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北京)七年级上册 地理 教案 3.3黄河的源流概况及水文特征
中国地图出版社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的自然环境》第四节《河流与湖泊》之《黄河》教学设计

《黄河》教学设计刚刚我们所看到的是我们国家的母亲河——黄河,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走近黄河。
先了解一下今天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黄河的概况和主要奉献。
2、知道黄河的忧患,并讨论探究出治理的针对性措施。
能力目标:能够画出黄河的轮廓图。
情感目标:通过对“黄河”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黄河既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又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从而培养学生辨证的思想方法。
今天我们这节课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探讨黄河,一、黄河的概况,二、黄河的奉献,三、黄河的忧患。
四、黄河的治理。
我们先来了解黄河的概况,古诗中讲到黄河之水天上来,这里的天上指哪里呢?巴颜喀拉山,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源头叫约古宗列曲,这就是约古宗列曲,自西向东注入渤海,在哪个省境内注入渤海呢?山东。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在山东境内注入渤海。
黄河流经哪些省市呢?多少个?黄河自西向东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共9省区。
好,再看看这幅图,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有哪些?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黄河流经了这么多的省和地形区,那么黄河到底有多长呢?5464千米,黄河的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
是我国第几长河呢?第二长河。
是第二大河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表格上的数据,黄河的水量是第二大吗?不是,其实不仅是黄河的水量,还有流域面积都不是第二,所以黄河只能称之为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河流一般都分为上、中、下游,黄河的上、中、下游分别是以哪里为界线呢?从源头到河口为黄河的上游段,河口是哪里的?内蒙古。
从河口到旧孟津为中游,旧孟津是河南的,旧孟津到入海口为下游。
这就是黄河三段的划分。
最后我们再来找找黄河的主要支流有哪些?上游开始有一条大的支流叫湟水,湟水谷地是典型的高原河谷农业。
中游有两条大的支流,这条是汾河,位于山西省境内,这条是渭河,位于陕西省境内。
而且黄河上最长的支流就是渭河。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黄 河

治理措施
• 1.在上中游地区,建坝淤地,修筑梯田,植 树造林,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 • 2.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 程,使治沙与防洪并举。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黄河干流,以防洪、减淤 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除害兴利,综合利用。水库总库容 126.5亿m³ ,正常蓄水位时枢纽最大泄流量17327 m³ /s。水利部门通过小浪底 水利枢纽人工蓄水放水,可以将泥沙冲入海洋,降低下游河床高度。
中 游
下游 旧孟津
2、黄河的贡献 塑造平原 :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
者之一,并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 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 原和河套平原。
丰富水能:尤其是黄河的上游 灌溉水源:黄河流经地区,一般降水不足。
黄河水使一块块干涸的土地展现了生机。
“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矿产资源丰富:煤炭、钼、铝土、稀土、 石油、天然气等。(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南、山东)
小浪底水库进行调水调沙时开闸放水的壮观场面
凌汛形成的两个条件: ①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 度河段。 ②冬季结冰的河流。 黄河凌汛分布河段: 上游:甘肃、河套平原、宁 夏 平原, 下游:山东境内。
5、黄河的凌汛
黄河凌汛发生的时间: 春季解冻时:纬度高处后融化,纬度低处先融化,浮 冰向高纬度涌来,形成冰坝,河水上涨。
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 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 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 河”。 河床不断升高,河水只靠人工筑堤约束,一 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 的危险。因此黄河成为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 也成为中国的一大“忧患”。历史上,黄河就曾 多次迁徙改道,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见下图)。
中图版(北京)七年级上册 地理 教案 3.3黄河的源流概况及水文特征

视频黄河河段特征的
总结
3.字体展示黄河存在的
所有问题,小组讨论:这些问题分别出现在哪些河段,并说明理由小组讨论,由三位
同学展示成果
知道不同河段
存在的主要问
题及原因
地图展示
拖动答案
4.补充凌汛、水土流失
的原因、地上河的成因、
断流。
查漏补缺知识点的呈现地图、图片展示
5播放水土流失模拟实验观察植被状况与
泥沙含量的关系
为治黄河埋伏
笔
播放视频
五治黄河1.呈现有关黄河治理的
符号并解释含义
按河段拖动不同
的符号,边解释
为治黄献计策拖动符号2.总结治理黄河的具体
措施
查漏补缺
知识点的总结
与呈现
拖动答案
六小结板书总结知识梳理总结本节内容
七练习1.多媒体素材:骰子游
戏
2多媒体素材:垃圾桶
根据提示说出答
案
巩固练习
多媒体素材
教学流程图一、视频导入
二、知黄河的概况
三、赞黄河的奉献
四、忧黄河的问题
五、策黄河的治理
板书设计
导学案
第三节滔滔黄河
我的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知黄河
二、赞黄河
写出黄河的奉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忧黄河-治黄河。
《黄河的源流概况及水文特征》教学设计(北京市县级优课)

