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杨柳青-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杨柳青-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杨柳青-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杨柳青》的基本知识和背景。

2.学习《杨柳青》的歌词,掌握歌曲的节奏和节拍。

3.使学生能够正确歌唱《杨柳青》。

4.让学生学会欣赏《杨柳青》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二、教学内容:1.歌曲《杨柳青》的介绍2.乐理知识:节奏、节拍,拍子的基本概念3.歌词的学习和歌曲的唱法4.歌曲的欣赏和分析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内容:节奏、节拍和拍子的基本概念。

2.介绍《杨柳青》的背景和歌曲特点。

第二步:了解歌曲基本知识1.教师介绍《杨柳青》的演唱者苏少的背景和作品特点,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兴趣。

2.学生一起欣赏苏少版的《杨柳青》音频,了解歌曲的基本音乐元素和特点。

第三步:学习歌曲歌词1.教师教唱《杨柳青》的歌词,重点讲解歌曲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2.学生模仿教师的演唱,练习歌曲的唱法和节奏。

第四步:唱歌练习1.教师指导学生重复演唱歌曲,同时强调歌曲的节奏和节拍。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五步:欣赏和分析1.教师放送《杨柳青》的MV或听苏少版的音频,让学生全面感受歌曲的音乐特点和艺术价值。

2.分析歌词和歌曲的文化背景,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欣赏和分析。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歌曲的唱法和节奏的掌握,学生需要多次练习。

2.歌曲文化内涵和音乐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和文化素养。

五、教学评价1.学生会正确唱出《杨柳青》,并对歌曲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有所了解和理解。

2.学生运用所学乐理知识分析和欣赏《杨柳青》的能力提高。

六、教学延伸1.学生可学习其他传统文化歌曲,进行比较和分析。

2.学生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他音乐作品中,提高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苏少版七年级⾳乐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第⼀单元:春天的旋律第1课渴望春天⼀、教学⽬标1、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2、培养学⽣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对⾳乐、对春天、对⽣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3、让学⽣初步了解有关作曲家⽣平等⾳乐与相关⽂化4、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古诗和歌曲中感受、体验⼈与⼤⾃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乐活动。

⼆、教学重、难点1、尝试⽤声⾳、速度、⼒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情。

2、认识变⾳记号,学习临时变化⾳的唱法。

三、课前准备播放⼀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欢快的⾳乐作品如:《春天在哪⾥》,创设情景,帮助学⽣从⾳乐风格上⾃然地⾛近春天。

学⽣从⽆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

四、教学过程(⼀)导⼊(在《春天在哪⾥》⾳乐声中进⼊教室)师:刚才播放的这段⾳乐⼤家应该⾮常的熟悉,能告诉我它的歌名吗?⽣:《春天在哪⾥》。

师:这⾸歌表现了什么啊?春天的歌。

现在春天的脚步也慢慢⾛近我们的⾝边,我想请同学们⽤⾃⼰熟悉的⼀些诗、歌还有词来描述⼀下春天。

师:同学们表现的⾮常的好,在这短短的⼏分钟时间内就说出了这么多关于春天的诗和歌,说明同学们对美丽的春天是多么的热爱。

1、聆听(渴望春天)师:⾸先我请同学们来欣赏⼀⾸歌曲,听完之后请你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运⽤开门见⼭的⽅法,直接让学⽣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歌曲,使学⽣熟悉旋律,熟悉⾳乐,初步体会和感受⾳乐的意境。

体会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我感受到了⼤⾃然……万物复苏等。

师:刚才个别同学谈了⾃⼰感受,那么我想那些没有举⼿的同学⼀定还在回味当中。

你们能不能给这⾸歌来添⼀个歌名呢?⽣:《渴望春天》2、简单介绍⾳乐⼤师——莫扎特的出⽣地、出⽣时间和⾮凡的⾳乐天赋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莫扎特创作师:关于他你们了解多少呢,在课前我请同学们去查找了⼀些关于莫扎特的资料,我们⼀起来分享。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声音的基本属性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掌握声音的音高、音强和音色的概念。

-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感知声音的音高、音强和音色的不同。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 掌握声音的音高、音强和音色的概念。

