土地的区别:1、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即土地包括土壤2、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而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3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是处在地球风化壳的疏松表层,可以划分为A、B、C等发生层次。

而土地是由地上层的近地面气候(大气圈)、地表层的生物圈和土壤圈以及地下层的水圈和岩石圈组成的立体垂直剖面,土壤只是其地表层的一部分,二者在形态结构上相差甚远。

3、景观的概念:景观是由各个在生态上和发生上共轭的,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最简单的地域单元所组成复杂地域系统,并且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的自然地理过程总体4土地和国土的区别:所谓国土系归某一个国家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受一国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广义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和他们的下层、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

由此可见,国土是比土地更为广泛的概念。

5、土地的分层;分为三层;地下层,地表层,地上层6、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7、土地有哪几种属性: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籍属性8、土地的资源属性有哪些基本特征:1、整体性2、生产性3、面积的有限性4、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5、时间变化性6、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7、多用途性9、土地的资产属性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供给的稀缺性2、位置的固定性3、个体的异质性4、使用的永久性与增值性5、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6、流通的特殊性10、地产供给稀缺指的是什么;主要是指在某一地区、某种用途的地产供不应求,形成了稀缺的经济资源,造成供求上不同程度的矛盾11、土地的生态功能:1、支撑功能2、养育功能3、净化功能12、土地的三大基本要素:土地的数量、质量、权籍13、土地的权籍属性包括什么?:地权和地籍14、地籍的概念:地籍即土地的“户籍”,是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簿册15、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1、土地资源学的综合性技术方法2、土地资源学研究的专门化技术1、土地资源组成的自然要素:土地资源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的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组成、同时又时刻受到社会经济条件影响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1.土地的概念土地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术语,但对土地的科学定义没有统一的理解。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土地有许多不同的表述。

虽然人们目前对土地概念的表达并不一致,但他们对土地的理解相对较近。

2.土壤指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

3.国土土地是一个国家管辖的地球空间的一部分,即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区域。

土地不仅指土地,还指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

土地是一个比土地更广泛的概念。

4.景观景观是基本的自然地理单位,它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可以明显观察得到的一组限区形成的特定的有规律的地域,是由地貌、植被、气候、土壤等多种自然因子以及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各个组成部分有着共同的发展史。

从自然综合体的角度看,景观与土地的概念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二者最大区别在于:景观只考虑自然地理因素的作用,而极少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的影响。

5.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技术经济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的土地。

应该指出的是,自然界中几乎没有对人类毫无用处的土地,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一块土地不是一种资源。

因此,土地和土地资源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这两个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混淆。

6.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科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特征、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和时间变化规律,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应用基础理论的科学。

1、简述土地和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的概念土地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术语,但对土地的科学定义没有统一的理解。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土地有许多不同的表述。

虽然人们目前对土地概念的表述并不一致,但他们对土地的理解相对紧密,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技术经济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的土地。

应该指出的是,自然界中几乎没有对人类毫无用处的土地,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一块土地不是一种资源。

因此,土地和土地资源之间的界限并不明确,这两个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混淆。

2、土地的资源特征是什么?1.整体性土地是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和人类活动的结果组成的综合体。

土地资源学复习重点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复习重点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第一章绪论1.土地与土壤、国土、景观的区别与联系(1)土地与土壤,土壤只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①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地包含土壤②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土壤的本质特征是肥力③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只是其地表层的一部分,土地是由地上层的近地面气候、地表层的生物圈和土壤圈以及地下层的地下水和岩石圈组成的立体垂直体。

(2)土地与国土国土是指一个国家所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由一国主权所管辖的地域空间,广义包括一国陆地、河流、湖泊、内海和领海以及它们的下层和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

国土是比土地更广泛的概念(3)土地与景观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表现。

①从属关系上,景观是土地的一部分②从内涵上,土地概念强调除自然属性外,更侧重于其经济社会属性;景观概念则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含义,更强调景观攻擂人欣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作为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

③景观具有异质性,与以均质型地块单元为基础的土地概念有本质区别。

2.土地资源的概念在当前或可预见将来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属性(1)自然属性①生产性②整体性③面积有限性④位置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⑤时间变化性⑥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⑦多用途性(2)经济社会属性(3个)①土地的社会性②土地的资产性a供给的稀缺性b位置的固定性和个体的异质性c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d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e流通的特殊性③土地的权籍性a地权,土地所有权为核心的土地财产权的总和b地籍,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簿册。

地籍的核心是权属,是调处土地争执、恢复界址、确认地权的依据。

构成土地的三大基本要素,土地的数量、质量和权籍4.土地功能(8个)①养育功能,土地的本质属性是具有生产力②支撑功能,人类一切活动都附着于土地③资源功能,土地是一种综合的自然资源④资产功能,土地具有增值性,是重要的不动产投资对象⑤环境净化功能a,进入土地的污染物质在土体中通过扩散、分解等作用逐步降低污染物浓度,减少毒性。

