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公司治理的目标,主体及参与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通常情况下,剩余收益的最大化也就是公司价值的最大 化。相反,如果将所有权交给固定收益的索取者,如员 工会或债权人,由于他们的收入在事前已被锁定,在正 常情况下就没有动力关心剩余收益的有无及多少,也就 很难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与其他利害关系者相比,股东的利益更容易被侵占。如 果不在法律上对股东的权力做出明确保护,就很难鼓励 股东向企业投资。 对法律赋予股东的权力,股东主要通过参加股东大会投 票、代理投票、股东诉讼、以及公司控制权市场来行 使。
�
�
�
银行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国际比较 相对于证券融资而言,德国和日本长期依赖于银 行信贷,并发展出主办银行制度,在德国,全能 银行通过持股和代理投票强化了主办银行制度的 基础。 。在日本,主办银行通常是那些存在多重交叉持 股的企业集团的成员公司,影响非常广泛 。美国和德国、日本不同,企业较少依赖银行融 资,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严格分离,银 企关系松散。然而,趋同化的趋势也明显存在
�
长期利润最大化不仅需要股东的关心和配 合,也需要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积极配合, 这又要求在治理结构的安排上保护这些利 益相关者应有的权利。特别是对于人力资 本重要性突出的行业和企业,在治理中充 分考虑员工的权利不单是保护员工利益和 积极性的要求,也是实现企业长期利润最 大化的保证或条件。
第二节 公司治理主体和参与者
�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 1. 以布莱尔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传统理论把 作为所有者的一切权利和责任赋予股东, 并非出于社会科学的规律,而仅仅是一种 法律和社会惯例而已 ; 2. 职工、债权人、供应商都可能是剩余风险 的承担者,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投入都可能 是相关专用性资产,这部分资产一旦改做 他用,其价值就会降低 ; 3. 该理论还从对企业发展的贡献上说明了重 视非股东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必要性 ; 4. 该理论还从产权角度论证了其“新所有权观” 的合理性。
�
根据《日经产业新闻》对日本大公司总经 理和中层管理人员的两次调查,当问到企 业为谁经营时,员工被排在第一位,股东 被排在第二或第三位,而且绝大多数认为 企业属于股东和员工共有。
�
受利益相关者论的影响,近十几年来,一 直坚持股东至上的美英等国也在反省。一 些公司开始实施利润分配计划、职工持股 和员工参与制。美国的许多州的立法都要 求公司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股东,也必须 包括雇员的利益。在OECD制定颁布的公司 治理原则所包含的五个方面中,利益相关 者的作用排在第三,董事会的作用排在第 五。可见,除了日本和德国以外,共同治 理的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共 同治理模式也不仅仅是一种构想,而且成 了许多国家的实践。
第二章 公司治理的目标﹑主体 及参与者
学习要求
�
�
通过对公司治理流派的梳理,了解公司治理 的目标 清楚公司治理的主体及其参与者,明确它们 之间在公司治理过程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公司治理的目标及其争论
股份公司运行中的治理问题 � 股东如何监督与约束经营者 � 剥夺型治理 � 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不能将控制权交给股东,管理层从股东压力中分 离 将更多的权利交给其它利益相关者) � 股东的搭便车行为 � 信息披露
二﹑债权人
�
�
债权人将其资本借给企业经营也会出现代理问题。后一种 代理问题主要是由于股东和债权人对企业承担的风险及其 收益索取的方式不同而引起的,进而引起他们对企业价值 的看法出现分歧,产生利害冲突。 一旦企业陷入资不抵债状态,便无剩余可获,因此不管债 务多少,企业价值对股东都没有差别;而当企业脱离破产 状态,此时股东可获得的剩余随企业价值的增加而增加。 债权人正好相反,在企业能支付债务的状态上,不管企业 的价值多大,对其都没有差别。但当企业陷入破产状态, 债权人可获得的收益便随企业价值(资产清算的价值)的增 加而增加。
�
一﹑新古典的利润最大化
�
�
新古典的经济学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个“黑箱”或 “生产函数” 。 新古典的股东利润最大化理论隐含着一些假设: 一是不存在外部性(如污染),二是不存在垄 断,即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三是不存在公共产 品。新古典理论因此特别崇尚市场对企业的治理 。
二﹑代理理论
�
代理理论是西方公司治理争论中占主导地位的理 论。不像新古典理论假设的那样,在竞争性市场 上股东的利润最大化会通过市场治理而自动实 现,从而使内部治理结构不那么重要。代理理论 认为,现实世界存在信息不对称,即使外部的市 场竞争是充分的,由于公司内部股东与经理之间 存在的潜在利益冲突,利润最大化目标不可能自 动实现
�
� �
在公司治理中易受损者:股东﹑债权人和员工, 主体是股东,参与者是债权人和员工 一﹑股东 按照产权理论,将具有的激励和约束功能的所有 权交给股东,可以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从而 提高产权配置的效率。因为股东在公司是剩余索 取者,自然关心剩余收益的最大化。有了所有权 后,他们最有激励利用好手中的权力实现剩余收 益的最大化。
四﹑股东至上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ຫໍສະໝຸດ Baidu不足
� � � �
股东利益至上理论的局限性 企业价值增值的来源不仅仅是股东最初投入的物质资 本要素 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资源,企业职工也与 股东一样承担了与企业经营效益相关的风险 股权的分散和流动降低了股东承担的风险,其关注企 业的积极性减弱 经营环境的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群体的利益受到 企业业绩的影响,企业越来越演变为“社会的企业”。
员工参与治理的不同模式
� �
�
Charny(1999)区分出影响员工实施管理权力的三种典型体制: “硬”体制、“软”体制以及“不参与”体制。 硬体制的基础在于员工参与公司治理存在良好的法律和制 度保障。以德国为例,该国成功地对工作的不同层面进行 了分工:工人代表参与监事会,为工人提供了收集信息和 向监事会表达工人意见的渠道,部门的和公共的(立法的) 谈判解决基本的报酬问题,而劳资联合委员会则主要解决 工厂层面的执行和工作结构方面的问题。 在软体制下,员工参与战略管理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也没有具备法律效力的合同。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日本。日 本的产业关联制度使员工能够参与公司基层和公司高层管 理的战略决策过程,但它是通过一种非正式、非法定的机 制来实现的。通过实行终身雇佣制及与年功相联系的工资 增长,日本的企业有效地减轻了员工要求增加工资的压 力,因为在该制度下企业作出了一个隐含承诺,即员工能 分享企业长期增长的利益。下列几个因素对该制度下劳资 双方的高度合作有着重要影响:
�
�
�
�
(1)董事会没有受到来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股东 的直接压力,而是对财团成员、公司关联方以及 债权人负责; (2)董事会由包括逐级晋升上来的员工在内的内 部人控制,从而保证了至少有一部分董事会成员 与公司员工有个人关系,并且熟知员工的利益所 在; (3)在企业层次成立劳工联合会,以解决不同群 体之间集体行动方面的问题。 不参与体制 :在美国股东依赖于股票市场对管理 层业绩进行监督,这不利于在劳资双方之间建立 长期的和隐性的合作关系。在中国?
�
债权人对解决股东与经理之间 的代理问题有积极作用 由于债权人和公司也存在代理问题,股东和债权 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公司治理的权力就不能完 全交给股东。为了保护债权人的权益不受股东机 会主义行为的损害,债权人也必须在公司治理中 有发言权。另外,由于股东的收益对经理是软约 束,而债务是硬约束,一定数量的债务要求企业 有了收入后必须先还债,从而限制了经理低效率 使用资金的自由,并对经理的努力和绩效画了一 个底线,即企业获取的收入至少能偿还债务,否 则就面临破产威胁。由此可见,债权人参与公司 治理,不仅是解决债权人与企业之间代理问题的 需要,也对解决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代理问题有积 极作用。这在日本和德国的公司治理以及美国20 世纪80年代利用债务对大公司进行并购、重组浪 潮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
债权人与股东对企业价值看法的差异
股东的收益(损失)
股东和债权人的 收益(损失) 债权人的收益(损失)
0
破产状态 正常状态
企业价值
都是有限责任惹的祸?
