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电化学((德)G. 霍兹(Gary Hodes)等著;赵辉等译)思维导图
纳米技术与材料科学出版考核试卷
B. 透射电子显微镜
C. X射线衍射
D. 红外光谱
11. 纳米材料在电子领域的主要应用是什么?( )
A. 储能材料
B. 导电油墨
C. 超级电容器
D. 以上都对
12. 以下哪个材料在纳米技术中被称为“万能材料”?( )
A. 钛
B. 铝
C. 碳
D. 铁
13. 纳米技术在环境治理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
A. 污水处理
B. 大气净化
C. 固废处理
D. 以上都对
14. 以下哪个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
A. 纳米金
B. 纳米银
C. 纳米铜
D. 纳米铁
15. 纳米材料科学中,以下哪个概念指的是纳米材料在宏观尺度上的宏观性能?( )
A. 纳米性能
B. 纳米效应
C. 纳米尺寸效应
D. 宏观性能
16. 以下哪个技术常用于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 )
A. 生物传感器
B. 免疫检测
C. 基因检测
D. 以上都对
14. 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 )
A. 化学镀
B. 离子注入
C. 自组装
D. 气相沉积
15. 以下哪些材料可以作为纳米粒子的载体?( )
A. 聚合物
B. 磷脂
C. 金属氧化物
D. 以上都对
16. 纳米材料在光电领域的应用包括哪些?( )
2. 化学气相沉积(CVD)通过化学反应在基底表面沉积薄膜,特点是成膜质量好、附着力强。物理气相沉积(PVD)通过物理过程如蒸发或溅射在基底上形成薄膜,特点是成膜速率快、温度低。
3. 纳米材料在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的应用能显著提升设备的性能,如纳米电极材料能增加电极与电解质的接触面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速率;纳米光吸收材料能增强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效率,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钠离子电池用膨胀石墨的电化学法制备及性能探究
钠离子电池用膨胀石墨的电化学法制备及性能探究李欢;曹晓燕;韩晓琪;王玮【摘要】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roperties for sodium-ion storage of expanded graphite,an expanded graph-ite was prepared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The structure of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and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were studied using 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test,cyclic voltammogram,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a.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odified flake graphite still kept the layer structure after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and expansion,while the average interlayer distance expandeding diethylene glycol dimethyl ether (DEGDME)as the solvent,the capacity of sodium-ion insertion and extraction of the expanded graphite as well as the the rate performance and cycling behavior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A high reversible capacity of 110.9 mAh/g could be obtained at 700 mA/g,which was 66.8% of the capacity at 10 mA/g.After cycling over 100 charge/discharge cycles at 100 mA/g,the ex-panded graphite still maintained the high capacity of 154.8 mAh/g,with a capacity retention ration ratio of 114.8%.A study of potentiostatic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PITT)yield that the mean Na-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was7.7×10-8 cm2/s.%为了探究膨胀石墨的储钠性能,利用电化学法制备了膨胀石墨,采用 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对其储钠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鳞片石墨经过电化学氧化再经过高温瞬时膨胀之后,层间距略微增大,但依然保持着石墨的层状结构.以二乙二醇二甲醚(DEG-DME)为电解液,膨胀石墨对钠离子表现出较好的嵌/脱钠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当电流密度为700 mA/g时,其可逆比容量为110.9 mAh/g,是10 mA/g时容量的66.8%.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时,其第100次循环时的放电比容量为154.8 mAh/g,第一次循环时的放电比容量为134.8 mAh/g,容量保持率为114.8%.通过PITT测试,得出钠离子在膨胀石墨中的化学扩散系数为DNa+=7.7×10-8 cm2/s.【期刊名称】《功能材料》【年(卷),期】2016(047)012【总页数】7页(P12162-12168)【关键词】膨胀石墨;负极;二乙二醇二甲醚;PITT;钠离子电池【作者】李欢;曹晓燕;韩晓琪;王玮【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 266000;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 266000;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 266000;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 26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2在现有电池储能体系中,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以及更长久的循环寿命等特点[1-3],是近年来移动储能体系的首选。
纳米Fe_3O_4磁性颗粒的制备及应用现状
化 工 进 展 CH EMICAL INDUSTR Y AND EN GIN EERIN G PRO GRESS 纳米Fe3O4磁性颗粒的制备及应用现状赵朝辉 姚素薇 张卫国(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天津300072)摘 要 介绍了纳米Fe3O4磁性颗粒的制备工艺,如机械球磨法、水热法、微乳液法、超声沉淀法、水解法等,归纳了各种制备方法的特点。
对Fe3O4颗粒当前的应用热点进行了概述,并对纳米Fe3O4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Fe3O4;制备;应用现状中图分类号 TB3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6613(2005)08086504 Preparation and Current Status of Fe3O4Magnetic N anoparticlesZhao Zhaohui,Yao S uw ei,Zhang W ei g uo(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300072)Abstract The preparation met hods of Fe3O4nanoparticles are int roduced,such as mechanical milling,hydrot hermal met hod,micro emulsion met hod,sono chemical synthesis and hydrolytic met hod.The characteristics of t hese met hods are summarized.A brief int roduction is also given to t he current research hot point s of Fe3O4nanoparticles.Furt hermore,research p rospect of Fe3O4nanoparticles is presented.K eyw ords magnetic nanoparticle;Fe3O4;p reparation;current stat us 有关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研究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这不仅因为纳米粒子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意义重大,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前景广阔。
