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点埋设技术交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埋桩技术要求
一、埋设加密控制桩的外观要求
1、控制桩选用不锈钢材料或者铜质标芯,表面加工成凸形球面状,中线十字丝应该清晰而且不能太粗以保证对中的精度。应统一定做。
2、控制桩点号应采用标准字模板刻注在混凝土上,混凝土上方标注项目名称+点号,(点号由分部区分如一分部第一个加密点可写成
QN1-001以此类推),下方标注XXXX测绘或XXXXXXXX文字”,字体统一为5CM高*4CM宽,仿宋体GB2312,字体应该美观、清晰。字体和点号刻注完采用红色油漆进行喷底。
3、混凝土台使用模板浇注,提前做好埋设所用的模板,提前选好位置并把底板浇筑好(注意底板与上部的接茬)。埋石在现场浇灌,先浇灌底部(70×70×30厘米),待基本凝固后再用模板浇灌上部,并插入铜质标心,保持标心垂直和半球露出混凝土。待顶部表面基本凝固后写上点名。表面应该人工抹面,大小为30cm*30cm的标准正方形,混凝土表面不宜太高或者太低,以高于周围地面2—5cm为宜。也可以采用先预制,后现场埋设,但是埋设时也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进行固定。
4、控制桩应高于混凝土表面5—10mm。
整个埋设过程如下图所示:
挖坑浇底
抹面点号刻注
200
1
00300450
300250450
1501
2
3
4
5
6
广大铁路埋设控制点参考图
二、埋设的技术要求
(一)、平面控制点
1、点位分布均匀,图形结构好,在特大桥两侧均匀布设,同时考虑在基础施工完成,桥墩起来后两侧不好通视,最好在桥梁一侧也埋设一个相互通视的控制点。
2、控制点在线路横向方向50—150米之间,沿线路纵向方向在300米以上,控制点至少能和相邻的一个控制点通视。
3、考虑GPS 观测的技术要求,桩点的视野开阔、对天通视良好(障碍物仰角大于15度);距离高压电线至少300米。
4、在设计所交的CPI、CPII控制点如与线路通视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以提高施工测量精度。
5、每个隧道开挖口至少埋设三个控制点,三个相互通视,与进洞口通视的埋设一个,距离大约100米,其余两个与控制点在300米以上。洞口投点后,其投点应与三个控制点中的某一个通视距离在600米以上,以保证进洞的方向观测误差,保证贯通精度。
(二)、高程控制点
1、水准点沿线路两侧布设,点间距300米左右,以能满足施工要求为准,布设在距线路100米范围内又不受施工干扰的地方。在特大桥两桥台位置或中间位置必须加密,长大隧道进出口必须埋设水准桩。
2、实地选点在技术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水准点宜均匀布设在测区内,水准点的位置应能保证埋设标石的稳定、安全和长期保存,并便于观测。水准点应尽可能选在土质坚硬、安全僻静、观测方便和便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3、施工高程控制点的位置应根据施工放样的需要来确定,应保证每个分布工程部位至少有2个高程点。
4、对于某些需要加密的部位,如果此时CPI、CPII平面控制点高度便于施测,优先采用平面点与水准点共点的方法布设。
5、水准点的埋设标准参照平面控制点的埋设标准
4-素土;5-冻土线;6-贫混凝土(单位:cm)
1、水准控制点要重新埋设,埋设时要充分考虑以后轨道施工测量方便,不能与路肩高差太大,也不能与线路距离太远。水准点离线路横向距离约70-100米,土质较好、比较稳定,能长期保存,便于引测。纵向间距约2000米,可适当加密,在特大桥两桥台位置或中间位置必须加密,长大隧道进出口必须埋设水准桩。
2、在测绘队测量过程中,项目要派现场测量人员跟随,测量人员要清楚自己所埋设的水准桩位置,在测量过程中适当引测部分以前的水准控制点,以便及时对测量数据进行比较。
3、项目必须按照标准进行埋设,提前做好埋设所用的模板,提前选好位置并把底板浇筑好(注意底板与上部的接茬)。
4、水准点标石见图,采用混凝土标石和铜质标心(设计院自带),标心顶部为半球形。埋石在现场浇灌,先浇灌底部(70×70×30厘米),待基本凝固后再用模板浇灌上部,并插入铜质标心,保持标心垂直和半球露出混凝土。待顶部表面基本凝固后写上点名。编号从小里程到大里程开始增加,分区间埋石时,按里程平均1.5千米一点留出编号,不够时可在编号后加支点编号,如QN33-1。
请项目埋石完成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意对基础控制网、线路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进行保护,避免施工中因点位丢失影响生产。
XXXX测绘施测小组: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2016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