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十三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山西省煤炭稳产稳供工作方案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山西省煤炭稳产稳供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3.31•【字号】晋政办发〔2024〕15号•【施行日期】2024.03.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山西省煤炭稳产稳供工作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24〕1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2024年山西省煤炭稳产稳供工作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3月31日2024年山西省煤炭稳产稳供工作方案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决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切实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围绕煤炭产业安全高效和绿色智能发展,进一步优化产能结构,提升先进产能占比,推进煤炭资源接续配置,提高煤炭资源保障能力,加快新增产能手续办理,依法合规释放先进产能,强化煤炭产量监测调度,全力抓好电煤稳供,在确保安全生产前提下,2024年全省煤炭产量稳定在13亿吨左右。
——坚持系统观念。
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煤炭稳产稳供和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进一步规范全省煤矿生产建设秩序,确保全省煤炭生产持续稳定。
——坚持分类施策。
针对新增产能煤矿、建设煤矿、长期停产停建煤矿、露天煤矿等实际,坚持“一矿一策”,加快各项手续办理,促进煤矿依法合规释放产能。
——坚持标本兼治。
切实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线。
全面贯彻落实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项要求,全力提升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坚决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以高水平安全保障煤炭高质量发展。
——坚持立足长远。
高效推进煤炭资源接续配置工作,优先向资源枯竭或接续紧张煤矿配置资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煤炭工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
•【公布日期】2016.12.22
•【文号】发改能源[2016]2714号
•【施行日期】2016.12.2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
正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关于印发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发改能源[2016]27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各有关中央企业:
为加快推进煤炭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煤炭工业转型发展,建设集约、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煤炭工业体系,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我们制订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2016年12月22日。
山西煤炭行业报告
山西煤炭行业报告山西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中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
山西煤炭产业在中国煤炭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山西省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山西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发展现状。
1. 产量和储量。
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其煤炭储量居全国之首。
据统计,山西煤炭储量达到了3000亿吨以上,占全国总储量的近三分之一。
同时,山西省的煤炭产量也居全国前列,年产煤量稳定在3亿吨以上。
2. 企业规模。
山西省拥有一大批煤炭企业,其中以山西汾酒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山西大同煤矿集团等为代表的大型煤炭企业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些企业在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山西煤炭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技术水平。
山西煤炭行业在煤炭开采、洗选、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山西省加大了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推动了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在山西煤炭企业得到了应用,提高了煤炭开采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生产环境。
二、存在问题。
1. 产能过剩。
由于长期以来对煤炭行业的过度投资,山西省存在着煤炭产能过剩的问题。
一些小型煤矿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产能利用率低,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 安全生产。
山西省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虽然近年来山西省加大了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但煤矿事故仍然时有发生,给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3. 环境污染。
煤炭开采、洗选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等污染物严重影响了山西省的生态环境。
煤炭行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需要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未来发展趋势。
1. 转型升级。
山西省将加大对煤炭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煤炭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装备更新,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推动煤炭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2. 绿色发展。