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
工 业 技 术97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18.12.097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①刘锐(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大同 037009)摘 要:很多人对新型二维纳米材料还很陌生,它是指在同一维度上尺寸在0.1~100nm,而在其他两个维度可以无限延伸的新型材料。
新型二维纳米材料最具代表性的是石墨烯,石墨烯拥有独特的机构以及良好的电子特性,并且其在电化学领域的潜能是十分巨大的。
本文主要阐述了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在电化学领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关键词:新型二维纳米材料 电化学 应用中图分类号:O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4(c)-0097-02随着科技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新型纳米材料以及发展到将近30种。
按照材料组成和结构分类,可将现阶段二维纳米材料分为五类:金属化合物类、单质类、无机化合物类、有机框架类、盐类。
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其在电化学领域的极高应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各领域的研究情况及相关应用。
1 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在电化学能源存储领域应用1.1 锂离子电池领域应用锂离子电池与传统电池相比具有高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低放电速率等优点,它现在已在众多领域被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行业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在增长,为了推动社会更快地发展,要求我们要研发出更先进的锂离子电池。
新型二维纳米材料具有更为丰富的充足的吸附位点和更短Li +扩散路径,它在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创新中具有广阔前景。
目前研究的应用锂离子电池中的二维纳米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类是石墨烯,其研究较为广泛,其优点是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及大的比表面积,它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能够提供较高的比容量、倍率特性及循环性能;第二类是 TMDs,TMDs具有类石墨烯的层状结构,剥离简单,有助于Li +在电极中的扩散,但由于 TMDs材料存在导电性差问题,在应用中往往是结合导电材料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第三类是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其具有低的工作电压、金属导电性、窄的扩散层,在锂离子电池中拥有良好的倍率性能,但MXenes材料容易堆成,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时容易引发结构崩塌,所以在应用中其常与其他材料复合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第四类是四甲氧基硅烷简称TMOs,TMOs拥有多种电化学反应活性位点及较短的Li +扩散路径,其缺点就是单独二维纳米片不能堆叠降低了活性比表面积,但可通过导电碳材料与其复合解决此问题。
人工智能开发和优化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初步探索
人工智能开发和优化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初步探索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4)二、人工智能在燃料电池催化剂优化中的应用 (5)2.1 人工智能概述 (7)2.2 人工智能在燃料电池催化剂优化中的潜力 (8)2.2.1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在催化剂设计中的应用 (9)2.2.2 深度学习在催化反应优化中的应用 (9)2.3 人工智能辅助催化剂设计的挑战与机遇 (11)三、燃料电池催化剂优化的人工智能方法 (12)3.1 机器学习算法在催化剂设计中的应用 (13)3.1.1 监督学习在催化剂性能预测中的应用 (15)3.1.2 无监督学习在催化剂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16)3.2 深度学习在催化剂反应优化中的应用 (17)3.2.1 循环神经网络在催化反应路径预测中的应用 (18)3.2.2 卷积神经网络在催化剂活性位点预测中的应用 (19)3.3 强化学习在催化剂优化策略制定中的应用 (21)四、实验设计与验证 (22)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4.2.1 机器学习模型在催化剂性能预测中的准确性 (25)4.2.2 深度学习模型在催化反应优化中的有效性 (26)4.3 实验的局限性与未来改进方向 (27)五、结论与展望 (28)5.1 研究成果总结 (29)5.2 研究不足与局限性分析 (30)5.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1)一、内容概要本篇论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在氢燃料电池催化剂开发和优化方面的应用前景。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氢燃料电池技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目前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性能仍有待提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本研究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对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开发过程进行智能化优化,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并降低生产成本。
论文介绍了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催化剂的重要性,指出了当前催化剂存在的性能瓶颈和成本问题。
【课程思政案例示范】《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
X射线的发现及其基本性质课程简介《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是材料化学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是材料化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在材料类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
课程遵循OBE理念,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制定课程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水平,帮助学生凝练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符合国家发展、行业的发展需求,有社会责任感,能为人民服务,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各种测试方法及其原理,掌握样品的制备、参数的选择、数据和曲线的处理、各种影响因素与结果分析,学生直接利用课程知识完成研读科技资料、开展科学研究、撰写科技论文等任务,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材料专业的生产与研究奠定基础。
