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膀胱炎的七大偏方

中医治疗膀胱炎的七大偏方
中医治疗膀胱炎的七大偏方

中医治疗膀胱炎的七大偏方

*导读:一旦膀胱炎发展严重了,则必须要进行治疗,而西

医的治疗往往都是运用抗生素,抗生素对于人体有极大的耐药性,往往这次好了,下次治疗的时候就难治了。……

一旦膀胱炎发展严重了,则必须要进行治疗,而西医的治疗往往都是运用抗生素,抗生素对于人体有极大的耐药性,往往这次好了,下次治疗的时候就难治了。中医的治疗则不会有这种问题。而且对膀胱炎的复发都起到很大的控制作用,使用起来也很方便。下面是治疗膀胱炎的七大中医偏方:

方法一:泡梧桐花20-30克,带蒂,鲜、干花皆可,水煎至适量,将花弃去,l次服下,早晚各服1剂。

方法二:千张纸50克,黑面神40克,均为鲜品,洗净切片水煎内服每日1剂,分3次服。

方法三:一把蔑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方法四:蒲公英絮不拘量,水煎,过滤后服。

方法五:玉米须1把,晒干,用水煎煮,1日饮用数次,两星期后即可排尿正常,不会有丝毫的疼痛感。

方法六:玉米须30克,车前子15克,甘草6克,水煎,代茶饮。

方法七:生地、滑石、瞿麦、木通、竹茹、茅根等用于清湿

热,利小便。如尿频、尿急明显,可加用黄柏、知母、山栀、车前子等中药煎服。

对于膀胱炎有急慢性之分,针对病因对症下药才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这些中医偏方治疗膀胱炎可极大的控制病情,若患者出现严重的症状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诊疗,谨遵医嘱按时服药。

慢性盆腔炎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诊疗方案:慢性盆腔炎 1.定义 C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2.诊断 2.1诊断依据: 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 2.1.2 症状 主症:小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异常,带下量多、色黄、气臭; 次症:神疲乏力,低热起伏,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加重,胸胁乳房胀痛,形寒肢冷,小便黄,大便干燥,或大便溏泄,舌象异常,如舌质红或暗红,边尖瘀点或瘀斑,脉沉弦或弦涩。 2.1.3 体征 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成索状增粗或/和子宫一侧或双侧片状增厚、压痛;一侧或双侧宫骶韧带增粗、触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包块、压痛。 上述体征至少同时具备下列三项: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宫颈举痛、宫体压痛;附件区(索状增粗或片状增厚或包块)压痛。2.1.4 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增高; 1

血沉增快; 宫颈管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 B超检查:可探及直肠子宫凹陷积液、盆腔炎性包块或脓肿; 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抽出炎性渗出液或脓液; 血清CA125可增高; C反应蛋白可增高; 血清或腹水同种淀粉酶可降低; 腹腔镜检查:可见子宫、输卵管表面充血水肿、脓性渗出,或粘连包裹病灶,或脓肿形成。 根据上述主要症状、必备体征,辅助检查(至少具备1~2项),结合病史即可诊断。 2.2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呈继发性、进行性加重,若能触及典型触痛结节,有助于诊断。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鉴别困难时应行腹腔镜检查。 输卵管卵巢囊肿需与卵巢囊肿鉴别。输卵管卵巢囊肿除有盆腔炎病史外,肿块呈腊肠形,囊壁较薄,周围有粘连;而卵巢囊肿一般以圆形或椭圆形较多,周围无粘连,活动自如。 附件炎性包块与周围粘连,不活动,有时易与卵巢癌相混淆,慢性炎性包块多为囊性;而卵巢癌包块多为实性,较硬,表面不规则,子宫直肠窝可扪及质硬的结节,常有腹水,患者一般情况较差,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有困难时,可借助于腹腔镜检查或病理活体

