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理想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 在山的那边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第1课在山的那边打牢基础1.给加线字注音。
凝成( ) 诱惑( ) 瞬间( ) 隐秘( )2.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2)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3.请用诗中的原句填空。
(1)“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一句中的“种子”是指面无私。
(2)“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一句中的“失望”是指。
4.马克思说过这样的话:“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毛泽东有一句诗:“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诗中,与马克思、毛泽东的名句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5.仿照例句,补充句子。
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语文是力,让人。
发掘潜力阅读课文第二节第二段,回答文后问题。
6.选段中押韵的三个词语分别是:(1) (2) (3)7.理解诗句,回答“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的原因是什么?8.诗句中的“漫湿”改为“浸湿”好不好?为什么?创新应用9.(浙江杭州中考题)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
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让人奋发;;。
10.读下面一则小幽默,回答其后面的问题。
在经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之后,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这本书提出批评。
”厨师反驳道:“。
”根据以上情境,选出最适合厨师作答的一句话,将答案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对某一作品提出批评,是每一个读者的权利。
B.我没有从事过写作,就不能对你的作品提意见吗?C.即使你从来未做过厨师,我也允许你对我做的饭菜说三道四。
D.我从未下过一个蛋,可我能品尝出炒鸡蛋的滋味,母鸡行吗?11.下面语句的语序调整后,意思没有什么变化的一项是( )A.屡战屡败——屡败屡战B.我要那种带小花点的布——我要那种布,带小花点的C.事出有因,情有可原—情有可原,事出有因D.你吃了饭再回来——你回来再吃饭1.níng yòu shùn mì2.(1)可以强调出内心的失望程度。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文解析
1.在山的那边.在山的那边问题研究1.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的愿望”。
2.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
“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青色的山,好像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才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种子比喻一个信念,是妈妈给种子比喻一个信念,是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
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无意中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而且那时的我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说是飘来的。
说是飘来的。
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枯干的心灵”,比喻对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
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理想的渴望。
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6.“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先要想为什么“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
再想照亮前后的心情,能体会到那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会到那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
这里的“信念”指的是妈妈给我含义的信心这里的“信念”指的是妈妈给我含义的信心,,而这里的“海”指的是作者在不断追求的目标而这里的“海”指的是作者在不断追求的目标. .7.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不畏艰难险阻,热烈向往理想。
初中语文七年级教案(优秀9篇)
七年级语文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3、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3、学生查找丰子恺的漫画或散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儿歌《影子》导入,学生齐读儿歌:影子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影子有关的文章──《竹影》。
(板书课题)1、小组内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散文;2、请同学在班上介绍丰子恺的情况,明确丰子恺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他在绘画及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
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⑴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及其注音。
⑵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讨论、明确中心: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四、探究交流1、再读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描写,并试着说明理由。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找生动形象的描写句,并陈述理由。
五、质疑问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共同解决。
六、延伸拓展1、小结导入:本文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它与上学期所学的《童趣》一文相映成趣,下面请大家不妨回忆一下《童趣》。
2、复习旧课,请同学背《童趣》,其他作评价、修正、补充。
3、延伸拓展:⑴述说一段童年往事,要求语言简洁,尽量表现童真、童趣,时间不超过2分钟。
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述说,然后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⑵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三⑶教师小结。
