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北京协和医院 史冬雷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沟通不好会让人感觉不适,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如果沟通不好会让技术大大打折扣。

一、沟通的基本概念

沟通是指为了某种设定的目标,在某种场合把与设定目标相关的信息,思想和情感以适当的方式传达给特定的个人或人群并且得到相关回馈,从而在共识的基础上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医患沟通就是医院工作人员与工作对象(患者或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

美国学者桑德拉和里查德曾经在一本名为《有效沟通》的书中这样描述: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这种过程不仅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包含形体语言、个人的习气和方式、物质环境,也就是赋予信息含义的任何东西。

二、沟通的必要性

(一)建立互相信任的、开放的良好护患关系

(二)收集患者资料,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诊断、治疗、护理和教育

(三)观察患者的非语言性行为,了解他们的情绪和态度

(四)表达对患者的支持

(五)与患者共同讨论,确定需要护理的问题及治疗方案

(六)为患者制定目标明确、行之有效的计划,并通过共同努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七)改善患者的预后

(八)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参与,获得更大的依从性

(九)帮助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十一)降低因医护差错造成诉讼的可能性

三、医患沟通

(一)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沟通对于患者的安全而言至关重要。在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近 的医疗失误都是由于与人际交流相关的人的因素引起的。在美国,医患沟通不良是发生无法预料的威胁生命事件的首位因素,所以医患沟通在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

医患沟通问题很常见。约半数患者的投诉既不是由于医生的水平所引起,也不是患者不讲道理,而是没有及时进行有效沟通。近一半患者的精神问题被医生所遗漏,而只是盯着所谓器质性病变。医生平均每 秒就会打断患者对病情的陈述。

沟通的质量已经明确显示出对患者病情的影响,例如:情感健康、症状解除、疼痛控制、生理学指标测量(如血压和血糖水平)等。

神经外科护患有效沟通的措施与体会【精品范文】

神经外科护患有效沟通的措施与体会 神经外科护患有效沟通的措施与体会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探讨预防和处理神经外科护患纠纷的措施。方法:针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分析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包括护士工作量大、压力大,沟通不到位,法律意识淡薄等。通过加强护士法律意识,管理者切实有效的管理,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护理专业水准,确保安全护理。结果: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因神经外科危重病人多,护理量大且要求高的特点,需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病人的各项护理需求,可有效预防和 减少护患纠纷。 [Abstra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neurosurgical nursing disputes measures. Methods: Neural care for the special nature of nursing dispute of reasons, including the nurses workload and stress, communication is not in place, the law the weak sense. By strengthening the legal consciousness of nurses, managers, effective management, the standard service process, raising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s of care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care. Results: The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of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dispute. Conclusion: The result of neurosurgical patients in the nursing large and the demanding characteristics, need to change service concept,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to meet the care needs of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reduce medical dispute. 【主题词】护患关系;医疗差错/预防和控制;护患沟通 【Keywords】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medical errors /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21世纪医学模式正在发生新的转变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为环境--社会--心理--生物--工程医学模式这对护理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正在逐步被“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模式所取代。护理工作面对的是人 ,是由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环境等多层面交织组合在一起的整体的人。这就要求护士在护理实践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 ,尤其是危重患者。

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协和医院史冬雷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沟通不好会让人感觉不适,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如果沟通不好会让技术大大打折扣。 一、沟通的基本概念 沟通是指为了某种设定的目标,在某种场合把与设定目标相关的信息,思想和情感以适当的方式传达给特定的个人或人群并且得到相关回馈,从而在共识的基础上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医患沟通就是医院工作人员与工作对象(患者或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 美国学者桑德拉和里查德曾经在一本名为《有效沟通》的书中这样描述: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这种过程不仅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包含形体语言、个人的习气和方式、物质环境,也就是赋予信息含义的任何东西。 二、沟通的必要性 (一)建立互相信任的、开放的良好护患关系 (二)收集患者资料,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诊断、治疗、护理和教育 (三)观察患者的非语言性行为,了解他们的情绪和态度 (四)表达对患者的支持 (五)与患者共同讨论,确定需要护理的问题及治疗方案 (六)为患者制定目标明确、行之有效的计划,并通过共同努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七)改善患者的预后 (八)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参与,获得更大的依从性