【授课题目】我国第二长河——黄河【授课班级】初一年级【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的核心知识及其教育价值核心知识:学会分析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的方法以及人河之间的关系。
教育价值:在学习长江的基础上,通过对黄河各段特征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关分析能力,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核心知识间的横向、纵向联系上游中游下游梯级开发。
修水库陡坡植树造林、缓坡修梯田,加固大堤,修建分洪、建立水利枢纽工程。
沟壑打坝淤地等。
关键是做蓄洪疏沙工程。
好水土保持工作。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地理科学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他们对黄河并不陌生,从所接触的诗文、电影及有关的歌曲中,对黄河或多或少已有一定的了解,在前两节地形、气候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也已经了解了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作用,加之有了学习长江的基础,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对分析地理特征形成原因还有欠缺,在分析能力方面还需要教师加以适当引导。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黄河水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长度、流经省区、地形区、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理解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2.通过对黄河各段特征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关分析能力及对某一地理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河段主要水文特征,说明黄河上中下游出现的问题、及其存1在的原因、危害,积极参与对黄河的治理,部分学生能创造性地提出治理黄河的措施。
3.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奉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念。
【教学重点】黄河各段水文特征,分析黄河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教学难点】对黄河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教学方法】读图引导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2。
七年级上册 地理 课件 3.3黄河的源流概况及水文特征

凌汛
自然 原因
人为 原因
水土 流失
地上河
地上河 总结
注:点击左侧图标,链接到相应的内容。
注:1.拖动上侧笑脸图标到图中正确的位置。2.拖动下侧不同的图标到图中正确的位置。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视频 返回
返回
返回
演示 返回
返回
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 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 不悲伤,定会快乐。不犹豫,定会坚持。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戴尔·卡耐基 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 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列夫·托尔斯泰说 别拿自己的无知说成是别人的愚昧! 所谓惊喜就是你苦苦等候的兔子来了,后面却跟着狼。 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一个华丽短暂的梦,一个残酷漫长的现实。 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 你在学习上这种尝试精神很可贵。 苦难与幸福一样,都是生命盛开的花朵。 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
注:将文字拖动到图中正确的位置。
注:将图中不同颜色的文字拖动到图中正确的位置。
水源 举例
水能 举例
宁夏 平原
河套 平原
华北 平原
注:将图中表示平原的不规则长条图形拖动到图中正确的位置,左侧图标均为超链接。
河段 特征
注:将文字拖动到表格正确的位置,分类总结。2.点击左侧“河段特征”图标链接到视频。
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课题: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黄河的源流概况及水文特征
版本:中图2011课标版 年级:七年级上册 教师: 单位:
黄河的源流概况及水文特征-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钟作慈主编)教案

黄河的源流概况及水文特征前言黄河,是我国重要的河流之一。
它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长约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
本文主要探讨黄河的源流概况及水文特征。
本文参考了《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钟作慈主编)》的教案。
源流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岭南群山中的冰川融水,称为“黑河源”。
黄河之所以叫黄河,是因为它的河水呈黄色(土黄色),这是因为在河道中沉积物质的缘故。
河水呈黄色也使得黄河被称为“中华第一河”。
黄河源头的众多支流聚集形成了黄河源区。
黄河源区地处青藏高原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高原湿地和野生动物保护区。
该区域也是全球十大气候区之一,气候寒冷干燥,常年多风,寒潮侵袭频繁。
黄河源区的水流量大,水温低,河岸宽阔平缓,河道狭窄而深,水流湍急。
这些特点决定了黄河的水质纯净,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
水文特征水量黄河每年的径流量较大,是我国重要的水源之一。
1960年黄河年平均径流量最高达到142.9亿立方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仅次于长江。
黄河的水源主要来自于青藏高原,因此水量会发生季节性变化,最大的洪水期在6-8月之间。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黄河径流量逐年下降,而水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这对于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水质由于河道上游植被覆盖率高,水流湍急,基本没有人类活动干扰,因此黄河上游的水质相对纯净。
然而随着流域人口的增加,生产和生活废水的排放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在增加,黄河的下游水质开始变差。
黄河下游河道覆盖面积广,交通繁忙,加之河道淤积严重导致水流变慢,湖泊、水库多达3000余个,各类污染物积聚在湖泊和水库中,经常超标。
黄河流域水污染严重,其中以河南、山东等地的河段最重。
水土流失黄河流域地处我国大陆的中部,东西长约1269千米,南北宽约472千米,总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
流域内地质构造复杂,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破坏了流域生态环境和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七年级地理上册《黄河》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3.教师通过讲述黄河的历史文化故事,激发学生对黄河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黄河的基本概况,包括流域面积、流经省份、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等。
2.讲解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析各河段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3.详细解析黄河泥沙的特性,阐述泥沙对河流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教育学生关注河流生态环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展示黄河壮丽景观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条河流吗?它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黄河,它是中国第二长河,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点。接下来,我们将一起走进黄河,探索它的奥秘。”
5.观察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河流或湖泊,了解其生态环境,并对比黄河的特点。要求学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观察过程和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200字。(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2)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水利工程,了解黄河治理与开发的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4.案例分析,拓展思维:
(1)通过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2)结合我国在黄河治理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5.总结反思,提升认识: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案3中图版

