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公司治理的目标,主体及参与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常情况下,剩余收益的最大化也就是公司价值的最大 化。相反,如果将所有权交给固定收益的索取者,如员 工会或债权人,由于他们的收入在事前已被锁定,在正 常情况下就没有动力关心剩余收益的有无及多少,也就 很难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与其他利害关系者相比,股东的利益更容易被侵占。如 果不在法律上对股东的权力做出明确保护,就很难鼓励 股东向企业投资。 对法律赋予股东的权力,股东主要通过参加股东大会投 票、代理投票、股东诉讼、以及公司控制权市场来行 使。



银行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国际比较 相对于证券融资而言,德国和日本长期依赖于银 行信贷,并发展出主办银行制度,在德国,全能 银行通过持股和代理投票强化了主办银行制度的 基础。 。在日本,主办银行通常是那些存在多重交叉持 股的企业集团的成员公司,影响非常广泛 。美国和德国、日本不同,企业较少依赖银行融 资,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严格分离,银 企关系松散。然而,趋同化的趋势也明显存在

长期利润最大化不仅需要股东的关心和配 合,也需要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积极配合, 这又要求在治理结构的安排上保护这些利 益相关者应有的权利。特别是对于人力资 本重要性突出的行业和企业,在治理中充 分考虑员工的权利不单是保护员工利益和 积极性的要求,也是实现企业长期利润最 大化的保证或条件。
第二节 公司治理主体和参与者
�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 1. 以布莱尔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传统理论把 作为所有者的一切权利和责任赋予股东, 并非出于社会科学的规律,而仅仅是一种 法律和社会惯例而已 ; 2. 职工、债权人、供应商都可能是剩余风险 的承担者,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投入都可能 是相关专用性资产,这部分资产一旦改做 他用,其价值就会降低 ; 3. 该理论还从对企业发展的贡献上说明了重 视非股东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必要性 ; 4. 该理论还从产权角度论证了其“新所有权观” 的合理性。

根据《日经产业新闻》对日本大公司总经 理和中层管理人员的两次调查,当问到企 业为谁经营时,员工被排在第一位,股东 被排在第二或第三位,而且绝大多数认为 企业属于股东和员工共有。

受利益相关者论的影响,近十几年来,一 直坚持股东至上的美英等国也在反省。一 些公司开始实施利润分配计划、职工持股 和员工参与制。美国的许多州的立法都要 求公司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股东,也必须 包括雇员的利益。在OECD制定颁布的公司 治理原则所包含的五个方面中,利益相关 者的作用排在第三,董事会的作用排在第 五。可见,除了日本和德国以外,共同治 理的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共 同治理模式也不仅仅是一种构想,而且成 了许多国家的实践。
第二章 公司治理的目标﹑主体 及参与者
学习要求


通过对公司治理流派的梳理,了解公司治理 的目标 清楚公司治理的主体及其参与者,明确它们 之间在公司治理过程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公司治理的目标及其争论
股份公司运行中的治理问题 � 股东如何监督与约束经营者 � 剥夺型治理 � 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不能将控制权交给股东,管理层从股东压力中分 离 将更多的权利交给其它利益相关者) � 股东的搭便车行为 � 信息披露
二﹑债权人


债权人将其资本借给企业经营也会出现代理问题。后一种 代理问题主要是由于股东和债权人对企业承担的风险及其 收益索取的方式不同而引起的,进而引起他们对企业价值 的看法出现分歧,产生利害冲突。 一旦企业陷入资不抵债状态,便无剩余可获,因此不管债 务多少,企业价值对股东都没有差别;而当企业脱离破产 状态,此时股东可获得的剩余随企业价值的增加而增加。 债权人正好相反,在企业能支付债务的状态上,不管企业 的价值多大,对其都没有差别。但当企业陷入破产状态, 债权人可获得的收益便随企业价值(资产清算的价值)的增 加而增加。

一﹑新古典的利润最大化


新古典的经济学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个“黑箱”或 “生产函数” 。 新古典的股东利润最大化理论隐含着一些假设: 一是不存在外部性(如污染),二是不存在垄 断,即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三是不存在公共产 品。新古典理论因此特别崇尚市场对企业的治理 。
二﹑代理理论

