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培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绒毛(microvillus):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起,密集的微绒毛构成光镜下的纹状缘。
其胞质中有许多纵行的微丝,微丝收缩可使微绒毛伸长或变短。
微绒毛使细胞的表面积显著很大,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功能。
纤毛(cilium):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的突起,光镜下可见纤毛。
电镜下,可见纤毛中央有两条单独的微管,周围有9组二联微管。
纤毛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
基膜(basement membrane):是上皮细胞基底面和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
光镜下呈均质红色薄膜,厚薄不一。
电镜下分为两层,基板:贴上皮面,可分为透明板和致密板,由糖蛋白等构成,含层粘连蛋白和IV型胶原蛋白。
网版:在结缔组织面,由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
功能:支持、连接作用,物质交换的半透膜。
横小管(transverse tubule):是横纹肌肌纤维的肌膜向肌浆内凹形成的管状结构,其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分支互连成网,环绕在每条机缘纤维的表面。
人与哺乳动物的骨骼肌的横小管位于明带与暗带的交界处,心肌的横小管位于Z线水平。
它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到至肌纤维内部。
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在HE染色切片无法分辨。
在镀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交错排列成网,并深入树突和轴突内,电镜下由神经丝和微观构成。
它们除了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外,微管还参与物质运输。
胶原纤维(collagenous fiber):数量多,新鲜时成白色,又名白纤维。
粗细不等,分支并交织成网。
HE染色呈嗜酸性。
电镜下,由更细的胶原原纤维组合而成,表面可见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
化学成分为I、III 型胶原蛋白。
物理特点:韧性大,抗拉力强。
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是疏松结缔组织中最多的细胞。
光镜下细胞大,星状多突起,核交大,卵圆,着色浅,核仁明显。
胞质较丰富,弱嗜碱性。
电镜下,胞质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
它的分泌构成了疏松结缔组织的各种纤维和基质。
它功能处于静止时,呈梭形,称纤维细胞
浆细胞(plasma cell):呈卵圆形或圆形。
核圆,多偏居细胞一侧,异染色质常成粗块状,从核中心向核被覆膜成辐射状分布。
胞质丰富,呈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区。
电镜下,胞质内有板层状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浆细胞合成与分泌免疫球蛋白,即抗体,抗体能抑制或杀灭细菌与病毒,促进巨噬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吞噬。
巨噬细胞(macrophage):由单核细胞分化形成,具有很强的吞噬功能。
巨噬细胞形态不规则,核较小,圆或肾形,着色深。
胞质丰富,呈嗜酸性,可含异物颗粒和空泡。
电镜下细胞表面有许多皱褶、微绒毛。
胞质内含大量溶酶体、吞噬体、吞饮泡和残余体。
细胞膜内侧有较多微丝和微管,参与细胞运动。
它是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免疫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
主细胞(chief cell)分布于胃底腺的体部,又称为胃酶细胞,在胃底腺细胞中细胞最多,光镜结构呈柱状,胞核圆形,位于基部;胞质基部呈强嗜碱性;顶部胞质呈泡沫状。
电镜下发现核周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
主要功能是分泌胃蛋白酶。
壁细胞(parietal cell)又称泌酸细胞,在腺的颈、体部较多,细胞较大。
多呈圆锥形。
核圆而深染,居中,可有双核,胞质嗜碱。
主要功能是可以分泌盐酸和内因子。
足细胞是内层细胞的足状突起。
电镜下呈圆形或椭圆,从胞体伸出几个大的初级突起每个初级突起再分出许多小的指状的次级突起。
足细胞次级突起之间有宽约25nm的间隙,称为裂孔,孔上覆以厚4~6nm薄膜,称裂孔膜,构成滤过屏障,对尿液有滤过作用。
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最早起源于人胚胎第三周卵黄囊血岛,出身后主要分布在红骨髓,其次在脾、肝、淋巴结核外周血中也有少量分布。
