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纳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声纳工作原理
声纳工作原理声纳(Sonar)是一种利用声波进行探测和测距的技术。
它已广泛应用于水下通信、海洋探测、声呐定位和鱼群捕捞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声纳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声纳的原理声纳的工作原理基于声波在水中传播的特性。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它通过振动介质传播能量。
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大约为1500米/秒,远远快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声纳系统由发送器和接收器组成。
发送器发出脉冲声波,接收器接收并分析返回的声波信号。
声纳系统通过测量声波的传播时间和幅度来判断目标的位置和性质。
当发送器发出脉冲声波时,它会在水中形成一个声波束。
这个声波束从发送器向四面八方扩散,当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声波会被反射回来。
接收器会接收到这些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
二、声纳的应用1. 水下通信声纳在水下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类无法直接用肉眼观察水下环境,但通过声纳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水下通信。
声纳信号可以在水中传播数百公里,能够与水下设备、潜艇和水下机器人进行可靠的通信。
2. 水下探测声纳可以用于水下探测和测量。
通过发送脉冲声波,声纳系统能够确定目标物体的距离和方位,并产生目标物体的声纳图像。
这对于海洋勘探、水下地质研究和海洋生态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3. 声呐定位声呐定位是指使用声纳技术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
声纳系统可以通过测量声波的传播时间来计算目标物体的距离,并通过分析返回的声波信号来确定目标物体的方位。
4. 鱼群捕捞声纳广泛应用于渔业中的鱼群捕捞。
通过发送声波信号,声纳系统可以检测到鱼群的存在和位置,并帮助渔民选择合适的捕鱼区域和捕鱼工具,提高捕鱼效率。
三、声纳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声纳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声纳技术将更加精确和高效。
1. 声纳的高分辨率高分辨率声纳系统将能够提供更清晰、更详细的声纳图像,从而实现对水下环境更准确的观测和探测。
2. 声纳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声纳系统将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目标物体的自动识别和分类。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海豚和声呐》说课稿3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海豚和声呐》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海豚和声呐》这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海豚的生物特征和声呐的工作原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海豚是一种智能较高的海洋生物,能够利用声波进行回声定位,从而在水中找到食物和避开障碍物。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探究海豚的生物特征和声呐的工作原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生物和自然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探究,喜欢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来学习。
但是,他们对于海豚和声呐的知识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到海豚的生物特征和声呐的工作原理,理解海豚利用声波进行回声定位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激发,培养对海洋生物和自然现象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到海豚的生物特征和声呐的工作原理。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海豚利用声波进行回声定位的能力,并能够通过实验和探究来验证声呐的工作原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验材料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海豚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海豚的生物特征和行为特点,激发学生对海豚的好奇心。
