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
学习目标: 1.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与基本特征; 2.掌握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人格 发展阶段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3.结合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把握其对教育实践的 指导意义; 4.结合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理论,把握其对教育 实践的指导意义; 5.结合儿童道德发展理论,把握其对教育实践的 指导意义。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观点 ; ▪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观点 ; ▪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统一观。
▪ (二)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 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 心理发展的多样性模式; ▪ 心理的发展普遍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 (三)心理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性 ▪ 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 心理发展的变化性和适应性; ▪ 心理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统一。
▪ 与皮亚杰一样,维果斯基也强调儿童积极是主动 地建构知识的,但他认为心理功能具有社会背景, 特别是他人和语言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
▪ (一)语言与思维 ▪ (二)认知发展的社会起源 ▪ (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 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与 并不明显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围绕最近 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提 出了三个重要观点: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 列夫·维果斯基(Lev Vygotsky,1896-1934)是前 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维列 鲁学派)的创始人,前苏联心理科学的奠基人之 一,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对心理学发展产生 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 对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 都作出了贡献,并留下了186种200多万字的文献 著作。
的能力。 ▪ 2、前运算阶段(2-7岁); ▪ 守恒实验、三山实验。 ▪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 序列化 、类包含的能力 。 ▪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 以更加抽象、理想化和符合逻辑的方式进行思考。
▪ (四)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 贡献 ▪ 局限 ▪ 教育意义
▪ (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 环境决定论?环境外因论? ▪ 华生的名言—— ▪ 1.早期经验的作用 ▪ 2.家庭的影响 ▪ 3. 学校教育的作用
▪ (三)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交互作用 ▪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
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 首先,遗传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并奠定
▪ 2.劳伦兹(K. Z. Lorenz)发现的“印刻现象”; ▪ 3. 证实关键期存在的四个研究领域:恒河猴的社
会性发展、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以及哺 乳动物的双眼视觉。
▪ 4.记住几个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 5.分析狼孩卡马拉 的案例。
第二节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一)关于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 皮亚杰提出人的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
野 孩 子 的 故 事 : 遗 传 与 环 境 的 争 论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 一、遗传、环境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 (一)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 遗传决定论?遗传前提论? ▪ 屈赖恩(Tryon,R.C.)的白鼠走迷津实验; ▪ 高尔顿(Galton,F.)采用家谱调查法研究; ▪ 双生子研究设计。
而获得的知识,可分为物理经验及数理逻辑经验 两类。 ▪ (3)社会经验:指在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 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主要有语言、教育和社会生 活等; ▪ (4)平衡:是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协调成熟、 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必要因素。
▪ 2.心理发展的结构
▪ 皮亚杰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 应和平衡。在四个概念中,皮亚杰把图式作为一 个核心概念提出来。
▪ 皮亚杰认为图式就是主体动作的认识结构,是人 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 同化与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皮亚杰认为,同 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结构性改 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 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 (三)认知发展的阶段 ▪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 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心理表征的能力、延迟模仿
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规定了发展的 高低限度,但不能限定发展的过程以及所达到的 水平; ▪ 其次,在遗传所规定的范围内,儿童的发展水平 是由环境决定的。 ▪ 此外,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 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所产生的作用都不一 样: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一些较简单的初级心理 机能受遗传的制约作用较大;而较复杂的高级心 理机能则更多受环境的影响。
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的 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 展的真正原因。
▪ (二)心理发展的因素与结构 ▪ 1.心理发展的因素 ▪ 影响因素有四个: ▪ (1)成熟:主要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
神经系统的成熟。 ▪ (2)自然经验:主要指通过与外界环境的Biblioteka Baidu触
▪ (四)心理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 (五)心理发展的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 (六)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 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不 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成熟 水平方面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 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三、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 1.心理学家所讲的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 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 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 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 力的缺失。
▪ 1、最近发展区由教学创造; ▪ 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 3、学习的最佳期限。 ▪ (四)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
三、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 (一)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二)教学策略要和学生的能力相匹配 ▪ (三)教学要提供学生互动的课堂情境 ▪ (四)教学要重视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
