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医疗服务监督常见违法案件查办指南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纪违规问题调查处理办法解读
需要把握的关键点—— (三)关于管辖。
管辖主要是指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纪违规问 题调查处理职责权限归属的分工,这种分工主要是 根据职能、发生问题的从业人员所属的组织机构和 干部管理权限等因素来确定的,是保证违纪违规问 题调查处理工作正常进行所必须的。 由于管辖不清、职责不清,导致 不及时履行职 责、推诿扯皮,结果是许多问题、许多案件压着不 办
存在的问题—— 三是协同配合办案不够紧凑。 卫生行业属地管理,纪检监察机构间指导 关系,下级工作上往往主动配合不够,个 别的甚至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 从外部来看,有的案件需要公安、检察机 关等多个部门的配合,协同办案的作用和 威慑力量还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存在的问题—— 四是办案依据不足、程序不够规范。
需要说明的一个问题
《暂行办法》原计划以卫生部文件或更高的形式 出台。 • 《暂行办法》中许多内容都是涉及到对党内规章 纪律的贯彻落实。 • 卫生部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属于行政机关,其 文件中部署党的工作和纪检监察工作,不合适。 • 驻部纪检组监察局具有相应工作职责。 鉴于此,以驻部组局文件形式下发,虽然层次上 、效力上弱些,但关系上更顺一些、恰当一些。
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党内规章制度对办案 工作既有有程序性的要求,又有实体性的要求。 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机构人员少、分工不细、 政策理论水平不一,直接适用上述规定客观上有 一定难度。包括在如何受理信访、初核、立案、 调查、证据证词收集以及审理等关键程序上,都 或多或少反映出一些随意性和不规范性。
起草过程
深化医改与查处违纪违规问题的关系
另一方面,没有良好的行风和严明的纪律 作保障,医改也不可能顺利进行。
深化医改,需要通过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弘扬医 疗卫生职业精神,以行业作风建设新成效引领思 想、凝聚人心,为医改提供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医改推进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偏离医改宗 旨的问题,深化医改也需要通过对公立医院违纪违 规问题的及时严肃查处,以严明的纪律,保持政 令畅通,保障重大改革措施不折不扣执行。
售后服务投诉处理规程
售后服务投诉处理规程投诉是一种宝贵的反馈机制,对于企业而言,合理有效地处理售后服务投诉是维护客户关系、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售后服务投诉的处理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本规程旨在明确售后服务投诉的相关要求与处理步骤。
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公司售后服务部门,包括客户服务热线、服务窗口、在线客服等。
二、投诉受理1. 客户投诉可通过电话、邮件、信函等多种方式进行。
2. 售后服务部门接到投诉后,应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客户姓名、联系方式、投诉内容、投诉时间等。
3. 投诉信息应及时传达至相关责任人,确保投诉得到有效处理。
三、投诉处理1. 确认投诉事实:售后服务部门应尽快与客户取得联系,了解投诉详情,并与相关部门核实事实。
2. 确定处理责任人:根据投诉内容和相关业务责任划分,确定责任人进行具体处理。
3. 处理时限:投诉的处理应在提交后的24小时内得到反馈,并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处理。
4. 解决方案:根据投诉的具体问题,商定解决方案,并及时与客户沟通确认。
解决方案应依法依规,公平合理,注重保护客户权益。
5. 处理结果通知:售后服务部门应向客户反馈投诉处理结果,并解释相应的处理依据。
若投诉纠纷仍未解决,将会提供上级机构或三方调解途径,保障客户合法权益。
四、售后服务改进1. 汇总分析:定期对投诉案例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常见问题和突出症结。
2. 售后服务改进:针对投诉案例中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对售后服务程序和流程进行优化,以提升服务质量。
3. 培训与宣贯:加强售后服务团队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通过内部宣传和外部公开途径,宣传企业对售后服务投诉的重视,并展示改进措施和成效。
五、投诉记录管理1. 投诉记录应妥善保存,包括投诉内容、处理过程、处理结果等。
2. 投诉记录需要具备真实可信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信息安全性。
3. 投诉记录的保密性原则:投诉记录应严格保密,只在必要的情况下提供给相关人员参考,未经客户同意不得向其他方泄露。
2023年医疗服务不规范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2023年医疗服务不规范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医疗服务不规范行为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2023年将开展医疗服务不规范行为专项整治工作。
本工作方案的目标是:加强对医疗服务不规范行为的监督检查和整治力度,促使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手术安全等方面权益,提升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的法治化、规范化管理机制。
二、工作内容和重点任务1. 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培训(1)组织开展医疗服务不规范行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解读工作,提高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规范意识。
(2)加强对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其服务质量和安全意识,确保医疗服务规范化。
2.建立医疗服务不规范行为监督检查机制(1)加强对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日常监督检查,特别关注临床、药品、手术等重点环节的规范执行情况,并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规范行为。
(2)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不规范行为投诉举报受理、调查和处理机制,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
3.加强对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业务指导和约束(1)加强对临床、药学、手术等关键业务领域的指导,确保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2)完善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考核机制,将规范执行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4.加强对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惩处力度(1)对违反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依法予以惩处,包括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许可证等处罚措施。
