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勘测设计一路线的选线和定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路选择要方便群众,靠近居民点但又要 “靠村不近村,利民不扰民”,必须穿村而 过的道路一定要结合村镇规划,双侧增设非 机动车道和绿化带,加强排水设计,以利村 民的安全和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桥梁应选择地质好、河道不变迁的地段,但 不应使路线总方向偏离很多而导致桥头引道 线形不够路线标准,发生安全隐患。
农村公路勘测与技 术标准--路线的选线和定线
四川省公路职业技术学校 万朝旭
第三章 路线的选线和定线
第一节 路线的测设标准及选线原则 第二节 路线的调查 第三节 路线的定线
第一节 路线的测设标准及选线原则
一、路线测设标准 二、路线选线的基本原则
一、路线测设标准
一、路线测设标准
6、越岭路线受高差限制需延展路线采用回头 曲线时,应避免在同一坡面上布设过多的回 头曲线。回头曲线半径一般不小于10m,超 高横坡度最大为6%(积雪冰冻地区宜小于6%), 最大纵坡为4.5%,连接相邻两回头曲线间的 直线距离不得小于100m。
纵坡的有关标准
7、路线设计最大纵坡不得大于9%,合成纵坡不得大于11%。 海拔2000m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区最大纵坡不得大于8%。 在山岭地形,工程特别困难地段,最大纵坡可增大至 10~11%。 利用机耕道改建乡通村公路,其最大纵坡不大于13%, 穿越村镇的路线纵坡不大于5%, 长路堑及横向排水不畅路段应设不小于0.3%的纵坡。
跨山区的河流,桥位应选在河岸顺直、河床 较窄、水流顺畅,容易布置桥头线路的河段 上;尽可能避开河弯、沙洲、河中突出的孤 石、河道急剧展宽等处。
选择桥位要考虑的因素还不止上面所说的这 些,由于在作线路调查时,限于人力和要求 的重点不同,不可能进行桥位测量和收集较 多的资料。所以这里仅作扼要介绍只要求能 初步定出桥位后,达到估计桥长的目的就行 了。
二、路线选线的基本原则
线路的基本走向是以其必须经过的控制点来 体现的。把这些控制点(包括起点和终点),用 直线顺序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折线,就代表 线路的基本走向或线路的总方向。
线路的起点,终点和中间的控制点以及修建 的技术标准,一般都要根据村镇的工农业发 展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规划, 预先确定。
4、平曲线半径一般不小于15m,特殊困难地 段不得小于10m。平曲线长度不得少于15m, 当平曲线半径小于150m时,路面应设置超高 和加宽,其值见表1之规定。
5、当干曲线需要设置超高、加宽时,应在平 曲线两端各设置一段长度不少于10米的缓和 段。行车道超高、加宽均应在缓和段起点开 始设置,并且在缓和段内渐变完成。
1、计算行车速度不小于15km/h。
2、应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 平、纵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及周围环境相 协调,避免大挖大填和水土流失。
3、采用单车道设计时,应设错车道,错车道 每间隔200~300m距离设置一处,错车道处 的路基宽度不小于6.5m,有效长度一般不小 于10m,相邻错车道之间应尽可能通视。
调查时,根据线路必经的控制点,首先广泛地查看 地形、地质情况,摸清控制点间水系和山脉走向及 河流流向,撇开那些可能遇到的严重不良地质地段, 拟定需要比较的线路方案,一一调查研究,抓住调 查是为了解决大方案比较选择问题,例如:沿河线好 还是越岭线或其他方案好等等,至于一些局部细节 问题,可以留到选定线路中心线阶段解决。比如沿 河线高一些还是低一些,越岭线翻越垭口要挖多少 才合适等等问题都是属于细节,不是调查时要解决 的问题。
当线路需要跨过大、中河流时,桥位原则上 服从路线总方向,因此应在离线总方向不太 偏离过多的河道范围内进行调查,找到适宜 建桥的桥位,一一进行比较分析,并征求有 关单位的意见,最后选定一个或两个桥位。
大、中桥位应选择在河流顺直、水流稳定、 地质良好的河段上,并注意桥、坝、渠结合, 一桥多用,同时还要方便群众。
对平原区弯曲型的河流,桥位应选在河弯逼 近河岸处较稳定的河弯中部,避免在两河弯 间的直线段设置,以免河床变迁危及桥位。 在平原顺直河段上,桥位宜选在深槽处并使 桥位中线与河岸垂直。
在平原游荡性河段 (河岸线不稳定变化无常, 河床平坦开阔,洪水流向不稳、多变),桥位 应选在河岸有固定的土丘或岸坝的天然束流 处。
三、其它工程调查
调查中要随时注意地质不良、陡峻山坡以及 沿河等等地段,是否需要做挡土墙,以便估 计工程量。如果对数量把握不大也可参照已 成公路估计。根据以往经验,有的公路没有 挡土墙,有的山区公路每公里平均可以达到 60方的,甚至个别公路达到 100方以上。
另外对沿河线路的路基浸水部分的边坡,土 质不良的边坡,桥头引道的边坡等等是否需 要处理,加固,也应大致调查。
调查一般可以沿人行路进行查看。因人行路 是当地群众经过若干年的不断实践和不断修 改而定下来的重要交通线。它具有方向直, 距离近的特点,对选择线路方向及走法都有 考虑价值。当然也要注意,没有人行路的地 带,有时也会有好的线路方案。沿线如有电 讯线路也可以作为参考。