学习目标: 1.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与基本特征; 2.掌握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人格 发展阶段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3.结合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把握其对教育实践的 指导意义; 4.结合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理论,把握其对教育 实践的指导意义; 5.结合儿童道德发展理论,把握其对教育实践的 指导意义。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观点 ; ▪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观点 ; ▪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统一观。
▪ (二)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 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 心理发展的多样性模式; ▪ 心理的发展普遍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 (三)心理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性 ▪ 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 心理发展的变化性和适应性; ▪ 心理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统一。
▪ 与皮亚杰一样,维果斯基也强调儿童积极是主动 地建构知识的,但他认为心理功能具有社会背景, 特别是他人和语言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发挥了重 要作用。
▪ (一)语言与思维 ▪ (二)认知发展的社会起源 ▪ (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 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与 并不明显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围绕最近 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提 出了三个重要观点: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 列夫·维果斯基(Lev Vygotsky,1896-1934)是前 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维列 鲁学派)的创始人,前苏联心理科学的奠基人之 一,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理论对心理学发展产生 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在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 对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学科 都作出了贡献,并留下了186种200多万字的文献 著作。
的能力。 ▪ 2、前运算阶段(2-7岁); ▪ 守恒实验、三山实验。 ▪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 序列化 、类包含的能力 。 ▪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 以更加抽象、理想化和符合逻辑的方式进行思考。
▪ (四)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 贡献 ▪ 局限 ▪ 教育意义
▪ (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 环境决定论?环境外因论? ▪ 华生的名言—— ▪ 1.早期经验的作用 ▪ 2.家庭的影响 ▪ 3. 学校教育的作用
▪ (三)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交互作用 ▪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
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 首先,遗传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并奠定
▪ 2.劳伦兹(K. Z. Lorenz)发现的“印刻现象”; ▪ 3. 证实关键期存在的四个研究领域:恒河猴的社
会性发展、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以及哺 乳动物的双眼视觉。
▪ 4.记住几个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 5.分析狼孩卡马拉 的案例。
第二节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一)关于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 皮亚杰提出人的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
野 孩 子 的 故 事 : 遗 传 与 环 境 的 争 论
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 一、遗传、环境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 (一)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 遗传决定论?遗传前提论? ▪ 屈赖恩(Tryon,R.C.)的白鼠走迷津实验; ▪ 高尔顿(Galton,F.)采用家谱调查法研究; ▪ 双生子研究设计。
而获得的知识,可分为物理经验及数理逻辑经验 两类。 ▪ (3)社会经验:指在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 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主要有语言、教育和社会生 活等; ▪ (4)平衡:是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协调成熟、 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必要因素。
▪ 2.心理发展的结构
▪ 皮亚杰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 应和平衡。在四个概念中,皮亚杰把图式作为一 个核心概念提出来。
▪ 皮亚杰认为图式就是主体动作的认识结构,是人 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 同化与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皮亚杰认为,同 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结构性改 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 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 (三)认知发展的阶段 ▪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 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心理表征的能力、延迟模仿
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规定了发展的 高低限度,但不能限定发展的过程以及所达到的 水平; ▪ 其次,在遗传所规定的范围内,儿童的发展水平 是由环境决定的。 ▪ 此外,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 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所产生的作用都不一 样: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一些较简单的初级心理 机能受遗传的制约作用较大;而较复杂的高级心 理机能则更多受环境的影响。
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的 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 展的真正原因。
▪ (二)心理发展的因素与结构 ▪ 1.心理发展的因素 ▪ 影响因素有四个: ▪ (1)成熟:主要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
神经系统的成熟。 ▪ (2)自然经验:主要指通过与外界环境的Biblioteka Baidu触
▪ (四)心理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 (五)心理发展的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 (六)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 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不 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成熟 水平方面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 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三、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 1.心理学家所讲的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 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 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 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 力的缺失。
▪ 1、最近发展区由教学创造; ▪ 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 3、学习的最佳期限。 ▪ (四)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
三、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 (一)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二)教学策略要和学生的能力相匹配 ▪ (三)教学要提供学生互动的课堂情境 ▪ (四)教学要重视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