代理理论是西方公司治理争论中占主导地位的理 论。不像新古典理论假设的那样,在竞争性市场 上股东的利润最大化会通过市场治理而自动实 现,从而使内部治理结构不那么重要。代理理论 认为,现实世界存在信息不对称,即使外部的市 场竞争是充分的,由于公司内部股东与经理之间 存在的潜在利益冲突,利润最大化目标不可能自 动实现

� �
在公司治理中易受损者:股东﹑债权人和员工, 主体是股东,参与者是债权人和员工 一﹑股东 按照产权理论,将具有的激励和约束功能的所有 权交给股东,可以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从而 提高产权配置的效率。因为股东在公司是剩余索 取者,自然关心剩余收益的最大化。有了所有权 后,他们最有激励利用好手中的权力实现剩余收 益的最大化。
四﹑股东至上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ຫໍສະໝຸດ Baidu不足
� � � �
股东利益至上理论的局限性 企业价值增值的来源不仅仅是股东最初投入的物质资 本要素 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资源,企业职工也与 股东一样承担了与企业经营效益相关的风险 股权的分散和流动降低了股东承担的风险,其关注企 业的积极性减弱 经营环境的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群体的利益受到 企业业绩的影响,企业越来越演变为“社会的企业”。
员工参与治理的不同模式
� �

Charny(1999)区分出影响员工实施管理权力的三种典型体制: “硬”体制、“软”体制以及“不参与”体制。 硬体制的基础在于员工参与公司治理存在良好的法律和制 度保障。以德国为例,该国成功地对工作的不同层面进行 了分工:工人代表参与监事会,为工人提供了收集信息和 向监事会表达工人意见的渠道,部门的和公共的(立法的) 谈判解决基本的报酬问题,而劳资联合委员会则主要解决 工厂层面的执行和工作结构方面的问题。 在软体制下,员工参与战略管理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也没有具备法律效力的合同。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日本。日 本的产业关联制度使员工能够参与公司基层和公司高层管 理的战略决策过程,但它是通过一种非正式、非法定的机 制来实现的。通过实行终身雇佣制及与年功相联系的工资 增长,日本的企业有效地减轻了员工要求增加工资的压 力,因为在该制度下企业作出了一个隐含承诺,即员工能 分享企业长期增长的利益。下列几个因素对该制度下劳资 双方的高度合作有着重要影响:




(1)董事会没有受到来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股东 的直接压力,而是对财团成员、公司关联方以及 债权人负责; (2)董事会由包括逐级晋升上来的员工在内的内 部人控制,从而保证了至少有一部分董事会成员 与公司员工有个人关系,并且熟知员工的利益所 在; (3)在企业层次成立劳工联合会,以解决不同群 体之间集体行动方面的问题。 不参与体制 :在美国股东依赖于股票市场对管理 层业绩进行监督,这不利于在劳资双方之间建立 长期的和隐性的合作关系。在中国?

债权人对解决股东与经理之间 的代理问题有积极作用 由于债权人和公司也存在代理问题,股东和债权 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公司治理的权力就不能完 全交给股东。为了保护债权人的权益不受股东机 会主义行为的损害,债权人也必须在公司治理中 有发言权。另外,由于股东的收益对经理是软约 束,而债务是硬约束,一定数量的债务要求企业 有了收入后必须先还债,从而限制了经理低效率 使用资金的自由,并对经理的努力和绩效画了一 个底线,即企业获取的收入至少能偿还债务,否 则就面临破产威胁。由此可见,债权人参与公司 治理,不仅是解决债权人与企业之间代理问题的 需要,也对解决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代理问题有积 极作用。这在日本和德国的公司治理以及美国20 世纪80年代利用债务对大公司进行并购、重组浪 潮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债权人与股东对企业价值看法的差异
股东的收益(损失)
股东和债权人的 收益(损失) 债权人的收益(损失)
0
破产状态 正常状态
企业价值
都是有限责任惹的祸?