一般认为造血干细胞的形态类似小淋巴细胞,既细胞体积小,核相对较大,胞质富含核糖体。
特征:有很强的繁殖潜能,有多向分化能力,有自我复制能力。
同源细胞群(isogenous proup):指软骨组织中成群的软骨细胞,是由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常分布软骨中央。
它是软骨内生长方式的形态表现,分裂后的软骨细胞产生新的软骨基质在细胞周围,形成新的软骨囊。
软骨以这样的方式,从内部生长。
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是横纹肌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相邻两个横小管之间,其中部纵行包绕每条肌原纤维,称纵小管;两端扩大呈扁囊状,称终池。
肌浆网膜上有钙通道和钙泵。
肌浆网有贮存钙离子和调节肌浆内钙离子浓度的作用,对肌纤维的收缩起重要作用。
肌节(sarcomere):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每个肌节由1 ∕ 2 I 带+A带+1 ∕ 2 I 带组成。
肌节依次排列构成肌原纤维,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尼氏体(Nissl body):位于神经元胞体内的强嗜碱性斑块或细粒状的结构。
电镜下,尼氏体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
功能是合成蛋白质,主要为更新细胞器所需的结构蛋白、合成神经递质所需的酶类以及肽类神经递质。
突触(synapse):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称突触,突出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类,前者以化学物质作为媒介传递信息,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构成;后者的本质是缝隙连接。
气-血屏障(blood-air barrier) :是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
有的部位无结缔组织,两层基膜融合。
气—血屏障很薄,总厚度为0.2~0.5um,有利于气体迅速交换。
血-胸腺屏障(blood-thymus barrier):血液内大量物质均不能进入胸腺皮质,说明皮质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结构具有屏障作用,称血-胸腺屏障。
它的结构: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周围连续的细膜,血管周隙,上皮基膜,一层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这对维持胸腺内环境的稳定,保证凶险细胞的正常发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血-睾屏障(blood-testis barrier)位于生精小管和血液之间,包括毛细血管内皮和基底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基膜和支持细胞的紧密连接等结构。
滤过屏障(filtration barrier)血液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时,血浆成分滤入肾小囊腔必须经过有孔内皮、血管球基膜和裂孔膜,这三层结构合称为滤过屏障,又称之为滤过膜。
滤过膜对血浆有选择性通透的作用。
若滤过膜受到破坏,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甚至红细胞可经过滤过膜漏出,形成蛋白尿或血尿。
血像:血液中血细胞的形态、数量、百分比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试结果。
患病时,血像常有显著变化,对诊断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有孔毛细血管(fenestrated capillary)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很薄,有很多贯穿细胞的孔,有的孔上有隔膜;基板完整;内皮细胞之间常见紧密连接。
主要分布于胃肠粘膜、内分泌腺和肾血管球等处。
连续性毛细血管(continuous capillary)连续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有紧密连接,基膜完整;内皮细胞之内有许多吞饮小泡。
主要分布于肌组织、肺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处。
睾丸间质细胞(testicular interstitisl cell)成群分布在曲精小管之间,胞体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体较大,呈嗜酸性,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常位于中央,染色较淡,有1~2个核仁。
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能合成分泌雄性激素。