一、教学目标(一)本讲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程内容,把严谨治学、深入探索深刻思考的作风以间接、内隐的方式,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融入《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课堂教学过程(思政),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教学);2.通过使学生感受严谨治学,不断深入探索深刻思考(思政),帮助学生凝练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专业素养、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学)。
(二)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结合热点问题,对《“X射线”的发现》进行展开讲解,突出严谨治学,深入探索深刻思考的重要性,使学生通过成果体验其价值,从而强化学生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
2.通过严谨治学、深入探索深刻思考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做一个有思想的“智者”。
二、课程思政案例内容(一)案例的引出(1分钟)课堂活动:1.利用CT影像判断病情,成为新冠肺炎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请各位同学将CT影像所应用的“射线”写下来。
2.有多少同学知道利用“X射线”作为CT影像“黄金瞳”?引出“X射线”的发现——科学史上的著名事件。
(二)案例内容(15分钟)1.案例形式:《X射线的发现》小视频+讲授2.视频名称:《X射线的发现》,要求课前线上观看。
纳米晶Ni-Mo合金电沉积工艺
纳米晶Ni-Mo合金电沉积工艺魏海兴;周振芳;吕东方;马强【摘要】In this paper,we prepare the Ni-Mo alloy electrode by electrodepositing. The effect of the prepare conditions, such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main salt, deposition current density, pH and temperature were investigated. Before researching the prepare condition of Ni-Mo alloy, the HER activity was discovered by steady state polarization curve, the structure and appearance of the coatings was observed by SEM and XRD. It was found that the roughness of Ni-Mo alloy become more obvious and the structure is nanocrystalline. It indicates that the over potential of Ni-Mo alloy is only 68 mV,which is 348 mV lower than that of Ni electrode.%采用电沉积法制备Ni-Mo合金电极,通过测定电极在30% KOH溶液中的阴极极化曲线,研究不同沉积条件(钼盐浓度、pH值、沉积电流密度、沉积温度)对镀层析氢性能的影响,并用XRD、SEM对镀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镀层为纳米晶结构,镀层表面颗粒分布均匀且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电沉积工艺条件:钼盐浓度32 g/L,pH值8.0,沉积电流密度22 A·dm-2,温度50℃.最佳工艺条件制备出的Ni-Mo合金电极的析氢过电位仅为68 mV,比纯Ni电极降低348 mV.【期刊名称】《舰船科学技术》【年(卷),期】2011(033)012【总页数】4页(P125-128)【关键词】Ni-Mo合金;电沉积;析氢反应;过电位【作者】魏海兴;周振芳;吕东方;马强【作者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河北邯郸056027;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河北邯郸056027;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河北邯郸056027;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河北邯郸056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6.54能源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能源工业的发展。
《纳米结构的非傅里叶导热》札记
《纳米结构的非傅里叶导热》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 (3)1.2 傅里叶导热理论在纳米领域的挑战 (5)1.3 本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6)二、纳米结构的基础知识 (7)2.1 纳米材料的定义与特性 (8)2.2 纳米结构的制备与表征 (9)2.3 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 (11)三、非傅里叶导热概述 (12)3.1 传统傅里叶导热理论的局限性 (13)3.2 非傅里叶导热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14)3.3 非傅里叶导热现象在纳米结构中的表现 (15)四、纳米结构的非傅里叶导热现象研究 (16)4.1 实验研究方法 (18)4.2 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 (19)4.3 结果与讨论 (20)五、非傅里叶导热在纳米结构中的应用 (21)5.1 高效热管理材料的设计 (23)5.2 微纳电子器件的散热优化 (24)5.3 先进复合材料的热性能改进 (25)六、展望与总结 (27)6.1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28)6.2 本书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29)6.3 对未来纳米结构非傅里叶导热研究的建议 (30)一、内容概要引言:简要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发展历程,以及纳米结构导热性质研究的重要性。
指出了传统傅里叶导热理论在纳米尺度下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纳米结构的基本性质:详细阐述了纳米材料的结构特点,包括尺寸效应、界面效应等,这些特点对材料的导热性能产生了重要影响。
非傅里叶导热理论概述:介绍了非傅里叶导热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为后续分析纳米结构的非傅里叶导热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纳米结构的导热行为:重点分析了纳米结构材料的导热行为,包括热传导、热扩散、热波动等现象。
通过实例和实验数据,展示了纳米结构材料与传统材料在导热行为上的差异。
非傅里叶导热现象的研究方法:介绍了研究非傅里叶导热现象的实验方法、数值模拟方法等,包括热学测量技术、微观结构表征技术等。
纳米结构材料的应用前景:探讨了纳米结构材料在电子器件、热管理、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非傅里叶导热理论在这些应用中的作用。
纳米木质素颗粒
第43卷第1期2024年1月大连工业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D a l i a nP o l y t e c h n i cU n i v e r s i t yV o l .43N o .1J a n .2024收稿日期:2022-10-20.基金项目: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 Z K F 202039).作者简介:何 琪(1998-),女,硕士研究生;通信作者:李海明(1976-),男,教授,E -m a i l :c h a r l e y1114@163.c o m.网络首发时间:2023-04-06T 08:35:57.