山西省将加大对煤炭行业的环保投入,推动煤炭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绿色发展。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7.13•【字号】晋政发〔2016〕41号•【施行日期】2016.07.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晋政发〔2016〕4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现将《山西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2016年7月13日山西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塑区域经济增长引擎的必然选择;是做好非煤产业这篇大文章,破解“一煤独大”资源型经济困局,着力推进转型发展的题中之义;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和发展创新型经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战略抉择。
根据国家关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及《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为加快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煤层气、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现代煤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编制本规划。
规划是指导“十三五”时期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基础和面临形势(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项部署,通过实施“512”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等重点工程,充分发挥创业投资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产业技术水平稳步提高,产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对于全省经济结构优化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近年来,全省科技进步综合评价指数监测值稳步上升,2015年排全国第17位。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炭增产保供和产能新增工作方案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炭增产保供和产能新增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6.20•【字号】晋政办发〔2022〕49号•【施行日期】2022.06.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炭增产保供和产能新增工作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22〕4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煤炭增产保供和产能新增工作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6月20日山西省煤炭增产保供和产能新增工作方案为适应国际国内能源市场形势发展变化需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快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切实承担起我省煤炭生产供应保障责任,结合我省煤炭生产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能源保供增供安排部署,充分发挥我省煤炭产业优势,优化煤炭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等核准审批政策,通过核增产能、扩产、新投产等方式,加快释放先进产能,继续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实现煤炭增产增供,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统筹资源接续和可持续发展,加快煤矿建设,有序开展产能核增,推进各项手续办理,推动煤矿依法依规释放先进产能,多措并举增加煤炭产能产量。
2022年比2021年增加煤炭产量1.07亿吨,全年达到13亿吨。
力争2023年比2022年再增加煤炭产量5000万吨,全年达到13.5亿吨。
三、基本原则(一)坚持安全高效。
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提升煤矿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煤矿安全、质量、效率与效益的稳步提升,做到产量服从安全,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底线。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的意见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4.24•【字号】晋政办发[2008]35号•【施行日期】2008.04.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的意见(晋政办发[2008]3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在山西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事关全国能源安全大局,既是国家赋予我省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关系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目前,试点工作开局良好,步入了健康发展轨道。
但是,也存在认识不一致、措施不得力、发展不平衡、工作不扎实等问题。
为此,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国务院报送的《关于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发改能源〔2007〕2319号),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推进我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试点工作总体实施方案和试点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2008年我省应继续重点抓好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资源合理开发、煤炭安全生产、转型转产、社会事业等关键环节,加快推动全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环境治理。
建立健全煤炭开采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构筑煤炭开发的“事先防范、过程控制、事后处置”的三大生态环境保护防线,遏制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带来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有计划地解决过去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到“不欠新账,渐还旧账”。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全面开展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工作,再现“汾河流水哗啦啦”的秀丽景色。
近期实现汾河干流全线复流,汾河水质明显改善,汾河两岸生态明显改观的目标;中期实现汾河干流水生态初步定型,汾河两岸第一山脊内自然生态基本得到修复和改善;远期实现整个汾河流域的自然生态基本修复,形成人与水和谐的自然景观,基本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山西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地方规范性文件