七、巩固拓展1、丰子恺的成功与其父的教育引导有关吗?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以“如果我是家长”为题写一篇短文,畅谈自己的教育构想。
2、细读课文第6段,归纳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然后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与美术课完成一幅水彩画或一幅国画。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1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现代――《长江文艺》,-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美国――《当代少年》3、《短文两篇》①《蝉》――小思本名:卢玮銮――当代――《承教小记》②《贝壳》――席慕蓉――台湾――《幻思―席慕蓉散文赏析》4、《紫藤萝瀑布》――宗璞――现代――《铁箫人语》5、《童趣》――沈复――清代文学家。
著有《浮生六记〃闲情记趣》6、《理想》――流沙河――当代――《流沙河诗集》7、短文两篇①《行道树》――张晓风――台湾――《张晓风自选集》。
②《第一次真好》――周素珊――台湾。
《无言歌》8、《人生寓言》――周国平――当代――《周国平文集》9、《我的信念》――波兰――玛丽〃居里――《现代人的智慧》10、《论语》―― 孔丘,字仲尼――春秋。
11、《春》――朱自清――现代――《朱自清全集》12、《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老舍文集》13、《夏感》――梁衡――当代――《梁衡文集》14、《秋天》――何其芳――现代――《预言》。
15、《古代诗歌四首》首分别出自汉乐府、唐诗(五律、七律)、宋词和元曲。
①《观沧海》――曹操――东汉末年――《乐府诗集》②《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全唐诗》③《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白氏长庆集》,④《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全元散曲》16、《化石吟》――张锋――当代――《科学24小时》17、《看云识天气》――朱泳焱根占有关资料改写的18、《绿色蝈蝈》――法国――法布尔――《昆虫记》19、《月球上的足迹》――朱长超――当代――《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20、《山市》――蒲松龄――清代――《聊斋志异》-21、《风筝》――鲁迅――当代――《野草》22、《羚羊木雕》――张之路――现代――《东方少年》23、《散步》――莫怀戚――当代――《中国青年报》24、《散文诗两首》①《金色花》――印度――泰戈尔――《泰戈尔诗选》②《荷叶〃母亲》――冰心――现代――《冰心全集》25、《世说新语》①《咏雪》――刘义庆组织编写――南朝――《世说新语》②《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组织编写――南朝――《世说新语》26、《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27、《郭沫若诗两首》①《天上的街市》――郭沫若――现代――《郭沫若全集》②《静夜》――郭沫若――现代――《郭沫若全集》-28、《女娲造人》――袁珂――现代――《神话故事新编》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当代――《金波作品精选》30、《伊索寓言》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古希腊――《伊索寓言》②《蚊子和狮子》――伊索――古希腊――《伊索寓言》③《智子疑邻》――韩非――战国末期――《韩非子〃说难》④《塞翁失马》――刘安等编著――西汉――《淮南子〃人间训》2015年新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2016-07-17 23:56 | #2楼1、《散步》莫怀戚,重庆作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者简介1.宗璞(第4课《紫藤萝瀑布》)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知音》等,“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2.沈复(第5课《童趣》)生于清乾隆三十年(1763年),卒年不详。
字三白,长洲(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
工诗画、散文。
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作品有《浮生六记》。
3.流沙河(第6课《理想》)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
1931年11月11日生在成都。
1948年始发表作品,1950年到引JI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1978年到金堂县文化馆任馆员,著名诗作有《就是那一只蟋蟀》。
4.玛丽·居里(1867-1934)(第9课《我的信念》)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原籍波兰,巴黎大学理学博士。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
5.孔子(前551—前479)(第10课《论语》十则)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周游列国,宣传儒家思想,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
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6.朱自清(1898-1948)(第11课《春》)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7.老舍(1899—1966)(第12课《济南的冬天》)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1937年,发表长篇小说《骆驼样子》。
代表作还有话剧《茶馆》《龙须沟》,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等,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8.何其芳(1912—1977)(第14课《秋天》)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七年级语文《理想》教案范文
目前,我国的教育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学校里的教育也逐渐地走向了提高质量和创新意识的方向。
对于初中生而言,理想便成为了他们追求的目标,而七年级《理想》教案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七年级语文《理想》教案的主要内容围绕了“理想”这一主题展开,分别从“何为理想”、“追求理想”、“实现理想”三个方向进行阐述。
开课前,我将对学生进行一次生动的讲解,将“理想”这个概念以及其带来的意义向学生阐述清楚,使学生真正能够理解并深刻体验到“理想”的重要性。
我还会将一些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学生,帮助他们找到追求理想的方法,引导他们在未来的路上勇往直前,不放弃追求。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何为理想”放在了教学的第一部分,进行讲解,在讲解的同时,我还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述理想是什么、为什么理想这么重要等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一个新概念。
我还会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分组讨论,让他们围绕理想展开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激发出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在“追求理想”这一部分,我教给学生的主要是如何设定自己的目标、确定自己的方向,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目标只有设定得正确、方向确定得清晰才能朝着理想发展。
