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汇编模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百度文库
引 言
3 组织采用“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lan-DoCheck-Act, PDCA)”方法,有助于其实现管理承 诺和能源方针,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引 言
体系取决于多 方面因素 4 强调几个关系: 管理技术和专 1 能源管理体系的详细和复杂程度、文件的多少、所投 入资源的多少等,取决于多方面因素。 业技术关系
直接能源和间接能源
3 术语和定义
3.2 能源因素 energy aspect
在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影响能源消耗、能 源利用效率的因素。
确定能源因素,制定能源管理方案,实施能源 改进项目;
哪里识别(where): “活动、产品和服务 中”; 识别什么(what):影响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 率;
2 实施本标准能够改进组织的能源管理绩效,但能源管 理体系的成功实施还需要相关技术和方法的支持。 3 本标准提出了对组织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管理 要求,并未对其所提供产品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 提出要求。 4 本标准并未对能源管理绩效提出具体指标值的要求, 可将本标准所规定的要求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协 调,或加以整合。
二、《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可能 带来的价值
1
有利于实现:思维转变
•组织能源效率 • 系统能源效率 •产品能源效率
二、《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可能 带来的价值
2 促进国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 其他要求的落实;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为 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3 推广先进有效的节能技术和方法、挖掘和利用 最佳的节能实践与经验;有助于能源的节约和合 理利用,降低生产(服务)经营成本,有利于经 济效益的增长,在能源资源价格不断上涨时保持 竞争力;
消耗煤炭和矿石燃料不仅污染环境,还将诱发 温室效应、酸雨、疾病、农业减产等问题;
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降低排 放、减少危害、促进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的节能减排目标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十一五方案》指出,到2010年,
万元GDP能耗将由2005年的1.2吨标准煤下降到1 吨标准煤以下;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 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 万吨; 化学需氧量(COD)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 吨; 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三 能源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3、充分结合能源管理的特点:
将能源管理的特点充分体现在能源管理体系的各项具体 要求中,努力与现行的能源管理方法,如与能源诊断、 综合能耗计算、节能量计算等技术相结合。
4、注重融合与协调,充分借鉴现有的管理体系标 准:
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遵循了管理体系标准的国际惯 例、发展趋势和一般要求,借鉴ISO9001、 ISO14001、ISO27001等应用比较广泛的国际管理体系 标准的理念和方法,在标准构架、相关表述和要求方面 与国际通行的管理模式相协调。
8、有利于为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做准备, 培养能源管理方面的人才,为能源管理提供有 效保障。 9、有助于克服技术性贸易堡垒,甚至可以与 国外相互认可,得到外商的青睐,扩大国际营 销渠道。 10、有利于建立节能减排的理念,树立持续改 进的信心,逐步形成节能减排的自律机制。
三 能源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二、《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可能 带来的价值
4 解决职责不清、结果不明、程序不规范 等问题,建立和完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和相互促进的能源管理结构;
5 采用低成本无成本系统管理手段,降低 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完 成国家对下达的节能指标;
2、
二、GB/T 23331-2009《能源管 理体系 要求》可能带来的价值
b)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能源方针; C)通过下列方式证实符合本标准:
1)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 2)寻求外部组织对其自我声明的确认; 3)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对其符合性的确认; 4)寻求外部组织对其能源管理体系进行认证。
注意关注点:
以保证产品质量、环保、安全为前提 不是节能管理体系 本标准提出了对组织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 的管理要求,并未对其所提供产品的能源消 耗、能源利用效率提出要求。但提倡生产节能 型产品。
三 能源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2 基本原则
(四)
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
(三)
(二) (一)
基于新的管理理念
注重节能技术和方法的应用
实施全过程控制原则
三 能源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3 体系模式
管理承诺
在管理承诺的基础上 采用“P-D-C-A”过 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 方法,为兑现管理承 诺、实现能源方针和 目标而进行策划、实 施、检查与纠正、管 理评审等过对能源管 理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如何识别(how):能源诊断、能耗分析等。
3 术语和定义
3.3 能源方针 energy policy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能源管理的宗 旨和方向。
最高管理者:管理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能源方针必须以文件的形式由最高管理者正式签署批准发 布; 能源方针通常应体现一系列的能源管理政策、法规、标准和 能源目标,这些具体的能源管理政策、法规、标准和能源目 标是对能源方针的细化; 能源方针是组织经营管理总方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 分,在国际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能效对于组织的生存往 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应重视能源方针的制定与实施。
1 基本理论、方法
1、运用管理的系统理论:
发挥能源管理体系的整体优势,达到系统节能的目标。 坚持全过程控制: 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都是在产品实现和服 务提供的行为活动中体现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更应注 重对过程的控制要求。
2、应用过程方法,运用PDCA循环:
通过在组织内各层次应用PDCA概念进行能源因素识 别、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制定,以及运行控制、检查和 管理评审等活动,最终实现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的 过程能力。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4 节能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开发和应用节能技术和装备仅仅是节能工作的一个方 面, 应用系统的管理方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推动管理和行为节能,成为能源管理的关键。