(2)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严惩不贷。
5.推动医疗服务的信息化建设(1)加强对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的信息化建设指导,推动其数字化转型,提高服务的科技含量。
(2)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通,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实施策略和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医疗服务监督常见违法案件查办指南
医疗服务监督常见违法案件查办指南医疗服务监督常见违法案件查办指南模拟案例部分撰写要求为完善《医疗服务监督常见违法案件查办指南》的内容,使《指南》的实际应用更为充分,依照专家提出撰写模拟案例的意见,各有关省、市卫生监督所,按照“北京会议”的分工,分不撰写模拟案例,现就模拟案例的撰写提出以下要求。
一、模拟案例差不多框架模拟案例原则上分为三个部分,即案情简介、案件评析和摸索与建议。
二、案情简介部分应撰写的内容案件差不多情形的简要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违法主体1、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应描述为“某医疗机构”、“某门诊部”或“某诊所”。
2、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以医疗机构名义开展诊疗活动的,应描述为某某人以“某门诊部”或“某诊所”名义开展诊疗活动。
3、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的,应描述为某某人。
(二)违法情节1、违法行为的发觉。
如监督机构日常监督检查、接到举报投诉后专项检查等。
2、违法行为的事实。
如某诊所某人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擅自开展诊疗活动;某门诊部未取得性病诊疗资质擅自开展性病诊疗活动等。
3、违法行为的强度(严峻程度)。
如某诊所有3名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擅自开展诊疗活动;某某在某诊所无医师执业证书从事了3个月的诊疗活动等。
违法情节的描述要针对相关法律适用情形尽量详细描写、力求全面。
(三)要紧证据及收集方法1、依照违法情节的设定,描述需要取得的证据。
2、依照调查取证的难易情形,描述取证的方法技巧。
(四)行政处罚情形1、违法行为违反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条款的认定。
2、实施行政处罚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条款。
3、做出的行政处罚的决定。
(五)其它1、涉嫌刑事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
2、其它行政部门管辖的事项,移送有管辖权的行政部门。
三、案件评析部分撰写的内容依照模拟案例的具体情形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评析。
1、违法主体的确认。
2、证据与违法行为的印证关系。
3、法律适用的准确性。
2024年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总结
2024年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总结2024年,我国医药领域反腐工作继续深入推进,集中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医药购销、医疗服务等关键环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有效净化了医药行业环境。
一、工作进展情况1. 明确整治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密结合医药领域实际,明确整治重点,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集中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整治工作聚焦医药购销、医疗服务、药品审批、医保支付等关键环节,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保经办机构的监督,查处一批典型案件。
2. 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形成强大震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肃查处医药领域腐败问题。
2024年,全国共查处医药领域腐败案件XX起,涉及XX名领导干部。
其中,涉及医院院长、党委书记等“一把手”的案件XX起,彰显了反腐工作的高压态势。
3. 深化系统治理,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在查处个案的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注重深化系统治理,推动医药行业规范发展。
针对医药购销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相关部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规范医药购销行为。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群众就医权益。
4. 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医药领域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
通过举办廉洁从业培训、典型案例通报、廉洁文化建设等形式,教育引导医药领域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自觉抵制腐败。
5. 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建立工作协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医药领域腐败问题。
同时,加强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打击医药领域腐败的合力。
二、存在问题1. 医药领域腐败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虽然近年来我国医药领域反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腐败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医疗服务质量投诉与处理制度
医疗服务质量投诉与处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建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全部与医疗服务质量投诉与处理相关的工作,包含患者投诉、处理流程、责任追究等。
第三条医疗服务质量投诉与处理应遵守法律法规、伦理道德和医疗行业的相关规定,敬重患者的合法权益,乐观解决患者投诉问题。
第二章投诉受理与处理流程第四条患者投诉途径:患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投诉:1.口头投诉:患者可以在医院内任何相关部门进行口头投诉;2.书面投诉:患者可以通过电话、邮件、信件等方式向医院投诉;3.在线投诉:患者可以通过医院官方网站或其他指定平台进行在线投诉。
第五条投诉受理:1.口头投诉:医院相关部门应立刻受理并记录相关内容,同时向患者供应书面投诉渠道;2.书面投诉:医院应当在接到书面投诉后3个工作日内进行受理,并向患者供应反馈看法和处理流程;3.在线投诉:医院应设立特地的在线投诉受理平台,对在线投诉及时受理并供应回复看法。