同时,我还会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技能,帮助他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主动权,逐步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
我会在“实现理想”这一节课中让学生了解并反思自己一直在追求的理想是否真的是自己想要的,采用一些形式多样的方法来鼓励学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我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教会学生严谨的思维、创新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样才能真正地改变自己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七年级语文《理想》教案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追求自己的理想,更重要的是激发起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启迪他们为实现美好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我认为七年级语文《理想》教案是一份非常优秀的教学资料,它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价值,提升自身的素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助力学生更好地成长。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上册1至3单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姓名班级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3分)1、看拼音写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10分)诱huò()训jiè()头晕目xuàn()bènɡ()溅宽shù()啜( )泣收敛()痴()想绽()开忍俊不禁()2、按要求填空。
(5分)①、,志在千里,,壮心不已。
②、《过故人庄》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③、《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
3、修改下列病句。
(4分)①、通过爸爸的鼓励,使我最终走下了悬崖。
②、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一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
4 、仿照示例,以灾区一个孩子的口吻给失踪的母亲写两句话。
(2分)示例:妈妈妈妈我深信你还活着我深信你还活着深信地震只能深信地震只能击碎钢筋水泥击不碎你坚强的心5、四川绵竹地震灾区一位受伤学生转院来衢州治疗,你和小丽打算前去探望。
小丽准备送他一本《繁星•春水》,并在书的扉页写下了一段赠言: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心奶奶所营造的爱的海洋。
真爱的伟大、童真的圣洁、自然的美好,会让你微笑着面对未来,快乐生活。
你准备赠送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在扉页写上一段赠言:(2分)6、综合实践活动。
(10分)国务院办公厅l月8日发出“限塑令”,规定从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将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学校就此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请你也参与这一活动。
(1)【活动一:开展调查】“限塑令”生效首日,他们对某超市使用塑料购物袋及无纺布袋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如下,请读表后答题。
(4分)时间塑料袋使用量(只) 无纺布袋销售量(只)5月25日(星期日) 10852 06月1日(星期日) 905 500①调查表反映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②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活动二:口语交际】在菜场调查时发现,仍有一些卖菜者在热情地帮顾客用塑料袋装菜。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语文知识点归纳知识点:1、每课的“读一读,写一写”及课下注字词的拼音、词意的积累与应用。
2、区分诗歌、散文的文体3、象征手法、倒叙写法、欲扬先抑写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写法4、表达方式,比喻的修辞,写景言志文章的欣赏,学会概括文章的主题5、文言文的积累一、重视“读一读,写一写”。
它不仅是识字和写字的训练材料,又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可以用它来不断丰富语言。
但是词语只有烂熟于心,才能在自己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中运用自如。
孤零零一个词,不容易记,用法也吃不准,最好识记所在的短语短句。
例如,“喧腾”单记意义不大,不如利用学生小学学的缩句和扩句来加强积累与运用。
如,“海在喧腾”这个短语可以不断扩展,不断变化,可以生成各种句子。
“海在远方喧腾”,“海在远方为我喧腾”“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接着可以要求学生依照短句仿造句,可以要求至少要运用五个词语。
经过这样的缩、扩、造,可以相信学生对这个词语的识记与运用是比较熟练的。
可以各单元都如此训练,若是怕学生课业重,可以每课选择五、六个词语来训练。
二、诗歌〈〈在山的那边》《理想》《秋天》《化石吟》知识点(1)体裁——诗歌。
逐步传授其它三种文学样式(散文、小说、戏剧)。
结合开明出版社编辑的七年级语文训练计划练习册明确什么是叙事诗和抒情诗,格律诗和自由诗。
(2)朗读停顿、轻重音的把握三、象征《在山的那边》的写法——象征,我认为学生只要能指出其运用手法及明白其作用即可。
可以从五年级学的《小白杨》入手来感悟。
定义: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即象征物)来表现与之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感情(即象征意义),从而使抽象的情理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
象征手法的特点可以用下面的口诀来概括:托物言志用象征,作者借物诉真情,象征物表象征义,义在暗处物在明。
其中“义在暗处物在明”是说描写某物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事物的象征义。
学生明白了象征义才能归纳运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文章主题,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中深刻而含蓄的句子的意思。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2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2篇)七年级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自由诵读,揣摩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掌握主旨。
3.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难点1.揣摩文中重要语句,加深阅读体验;梳理再塑生命的历程。
2.深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刚从小学升上来很难一下子过渡到初中的思维,课外阅读知识面窄,没有学生会主动去涉猎名著、文学知识,没有阅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也没有写读书笔记、摘抄的好习惯。