土地资源学期末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期末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资料1.土地: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因此又就是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与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

4.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2、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3、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研究4、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5.土资源学研究方法:1系统分析方法2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3现代信息技术应用4社会经济分析方法。

6.(土地资源学的发展方向与前景)我国土地资源学未来研究的重点:1、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的重大关键问题的研究a、土地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b 土地资源与资产的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 c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土地利用 d 生态脆弱地区的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e山区徒弟资源的开发2、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学科体系,加强基础理论体系建设与研究方法的创新 a 拓展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b 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c 严谨对待学科的规范化与标准化问题,重点探讨与规范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7.植被的生态功能: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调节气候,保护环境;3防风固沙,保护农田;4固结土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8.土地类型:指土地各个构成因素(如土壤、岩石、水分等)、性状的不同量的不同组合。

狭义上的土地类型就是指土地的自然类型。

9.土地类型划分的方法与原则:方法:1发生法2景观法3参数法;原则:1自然发生学的原则2综合性原则3主导因素原则4实用性原则。

10.土地类型的演替:指在一定时段内,一种土地类型向另一种土地类型演变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一种土地类型被另一种土地类型所代替的过程。

土地资源学重点归纳

土地资源学重点归纳

土地资源学重点归纳ImportanceforAki——土地资源学第一章绪论土地科学以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为基础以土地类型、质量、数量、空间分布和供求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土地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土地利用和保护、土地整治与管理及其发展变化的一门科学。

土地资源学(TheDicipineofLandReource)研究土地资源的形成和演变规律有、分类与分布特征、数量和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和管理等问题的一门综合学科。

土地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构成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资源指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①土地的资源特性: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

②土地资源的资产特性: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土地资源研究的内容①土地资源学理论基础研究(土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研究;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以及土地资源的形成很演化规律研究)②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③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研究)④土地生产潜力和土地人口承载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⑤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⑥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土地资源学研究方法①系统分析法②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③现代信息技术应用(RS、GIS、GPS)④社会经济分析法第二章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土地资源气候特征分析气候要素地球表面直接产生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的各种统计状态(如积温、降水等)和物理过程(如升温、蒸发、焚风等)。

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太阳辐射由太阳发射的电磁短波辐射,是地球表面土地生态系统中一切过程的能量基础。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土地资源学复习资料一、引言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的利用、管理和保护的学科,它涉及到自然地理、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对于学习土地资源学的同学来说,复习资料的准备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土地资源学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二、土地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所具有的一切有用的性质和特征。

根据土地的利用功能和特点,土地资源可以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和特殊用地等。

农用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建设用地用于城市和工业发展,生态用地则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特殊用地包括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等。

三、土地资源的评价与利用土地资源的评价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价值判断和综合评估的过程。

评价的指标包括土地质量、土地适宜性、土地利用效益等。

土地资源的利用是指在评价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的最大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四、土地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土地资源的管理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监测和调控的过程。

管理的内容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权的管理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等。

土地资源的保护是指保护土地的自然生态和环境,防止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五、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

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只有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六、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实地调查是通过实地考察和采集数据,获取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

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土地资源的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是将遥感数据和其他地理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用于土地资源的评价和管理。

七、土地资源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资源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加强土地资源的综合管理,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评价和保护水平等。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03版课后题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03版课后题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03版课后题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土地?土地具有哪些属性?2根据土地特性,谈谈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认识。