(九)帮助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十一)降低因医护差错造成诉讼的可能性 三、医患沟通 (一)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沟通对于患者的安全而言至关重要。在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近 3/4 的医疗失误都是由于与人际交流相关的人的因素引起的。在美国,医患沟通不良是发生无法预料的威胁生命事件的首位因素,所以医患沟通在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 医患沟通问题很常见。约半数患者的投诉既不是由于医生的水平所引起,也不是患者不讲道理,而是没有及时进行有效沟通。近一半患者的精神问题被医生所遗漏,而只是盯着所谓器质性病变。医生平均每 18 秒就会打断患者对病情的述。 沟通的质量已经明确显示出对患者病情的影响,例如:情感健康、症状解除、疼痛控制、生理学指标测量(如血压和血糖水平)等。 在面对面的沟通中,你是否只是听对方讲话?在手势、语调、甚至潜台词中,都存在很多信息,你观察到了吗?你是否真正理解对方正在说什么,对方的潜台词是什么?在沟通过程中不仅要说,还要想,想对方想说什么。现实情况是讲话者并不总是把话讲得很清楚,同时听者也不总是在认真倾听和分析。 医患沟通中确实存在沟通问题,而且表现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为了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生活质量,必须掌握沟通技能。 (二)医患沟通的意义 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医生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种是药物,一种是语言。”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治病过程中语言的重要性,沟通对于成功的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美国的一份针对医生和社会工作

护患沟通艺术在118例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护患沟通艺术在118例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应 用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艺术在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从某医院中选取118例患儿,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患儿进行常规方式的护理,实验组中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利用护患沟通艺术加强患儿和护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在一定时期内,统计分析两组患儿和看护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以及两组患儿和家属沟通前后的焦虑情况。结果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实验组的满意程度为94.91%,对照组为83.06%,实验组患儿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患儿和家属的焦虑度同样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外科护理中加入护患沟通艺术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儿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降低患儿和家属的焦虑度。 [关键词] 护患沟通艺术;小儿外科护理;对比实验;满意度;焦虑度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1(b)-0153-02 小儿外科中患儿年龄普遍小,很多患儿表达能力差甚

至没有表达能力,且因为小孩抵抗力差,因此很多情况下患儿病情发展快,若不及时进行沟通,很可能延误治疗最佳时机。家属因为极度关心患儿病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和护理人员之间发生纠纷。这两方面是患儿临床治疗的重要影响因素,只要在临床治疗中考虑到这两方面才能够对患儿更好的进行临床治疗。而及时的护患沟通不仅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对改善患儿心理状态,缩短患儿康复时间有很重要的作用。为探讨护患沟通艺术在小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及应用效果分析,该研究2011年3月―2012年5月期间通过比照实验将护患沟通艺术应用到小儿外科护理工作中,同时将比照效果进行统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某医院就诊的118例患儿,其中75例男性患儿,43例女性患儿,患儿年龄均在3~13岁之间,患儿住院天数为6~12 d。患儿中因烧伤住院的有8例,因肠梗塞住院的有3例,因腹股沟斜疝的有30例,因阑尾炎住院的有39例,因骨折住院的有39例。将所有患儿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患儿年龄,疾病类别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只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治

浅谈护患关系的沟通技巧

浅谈护患关系的沟通技巧 【摘要】:目的加强护患沟通技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护士通过用恰当的沟通技巧去了解患者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建立相互信任、尊重、配合、友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结果护士在与病人沟通过程中适当掌握语言特点、技巧,充分展示护患沟通的艺术魅力,重建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护理质量,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字】:护患关系沟通技巧 护患之间的沟通是产生护患关系的基础,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护士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沟通技巧。 1 日常护患沟通技巧 1.1 营造良好的环境及气氛 安全、和谐的护理环境,可使患者在接受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最大限度地配合治疗与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同时充分尊重患者的权利,维护患者的利益,用温和、诚恳的语言和百问不厌的回答,使他们找到家的感觉,提倡微笑服务。 1.2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 住院期间的患者都要面对疾病的折磨,心理压力较大,尤其病情严重时,言语、行动通常过于激动。护理人员应理解、体谅并给予相应的帮助,以和谐、善解的言语去鼓励他们,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 护士一定要对患者的信息及非语言性信息及时做出反应。有时无声的动作要比语言沟通效果更好,它可以使不安的病人安静下来,脆弱的病人变得坚强。