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教学目标1.通过识记黄河的源流概况等基本特征,了解黄河的贡献和存在的“隐患”,理解黄河被称为“母亲河”的意义;2.通过阅读黄河水系图,理解黄河上、中、下游存在的问题,能够运用河流水系图等说明河流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通过了解黄河,了解我国的壮丽山河,进一步关心我国基本地理国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并且通过学习对黄河的综合治理和利用,初步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2新设计1.形式新颖,趣味性强。
借助于当前学生关注度较高的《版跑吧,兄弟》节目形式,通过学生“撕名牌”的形式选择小组任务并完成,增强趣味性;2.小组合作,共同协作。
将半节课要掌握的黄河源流概况等基本情况,以解密的形式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3.情感深化,总结提升。
整节课通过了解黄河的概况及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并且通过朗诵的形式加以提升和强化。
3学情分析从知识层面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中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的基础上进行的关于黄河河流概况、水文特征以及河流给沿岸人民带来的利益、危害和治理开发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因此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分析和理解黄河不同河段的一些水文特征;从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来看,在学习了长江一节内容之后学生基本了解了河流的学习方法;从学生兴趣点和心理特点出发,本节课以活动的形式引入,整节课基本以学生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学生自主探究,增强趣味性。
4重点难点重点:黄河的河流概况和基本水文特征;难点:理解黄河的综合利用和治理措施。
5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教师活动:邀请7班同学集体参加《奔跑吧,7班》活动;争夺“黄河之星”称号。
学生活动:分组,选出组长。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借用学生喜爱的热门节目的形式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黄河的学习内容。
活动2【活动】黄河基本概况第一关:解密黄河教师活动:通过“撕名牌”游戏给每组分配任务,任务卡中分别是数字、词语、诗句等关键词。
请各小组解开本组所分配的任务中的关键词或数字等所描述的信息。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 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黄河说课讲稿

黄河说课讲稿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此节分为三个课时,我选用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黄河。
下面我将从以上五个部分进行分析和说明。
首先看本次说课的第一个部分说教材,它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分析通过研读教材了解到第二章的知识结构是总分的形式,第一节是对中国的自然资源的总述;第二节第三节则是分别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学习,因此这节既承接了上一节的内容又起到了进一步提升的作用。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是本章第四节,它是对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培养学生区域分析能力的重要过程。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我制定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通过课本和黄河流域图了解黄河的概况和贡献。
过程与方法上让学生提高读图的能力,学会通过图来探究问题、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来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
争取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过程中掌握黄河的相关知识,并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确立了教学目标,紧接着要设定教学的重难点。
黄河的概况是常考的考点,而且比较考验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和逻辑能力,因此把他确立为本节课的重点。
虽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区域分析能力,但七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再加上本节内容比较枯燥,难以吸引学生,根据以上学情,我把黄河流经省区的识记确立为本节课的难点。
(过渡:那么该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这就需要科学有效的教法和学法。
下面,说第二部分教法学法。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将采用以下三个教学方法。
读图法为主,结合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参与教学。
目的是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养成从地理的角度分析、探究身边的地理事物的习惯。
(过渡:确定了好的教学方法还不够,因为在课堂中,我们不仅要“导之有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之有法”。
因此为学生确定好的学习方法也不容忽视。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三)黄河