慢性膀胱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慢性膀胱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慢性膀胱炎是西医上的常见尿路感染性疾病,与尿道炎是一对难兄难弟。由于有炎性感染,西医治疗以消炎、抗感染治疗为主。但由于抗生素耐药性的泛滥,很多慢性感染的膀胱炎患者转而寻求中医治疗。那慢性膀胱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本文从古方、现代方、食疗方三处入手,为您解析: 古方辩证,治疗慢性膀胱炎 中医流传千年,留下一些经典方治疗疾病。如治疗隶属于“热淋”的慢性膀胱炎,中医辩证施治,有脾虚型慢性膀胱炎主诉尿少、尿无力者,以健脾益气、通淋为主,考虑补中益气汤加减;有肾气虚弱的伴随排尿淋漓不尽、腰痛乏力者,考虑参蛤散加减治疗;有脾肾两虚型的膀胱炎患者,合并有血尿、腹痛腹胀、腰腹部肿块者,考虑四物汤合左归饮加减治疗。 现代方利尿消炎丸清热毒、利尿通淋治疗慢性膀胱炎 慢性膀胱炎这一尿路感染疾病,隶属中医上的“热淋”范畴,为湿热下焦所致,故此治疗时需清热毒、利尿通淋。中医草药中车前草、鱼腥草、栀子、连翘等可清热解毒,有效清除热毒,杀灭西医化验出的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病原体;草药中的瞿麦、萹蓄等可利尿通淋,缓解患者出现的尿道刺激、排尿不适等症状。 另不少的膀胱炎患者合并有尿道疼痛、膀胱胀痛等症状,中医认为“痛则不痛、不通则痛”,因此需要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草药中的桃仁、红花、当归等可活血、化瘀、行气,只有气血畅通了,脉络畅通了,疼痛自然就消失了。将上述清热解毒方、利尿通淋方、活血化瘀方合理配方成的成熟方剂利尿消炎丸,还兼具消炎、抗增生、抗纤维化、抗钙化,防止膀胱粘膜出现进一步的占位性病变,避免膀胱容量减少。 中医食疗方,辅助治疗慢性膀胱炎 “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中医食疗方的治病精髓,它利用食物性味偏颇特性来对症治疗疾病。如治疗慢性膀胱炎的食疗方竹叶粥,就是将竹叶和粳米加糖熬制成粥;大麦粥用大麦米加红糖熬制等,都有利尿、清心头火的功效,可以减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12-10T13:32:35.6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5期供稿作者:孟芸 [导读] 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中医医院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值得临床借鉴。 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中医医院 6755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7月本院门诊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药自拟方合盆炎清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8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临床总有效率83.7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药;疗效 盆腔炎指女性生殖道及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有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以累及几个部位。盆腔炎性疾病大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无性生活者很少发生,若发生盆腔炎也往往是邻近炎症的扩散。最常见发病年龄为18-35岁之间女性,是女性常见疾病之一[1]。若急性盆腔炎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则可由于盆腔粘连,输卵管阻塞,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炎症反复发作等慢性盆腔炎症状,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本院2012年1月-2015年7月在160例门诊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年龄25-4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年,对照组年龄22-50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5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全身症状可不明显,可有低热或易疲乏。当抵抗力低下时,可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2)患者可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而且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期间加重。(3)由于盆腔瘀血可表现有月经过多,卵巢功能受损时可有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4)妇科检查: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固定,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增粗输卵管呈条索状,可有轻度压痛,若为输卵管卵巢囊肿,可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若为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底韧带增粗变硬有压痛。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全身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自拟方合盆炎清栓治疗。对照组药物组成:替硝唑200ml、左氧氟沙星200ml。治疗组药物组成:自拟盆腔消炎方组成:金银花20g,败酱草20g,连翘15g,红藤20g,炒枳壳15g,香附15g,薏苡仁15g,绿豆15g,赤芍10g,醋延胡索20g,牡丹皮15g,栀子15g,黄柏15g,当归15g,三菱10g,莪术10g,每日1剂,若兼尿频、尿急,加瞿麦15g、扁蓄15g。下腹有包块或条索状物,加大黄5g,川楝子15g,荔枝核15g,煎煮方法:取上方冷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煎沸30分钟,复煎三次,共取汁450ml,三汁相混,分早、中、晚三次温服。同时用盆炎清栓(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每次1粒(100mg)纳肛,每日一次。15天为一个疗程,月经期停用,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 1.3 疗效标准[2]:疗效标准参照国家卫生部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治愈:局部体征消失,血常规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显著减轻,附件增厚压痛明显减轻;有效:症状略有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 结果 用药后治疗组痊愈30例,显效3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75.% 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20例,有效22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41.25.%,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多有宫腔操作史,月经期同房史,妇科手术史。致病菌有两个来源:(1)内源性病原体,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以混合感染多见;(2)外源性病原体,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其他有绿脓杆菌、结核杆菌等。据报道,盆腔炎主要病原体是衣原体、淋病奈瑟球菌[3],在我国,淋病奈瑟球菌、沙眼衣原体、引起盆腔炎在明显增加,其病程表现为广泛盆腔组织粘连,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炎性包块形成,输卵管僵硬等,病程较长容易复发,单纯性应用抗生素疗效欠佳,容易产生耐药和菌群失调。中医认为[4]盆腔炎是因为湿热蕴结下焦,气血凝滞、经络闭阻,损伤任带脉所致。临床治疗清热解毒除湿、通络理气调经、活血化瘀软坚。方中金银花、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三菱、莪术、香附、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连翘苦寒通降,被前人誉为“疮家圣药”,赤芍,牡丹皮,栀子清热凉血,枳壳理气行滞,当归活血化瘀,薏苡仁,绿豆,黄柏清热利湿,全方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化瘀止痛。具有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促进病理产物和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消除结缔组织粘连的作用。配合含有毛冬青提取物、吲哚美辛栓肛门用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景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4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250. [3]李丽,褚兆萍.盆腔炎81例致病因素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3):34-34. [4]赵爱妮.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6(6):29-29.