1.4 提供有关健康信息,进行健康教育 护士在护理实践中,随时随地向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及信息。如患者面临痛苦的检查或治疗时,表现出焦虑和恐惧不安,护士应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情感反应,给予解释、说明和安慰,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1.5 道德高尚,尊重患者隐私权 由于治疗及护理的需要,患者需将某些个人隐私告诉医护人员[1]。护士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患者的隐私保密,如无特殊情况,必须征得患者同意,方可告知他人。 2 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 2.1 愤怒的患者 一般情况下患者的愤怒都是有原因的。此时护士不能失去耐心,被患者的言辞或行为激怒,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视其愤怒为一种健康反应,尽量让患者表达和发泄焦虑或不满,从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尽最大能力地与他们沟通,缓解他们心理上的压力,解决他们的问题,稳定他们的情绪,使其身心尽快恢复平衡。 2.2 病情严重的患者 患者病情严重或处于危重状态时,与患者沟通的时间要尽量缩短。要有准备地与病人沟通,语言要委婉、含蓄,尽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2.3 要求太高的患者 一般过分要求的患者可能认为自己患病后没有引起他人足够的重视或同情,从而以苛求的方式引起他人的重视。此时,护士应多与其沟通,允许患者抱怨。在对患者表示理解的同时,可用沉默或倾听的方式使其感受到护士的关心和重视。但对其不合理要求要进行一定限制。

护患沟通案例

护患沟通案例 《护患沟通技巧》案例 有报道,临床上80,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30,的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情绪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83.3,的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33.3,的护士认为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应不加理睬。有研究发现,77.78,的患者希望每天与护士交谈1次。这两组数据中不难看出,目前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要求还远远不相适应,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沟通的理念、知识和技巧。为了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和掌握沟通艺术,特从日常的护理服务中选取几个沟通案例,以达到启发的目的。 1(催款的语言艺术催款在临床工作中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患者对这类问题非常敏感,话没说好,常常遭到患者的冷眼冷语,请比较护士甲乙的催款方式。 护士甲问:“老李,要拿药了,什么时候去交钱,” 老李烦躁地回答:“又要我交钱,前几天才交的~” 护士乙问:“老李,今天要用消炎药,需要200元钱就可以把药拿回来了,您什么时候去交钱呢,我可等着米下锅啊~” 老李配合地说:“哦,好吧,我这就去交~” 虽然催款令人感到不愉快,但如果在语气、语调上下点工夫,效果相比之下会好些,护士乙的话患者更能理解和配合 2(说服他人的技巧 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会经常碰到患者对检查、治疗、护理、饮食、休息等问题不理解、不合作或难以接受的情况,常常需要护理人员耐心地解释和说服。怎样说服他人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从对方的利益出发,达到说服目的。

肿瘤患者放疗时,每周测一次血常规,有的患者拒绝检查,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意识到这种监测的目的是保护自己。 一次,护士小刘走进4床房间,说:“王大嫂,请抽血~” 患者拒绝:“不抽,我太瘦了,没有血,不抽了~” 小刘耐心地解释:“抽血是因为要检查骨髓的造血功能,例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等,血象太低了,就不能继续做放疗,人会很难受,治疗也会中断~” 患者好奇:“降低了,又怎样呢,” 小刘说:“降低了医生就会用药物使它上升,仍然可以放疗~你看,别的病友都抽了~一点点血,对你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患者被说服了:“好吧~” 3(让对方理解你 在沟通交流时,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对方理解你的行为,达到说服的目的。 患者的姐姐来到办公室,要求特许妹妹使用自备的微波炉:“护士长,我妹妹好可怜,有时想吃点热饭热菜,我把微波炉带来了,请您准许使用~” 护士长说:“我也很同情你妹妹,但病房是不允许使用电器的~你看,我办公室用的微波炉也需用电许可证才能使用,这样吧,你妹妹的饭菜拿到我办公室来热,可以 吗,” 患者的姐姐:“我已经带来了,你就允许吧~” 护士长:“不好意思,我不能违反原则~” 患者的姐姐:“那就要麻烦你们了~” 护士长:“没关系~应该的~”

