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修补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钢大包围修补剂
hc360慧聪网汽车维修与保养行业频道2004-04-02 08:35:45
该汽车玻璃钢大包围修补剂系列是由玻璃钢修补树脂(配催促剂及固化剂)、玻璃纤
维加固网、硬性塑料修补胶、硬性塑料原子灰等组成。专业修复汽车玻璃钢大包围等硬性塑料饰件的损坏、断裂、穿孔、变形、缺损,并提供整套的技术咨询培训及材料供应。
汽车玻璃钢大包围修补材料:
序号名称规格
01硬性塑料修补胶2X 50ml/套
02玻璃钢修补剂1L/罐
03玻璃纤维加固网3M/包
04硬性塑料原子灰1KG/罐
玻璃钢船体分片成型工艺及对分段成型的探讨
2003-6-6 13:13:33 姚树镇人气:3381
引言
玻璃钢船舶的生产工艺是伴随着生产的发展而逐步进展的。我国在60年代至70年
代前期,基本上是整体模具成型(早期为阳模,以后逐渐转为使船体外表光洁的阴模),期间虽然也曾有过半模成型法,但所采用的工艺仍为阳模,分两半成型后在龙骨中剖面处采用机械连接再加包玻璃钢,拼合后再打磨,上油漆,由于不能采用胶衣层,故而外表甚为粗糙。在整体成型时,工人作业条件差,质量也难以保证。经过研究,推出了分片组合(哈夫)式模具,带定位和脱模装置,并在模具下设轮子,可在地面轨道上移开和组合,但还是整体成型,只是脱模较为方便。7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国外的工艺技术逐渐传入,玻璃钢造船工艺及造模工艺也有了发展,模具表面光洁度有
了进一步提高,且把模具做成可任意移动位置(即改有轨式为无轨式),分开后可转动一
定角度,以方便操作(见图1)加上使用抛光技术,模具的表面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保证了产品外观的光洁美观。在成型工艺上,过去很多生产厂习惯于一次成型完毕,好处是成型时间短、生产进度快,免去了二次成型的麻烦,但不足之处是操作人员多,劳动强度大,质量不易控制。为保证质量,有的单位采用了国外常用的多次成型法,即每次成型两层增强材料,一条艇体分若干次成型完毕。这种施工方法的好处是质量容易控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施工周期长,需采用专用的适于多次成型的树脂,因而,在批量小、
模具少的情况下不宜采用。
随着玻璃钢造船业的不断发展,玻璃钢船的尺度不断加大,一次成型的弊端日渐引
起重视。例如一条9m长的救生艇,在成型艇体时需要近30人集中操作,进入艇体内悬
挂式操作架上工作的人较多,在成型龙骨部位时,还要跪着作业,劳动强度大,操作环
境恶劣,工人要求改善作业条件的呼声很高。为此,在组合式模具的基础上,实行了分
片操作、组合成型的新工艺。这种工艺是把组合式模具拆开,调整到一定角度,操作工人可就地站立及在模外搭设的跳板上操作,免除了跪式作业,减少了操作人员,通风状
况也有了改善。分别成型好后,在一定时间内把模具拼合,再处理拼合的部份,即成为 符合要求的艇体。这是大型玻璃钢制品层糊作业工艺的一大进步,它对于成型尺寸日趋
增大的船舶产品来说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由分片成型组合可进一步发展成大型船舶的分 段分片成型组合,对于其它大型玻璃钢制品的成型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现将有关情况 介绍如下。
2分片成型工艺
2.1如何分片
操作上的分片实际上决定于模具的分片。模具的分片方式一般均是纵向分,多为对
称式,有分成 2~3片的,也有分成 4~5片的。分片的界面常设在难于脱模之处,如图
2 所示。
2.2拼合区的设计
拼合区即分片作业后拼合时的胶接作业范围。它是分片成型的重要部位,是拼合成
型质量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拼合区由增宽区及两旁的接缝区组田2井片示敲图
其算式为
b=2k ( nl a1+ n2a2+n3a3+ .... )+c
式中:b 为拼合区宽度(展开计算)(mm );
k 为厚度系数,通常取 30〜40;
nl ……为各种规格增强材料尾数;
al ....为各种规格增强材料厚度 (mm );
c 为接缝增宽,视部位而定,通常长玄100mm
目前常用的增强材料大多是规格为 0.18〜0.24mm 及0.4〜0.5mm 的玻璃布,并要用
部分250~600g/m2的玻纤毡,为方便起见,可将上式简化为:
b=2k (0.2 n1+0.4 n2)+c
式中将布厚度 0.18~0.24mm 的均按0.2mm 计算,0.4〜0.5mm 以及玻纤毡(表面毡除 外)均按0.4mm 计算。若用毡量较多,应接前式分别计算。
例如,一船体壳板采用 0.22mm 布4层,0.4mm 布9层,厚度系数 k 取35,接缝增
宽c 取120mm 则拼合区宽度为:
b=2X 35(0.2 X 4+0.4 X 9)+120=428^430mm
成。它以模具拼缝为中线,向两边扩展一定距离
(见图3),这段距离可通过计算确定
, 图3拼舍接琏区示圏1
得出拼合区的宽度后,应在模具上分别作出接缝区及增宽区的标记,并在施工工艺卡上写明。有时为了施工
方便,也可适当改变拼合区宽度,但一般只宜放大,
如图4。若接缝区在龙骨上部垂直面及拐角处,则将给拼合作业带来不便,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大拼合区宽度,使接缝区在艇底的平面上。
5井片作血工艺示1不宜缩小
,
2.3分片作业
主要过程是:
a)拆开组合式模具,摆放成便于作业的合适位置并加以固定。为方便操作,根据模
具边缘高度情况,适当搭设作业脚手架(见图5)。
b)清理模具,按常规方法对模具采取脱模措施。
c)上胶衣。为了保证拼合处的质量,接缝增宽处暂不上胶衣,第一遍胶衣可上到超
出接缝范围,进入增宽区约20mm第二遍胶衣则比第一遍胶衣缩进20mm即正好在接缝区边缘(见图6)。
已成黑的FRP第二邇胶衣
图6分片作业工艺示意图2
d)层糊作业。当胶衣层固化到一定程度后即按常规操作工艺进行层糊作业。第一层
增强材料铺到接合区边缘,即第二遍胶衣边缘,以后的增强材料则逐层缩进,每层错开
10〜15mm视厚度而定,厚的错开多些,错开距离是厚度a与厚度系数k的乘积,通常至少10mm ak之积不足10mm时,则取10mm),直到全部层糊完毕。
e)固化后修整。
2.4拼合作业
主要过程是:
a)拼合模具并仔细校核找正位置,在拼缝处作技术处理使之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