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瘀相关试论-谢雅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8

第16卷 第12期 2014 年 12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6 No. 12 Dec .,2014

钟,一灸即愈”,由于穴精方简施术较为方便,于是书中便多次记载由患者根据医生点穴的位置自行施灸的例子,“屡有人腰背讴楼来觅点灸,予意其是筋病使然,为点阴陵泉,令归灸即愈”。再如矫正胎位的艾灸方法。《针灸资生经》卷七载一例胎位不正,医者“灸右脚小指尖头三壮,住如小麦,下火立产”。

《针灸资生经》还十分注重针灸须药,古代医家治病多遵从针、灸、药合参的思想,王执中认为“或但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或惟用药而不知针灸者,皆犯孙真人所戒也”。所以王氏认为灸疗的同时需要配合适当的药物来提高疗效。例如在《针灸资生经》中就有叙述临床治疗腹中有积,大便秘结的灸疗方法,以巴豆肉为饼配合“灸三壮”病愈的医案。

另外,王氏十分重视灸疗的顺序,遵从先上后下、先阳后阴的原则。例如书中提出 “将中脏之候,

不问风与气,但依次自上及下各灸五壮”。有些灸方明确指出了施灸穴位的先后,如治中风失语,强调先灸天窗,再灸百会,如果顺序颠倒,则风气不得泄,内攻五脏,喜闭伏,仍失音也。有些灸方则认为下火先后应顾及季节交变对人体的影响认为“春夏从下灸上,秋冬从上灸下”,不依照此法,则病不愈。

由上可见,王执中《针灸资生经》一书字里行间蕴藏的着辨证论治精神,对现代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灸疗是中医的精髓,不可偏颇,不可废弃。故略抒学习《针灸资生经》之管见,学习古代医家的探索创新精神,与时俱进,以弘扬祖国传统针灸医学。◆

参考文献

[ 1 ] 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

痰指“痰浊”,为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失常,水湿停聚,津液不归正化而形成,痰分有形及无形,有形之痰咯吐可见,无形之痰当随症辨之。瘀指“瘀血”,古有云:“血行失度为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有“衃”“留血”“恶血”等之谓。中医学理论中素有“津血同源”,津与血异名同类之说法,《灵枢·痈疽》云:“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灵枢·邪客》亦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

入于脉,化以为血”,故《灵枢·营卫生会》云:“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亦云:“亡血家不可发汗”,因此,在中医学理论“津血同源”的基础上,当有“痰瘀同源”“痰瘀相关”之类,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痰饮》中曰:“痰涎皆本气血,若化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清·唐宗海在《血证论·血痰瘀相关试论

谢雅革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摘 要:中医学认为津与血在生理功能方面互为相关,素有“津血同源”之谓,痰饮和瘀血作为津血不归正化的

病理产物当有“痰瘀同源”之说,进而引发探讨痰瘀相关之理论。笔者现从痰瘀相关之历史形成与发展、病因病机、致病特点以及治疗原则等方面,对这一理论进行尝试性论述,试图以完整其理论体系,方便医家对其认识,进一步发展中医学理论。

关键词:痰瘀相关;津血;中医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R22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4) 12- 0158- 03

收稿日期:2014-05-19作者简介:谢雅革(1994-),男,安徽合肥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中医学。

Discussion on Correlation of Phlegm and Stasis

XIE Yage

(Anhu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fei 230000,Anhui,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lds that the body fluid and blood i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re related with each other,known as Jin and blood sharing the same origin. Phlegm and blood stasis,as the pathological products of body fluid failing to transport,share the same origin,further triggering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related theory. Now from the development,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principle and so on,it tentatively discusses the theory,trying to complet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doctors to its understanding,further develop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correlation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body fluid and blood;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4.12.057

16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臌》中亦谓:“瘀血化水而肿”“血化为水而肿”,且提出“兼治水”之法,以五加皮、当归和芍药等治之。因此,痰瘀二者在生理“津血同源”、病理“痰瘀同源”这一基础之上,于临床中多相兼为患,出现痰症和瘀症共同组成的复杂临床症候群,即所谓“痰瘀同病”。

笔者常览众医家痰瘀相关之著作,对所涉观点深有感同,痰瘀相关理论指导临床之疗效实为显著,但众医家在对其理论进行阐述时多各有偏重或涉面太广,不便于各医家学习。现笔者通过群览诸家之相关著作,总结各家之观点,就痰瘀相关之学说略陈管见。