- 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感知声音的音高、音强和音色的不同。

教学内容和过程安排1. 引入活动通过播放不同乐器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些声音的原因和方式,并让学生描述这些声音的特点。

2. 学乐器识声音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拿到一个乐器或制作简易乐器,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不同乐器的声音,分析声音的音高、音强和音色。

3. 知识讲解老师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介绍声音的音高、音强和音色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4. 声音实验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声音实验,比较不同物体或乐器的音高、音强和音色,让学生亲自操作感知和实践这些概念。

5. 小结和评价让学生归纳总结声音的基本属性,检查学生对音高、音强和音色的理解程度。

第二单元:音乐的表现手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音乐的不同表现手法,掌握乐曲中的速度、节奏和音调变化。

- 能力目标:能够听辨速度、节奏和音调变化,感知乐曲中的情感表达。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表达的敏感性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音乐的不同表现手法。

- 掌握乐曲中的速度、节奏和音调变化。

- 能够听辨速度、节奏和音调变化,感知乐曲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和过程安排1. 引入活动通过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中的速度、节奏和音调变化,让学生描述这些变化对乐曲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影响。

2. 速度体验通过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感受不同速度下的身体动作和情感表达,加深他们对速度在音乐中的作用的理解。

3. 节奏感知通过鼓点和拍子的敲击,让学生感知不同节奏模式对乐曲的影响,培养他们的节奏感。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第1 课爱星满天一、教学目标1、准确地演唱和律动《爱星满天》,感受歌曲乐句的对称性。

2、能跟着老师的指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学习活动及目标1、学生欣赏歌曲《爱星满天》,熟悉歌词以及歌曲可分成的乐段。

2、学生学唱歌曲《爱星满天》,主要是学生通过听来达到学会演唱的目的,教师在难唱或易唱错的地方重点解决问题。

3、配合律动体验歌曲的美。

三、教学过程:1、导入:2、学生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提问: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答案:第一乐段(1-16小节),采用变化重复的两个乐句,描绘了美丽的天空带给人们的快乐和甜蜜。

第二乐段(17-32小节)稍显激动,前后明显的对比,歌唱人间高尚而纯洁的爱。

第三乐段(33-48小节)是第一乐段的缩减再现,是爱心的传递和延伸。

3、学生学唱歌曲《爱星满天》,找到变化音--,4、重点难点:后十六和小切分的演唱方法5、有感情的熟练准确的演唱歌曲。

6、配合律动来完整演绎《爱星满天》。

感受乐句和乐段的结构,体验歌曲美好真挚的感情。

(p13有完整的律动动作)四:教学反思第2课欣赏《生死不离》《流水》一、教学目标1、在5.12地震一周年冬日来临之际,再现汶川地震中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表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亲如家人、息息相关的情感。

2、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将爱心传递到需要关爱的人的身边。

3、了解古琴的音色,知道钟子期和俞伯牙的知音故事。

二、学习活动及目标本节课分为三个板块。

1、教师和学生追忆大地震2、欣赏歌曲感受歌曲3、欣赏古琴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和学生追忆大地震。

教师活动:知道吗?就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曾经生活着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们和你们一样也拥有着幸福的家庭和一样深爱着他们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级的特大地震,随着刹那的地动山摇,无数的家园灰飞烟灭,无数的躯体伤痕累累; 多少亲人,在地动山摇的瞬间骨肉分离,家毁人亡;七万个活泼的生命飞去了天堂,学生活动:面对这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你们想说什么?3、欣赏歌曲《生死不离》教师介绍歌曲创作的背景。

丰收锣鼓(民乐合奏)-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丰收锣鼓(民乐合奏)-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丰收锣鼓(民乐合奏)-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丰收锣鼓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2.学会演奏丰收锣鼓,理解合奏时乐器各自的特点;3.学习如何在合奏过程中与其他乐器协同演奏,达成和谐的整体效果;4.提高学生对音乐拍子的感知能力及节奏掌握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为丰收锣鼓的民乐合奏演奏。

三、教学步骤1. 前期准备首先,老师要对丰收锣鼓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其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特点以及在民生活中的应用。