山西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煤炭产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
当前,煤炭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持续大幅下跌、企业亏损严重、职工收入下降等已成为影响全行业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突出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供需失衡、管理落后、清洁高效利用不足。
解决好煤炭问题,必须坚持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统筹推进、综合施策。
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能源革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贯彻落实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要求,着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全力推动全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煤炭产业“六型”转变,促进全省“六大发展”。
一、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一)严禁违法违规生产建设煤矿。
对违法违规生产建设的煤矿按照国家要求依法实施联合惩戒。
对于国家发改委发改电〔2016〕167号文件列出的我省未履行核准手续、擅自建设生产的16座煤矿,立即停产停建。
在全省开展大检查,对所有未核准的煤矿项目和各类证照不全的生产煤矿坚决依法依规停建停产。
坚决打击私挖滥采和超层越界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
牵头单位:省发改委、省煤炭厅、省国土厅配合单位:省环保厅、省水利厅、省国资委、山西煤监局,各市、县(市、区)政府(二)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和节假日公休制度。
全省所有煤矿要严格按照276个工作日规定组织生产,原则上法定节假日和周日不安排生产。
对于生产特定煤种、与下游企业机械化连续供应及有特殊安全要求的煤矿企业,可在276个工作日总量内实行适度弹性工作日制度。
牵头单位:省发改委、省煤炭厅配合单位:省国资委、山西煤监局,各市、县(市、区)政府(三)优化存量产能、退出过剩产能。
按照依法淘汰关闭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减量置换退出一批、依规核减一批、搁置延缓开采或通过市场机制淘汰一批的要求,实现煤炭过剩产能有序退出。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全省煤炭高标准交易市场建设的意见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全省煤炭高标准交易市场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2.23•【字号】晋政办发〔2023〕83号•【施行日期】2024.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全省煤炭高标准交易市场建设的意见晋政办发〔2023〕83号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各有关企业: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安排部署,加快推动全省煤炭高标准交易市场建设,全面提升我省煤炭交易质量与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全省统一、辐射全国的煤炭交易中心,更好服务我省高质量发展,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煤炭市场运行规律,坚持立足省情、畅通循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稳中求进、安全可控基本原则,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动全省能源体制革命,优化全省煤炭市场结构,合理控制煤炭资源消费总量,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有效解决煤炭交易区域市场分割、同质化无序竞争、交易资源和信息分散等问题,通过数字技术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建成高标准煤炭交易市场,促进煤炭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通,全面提高煤炭资源配置质量和效益。
2024年,将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建设成为全省统一的煤炭交易中心,实现全省全品种煤炭资源全部统一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第三方能源电子商务平台(以下简称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平台)上线交易、规范运行,形成统一开放、层次分明、方式多样、功能齐全、数据完整的中国太原煤炭交易市场,并逐步辐射全国。
鼓励全省所有煤炭衍生品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平台统一上线交易。
山西省煤炭洗选发展建议
山西省煤炭洗选发展建议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关键之年。
山西省作为全国能源革命的“试验田”[1],能源工作坚决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着力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2],奋力推进能源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2020年全省能源工作大会提出“十个全力以赴、十个持续提高”的工作要求,第一条即是推进煤炭开发和利用方式变革,持续提高煤炭绿色安全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强化煤炭洗选行业管理。
目前,山西省内煤炭洗选的工作重点是“去产能”,现正在有序开展并加速推进,截至2020年4月30日,山西省共认定煤炭洗选企业135家,其中第一批公示了65家,第二批公示了70家,原煤入洗率也有所提高,各项指标都在向山西省政府提出的全省正常生产运行煤炭洗选企业控制在1200家、洗选能力18亿t/a 以内、先进产能占比达25%、原煤入洗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迈进。
1山西煤炭洗选行业发展背景1.1行业背景近年来,山西省煤炭洗选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煤炭产品质量有效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运行成本逐步降低,为推进能源革命发挥了先导作用。
但是目前山西省煤炭洗选行业仍然存在总体产能严重过剩、洗选企业点多面广、煤源不足、洗选能力利用率低、单一企业规模小、行业总体质量效益不佳、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1.2相关政策国内、省内诸多煤炭政策都涉及到煤炭洗选:《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快现有煤矿选煤设施升级改造,提高原煤入选比重。
推进千万吨级先进选煤技术装备研发应用,降低洗选过程中的能耗、介耗和污染物排放。
”《山西省“十三五”综合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煤炭洗选、配煤、煤泥脱水干燥等洁净煤技术,改原煤供应为经洗选筛分的商品煤供应,提高洗配煤占商品煤的比重。