政策压力 能源价格 节能产品
行为 节能
能源短缺
节能投资
节能技术 社会责任
媒体
GB/T 23331-2009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理解
北京有孚同舟企业管理策划有限公司
提纲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二、能源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三、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可能带来的价值 四、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特点 五、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1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中国资源不足,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 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应用系统的管理手段使其能源管理工作满足法律法 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有效 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利用过程方法对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能源因素 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实现对能源管理全过程的控制 和持续改进。 ——为应用先进有效的节能技术和方法、挖掘和利用最 佳的节能实践与经验搭建良好平台。 ——提高能源管理的有效性,并改进其整体绩效。 ——使相关方确信其已经建立了适宜的能源管理体系。
3 术语和定义
GB/T19000和GB/T24001中界定的以及下列 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能源 energy
可以直接或通过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有用能的资 源。
是提供人类所需的有用能的一种资源; 有些可从自然界直接取得,如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风能、太阳能等,这 种能源通常被称为一次能源; 水是一种特殊能源; 有些是通过加工、转换取得的,如电力、热力、成品油等,这种能源也被称为二次 能源; 包括生产用能、辅助生产用能和生活用能。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3 国外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制定/实施
美国ANSI /MSE2000:2005 标准发布; 瑞典SS627750 《能源管理体系说明》:2003 丹麦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发布并实施 爱尔兰I。S。393:2003《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和使 用指南》 标准制定 欧盟开始制定能源管理体系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ISO/PC242-能源管理 体系项目委员会,由美国、中国、巴西和英国共同 承担该委员会的相应职务,该委员会已于2008年9 月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起草标准草案。
6、有利于满足市场、用户和各相关方的要 求,有利于减少信贷和保险机构的风险,有利 于吸引投资,有利于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 7、有利于获得国家各类奖励及财税政策支 持,如国家对节约每吨标准煤给予组织200-25 0元的政策补贴,条件是组织必须拥有完善的 能源管理体系制度;
二、GB/T 23331-2009《能源管 理体系 要求》可能带来的价值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1985-2006我国万元GDP对应的能耗
9 8 7 6 5 4.56 8.48
资料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网
4
3 2 1 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6 1.94 1.52
1.16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2008年万元GDP能耗比较/吨标准煤
我国人均淡水、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占有量远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高于世界 平均水平。中国2007年能源消费增长率为7.7%, 占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一半。万元GDP能耗和水耗 高于发达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低。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人均资源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比率
煤炭 55% 石油 天然气 水
能源方针
持续改进
策划
管理评审
实施与运 行
检查与纠 正
四 GB/T 23331-2009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
引 言能源标准引言.pptx
理解:
1 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目的:
降低其能源消耗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是组织最高管理者的一项战略性决策
引 言
2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作用和方法
资料来源:陈志田,中国计量出版社
1.6 1.2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2008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比较/M3
资料来源:陈志田,中国计量出版社
159
13 美国
15
日本 中国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2
节能减排压力: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 《京都议定书》成为保护地球的家园共同措 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 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 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
GB/T1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 够根据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识别其能够 控制的、或能够施加影响的能源因素,建立并 实施能源管理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 组织:
a) 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以降低 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 范围
25% 11%
4%
1
资料来源:陈志田,中国计量出版社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从能源消耗情况看,过去20年,我国万元GDP对 应的能耗有了大幅度降低。1985年,万元GDP的 标煤能耗为8.48吨,1990年下降到4.56吨,1995 年是1.94吨,2000年进一步下降到1.52吨。到 2006年,这一数字已降低为1.16吨,预计2007年 可降低到1.04吨。如果2010年降低到0.95吨的水 平,已低于国家预期的1.0的指标。那么,到 2010年,我国标煤能耗大约需要36亿吨。即 2008~2010年的4年,需要增长40%。
顾客要求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5 我国采取的行动
“十一”五节能规划 能源审计,1000家企业 节能行动 清洁生产 合同能源管理 CDM项目 自愿节能协议 能源需求侧管理