第六条投诉处理流程:1.投诉受理:医院相关部门收到投诉后,应立刻受理,并记录相关内容;2.调审核实:医院应对投诉内容进行调审核实,同时可以与患者进一步沟通,收集证据料子;3.处理决策:医院应依据调审核实结果,进行处理决策,包含问题解决、责任追究等;4.处理通知:医院应向患者及时通知处理结果,并解释相关处理决策的理由;5.处理登记:医院应将投诉处理结果进行登记,包含处理看法、决策依据、处理人员等信息;6.投诉分析:医院定期对投诉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并进行问题研讨和改进措施的订立。
第三章投诉处理责任追究第七条投诉处理责任追究:1.医院内部涉及投诉处理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对投诉工作负责,并组织实施好相关的投诉处理流程;2.若投诉涉及医务人员,医院将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内部调查,对涉事医务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包含警告、记过、记大过、开除等;3.若投诉涉及医院管理人员,医院将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内部调查,对涉事管理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包含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辞职等;4.若投诉涉及违法行为,医院将搭配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追究。
医疗服务安全隐患及事故的举报奖赏条例
医疗服务安全隐患及事故的举报奖赏条例一、背景为了加强医疗服务的安全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服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患者的生命和身体安全,制定本条例。
二、定义1. 医疗服务安全隐患:指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伤害的潜在风险和问题。
2. 医疗服务事故:指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导致患者伤害的事件。
三、举报奖赏1. 对于发现并举报医疗服务安全隐患的人员,一经核实属实,将给予适当奖励。
2. 对于发现并举报医疗服务事故的人员,一经核实属实,将给予更高额的奖励。
四、举报流程1. 举报人应当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部门提交书面举报材料,包括举报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举报的医疗机构名称、具体的安全隐患或事故描述等。
2. 卫生监督部门收到举报材料后,将进行核实,并进行必要的调查取证工作。
3. 核实属实的举报将得到相应的奖励,奖励金额将根据举报的严重程度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五、保护举报人权益1. 对于提供真实有效举报的人员,将保护其个人信息不被泄露,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 对于恶意捏造事实进行举报的人员,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监管部门责任1. 卫生监督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服务安全隐患及事故的举报奖赏制度,并定期公布奖励政策和实施情况。
2. 卫生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七、奖励资金来源奖励资金将从卫生监督部门的预算中划拨,确保奖励制度的顺利实施。
八、法律效力本条例经卫生监督部门批准后生效,并作为医疗服务安全管理的参考依据。
以上为《医疗服务安全隐患及事故的举报奖赏条例》的内容。
2024年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计划(二篇)
2024年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计划为____和____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保持高压态势,坚持标本兼治,深入推进源头治理,加强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行风建设,根据《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意见》,制定本要点。
一、严格规范医药购销行为(一)健全完善药品和高值耗材供应保障体系。
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部分药品价格谈判机制。
全面启动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规范化建设和互联互通。
规范和推进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
着手建立常态短缺药品储备,推动基本药物小品种定点生产试点,保障重点小品种药、低价药供应。
(二)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单位涉税案件的查处。
建立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治理医药购销领域涉税违法问题,巩固医药卫生行业____使用情况专项整治成果。
(三)开展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行业信用建设。
开展行业信用评价、信用建设和信用培训工作。
完善医药购销不良信息记录采集平台,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公开和公示。
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以核实票据资金流向与药品物流流向一致性为抓手整治“____走票”行为,开展药品经营企业监督检查。
二、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四)全面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细化完善便民利民措施,优化门(急)诊流程,全面推行预约诊疗,实行同级、上级医院同类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
研究开展信息惠民工程居民健康信息服务试点工作,并完善院前医疗急救、对口支援、远程医疗、医疗质量和安全等相关政策。
应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方法,开展医疗质量、收费和成本监测,推动医疗机构控费工作。
(五)继续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继续推广“阳光医药”电子监察试点工作。
(六)继续狠抓“九不准”相关制度落实。
广泛宣传卫生系统先进典型,树立良好道德风尚。
健全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制度。
三、加大相关改革力度(七)继续指导地方各级财政加大政府卫生计生投入。
医疗器械市场违法行为举报与处理指南
民事责任是指因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如赔偿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等。
04
刑事责任是指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依法应追究的刑事责任,如生产、 销售伪劣医疗器械罪等。
违法行为的追究和处罚
对于医疗器械市场的违法行为 ,相关行政部门将依法进行调 查和处理,对违法企业和个人
进行处罚。
3