《山西省“十三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原煤入洗率达到80%,洗煤废水闭路循环率达到100%。
山西煤化工2018行动指南
山西省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2018年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42号)、《山西省“十三五”化学工业发展规划》、《山西省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推进我省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我省煤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推进思路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企业、项目、产品、技术、园区(基地)”五位一体推进思路,实施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积极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加快化肥、甲醇、氯碱等传统煤化工提质升级,实现产业高端化、产品差异化、生产集约化,构建山西特色煤化工产业体系,实现由原料制造向材料制造转变。
二、年度目标力争2018年,全省煤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00 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重点推进100个项目建设,力争50个建成投产,力争完成投资16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0%;培育5户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和3个100亿元以上的化工园区(集群)。
三、重点任务(一)推进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
重点推进煤基费托合成高端油蜡与精细化学品升级示范,依托潞安集团16万吨/年费托合成油蜡工程示范装置和180 万吨/年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一期100万吨),认真总结前期产业化示范经验,主动适应产业发展新趋势和市场新要求,优化产品结构,有序的生产高端蜡、无芳溶剂、特种燃料、生物乙醇、高档润滑油、专属化学品等高端精细化学品。
加快推动焦煤集团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同煤集团60万吨/年煤制烯烃示范项目建设,并做好下游配套产业链规划,在发展聚乙烯、聚丙烯等大宗材料产品的同时,大力发展苯乙烯、EVA树脂、乙丙橡胶、环氧乙烷、苯酚丙酮、环氧丙烷、ABS工程塑料等下游精细化学品和合成材料,与东部地区烯烃项目形成差异竞争。
依托晋煤集团100万吨甲醇制汽油示范项目,开展甲醇制高清洁燃料示范,并积极争取开展百万吨级的煤制芳烃(MTA)的产业化示范。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晋政办发〔2016〕114号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晋政办发〔2016〕11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各省属煤炭集团公司:为加快推进全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按照《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实施工作的通知》(发改电〔2016〕339号)和省委、省政府《山西省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意见》(晋发〔2016〕16号)要求,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标任务按照省政府与国家部际联席会议签订的《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目标责任书》,“十三五”期间,全省在扣除国家认定的先进产能后,产能退出率不低于12%。
其中:2016年全省目标任务是关闭退出和减量重组减少煤矿21座,退出能力2000万吨/年,安置职工27122人。
二、工作步骤(一)方案制订报批。
1.关闭退出煤矿。
按照省政府与国家部际联席会议签订《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关闭退出煤矿,各关闭退出煤矿的主体企业要结合实际,按照“一矿一策”的原则编制《××集团公司××煤矿关闭退出推进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要明确职工安置方式、资产债务处置、资金统筹使用、关闭时间节点、风险防控预案等具体内容。
按照监管范围,《方案》经各市人民政府和省国资委(或省司法厅)同意后报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领导小组煤炭行业办公室(设在省煤炭工业厅,以下简称省煤炭行业办公室)。
基于资源诅咒理论研究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发展
基于资源诅咒理论研究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发展周彦喆【摘要】山西作为资源大省,经济发展与资源产业紧密相关.煤炭产业作为山西省支柱产业,其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全省经济结构和发展程度.由于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挤出效应,山西省其他产业发展受到制约.目前,在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强的情况下,如何破解"资源诅咒",实现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带入良性发展轨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资源诅咒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山西省作为资源型地区、煤炭产业作为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发展路径和破除资源诅咒路径依赖的方法.%As a province full of resources,Shanxi'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resource industries. Coal industry is the pillar industry of Shanxi Province,whos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is directly affec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Due to the crowding out eff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ource-based industry,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 in Shanxi province has been restricted. At present,in the case of the further strengthen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to the economic,how to crack the"resource curse"and mak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coal industry came true is much more important. Based on the Resource Curse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economics,this thesis is trying to study the restructuring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coal industry as a resource-based industrial in Shanxi Province as the resource type area.