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盆腔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盆腔炎是很容易复发的,因此,对于盆腔炎的治疗,一定要进行一段长时间的治疗,确保一次到位,这样对于患者自己所承受的痛苦也会少很多,或许大家对于西医疗法会更了解一些,但是其实中医也是可以治疗的,那么中医疗法是怎样进行的呢? 盆腔炎的中医分类 (1)湿热淤结:一侧或两侧小腹疼痛拒按,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月经量多,低热起伏,尿黄便艰,舌质红、苔黄 方药:金银花、连翘、赤芍、丹皮、红藤、败酱草各15克,三棱、莪术、川牛膝各10克。 (2)寒湿淤结:小腹及腰骶冷痛,得温则减,经行或劳累后加重,带下清稀量多,无臭味,月经后期,有血块,畏寒肢冷,舌质淡或有淤点、苔白腻,脉沉迟。方药:桂枝、茯苓、丹皮、意苡仁、丹参各15克,三棱、莪术、桃仁各10克,吴茱萸6克。 (3)气滞血淤:小腹胀痛,腰骶酸痛,带下量多或少,色白质黏,经前乳胀,胸胁胀痛,月经色暗,有血块,舌质暗红或边有淤斑淤 方药:醋柴胡、香附、枳壳、投药各10克,赤芍、丹皮、白芍、白术各15克,炙甘草6克。 盆腔炎的中医方法 1、穴位按摩:患者仰卧,双膝屈曲。术者居其右侧,先进行常规腹部按摩数次。再点按气海、关元、血海、三阴交各半分钟,然后双手提拿小腹部数次。痛点部位多施手法。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 2、中药治疗:中药[清炎妇善纺贴]可以活血化瘀,开通腠理,促进膏药药性之快速发挥、直达病所,有效治疗盆腔炎顽疾。 3、艾灸:艾灸穴位: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和八髎穴。方法:用三眼艾灸盒同时插两根艾条或三根艾条施灸,每次灸15-20分钟。这期间根据自己对温度的感应而适当调整艾条的高度及热度。 4、耳穴按摩:选内生殖器、盆腔、肾上腺、内分泌、交感等穴,施按、捻、摩手法弱刺激10分钟。每日3-5次。

治疗盆腔炎中药方

治疗盆腔炎中药方 治疗盆腔炎中药方 1.处方:土茯苓、芡实、金樱子、石菖蒲,猪瘦肉, 用法:加水,慢火煲汤,加盐调味,饮汤食肉。每日一次。 功效:具有健脾补肾,解毒祛湿的功效,适用于慢性盆腔炎。 2.处方:山药、白芍、车前子各15克,党参、苍术、炒白术、陈皮各10克,柴胡、荆芥穗、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疏肝健脾,渗湿止带。适用于脾虚湿盛型慢性盆腔炎。 3.处方:当归9克、芍药18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泽泻12克、川芎9克。 用法:每服6克,每日3次。 功效:有养血疏肝,健脾利湿的作用,适用于盆腔炎。 4.处方: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穹、牛膝。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功效:调气活血,消症散结,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盆腔炎。 5.处方:大黄、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盆腔炎急性发作,腹痛发热,便秘者。 盆腔炎中药茶饮 1.当归9克,香附9克,益母草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 2.桃仁10克,败酱草15克,黑木耳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3.小茴香30克,栀子30克,甘草10克。共研末,每服2-3克,每日2-3次。 4.黄芪50克,当归15克,大枣10枚,红糖适量。水煎服,每日2次。 盆腔炎西药西医多用抗生素类药物来抵抗炎症,用药请遵医嘱,宜联合用药,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 1.青霉素g:每日240万-1000万单位,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减至每日80万-160万单位,分次肌肉注射。 2.红霉素:每日1-1.5g,静脉滴注,加用卡那霉素0.5g,每日2次,肌肉注射。 3.庆大霉素:每日16万一32万单位,静脉滴注或分2-3次肌肉注射。 4.林可霉素:每次0.3-0.6g,一日3次,肌肉注射。 5.克林霉素:每次0.6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体温降至正常后改为口服,每次0.3g,每6小时1次。 治疗盆腔炎的偏方 1.苦菜莱菔汤治疗盆腔炎 组成:凄菜100克,金银花20克,蒲公英25克,青萝卜200克(切片)。 用法:上四味共煎煮,去药后吃萝卜喝汤。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盆腔炎,属湿热瘀毒型,发热,下腹胀痛,小腹两侧

81 妇科 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3版(罗颂平、刘雁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相关内容。 本病临床症状包括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根据盆腔慢性炎症体征,结合B超检查、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第8版(谢幸、苟文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相关内容。 (1)症状:下腹疼痛,腰骶部酸胀疼痛,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加重,可伴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低热,疲乏,或不孕。 (2)体征: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肌炎时,子宫可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增粗输卵管,并有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可有压痛;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有子宫骶韧带增粗、变硬、触痛。 上述体征至少需同时具备下列2项: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附件区压痛。 (3)实验室检查 ①妇科超声检查:可探及附件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液或增粗,或子宫直肠凹陷积液。 ②血常规、血沉检查: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或血沉加快。 ③白带常规、BV检查: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并排除特异性阴道炎。 ④宫颈管分泌物检测:可发现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等病原菌。 (二)证候诊断 (1)湿热瘀结证:下腹胀痛或刺痛,痛处固定,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