2. 了解乐器学生在了解丰收锣鼓之后,根据老师的指导,观看一段视频,了解其他乐器的演奏方式和特点。

比如说,二胡、笛子等乐器。

3. 合奏演奏接下来,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合奏演奏。

老师先进行一个简短的示范,让学生听懂整个曲子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4. 拍子感知合奏演奏过后,老师会让学生停下来,进行拍子感知的训练。

老师会在钢琴上示范出丰收锣鼓的节奏强弱、重点,让学生跟着老师拍拍子,感知各个节奏点。

5. 质量评价最后,老师会对学生进行质量评价。

评价的方面可以从整体协调性以及个人技巧等多方面入手。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整体节奏协调度的掌握;2.合奏时乐器各自的特点及如何协同演奏。

五、教学方法本课主要教学方法为示范演奏、听力训练和互动教学。

六、教学评价1.参与度: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2.学习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3.课后作业:针对今天学到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查看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

七、教学总结在本课中,我们通过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丰收锣鼓,帮助学生了解其在民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合奏演奏时的技巧。

希望今天的课程能够对学生们起到一定的帮助,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和热爱。

中国功夫-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中国功夫-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中国功夫-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苏少版音乐七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为中国功夫。

二、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功夫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了解中国功夫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

3.能够模仿基本的中国功夫动作。

三、教学重点1.中国功夫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中国功夫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

3.基本的中国功夫动作。

四、教学过程任务一:探究中国功夫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引入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国功夫是一种传统的武术,你们知道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吗?2.组织学生在团队中查阅相关的资料,整理出中国功夫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

3.整理出重点内容:中国功夫是中国的古代武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世界各地的人们喜爱。

任务二:了解中国功夫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1.引入问题:中国功夫不仅是一种武术,还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

你们知道它都有哪些方面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吗?2.组织学生在团队中查阅相关的资料,整理出中国功夫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并在班级中进行展示。

3.整理出重点内容:中国功夫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价值主要有:强调内外修身、注重心智修养、讲究道德修为、倡导忠诚勇敢、弘扬宽容和谦虚谨慎等。

任务三:学习基本的中国功夫动作1.引入问题:经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对中国功夫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些基本的中国功夫动作吧。

2.向学生介绍基本的中国功夫动作,如弓步、穿梭步、拳阵等。

3.在课堂上进行示范,然后要求学生模仿练习,注意姿势和动作的准确性,并互相协助纠正。

五、教学评估1.知识掌握情况:针对任务一和任务二,逐一询问学生对于中国功夫的起源和文化背景是否掌握,了解到的信息是否准确。

2.操作能力:针对任务三,观察学生练习中国功夫的姿势和动作是否准确。

六、作业布置1.课后同学们可以根据课堂练习,自己练习并记录下来拳法的动作,然后在班级内进行展示。

好大一棵树-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好大一棵树-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好大一棵树-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和演唱《好大一棵树》这首歌曲。

2.学生能够了解歌曲中的乐器和音乐元素。

3.学生能够合作完成小组演唱和表演任务。

二、教学内容
1.歌曲《好大一棵树》的演唱和理解。

2.乐器和音乐元素的认识。

3.小组合作演唱和表演任务。

三、教学步骤
1. 欣赏歌曲
首先,播放《好大一棵树》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想一想这首歌讲了什么内容。

2. 表演乐器
让学生认识这首歌中的乐器,包括木琴、乐钟、小鼓、大鼓等,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这些乐器的外观和演奏方法。

3. 学习歌词
让学生一起学唱《好大一棵树》这首歌曲,教师给学生阐释歌词的歌唱技巧,强调发音和音高。

同时,让学生尝试分组合唱。

4.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为四至五人一组,让学生分工合作。

小组合唱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让学生尝试改善表演,让他们在合作领域内相互支持,帮助彼此演唱成功。

5. 表演展示
最后,让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表演成果。

整个表演过程中学生都能够互相支持,并展示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乐器和音乐元素,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歌曲中的含义。

同时,小组之间的合作也在活动中得到了加强。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给学生评估。

五、教材参考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

唱得响亮-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得响亮-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得响亮-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材背景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是针对初中七年级学生编写的一套音乐教材,内容涵盖了音乐基本知识、音乐美学、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唱歌是音乐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本篇教案针对的便是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中有关唱歌的课程内容。