这篇课文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能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能够体会到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学后能够有所感悟。
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以“瞎子猜字”这个游戏导入,游戏要求:同桌之间合作完成,一名同学按照幻灯片上所出示的字在蒙上眼睛的同桌手心上写一个字,计算成功率;做完后,两人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
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可以感觉到阳光的色彩斑斓,花儿的婀娜多姿,鸟鸣的婉转动人。
但还有一种人,他们生活在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瞎子猜字”,对于他们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今天,我们便来共同见证一个奇迹的诞生,让我们一起走进海伦凯勒的心灵世界。
二、理清“重塑生命”的历程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然后试着完成下列任务:1.复述课文:莎莉文老师为“我”再塑生命,做了哪些事?明确:主要写了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和文字。
2.从课文中找出具体表现海伦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的状况的语句,摘录下来读一读。
3.研读赏析:理清“再塑生命”的历程:(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①生命的原貌:我的生命_______ _(像大雾中的航船,课文第4自然段)海伦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就失去了常人生来具有的视觉和听觉,甚至也无法用自己的嘴说出自己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心愿。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归纳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归纳宝子们!咱来唠唠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都学了些啥好玩的东西。
一、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英雄世界的大门。
讲的是邓稼先这个超厉害的科学家,他可是为咱们国家的原子弹、氢弹研制做出了巨大贡献呢。
文章把他的一生像放电影一样展现出来,从他在美国留学之后毅然回国,到投身到艰苦的科研工作里,克服了无数困难。
他就像个默默奉献的超人,在那片神秘又艰苦的科研战场上拼搏,最后为祖国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且作者杨振宁是邓稼先的好朋友,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他对邓稼先的敬佩,读完这篇文章,咱对那些为国家默默付出的科学家们都得肃然起敬。
闻一多先生那也是个传奇人物。
这篇文章写他呀,那真是把他的“说”和“做”刻画得明明白白的。
他做学问的时候,那叫一个专注,像个钻在知识宝库里的小松鼠,一头扎进去就不出来,“目不窥园,足不下楼”,整天就在那研究古代典籍,想要给咱们挖出更多文化宝藏。
可是呢,当他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时,他又勇敢地站出来“说”了,而且说得特别有力,就像敲响的战鼓,最后还为了民主运动英勇献身。
他的这种品质就告诉咱,做人要有真本事,还要有正义感,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篇课文就像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小窗,让我们偷偷看到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面。
以前咱们都觉得鲁迅先生是个超级严肃的大作家,可在这篇文章里,他就像个亲切的邻家老爷爷。
萧红写他怎么笑,怎么跟家人朋友相处,那些平常的小细节就特别温馨。
比如他的笑声,文中描写得可生动了,让我们感觉他是个很有人情味的人。
而且从这些小事里,我们也能感受到鲁迅先生虽然工作很忙,但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充满了热情,他可不是只知道埋头写作的“书呆子”哦。
这是个超有趣的小故事。
孙权就像个操心的大哥,看到吕蒙这个小弟不爱学习,就忍不住唠叨几句,让他多读书。
吕蒙一开始还挺不情愿的,估计心里想着“读书有啥用,我打仗厉害就行了呗”。
可是后来他听了孙权的话,真的开始学习,结果变化超级大,连鲁肃都对他刮目相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理想》
《理想》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说教材内容《理想》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
第二单元仍然继续着第一单元所谈论的“人生”这个话题,所选课文侧重于写对人生的理解和选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著名诗人流沙河的《理想》,是一首哲理诗,也是一首赞美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阐述理想,赞美理想。
对于高度概括的哲理,人生体验不同的人,感受、体验、理解是不同的。
这种哲理性,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依据新课标和散文教学的特点,本课教学将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句和掌握修辞方法,引发学生对理想的深入思考和感悟。
<二>、说教学目标新课标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语文教学注重语言的积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取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
初一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一定的阅读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自己阅读去把握诗歌的大部分信息。
但是,让他们从生活经历中去感悟人生哲理,特别是借助语文学习的经验去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有很大的困难。
另外,还考虑到刚进初中的学生对难学课文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产生学习疲劳,且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必须做到兼顾全体,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过程。
依照新课标要求、本单元的内容特点和课文内容,已经初一学生的特点,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流沙河及本文的写作背景;(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3)研读课文,赏析诗歌精美的语言和巧妙的构思,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习,联系生活体验和语境,感悟和理解诗句含义,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2)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文概括
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