护患沟通情景剧

护患沟通情景剧 第一场 地点:大学城医院肝胆外科 人物:张大妈护士甲护士乙护士长实习生张大妈的儿子 (旁白)沟通是一门艺术,善于沟通是一名优秀护士必备的素质,它是一份粘合剂,能快速拉近医患距离,增进相互信任;它是一剂镇静药,能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担忧,让病情减轻许多;它是一瓶去污剂,能除去误解,化解矛盾;它甚至还是一瓶灭火器,能浇灭患者心头的愤怒,平息一触即发的纠纷和争斗。护士每天都在和各种各样的病人打交道,虽然病人的心理千差万别,病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我们的沟通需要区别对待才能起到好的效果,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用心去交流。今天,我们肝胆外科来了一位急腹症患者,她是一位60多岁的姓张的大妈。 张大妈:哎呦!护士!痛死我了!(张大妈的儿子掺扶着她,张大妈面色苍白,双手捂着肚子。) 护士甲:大妈!您哪儿不舒服啊? 张大妈的儿子:我妈痛得不行,先叫医生看看! 护士甲:大妈,先到里面躺会吧!我会通知医生来看你的。(护士甲接过病历资料,一边掺扶着大妈到治疗床) 护士甲:大妈,我先给你量体温、测血压吧。(拿出体温计和血压计) 张大妈的儿子:护士,我妈都痛死了!你先给她打止痛针吧! 护士甲:你别着急,我知道你妈肚子很痛,可是我们在不明确病因的情况下是不能盲目用止痛剂,那样会掩盖病情的 张大妈的儿子:这样啊。 护士甲(对护士乙):小李,你先采集下病史,我去通知张医生,然后帮大妈办住院手续吧护士乙(拿着病历资料):大妈,我先简要问下您的情况,请你配合下,好吗? 护士乙:大妈,您平时胃口好吗? 张大妈:还好。 护士乙:大小便正常吗? 张大妈:我就是肚子痛,这和吃喝拉撒有什么关系啊? 护士乙:以前有药物过敏史吗? 张大妈的儿子:你们护士办事效率怎么那么低,我妈痛死了还不给她治疗,反而问些无关紧要的话。是不是吃饱了撑着啊? 护士乙:你们不要着急……(被打断) 张大妈:这个来问那个来问,问东又问西的,烦都被你们烦死了,我老太婆痛死了都没人管,你们这是什么破医院啊!(伴着阵阵痛苦的呻吟) 护士甲:别激动,好吗?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我们必须采集病史,了解病情后才能决定下一步的治疗。请配合下我们的工作好吗?我们会尽量快点的。大妈,住院手续已经帮您办好了。 (旁白)采集完病史后,护士根据开出的医嘱为大妈挂上了液体。 护士甲:大妈,我已经为您挂了吊针了,这是消炎的,还有三瓶液体,我已经调节好滴速了,请您不要随便调节,要是您有什么不舒服,及时告诉我们好吗?我也会经常来看您的,我是你的责任护士,我姓刘。 张大妈的儿子:刘护士!谢谢你!

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北京协和医院史冬雷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沟通不好会让人感觉不适,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如果沟通不好会让技术大大打折扣。 一、沟通的基本概念 沟通是指为了某种设定的目标,在某种场合把与设定目标相关的信息,思想和情感以适 当的方式传达给特定的个人或人群并且得到相关回馈,从而在共识的基础上达成共同协议的 过程。医患沟通就是医院工作人员与工作对象(患者或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 美国学者桑德拉和里查德曾经在一本名为《有效沟通》的书中这样描述: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这种过程不仅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包含形体语言、个人的习气和方式、物质环境,也就是赋予信息含义的任何东西。 二、沟通的必要性 (一)建立互相信任的、开放的良好护患关系 (二)收集患者资料,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诊断、治疗、护理和教育 (三)观察患者的非语言性行为,了解他们的情绪和态度 (四)表达对患者的支持 (五)与患者共同讨论,确定需要护理的问题及治疗方案 (六)为患者制定目标明确、行之有效的计划,并通过共同努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七)改善患者的预后 (八)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参与,获得更大的依从性 (九)帮助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十一)降低因医护差错造成诉讼的可能性 三、医患沟通 (一)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沟通对于患者的安全而言至关重要。在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近3/4的医疗失 误都是由于与人际交流相关的人的因素引起的。在美国,医患沟通不良是发生无法预料的威 胁生命事件的首位因素,所以医患沟通在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 医患沟通问题很常见。约半数患者的投诉既不是由于医生的水平所引起,也不是患者不 讲道理,而是没有及时进行有效沟通。近一半患者的精神问题被医生所遗漏,而只是盯着所谓器质性病变。医生平均每18秒就会打断患者对病情的陈述。 沟通的质量已经明确显示出对患者病情的影响,例如:情感健康、症状解除、疼痛控制、 生理学指标测量(如血压和血糖水平)等。 在面对面的沟通中,你是否只是听对方讲话?在手势、语调、甚至潜台词中,都存在很 多信息,你观察到了吗?你是否真正理解对方正在说什么,对方的潜台词是什么?在沟通过 程中不仅要说,还要想,想对方想说什么。现实情况是讲话者并不总是把话讲得很清楚,同时听者也不总是在认真倾听和分析。 医患沟通中确实存在沟通问题,而且表现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为了提高我们的工 作质量、生活质量,必须掌握沟通技能。 (二)医患沟通的意义 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 “医 生有两种东西能治病,一种是药物,一种是语言。”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治病过 程中语言的重要性,沟通对于成功的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美国的一份针对医生和社会工作