二、教学目标1.了解唱歌的基本要素:节奏、音高、音色等;2.练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3.学会良好的音乐表现能力:语言、情感、动作等;4.通过学习《学猫叫》这首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学习唱歌的基本要素从唱歌前的准备开始,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身体热身活动和呼吸练习,再进入唱歌的学习。

重点讲解以下唱歌要素:(1)节奏教师可选取一些简单的歌曲,让学生学习和边打节奏,了解节拍和节奏的概念。

同时也可以通过鼓掌或敲打乐器等方式,让学生更生动地理解和感受节奏。

(2)音高教师可通过唱调、弹调的方式带领学生练习音高的掌握和准确性。

同时,也可以通过歌曲中高低起伏的音调训练学生的音高感受力。

(3)音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地发声,并教授唱歌时应该注意的音色和咬字方法。

让学生从练习咬字入手,逐渐掌握歌曲中不同音色的处理方法。

2. 练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学生在唱歌时应该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呼吸方法,这对于音乐表现和身体健康都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可以首先讲解唱歌的姿势和呼吸方法,然后导入练习,如让学生学习正确的站姿、坐姿,缓慢做深呼吸等。

3. 学会良好的音乐表现能力学生在唱歌时还需要注重良好的音乐表现能力,包括语言、情感、动作等方面。

首先,教师可通过练习发音和咬字等来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语言表达。

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情感含义,并在唱歌中表现出来。

最后,还可以通过身体动作来加强音乐表现力,如微笑、摇头、摆手等。

4. 学习《学猫叫》这首歌曲在学习了唱歌的基本要素和音乐表现能力之后,教师可以选取一首偏流行的歌曲,如《学猫叫》让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练习。

森林里的珞巴人(小合奏与人声)-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森林里的珞巴人(小合奏与人声)-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森林里的珞巴人(小合奏与人声)-苏少版七年级音乐
下册教案
课程目标
1.了解珞巴族音乐文化的特点和背景
2.学习音乐声音的分类和音高的概念
3.练习演唱和伴奏
教学内容
1.珞巴音乐文化简介
2.音乐声音的分类和音高的概念介绍
3.学习歌曲《森林里的珞巴人》的歌词和曲调
4.练习歌曲的声乐演唱和伴奏(小合奏)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通过珞巴族的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呈现珞巴族音乐文化的背景和特点。

第二步:教学
1.音乐声音的分类和音高的概念介绍,讲解乐曲中不同的声音和音高含义。

2.分享学习歌曲《森林里的珞巴人》的歌词和曲调,在整理歌曲特点和情感表达。

3.播放乐曲录音,学生认真聆听音乐,并尝试理解其中情感和故事内涵。

4.教授乐器使用技巧,并且对课堂中比较有特色的“小合奏”模式进行深入解读。

第三步:练习
1.学生进行声乐练习,练习歌曲的演唱。

2.学生进行乐器练习,练习伴奏技巧,例如三味线、葫芦丝、竹笛等重要的乐器,结合歌曲中的节奏,练习演奏时的合作精神和即兴发挥表现。

3.整合声乐和小合奏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表演技巧和表达方法,形成珞巴音乐的基本画面和氛围。

第四步:总结
总结学生对于珞巴音乐的理解和基础表现能力,鼓励学生以后在生活中时常接触和欣赏音乐,养成好的音乐习惯,为日后的人生积累充足的情感体验和表达天赋。

课程评估
通过学生的演唱和伴奏能力表现、课堂互动、练习过程中的对音乐理解的表达,电子版题目作业形式探讨珞巴族的音乐文化背景和特点,测试一段最终的珞巴音乐基础知识及常用乐器。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音乐教案一:《音乐的伴奏》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音乐的伴奏。

2.学习音乐伴奏的表达方法。

3.能够根据歌曲风格和曲调选择适合的伴奏方式。

教学准备:1.多种风格的音乐伴奏音乐片段。

2.音乐伴奏的相关介绍资料。

教学过程: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答什么是音乐的节奏。

2.介绍什么是音乐的伴奏,伴奏可以增加音乐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3.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伴奏片段,让学生体验伴奏带来的变化。