98例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98例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6-04-14T13:37:40.31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期供稿作者:王常青[导读] 湖湘中医肿瘤医院妇瘤科女性健康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王常青 湖湘中医肿瘤医院妇瘤科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8例,资料数据分组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应用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中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84%,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9.59%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症状积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中医治疗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医;临床效果女性健康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指女性盆腔腹膜、生殖器官、结缔组织等发生炎性反应,可表现为白带异常、发热、下腹坠痛、腰部酸痛等。由于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对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若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能导致不孕不育、异位妊娠等,严重时并发腹膜炎、败血症,甚至中毒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健康,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我国中医学博大精深,蕴藏着许多慢性盆腔炎的知识,慢性盆腔炎属于“带下”、“腹痛”、“崩漏”范畴,采用中医治疗,可调节气血,改善微循环状态,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性高。本文对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中医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所收治,患者年龄25~53岁,平均年龄(37.86±4.34)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病程(1.25±0.12)年。本组98例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将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录入统计学数据包,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为腹部、腰骶部酸痛,月经前后和性交后加重;子宫粘连,输卵管可触及条索状物,经B超现实回声异常,存在不规则暗区。 1.2.2 中医诊断标准[2]。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气滞血瘀型:下腹胀痛、刺痛,腰骶胀痛,经期或性交加重,带下量多,色黄或白,乳房胀痛,心烦抑郁,大便干燥,苔薄白,微黄腻,舌质暗红,脉弦涩;湿热瘀结型:主症为下腹胀痛,灼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次症为经期或性交后腹痛加重,经期延长,量多,大便干燥,神疲乏力,苔黄或白,舌质暗红,脉弦滑。 1.2.3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非妊娠、哺乳期妇女;无肾、肝、心、造血系统严重疾病者;近期未使用过相关药物治疗者;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2g头孢曲松钠+0.9%氯化钠溶液250ml+100ml奥硝唑注射液静滴,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治疗,中药方剂组成:薏苡仁30g,黄芪、白花蛇舌草各25g,茯苓、丹参各20g,白术、党参、虎杖各15g,桃仁、甘草、三棱各10g,肝经湿热者,加土茯苓15g,10g夏枯草;气虚者加10g人参;寒湿凝滞者加小茴香、乌药、肉桂各10g;湿度盛者加二妙散、蒲公英各20g,两面针10g;瘀热者加连翘、丹皮各20g,鱼腥草30g,赤芍12g;附件有包块者加20g冬瓜仁,10g猫爪草。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两组患者10d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参考慢性盆腔炎疗效判定标准[3],规定治愈:经临床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均消失,妇科检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或基本消失,经妇科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好转:症状、体征、妇科检查有所好转;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症状、体征、妇科检查无明显好转。治疗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对患者临床症状程度进行评估[4],包括月经紊乱、白带异常、下腹疼痛等,重度记6分,中度记4分,轻度为2分,正常记0分,分值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1.5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数据录入表格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18.0统计学数据包对研究数据作处理,计数资料(n%)经卡方(x?)检验,计量资料(`x±s)经t检验,若结果为P<0.01或P<0.05,那么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1.84%,与对照组79.59%比较(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组别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49 21 10 14 4 45(91.84%)对照组49 12 12 15 10 39(79.59%)x? 6.1278 P 0.0133 2.2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最终版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一、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盆腔炎(ICD编码 BFZ001) 西医诊断:盆腔炎性疾病(TCD-10编码:)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盆腔炎临床常见证候: 急性期: 感染邪毒证 慢性期: 湿热瘀结证 气滞血瘀证 寒湿血瘀证 肾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盆腔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盆腔炎(TCD-10编码:)的患者。 2.慢性盆腔炎,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妇科检查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3)肝功能、肾功能 (4)心电图 (5)盆腔超声 (6)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 (7)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 (8)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