网络首发地址:h t t ps ://k n s .c n k i .n e t /k c m s /d e t a i l /21.1560.t s .20230404.1406.001.h t m l .D O I :10.19670/j .c n k i .d l g yd x x b .2023.6002纳米木质素颗粒/海藻酸钠复合膜的制备何 琪, 陈 凯, 万周原野, 李海明(大连工业大学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摘要:采用流延法制备纳米木质素颗粒/海藻酸钠复合膜以解决纯海藻酸钠薄膜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差的问题,探讨了不同体积比的纳米木质素颗粒对纳米木质素颗粒/海藻酸钠复合膜性能的影响㊂结果表明,随着复合薄膜中纳米木质素颗粒含量的增多,其热稳定性和紫外吸光度有所提高,平衡含水率和水蒸气透过率明显降低,24h 后其水蒸气透过率仅为对照组的1/3㊂纳米木质素颗粒的加入,赋予了该复合膜良好的紫外线阻隔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可用于果蔬等农产品保鲜㊂关键词:木质素;海藻酸钠;阻隔性能;复合薄膜;保鲜中图分类号:T S 7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1404(2024)01-0016-05P r e p a r a t i o no f l i g n i n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s o d i u ma l g i n a t e c o m po s i t e f i l m H E Q i , C H E N K a i , W A N Z h o u y u a n y e , L I H a i m i n g(S c h o o l o f L i g h t I n d u s t r y a n dC h e m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a l i a nP o l y t e c h n i cU n i v e r s i t y,D a l i a n 116034,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L i g n i n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s o d i u ma l g i n a t e c o m p o s i t e f i l m w a s p r e p a r e db y c a s t i n g me t h o dw i t h a i m o fs o l v i n g t h e p r o b l e m so fl o w m 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a n d p o o rb a r r i e r p r o p e r t i e so fs o d i u m a l g i n a t ef i l m.T h e e f f e c t s o f v o l u m e r a t i o s o f l ig n i n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o n th e p r o p e r ti e s o f c o m po s i t e f i l m w e r e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t h e r m a l s t a b i l i t y a n du l t r a v i o l e t a b s o r b a n c e o f c o m po s i t e f i l m w a si m p r o v e d ,w h e r e a si t se q u i l i b r i u m m o i s t u r ec o n t e n ta n d w a t e rv a p o r p e r m e a b i l i t y 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r e d u c e dw i t h i n c r e a s i n g t h ec o n t e n to f l i g n i n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i nt h ec o m po s i t e f i l m.T h e w a t e r v a p o r p e r m e a b i l i t y w a s o n l y 1/3o f t h e c o n t r o l l i n g s a m p l e s a f t e r 24h .T h e b a r r i e r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t h e c o m p o s i t e f i l mt o t h eu l t r a v i o l e t a n d g a sw a s i m p r o v e da f t e r a d d i t i o no f l i g n i n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m a k i n g i t t ob e a p o t e n t i a l c a n d i d a t e a p p l i e d i n t h e f i e l d s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pr o d u c t s p r e s e r v a t i o n s u c h a s f r u i t s a n dv e ge t a b l e s .K e y wo r d s :l i g n i n ;s o d i u ma l g i n a t e ;b a r r i e r p r o p e r t i e s ;c o m p o s i t e f i l m ;f r e s h -k e e p i n g 0 引 言海藻酸钠是一种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的分散性㊁生物降解性㊁成膜性和生物相容性[1]㊂纯海藻酸钠薄膜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具有一定的气体选择透过性和良好的透明度[2-3],但海藻酸钠本身亲水性很强,使得纯海藻酸钠薄膜的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比传统聚合物膜差[4-5],进而限制了其应用㊂因此,常将其与其他大分子物质复合,制备具有良好性能的复合膜㊂董峰等[6]将纳米纤维素与海藻酸钠共混流延制备出海藻酸钠-纳米纤维素复合膜,该膜表现出良好的力学㊁阻湿㊁阻氧和热稳定性能㊂张珂等[7]制备了一种海藻酸钠/魔芋葡甘露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三元共混膜㊂该膜外观平整㊁力学性能好,具有优良的吸水㊁保水性能,在生物㊁医用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㊂木质素作为自然界含量第二大丰富的可再生聚合物,持续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8]㊂木质素分子结构中含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官能团,主要包括羟基㊁羰基㊁甲氧基等[9-10]㊂复杂多样的官能团结构赋予高分子聚合物抗菌㊁抗紫外线㊁疏水以及抗氧化等性能[11-12],为制备各种功能性的木质素基膜材料奠定了坚实基础㊂目前,木质素衍生复合膜材料主要应用于生物医学㊁功能性包装膜㊁抗菌材料等方面[13]㊂C h e n等[14]通过溶剂浇铸法制备了木质素/壳聚糖共混薄膜,与壳聚糖膜相比,其耐水性较好,玻璃化转变温度与降解温度较高,拉伸强度也有提高(可达68M P a)㊂此外,降低木质素分子的分子质量可提高复合膜的相容性,同时改善复合膜多种性能[15]㊂近年来,纳米木质素颗粒在复合薄膜领域研究发展迅猛㊂纳米木质素颗粒是指粒径范围处于纳米级,可通过物理㊁化学㊁生物等手段制得,以粉体形式存在或以胶体形式分散于溶液中的含木质素的实心/中空颗粒㊂研究表明,纳米木质素颗粒具有小尺寸效应㊁表面效应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效应,使得复合膜结构更加紧密,将纳米木质素颗粒用于制备复合薄膜,不仅可以改善膜的机械强度,还可以提高其阻隔性能[16]㊂P o s o k n i s t a k u l等[17]通过将木质素微球与聚乙烯醇共混,制备得到具有抗紫外性能的薄膜,制备的木质素-聚乙烯醇复合膜在U V A 和U V B均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㊂本研究采用自制的纳米木质素颗粒与天然多糖海藻酸钠制备一种纯生物质基复合薄膜,并对其性能进行探究分析,以期获得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㊁优异的阻气及阻紫外线等阻隔性能的薄膜,为制备可持续㊁可降解薄膜材料的生产提供一种新途径㊂1材料与方法1.1原料㊁试剂及仪器自制纳米木质素颗粒(平均粒径95.04n m);海藻酸钠,化学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甘油,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C a r y300,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热重分析仪,Q500,美国热分析仪器公司㊂1.2纳米木质素颗粒/海藻酸钠复合膜的制备将自制质量浓度为3g/L的纳米木质素颗粒溶液与质量浓度为20g/L的海藻酸钠水溶液按照体积比1ʒ2㊁1ʒ4㊁1ʒ7混合,再加入混合液总体积5%的甘油,混合均匀作为制膜液㊂将制膜液流延至平滑玻璃板上,置于烘箱60ħ干燥24h,揭膜㊂为探究纳米木质素颗粒的加入对薄膜性能的影响,保持与实验组相同的溶液总体积和甘油比例,即取20m L海藻酸钠水溶液与1m L 甘油,按照实验流程制膜作为对照组㊂1.3测试及表征复合膜均在恒温(23ʃ1)ħ㊁恒湿(50ʃ2)%室中平衡48h后再对其性能进行检测㊂1.3.