1 痰瘀相关的形成和发展

“痰瘀相关”“痰瘀同病”及“痰瘀同治”等词提出较晚,但在中医理论探讨和临床实践中早已可见踪影。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以及甘肃武威出土的汉墓医简中均记载了行气化痰药和活血祛瘀药同用的药方。《内经》中对痰瘀相关也有相似叙述,历代众多医家皆认为其记载的乌贼骨一芦茹丸是痰瘀同治之方,另外在《灵枢·百病始生》中亦可见痰瘀互结的描述:“胃肠之络伤,则血瘀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搏结,则合并凝聚不得散,而积不得散”,其“汁沫”当可理解为后世医家所称之“痰饮”。汉·张机在《伤寒杂病论》中对痰瘀相关颇多创新,率先提出“瘀血”“痰饮”病名,并对其临床症状体征等作出了详细描述,其中关于痰瘀同病、同治的方证也占有较多比例,所用方剂皆配伍精当,行之有效,对研究痰瘀同病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如脓血夹杂的肺痈、用治痰化瘀的千金苇茎汤、治疗肠痈的大黄牡丹汤以及治疗疟母的鳖甲煎丸等。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中论述诸痰:“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聚,故成痰也,或冷或热,或结食,或食不消,或胸腹痞满,或短气好眠,诸候非一,故云诸痰”,不仅指出因瘀致痰的病理变化,还说明了痰瘀互结的部分症状。至元代朱丹溪对痰瘀关系则付诸于临床实践的探讨,在《丹溪心法》一书中率先提出“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的观点。后世医家张璐在《张氏医通》中对“窠囊”也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在朱丹溪认识的基础上发展了“痰瘀同治”在临床中的运用,创立浚血丸,丰富了“痰瘀同治”的临床经验。清代医家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言:“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更是明确论述了因瘀致痰的致病机制,为痰瘀相关的理论完善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痰瘀相关病证的研究也在各个方面不断深入,方永奇等[1]对痰证的实验研究表明,痰证的血液循环基础是血液流变的改变,突出表现为血液浓稠性、黏滞性、聚集性和凝固性增高,以及脑血流量减少。颜乾麟等[2]认为老年胸痹病因很多,但是痰浊瘀血阻滞心脉是其病理基础。熊丽等[3]则认为临床中疑、难、杂、重等疾病,包括脂肪肝、肝纤维化、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多是由痰瘀互结所致。

2 病因病机

痰瘀是人体津血循环的内环境遭到破坏或局部器官组织津血循环发生障碍血水停聚于人体全身

或局部的病理性结果,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也做过相应的论述,笔者认为痰瘀互结为病的病因病机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2.1外感与内伤

2.1.1 外感

“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外邪,侵袭人体,造成津血在体内运行输布障碍,停聚于脏腑组织器官,进而化生痰瘀。

2.1.2 内伤

气血津液正常的生化、有序的运行有赖于脏腑功能正常的运行。若五志过极、七情内伤,以及饮食劳倦损伤等使得人体脏腑功能失常,如“肺失治节”“脾失健运”“肾气亏虚”“心气不足”“肝失疏泄”等,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引起脏腑组织的气血津液输布发生障碍,进而化生痰瘀为害。

2.2因痰致瘀

痰属阴邪,其性黏滞,易阻碍气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行无度,滞碍于脏腑经络,化为瘀血;另者,痰积日久伤及脾阳,运化失司,水谷精微不得奉养它脏,五脏皆虚,经脉不得温煦,脉中虚寒,血液运化迟滞则亦可化生瘀结。综之,气之病变与寒之化生为痰饮郁结之所致,又为瘀血之所因,故瘀血之所成实为痰饮之所害,故明·王肯堂《证治准绳》中云:“痰积即久,如沟壅遏淹久,则倒流逆上,瘀浊臭秽无所不有”,明·虞抟《医学正传》云:“津液稠黏,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清·周学海《读医随笔》亦云:“津液为火灼竭,而血行瘀滞”。明·罗周彦在其《医宗粹言》之中直接称:“若素有郁痰,后因血滞,与痰相聚,名曰痰夹瘀血。”

2.3因瘀致痰

瘀血阻滞人体,气血运行必当受阻,脏腑功能发挥将有失于常,津液输布排泄难以完成,以致痰浊内生。对此,历代医家多有阐述,明·李梴《医学入门·咳嗽》中谓:“嗽乃血化为痰”,明·韩懋《韩氏医通》云:“气乱血余化为痰”,清·唐容川在《血证论》中亦明确指出:“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明·罗周彦《医宗粹言》亦称之为:“先因伤血,血逆则气滞,气滞则生痰,与血相聚,名曰痰夹瘀血”。

3 致病特点

痰瘀作为两种不同的病理产物,在临床中常相兼为患,对于痰瘀互结病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其致病特点的整体把握和认识对临床医生来说是尤为必要的。近年来医家对痰瘀同病致病特点的描述多从临床的表现症状、舌苔及脉象等着手。笔者细致阅读分析认为痰瘀致病之特点无非体现在“广泛”“复杂”二词之上。

痰瘀致病之广泛,首先当从化生痰瘀之津血对人体作用广泛性论起,《内经》云:“人之血气精神,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素问·调经论》亦云:“血气不和,百病变化而生”,

《章太炎医论》中云:“萦绕于人之一身。使营养不匮者,血与津液而之”,故津血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发挥具有广泛且重要的作用;另外,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损伤等均可导致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功能失调,产生痰瘀,痰

1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