中医对慢性盆腔炎的辨证施治

中医对慢性盆腔炎的辨证施治 发表时间:2009-12-14T13:44:42.1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5期供稿作者:占风香[导读] 慢性炎症形成的疤痕粘连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 占风香 (江西省鄱阳县中医院江西鄱阳 333100) 【中图分类号】R27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5-0226-02 【摘要】慢性盆腔炎是指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宫旁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可局限于某部位,也可涉及整个内生殖器,本病属于中医“热入血室”“癥瘕”“痛经”“带下”等范畴。 1 临床表现 1.1 慢性盆腔痛慢性炎症形成的疤痕粘连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有文献报道20%急性盆腔炎发作后遗留慢性盆腔痛。 1.2 不孕及异位妊娠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或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后不孕发生率为20%-30%有文献报道一次盆腔炎发作不孕危险为13% ,2次为36%,3次为60%-75%。 1.3 月经异常盆腔瘀血可致经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致月经失调,子宫内膜炎常有月经不规则,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可有脓血性分泌物。 1.4 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感疲倦,因病程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失眠,周身不适等,当患者抵抗力差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1.5 体征若为子宫内膜炎、子宫增大、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到呈索条状增粗,输卵管并有轻度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到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常呈后倾后屈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骶韧带常增粗,变硬有触痛。 2 中医辨证 2.1 寒凝气滞少腹胀痛,冷感,腰骶酸痛,畏寒肢冷,经血量少,色暗,带下清稀量多,舌质淡或有瘀点,苔白腻,脉沉迟。 2.2 气滞血瘀少腹痛如针刺或长期隐痛,痛处不移,月经不调,经色紫黑,有块,白带增多,头晕倦怠,舌质暗紫,有瘀斑,苔白,脉涩或沉。 2.3 下焦湿热低热起伏,腰酸腹痛,经前或经期及劳累后加重,经行不调,量多,带下黄稠,味臭,尿黄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 中医辨证施治 3.1 寒凝气滞治以温经散寒,行气化瘀,方以少腹逐瘀汤加减,例:当归10g 赤芍12g 延胡索10g 丹参10g 蒲黄10g 五灵脂10g 川芎10g 茯苓10g 小回香6g 木香10g 肉桂10g 柴胡10g 苍术10g。 3.2 气滞血瘀治以理气止痛,活血化瘀,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例:当归10g 赤芍10g 川芎10g 香附10g 桃仁10g 红花6g 丹参10g 苍术10g 延胡索10g 五灵脂10g 乌药6g。 3.3 下焦湿热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方以清热调经汤加减。 例:丹皮10g 黄连10g 生地10g 当归20g 白芍10g 川芎10g红花6g 桃仁10g 莪术10g 香附10g 延胡索10g 红藤10g 败酱草30g 苡仁20g。 总结慢性盆腔炎由于病程长,患者思想压力大,治疗时需患者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节制房事,同时还要配合物理疗法,以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并且配以中药灌肠,疗程要长。参考文献 [1] 罗元恺.中医妇科学.第一版53—56页. [2] 林永诚.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752—754页. [3]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274—276页.

国家级名老中医验方

1、刘渡舟(1917年9月生,北京中医学院著名教授) 1-1、〔柴胡解毒汤〕 〔组成〕1.柴胡10克 2.黄芩10克 3.茵陈蒿12克 4.土茯苓12克 5.凤尾草12克6.草河车6克 〔主治〕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嗷嵯灾?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备注〕1、1钱=3.75g 2、〔草河车〕即〔蚤休〕,乃常用草药。 2、俞慎初(1915年10月生,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 2-1(加味五金汤) 〔组成〕1.金钱草30克 2.海金砂15克 3.鸡内金10克 4.金铃子10克5.川郁金10克 6.玉米须15克。 〔主治〕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肝胆结石,加枳壳6克、朴硝6克 2.大便不通,加元明粉12克3.尿路结石,加石苇12克、猫须草12克 4.有绞痛者,加元胡10克、生甘草3克,以缓解疼痛。 〔典型病例〕林某,男,60余岁,1984年8月就诊,患者侨居印度尼西亚40余年,4年来患胆囊结石症,经常右胁部胀痛,多在清晨四、五点左右。小便经常色黄如茶。因年老不愿手术,此次以家乡甲子年灯会,特返国观光,前来求治。俞氏鉴于以往多服西药,目前症状为胁痛,小便黄,乃处以〔加味五金汤〕治之。嘱其连服30剂,以观后效。未服药前,曾作B超检查,服药后又作检查。 处方:金钱草30克、海金砂15克、鸡内金10克、金铃子10克、川郁金10克、京丹参12克、绵茵陈15克、山栀子6克、川黄柏6克、制大黄10克(便通停用)。 水煎服,连服30剂,每天1剂,日以金钱草、玉米须各20克,水煎代茶。 3、祝谌予(1914年生,北京市名中医,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师承京城名医施今墨)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2016最终版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 一、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盆腔炎(ICD编码 BFZ001) 西医诊断:盆腔炎性疾病(TCD-10编码:N73.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盆腔炎临床常见证候: 急性期: 感染邪毒证 慢性期: 湿热瘀结证 气滞血瘀证 寒湿血瘀证

肾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盆腔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盆腔炎(TCD-10编码:N73.901)的患者。 2.慢性盆腔炎,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妇科检查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3)肝功能、肾功能 (4)心电图