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将平衡后的复合薄膜平整地贴在石英比色皿表面,在200~800n m波长下以600n m/m i n的扫描速度测定其吸光度㊂1.3.2热重分析称取5~10m g薄膜样品置于坩埚中,在氮气气氛下以10ħ/m i n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至600ħ,测定薄膜样品的热稳定性㊂1.3.3平衡含水率将复合薄膜样品称重后置于105ħ烘箱中干燥,24h后再次称量,计算样品平衡含水率[18]㊂Q=(m1-m2)/m1ˑ100%式中:Q为平衡含水率;m1为复合薄膜质量,g; m2为干燥后的复合薄膜质量,g㊂1.3.4水蒸气透过率将复合薄膜样品包覆于装有适量水的称量瓶口上,测定称量瓶质量㊂随后将称量瓶置于硅胶干燥器中,每隔1h测定一次称量瓶质量,直至其水蒸气透过率趋于稳定㊂计算样品复合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19]㊂Z=mδ/[s t(p2-p1)]ˑ100%式中:Z为水蒸气透过率;m为测试过程中水的质量变化,g;δ为薄膜样品厚度,m m;s为称量瓶口面积,m2;t为测试时间,s;p2为水在20ħ下的水蒸气分压,2.337k P a;p1为硅胶干燥器中的水蒸气分压,0.028k P a㊂2结果与讨论2.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图1为不同复合薄膜的紫外-可见吸光度图谱㊂由图可知,在200~349n m波长内,含有纳71第1期何琪等:纳米木质素颗粒/海藻酸钠复合膜的制备米木质素颗粒的薄膜的紫外吸光度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纳米木质素颗粒的加入可显著提升薄膜的紫外线阻隔性㊂其中自制质量浓度3g /L 纳米木质素颗粒溶液与质量浓度20g /L 海藻酸钠水溶液体积比为1ʒ2时,复合薄膜对紫外线的阻隔作用最强,并且将这种优异的光吸收性能延伸到可见光区(400~800n m )㊂加入了纳米木质素颗粒的薄膜在309n m 处均存在吸收峰,而对照组不存在吸收峰,这可能是由于在纳米木质素的制备过程中木质素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其吸收峰从280n m 转移到309n m [20]㊂此外,虽然1ʒ7组薄膜中纳米木质素颗粒含量最少,但其对紫外线的吸光度却高于1ʒ4组薄膜㊂1ʒ7组薄膜中纳米木质素颗粒的分散性强于1ʒ4组薄膜,所以导致1ʒ4组薄膜的紫外吸光度低于1ʒ7组薄膜㊂图1 纳米木质素颗粒/海藻酸钠复合薄膜的紫外-可见吸光度F i g .1 U l t r a v i o l e t -v i s i b l e a b s o r b a n c e s p e c t r a o f l i gn i n 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s o d i u ma l g i n a t e c o m po s i t e f i l m s 2.2 热重分析图2和图3分别为不同薄膜的T G 和D T G 曲线㊂130ħ以下是薄膜中的水分蒸发过程㊂4组薄膜样品的最大蒸发温度在70~80ħ;样品质量损失由低到高依次为1ʒ2组㊁1ʒ4组㊁对照组以及1ʒ7组,说明薄膜的平衡含水率依次升高㊂对照组最大热分解温度为210.7ħ,随着薄膜中纳米木质素颗粒含量的增多,薄膜的最大热分解温度被有效提高,分别为219.7㊁220.3和229.4ħ㊂纳米木质素颗粒具有提高复合薄膜热稳定性的能力㊂2.3 平衡含水率分析对照组㊁1ʒ2㊁1ʒ4及1ʒ7组复合薄膜平衡含水率分别为0.73%㊁0.49%㊁0.69%及0.82%㊂对比对照组,自制质量浓度3g /L 纳米木质素颗粒溶液与质量浓度20g /L 海藻酸钠水溶液体积比为1ʒ2㊁1ʒ4组薄膜平衡含水率明显降低㊂主图2 纳米木质素颗粒/海藻酸钠复合薄膜的T G 曲线F i g .2 T Gc u r v e s o f l i g n i nn a n o -pa r t i c l e s /s o d i u m a l g i n a t e c o m po s i t e f i l ms 图3 纳米木质素颗粒/海藻酸钠复合薄膜的D T G 曲线F i g .3 D T Gc u r v e s o f l i g n i nn a n o -pa r t i c l e s /s o d i u m a l g i n a t e c o m po s i t e f i l m s 要可能原因:(1)纳米木质素颗粒的加入占据了一定的海藻酸钠分子链间的空体积,使得水分子难以进入[21];(2)加入的纳米木质素颗粒与海藻酸钠形成了氢键网络,使得与其结合的水分子量减少,同时,这种强相互作用拉近了分子间的距离,进一步限制了水分子在薄膜中的溶解与扩散[22]㊂而1ʒ7组平衡含水率对比对照组稍有增大,这可能是因为加入的纳米木质素颗粒过少,形成的氢键不足以拉近分子间的距离,反而因为纳米木质素颗粒的加入形成了更多的空隙,为水分子提供了更多的结合位点,所以导致其具有较高的平衡含水率㊂整体而言,复合薄膜的平衡含水率随着纳米木质素颗粒含量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㊂2.4 水蒸气透过率分析图4为不同复合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㊂水蒸气透过率是考察复合薄膜样品透气性的重要指标,可以客观地反映复合薄膜样品的气体阻隔性能,数值越低,阻隔性能越强[23]㊂加入纳米木质素颗粒的复合薄膜水蒸气透过率均大大低于对照组㊂在1~8h ,对照组薄膜水蒸气透过率逐渐减小,8h 后趋于稳定,而复合膜水蒸气透过率整体都在低水平徘徊,在24h 时其水蒸气透过率仅为81大 连 工 业 大 学 学 报第43卷对照组的1/3㊂主要原因:(1)加入的纳米木质素颗粒与海藻酸钠之间形成了氢键网络,使得薄膜表面的结构更加紧密[24-25];(2)由于纳米木质素颗粒在基质中不可渗透,水蒸气在穿过薄膜时需要绕过其中的纳米木质素颗粒,水蒸气透过薄膜的路径被迫蜿蜒增长,故其水蒸气透过率显著降低,气体阻隔性能明显提升㊂图4 纳米木质素颗粒/海藻酸钠复合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F i g .4 W a t e r v a p o r p e r m e a b i l i t i e s o f l i gn i n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s o d i u ma l g i n a t e c o m po s i t e f i l m s 3 纳米木质素颗粒/海藻酸钠复合膜保鲜性能分析葡萄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失去水分,使其组织细胞原有的饱满状态消失而变得萎蔫,失去商品价值[26]㊂因此,探究薄膜样品对葡萄的保鲜效果具有代表意义㊂图5为不同薄膜包覆下葡萄质量的贮存变化图㊂由图可知,对照组葡萄质量损失最大,保鲜效果最差㊂这是由于对照组薄膜的气体阻隔性能相比于其他组较差,从而导致葡萄中的易挥发成分大量迅速挥发,致使葡萄质量大幅降低㊂与对照组相比,加入纳米木质素颗粒的薄膜对葡萄均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其中1ʒ7组薄膜与1ʒ4组薄膜保鲜效果尤其明显,但二者之间差异并不明显㊂这可能是由于1ʒ7组纳米木质素颗粒在薄膜中分散性良好,使其具备优异的保鲜性能;而1ʒ4组随着纳米木质素颗粒含量的增加,纳米木质素颗粒在薄膜中出现了团聚现象,导致其在薄膜中的分散性变差,对保鲜性能产生了负面影响㊂与1ʒ7组和1ʒ4组相比,1ʒ2组保鲜效果较差㊂这是因为1ʒ2组薄膜纳米木质素颗粒含量更高,团聚现象更严重,使其保鲜性能被大大削弱㊂总体来说,加入纳米木质素颗粒的薄膜有效延缓了葡萄的质量损失,具有潜在的保鲜性能㊂图5 纳米木质素颗粒/海藻酸钠复合薄膜包覆下葡萄贮存的质量变化F i g .5 M a s sc h a n g e so f g r a p e w r a p p e d b y l i gn i n 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 /s o d i u m a l g i n a t e c o m po s i t e f i l ma f t e r s t o r a ge 4 结 论成功制备了纳米木质素颗粒/海藻酸钠纯生物质基复合薄膜㊂通过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其表征㊂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热稳定性和紫外线阻隔性能随纳米木质素颗粒含量的增大而提高,平衡含水率和水蒸气透过率随之降低㊂纳米木质素颗粒的加入为复合薄膜提供了良好的紫外线阻隔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㊂该薄膜在果蔬保鲜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㊂参考文献:[1]朱秀清,陈华,和铭钰,等.不同硬脂酸添加量下大豆分离蛋白/海藻酸钠膜特性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5):406-412.[2]陈敬鑫,杨明亮,葛永红,等.海藻酸钠可食性膜及其食品保鲜应用的研究进展[J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2(2):102-110.[3]肖茜,童群义.普鲁兰多糖/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可食用包装膜性能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9,30(5):286-288.[4]P R I Y A D A R S H IR ,K I M HJ ,R H I MJW.E f f e c t o fs u l f u r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o n p r o p e r t i e s o fa l gi n a t e -b a s e d f i l m s f o r a c t i v e f o o d p a c k a g i 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J ].F o o d H yd r o c o l l o i d s ,2021,110:106155.