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
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
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3、《生命生命》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本名刘侠)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三个事例引出了对“生之欲望”、“生命力”和“生命”的感悟,并从不同的侧面引发出了三点思考:即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要让有限的生命发挥了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5、《童趣》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
6、《理想》是诗人流沙河的一首现代哲理诗。
这首诗从理想的历史意义、人格意义和人生意义三个方面告诉人们:人生要有理想,只要树立了理想,并为之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
7、《短文两篇》中的《行道树》是由台湾女作家张晓风所作。
这篇文章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文中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另一篇文章《第一次真好》,由台湾女作家周素珊所作。
七年级语文上册《理想》(流沙河)课件
流沙河
语文课件
教学目标
⒈ 有感情地朗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 化的语言。
⒉ 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 的主旨。
⒊ 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语文课件
导入:
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崇高生活目的的人, 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一台没有马达的机器,一盏 没有钨丝的灯。
——张华 志气太大,理想太多,事实迎不上来,结 果自然是失望烦闷;志气太小,因循苟且,麻木消 沉,结果就必至于堕落。
⒈仿写第一诗节,课上交流。
⒉仿照下列句子,运用比喻,再写几个句子。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阳光的幸福是可以放出钻石般的光芒;
森林的幸福是(
);大海的幸
(
),而我的幸福则是
(
)。
语文课件
白杨
她,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 孤零零地立在平原, 高指蓝天。 也许, 一场暴风会把她连根拔去。 但, 纵然死了吧, 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
语文课件
仙人掌
她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 遍身披上刺刀。 主人把她逐出花园, 也不给她水喝。 在野地里, 在沙漠中, 她活着, 繁殖着儿女……
语文课件
语文课件
难点:理解下列语句 ⒌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
者绝处逢生。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 大;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⒍ “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 芽,榆杨会有浓阴”,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感情?
语文课件
阅读体验
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语文课件
训练,显显身手:
) z^
bó
碌碌终生 绝处逢生 可望不可即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章主旨
文章主旨1.在山的那边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蕴涵了一个哲理。
诗人以群山和大海为意象,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
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不要企望一蹴而就,不要因为多次奋斗不能达到目的就灰心丧气。
2.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通过“我”童年时的一次爬山经历,感悟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
当然,重要的是在于走好每一步,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3.短文两则《蝉》一文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于生命的感悟:不管生命是短暂或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贝壳》由贝壳居所的精巧、仔细、一丝不苟依引发出这样的思考:虽然生命有限,但也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4.紫藤萝瀑布作者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应该豁达乐观,奋发进取。
5.童趣这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作者以生动的笔调,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追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表现了“物外之趣”,反映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6.理想诗人大赞理想的意义,最后一节说“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希望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说,人生一定要有理想。
7.短文两则《行道树》借行道树的形象表达了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第一次真好》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人生的一种经验。
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新鲜而刺激,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
8.人生寓言(节选)《白兔和月亮》从白兔得月又弃月中讲述了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的道理,因而告诫我们面对财富要有正确的认识。
《落难的王子》从一个王子的人生经历中得出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的结论,并由此引申,说明人世界没有不能忍受的苦难。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七年级(上):第6课 理想
人教版语文知识点七年级(上):第6课理想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脊jǐ粱船舶bó 载zài着
倔强jué jiàng 鬓bìn发洗濯zhuó
寂寥liáo 玷diàn污扒pá窃
2.解释下列词语。
(1)玷污;弄脏(多用于比喻)。
(2)可望不可即:只能够望见不能够接近。
3.用恰当的动词填空。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二、重点句子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理想》的作者是当代(时代)诗人流沙河。