2.探究海豚的生物特征:学生通过观察海豚的图片和视频,分析海豚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了解海豚是一种智能较高的海洋生物。
3.探究声呐的工作原理: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呐的工作原理,理解海豚利用声波进行回声定位的能力。
4.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声呐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海豚的回声定位能力。
声音的传播的应用实验教案研究声音的传播的应用于声呐的工作原理
声音的传播的应用实验教案研究声音的传播的应用于声呐的工作原理实验名称:声音的传播的应用实验教案——研究声音的传播的应用于声呐的工作原理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声音的传播和应用于声呐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声音传播和应用的理解。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结果验证声呐的工作原理。
实验材料:1. 发声装置:音叉、扩音器等;2. 接收装置:麦克风、示波器等;3. 收集数据装置:计算机;4. 实验台、实验材料、实验工具;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准备实验材料和装置;b) 将发声装置和接收装置分别连接到示波器和计算机;c) 调整示波器和计算机的参数,确保工作正常;d) 启动计算机并打开录音软件,准备记录实验数据。
2. 实验操作:a) 将音叉敲击在实验台上,观察示波器的波形;b) 将麦克风放置在离音叉较近的位置,观察示波器的波形;c) 将麦克风放置在离音叉较远的位置,观察示波器的波形;d) 将麦克风放置在不同材料(如木板、铁板等)后方不同位置,观察示波器的波形。
3. 数据记录与分析:a) 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计算机上,包括发声装置离开麦克风的距离和示波器的波形;b) 分析实验数据,观察发声装置离开麦克风的距离与示波器波形的关系;c) 观察不同材料对声音传播的影响,探讨声音的传播特性;d) 结合学习理论,分析声呐的工作原理,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4. 结果与讨论:a) 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总结声音的传播特性;b) 讨论声呐的工作原理,解释实验结果与理论之间的关系;c) 探讨声音传播的实际应用,如声呐在海洋、医学等领域的应用;d)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传播特性和声呐应用的优化方向。
5. 实验总结:a) 总结本次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果;b) 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c) 总结实验的启示,对声音传播与应用的理解进行归纳;d) 展望声音传播与应用领域的未来发展。
声呐系统课程设计
声呐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声呐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声波在水中传播的特性。
2. 学生能够描述声呐系统的工作过程,了解声呐在海洋探测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掌握声呐系统参数的计算方法,如声速、距离和方位角的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声呐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声呐系统实验,通过实验验证声呐原理。
3. 学生能够运用声呐系统进行简单的水下目标探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声呐系统,培养对物理学和海洋科学的兴趣,增强探索精神。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声呐系统在我国海洋事业中的重要性,增强国家意识和国防意识。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进行实验和问题讨论,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物理学科选修课程,结合了物理学和海洋科学知识,以声呐系统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适合开展此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调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波传播原理:介绍声波在水中传播的特性和规律,引用教材中相关章节,如声波的速度、衰减、反射和折射等。
2. 声呐系统组成:分析声呐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发射器、接收器、换能器、信号处理器等,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
3. 声呐工作原理:详细阐述声呐系统的工作过程,如发射声波、接收回波、信号处理等,引用教材中相应章节。