[5]Y A N G M L ,L IL ,Y U S G ,e t a l .H i gh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 a l g i n a t e /p o l y v i n y l a l c o h o l c o m p o s i t e f i l m b a s e do nn a t u r a lo r i g i n a lm e l a n i n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u s e d a s f o o d t h e r m a l i n s u l a t i n g a n dU V -v i s b l o c k [J ].C a r -b o h y d r a t eP o l ym e r s ,2020,233:115884.[6]董峰,黄帅超,魏占锋,等.海藻酸钠-纳米纤维素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37(3):401-404.[7]张珂,隋淑英,朱平,等.海藻酸钠/C M C /K GM 复合91第1期何琪等:纳米木质素颗粒/海藻酸钠复合膜的制备膜的制备及性能[J].印染,2016,42(23):15-18. [8]Y A N G W J,F O R T U N A T IE,G A O D Q,e ta l. V a l o r i z a t i o n o f a c i d i s o l a t e dh i g h y i e l d l i g n i nn a n o p a r-t i c l e sa si n n o v a t i v ea n t i o x i d a n t/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o r g a n i c m a t e r i a l s[J].A C S S u s t a i n a b l e C h e m i s t r y&E n g i-n e e r i n g,2018,6(3):3502-3514.[9]L I C,C H E NC,WUXF,e t a l.R e c e n t a d v a n c e m e n ti n l i g n i nb i o r e f i n e r y:w i t hs p e c i a l f o c u so ne n z y m a t i c d e g r a d a t i o na n dv a l o r i z a t i o n[J].B i o r e s o u r c e T e c h-n o l o g y,2019,291:121898.[10]岳凤霞,林敏生,钱勇,等.木质素抗紫外辐射性能应用研究进展[J].林业工程学报,2021,6(2):12-20.[11]R I C H T E R A P,B R OWNJS,B HA R T IB,e t a l.A n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l y b e n i g n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n a n o p a r t i-c l eb a s e do nas i l v e r-i n f u s e d l i g n i nc o r e[J].N a t u r eN a n o t e c h n o l o g y,2015,10(9):817-823. [12]L IP P,L V W,A IS Y,e ta l.G r e e na n d g e n t l e s y n t h e s i so fC u2O n a n o p a r t i c l e su s i n g l i g n i na sr e-d u c i n g a n dc a p p i n g re a g e n tw i t h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p r o p-e r t i e s[J].J o u r n a lof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N a n o s c i e n c e, 2016,11(1):18-27.[13]WA N G H M,Y U A NT Q,S O N GGY,e t a l.A d-v a n c e d a n d v e r s a t i l e l i g n i n-d e r i v e d b i o d e g r a d a b l e c o m p o s i t e f i l m m a t e r i a l s t o w a r das u s t a i n a b l ew o r l d[J].G r e e nC h e m i s t r y,2021,23(11):3790-3817.[14]C H E NL,T A N GCY,N I N G N Y,e t a l.P r e p a r a-t i o n a n d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c h i t o s a n/l i g n i n c o m p o s i t e f i l m s[J].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P o l y m e r S c i e n c e, 2009,27(5):739-746.[15]Y A N G W,OW C Z A R E K J S,F O R T U N A T I E,e t a l.A n t i o x i d a n t a n da n t i b a c t e r i a l l i g n i nn a n o p a r t i-c l e si n p o l y v i n y la l c o h o l/c h i t o s a nf i l m sf o ra c t i v e p a c k ag i n g[J].I n d u s t r i a l C r o p s a n dP r o d u c t s,2016, 94:800-811.[16]郭欣,邱小明,陈莲.海藻酸钠/纳米T i O2复合涂膜对采后番木瓜果实软化及细胞壁降解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6):28-32.[17]P O S O K N I S T A K U LP,T A N G K R A K U LC,C HA-O S U A N P HA EP,e t a l.F a b r i c a t i o na n dc h a r a c t e r-i z a t i o no f l i g n i n p a r t i c l e s a n d t h e i r u l t r a v i o l e t p r o t e c-t i o n a b i l i t y i nP V Ac o m p o s i t e f i l m[J].A C SO m e g a, 2020,5(33):20976-20982.[18]董宇豪,陈浩,刘世永,等.甜菜果胶-鱼明胶复合可食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9,37(2):88-93.[19]黄依然,陈晓婷,潘南,等.添加剂改性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J].精细化工,2022,39(12): 2431-2440.[20]裴继诚.植物纤维化学[M].4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21]H O U X B,X U E Z X,X I A Y Z,e ta l.E f f e c to f S i O2n a n o p a r t i c l e o n t h e p h y s i c a l a n d c h e m i c a l p r o p-e r t i e s o f e c o-f r i e n d l y a g a r/s o d i u ma l g i n a t e n a n o c o m-p o s i t ef i l m[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J o u r n a lo fB i o l o g i c a l M a c r o m o l e c u l e s,2019,125:1289-1298. [22]A A D I LK R,P R A J A P A T ID,J HA H,e t a l.I m-p r o v e m e n t o f p h y s c i o-c h e m i c a l a n df u n c t i o n a l p r o p-e r t i e so fa l g i n a t ef i l m b y A c a c i a l i g n i n[J].F o o d P a c k a g i n g a n dS h e l fL i f e,2016,10:25-33. [23]刘彩琴,金建昌,王楠,等.藕粉魔芋胶复合可食用膜配方优化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14): 333-338.[24]陈妮娜,朱亚燕,阳丽媛,等.海藻酸钠-果胶改性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8(4): 154-163.[25]HA S H E M I T R,J A F A R I S M,M I R Z A E I H,e t a l.P r e p a r a t i o n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o fn a n o-S i O2 r e i nf o r c e dg e l a t i n-k-c a r r a g e e n a n b i o c o m p o s i t e s[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o fB i o l o g i c a l M a c r o m o l e c u l e s, 2018,111:1091-1099.[26]陈妮娜,曾稍俏.柚皮果胶-海藻酸钠可食复合膜对草莓的保鲜[J].食品科技,2017,42(3):60-64.(责任编辑:彭彩红)02大连工业大学学报第43卷。