能效管理 节能节水产品认证(政 府采购) 节能型建筑认证 环境标志认证(政府采 购) 十大节能工程 绿色照明及“千城万 盏”活动
引 言
3 组织采用“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lan-DoCheck-Act, PDCA)”方法,有助于其实现管理承 诺和能源方针,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引 言
体系取决于多 方面因素 4 强调几个关系: 管理技术和专 1 能源管理体系的详细和复杂程度、文件的多少、所投 入资源的多少等,取决于多方面因素。 业技术关系
直接能源和间接能源
3 术语和定义
3.2 能源因素 energy aspect
在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影响能源消耗、能 源利用效率的因素。
确定能源因素,制定能源管理方案,实施能源 改进项目;
哪里识别(where): “活动、产品和服务 中”; 识别什么(what):影响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 率;
2 实施本标准能够改进组织的能源管理绩效,但能源管 理体系的成功实施还需要相关技术和方法的支持。 3 本标准提出了对组织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管理 要求,并未对其所提供产品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 提出要求。 4 本标准并未对能源管理绩效提出具体指标值的要求, 可将本标准所规定的要求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协 调,或加以整合。
二、《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可能 带来的价值
1
有利于实现:思维转变
•组织能源效率 • 系统能源效率 •产品能源效率
二、《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可能 带来的价值
2 促进国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 其他要求的落实;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形象,为 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3 推广先进有效的节能技术和方法、挖掘和利用 最佳的节能实践与经验;有助于能源的节约和合 理利用,降低生产(服务)经营成本,有利于经 济效益的增长,在能源资源价格不断上涨时保持 竞争力;
消耗煤炭和矿石燃料不仅污染环境,还将诱发 温室效应、酸雨、疾病、农业减产等问题;
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降低排 放、减少危害、促进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的节能减排目标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十一五方案》指出,到2010年,
万元GDP能耗将由2005年的1.2吨标准煤下降到1 吨标准煤以下;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 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 万吨; 化学需氧量(COD)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 吨; 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三 能源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3、充分结合能源管理的特点:
将能源管理的特点充分体现在能源管理体系的各项具体 要求中,努力与现行的能源管理方法,如与能源诊断、 综合能耗计算、节能量计算等技术相结合。
4、注重融合与协调,充分借鉴现有的管理体系标 准:
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遵循了管理体系标准的国际惯 例、发展趋势和一般要求,借鉴ISO9001、 ISO14001、ISO27001等应用比较广泛的国际管理体系 标准的理念和方法,在标准构架、相关表述和要求方面 与国际通行的管理模式相协调。
8、有利于为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做准备, 培养能源管理方面的人才,为能源管理提供有 效保障。 9、有助于克服技术性贸易堡垒,甚至可以与 国外相互认可,得到外商的青睐,扩大国际营 销渠道。 10、有利于建立节能减排的理念,树立持续改 进的信心,逐步形成节能减排的自律机制。
三 能源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二、《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可能 带来的价值
4 解决职责不清、结果不明、程序不规范 等问题,建立和完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和相互促进的能源管理结构;
5 采用低成本无成本系统管理手段,降低 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完 成国家对下达的节能指标;
2、
二、GB/T 23331-2009《能源管 理体系 要求》可能带来的价值
b)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能源方针; C)通过下列方式证实符合本标准:
1)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 2)寻求外部组织对其自我声明的确认; 3)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对其符合性的确认; 4)寻求外部组织对其能源管理体系进行认证。
注意关注点:
以保证产品质量、环保、安全为前提 不是节能管理体系 本标准提出了对组织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 的管理要求,并未对其所提供产品的能源消 耗、能源利用效率提出要求。但提倡生产节能 型产品。
三 能源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2 基本原则
(四)
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
(三)
(二) (一)
基于新的管理理念
注重节能技术和方法的应用
实施全过程控制原则
三 能源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3 体系模式
管理承诺
在管理承诺的基础上 采用“P-D-C-A”过 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 方法,为兑现管理承 诺、实现能源方针和 目标而进行策划、实 施、检查与纠正、管 理评审等过对能源管 理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如何识别(how):能源诊断、能耗分析等。
3 术语和定义
3.3 能源方针 energy policy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能源管理的宗 旨和方向。
最高管理者:管理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能源方针必须以文件的形式由最高管理者正式签署批准发 布; 能源方针通常应体现一系列的能源管理政策、法规、标准和 能源目标,这些具体的能源管理政策、法规、标准和能源目 标是对能源方针的细化; 能源方针是组织经营管理总方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 分,在国际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能效对于组织的生存往 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应重视能源方针的制定与实施。
1 基本理论、方法
1、运用管理的系统理论:
发挥能源管理体系的整体优势,达到系统节能的目标。 坚持全过程控制: 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都是在产品实现和服 务提供的行为活动中体现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更应注 重对过程的控制要求。
2、应用过程方法,运用PDCA循环:
通过在组织内各层次应用PDCA概念进行能源因素识 别、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制定,以及运行控制、检查和 管理评审等活动,最终实现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的 过程能力。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4 节能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开发和应用节能技术和装备仅仅是节能工作的一个方 面, 应用系统的管理方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推动管理和行为节能,成为能源管理的关键。