4. 声呐系统参数计算:教授声速、距离和方位角等参数的计算方法,结合教材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5. 声呐应用案例:介绍声呐在海洋探测、水下考古、渔业资源调查等方面的应用,引用教材中相关案例。
声纳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声纳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一、声纳技术的基本原理声纳技术是利用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原理来实现远程探测和通信的一种技术。
声纳技术主要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较快的特点,通过发射声波信号并接收回波来实现海洋探测、水下通信、水下导航等应用。
二、声纳技术的工作原理声纳技术主要包括发射、传播和接收三个过程。
2.1 发射发射是指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声能,使其转变为可传播的声波信号。
通常采用的方式是通过压电陶瓷等材料的振动来实现声波的发射。
发射器产生的声波信号通常是由脉冲信号组成的,可以通过调整频率和幅度来实现不同的探测目标和距离。
2.2 传播传播是指声波信号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
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通常为1500米/秒左右,但会受到水温、盐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在传播过程中,声波会受到介质的衰减、散射和折射等影响,这些影响会导致声波的强度衰减和方向改变。
2.3 接收接收是指将传播中的声波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
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利用接收器中的压电陶瓷等材料将声波转化为电压信号。
接收器中的电路会放大和处理接收到的信号,然后将其输出到显示设备或存储设备上,以便进行分析和应用。
三、声纳技术的应用3.1 海洋探测声纳技术在海洋探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利用声纳技术可以探测海洋中的水下地形、海底构造和海洋生物等信息。
声纳系统可以通过发射声波信号并接收回波来获取水下目标的位置、形状和运动状态。
海洋勘探、海底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监测等领域都需要广泛应用声纳技术。
3.2 水下通信声纳技术还可以实现水下通信。
传统的无线电通信在水下传播会受到很大的阻碍,而声纳技术可以通过水中的声波传播来实现远距离的通信。
水下声纳通信可以用于海洋科学研究、水下作业和潜艇通信等领域。
声纳通信可以实现点对点的通信,也可以实现多个节点之间的网络通信。
3.3 水下导航声纳技术还可以用于水下导航。
通过发射声波信号并记录回波的时间差和强度变化,可以实现对水下目标的定位和导航。
声纳培训教材
二战时美国潜艇用JP型听测设备
中船重工七五0试验场
回声测距、听测和水下通讯兼具的QGB型声纳
中船重工七五0试验场
一种典型的潜艇声纳
中船重工七五0试验场
国产PS-I型海底地貌仪
中船重工七五0试验场
国产761型水平多波束鱼探机
中船重工七五0试验场
一 现代声纳技术及其发展
(二)现代声纳技术
中船重工七五0试验场
一 现代声纳技术及其发展
(二)现代声纳技术
• 声纳信号处理的热点问题
1.被动测距 被动测距声纳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 从理论上讲,只要声纳基阵的孔径足够大, 用三点阵测距是没有问题的. 关键是把三个基阵的声中心的相对延时精确测量出来.可以 证明,被动测距的相对误差等于测延时的相对误差,即 ΔR/R =Δτ/τ 根据这一公式我们就会明白被动测距声纳所面临的问题. 举例来说,孔径为40m的基阵要测 量相距为20km的目标,延时量大约为13μs. 如果要求相对误差为10%,则延时估计误差不 能大于1. 3μs. 在海洋环境中要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 Urick, 张仁和等曾报道,海水中 声传播起伏值就在10μs这样的量级,这就使得被动测距问题变得十分困难,因为要在接收 到的大量数据中,剔除由不稳定性引起的‚野值‛(wild value) ,然后再进行平均. 对延 时测量精度的过高要求,还使得基阵的准确安装变得困难起来. 目前还没有找到突破传统 几何原理进行被动目标测距的有效方法.
中船重工七五0试验场
一 现代声纳技术及其发展
(二)现代声纳技术
• 声纳信号处理的热点问题
2.合成孔径技术 合成孔径声纳的研制近十年来受到很大的重视. 已经报道有相当高性能的样机问世. 合成 孔径作为一种技术在雷达上成功应用已近40年了,但在声纳上迟迟未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主要是由于声传播的海洋介质比无线电传播的大气介质复杂得多,另外声纳平台运动速度 与声传播速度之比约为1∶750,而雷达平台运动速度和无线电波传播速度之比是1∶106 , 所以合成孔径声纳的运动补偿、成像远比合成孔径雷达复杂. 合成孔径声纳( SAS)的初步研究结果是令人振奋的,它大约可以在400m的距离上达到10cm 的分辨率. 这在以前的旁测声纳中是无法达到的.美国DTI (Dynamic Technology Inc. ) 研制的样机在华盛顿(Washington)湖作试验时,甚至得到了一架早先沉没湖底的飞机残骸 的‚声像‛。合成孔径技术还用于高分辨率的波束成形,这在安静型潜艇辐射噪声的测量 中可以获得应用,利用这种技术可以把潜艇作为一个体积元,确定对辐射噪声最有贡献的 分量的部位.