�
为什么企业有时需要债务重组?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假定一个债务超过资产100万 元的企业,面临着一个新的投资机会,投资50万 元可有把握得到120万元的总收入,从而获得70万 元的净利。如果债务契约规定企业的收入必须优 先支付现有的债务,此时就没有新贷款人或投资 者愿意为这个有利可图的项目融资。因为得到的 总收益中,100万元必须先用于偿还原来的债主, 对新投资者只留下20万,从而出现30万元的损失。 企业由于债台高筑而无法进行有利可图的投资所 引起的效率损失,使得对债务的磋商和重组成为 一种有效选择。在这个例子中,如果企业不能进 行新的有利投资,现有的债权人就要损失100万; 如果企业和现有债权人磋商,将原有债务免掉50 万,这时,对新投资者来讲,这个项目投资就有 利可图,现有债权人可收回削减后的债务50万 元,新投资者获得20万元利润(120-50-50=20万元)。 经过债务重组,原有债权人的损失从100万降到50 万元。
�
对于股权高度分散的公司,由于小股东在 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方面普遍存在搭便车行 为,从而使内部治理结构的功能受到影 响,甚至是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发达的 股票市场为小股东的退出提供了方便的选 择,股东在不满意公司经营时可以卖掉公 司的股票,“用脚投票”。当大多数小股东都 这样做时,接管就可能出现,现任管理层 就会被撤换。在强调内部治理结构重要性 的同时,代理理论也崇尚市场特别是资本 市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第三节 公司所有权的状态依存性与 治理主体的转换
� �
一、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 从股东与董事会之间达成的契约来看,董事会实际上是股 东权利以外剩余控制者,但并不是法定的剩余索取人,不 能享有或独占公司利润,只是股东的代理人。然而,董事 会又不直接经营企业,而是聘请专职经理,并将股东委托 给它的许多剩余控制权再次委托给经理,由经理负责日常 经营活动。由于经理的决策和执行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和 更具体的事项,更难用契约对其权力作具体、详尽的规定。 通观许多国家的公司法,对股东和董事会的权力规定得都 比较具体和详尽,但对经理权力的规定都比较笼统和模 糊,原因也在于此。
三﹑员工
�
�
人力资本必须与其所有者始终统一在一起,这个载体必须 是活生生的人。二者的这一基本区别产生了另一个差别, 即人力资本的利用效率离不开激励,只有其载体——人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人力资本的潜能才能有效地发 挥。 在现代大公司,由于股权分散,资本市场高度发达,当看 到企业经营不佳或陷入困境时,分散的小股东很容易将其 资本从一个企业转到另一个企业,或完全从企业退出,因 此大大降低了股票投资的风险。而员工由于其特殊人力资 本和迁移成本,往往被“锁在”既定的企业,即使看到了企 业将遇到困境或破产,也很难迅速退出企业,并与最终所 有者一样遭受企业破产的打击。
�
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不仅出现在破产 状态,在正常状态下同样存在。因为对于 一个既定项目的预期净现值,任何由于风 险增加而导致的股东预期净现值的增加, 正好是债权人预期净现值的减少。这样, 在正常状态下,股东也可能要求企业从事 一些有损债权人的高风险活动,而债权人 为了减少风险,对企业在正常状态下的风 险投资也可能施加过多限制,从而使股东 损失期望值较大的收益。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不足
詹森对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如下质疑: 1. 利益相关者理论将股东利益至上的企业单一目标转向服 务于满足相关利益主体的多目标,实际上将导致公司无 目标; 2. 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公司治理成本高,决策效 率低; 3. 强调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企业管理者对所有 的利益相关者都负责任,相当于让他们对谁都不负责任。
三﹑利益相关者论
�
�
利益相关者论认为,经济关系具有典型的博弈特 征,合作可以使参与者的总收益最大,然而背叛 在一次性博弈中却是一种占优策略(dominated strategy)。企业一味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可能损 害其他参与者的利益,进而引起他们的不合作行 为。 相反,企业在经营中如果充分考虑员工、债权人、 供应商、客户及社区的利益,与他们真诚合作并 赢得他们的信任,在长期内可以鼓励这些参与者 与企业合作 。和代理理论主张股东的单边治理相 对应,利益相关者论主张共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