3简述土地与土壤、国土的差别?4土地资源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土地资源学研究有哪些特点?6新中国成立后土地资源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1影响土地资源的气候学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它们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的生物生产和城市化建设的?2地表形态与岩性和矿物质组成如何影响土地资源质量? 3地表水与潜水的数量和质量对土地资源的作用以及对土地利用的影响表现再哪些方面?4试述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作用、功能?5土壤条件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取决与哪几个方面?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1人类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2人地关系及其发展?3土地资源伦理与感知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4土地资源价值构成?5地租的分类及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影响?6土地资源价格计算的方法?7土地产权的种类及配置效率?8人类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9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土地资源格局的影响?第四章土地资源的类型、形成与发展1怎样理解土地类型是一个一定面积内性质相对的土地单元的概念? 2研究土地类型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是什么?3土地类型结构和演替与人类的活动有什么关系?4土地资源类型的概念与土地类系型的概念有何异同及关系?5划分土地资源类型的作用和方法是什么?第五章土地资源调查1一般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是什么?它与土地资源现状调查有那些异同点?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及主要工作成果?3 “3s”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应用有哪些特点?第六章土地资源评价1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及内涵? 2土地资源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有什么内在联系?3土地资源评价的依据是什么?4试述评价因素选择与权重确定对土地资源评价成果与应用的影响? 5评价单元有哪些选择?他们的特点和使用场合是什么?6土地资源评价的归类法和数值法有哪些优缺点?7试比较美国土地潜力评价和FAO土地适应性评价的特点?8土地适应性评价中比配的实质是什么?9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他的拟订对整个土地资源评价是什么意义?10试例说明回归分析法在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资源学(最新王秋兵版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1.土地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2.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属性分为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属属性土地的资源属性 1.整体性2.生产性3.面积的有限性4.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5.时间变化性6.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7.多用途性土地的资产属性 1.供给的稀缺性2.位置的固定性3.个体的异质性4.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5.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6.流通的特殊性、第二章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1.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光照资源指标——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热量资源降水资源风力资源2. 地貌类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山地与丘陵 1.海拔高度2.山系走向对土地环境的影响3.地面坡度、平原 1.扇形地平原2.冲积平原3.湖积平原4.滨海平原3.地下水的类型 1.包气带水2.潜水3.承压水4.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生物有机体、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气相土壤空气5.土壤剖面构型是指土壤发生层次垂直序列组成的不同类型的排列组合形式。

一般分为三个最基本发生层次A层是土壤剖面的表层是有机质积聚层B层位于A层下部是淋溶物质的淀积层或聚积层;C层母质层位于表土层、淀积层之下由未受成土作用影响或影响较微的风化残积物或堆积物组成是形成土壤的母体或基础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1.土地资源产权指与土地资源相关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

2.土地资源产权制度指对土地资源产权的一系列安排及与之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3.国有土地产权低效率的原因土地产权主体不明国家只是一个虚拟的主体缺乏激励; 国有土地产权的实施成本和监督成本都过高以至于难以实施和难以监督。

4.土地资源的价值土地资源的天然价值——土地资源本身所具有未经人类劳动参与的价值土地资源上附加的人工价值——即劳动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与土地资源天然价值和劳动价值相联系却相对独立的另一类价值。

…5.土地资源的价格影响土地资源价格的因素——一般因素行政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经济因素、区域因素土地资源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个别因素地块本身的条件和特征。

6.土地资源价格计算——现在还没有具体的量化方法7.人地关系及其发展一是被看作和其它生物一样完全受控于环境环境是人的中心二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人地关系思想以人类为中心三是协调论主张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同自然资源保护协调起来8.土地资源产权种类共有产权、私有产权、国有产权9.土地资源价格影响因素一般因素是指影响土地资源价格的一般、普通、共同的因素。

包括行政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经济因素区域因素是指土地资源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主要有交通条件、环境质量、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条件个别因素是指地块本身的条件和特征。

包括地块的面积、宽度、长度、形状、坡度、土地利用规划限制、土地使用年限?第四章土地资源的类型、形成与发展1.土地类型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相同等级的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

2.土地分级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的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开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3.土地分级系统指土地分级过程中对视作个体单位的具体土地地段进行逐级合并所形成的序列。

4.澳大利亚的土地分级系统澳大利亚土地分机系统分为三级即土地系统、土地单元、土地点。

他们认为土地系统分为三种:简单土地系统、复杂土地系统、复合土地系统。

5.前苏联和德国景观学派的土地分级系统按照地方性分异规律对景观内部综合自然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比较对形态单位做出划分并研究不同形态单位的特点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前苏联所划分的景观形态单位有“地方”、“限区”和“相”三级。

相是最小的景观形态单位即最低级的土地单位。

6.我国的土地分级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基本沿用前苏联景观学派的土地方法。

采用地方、限区、和相作为基本的土地分级单位。

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我国的大、中比例尺~土地类型制图中的土地分级逐渐趋向于采用前苏联景观学派和英澳学派相结合的三级分级系统。

7.土地分类概念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将单个的土地单位按质的共同性或相似性进行不同程度的抽象与归并。

原则选择土地分异特性的原则①分异特性必须是对土地分类目的有重要作用的性状②分异特性应具有尽可能多的斜边特性③分异特性必须是土地对象本身的性状④分异特性必须是易于观测或获取的土地属性应用土地分异特性进行土地分类应遵循的原则①分异特性必须分类一个群体的所有个体②不同大区域的同一等级土地分类需要不同的分异特性③土地群体中同一分类等级的所有类别应使用相同的分异特性划分④分异特性逐级积累的原则⑤分异特性的重要性应与概括水平相当⑥分异特性的间隔应保证类别的均一性⑦分异特性的定量化<步骤 1.确定分类的对象 2.确定分类依据和分类指标方法①发生法②景观法顺序法、两列指标网格法、路线考察法③参数法8.土地分级与土地分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土地分级是对土地的纵向划分土地分类则是对土地的横向即同一等级内类群归并 9.土地类型的命名<根据植被、土壤、地貌三因素命名或根据植被、地貌二因素命名;采用群众习惯的名称用地名命名土地类型澳大利亚、英国等在对土地系统命名时大多采用这种方法>第五章土地资源调查1.土地资源调查就是运用土地资源学知识借助测绘制图等手段查清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状况以及他们之间发生非规律和相互关系为综合农业区划、区域土地资源评价、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以及土地资源学科的科学管理等服务。