治疗慢性膀胱炎尿频的中成药

中医认为慢性膀胱炎多由湿热下注侵犯了肾和膀胱,导致下焦湿热而形成的,湿热是贯穿始终的病邪,而尿频则是中医“淋证”的表现,因此要想有效地治疗慢性膀胱炎尿频,则就需要用来治疗的中成药具有清热利湿和利尿通淋的功效,那么究竟有哪些中成药能够具备以上的功效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种: 1、三金片 三金片是由金樱根、菝葜、羊开口、金沙藤和积雪草组成的,此中药具有清热、抗菌、抗炎和利尿的功效,因此对慢性膀胱炎尿频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2、复方石韦胶囊 复方石韦胶囊是由石韦、黄芪、苦参和萹蓄组成的,此中药具有清热燥湿、利尿通淋的功效,因此能够有效地治疗慢性膀胱炎尿频。 3、专利中药利尿消炎丸 专利中药利尿消炎丸是由车前子、滑石、瞿麦、扁蓄、当归、红花、桃仁、赤芍、鱼腥草、王不留行等五十几味中药成分配伍而成的。这些中药成分不但使利尿消炎丸解毒药的运用已经完全达到了西药广谱抗菌素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杀灭各种细菌、病毒、病原体,消除炎症,而且方中的连翘、栀子、金银花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车前子、瞿麦、扁蓄等中药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而当这两种功效相结合时就使得利尿消炎丸能够有效地改善慢性膀胱炎患者尿频的症状;此外方中的当归、红花、桃仁等中药还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因此能够有效地缓解部分患者出现的腰腹部疼痛的症状,且桃仁、王不留行配合解毒的天丁、地丁、金银花还使利尿消炎丸具备了抗增生、抗钙化、抗纤维化和消肿、消除滤泡的功效,能够有效地防止患者地膀胱三角区出现增生和滤泡。因此作为一个有如此多功效的中药配方利尿消炎丸在治疗慢性膀胱炎尿频时不但疗效显著,而且还可以帮助患者调理全身,以达到去病固本和防止其复发的效果。 以上这些就是能够治疗慢性膀胱炎尿频的中成药,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治疗起到一定的帮助,祝大家能够早日恢复健康!

慢性盆腔炎中医治疗方案

慢性盆腔炎中医治疗方案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它不但发病的范围比较广,而且还具有顽固难治、易复发的特点,因此女性朋友们一旦患上慢性盆腔炎就会有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害怕难以根治。那么究竟有没有方法能够有效地治愈此病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对待炎症疾病,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选择抗生素药物来治疗,因为抗生素不但可以迅速的缓解炎症所带来的不适症状,而且还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住病情,因此很多女性朋友们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时也会习惯性的选择抗生素药物来治疗,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由于抗生素具有抗药性、耐药性等副作用,所以虽然这类药物在治疗疾病时见效比较快,但却很难达到将疾病彻底治愈的效果,非但如此,有些患者甚至还会因此而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鉴于此,女性朋友们若想有效地治愈慢性盆腔炎,最好还是选择治病求本,讲究整体演绎和辩证论治的中医以及安全无副作用的中药来治疗。 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多是伤于风、寒、湿之邪,或饮食七情之变,致脾肾功能失调,气机阻滞、淤血、痰饮、湿浊之邪相续而生,积聚胞宫而引起的。因此在治疗时中医主张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此外,武汉李小平中医认为女性的生殖系统是由盆腔组织相互连接的,各器官、组织之间会相互影响,所以要想彻底地治愈慢性盆腔炎还需用来治疗的药物要能够全面地调理女性的生殖系统,以此来达到去病固本的效果。而为了使药物能够满足以上的治疗要求,李中医依

据中医理论和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在古方基础上经过合理加减发明了专利中药妇炎丸。 妇炎丸的主要配方有由柴胡、滑石、茯苓、黄苓、白术、山药、当归、木香、甘草、桃仁、红花、金银花、延胡索、五灵脂等五十几味中药成分组成的,这些中药成分不但使妇炎丸具有极强的杀菌作用,能够有效地杀灭各种致病菌,消除炎症,而且方中的桃仁、木香、红花、当归等中药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能够有效地缓解慢性盆腔炎患者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的症状;茯苓、白术、山药等中药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可以改善患者月经异常的症状;而黄苓、连翘、金银花等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加上活血化瘀药和健脾利湿药不但使妇炎丸能够针对性地治疗慢性盆腔炎,而且还可以帮助患者调节内里、平衡气血、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标本兼治和防止其复发的效果。