化学课程英文名称
下面是散文两篇,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闲时翻翻古书,觉陶公形象非一般君子之所比也,于是细细读之,连缀成篇以为学习之楷模。
陶渊明一生,大约可分三个阶段:出仕前(公元365--392年),出仕中(公元393--405年),归园田(公元406--427年)。
他所处的时代,正值东晋末季。
其间战乱频繁,国无宁日。
公元420年东晋灭亡,刘裕建刘宋王朝,陶渊明成亡国遗老,时55岁。
刘义龙元嘉四年(公元427年)十一月,他含恨离世,享年63岁。
29岁时才出仕,任过一些小小祭酒,参军职务。
直到41岁时,其叔太常陶夔见其贫苦提用于小邑彭泽县令。
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的寒士,可悲,可叹!然而这样的结局又在情理之中。
“宁困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他在作彭泽令邮至见,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渊明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
赋《归去来》。
”孤高,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是他的性格,也是他在那个时代家世没落的重要原因。
不仅如此,疾恶如仇,是他又一性格特点。
《读山海经》是其代表作。
共十三首,第一首发端,二至十二首咏读书之所记,末首写了齐桓公不听管仲而任用奸臣易牙竖刁,继而为乱,桓公饥渴而死。
他大呼“明处天鉴,为恶不可履“!在他心里“猛志固常在”,他要效仿刑天,他要学习精卫,其济世壮志不亦显乎!他欣赏荊苛,“其人虽己殁,千载有余情“,封建时代,剑客轼君为大逆不道,正因他认为秦始皇独裁,残忍,自然也就该杀!不然起了“隐士“。
隐士者,“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归园为“久在樊笼里”,而田园则成为他宁静闲适的修身养性之处,虽有人指责他“乐天安命”“洁身自好”,我们不妨看看那狂放不羁的马氏而遭杀害吗?那素有济世之志而守正不阿的阮籍,也不得不发出“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慨叹,在“终身履薄冰“的恶劣环境下纵酒谈玄,佯狂放荡度余生!陶渊明也有过“弱龄寄事外“之官鬻爵贪腐成性的时代,凭着他的性格情趣,归隐或许是其最为呢?复肯仕“,他“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不书晋氏年号,“唯云甲陶渊明渴望理想社会,57岁时写的《桃花源诗并记》,充分反映了他这种思想。
功能化纳米材料的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第52卷第7期 辽 宁 化 工 Vol.52,No. 7 2023年7月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July,2023基金项目: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2021年度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HZY2021-KJ06)。
收稿日期: 2022-11-21功能化纳米材料的表征技术研究进展陈德会,韩玉花*,李文丽(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重庆 401228)摘 要: 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污染性气体威胁着全球的生态环境。
因而开发高效低碳的环保材料将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多功能纳米材料的研发及改性,也将是未来环境保护的必然趋势。
简介了多功能纳米材料在光电领域,食品药品,建筑等民生安全健康领域的应用,并概述了功能化纳米材料的主要表征技术如X 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电子探针等其他表征方法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阐明了随着更多新功能化纳米材料的发展,表征方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关 键 词:功能化纳米材料;表征技术;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TQ15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23)07-1032-03随着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而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明显,所以高效低碳的环保材料越多越多地受到大众的关注。
开发具有高催化活性、高稳定性的功能化纳米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功能化纳米材料作为新材料领域中重要的分支,被广泛应用于在光电领域、食品药品、建筑等民生安全健康领域具有了重要的应用价值[1-2]。
因此了解表面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设计多功能纳米材料至关重要。
随着更多新功能化纳米材料的发展,表征方法也显得越来越重要,通常建议同时采用多种表征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1 功能化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1.1 X 射线衍射(XRD)X 射线衍射是检测材料晶体类型和基团晶体类型重要手段。
林展鸿等[3]向聚(脲-氨酯)基体中添加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和碳纳米管。
石墨烯简单介绍
,是室温
构造与性能
热学性能
① 单层石墨烯旳
,
比碳纳米管旳而传
导率3000-3500Wm·k还要高,相比之下,工业界中被广泛使用旳散
热 材料金属铜旳热传导率只有400Wm·k
② 伴随石墨烯层数旳增长,其热传导率逐渐下降;当石墨烯从2层增 至4层时,其热导率从2800Wmk降低至1300Wmk;当层数到达5-8 层,减小到石墨旳热导率
2004英国曼彻斯特大学Andre Geim和他旳徒弟 Konstantin Novoselov在试验室用一种非常简朴旳措 施得到越来越薄旳石墨薄片。他们从石墨中剥离 出石墨片,然后将薄片旳两面粘在一种特殊旳胶 带上,撕开胶带,就能把石墨片一分为二。不断 地这么操作,于是薄片越来越薄,最终,他们得 到了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旳薄片,这就是石墨烯 。所以两人共同取得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应用
替代硅生产超级计算机
石墨烯是目前已知
旳材料。石墨烯旳
这种特征尤其适合于高频电路。高频电路是当代电子工业旳领头羊,
某些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因为工程师们正在设法将越来越多旳信息
填充在信号中,它们被要求使用越来越高旳频率,然而手机旳工作频
率越高,热量也越高,于是,高频旳提升便受到很大旳限制。因为石 墨烯旳出现,高频提升旳发展前景似乎变得无限广阔了。 这使它在
研究人员发觉,在石墨烯样品微粒开始碎裂前,它们每100纳米距 离上可承受旳最大压力居然到达了大约2.9微牛。据科学家们测算,这 一成果相当于要施加55牛顿旳压力才干使1微米长旳石墨烯断裂。假如 物理学家们能制取出厚度相当于一般食品塑料包装袋旳(厚度约100纳
米)石墨烯,那么需要施加差不多两万牛旳压力才干将其扯断。换句 话说,假如用石墨烯制成包装袋,那么它将能承受大约两吨重旳物品。
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纳米材料
Seminar I
过程介绍
纳米孔道 模板材料一Fra bibliotek过程暴露于 电解液
镀Au或Ag 膜作阴极
恒电压恒电流 电沉积
固定于导 电基底上
溶解模板,得到纳 米管或纳米线
Seminar I
过程介绍
特点
• 实验设备简单,能耗低,反应可较 低温度进行 • 可合成多种纳米材料 • 纳米材料粒径可调 • 可得单分散纳米结构材料 • 易于分离和收集
M. E. Toimil Molares, et al., Adv. Mater., 2001, 13, 62
Seminar I
应用举例(一)
I 通电,双电层带电,电 流增大,Cu2+迁移有浓度 梯度,形成扩散层,电流 降低 II 铜沉积增长,电流几乎 不变 III 长出帽,使面积变大, 电流变大 IV 当铜在面上增长时, 电流增加变慢,当铜长 满整个面时,电流趋于定值
M. E. Toimil Molares, et al., Nucl. Instr. And Meth. In Phys. Res. B, 2001, 185, 192
选择不同的时间得 到不同纵横比
Seminar I