政策压力 能源价格 节能产品
行为 节能
能源短缺
节能投资
节能技术 社会责任
媒体
GB/T 23331-2009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理解
北京有孚同舟企业管理策划有限公司
提纲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二、能源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三、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可能带来的价值 四、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特点 五、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1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中国资源不足,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 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应用系统的管理手段使其能源管理工作满足法律法 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有效 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利用过程方法对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能源因素 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实现对能源管理全过程的控制 和持续改进。 ——为应用先进有效的节能技术和方法、挖掘和利用最 佳的节能实践与经验搭建良好平台。 ——提高能源管理的有效性,并改进其整体绩效。 ——使相关方确信其已经建立了适宜的能源管理体系。
3 术语和定义
GB/T19000和GB/T24001中界定的以及下列 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能源 energy
可以直接或通过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有用能的资 源。
是提供人类所需的有用能的一种资源; 有些可从自然界直接取得,如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风能、太阳能等,这 种能源通常被称为一次能源; 水是一种特殊能源; 有些是通过加工、转换取得的,如电力、热力、成品油等,这种能源也被称为二次 能源; 包括生产用能、辅助生产用能和生活用能。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3 国外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制定/实施
美国ANSI /MSE2000:2005 标准发布; 瑞典SS627750 《能源管理体系说明》:2003 丹麦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发布并实施 爱尔兰I。S。393:2003《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和使 用指南》 标准制定 欧盟开始制定能源管理体系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ISO/PC242-能源管理 体系项目委员会,由美国、中国、巴西和英国共同 承担该委员会的相应职务,该委员会已于2008年9 月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起草标准草案。
6、有利于满足市场、用户和各相关方的要 求,有利于减少信贷和保险机构的风险,有利 于吸引投资,有利于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 7、有利于获得国家各类奖励及财税政策支 持,如国家对节约每吨标准煤给予组织200-25 0元的政策补贴,条件是组织必须拥有完善的 能源管理体系制度;
二、GB/T 23331-2009《能源管 理体系 要求》可能带来的价值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1985-2006我国万元GDP对应的能耗
9 8 7 6 5 4.56 8.48
资料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网
4
3 2 1 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6 1.94 1.52
1.16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2008年万元GDP能耗比较/吨标准煤
我国人均淡水、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占有量远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高于世界 平均水平。中国2007年能源消费增长率为7.7%, 占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一半。万元GDP能耗和水耗 高于发达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低。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人均资源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比率
煤炭 55% 石油 天然气 水
能源方针
持续改进
策划
管理评审
实施与运 行
检查与纠 正
四 GB/T 23331-2009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
引 言能源标准引言.pptx
理解:
1 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目的:
降低其能源消耗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是组织最高管理者的一项战略性决策
引 言
2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作用和方法
资料来源:陈志田,中国计量出版社
1.6 1.2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2008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比较/M3
资料来源:陈志田,中国计量出版社
159
13 美国
15
日本 中国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2
节能减排压力: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 《京都议定书》成为保护地球的家园共同措 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 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 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
GB/T1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使组织能 够根据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识别其能够 控制的、或能够施加影响的能源因素,建立并 实施能源管理体系。 本标准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 组织:
a) 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以降低 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 范围
25% 11%
4%
1
资料来源:陈志田,中国计量出版社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从能源消耗情况看,过去20年,我国万元GDP对 应的能耗有了大幅度降低。1985年,万元GDP的 标煤能耗为8.48吨,1990年下降到4.56吨,1995 年是1.94吨,2000年进一步下降到1.52吨。到 2006年,这一数字已降低为1.16吨,预计2007年 可降低到1.04吨。如果2010年降低到0.95吨的水 平,已低于国家预期的1.0的指标。那么,到 2010年,我国标煤能耗大约需要36亿吨。即 2008~2010年的4年,需要增长40%。
顾客要求
一、能源管理体系 标准产生的背景
5 我国采取的行动
“十一”五节能规划 能源审计,1000家企业 节能行动 清洁生产 合同能源管理 CDM项目 自愿节能协议 能源需求侧管理
能效管理 节能节水产品认证(政 府采购) 节能型建筑认证 环境标志认证(政府采 购) 十大节能工程 绿色照明及“千城万 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