【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6(025)0z1【总页数】4页(P215-218)【关键词】资源型地区;资源型产业;资源诅咒;产业转型【作者】周彦喆【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39;F205目前,我国能源发展处在大转折点上。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煤炭产、运、销管理的通知-晋政发〔1986〕25号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煤炭产、运、销管理的通知正文:----------------------------------------------------------------------------------------------------------------------------------------------------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煤炭产、运、销管理的通知(1986年5月5日晋政发〔1986〕25号)各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近年来,我省地方煤矿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宏观管理工作没有跟上,煤炭产量增加过快,存煤增多,资金呆滞,原材料浪费严重,事故频繁,经济效益下降。
为保证我省地方煤炭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现就加强我省煤炭产、运、销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根据我省煤炭生产、运销情况,要坚持执行“以销定产,整顿提高,加工转化,稳产增收”的方针。
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对煤炭的生产和运销要切实加强领导,搞好协调,实行统一管理,努力使煤炭生产的发展同交通运输条件和市场情况相适应,做到产、运、销大体平衡,使产品能转化成商品,体现出真正的经济效益。
二、要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实行以销定产,加强对煤炭生产的计划管理,做到产、运、销、存一本帐。
国家计划的煤炭产量剔除不合理存煤的数量后,作为我省排产计划的煤炭产量。
在不突破国家计划的前提下,省经委、煤炭厅、煤炭运销总公司和山西煤管局要掌握好季度、月度计划,尽量做到均衡生产,各地(市)、县和基层煤炭管理部门不得层层加码,煤炭企业不得盲目超产。
运销部门要按计划组织运输和销售;银行、物资部门要按计划安排资金和组织物资供应。
无计划和超计划生产的,信贷部门不贷给流动资金,物资部门不供应材料,运销部门不安排运输和销售,煤炭企业不得发放吨煤奖。
同时对超计划生产的煤炭,要相应从下一计划期的生产任务中扣减。
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计划时,要按隶属关系逐级上报,由计划下达单位调整。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7]43号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正文:
----------------------------------------------------------------------------------------------------------------------------------------------------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国能科技[2017]43号
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湖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发展改革委(能源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有关企业:
为贯彻落实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精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指导煤炭深加工产业科学健康发展,国家能源局组织编制了《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
国家能源局
2017年2月8日
——结束——。
煤矿智能化建设政策文件
中国煤炭工业近年来一直在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相关政策文件也逐步出台。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政策文件:
1.《煤炭工业科技创新“十三五”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要加大对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促进智能煤矿建设和绿色矿山发展。
2.《煤炭工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要求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推动“数字煤矿”建设,从而实现矿山安全高效、智能化、可持续发展。
3.《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煤矿智能化工作,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改善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煤矿设备运行情况、矿井通风、火灾、瓦斯等重点领域的监测预警,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以上是一些与中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其中还有许多相关文件也在逐步推进中。
十四五煤炭产业五年高质量发展规划
十四五煤炭产业五年高质量发展规划十四五煤炭产业五年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为了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煤炭产业结构,促进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清洁利用,保障能源安全,制定了十四五煤炭产业五年高质量发展规划。
一、总体要求本规划的总体要求是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战略,在严格控制煤炭生产、消费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前提下发展煤炭产业。
同时,统筹好煤炭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安全发展的关系,协调推进煤炭资源开发管理与资源领域廉政建设专项治理工作。
深入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系统性去产能、结构性优产能,切实淘汰落后产能和低效小煤矿。