渤海
黄河源头之——约古宗列曲
黄河干流流经的省份:
1、源流概况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与长江共同流经青、川两个省区
2.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
黄 土 高 原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黄河的河段划分
3.河口(内蒙古)、桃花峪(豫)分别是其上中游和中 下游的分界点。
“母亲河”黄河奉献给我们 什么了呢?
黄河下游“地上河(悬河)”
“地上河”动画演示
“船在天上行
人在地上走”
水 面
河 床 面
地 面
黄河水灾航拍照片
洪水泛滥
黄河下游“地上河(悬河)”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水利工程
地势 低平 流速 减慢
泥沙淤 含沙量大 流速 积河床
减慢
地势 低平
地 上 河
泛 滥 成 灾
中游
下游
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在于 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灌溉水源
华夏文明之源 旅游资源
3、黄河的忧患
千百年来,黄河也曾带给人们深 重的灾难。
3、黄河的忧患
泥 沙 问 题
材料1: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立方 米的河水含沙量约为35千克
材料2:古人说黄河是“一石水、六斗泥” 材料3: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泥 沙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 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
唐古拉山 东海
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巴颜喀拉山 渤海 青川甘宁蒙晋陕豫鲁 上游、中游水能 “几” 河口 桃花峪
上游水能,中下游航运
“W”型
宜昌 湖口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 游平原
地理课件中图版(北京)七年级上册3.3主要河流和湖泊-水系分布

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 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系分布读“中国水系”图: 1.说出你所知道的我国大河的 名称,然后在图上找到它们。 2.说出你所知道的我国大湖的 名称,然后在图上找到它们。 3.找出我国内、外流区界线, 说出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分 布特点。
读一读:
水系、流域和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就像一棵大树,干流好比树干,大大小小的支流如同众多的树 枝,干支流共同组成一条河流的水系。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集水区域, 这个集水区域就称为该河流的流域。相邻的流域之间有高地分隔,高 地两侧的水流顺着地面斜坡分别流入不同的水系,这些高地称为分水 岭。 人们通常将河流的流量大小、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结冰期有无 等,统称为河流的水文特征。
阅读水系图的基本方法是: 1.阅读图例,识别表示不同性质的河流和湖泊的符号。 2.了解河流概况。首先找出河流发源地和发源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域,然后沿干流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找出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城市和 地形区,再明确上、中、下游的分界和沿途接纳的支流。最后找出外 流河的入海口和流入的海洋,或者找出内流河流入的湖泊或消失的地 方。 3.了解湖泊概况。首先找出湖泊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和地形区,然 后看一看湖泊与哪些河流相连通,再判别湖泊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
(3)流程: 不长
随堂巩固
下列湖泊各为什么湖泊?最大湖和最大淡水湖分别 是哪个?你还知道哪些特殊的湖泊?
A B C DEF
再见
短(位于 暖温带)
秦岭 —淮 河以 南
长江 珠江
3-3主要河流和湖泊(黄河)课件2023-2024学年中图版(北京)地理七年级上册

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
下游:加固大堤、疏浚河道
影响
解决措施
治理根本是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土质疏松
夏季多暴雨
水土流失
植被稀少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垦滥伐等
加速
黄河含沙量大
活动二、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真题链接
(2021丰台初一期末)
THANKS
读图,说出利津含沙量和输沙量减少的原因。
地上河
活动二、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活动二、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洪水泛滥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地势低平
流速减慢
泥沙淤积河床
地上河
“地上河”形成及治理示意图
含沙量大
水土保持
水利工程
地势低平
流速减慢
活动二、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治沙关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
活动二、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活动一、黄河的水系特征
发源地
流向
注入海洋
主要支流
上中下游划分
流经地形区
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
自西向东
渤海
汾河(山西省)、渭河(最大支流、陕西省)
上中游:内蒙古河口;中下游:河南省桃花峪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活动一、黄河的水系、水文特征
活动一、黄河的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
影响因素
原因
流量较小
降水
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区,降水较少
含沙量大
土壤、植被、地形、降水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这里:土质疏松、植被稀疏、地形坡度大、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中上游流速快下游流速慢
【原创】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第3章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2课时)黄河教案