为什么企业有时需要债务重组?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假定一个债务超过资产100万 元的企业,面临着一个新的投资机会,投资50万 元可有把握得到120万元的总收入,从而获得70万 元的净利。如果债务契约规定企业的收入必须优 先支付现有的债务,此时就没有新贷款人或投资 者愿意为这个有利可图的项目融资。因为得到的 总收益中,100万元必须先用于偿还原来的债主, 对新投资者只留下20万,从而出现30万元的损失。 企业由于债台高筑而无法进行有利可图的投资所 引起的效率损失,使得对债务的磋商和重组成为 一种有效选择。在这个例子中,如果企业不能进 行新的有利投资,现有的债权人就要损失100万; 如果企业和现有债权人磋商,将原有债务免掉50 万,这时,对新投资者来讲,这个项目投资就有 利可图,现有债权人可收回削减后的债务50万 元,新投资者获得20万元利润(120-50-50=20万元)。 经过债务重组,原有债权人的损失从100万降到50 万元。

对于股权高度分散的公司,由于小股东在 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方面普遍存在搭便车行 为,从而使内部治理结构的功能受到影 响,甚至是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发达的 股票市场为小股东的退出提供了方便的选 择,股东在不满意公司经营时可以卖掉公 司的股票,“用脚投票”。当大多数小股东都 这样做时,接管就可能出现,现任管理层 就会被撤换。在强调内部治理结构重要性 的同时,代理理论也崇尚市场特别是资本 市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第三节 公司所有权的状态依存性与 治理主体的转换
� �
一、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 从股东与董事会之间达成的契约来看,董事会实际上是股 东权利以外剩余控制者,但并不是法定的剩余索取人,不 能享有或独占公司利润,只是股东的代理人。然而,董事 会又不直接经营企业,而是聘请专职经理,并将股东委托 给它的许多剩余控制权再次委托给经理,由经理负责日常 经营活动。由于经理的决策和执行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和 更具体的事项,更难用契约对其权力作具体、详尽的规定。 通观许多国家的公司法,对股东和董事会的权力规定得都 比较具体和详尽,但对经理权力的规定都比较笼统和模 糊,原因也在于此。
三﹑员工


人力资本必须与其所有者始终统一在一起,这个载体必须 是活生生的人。二者的这一基本区别产生了另一个差别, 即人力资本的利用效率离不开激励,只有其载体——人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人力资本的潜能才能有效地发 挥。 在现代大公司,由于股权分散,资本市场高度发达,当看 到企业经营不佳或陷入困境时,分散的小股东很容易将其 资本从一个企业转到另一个企业,或完全从企业退出,因 此大大降低了股票投资的风险。而员工由于其特殊人力资 本和迁移成本,往往被“锁在”既定的企业,即使看到了企 业将遇到困境或破产,也很难迅速退出企业,并与最终所 有者一样遭受企业破产的打击。

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不仅出现在破产 状态,在正常状态下同样存在。因为对于 一个既定项目的预期净现值,任何由于风 险增加而导致的股东预期净现值的增加, 正好是债权人预期净现值的减少。这样, 在正常状态下,股东也可能要求企业从事 一些有损债权人的高风险活动,而债权人 为了减少风险,对企业在正常状态下的风 险投资也可能施加过多限制,从而使股东 损失期望值较大的收益。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不足
詹森对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如下质疑: 1. 利益相关者理论将股东利益至上的企业单一目标转向服 务于满足相关利益主体的多目标,实际上将导致公司无 目标; 2. 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公司治理成本高,决策效 率低; 3. 强调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企业管理者对所有 的利益相关者都负责任,相当于让他们对谁都不负责任。
三﹑利益相关者论


利益相关者论认为,经济关系具有典型的博弈特 征,合作可以使参与者的总收益最大,然而背叛 在一次性博弈中却是一种占优策略(dominated strategy)。企业一味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可能损 害其他参与者的利益,进而引起他们的不合作行 为。 相反,企业在经营中如果充分考虑员工、债权人、 供应商、客户及社区的利益,与他们真诚合作并 赢得他们的信任,在长期内可以鼓励这些参与者 与企业合作 。和代理理论主张股东的单边治理相 对应,利益相关者论主张共同治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