2. 土地资源调查大致可以分为土地条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条件调查分为①以土地的土壤、植被、地貌、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为主要对象的土地质量自然性状调查②以土地投入产出、收益、交通、位置和社会经济条件为主要对象的土地社会经济因素调查。

》3.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A、准备工作——组织专业队伍、制定工作计划、资料准备工作地图的收集、遥感影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各种专业调查资料的收集、社会经济资料的收集、用品准备常用的仪器设备、文具生活用品B、外业调绘——调绘前的准备工作路线勘察、制定工作分类系统、室内预判、调绘阶段(①外业调绘工作的一般程序掌握调绘底图的比例尺确定验证样区选好站立点确定调绘底图的方位抓住特征地物边调绘边地类边检查不得遗漏和重叠补测地物调绘整饰填写作业手簿②样区调绘验证) C、内业工作——转绘工作、量算面积以图幅为基本控制、分幅进行量算、按面积比例进行量算、自下而上逐级汇总、编图与图面整饰(①拼接分幅图②分幅底图的清绘③图面设计)、成果整理原图整理、编写调查报告D、检查验收——验收的内容有外业调绘和补测地物为重点检查对象内业工作着重检查转绘精度、面积量算精度、成图质量等4.调查报告内容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社会经济状况调查所采用的工作底图及工作过程调查区土地开发利用的意见。

5.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土地的位置调查、气候要素调查、地形与地貌要素的调查、水资源调查、土壤资源调查、植被要素调查、土地类型调查、社会经济资料调查【6.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概念是指以一定行政区域或自然区域或流域为单位查清区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并自上而下、逐级汇总为省级、全国的土地总面积及土地利用分类面积而进行的调查。

目的1清查各种利用方式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为国家和地区农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与开发服务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所提供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其行政区界与权属界线等可为建立土地统计、地籍管理及国家和各级的土地管理工作服务3了解目前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为国家和区域的土地保护提供依据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区域土地评价、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研究等工作的先行性工作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原则①依据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特征②反映土地利用的地域性$③多层次系统性基本内容①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分布状况②境界与土地权属界线③量算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土地总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④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土地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⑤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线图⑥总结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⑦编写土地利用现状报告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总结7.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工作成果县、乡镇、村各类土地面积的统计表县、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乡镇土地利用现状说明书县、乡镇土地边界结合图表。

8.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程序A、准备工作——编写调查任务书、组织调查专业队、培训和试点、收集有关资料、准备仪器与工具B、外业工作——地类调绘、线状地物的调绘、补测地物、境界与土地权属界的调绘、调绘整饰、填写外业手薄、外业调绘的检查】C、内业工作——航片的纠正与转绘土地面积量编绘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D、检查验收9. 现代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3S集成中各部分的作用1 RS与GIS的集成①GIS作为RS图像处理的工具图像校正、分类、典型区域选取②RS作为GIS的信息来源点线面要素的提取、DEM的制作、GIS图件的更新2RS与GPS的集成①GPS可以为RS数据的实时、快速定位提供服务为RS数据校正提供服务②RS可以实现GPS定位信息的查询$3GIS与GPS的集成①GPS可以为GIS及时采集、更新或修正数据②GIS中可以定点、定位查询专题信息GIS的功能数据获取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组织空间查询与分析第六章土地资源评价 1.土地资源评价即土地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对土地性能进行鉴定的过程。

就是对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做出说明为土地利用方向选择及用途转变提供依据。

2.土壤评价是依据土壤类型及其理化性质等因素的差异进行的土壤等级的评定土壤肥力的高低仅仅是土壤因素的综合评定。

是土地评价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3土地资源评价【意义为土地税收服务、为调整承包土地和征地费提供依据、为土地交易服务、为估计土地经营好坏服务、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原则生产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针对性原则、比较性原则、相对稳定性原则依据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土地资源的适宜性、土地资源的限制性类型1土地自然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按主要参评因素的性质分。

2综合性土地评价和单项性土地评价暗评价目标和内容广度分。

3定性土地评价和定量土地评价按评价的精确度分。

4现状土地评价和潜在土地评价暗评价的着眼时间点分。

~5农用地评价和非农用地评价按评价对象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