第3章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2课时黄河
主备人:主讲人:
黄河全长约5500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自西向东流经个9省区,是我国第二长河。
知识延伸:为什么说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黄河虽然长度比珠江长,流域面积比珠江大,但是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量小;而珠江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富,珠江的年平均径流量远大于黄河,所以黄河只能是我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活动:眼睛总动员
认真阅读P92图I
(1)找到河口、桃花峪,用不同颜色的笔描出黄河的上游、中游、下游。
(2)在图上圈出黄河流经的9个省区,找到源头及注入海洋。
(3)在图中找出黄河的主要支流。
(4)结合课本59页图D找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有哪些。
(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有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请教同组成员或老师)展示: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能在图上指出相应的位置,教师展示地图引导学生读图总结知识点。
归纳:发源地: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
干流自西向东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
注入海洋:渤海
分界点:
上、中游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2课时 教案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视频和文字等资料掌握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流域面积、干流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主要支流等基本概况。
2.运用图文资料,认识和了解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的特征及其差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黄河的基本概况。
2.知道黄河上、中、下游三个河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1.学会分析黄河中游含沙量高的原因。
2.学会分析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3.知道凌汛发生的基本条件、季节和防治措施。
第2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激趣导入,教师展示兰州黄河岸边的著名雕塑《黄河母亲》,并播放视频资料《黄河入海之美》,让学生油然升起对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崇敬之情,感受黄河的波澜壮阔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认识和探索黄河的浓厚兴趣。
教师讲述:凡是黄河哺育长大的炎黄子孙们站在石雕面前,都会感受到它巨大思想内涵的冲击仿佛看到一部浓缩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会油然产生无尽的联想和难以言状的感动,都会觉得自己就是雕塑中的那个孩子,从黄河母亲那里得到过和正在得到深情的爱抚。
【讲授新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你一定想深入地了解她。
今天这节课将满足我们的愿望。
我们将要学习和掌握黄河的概况,包括黄河的发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干流流经的省区和主要地形区、主要支流等;以及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的特征。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为我们下一节学习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奠定基础。
现在开始吧!(板书)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四节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三、黄河1.黄河的概况(1)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观看视频,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任务:1.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海洋?生:(可能的答案)1.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最终注入渤海。
(板书)(2)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问题承上)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任务。
2.结合“中国行政区划图”,说出黄河干流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我国哪几个省级行政区?生:(可能的答案)2.黄河干流自西向东流经9个省区,依次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
中图版(北京)七年级地理上册:3.3 主要河流和湖泊 教案设计

主要河流和湖泊【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
2.知道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以及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主要的河流和湖泊。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在中国河湖分布图上查找外流区、内流区及主要的河、湖,能够在图上找出相关的地理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众多的河流、湖泊以及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教学重难点】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
2.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以及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自主学习、资料分析、活动探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社会与水息息相关。
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埃及尼罗河流域的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文明、中国黄河流域的文明、南亚印度河流域的文明,都是在河流的滋润下形成的。
展示多幅有关黄河、长江、漓江、松花江、青海湖等的景象图片。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展现的是哪些河流和湖泊吗?除了这些河湖外,你还知道哪些河流和湖泊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二、新课学习(一)水系和流域读图“水系和流域图”,思考:什么是河流?什么是水系?什么是流域?什么是分水岭?教师:河流像树叶上的叶脉,干流像主脉,大大小小的支流像侧脉。
干支流共同组成了一条河流的水系。
每条河流的集水区域称为该河流的流域。
相邻水系或流域之间的高地称为分水岭。
(二)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1.河流活动:读“中国水系图”,描绘出长江、黄河。
找到黑龙江、珠江和雅鲁藏布江。
你还对哪些河流感兴趣?河流众多: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500多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万多条。
(1)外流河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
如:长江、黄河等。
外流区: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
外流区占陆地面积的2/3。
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哪些?(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等。
3.3我家住在黄河边——黄河课件2023-2024学年中图版(北京)地理七年级上册