4.学习音乐伴奏的表达方法,例如和弦伴奏、节奏伴奏等。

5.分组讨论,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然后讨论和探究适合这首歌曲的伴奏方式。

6.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伴奏,并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

7.总结讨论,让学生总结什么样的歌曲适合什么样的伴奏方式。

扩展练习:1.让学生尝试用乐器伴奏自己喜欢的歌曲。

2.分组进行音乐伴奏创作比赛,评选出最佳伴奏。

音乐教案二:《音乐的情感表达》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

2.学习如何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多种风格的音乐片段,包括欢快的、悲伤的、庄重的等。

2.音乐情感表达的相关介绍资料。

教学过程: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答音乐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形式。

2.介绍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的音乐片段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

3.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情感表达。

4.学习如何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通过音乐的速度、音高、音色等元素来表达情感。

5.分组讨论,让学生选择一种情感,然后探究如何用音乐来表达这种情感。

6.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情感表达,并分享自己的思考过程。

7.总结讨论,让学生总结如何用音乐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扩展练习:1.分组进行音乐情感表达比赛,评选出最佳表达。

2.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段表达特定情感的音乐片段。

儿行千里母担忧(京剧)-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儿行千里母担忧(京剧)-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儿行千里母担忧(京剧)-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节课是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的课程,主要内容是介绍京剧曲目《儿行千里母担忧》的音乐特点和表演形式,让学生了解京剧艺术的魅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艺术的历史渊源和表演形式;2.学习《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歌曲词曲;3.掌握京剧唱腔中的声音特点;4.提高学生的音感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重点1.了解京剧艺术的历史和特点;2.学会唱《儿行千里母担忧》中的唱腔;3.掌握唱腔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环节设计1. 导入环节1.通过讲述京剧的历史渊源和表演形式引入课程;2.播放几段京剧片段,让学生欣赏并感受京剧的魅力。

2. 学习唱腔1.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学唱《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唱腔,注意正确的发声和节奏感;2.分段教唱,逐步加深对曲目的理解和演绎。

3. 情感表达1.老师要求学生表演唱腔时,注意情感的表达,深入角色的内心体验;2.通过表演,让学生体会唱腔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4. 结束环节1.播放《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完整演唱版本,让学生再次欣赏和感受;2.课堂总结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五、教学评估1.学生通过学唱与表演来感知京剧和《儿行千里母担忧》的音乐特点和表演形式,即能够准确表达唱腔所表达的情感,能够表达感受。

2.老师通过学生的表演来评估学生的音感和表演能力,老师也通过问答环节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和理解程度。

六、教学反思1.通过讲解京剧艺术的历史和特点,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京剧的渊源和意义;2.歌曲词曲让学生学起来还比较容易,现场教唱效果也很不错;3.学生在演唱时情感表达还有待提高,有些学生缺乏对角色的深入理解;4.教学应注重对情感方面的引导和训练。

以上就是《儿行千里母担忧(京剧)-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友谊地久天长-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友谊地久天长-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友谊地久天长-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友谊的含义和重要性;2.掌握合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的歌词、曲调和演唱方法;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艺术鉴赏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友谊的含义和重要性;2.合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的歌词、曲调和演唱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曲调和节奏;2.表现出歌曲的感情。

四、教学准备1.教案;2.讲台、黑板、粉笔;3.《友谊地久天长》伴奏、歌词及歌曲录音;4.音乐课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和学生互相问候,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2.让学生请出一个对朋友感恩的场景或者自己想起来的一件事,讲述一下。

2. 引入新知(10分钟)1.分析朋友对人的意义;2.讲述朋友的分类。

3. 学习与练习(35分钟)1.听一遍《友谊地久天长》的曲子,仔细品味。

2.大合唱:让学生跟着课堂上播放的歌曲,学唱《友谊地久天长》。

3.学生分组,进行歌曲分节演唱。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声乐训练,练习歌曲的音、调、速度等方面的演唱技巧。