对于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将根据其在违法行为 中的地位、作用、过错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并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06 加强医疗器械市 场监管的措施和 建议
加强监管措施介绍
建立健全医疗器械监管体系
包括完善监管法规、加强监管机构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和技能等方面,确保对医疗 器械市场的全面有效监管。
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作出处理 决定,包括警告、罚款、吊销 许可证等措施。
受理举报
接收并记录举报信息,确认举 报内容是否属于医疗器械市场 违法行为。
立案调查
经初步核实后,如确有必要, 将立案并进行深入调查。
执行与监督
确保处理决定的执行,并对执 行情况进行监督。
调查取证和证据保全
调查手段
采用现场检查、询问当事人、调阅相关资料 等方式进行调查。
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
加强医疗器械知识宣传
鼓励公众参与监管
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宣传医疗 器械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医疗器械 的认知和了解。
建立医疗器械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 ,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医疗器械市场的 监管工作,及时发现和举报违法行为 。
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等组织加强行 业自律,建立行业诚信体系。同时, 加强社会监督力量,发挥媒体和公众 的监督作用,共同维护医疗器械市场 的秩序和安全。
医药领域案件查办存在的问题
医药领域案件查办存在的问题
医药领域案件查办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专业化人才:目前,很多地方的执法人员在药品案件查办中仍存在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导致案件办理效率低下。
这可能影响案件的调查和审判,使得一些违法者逃脱法律的制裁。
2. 医疗系统腐败问题严重:医疗领域的腐败问题仍然存在,一些领导干部价值观、政绩观出现问题,医院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责任,导致医生滥用药物、滥检查等行为,损害了患者利益。
同时,医疗领域利益链条长,一些环节透明度低,权力缺少有效监管,给腐败留下了可乘之机。
3. 制度设计和规范不完善:在医疗器械、耗材采购等方面缺乏完备的制度设计和规范,导致部分医务人员自主权太大,由此可能产生腐败问题。
4. 监管不力:药品安全监管部门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的监管不够严格,导致一些假药、劣药流入市场,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
同时,对医疗机构的监管也存在漏洞,一些医疗机构存在乱收费、过度治疗等问题。
5. 信息透明度不足:医药领域的信息透明度不足,医生和患者很难获取药品的真实价格、药品质量等方面的信息,这可能导致医生和患者受到误导或欺诈。
6. 法律制度不健全:医药领域的法律制度还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一些违法者可能利用这些漏洞规避法律制裁。
同时,法律的处罚力度也不够大,对违法者的威慑力有限。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医疗系统的监管力度,完善制度设计和规范;加强药品安全监管,提高信息透明度;完善法律制度,加大违法者的处罚力度。
2023年医疗服务不规范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2023年医疗服务不规范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在当前医疗服务行业中,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权益和就医体验,也加剧了医患矛盾。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特制定本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本次专项整治工作的目标是:彻底整治医疗服务中的不规范行为,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管理体制,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切实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和医疗安全。
二、工作措施(一)建立监督机制和责任体系1. 成立由相关部门、医疗卫生行业协会和患者代表组成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整治工作。
2. 制定医疗服务不规范行为整治工作责任清单,明确相关部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分工,确保责任到人。
(二)完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 深入研究医疗服务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不足,修订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2. 加强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完善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培训和管理1. 加大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训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2. 完善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对服务不规范的医务人员进行处理和问责。
3. 鼓励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四)加强宣传教育和舆情管理1. 组织开展医疗服务宣传教育活动,向患者普及合理就医知识,引导患者正确对待医疗服务。
2. 加强医疗服务舆情的监测和处理,及时回应患者的诉求,避免舆情扩大化和升级化。
(五)严厉打击欺诈和虚假广告1. 加大对医疗广告的监管力度,严禁虚假宣传和夸大医疗效果的行为。
2. 加强对医疗诊疗费用的监管,严厉打击医疗服务中的欺诈行为。
三、工作机制(一)建立监督检查制度1. 成立专门的医疗服务不规范行为举报投诉处理机构,接收和处理患者的投诉和举报。
2. 定期开展医疗服务质量抽查和突击检查,对发现的不规范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医院医院售后服务流程(投诉处理)
医院医院售后服务流程(投诉处理)标题:医院售后服务流程(投诉处理)引言概述:医院作为服务行业的一部分,售后服务流程尤为重要。
其中,投诉处理是医院售后服务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从医院售后服务流程中的投诉处理方面展开讨论,以帮助医院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患者体验。
一、投诉接收阶段:1.1 患者投诉方式多样化:患者可以通过电话、邮件、在线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投诉。
1.2 专人接听投诉电话: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投诉接待电话,并指定专人接听,及时记录患者投诉内容。
1.3 建立投诉接收流程: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投诉接收流程,确保每一位患者的投诉都能够得到及时处理。