声呐的原理及应用初中物理
声呐的原理及应用初中物理声呐的原理声呐是一种利用声波进行探测和定位的装置,它广泛应用于海洋探测、导航、测距和通信等领域。
声呐的原理主要包括声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1.声波的产生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波的产生是通过声源产生振动,振动使得周围空气或水分子发生压缩和稀疏,从而形成声波。
2.声波的传播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在介质中以波动的形式传递能量。
声波的传播方式分为纵波和横波,而在声呐中使用的是纵波。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介质密度、弹性模量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传播速度也会随之变化。
3.声波的接收声波的接收是通过声波传感器实现的。
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干扰等现象,声波传感器可以将这些变化转化为电信号。
声波传感器一般由一个薄膜和压电材料构成,当声波作用于薄膜上时,薄膜会发生振动,从而产生电信号。
声呐的应用声呐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海洋探测声呐在海洋探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发射声波并接收其回波的方式,来测量目标物体与声呐之间的距离。
例如,声呐可以用于检测水下障碍物、测定深度、探测鱼群等。
•导航声呐在航海和潜艇导航中被广泛应用。
声呐可以通过测量声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间隔,来计算目标物体与声呐之间的距离。
这样可以对潜艇或船只的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并为导航提供信息支持。
•测距声呐还可以用于测量距离。
利用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速度恒定的特点,声呐可以通过测量发射声波和接收回波的时间间隔,计算出目标物体与声呐之间的距离。
这在测量水深、建筑物高度等场景中非常有用。
•通信声波是一种能量传播的方式,因此声呐也可以用于通信。
利用声波在水中或空气中的传播特性,声呐可以作为水下通信和水上通信的工具。
这种通信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海底油田、水下探测等领域。
总之,声呐作为一种利用声波进行探测和定位的装置,在海洋探测、导航、测距和通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的原理和应用场景既复杂又广泛,深入了解声呐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能够加深我们对声波传播和声学技术的理解。
声纳原理
脉冲宽度
12kHz
(SeaBat 8150)
12.5 cm/
0.5 ~ 20.4 ms
100kHz (侧扫)
1.5 cm/
0.01ms
0.1 ms
455kHz
(SeaBat 8125)
0.32 cm/
2.2 s
11 ~ 292 s
对应脉冲长度
0.75 ~ 3.06 m
0.083ms
15 cm
1.65 ~ 43.8cm
对声源阵中不同基元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适当的相位或时间延迟可实现波束
导向
换能器尺寸决定波束角
波束形成 – 波束导向
波束形成原理
阵基元
1
2
3
当 =0 时的声源距
声波
对垂直声源的响应曲线
振幅
基元 1
时间
振幅
基元 2
时间
振幅
基元 3
时间
对垂直声源的响应和曲线
振幅 x 3
时间
角度入射时的水听器阵
455kHz
(SeaBat 8125)
70dB/km
110dB/km
压电陶瓷的特性
厚度与频率成反比,频率越高,越薄
频率越低,换能器越大。
越大的换能器,需要越大的电功率。
8150:240v , 30A
8101:400 w
2024:50 w
什么决定量程分辨率
理论上波的最小分辨率等于波长
频率
波长/周期
元组成
与角度有关的指向图来自于定相的基元信号
波束宽度与换能器基元数成反比
换能器阵的发射和接收波束指向图是相同的
声呐的原理
声呐的原理
声呐是一种利用声波来探测和测量目标物体的装置。
它的原理是通过发射器产生一系列超声波脉冲,并将这些脉冲投射到待测目标物体上。
当这些声波脉冲遇到目标物体时,会发生声波的反射和散射。
接收器会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然后,这些电信号会被放大和处理,最终转化为可供分析和显示的数据。
通过分析回波的时间延迟和强度,声呐可以测量出待测目标物体与声呐的距离、形状、大小和位置等参数。
这是因为声波在空气、水或其他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已知的。
通过计算回波的时间延迟,可以根据声速和时间差计算出目标物体与声呐之间的距离。
声呐在海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海洋测量中,声呐可以用来测量海底的深度、形态和地质特征。
在水下探索中,声呐可以用来探测和定位潜水器、鱼群、海洋生物以及潜在的水下障碍物。
此外,声呐还用于海洋资源勘探、导航和水文学研究等领域。
总之,声呐利用声波的反射和散射原理来探测和测量目标物体,通过分析声波的回波来获取目标的相关参数。
它在海洋探测和测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声呐系统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声呐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目标:1. 理解声呐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 掌握声呐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
3. 学会声呐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内容:1. 声呐系统概述2. 声呐信号的产生与接收3. 声呐信号处理技术4. 声呐系统设计5. 声呐系统应用案例二、教学大纲模块一:声呐系统概述- 声呐技术发展历程- 声呐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声呐系统的分类和应用领域模块二:声呐信号的产生与接收- 声呐换能器原理- 声呐信号调制与解调- 声呐接收系统的设计模块三:声呐信号处理技术- 声呐信号分析基础- 声呐信号去噪与增强- 声呐信号识别与分类模块四:声呐系统设计- 声呐系统硬件设计- 声呐系统软件设计- 声呐系统测试与验证模块五:声呐系统应用案例- 水下探测应用- 水文测量应用- 水下通信应用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声呐系统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声呐系统的理解。
3.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 实验设备:提供完善的实验设备,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3. 教学参考书:推荐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自学和复习。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知识面。