5.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悟歌曲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4. 总结(10分钟)1.学生进行合唱演唱,并对演唱进行评价和总结;2.教师对同学们优秀的演唱和情感表达进行表扬和肯定;3.引导学生感悟到友谊的重要性,并激励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

5. 作业布置(5分钟)将学习到的歌曲录音带回家,和家人一起感受友谊的力量。

六、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友谊的价值和意义,学习到了如何感恩和维护友谊的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们的音乐鉴赏和表现能力。

这不仅有益于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他们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吹草哨儿-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吹草哨儿-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吹草哨儿-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通过学习吹草哨儿一曲,让学生了解到草哨的知识和基本演奏技能。

同时,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草原风情的魅力,激发青少年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教案所选曲目为《吹草哨儿》,该曲是一首传统蒙古族歌曲,曲调优美,简单易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分别学习草哨的基本演奏技法,如气息控制、嘴型等;并通过分组合作,演奏出整首乐曲。

三、教学过程
1. 打好基础
我们先了解什么是草哨以及草哨的历史和来源,草哨是蒙古族和某些哈尼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常用民族乐器,使用茅草或者宜兴茶壶等筒状物做成。

然后帮助学生了解草哨的演奏技法,如口型的掌握、指法的练习等,以此来为今后演奏整曲做好铺垫。

2. 整曲学习
学习整曲的过程中,我们分组教学,老师可以拆分乐曲的结构,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

一句一句教授嘴型技能、调音方法、速度控制等。

最后,将各小组学员的演奏安排到一起,一起完成整曲演奏。

3. 表演
在学习完成后,我们将邀请同学们进行表演,将所学技能发挥到淋漓尽致。

四、教学效果评价
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学生可以自主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思考,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小结
本节课程主要是通过学习吹草哨,带领学生进入草原世界,领略少数民族文化和音乐的魅力,同时也为学生增长了诸多实践技能和多姿多彩的课堂体验,对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精品】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精品】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教育部审定教材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春天的旋律第一课时渴望春天第二课时欣赏《春之声圆舞曲》、《帕米尔的春天》第三课时八孔竖笛演奏方法第二单元乐音传情第一课时爱星满天第二课时我们在一起第三单元丝竹江南第一课时无锡景第二课时杨柳青第三课时欣赏《二泉映月》及《紫竹调》第四单元梨园漫步第一课时唱脸谱第二课时儿行千里母担忧第五单元弦管和鸣第一课时彩云追月第二课时中国功夫第六单元绿色的变奏第一课时哦,林中那间小屋第二课时好大一棵树第三课时欣赏《丹顶鹤的故事》、《森林里的珞巴人》第一单元春天的旋律第一课时渴望春天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2、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尝试,在表现中体验和实现自信、交流、分享和创造的快乐。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教材分析:莫扎特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

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

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6/8拍轻快、活泼;曲式结构单纯、紧凑,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

伴奏织体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轻快、流畅,有效地起到了为旋律烘云托月的作用.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歌曲的艺术处理和创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欣赏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创设情景,帮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走近莫扎特.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

二、新课导入听赏童声合唱《渴望春天》,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三、学唱歌曲1、聆听《渴望春天》初步熟悉旋律,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彩云追月-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彩云追月-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彩云追月-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案是针对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中的《彩云追月》这一曲目而编写的。

该曲目是一首表现山水景色的器乐曲,通过表现山水、马嘶、人声等多种自然声音,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曲目,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画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2.让学生掌握乐曲的基本表演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他们能够在集体合作中感受团队的力量和美好。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理解曲目1.让学生听一遍《彩云追月》。

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以下问题:这首曲子是什么样的?它描绘了什么场景?2.介绍民乐中的二胡和琵琶,让学生了解这两种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

第二步学习演奏技巧1.让学生学习二胡和琵琶的基本演奏姿势和演奏技巧。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示范并让学生模仿。

2.将学生分为二胡组和琵琶组,让他们各自练习自己的乐器演奏技巧,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合奏练习。

第三步进行集体表演1.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表演,让他们用乐器模拟出山水、马嘶、人声等多种自然声音。

