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解问答题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纵行和横行穿经腮腺的结构有哪些?这些结构由浅入深如何排列?
答:纵行的有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颞浅动脉、颞浅静脉及耳颞神经;
横行的有上颌动脉、上颌静脉、面横动脉、面横经脉及面神经分支。
由浅入深依次为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及耳颞神经。
2.简述额顶枕区和颞区由浅入深的层次结构。
答:额顶枕区由浅入深分为5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皮下组织)、帽状腱膜与枕额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颅骨外膜。
颞区由浅入深依次分为:皮肤、浅筋膜、颞筋膜、颞肌和颅骨外膜。
3.试述分布至颅顶血管和神经的分组、来源和分布范围。
答:前组:分为内、外侧2组。内侧组距正中线约2cm,包括滑车上动、静脉和神经;外侧组距正中线2.5cm,包括眶上动、静脉和神经,分布于额区、顶区内侧部。
后组:有枕动、静脉和枕大神经,分布于枕部。
外侧组:包括耳前、耳后2组:耳前组有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耳后组有耳后动、静脉和枕小神经。分布于额顶区外侧部。
第二章
1.简述颈部的分区。
答:分为颈前区、颈外侧区、胸锁乳突肌区。
2.试述颈深筋膜的层次及筋膜间隙。
答:颈深筋膜分为浅、中、深3层。
筋膜间隙分为气管前间隙、咽后间隙、椎前间隙、胸骨上间隙。
3.试述气管切开经过的层次,术中应注意哪些解剖结构?
答: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胸骨上间隙及其内的静脉弓、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和气管前间隙等。
4.根据甲状腺的位置和毗邻关系,试分析甲状腺肿大可能引起哪些症状?
答:当甲状腺肿大的时候,如向后内侧压迫喉与气管,可出现呼吸、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如向后外方压迫颈交感干时,可出现Horner综合征,即患者面部潮红,无汗,瞳孔缩小、眼裂变窄、上睑下垂及眼球内陷等。
5.甲状腺次全切除经过哪些层次,根据解剖学知识术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甲状腺前面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舌骨下肌群和气管前筋膜。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应紧贴甲状腺上极进行,以免损伤外支而出现声音低钝或呛咳等。
第三章
1.简述女性乳房的形态结构和淋巴回流。
答:乳房由皮肤、纤维组织、脂肪组织和乳腺构成。
淋巴回流:乳房的淋巴主要汇入腋淋巴结。
2.试述肋间隙的肌肉层次、血管和神经的位置关系及分支分布。
答:肌肉层次: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肋间最内肌。
肋间后血管:①:肋间后动脉,由胸主动脉直接发出,其在前方与胸廓内动脉的分支吻合。
②:肋间后静脉,与肋间后动脉伴行,其前端与胸廓内静脉吻合,后端汇入奇静脉、半奇静脉或副半奇静脉。
肋间神经:第1~11对胸神经前支行于相应的肋间隙中,伴随肋间血管走行,在近腋前线处发出外侧皮支。
3.试述胸膜腔穿刺部位的选择和进针层次。
答:胸膜腔穿刺时,常在腋后线或肩胛线第8或第9肋间隙,于下位肋上缘进针;在腋中线至胸骨之间穿刺时,则在肋间隙的中部进针,可避免伤及血管和神经。
4.心包穿刺点和心内注射点如何选择?为什么?
答:心包前臂与胸膜、肺、胸骨和第2~6肋软骨相邻,在胸膜围成的心包区直接与胸骨体下半部和左第4~6肋软骨贴附,故常在左剑肋角处做心包穿刺,以免损伤胸膜和肺。
心的毗邻关系大致与心包相同。临床上常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隙作心内注射,以免损伤胸膜和肺。
5.纵膈如何划分?各有哪些重要器官和结构?
答:解剖学中:四分法,以胸骨角和第4胸椎体下缘的平面,将纵膈分为上纵膈和下纵膈:下纵膈又以心包的前、后壁为界分为前、中、后纵膈。
临床上:多采用三分法,即以气管和支气管的前壁以及心包的后壁为界分为前纵膈和后纵膈,前纵膈又以胸骨角平面分为上纵膈和下纵膈。
上纵膈的结构和器官由前向后可分为三层:前层内有胸腺、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中层有主动脉及其分支、膈神经和迷走神经;后层有气管、食管和胸导管等。
前纵膈:前纵膈位于胸骨后面与心包前壁之间,内有胸腺下部、纵膈前淋巴结和疏松结缔组织。
中纵膈:中纵膈内有心包、心、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等。
后纵膈:后纵膈内有食管、胸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胸导管、迷走神经、交感干和纵膈后淋巴结等。
第四章
1.腹前外侧壁的浅血管及皮神经分布有何特点?
答:浅动脉:腹前外侧壁上部有来自肋间后动脉、肋下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腹前壁正中线处有腹壁上、下动脉的分支;下腹部有腹壁浅动脉和旋髂浅动脉,两动脉均起自股动脉。
浅静脉:脐以上的浅静脉经胸腹壁静脉、胸外侧静脉注入腋静脉;脐以下的浅静脉经腹壁浅静脉、旋髂浅景脉注入大隐静脉。
皮神经:来自第7~11对肋间神经、肋下神经及髂腹下神经的前皮支和外侧皮支均分布于腹前外侧区的皮肤,而且分布具有明显的节段性。
2.试述腹股沟管的位置、构成及通过的内容物。
答: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由外上斜向内下,是由肌肉、腱性结构和筋膜构成的间隙。
腹股沟管内有精索(子宫圆韧带)和髂腹股沟神经等通过。
3.如何鉴别腹股沟斜疝和直疝?
答:若腹内脏器从腹壁下动脉的内侧经腹股沟三角处突出,称腹股沟直疝。而腹股沟斜疝则从腹壁下动脉外侧深环进入腹股沟管,疝可出浅环入阴囊。因此,腹壁下动脉是鉴别斜疝与直疝的手术标志。
4.简述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及经麦氏点的切口层次。
答:尽管阑尾的位置变化较多,但阑尾根部附着于盲肠的位置一般比较恒定,其体表投影通常选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Mcburney点)或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右、中1/3交界处(Lanz点),阑尾炎时投影点处可有明显压痛。
切口层次略。
5.简述结肠的分部及供应各部的动脉名称和来源。
答:结肠根据部位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段。
结肠的动脉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
回结肠动脉,供应盲肠、阑尾、回肠末段及升结肠下1/3部。
右结肠动脉,升支和降支分支供应升结肠的上2/3段及结肠右曲。
中结肠动脉,供应横结肠。
左结肠动脉,营养结肠左曲和降结肠。
乙状结肠动脉,供应乙状结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