二、投诉处理阶段:2.1 投诉内容分类:医院应将投诉内容进行分类,分为医疗质量问题、服务态度问题、费用问题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2.2 调查核实:医院应派专人对投诉内容进行调查核实,了解事实真相,避免一刀切的处理方式。
2.3 制定处理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医院应制定具体的处理方案,包括赔偿、道歉、整改等,以满足患者的合理诉求。
三、投诉反馈阶段:3.1 反馈处理结果:医院应及时向患者反馈处理结果,告知具体的处理措施和解决方案。
3.2 接受监督:医院应接受患者对处理结果的监督,确保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3.3 建立长效机制:医院应建立长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对重复投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四、投诉记录与分析:4.1 记录投诉数据: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投诉记录系统,对每一起投诉进行记录并进行分类统计。
4.2 投诉数据分析:医院应定期对投诉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4.3 持续改进:医院应将投诉处理作为持续改进的动力,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患者满意度。
五、培训与提升:5.1 培训投诉处理人员:医院应定期对投诉处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2 建立投诉处理团队:医院应建立专门的投诉处理团队,协调处理各类投诉事件,提高处理效率。
医院医院售后服务流程(投诉处理)
医院医院售后服务流程(投诉处理)标题:医院售后服务流程(投诉处理)引言概述:医院作为人们就医的重要场所,提供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在医院服务过程中,难免会浮现一些问题和投诉,因此医院售后服务流程尤其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医院售后服务流程中的投诉处理部份。
一、投诉接收阶段1.1 确定投诉渠道: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投诉接待处,明确投诉电话、邮箱等渠道,方便患者进行投诉。
1.2 接待投诉人员:医院应派专业的接待人员接待投诉患者,耐心听取投诉内容,并及时记录。
1.3 确认投诉信息:接待人员应核实投诉患者的身份和投诉内容,确保信息准确。
二、投诉处理阶段2.1 分类处理:医院应根据投诉内容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处理,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2.2 调查核实:医院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了解事实真象,避免浮现误解或者偏见。
2.3 商议解决:医院应积极与投诉患者商议解决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尽快落实。
三、投诉回访阶段3.1 跟进处理情况:医院应及时跟进投诉处理情况,了解解决效果,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3.2 进行满意度调查:医院可邀请投诉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整体评价。
3.3 提出改进建议:医院应根据投诉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服务流程和提高服务质量。
四、投诉记录与分析4.1 记录整理: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投诉记录系统,将投诉情况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
4.2 统计分析:医院可定期对投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投诉热点和趋势,及时改进服务。
4.3 做好总结:医院应根据投诉记录和分析结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售后服务流程。
五、投诉处理结果反馈5.1 反馈投诉患者:医院应向投诉患者及时反馈处理结果,让患者了解医院的态度和努力。
5.2 改进服务措施:医院应根据投诉处理结果,及时调整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5.3 提升医院形象:通过积极处理投诉,医院能够树立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患者选择就医。
医院医院售后服务流程(投诉处理) (2)
医院医院售后服务流程(投诉处理)在医院就诊时,患者不仅关注医疗技术和医护水平,还关注医院的售后服务流程,尤其是投诉处理流程。
医院的售后服务流程对于维护医院声誉、提升患者体验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医院售后服务流程中的投诉处理部分。
一、投诉渠道1.1 电话投诉:患者可以通过医院提供的客服电话进行投诉,通常会有专门的投诉热线。
1.2 网络投诉:医院通常会在官方网站或其他平台上设置在线投诉通道,患者可以在网上填写投诉表格。
1.3 面对面投诉:患者也可以直接到医院的投诉窗口进行投诉,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沟通。
二、投诉受理2.1 信息登记:医院接到投诉后,会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投诉内容等。
2.2 受理部门:医院会将投诉转交给专门的投诉处理部门进行处理,确保投诉得到及时处理。
2.3 反馈通知:医院会在收到投诉后尽快向患者发送反馈通知,告知投诉已受理并将尽快处理。
三、投诉调查3.1 调查核实:医院会对投诉内容进行核实和调查,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
3.2 问题定位:医院会找出问题的具体原因和责任方,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3.3 解决方案:医院会与患者协商并提出解决方案,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和要求。
四、问题处理4.1 整改措施:医院会对存在问题的部门或个人进行整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4.2 补偿安抚:对于因医院失误或疏忽导致的投诉,医院会提出合理的补偿方案,安抚患者情绪。
4.3 效果评估:医院会对问题处理的效果进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并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五、投诉反馈5.1 跟进服务:医院会对投诉问题进行跟进服务,确保患者满意度提升。
5.2 反馈建议:医院会根据投诉情况和患者建议,改进医院的售后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5.3 持续改进:医院会将投诉处理情况作为改进的重要参考,持续改进售后服务流程,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医院声誉。
综上所述,医院的售后服务流程中的投诉处理环节至关重要,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投诉渠道、受理流程、调查机制、问题处理和反馈机制,确保患者的投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声誉。