2.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山、云、月、马、人等角色,并在演奏中歌唱配合。

3.让学生进行音乐剧般的表演,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感受。

第四步总结反思1.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这首曲子的理解和感悟。

2.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看是否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标,并提出自己变得更好的建议。

四、教学评价1.结合学生的表演情况和自我评估结果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给予鼓励和建议。

2.对于表演优秀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参加校内外的演出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五、教学反思1.在教学中,要注意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2.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让学生在集体合作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团队的力量。

我们在一起-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我们在一起-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我们在一起-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简介
《我们在一起》是苏州市文化艺术教育指导中心编写的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材的一部分。

本教案主要讲述该教材中《我们在一起》这首歌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的节奏和曲调;
2.熟悉歌曲的歌词和故事情节;
3.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教学准备
1.教材和歌曲伴奏音乐;
2.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步:歌曲欣赏
播放歌曲,并让学生跟随伴奏音乐节拍扭动身体,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曲调。

第二步:歌词学习
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听一遍,然后分段学习歌词内容,掌握每个段落的情感和情节。

第三步:歌曲演唱
让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的演唱,每组学生尝试演唱一段或一句,通过小组的合作练习,提高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第四步:歌曲表演
每个小组进行精彩的表演,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在表演中展现个性和情感,并给予表演和演唱技巧上的指导和帮助。

第五步:回顾与总结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和表演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督促他们总结并反思整个过程,对照教学目标,认真分析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总结
本教案针对《我们在一起》这首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中的歌曲,通过歌曲欣赏、歌词学习、歌曲演唱和歌曲表演等方面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歌曲的节奏和曲调,熟悉歌曲的歌词和故事情节,以及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整个教育过程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15年版)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15年版)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15年版)第一节课:音乐基本要素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1.音乐基本要素:旋律、节奏、和声、节拍、音量、音色、速度等。

2.听音乐,通过音乐鉴赏和分析来初步了解各要素。

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认识音乐基本要素。

2.能够听懂简单的音乐,初步进行鉴赏和分析。

教学过程1.导入:放一首曲子,让学生感受音乐。

2.介绍音乐基本要素:用丰富的内容和实际例子进行介绍。

3.听音乐:给学生播放一首音乐,让学生尝试辨别旋律、节奏、和声等基本要素。

4.音乐鉴赏和分析:让学生分组合作,分析并讨论各个要素在这首音乐中的表现。

教学评价1.让学生检查自己是否掌握了音乐基本要素。

2.检查学生是否能够听懂一首简单音乐。

第二节课:音乐的类型与风格教学内容1.音乐的多样性: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

2.音乐的种类和风格:进行分类介绍及鉴赏。

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音乐多样性。

2.能够认识各类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简单地说说他们喜欢听什么类型的音乐。

2.介绍音乐的多样性:让学生了解各种音乐的特点和产生背景。

3.听音乐:让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片段,并通过组内讨论来了解不同音乐类型的风格和特点。

4.音乐鉴赏和分析:让学生看一些有关音乐与画面的相关视频,在音乐和画面的互动中了解不同音乐类型对画面的表现力。

教学评价1.让学生讨论,总结和分享他们对各种音乐类型的感受。

2.查看学生对不同音乐类型和风格的了解和鉴赏能力。

第三节课:音乐与情感的表达教学内容1.音乐的情感表达。

2.音乐和文字及画面的配合。

教学目标1.能够知道音乐如何表达情感。

2.能够理解音乐和文字及画面的配合。

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讲一些他们认为能够表达情感的音乐。

2.音乐和情感表达:通过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及其MV,让学生感受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

3.音乐和文字画面配合:选择一首表达明显情感的音乐,让学生配合文字或画面表达音乐所传达的意思。

教学评价1.让学生分享他们如何描述和表达音乐的情感。

【K12学习】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K12学习】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第1渴望春天(1时)第2小小的我(2时)第3八孔竖笛演奏方法(1时)第二单元《美丽的山谷》第1我们来到美丽的山谷(2时)第2森林中的回声(1时)第3口琴吹奏(1时)第三单元:海滨音诗第1大海啊故乡(1时)第2天蓝蓝海蓝蓝(1时)第3欣赏《海港之夜》《海洋和辛巴德的船》第四单元:锦绣江南无锡景(2时)一、《丰收之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哦,林中那间小屋》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第1渴望春天(1时)一、教学目标:、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2、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4、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古诗和歌曲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三、前准备:播放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欢快的音乐作品如:《春天在哪里》,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