盆腔炎中医护理方案

盆腔炎中医护理方案(单病种)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湿热瘀结证:下腹胀痛或刺痛,病处固定;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次症:神疲乏力,经期腹痛加重,月经量多或伴经期延长,小便黄,大便于燥或溏而不爽。舌质红或暗红,或见边尖瘀点或瘀斑,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或弦涩。 (二)气滞血瘀证:主症:少腹胀痛或刺痛;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次症:经期腹痛加重,月经量多有块,瘀块排出则痛减。舌质紫黯,有瘀斑、瘀点,苔薄,脉弦涩。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小腹疼痛或胀痛 1.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时间、程度、诱因等。若出现剧痛难忍,应立即告知医师,配合抢救。 2.体位护理:急性期以半卧位卧床休息为主,恢复期,可适当下床活动。 3.做好腹部保暖,防止受凉。 4.遵医嘱使用耳穴埋豆或穴位贴敷,减轻疼痛。常用穴位:神门、子宫、三阴交等。 5、观察排便情况,避免便秘及腹泻。 6、中药保留灌肠。湿热瘀结证:五味消毒饮加减予以清热利湿,化瘀止痛;气滞血瘀证:膈下逐瘀汤加减予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二)带下量多 1、检查白带是否正常,要从量、色、质地、气味几方面观察。 2、保持会阴清洁,勤换内裤。 3、使用苦参洗液会阴护理,予以清热利湿、止痒。 (三)月经不调 1、从周期、月经量、月经血方面观察月经不调的症状,若患者出现月经量多不止、头晕、面色苍白等贫血状,应及时告知医师,配合处理。 2、尽量避免引起月经不调的诱因,如寒冷、情绪、节食、嗜好烟酒等刺激,戒掉不良生活习惯,饮食宜清淡,多吃些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 3、经期要防寒避湿,避免淋雨、涉水、游泳、喝冷饮等,尤其要防止下半身受凉,注意保暖。 4、痛经时可使用暖宫贴外敷于神阙穴,或使用艾灸神阙。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中医中药怎么治疗膀胱炎

中医中药怎么治疗膀胱炎 中医中药怎么治疗膀胱炎? 中医中药怎么治疗膀胱炎?中医根据膀胱炎的症状及通过西医检测我们了解了膀胱炎的病变。中医中药怎么治疗膀胱炎呢?首先根据患者的膀胱刺激症,中药配方必须运用利尿通淋药,消除膀胱刺激症;中药运用解毒杀菌药杀死各种细菌、病毒。根据膀胱炎患者的腹胀、腰痛等症状,及我们了解的膀胱壁广泛不规则增厚、膀胱缩小和内外缘不光滑、坏疽性膀胱炎还可见膀胱内气体等病变。中药必须配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除疼痛的症状,消除膀胱炎的病变。 慢性膀胱炎病因及的病理改变: 慢性膀胱炎的致病菌为化脓菌的感染。因阻塞性病变,包括由于神经系统疾产生的排尿功能障碍等。慢性膀胱炎有粘膜增生或萎缩、肉芽组织形成,并有纤维组织增生、膀胱容量减少、肌肉肥大、膀胱容量增大甚至等改变。慢性膀胱炎粘膜苍白、粗糙、增厚、表面有时有囊肿,膀胱容量由于有广泛纤维组织增生而变小,镜下可见粘膜固有层和肌层有纤维组织母细胞、小圆形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1:慢性膀胱炎症状: 慢性膀胱炎膀胱刺激症状长期存在,且反复发作,但不如急性期严重。常见的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脓尿和终末血尿,甚至全程肉眼血尿。严重者膀胱由于炎症刺激发生痉挛使膀胱不能贮存尿液,频频排尿无法计数,出现类似尿失禁的现象。尿中有少量或中量脓细胞、红细胞。这些病人多有急性膀胱炎病史,且伴有结石。女性膀胱炎常合并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男性膀胱炎常是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前列腺疾病的合并症。膀胱炎如伴腰痛,发热是膀胱炎合并肾盂肾炎。 慢性膀胱炎一般不会单独存在,需要进一步检查,进行整体治疗。 2:西医检查: 造影:慢性膀胱炎的膀胱容积缩小,膀胱边缘毛糙或不规则;`B超检查:膀胱腔缩小,膀胱壁普遍增厚。 3.ct检查:膀胱壁广泛不规则增厚、膀胱缩小和内外缘不光滑,坏疽性膀胱炎还可见膀胱内气体、盆腔内炎性渗出液。

膀胱炎的治疗中医偏方最有效

膀胱炎的治疗中医偏方最有效 材料 党参10克,百术10克,陈皮10克,熟地10克,泽泻10克, 黄芪20克,茯苓20克,山药15克,杜仲15克,砂仁6克,木香 3克,生甘草5克。 用法 如果畏寒肢冷者可加炮附子6克,肉桂10克;血尿为主者可加旱莲草15克,小蓟30克。 材料 食疗配方 竹叶粥 原料 鲜竹叶30~45克,石膏15~30克,粳米50~100克,砂糖少许。 制法用法 竹叶与石膏加水煎煮,取汁与粳米、砂糖少许共煮,先以武火煮开,再用文火熬成稀粥即可食用。 食疗配方 大麦粥 原料 大麦米50克,红糖适量。 制法用法