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理想》是哲理诗。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家作品[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家作品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以后从事教育工作,1985年到《诗刊》从事编辑工作,出版诗集有《纪念》《游动悬崖》等。
2、《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当代少年》,作者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作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兵。
3、(1)《婵》选自《承教小记》,作者小思,原名卢玮銮,笔名明川、卢马风,香港作家,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
(2)《贝壳》选自《幻思—席慕蓉散文赏析》,作者席慕蓉,笔名萧瑞、漠蓉。
台湾画家、作家。
主要著作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等。
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原名陈素琰。
5、《童趣》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字三白,长洲人,工诗画、散文。
《浮生六记》共六卷,每卷皆有小题,依次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
6、《理想》选自《流沙河诗集》,作者流沙河,当代诗人,原名余勋坦。
出版诗集《草木篇》,作品以白杨、藤、仙人掌、梅、毒菌为赋,抒写爱憎之情,寓意颇深,但却被错划为右派,经历坎坷。
复出后,发表了不少诗作。
《故园六味》获1979-1980年全国优秀新诗奖。
7、(1)《行道树》选自《张晓风自选集》作者张晓风,台湾著名女作家,作品主要有《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你还没有爱过》《再生缘》《我在》《从你美丽的流域》《玉想》等。
(2)《第一次真好》节选自《无言歌》,作者周素珊,笔名毕璞。
8、《人生寓言》选自《周国平文集》,作者周国平,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等。
9、《我的信念》选自《现代人的智慧》,作者玛丽·居里,既居里夫人,法籍波兰物理学家、化学家。
广西柳州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理想》教案 新
教学内容理想教学目的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把握主题;揣摩富有哲理的诗句。
体会比喻、顶针、拟人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
2.会在浏览诗歌中理清思路,领会理想的真谛;学习运用比喻、顶针、拟人修辞手法进行诗歌仿写。
3.理解作者对理想的解释和对有理想的人的赞美;萌发树立远大理想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把握主题;揣摩富有哲理的诗句。
教学难点学会在浏览诗歌中理清思路,领会理想的真谛。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用案人自主创新一、仿写激趣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同学们,你有理想吗?什么是你的理想呢?(师生简单交流)列夫·托尔斯泰是这样描述的:“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你能用这样充满诗意的语言形容一下你对理想的理解吗?(学生进行仿写,鼓励形式多样的创作,诠释心目中理想的概念。
)二、交流修改学生仿写后,小组内进行交流、互相修改,最后推荐出一首组内最佳作品。
三、对比评说1.教师配乐范读流沙河的《理想》。
著名诗人流沙河也写了一首诗歌——《理想》,老师给大家朗诵一下。
2.请学生自由朗读。
3.朗读后由学生对比自己的作品,说说体会。
我们每个小组合作修改了一首关于理想的诗,现在请大家来对比阅读一下,看一看我们的作品与流沙河先生的这首《理想》在内容上有什么异同。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即可。
学生会说的很散,没有关系,毕竟是初读。
)四、深情朗读1.学生评说后,由学生自读,画出富有哲理的诗句。
2.集体朗读。
五、竞猜睿语这首诗饱含哲理,老师特别喜欢。
那么谁能猜一猜老师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诗节?为什么呢?(学生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富有哲理的语句上,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尽量让学生在竞猜中将这些哲思睿语分析体会出来,引导学生实现思想认识的升华。
)例一: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在饥寒与温饱的年代,人们在生活上的理想分别是温饱与文明,说明社会不断进步,理想也不断提高。
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文及注释
七年级上背诵内容及注释观沧海作者: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论语十二章先秦:佚名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峨眉山月歌作者: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七年级上册语文流沙河《理想》教案设计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流沙河《理想》教案设计3篇从小到大我们都会有一个或者多个的理想,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流沙河的《理想》教案设计,供大家阅读。
《理想》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教学重点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③教师准备录音磁带,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
②把握诗歌的结构。
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设计导入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
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
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①范读最好由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学生听读、欣赏。
教师不必提任何要求,让学生自行调动情绪,纠正音准,品味语气、语调,把握韵律、节奏。
②正音、正字、释词③默读感知课文内容: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④集体朗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⑤课堂发言小组代表发言,解决上述问题,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
板书:历史意义(2、3)理想的意义(1){人格意义(4、5、6、?)}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人生意义(8、9、10、11)研讨与赏析(上)①精读逐段(1—7节)理解研讨,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诗歌深刻的含义和精妙的比喻。
②课堂讨论研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形象化语言:第l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