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春天在哪里》音乐声中进入教室)师:刚才播放的这段音乐大家应该非常的熟悉,能告诉我它的歌名吗?生:《春天在哪里》。

师:这首歌表现了什么啊?春天的歌。

现在春天的脚步也慢慢走近我们的身边,我想请同学们用自己熟悉的一些诗、歌还有词来描述一下春天。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的好,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就说出了这么多关于春天的诗和歌,说明同学们对美丽的春天是多么的热爱。

、聆听(渴望春天)师:首先我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听完之后请你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

好大一棵树-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好大一棵树-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好大一棵树-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名称本教案所针对的音乐教材为《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

2. 教材内容《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涵盖了诸多内容,包括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元素、乐谱基础知识、常见的音乐形式和风格等等。

其中,有一首歌曲被广大教师与学生熟知,那就是《好大一棵树》。

3. 歌曲介绍《好大一棵树》是中国大陆歌手罗大佑创作的一首歌曲。

通过这首歌,人们可以感受到罗大佑对人世间万物的热爱与感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二、学情分析1. 学生特点本教案所针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此外,在音乐学习方面,一些学生可能有基础,但大多数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听歌和唱歌的阶段。

2. 学习目标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了解《好大一棵树》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内容;•学会使用乐器(如吉他)伴奏唱歌,并配合简单动作;•提高对音乐节奏和音高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材料:•歌曲《好大一棵树》的伴奏音乐(可以使用吉他伴奏或者钢琴伴奏);•歌曲《好大一棵树》的歌词;•一些小道具,如绿色的丝带或者绿色的纸叶子(用于配合简单动作);•课堂演讲稿,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唱歌。

2. 教学步骤步骤一:歌曲介绍首先,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歌曲《好大一棵树》作为引言,并介绍一些歌曲的背景和作曲人罗大佑的一些经历和成就,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氛围中。

步骤二:乐器演奏教师可以使用吉他等乐器,跟着伴奏演奏《好大一棵树》的前奏和间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和音高的感知能力。

步骤三:歌曲唱法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演示,让他们听懂歌词的含义。

然后,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发声和唱歌。

在歌曲演唱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点拨和调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唱歌要诀。

步骤四:简单动作和小道具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道具(如绿色的丝带或者绿色的纸叶子),并让学生配合简单动作,使他们更好地感受歌曲传达出来的思想和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六单元《哦,林中那间小屋》
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
第1课渴望春天(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2、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
4、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古诗和歌曲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1、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三、课前准备:
播放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欢快的音乐作品如:《春天在哪里》,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

学生从无意注意到
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春天在哪里》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师:刚才播放的这段音乐大家应该非常的熟悉,能告诉我它的歌名吗?
生:《春天在哪里》。

师:这首歌表现了什么啊?春天的歌。

现在春天的脚步也慢慢走近我们的身边,我想请同学们用自己熟悉的一些诗、歌还有词来描述一下春天。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的好,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就说出了这么多关于春天的诗和歌,说明同学们对美丽的春天是多么的热爱。

1、聆听(渴望春天)
师:首先我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听完之后请你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

体会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生:我感受到了大自然……万物复苏等。

师:刚才个别同学谈了自己感受,那么我想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一定还在回味当中。

你们能不能给这首歌来添一个歌名呢?
生:《渴望春天》
2、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
的音乐天赋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莫扎特创作
师:关于他你们了解多少呢,在课前我请同学们去查找了一些关于莫扎特的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

生:他是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师:同学们找了非常多的资料,现在我们也初步的了解了一些有关莫扎特的东西。

让我们走进他的歌曲中,去领略一番。

3、复听《渴望春天》
师:下面请再次欣赏《渴望春天》,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
a、歌曲的演唱形式:1、男声合唱2、童声合唱3、女声合唱
b、歌曲的情绪:1、热烈激动2、明朗愉快3、低沉忧郁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