四、教学评价评价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声呐系统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全面考查学生对声呐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实验报告: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评价标准:1. 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能力。
3. 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综合素质。
五、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周次 | 教学内容 | 教学活动------- | -------- | --------1-2周 | 声呐系统概述 | 讲授法、案例分析3-4周 | 声呐信号的产生与接收 | 讲授法、实验教学法5-6周 | 声呐信号处理技术 | 讲授法、讨论法7-8周 | 声呐系统设计 | 讲授法、实验教学法9-10周 | 声呐系统应用案例 | 讲授法、讨论法11-12周 | 期末复习与考试 | 复习、考试六、教学资源教材:1. 《声呐系统原理与应用》2. 《声呐信号处理技术》参考书籍:1. 《水下声学》2. 《信号与系统》实验设备:1. 声呐换能器2. 声呐接收系统3. 信号处理设备网络资源:1. 声呐技术相关网站2. 学术论文数据库通过以上设计方案,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声呐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声呐的原理
声呐的原理1. 概述声呐是一种利用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特性来探测、定位和测距的技术。
声呐技术在海洋探测、水下通信、导航和定位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声呐的原理和工作机制。
2. 声波传播声音是一种机械波,通过介质的震动传播。
在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约1500米/秒,远远快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等现象,这些现象是声呐技术实现探测的基础。
3. 声呐的发射和接收声呐系统通常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
发射器发出高频声波信号,声波信号在水中传播并与目标物体相互作用后返回到接收器。
接收器接收回波信号并分析处理,从而获得目标物体的位置、形状和距离等信息。
4. 脉冲声呐和连续波声呐声呐系统可以分为脉冲声呐和连续波声呐两种类型。
脉冲声呐通过间隔一定时间发射短脉冲声波,借助接收器接收回波来进行探测。
连续波声呐则持续发射声波信号,通过接收回波信号的变化来实现目标探测。
5. 应用领域声呐技术在海洋勘测、水下导航、捕鱼、水下通信和潜艇探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声呐技术的发展对于深海研究和水下作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6. 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声呐技术在分辨率、距离测量精度和信号处理方面有着不断的提升和创新。
未来声呐技术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为海洋研究和水下任务提供更好的支持。
结语声呐作为一种重要的探测技术在海洋领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其原理和工作机制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声呐技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上便是声呐原理的基本介绍,希望能为读者对声呐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提供帮助。
声呐的原理
声呐的原理声呐(Sonar)是一种利用声波进行探测和测距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水下测量、海洋勘测、水下通信等领域。
声呐的原理主要基于声波在水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声波的发送和接收来获取目标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本文将介绍声呐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声呐系统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首先,发射器产生一定频率的声波信号,通过水中传播。
当声波遇到水中的物体时,部分能量会被目标物体吸收,而另一部分则会被目标物体反射回来。
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来计算目标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声呐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以下几个步骤来概括,首先,发射器发出声波信号,声波在水中传播;其次,声波遇到目标物体时,部分能量被吸收,而另一部分被反射回来;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并测量声波的传播时间,通过计算声波的速度和传播时间来确定目标物体的距离;最后,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和测得的距离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
声呐技术在水下探测和测距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海洋勘测中,声呐可以用来测量海底地形和水深,帮助航海和海洋资源开发;在水下通信中,声呐可以传输声音和数据,实现水下通信和定位;在水下探测中,声呐可以用来探测水下目标,如潜艇、鱼群等,对海洋环境进行监测和保护。
除了水下应用外,声呐技术也在其他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医学影像学中,超声波成像就是利用声呐原理来实现的,可以用来检测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的情况;在工程领域,声呐可以用来测量材料的厚度和质量,进行无损检测和探伤。
总的来说,声呐技术以其在水下探测和测距方面的独特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勘测、水下通信、水下探测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声呐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为人类探索未知领域和保护海洋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声纳原理
普通波动原理-多波束
多波束
各向同性展开的波
普通波动原理
波峰
波谷 (低压)
压力
距离
普通波动原理
相长相消干涉