医疗服务投诉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保障患者合法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时有效地处理医疗服务投诉,维护医患关系和谐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发生的各类医疗服务投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医疗服务投诉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协调、监督医疗服务投诉处理工作。
2. 设立医疗服务投诉处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处理医疗服务投诉事宜。
3. 医务科、护理部、行政科等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配合医疗服务投诉处理办公室开展工作。
四、投诉处理流程1. 患者或家属投诉(1)患者或家属向医疗机构提出口头或书面投诉。
(2)医疗服务投诉处理办公室接收投诉,并做好记录。
2. 调查核实(1)医疗服务投诉处理办公室根据投诉内容,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
(2)调查过程中,应保护患者隐私,确保调查的客观、公正。
3. 处理方案(1)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处理方案,报医疗服务投诉处理领导小组审批。
(2)处理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责任认定、处理措施、整改措施等。
4. 实施处理(1)按照批准的处理方案,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2)在处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及家属的反应,确保处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5. 后续跟踪(1)医疗服务投诉处理办公室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2)对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处理方案,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五、应急措施1. 遇有重大医疗服务投诉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处理小组,负责指挥、协调、监督投诉处理工作。
2. 重大医疗服务投诉事件的处理结果,应报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
3. 对投诉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投诉处理机制。
六、附则1. 本预案由医疗服务投诉处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 本预案如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为准。
(售后服务)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售后服务)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2011年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纪委五次全会、全国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纠风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进壹步做好2010年全院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壹、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卫生工作目标,以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轻群众负担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且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坚决治理药品回扣、开单提成、收受红包、乱收费、滥检查等行为,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减轻人民群众不合理的医药费用负担,进壹步加强行业作风制度建设,确保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为卫生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主要任务(壹)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1.切实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大力推进医院廉洁文化建设,大力宣传表彰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的先进典型,促进广大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制不正之风的能力。
认真落实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
结合贯彻落实执业医师定期考核制度,加强调查研究和监督检查,进壹步健全完善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办法和标准。
于青年人中树立良好的行业风气,热心为患者服务,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医疗卫生行业服务“窗口”建设。
深化和完善院务公开工作。
进壹步完善医院办事公开、信息公开制度,进壹步完善公开目录,规范公开载体,切实做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收费标准、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群众投诉调查处理结果为重点的信息公开。
要建立健全公开工作各项制度,加强对办事公开工作的监督,健全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制度,医院内部重要事项要经职代会审议,涉及职工利益的事项要及时向职工公开。
加强医患沟通,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疗服务投诉责任追究制度(三篇)
医疗服务投诉责任追究制度是指对医疗服务投诉进行调查、核实,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究的法律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医疗服务投诉责任追究制度一般包括以下要点:1. 投诉渠道:设立多元化的投诉渠道,包括电话、互联网、邮件等方式,方便患者随时投诉。
2. 投诉调查:对患者投诉的问题进行调查和核实,了解投诉的具体情况和问题。
3. 责任追究:对涉及医疗错误、不当行为等问题的责任人进行追究,包括医生、护士、医院管理人员等。
4. 处罚措施:对投诉的责任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如警告、罚款、扣分等,以便让其意识到错误和问题,并引起其他医务人员的警示作用。
5. 救济措施:对投诉的患者提供相应的救济措施,包括赔偿、补偿、退费等,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
医疗服务投诉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够强化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能够倒逼医疗机构进行自我管理和整改,推动医疗行业的良性发展。
医疗服务投诉责任追究制度(二)是指对医疗服务中出现的投诉问题,通过一定的规范和程序,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进行追究的制度。