我家住在黄河边
学习目标
✓ 认识黄河的概况和各河段特征 ✓ 掌握各河段存在的生态问题和治理对策
大天鹅阿白的寻友之旅
资料:
大天鹅是一种候鸟,每年9月中旬开始离开繁殖地往越冬地迁徙,先头部队10月中、下旬即到达
越冬地,大部队则在11月、12月到达。
大天鹅在我国的迁徙路线有三条: 东线:由西伯利亚沿海岸线经东北飞往山东,在渤海、黄河入海口处越冬;
二、大天鹅寻友之旅 目的地1:青海省青海湖
在这里见到了牦牛大哥, 还有这么温暖、清澈的湖 水,太棒了!经过保护,
日记①号残页:通 过日记线索,推断大 天鹅所在河段的生态 问题,及其开发方向。
这片湿地的环境越来越好
了。不远处建起了高高的
大坝,不知道有何作用。
野牦牛
①青海湖湿地周边环境曾经的危机和缓解办法是?
是黄河上唯一的黄色大瀑布,也 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以壶口瀑 布为中心的风景区,集黄河峡谷 、黄土高原、古塬村寨为一体, 展现了黄河流域壮美的自然景观 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积淀。
18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2022年5月,黄河壶口瀑布河水变清,出现了短暂的“绿色” 景观,完全看不出平时的“沙色”,在2021年,黄河壶口段的河水也曾出现过此现象。左图为“绿 色”壶口瀑布景观图,右图为“沙色”壶口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措施
②运用资料和示意图,试分析黄河“黄”的原因和缓解 措施,完成思维导图。
中游
暴雨集中
水土流失
毁林开荒
治理 措施 ③_植__树__种__草______ ④_打__坝__淤__地______
打坝淤地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蓄水为
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
中图版(北京)七年级地理上册:3.3 主要河流和湖泊 学案

主要河流和湖泊【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水系分布1.什么是内流河?什么是外流河?2.我国著名的大湖有哪些?请至少列举四个。
二、长江我国最大的河流是,发源于省的山,注入海,全长。
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点是,中下游的分界点是。
长江上游主要流经我国地势的第和级阶梯,河水多在中穿行,急流峡谷,其中以峡和峡最为著名。
长江下游流经(地形)地区,有众多的汇入,很大,中游蜿蜒曲折,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长江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利于行。
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长,水运网,而且能够实行联运,价值极大,素有“”之称。
长江流域面积广大,物产丰富,人口,城市,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有很大的和市场。
长江水能资源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这里条件复杂,工程建设难度大。
长江水虽有、和之利,但也常常发生灾害。
为此,国家对长江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工程。
三、黄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山脉,注入海,全长,是我国第长河,它流经、、、、、、、、等9个省级行政区,干流呈巨大的“”字形。
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中下游的分界点是,跨黄河上中游的省是,跨黄河中下游的省是,黄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其原因是中游流经,土质疏松,水土流严重,它携带大量的由游进入下游平原,流速变,大量沉积,不断淤高,为防止洪水外溢,人们将两岸大堤不断加高,从而形成了地上“”。
优秀教案初中地理黄河

优秀教案初中地理黄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概况,包括发源地、流经省份、地形区等。
2. 使学生掌握黄河的水文特征,如流域面积、流域地形、流域气候等。
3. 使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污染等,并探讨其解决办法。
4. 通过地图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 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黄河的地理概况,水文特征,流域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
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教学准备:地图、图片、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播放黄河的纪录片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
2. 提问:你们对黄河有哪些了解?黄河有哪些特点?二、讲授新课1. 讲解黄河的地理概况:发源地、流经省份、地形区等。
2. 讲解黄河的水文特征:流域面积、流域地形、流域气候等。
3. 分析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污染等,并探讨其解决办法。
4. 通过地图阅读和分析,让学生掌握黄河流域的地理分布和特点。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四、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黄河的地理概况、水文特征和流域环境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黄河,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黄河流域地图,标注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份、地形区等。
2. 撰写一篇关于黄河水文特征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总结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黄河的地理概况、水文特征和流域环境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但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频黄河河段特征的
总结
3.字体展示黄河存在的
所有问题,小组讨论:这些问题分别出现在哪些河段,并说明理由小组讨论,由三位
同学展示成果
知道不同河段
存在的主要问
题及原因
地图展示
拖动答案
4.补充凌汛、水土流失
的原因、地上河的成因、
断流。
查漏补缺知识点的呈现地图、图片展示
5播放水土流失模拟实验观察植被状况与
泥沙含量的关系
为治黄河埋伏
笔
播放视频
五治黄河1.呈现有关黄河治理的
符号并解释含义
按河段拖动不同
的符号,边解释
为治黄献计策拖动符号2.总结治理黄河的具体
措施
查漏补缺
知识点的总结
与呈现
拖动答案
六小结板书总结知识梳理总结本节内容
七练习1.多媒体素材:骰子游
戏
2多媒体素材:垃圾桶
根据提示说出答
案
巩固练习
多媒体素材
教学流程图一、视频导入
二、知黄河的概况
三、赞黄河的奉献
四、忧黄河的问题
五、策黄河的治理
板书设计
导学案
第三节滔滔黄河
我的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知黄河
二、赞黄河
写出黄河的奉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忧黄河-治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