相消干涉点 声源 相长干涉点
普通波动原理
相长干涉位置 1
Location equidistant from the two sources d1= d2 => 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
平面换能器阵的波束宽度
用波束导向后波束宽度会随着导向角的增大而增 大 有效阵元孔径会随着导向角的增大而变小 有效孔径按函数 1/Cos A 减小,A 是导向角度。 从中央波束到±60°导向角范围内,波束宽度大 致呈线性增加
例如:
波束导向角为 0°, 波束宽度为 0.5° (中央波束 ) 波束导向角为 ±30°,波束宽度为 = 1/cos30° x 0.5° = 1.15 x 0.5° = 0.575° 波束导向角为 ±60°,波束宽度为 = 1/cos60° x 0.5° = 2 x 0.5° = 1°
旁瓣产生于特定的声源相长干涉点
我们的目的是要使主波瓣最大化而所有
旁瓣最小化 旁瓣指向于不希望的方向,使主波瓣能 量减少������ 旁瓣造成的回波,如旁瓣路径上的鱼的 回波,会被认为是主瓣路径上的目标物
普通波动原理- 波束导向 和束控技术
振幅束控: 旁瓣的能级可以通过给声源阵中不 同基元加以不同的电压值而减少,这样同时 会增加主波瓣的宽度。
P (w) / P (0) = 1/2 - 3 dB P (w)
指向轴 0
w
P (0)
普通波动原理
矩形孔径换能器的波束指向图
声呐系统课程设计书
声呐系统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声呐系统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掌握声呐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声呐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2.分析声呐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操作声呐系统进行目标探测和距离测量;4.探讨声呐技术的未来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1.声呐系统概述:介绍声呐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原理;2.声呐系统构成:讲解声呐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声呐系统应用:分析声呐系统在军事、海洋、水下探险等领域的应用;4.声呐系统操作:教授声呐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要点;5.声呐技术发展:探讨声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声呐系统的相关概念、原理和应用;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声呐系统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3.实验法:学生进行声呐系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4.讨论法:鼓励学生就声呐技术的发展趋势展开讨论,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课程目标,教师需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声呐系统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4.实验设备:准备声呐系统实验所需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20%;2.作业: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占总评的30%;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占总评的20%;4.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的30%。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每个章节都有足够的教学时间;2.教学时间:每周安排2课时,共10周完成本课程的教学;3.教学地点:教室和实验室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教案5篇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教案5篇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3、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声可以传递信息,声可以传递能量。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学情预设】:学生举例:听天气预报,知道天气情况;听老师讲课,获得知识;碎石;楼道声控开关;声呐。
这一章我们学习了有趣的声现象,知道了声的概念非常广,包括我们能听见的声音和听不见的超声和次声,同学们你们知道生在我们生活、生产和现代技术中有哪些应用呢可见声的利用非常广泛,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声的利用【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现象引入,体现生活与物理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学导并举、约26分钟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声的利用进行以下分类:(一)声在生活中的应用【学情预设】:举出生活中利用声的例子。
在生活中我们利用声音获得信息:如听老师讲课,人与人的交流,听广播,根据打雷声判断要下雨了等等,可见声音是我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
【学情预设】:观看图片,了解超声波加湿器原理。
(多媒体展示)超声波加湿器:北方干燥的的冬季,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灌中的水会被破碎为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强室内的湿度。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学情预设】:思考,回答,进行对比,区分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
提问:超声波加湿器是用来传递信息吗总结:可见声除传递信息外,还可以传递能量。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声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声纳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权威资料]
声纳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权威资料] 声纳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合作式教学模式事实上是一种学习策略,是以小组形式组织学员进行学习,是体现课程教学中学员主体地位的一种重要形式,重点发展学员个体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增强学员之间的沟通和包容能力,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精神。