医疗服务投诉责任追究制度的目的是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规范操作,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投诉责任追究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 投诉平台和渠道:建立投诉平台和渠道,让患者能够方便地向医疗机构投诉,并对投诉问题进行受理和处理。
2. 投诉处理程序:明确投诉处理的程序和流程,确保投诉能够及时、公正、有效地解决。
3. 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投诉问题进行调查和核实,确定责任主体,并依法追究其责任。
4. 处罚措施: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存在违规行为的,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如罚款、停业整顿等。
医疗服务投诉责任追究制度的实施需要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同时也需要患者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监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售后服务)医疗服务监督常见违法案件查办指南医疗服务监督常见违法案件查办指南医疗服务监督常见违法案件查办指南模拟案例部分撰写要求为完善《医疗服务监督常见违法案件查办指南》的内容,使《指南》的实际应用更为充分,根据专家提出撰写模拟案例的意见,各有关省、市卫生监督所,按照“北京会议”的分工,分别撰写模拟案例,现就模拟案例的撰写提出以下要求。
壹、模拟案例基本框架模拟案例原则上分为三个部分,即案情简介、案件评析和思考和建议。
二、案情简介部分应撰写的内容案件基本情况的简要描述,应包括以下内容。
(壹)违法主体1、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应描述为“某医疗机构”、“某门诊部”或“某诊所”。
2、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以医疗机构名义开展诊疗活动的,应描述为某某人以“某门诊部”或“某诊所”名义开展诊疗活动。
3、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的,应描述为某某人。
(二)违法情节1、违法行为的发现。
如监督机构日常监督检查、接到举报投诉后专项检查等。
2、违法行为的事实。
如某诊所某人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擅自开展诊疗活动;某门诊部未取得性病诊疗资质擅自开展性病诊疗活动等。
3、违法行为的强度(严重程度)。
如某诊所有3名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擅自开展诊疗活动;某某于某诊所无医师执业证书从事了3个月的诊疗活动等。
违法情节的描述要针对关联法律适用情况尽量详细描写、力求全面。
(三)主要证据及收集方法1、根据违法情节的设定,描述需要取得的证据。
2、根据调查取证的难易情况,描述取证的方法技巧。
(四)行政处罚情况1、违法行为违反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条款的认定。
2、实施行政处罚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条款。
3、做出的行政处罚的决定。
(五)其它1、涉嫌刑事违法的,移送司法机关。
2、其它行政部门管辖的事项,移送有管辖权的行政部门。
三、案件评析部分撰写的内容根据模拟案例的具体情况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评析。
1、违法主体的确认。
2、证据和违法行为的印证关系。
3、法律适用的准确性。
4、案件查处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5、有关问题的讨论。
四、思考和建议根据模拟案例所涉及的卫生行政处罚关键知识点展开论述,例如:1、法律适用的思考。
2、认定违法行为的体会3、处理该类模拟案例的建议。
附:江苏省提供的参考稿件某执业医师超出医师执业证书注册执业地点开展诊疗活动案【案情简介】(壹)责任人某门诊部(二)违法情节某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员对辖区内某门诊部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门诊部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为内科、外科、妇科、检验科,负责人李某。
外科医生王某持有《医师执业证书》,注册的执业地点为某县人民医院,独立从事诊疗活动,开具处方,李某称王某刚到门诊部工作1个月,正于试用期,试用结束后,再为其办理变更手续;内科医生张某持有《医师执业证书》,注册的执业地点为某学校附属医院,独立从事诊疗活动,开具处方,李某称张某2个月前来门诊部工作,正于为其办理变更手续,且出示了某区卫生局的受理证明;妇科医生蔡某持有《医师执业证书》,注册的执业地点为某市妇幼保健院,独立从事诊疗活动,开具处方,李某称蔡某是门诊部以会诊名义请来的专家,每周三次专家门诊,每次付给其100元劳务费,但未办理任何会诊、合作手续,经对某市妇幼保健院调查,院方称不知道蔡某出外会诊情况。
(三)主要证据及收集方法1、询问笔录分别对负责人李某、外科医生王某、内科医生张某、妇科医生蔡某以及药房、护理等有关工作人员制作询问笔录,确认上述违法事实。
询问笔录注重固定《医师执业证书》变更、医师独立从事诊疗活动且开具处方及私自外出会诊等事实。
2、书证、物证(1)外科医生王某、内科医生张某、妇科医生蔡某开具的处方、门诊日志及关联治疗单、诊疗记录,以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形式固定;(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本及副本复印件,负责人李某、外科医生王某、内科医生张某、妇科医生蔡某《医师执业证书》及《医师资格证书》复印件,关联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等。
复印件经关联人员确认后签名,且注明和原件壹致。
3、现场检查笔录客观记载该门诊部违法当事人从事的诊疗科目及诊疗活动现场情况。
注重和询问笔录、书证和物证的互相印证,互为补充,全面客观反映和案件有关的违法事实。
(四)适用法律和处罚情况市卫生局认定,该门诊部使用未取得处方权的外科医生王某、内科医生张某、妇科医生蔡某独立从事诊疗活动,开具处方,违反了《处方管理办法》第八条第壹款、第十二条和第四十七条的规定,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第五十四条第壹项的规定,责令该门诊部立即改正,给予2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案件评析】本案的查处存于几个值得讨论的地方。
其壹,内科医生张某虽然执业地点不于该门诊部,可是门诊部正于为其办理变更手续,且出示了某卫生局的受理证明,因此有人提出,依据“卫生部关于非法行医有关问题的批复”(卫政法发【2007】185号)的规定:“已取得《医师资格证书》,且具备申请执业注册条件的医师,非本人原因导致未获得《医师执业证书》前,于其受聘的预防保健机构和工作时间内的执业活动不属于非法行医”,应该不予行政处罚。
笔者认为关于“非法行医”,卫生法规中且没有明确阐述,《卫生部关于对农村非法行医依法监督工作中有关问题的批复》(卫监督发〔2004〕312号)“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为非法行医”,《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争议中超范围行医性质认定问题的批复》(卫医发〔2005〕63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其开展脑外科手术的行为是属于诊疗活动超过登记范围,不属于‘非法行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8〕5号)第壹条“具有下列情形之壹的,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壹款规定的‘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壹)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二)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三)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四)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五)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综上所述,“非法行医”不完全等同于“违法行医”,本案内科医生张某已于原执业单位获得《医师执业证书》,取得了原执业单位的处方权。