着力培育国有大型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提升安全保障水平、提升单井规模、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推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坚持以人为本,坚守“不安全不生产”的底线和“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通过提升办矿水平,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把“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要求贯彻落实到产业发展中,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矿区,推进清洁开采、清洁运输、清洁利用,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
三)坚持总量控制、集约发展。
严控生产和消费总量,产业布局向重点地区集中,煤炭开发向大型煤炭基地集中,煤炭生产向骨干企业集团集中,提升产业集约化水平。
四)坚持优化结构、机械换人。
严格安全、环保、节能等强制性标准,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对不安全、不达标、不合规的落后产能和低效的小煤矿,坚决予以关停并强化监管。
着力提升煤矿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三、主要目标2021年,全省原煤产量控制在4800万吨以内,实现工业总产值42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80亿元,原煤百万吨死亡率较2020年大幅下降。
2022年,全省原煤产量将控制在5800万吨以下,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利税总额100亿元,同时与“三区”重叠的煤矿应该退尽退,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全国平均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十三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我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攻坚阶段,也是全省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按照国家关于“十三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落实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面总结“十二五”煤炭工业发展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全省煤炭工业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开发布局、推进措施以及政策建议,编制山西省“十三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
一、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现状煤炭已成为山西的重要标志和文化符号,山西是煤炭生产大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
煤炭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不仅对山西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国家能源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建国至2015年底,山西省累计生产原煤166亿吨,外调量超过110亿吨,供应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用煤。
未来一个时期,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山西作为我国重要能源和工业基地的战略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一)基本情况1.资源概况全省煤炭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质量优,含煤面积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0.4%;119个县(市、区)中94个有煤炭资源。
全省2000米以浅煤炭预测资源储量6652亿吨;探明保有资源储量2674.3亿吨,约占全国的1/4。
全省2000米以浅含气面积35796.86平方公里,煤层气资源总量83097.8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的1/3。
2.煤炭产业(1)煤矿主体企业。
全省共有煤炭主体企业131家、单独保留煤矿38家。
按所有制分: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煤矿企业71家,民营煤矿企业91家,中外合资煤矿企业7家。
按规模分:亿吨级4家(同煤集团、焦煤集团、晋能集团、中煤平朔集团),5000万吨级3家(阳煤集团、潞安集团、晋煤集团),1000万吨级10家,1000万吨级以下152家。
按2015年原煤产量分:亿吨以上2家(同煤集团、焦煤集团),5000万吨—1亿吨5家(中煤平朔集团、阳煤集团、潞安集团、晋煤集团、晋能集团),1000—5000万吨3家,1000万吨以下159家。
(2)煤矿数量、产能。
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煤矿1078座,能力14.6亿吨/年,按所有制分:国有独资煤矿155座,能力3.9亿吨/年;国有控股煤矿643座,能力7.7亿吨/年;国有参股煤矿34座,能力0.4亿吨/年;民营煤矿246座,能力2.6亿吨/年。
按生产建设性质分:生产煤矿541座,生产能力8.8亿吨/年;建设及其它煤矿537座,建设规模5.8亿吨/年,其中:新建煤矿19座,建设规模1.19亿吨/年;整合改造煤矿493座,建设规模4.32亿吨/年。
(3)职工人数。
截至2015年底,全省煤炭行业从业人员115.15万人。
其中:在岗职工108.49万人。
全省煤矿企业从业人员78.2万人。
其中:在岗职工74.52万人。
3.煤炭加工转化(1)煤炭洗选加工。
2015年全行业入洗(选)原煤6.70亿吨,入洗(选)率69%。
(2)煤炭企业开办电厂。
全行业开办电厂176座,总装机容量4314万千瓦。
其中:燃煤电厂20座,装机容量1630万千瓦;低热值煤、煤矿瓦斯和焦炉煤气等资源综合利用电厂139座,装机容量2545万千瓦;风电、光伏、生物质、天然气等新能源电厂17座,装机容量139万千瓦。
(3)煤化工(含焦化)。
全行业煤化工(含焦化)企业共65家。
其中:焦炭27家,规模4665万吨/年;合成氨8家,规模134万吨/年;尿素7家,规模181万吨/年;甲醇12家,规模393.3万吨/年;烯烃4家,规模220万吨/年;煤制油2家,规模31万吨/年;二甲醚2家,规模20万吨/年;乙二醇3家,规模60万吨/年。
(4)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
全省地面煤层气抽采钻井达11719口,其中垂直生产井11334口、水平生产井385口;晋城矿区建成全国最大的煤层气压缩液化基地;全省316座煤矿建成了瓦斯抽采系统,建成了阳泉、晋城、西山、离柳、潞安五个瓦斯年抽采量超过1亿立方米的矿区。
2015年,地面煤层气抽采量41.77亿立方米,利用量34.78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的96.07%和91.36%;煤矿井下瓦斯抽采量60.2亿立方米,利用量22.3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的41.65%和46.77%。
(5)其他非煤产业。
全行业通过并购、投资控股等途径,发展了装备制造、建筑建材、冶金、生物制药、房地产、金融保险、旅游服务、生态农业等产业。
(二)“十二五”目标完成情况1.原煤产量。
“十二五”全行业累计生产煤炭47亿吨,比“十一五”增加14.8亿吨,增幅46%。
其中2015年生产9.75亿吨,符合规划“10亿吨以内”的目标。
2.出省销量。
“十二五”全省累计完成煤炭出省销量30多亿吨,比“十一五”增加5.5亿多吨,增幅22%。
2015年煤炭出省销量6亿多吨。