声纳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可以应用一体式、合作式、研究式和网络式等多样化教学模式。
只要能够满足课程和人才培养需要,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同时教员也能全程全心参与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就是成功的。
[关键词]《声纳原理》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G642.0 [] A [] 2095-3437(2014)16-0143-02教学模式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中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宏观上把握了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具有有序性和可操作性的特征。
[1-3]教学模式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中永恒的话题,寻找适合课程和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模式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
声纳原理课程在海军水下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是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学院确定的主干课程,也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与水声信息相关的唯一课程。
声纳原理课程教学时数十分有限,而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宽广,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采取合适的教学模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值得深入研究。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课程特点和现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根据我院学员的特点及人才培养方案需求,以“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为原则,在声纳原理课程教学中探索了一体式、合作式、研究式和网络式等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培养学员具备水声学基础、声纳基础等水声信息素养,能够有效运用水声信息系统装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学科学27海豚与声呐(教案)20222023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
小学科学27海豚与声呐(教案)20222023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海豚与声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海豚使用声呐进行定位的原理。
2. 学习声波的特性和传播规律。
3. 掌握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和声呐的基本原理。
4.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和传播规律。
2. 声呐的原理及其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海豚与声呐的相关图片、视频或PPT。
2. 实验器材:声波传播实验装置、计时器等。
3. 学生实验用具:玻璃杯、塑料片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与激发兴趣(10分钟)1. 引入问题:你知道海豚是如何在水中定位的吗?2. 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步骤二:探究声波传播(15分钟)1. 设计实验:将玻璃杯中的水倒入塑料片中,敲击塑料片,观察水面的波纹现象。
分析声波的传播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声波的传播规律。
步骤三:声波传播速度的测量(20分钟)1. 引入问题: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速度有何不同?2.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一名学生担任监听者,另一名学生担任发射者。
发射者用声呐向监听者发射声波,并用计时器测量声波的传播时间。
3. 让学生计算声波的传播速度,并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进行比较。
4. 学生小结: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要快。
步骤四:声呐的原理与应用(25分钟)1. 介绍声呐的基本原理:声波在水中传播后,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声呐接收到反射的声波信号,从而定位物体的位置。
2. 与学生共同探究声呐在海豚猎食中的应用。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声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步骤五:拓展延伸(20分钟)1. 分组进行小研究:让学生根据所了解的声波传播规律和声呐的原理,提出其他可能的应用场景。
2. 各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五、课堂总结: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和传播规律,以及声呐的原理与应用。
《电影声音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电影声音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影视作品声画关系的基本思维方式,理解声音作为电影创作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作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影视艺术作品中声音的创作手段和基本录音机巧,能够进行基本的录音操作;
3.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声音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4.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具备声音创作分析能力,为未来的短片制作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5.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后期制作环节,将人声、环境声、特效声、音乐等诸多声音元素进行混音流程的重要作用。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