应用举例(一)
III过程中溶解模板得到 纳米线帽
(a)纳米线帽-单晶 50℃ -50mV (b)纳米线帽-多晶 室温 较高电压
AM膜: 厚度 60μ m 孔直径 100nm 平均孔隙率 30%
电解液:0.4M CuSO4 3M 乳酸
工作电压:-0.45V
工作温度:60℃
X. M. Liu, et al., Appl. Phys. A, 2005, 81, 685
Seminar I
应用举例(二)
电池方面的书籍清单[1]
电池方面的书籍清单第一部分:1 [003390266]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原理、设计和应用/ Subhash C. Singhal,Kevin Kendall主编; 韩敏芳,蒋先锋译.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335页; 24cm封底英文题名:High temperature solid oxidefuel cells: fundamentals, design and applications并列题High temperature solid oxide fuelcell : fundamentals, design and applications2 [003322860]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Valve-regulated lead-acidbatteries / (澳)D. A. J. Rand[等]主编; 郭永榔等译.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17,502页: 图; 24cm. -- (国外电气工程名著译丛)主编还有:(美)P. T.Moseley、(德)J. Garche、(美)C. D. Parker并列题Valve-regulated lead-acidbatteries3 [003384334]太阳电池材料/ 杨德仁编著.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317页: 图; 24cm. -- (电池材料与应用系列)本书介绍了太阳能及光电转换的基本原理、太阳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艺,着重从材料制备和性能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主要的太阳能光电材料的基本制备原理、制备技术以及材料结构、组成对太阳池的影响。
ISBN: 978-7-5025-9580-7 :CNY39.804 [003382596]锂离子电池电解质/ 郑洪河等编著.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303页: 图; 24cm. -- (化学电源技术丛书)河南师范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资助ISBN: 978-7-5025-9448-0 :CNY49.005 [003384197]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Polymer lithium ionbatteries / 吴宇平[等]编著.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343页: 图; 24cm. -- (电池材料与应用系列)编著者还有:张汉平、吴锋、李朝晖并列题Polymer lithium ion batteries6 [003326350]二次电池的原理与制造技术/ 马松艳,赵东江编著. -- 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85页; 21cm本书详尽地叙述了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锌-银蓄电池等几种实用二次电池的原理、特性及制造技术,反映了化学电源理论研究和制造工艺的最新成果。
纳米磷酸铁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T EM n av n sai h r eds h rets. h e ut h w ta eii a ic ag p cf a a ie fte a d g la o tt c ag . ic ag e t T e rs l s o h t h nt l sh re s e ic c p ct so c - s t i d i i h
本 文 利 用 液 相 共 沉 淀 方 法 合 成 了颗 粒 均 匀 分 散 的球形 纳 米磷 酸 铁 . 以合成 的纳 米磷 酸 铁 为 铁 并
源 采 取 碳 热 还 原 技 术 制 备 了粒 径 均 匀 的 纳 米 级 球
国 家 高新 技术 研 究(6 ) 展 计 划 重 大 项 目(020 AAlA13资 助 。 8 3发 N. 8 0 l 0)
tmp rt r,te smpe d l es ii a ic ag a a i f 1 65 4 ,1 89 ,2 . n 0 . e e au e h a l ei r nt ldsh r e c p ct o 5 .,1 4 3 . 1 56 a d 1 57 mAh。 一 t v i y g a
键 的 步骤 ; 果 p I , F 3 淀不 完 全 , 响 产 如 H< . 则 e 沉 9 + 影
量 : 之 当 p > .. 反 H 2 则容 易生成 F (H)杂质 . 响磷 2 e O 影
碳纳米管及其电化学应用
碳纳米管及其电化学应用
郭先锋;吕东生;周柳;李伟善
【期刊名称】《电池工业》
【年(卷),期】2007(012)003
【摘要】碳纳米管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特殊的结构使得它们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光学、力学等性能.对这些材料的制备、特殊性能的探索和应用领域的开发的研究已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主要从电化学的角度探索碳纳米管的性能及应用.
【总页数】4页(P193-196)
【作者】郭先锋;吕东生;周柳;李伟善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912.9
【相关文献】
1.电化学-质谱技术用于碳纳米管上高半胱氨酸电化学催化氧化机理的研究 [J], 龚宽平;毛兰群;熊少祥
2.异烟肼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化学测定 [J], 瞿万云;王宏;吴康兵
3.对苯二酚在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化学动力学研究 [J], 梁斌;
孙玉琴;赵元弟;高作宁
4.利用碳纳米管-nafion修饰电化学传感器对磺胺嘧啶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J], 张会妮;李琪;李广;王宁
5.基于芦丁分子印迹壳聚糖-离子液体功能化石墨烯-碳纳米管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J], 王苑;赵发琼;曾百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作者:郝蓓王澍来源:《化学教学》2022年第03期摘要:利用数字电压传感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探究影响“水果电池”电压的因素:电极材料、电解质、组合方式及安全性。
依据实验结论设计最佳“水果电池”,利用实验结论解释化学史、生活中及未来人类如何对电池构造进行改进与发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达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学生高阶思维; 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 电池构造文章编号: 1005-6629(2022)03-0032-06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B1 问题的提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
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对复杂化学问题情境中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創新的精神[1]。
故而,有价值的化学问题的研究过程即是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过程。
高阶思维也称为“高层次思考(Higher-order Thinking)”,拥有高阶思维等同于拥有高效能的思考力,它被视为21世纪不可缺乏的一种能力[2]。
高阶思维也是学生在高中化学学习中需要达成的心智活动与认知能力。
其内涵可归纳为三大核心要素:创造性思维、反思批判性思维和复杂问题解决[3]。
创造性思维指学生运用感知、理解、联想、创造等思维技巧解决问题的高级心理活动;反思批判性思维指学生提问、质疑、互相解答、评论、进行自我观点的改进与修正的高级心理活动;真实情境的复杂问题解决是学生将知识灵活应用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
新课标对原电池的内容要求为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认识原电池反应原理[4]。
目前教师大多比较重视深入研究原电池认知模型的建立、电极类型的判断、电解质中离子的相关反应等教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