3.固定资产投资。
“十二五”全行业累计完成7497亿元,比规划目标少2503亿元。
其中:煤炭完成4807亿元,比规划目标3000亿元多1807亿元;非煤完成2690亿元,比规划目标7000亿元少4310亿元。
4.销售收入。
“十二五”全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04万亿元,比“十一五”增加4.33万亿元,增幅254.91%。
其中2012年首次突破万亿大关,2015年实现1.18万亿元。
比规划目标1万亿元多1800亿元。
5.技术装备。
所有煤矿实现了机械化开采,达到了规划目标。
6.综合利用。
2015年全省原煤入选率69%,未完成规划目标;地面煤层气抽采利用率83.3%,基本达到“应用尽用”的目标;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率37%,未完成60%的目标;以煤矸石为主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规划60%的目标;矿井水复用率70%,未达到90%的规划目标;洗煤废水闭路循环率100%,达到规划目标。
7.安全生产。
“十二五”全省煤矿共发生事故192起,死亡344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连续五年在0.1以下,实现了规划目标。
8.劳动保障。
2011—2015年,全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6.03、6.52、6.63、6.57、5.75万元/年.人;前三年年均增长4.86%,2014年以来,随着全省煤炭经济持续下行,煤炭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下滑,在岗职工平均薪酬大幅降低,未达到规划“8万元”的目标;职工工伤保险和井下职工意外伤害险参保率100%,达到规划目标。
(三)“十二五”主要工作“十二五”是我省煤炭发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特别是面对2012年以来煤炭市场持续下行的严重困难局面,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煤炭行业正视困难,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完成了“十二五”各项工作,为“十三五”做好“革命兴煤”这篇大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1.积极应对煤炭市场下行压力,煤炭经济有了新发展。
全省煤炭行业按照省委、省政府促进煤炭经济平稳运行的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煤炭20条”、“17条”和“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稳定运行60条”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
加强对煤炭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和分析预测,引导企业科学组织生产经营;加强煤炭企业与电力等用户的长期战略合作,推动落实“三省两公司”协调机制,建立了省内炼焦煤和无烟煤稳定运行协商机制;严格落实国家和我省一系列煤炭脱困政策,全省煤炭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发挥了支撑和基础作用。
“十二五”比“十一五”,全省原煤产量增加46%,煤炭出省销量增加22%,实现销售收入增加254.91%,实现税费增加118.62%。
“十二五”时期,煤炭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保持在55%以上。
2.努力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有了新转变。
全行业牢固树立了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责任意识和底线意识;全面创新实施隐患排查治理、事故约谈、干部带班、“不放心煤矿”挂牌等一系列安全生产制度;进一步强化政府、企业两个主体责任,全面推行安全工作承诺制,严格落实挂牌责任制,严格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和问责,强化“五人小组”日常监管,完善了煤矿应急救援体系;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建立了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出台了瓦斯防治八项规定,全面实施煤矿瓦斯抽采全覆盖工程;出台了防治水“十条规定”,严格监管重组整合矿井,实施了煤矿安全重点县攻坚战,全力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开展“四不两直”专项突查,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
“十二五”比“十一五”,全省煤矿发生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5.22%和78.02%;“十二五”时期,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实现了“双零”以下目标,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实现了由持续明显好转向稳定好转坚实迈进。
3.不断强化煤炭生产技术管理,煤矿生产水平有了新提高。
全面落实生产能力公告和生产要素管理制度,建立了生产要素动态核查机制,进一步强化了生产能力核定工作,严格煤矿开采技术管理,完成了生产煤矿图纸定期交换审查;出台了加强煤层配采管理、特殊条件下开采的技术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了煤炭回采率,制定实施了办矿企业、建设施工、煤矿管理、煤矿建设、现代化矿井、安全质量、技术装备、信息化等标准体系,促使全行业走上标准化管理道路。
“十二五”时期,对163座煤矿进行了能力核定;到2015年底全省541座生产煤矿全部完成了登记公告,全省生产煤矿采区回采率达到80%以上。
4.全力推进煤炭建设,煤矿现代化发展水平有了新提升。
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圆满完成,进入大规模整合改造和现代化矿井建设阶段,需整合改造矿井多达788座,全行业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坚持推进重组整合与加快现代化矿井建设相结合,全力推进煤矿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矿井建设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了全省煤炭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建成的现代化矿井为全行业发展树立了标杆和典范。
“十二五”比“十一五”,煤矿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加280%。
“十二五”时期,开工建设煤矿729座、投产377座。
5.积极推进循环多元发展,产业转型有了新进展。
构建煤炭工业转型综改试验高端框架,编制了《转型综改试验区煤炭工业实施方案(2012—2015)》和每年度《转型综改试验煤炭工业发展专项行动方案》,建立了全行业转型标杆项目储备库;煤炭循环经济园区和循环产业链条建设深入推进,积极推进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一批转型重大项目,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产业链发展进一步加快;以“煤控电、煤参电、电参煤、组建新公司”为新模式,煤电联营、煤电一体化快速推进,省内主力火电企业80%以上实现煤电联营,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大幅增加。
非煤经济已经成为煤炭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特征的煤炭转型发展步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