1.建议教材
1.伍建阳.影视声音创作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1.姚国强.影视录音:声音创作与技术制作.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
2.主要参考书
1.林达㈱.影视录音心理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姚国强、孙欣.银幕再现-与中国当代录音师对话.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纳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0330190
2、课程名称(中文):声纳原理课程名称(英文):Principles of Sonar
3、学时/学分:48/6
4、先修课程:水声学原理与换能器基阵,0330140
5、面向对象:信息对抗技术专业
6、开课院(系):航海学院声学与信息工程系
7、教材、教学参考书:
教材:
《声呐技术》,田坦、刘国枝、孙大军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0年教学参考书:
《数字式声纳设计原理》,李启虎,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Underwater Acoustic System Analysis, Williams S. Burdic, Prentice Hall, 1991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航海学院信息对抗技术专业主要为国防水声行业培养人才,故本课程是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掌握声纳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是声纳的波束形成方法、测向方法、测距方法和测速方法。
在掌握这些方法之后,学生需要通过参与课堂演示实验深入理解这些方法的实际运用。
最后,结合主讲教师的科研经历,向学生介绍当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声纳系统的基本系统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从而为学生将来从事水声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声纳原理的教学内容分为八部分,具体内容和相应的基本要求如下(括号中标识数字为该部分的计划学时):
第一章绪论(4)
1.声纳的发展简史和现状
2.声纳系统的分类
3.声纳系统的战术指标和技术指标
4.声纳方程
要求:了解声纳的发展简史和现状,掌握声纳系统的分类方法和主要战术指标、技术指标,熟练掌握声纳方程及其内涵。
本部分将采用中英文对照授课。
第二章声纳系统定向方法(4)
1.声纳系统定向的基本原理
2.最大值测向
3.相位法测向
4.振幅差值测向法
5.相关法测向
6.互谱法精确测向
要求:理解声纳系统定向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最大值测向方法、相位法测向;了解振幅差值测向法、相关测向法;掌握互谱法精确测向。
第三章声纳的波束形成技术(8)
1.声纳波束形成的一般原理
2.直线多波束阵的有关问题
3.直线阵相移波束形成器
4.直线阵时延波束形成器
5.圆阵波束形成
6.频域波束形成
7.接收方向性指数
要求:理解声纳波束形成的一般原理;熟练掌握直线阵的相移波束形成和时延波束形成;掌握圆阵波束形成的基本方法;掌握频域波束形成方法;深入理解接收方向性指数的含义。
本部分将采用英文授课,学生需要提交英文撰写的作业。
第四章声纳系统测距方法(6)
1.主动测距方法
2.窄带信号的模糊函数
3.被动测距方法
4.水声被动定位
要求:熟练掌握主动测距方法;掌握窄带信号的模糊函数;掌握被动测距方法;了解水声被动定位的基本原理。
第五章声纳系统测速方法(4)
1.目标速度的测量方法
2.本舰航速的测量方法
要求:熟练掌握目标速度的测量方法;掌握本舰航速的测量方法。
第六章声纳信号接收(2)
1.声纳接收机的组成
2.接收机工作特性曲线
3.动态范围压缩和归一化
要求:了解声纳接收机的组成;掌握接收机工作特性曲线;掌握声纳信号的动态范围压缩和归一化方法。
第七章典型声纳信号处理方法(2)
1.主动声纳信号处理
2.被动声纳信号处理
要求:掌握典型主动声纳信号处理和被动声纳信号处理方法。
第八章典型数字式声纳(4)
1.拖曳式线列阵声纳
2.潜艇用舷侧线列阵声纳
3.固定式岸用声纳
4.合成孔径声纳
5.声纳技术的发展展望。
要求:了解现代典型数字式声纳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声纳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
四、实验(上机)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实验为课堂演示实验,在航海学院大型消声水池实验室进行。
实验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第一次实验:声纳波束形成和方位估计实验(4)
要求:深入理解声纳的波束形成原理和方位估计方法。
第二次实验:主动和被动测距实验(4)
要求:深入理解主动和被动测距原理。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本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程。
学生应该掌握声纳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学演示实验,深入理解基本的测向、测速和测距方法。
希望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逐步学会从前人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演绎推导的结果中,体会和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开展本专业科研工作的能力。
在本课程中,通过一定量内容的英语教学和相应的英语作业,期望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听、译等方面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查阅本专业参考文献的方法,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文献阅读和理解,为将来从事前沿性的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英语基础。
在进行教学演示实验时,要求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过程,而不是单纯地看实验结果,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七、其它说明
1.学生应遵守《西北工业大学学生手册(本科生)》里有关学术诚实的条例;2.学生应上课准时,专心听讲;上课期间,关闭手机。
3.学生应结合英文授课内容和英文作业,进行一定量的英文文献阅读。
4.考试成绩除了笔试之外,还包括平时的作业和讨论。
八.考核方法:
闭卷考试,课程总成绩的评定是:考试占80%,平时作业和讨论占20%。
撰写人:杨益新制定日期:
审定人:审定日期:
学院审查意见:主管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