《处方管理办法》是规范处方管理的特别规定,尽管该门诊部正于为其办理执业注册的变更手续,可是尚未获得批准。
《卫生部关于执业医师麻醉药品处方权资格认定及关联问题的批复》(卫医发【2000】348号)“按照《执业医师法》及有关规定,医师处方权(包括麻醉、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的资格认定及考核培训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可见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医师处方权的资格认定;开具处方是医师的执业活动,《处方管理办法》第八条第壹款:“经注册的执业医师于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可见擅自变更执业地点的,不能于新的执业地点取得处方权。
因此,该门诊部于张某执业变更手续尚未办结的情况下,让其独立从事诊疗活动,开具处方,市卫生局认定其违反《处方管理办法》关联规定是正确的。
其二,妇科医生蔡某注册的执业地点为某市妇幼保健院,但该门诊部却让其独立从事诊疗活动,开具处方,蔡某未经原单位准许,未办理会诊手续,私自收取会诊费,而《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第十六条:“医师变更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等注册事项的,应当到注册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注册手续,且提交医师变更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以及省级之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但经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批准的卫生支农、会诊、进修、学术交流、承担政府交办的任务和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义诊等除外”,因此有人认为应该按照《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予以查处,而不应适用《处方管理办法》。
笔者认为,《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第二条第壹款“本规定所称医师外出会诊是指医师经所于医疗机构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本案从妇科医生于该门诊部的执业情况来见,且不是为“特定的患者”而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而是为谋取私利,私下定期到该门诊部坐诊的壹种行为,且不是法定意义上的“会诊”,因此,该市卫生局适用《处方管理办法》作出处罚是妥当的。
其三,笔者认为忽视了对违规医师的处理是本案的不足之处,《处方管理办法》第五十七条:“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壹的,按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由县级之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之上壹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壹)未取得处方权或者被取消处方权后开具药品处方的”,本案应该对外科医生王某、内科医生张某、妇科医生蔡某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依法查处。
【思考和建议】执业医师超出医师执业证书注册执业地点开展诊疗活动的现象,于现实生活中是常常发生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壹是医师经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批准的卫生支农、会诊、进修、学术交流、承担政府交办的任务和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义诊以及急救等行为,这是符合《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要求的。
二是医师私自于外设置固定的诊疗场所开展诊疗活动的,依据《卫生部关于对医疗市场监督执法中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的批复》(卫政法发〔2005〕81号)第壹条“壹、对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非法设立诊疗场所进行医疗活动的行为,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应该视为无证行医予以查处。
三是医师私自于外入户行医或无固定地点行医,即所谓的“游医”,对于这种情况,《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第壹款“医师经注册后,能够于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可是该义务条款无相应的明确罚则,所于地卫生行政部门可依据《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第十八条“于考核周期内,拟变更执业地点的或者有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所列情形之壹但未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师,应当提前进行考核”,第二十七条第二项“医师于考核周期内有下列情形之壹的,考核机构应当认定为考核不合格:(二)未经所于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擅自于注册地点以外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进行执业活动的”,可按照第二十六条“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能够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且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由考核机构再次进行考核。
对考核合格者,允许其继续执业,但该医师于本考核周期内不得评优和晋升;对考核不合格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处理。
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依据《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第壹项查处。
四是医师未经许可私自外出会诊,违反了《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第二条、第十七条的规定,依据《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条的规定,建议由所于医疗机构记入医师考核档案;经教育仍不改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