研碎大麦米,用水煮成粥后,放入适量红糖搅匀食用。 急性膀胱炎的偏方一 本方为木通6克,瞿麦10克,扁蓄10克,川黄柏10克,车前 子15克,石苇15克,茅根30克,小蓟30克。饮食方面应多食一 些含维生素C的疏菜和水果。 急性膀胱炎的偏方二 中医认为属脾肾两虚症型。本方组成为:党参10克,百术10克,陈皮10克,熟地10克,泽泻10克,黄芪20克,茯苓20克,山药15克,杜仲15克,砂仁6克,木香3克,生甘草5克。如果畏寒 肢冷者可加炮附子6克,肉桂10克;血尿为主者可加旱莲草15克, 小蓟30克。 急性膀胱炎的偏方三 1、多吃利尿性食物,如西瓜、葡萄、菠萝、芹菜、梨等。 2、田螺、玉米、绿豆、葱白可帮助缓解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3、多 饮水,保持每日至少1500毫升以上的排尿量。4、忌食酸辣刺激性 食物,如烈酒、辣椒、原醋、酸味水果等。5、避免食用柑橘,因为 柑橘可导致碱性尿的产生,有利于细菌的生长。6、咖啡因能导致膀 胱颈收缩而使膀胱产生痉挛性疼痛,故应少喝咖啡。 上面介绍了一些关于治疗急性膀胱炎疾病的偏方,使用这样的偏方对于有些患有急性膀胱炎的患者来说是有效果的,本身采用中药 还有食疗的偏方是很有效果的。不过由于受到每位不同体质的患者 的影响使得效果有所出入,所以在使用偏方的同时还是需要去依靠 医药的治疗方案。 急性膀胱炎的偏方四 用爬山虎半两,煎汤一碗一次服下,一日三次,用一周。 车前子粥 原料

中医辨证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08T11:09:51.1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作者:何剑珍 [导读] 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4]中相关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治愈 何剑珍(广西蒙山县人民医院 5467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间盆腔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盆腔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080-01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疾病的复发率高[1],西医治疗主要是以抗生素抗感染为主,但临床疗效难以令人满意,近年来中医在该病的治疗中发挥了一定的优势,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在该病中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间的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60例,按照西医《实用妇产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2]和中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相关诊断要点,所有患者均确诊,年龄20~46岁,平均年龄(32.4±5.7)岁;急性盆腔炎患者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50例,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过敏体质及妊娠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年龄、病情、病程等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1000万U青霉素+0.5g甲硝唑,静脉滴注,每日1次,7~10天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根据患者病情将青霉调整为阿奇霉素或头孢类;治疗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联合中药保留灌肠,中医辨证:①热毒炽盛型:金钱草20g,连翘、公英、地丁各15g,赤芍、桃仁、川芎、泽兰、川楝子、银花各10g;②气血凝结型:当归、乳香、没药、蒲黄各10g,柴胡12g,丹参15g,肉桂8g;③血瘀寒凝型:茯苓、赤芍各12g、桂枝、桃仁、当归各12g,小茴香8g;每日1剂,水煎至300ml,分早晚两次口服,10天一个疗程;中药保留灌肠:基本方:红藤、蒲公英、败酱草各30g,乳香、没药各12g,车前子、泽泻各10g,随证加减,水煎至120ml,过滤,患者排空大小便后以尿导管插入肛门10~15cm,将39~40°药液缓慢灌入,保留3~4h,经期停用。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4]中相关疗效判定标准,临床治愈: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妇科及B超检查无异常;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妇科及血象检查无异常;有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妇科检查及血象基本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妇科及血象检查有异常。以临床治愈、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N 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观察组 30 30 17(56.67)* 6(20.0) 6(20.0) 4(13.33) 4(13.33)* 9(30.0) 3(10.0)* 11(36.67) 27(90.0)* 19(63.33) 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P<0.05 3 讨论 盆腔炎多发于育龄妇女,属祖国医学“腹痛”、“带下”、“隐瘕”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下焦,以湿热、淤血、寒凝为标,急性盆腔炎多由热毒所致,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慢性盆腔炎疾病多由劳神过度,损耗气血,致脏腑功能失调,外邪入侵,正邪交争发病,或因术后金刃损伤,血室正开,风寒湿热之邪或虫毒入侵所致,或因房事不节,耗伤损精,久致肾气亏虚而形成虚实错杂之证[5]。本次治疗中将本病分热毒炽盛型、气血凝结型、血瘀寒凝型三型论治,热毒炽盛型方中金钱草、连翘、公英有清热解解毒之功效,赤芍、桃仁、川芎活血化瘀,止痛散结,诸药合用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气血凝结型方中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乳香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柴胡和解少阳,疏肝解郁,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行气,散消结之效;血瘀寒凝型方中桃仁活血祛瘀,桂枝散寒解表,温通经脉,其余或有暖宫作用,或可活血祛瘀,共奏活血祛寒,温经活血之效。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可使中药直达病变之处,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从本次治疗的结果来看,采用中医辨证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30例盆腔炎患者仅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0%,显著高于西医治疗(P<0.05),表明中医治疗盆腔炎效果显著,3例无效患者均为急性盆腔炎,可知中医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上优于急性盆腔炎。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盆腔炎疗效优于西医,且在慢性盆腔炎及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治疗中的优势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胡静,赵丽红.中医治疗盆腔炎5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19(20):2554-2555. [2]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宋鸿钊,高耀洁,王大琬,等.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66-1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