由于人行路大都选在省工的地段通过,形成弯小、 路窄,崎岖不平,特别是翻山越岭时,往往陡上陡 下,可以利用的很少。调查时要注意线路可能通过 的实际位置,是在老路左边或是右边,经过那些地 点,两侧地物和线路的相对位置如何等等,都要一 一记录下来。局部地段可以绘一个草图,以便查考; 同时也可以便不参加调查的人,根据记录对照地形 地物,能够明白线路大体位置。
2、线路长度的调查
线路长度可以采用脚步丈量,也可以用步行速度计算。一个 人的脚步大小,随着身高的不同而变化。在正常行步的情况 下,每步约0.7~0.8米。上下坡及草地、沙滩上的步子要短 一些。用步子量距离要走的均匀,不然误差就很大。用计步 表或电子计步器自动计数。例如,某人的步距是0.75米,走 了一百步后,其距离为:100×0.75=75米。用步距丈量线 路长度时,碰到高差比较大的地形特征地段,就不能用人行 路的陡坡长度作为要修建的道路长度,因为坡度大了,汽车、 机动车就爬不上去了。山区道路小半径弯道比较多、纵坡需 要折减,所以高差比较大的道路,根据以往经验,适于汽车 正常行驶的平均纵坡度一般为5.5%左右,个别达到6%。因 此线路地形的长度就要按这个平均坡度来估算。
傍山公路应尽量顺应地形,避免大填大挖, 破坏山体,不利环境保护。
路线应尽量避免穿过滑坡、崩坍、泥石流、 岩溶、软土、泥沼和多年冻土等严重不良地 质地段,必须通过时,应采用必要的工程措 施。
Fra Baidu bibliotek
沿溪线,首先应考虑低线,一般设在地形、 地质、水文条件良好的一岸。洪水位较高或 河床较宽的河流,不要轻易跨河换岸,路基 应高出设计洪水位至少0.5米,并防止施工废 弃土石方堵塞河道而抬高水位,当沿河线低 线工程艰巨或技术处理困难,并有条件时可 走高线,但应注意避免出现起伏较大的纵坡。
例如某越岭线,垭口与山脚高差100米,从山脚到垭口的人行路仅有250米,人 行路的坡度平均为100/250=0.4即40%。很显然,如按人行路修出来的公路,汽 车就爬不上去了。这种情况下要减缓纵坡,只有把线路绕长,使它的长度达到 100/5.5=1818米左右,汽车上下才不会困难。这个长度是从山脚算起的,如果 山脚以前有一段很平的路,地形许可早一些开始爬坡,那么算得的1818米距离, 就应该从开始爬坡的那一点起算。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知道了垭口和线路开 始上坡的那一点高差和上坡的坡度后,才算得出线路爬坡长度。要找出这高差, 可以用目估或用带角手水准或其它简易工具。但是有了这个高差,虽然可以算出 上坡长度,还是不知道线路从山脚哪一点上坡才合适。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按山区 越岭公路一般的平均坡度5.5%(如果越岭线路比较短还可以大一些),从垭口开始 一段一段的测量下来,一直测到平地,这样即可以了解线路所经过的位置,也可 以找到开始上坡的最适当的地点,把这种测量办法叫做试坡,也有叫做放线、放 坡。调查中,有时限于人力和步距的计数困难,也可以根据步行的速度和时间计 算距离。最好是计步、计时两种办法同时用,以便相互校核。
8、任何相连3km中连续平均纵坡不宜大于 5.5%,当连续纵坡大于5%时应在不大于表2 规定长度处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长不得 小于60m,纵坡不得大于4%。
9、竖曲线半径不得小于200m,特殊地段不 得小于100m,竖曲线最小长度为20m。
10、视距:路线在平曲线和竖曲线上停车视 距应不少于15m,会车视距不少于30m,单 车道路段应采用会车视距。
控制点间的道路如何走法,则根据实地的地 形、地物、地质条件工程量大小比较确定。 如果控制点事先尚未确定,也可以在线路定 线时一并进行农村公路详细选线一般应有如 下原则。
为了避免局限性,最好收集本道路范围的1/ 万或1/5万地形图,到实地调查研究多问、多 跑、多看、多研究,选择多个可能方案比较。
结合本地区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 规划。要尽可能少占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和 果木林园,把修路与治水、改田、筑坝、灌 溉等工程结合起来,如有些地方采用的“山 下是渠、渠外是路、路外是田”的山、渠、 路、田,并治的办法,防止规划不合理,修 了用不上或没几年又废弃,既浪费人力、财 力,还挫伤群众的积极性
在调查开始前,如能搜集到当地带有等高线的地形 图,比例尺为一万分之一或五万分之一为宜。可先 在图上研究线路可能的各种走法,以供实地调查时 参考,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调查的工作量。 调查时要线路所经过的地形进行划分,看看那些地 段属于山岭、重丘,那此地段属于平原、微丘 (如 表2.201)。这样就可以根据地形推荐采用什么技术 指标,对估算路基土、石方数量也有用处。为使一 条路的技术标准变化不至于零碎,因地形改变技术 标准时,最少应不短于5公里。
在正常情况下,步行速度每分钟65~75米; 上下坡地段,行走困难地段,这个数字有所 不同,根据具体情况,酌予增减。采用这一 办法时,开始步行时间,终止时间.要记录清 楚,中途停留时间也应该扣除。例如,某一 段平路,步行了15分钟,那么这段路的长度, 约为15×70=1050米。
二、桥涵调查
微丘陵区选线,应以平面短捷舒顺,纵断面 平缓均匀为主,结合地形适当地转折和起伏, 尽量避免连续急弯,纵坡起伏不要过大。并 注意填挖平衡,以减少弃方和借方。
公路路线应不损坏重要历史文物,通过古迹、 名胜、风景区公路,应注意与周围环境、自 然景观协调,并适当照顾美观。
第二节 路线的调查
1、广泛调查拟定线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