黄体(corpusluteum)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颗粒层和卵泡膜向腔内塌陷,卵泡膜的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也伸入颗粒层,这些成分逐渐演化呈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故称黄体。
排卵(ovulation)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从卵巢排除的过程。
次级卵母细胞连同放射冠,透明带,卵泡液排出。
闭锁卵泡(atretic follicle)是一种细胞凋亡过程。
从胎儿时期至出生,乃至整个生殖期,绝大多数卵泡不能发育成熟,他们在发育的各个阶段停止生长并退化,退化的卵泡呈闭锁卵泡。
月经周期(menstrual cycle)自青春期起,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性作用下,子宫内膜功能层发生周期性变化,即每28天左右发上一次内膜剥落,出血,修复和增生,称月经周期。
受精(fertilization)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一般发生在输卵管壶腹部。
门管区(portal area):相邻肝小叶之间呈三角形或椭圆形的结缔组织小区,称门管区。
每个肝小叶周围有3~4个门管区。
其中可见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合称门三联管。
胸腺小体:是胸腺髓质的特征性结构,由胸腺上皮细胞呈同心圆状排列而成。
小体外周的上皮细胞,其核明显,细胞可分裂:近小体中心的上皮细胞,核渐退化,胞质中含有较多角蛋白:小体中心的上皮细胞则已完全角质化,称强嗜酸性染色,有的已破碎呈均质透明状。
小体中还常见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肝血窦(hepatic sinusoid)是位于肝板之间的血流通路,腔大、不规则,借肝板上的孔互相吻合成网,血液由小叶周边汇入中央静脉。
陡壁由一层有孔内皮细胞围成,内皮下无肌膜,窦腔内可见肝巨噬细胞和大颗粒淋巴细胞。
肺小叶(pulmonary lobule):每一个支气管连同其他的分支和肺泡,组成一个肺小叶,它呈锥形,箭朝向肺门,底向肺表面,它们是肺的结构单位。
每叶肺约有50~80个肺小叶。
胰岛(pancreas islet):由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球形细胞团,于胰尾部较多。
人胰岛主要有A细胞(又称甲细胞,分泌高血糖素),B细胞(又称乙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降低),D细胞(又称丁细胞,δ细胞,分泌生长抑素,直接作用于邻近的A细胞,B细胞或PP细胞,抑制这些细胞的分泌活动),PP细胞(分泌胰多肽,具有抑制胃肠运动,胰液分泌以及胆囊收缩的作用)。
致密斑(macula densa)为远端小管靠近肾小体侧的上皮细胞形成的椭圆形斑。
胞质色淡,胞核椭圆形且深染,多位于细胞顶部。
一般认为致密斑是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远曲小管滤液内Na+浓度的变化。
骨单位(osteon):又称哈弗斯系统,是长骨中其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多,长筒状,其方向与骨干长轴一致。
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围绕中央管构成。
垂体门脉系统:腺垂体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垂体上动脉(大脑动脉环的分支),此动脉在漏斗处形成窦状毛细血管,即初级机毛细血管,而后汇集成数条垂体门微静脉。
沿漏斗柄下行走向远侧部,再形成毛细血管丛,称次级毛细血管,初级毛细血管。
垂体微静脉核次级毛细血管构成垂体门脉系统。
淋巴细胞再循环(recirculation of lymphocyte)外周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可经淋巴管进入血流,循环于全身。
它们又可通过弥散淋巴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再返回淋巴器官或组织。
如此周而复始,使淋巴细胞从一个淋巴器官猜到另一个淋巴器官,从一个淋巴组织到另一个淋巴组织。
植入(implantation)定义:胚胎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又称着床。
时间:约为受精后第5~6天开始,于第11~12天完成。
过程:肺泡内细胞群侧的滋养层细胞分泌蛋白酶,破坏子宫内膜,胚泡从缺口逐渐埋入子宫内膜层。
意义:胚胎与母体简历密切关系,从母体获得营养。
植入的部位:通常在子宫的体部和底部,最多见于后壁。
胚盘(embryonic):在第二周胚泡植入的过程中,内细胞群的细胞增殖分化,逐渐形成圆盘状的胚盘,它由两个胚层组成,也称二胚层胚盘。
邻近滋养层的一簇柱状细胞为上胚层,靠近胚泡腔的一层立方细胞为下胚层。
两个胚层紧贴,中间隔以基膜。
胚盘是人体发生的原基。
羊膜(amnion):羊膜腔壁除胚盘部分外,为半透明薄膜,由羊膜上皮与胚外中胚层组成。
羊膜腔内充满羊水,胚胎浸泡在羊水中成长。
绒毛膜(chorion)由滋养层和衬于其内面的胚外中胚层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