有效沟通才能护患和谐

2009年10月第47卷第30期 有效沟通才能护患和谐 张丽萍 (云南省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内二科,云南大理671000) [摘要]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是护患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和谐的护患关系是护患之间相互理解、尊重、信任、积极配 合,共同战胜疾病的融洽关系。若想护患关系和谐,工作中就必须绝对严谨、细致、不能一丝马虎,就必须创造一个安全、和 谐的治疗环境,就必须具有完好的护理道德和高度责任心、同情心。恰当运用语言沟通技巧,才能与患者有效的沟通交流, 从而建立完好的护患关系,保证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关键词]有效沟通;护患关系;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09)30-64-02 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与病人建立起来的一定联系的人际关系[1]。护患关系的质量可以影响患者健康的程度和疾病的转归。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包括创造一个有利于患者康复和谐、安全、支持性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尽快恢复或保持良好心态,尽可能地发挥自身潜有、最大限度地参与治疗,护理和康复活动。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是护士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而有效的沟通交流不仅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也是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因此对护士来说,学习沟通交流的知识和技巧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提高护理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效沟通是指接受者所接受到的信息与言出者所表达的相符,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能根据所处的情况选择多种且适当的沟通方式,她与服务对象沟通的有效性将明显增强。沟通交流的方式大致可分两类:语言性沟通与非语言性沟通。 1语言性沟通 语言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工具,护士与患者进行交流更离不开语言,良好的语言能抚平病人心理上的创伤,带给病人幸福、温暖、信心和力量,而不适当的语言则会加重病情。语言性沟通包括语言要礼貌、要有分寸、要准确、恰当、幽默感等。 1.1礼貌性语言沟通 礼貌性语言首先在称呼上有所体现,在与病人交流时免不了以称呼语作见面礼,良好的开端是成功一半,一个美好的开场白给顺利交谈打下基础,同时也给病人带来一种新切、温暖和信任感,当病人入院时护士应热情接待,面带微笑说声:“您好”、“欢迎到我科住院治疗”这些礼貌语言往往是护士和病人之间良好关系建立的起点。 1.2幽默性语言沟通 幽默可以促进人的健康,护士恰当地使用幽默可以帮助病人,调整由于疾病和陌生环境所产生的压力和紧张情绪,给人平易近人的感觉,有利于拉近护患间的心理距离,但也要注意幽默的使用应恰如其分,不可滥用,否则会导致沟通失败。 1.3安慰性语言沟通 安慰是临床上常用的心理护理方法,对病人来说,语言可以治疗也可以致病,因此护士必须掌握安慰性语言沟通技术,必须培养自力爱心、耐心和同情心,真正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应用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用生动的实例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护士在语言性沟通中应注意态度诚恳、坦诚、语言清晰、明确、语气缓和、语调适中、举止端庄,给病人一种亲切感,并做到恰如其分地为病人保守秘密。避免用语不当、用语不雅及刺激性语言,对病人说话做到有称呼、有礼貌、有区别、有分寸,从而建立起信任、依赖的感情,增加沟通交流的有效性,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2非语言性沟通 2.1定义 非语言性沟通是一种真实感情更准确的流露,非语言交流是伴随着语言交流进行的,直接影响交流效果,非语言性交流包括:环境、仪表、肢体语言、类语言、触膜、暗示等。 当病人住入病房时,病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安静无噪音,可使病人感到温馨、宁静、舒适的治疗环境。 2.2仪表 包括仪容、姿态、风度这些方面都要讲究美感,护士的仪表应是自然、大方、整洁、雅净、健美,美的仪表给人以亲切、端庄、纯洁、文明的印象,给病人美的享受。必然在心理上产生愉快感觉。对护士而言,应给病人带来信任、安慰、温暖、希望和生命的寄托。 2.3体语 包括手势、姿势、身体运动,面部表情和眼睛的运动。身体语言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能力和技巧,更是一护患交流中的行为艺术,使用点头、微笑、眼神、手势等体态的反应向病人传递信息。身体语言对病人是一种享受和心理安抚,就如一剂良药,有利于清除紧张情绪,起到心理护理和心理治疗作用[3]。研究表明:交流中一个信息的表达=7%语言+38%声音+55%的面部表情[4]。面部情感是沟通的主要方式,我们对病人的面部表情是以职业道德情感为基础的,病人的表情是依靠我们的经验,仔细的观察,认真护理总结出来的。由于面部表情的多样化,护士应该注意辨别病人情感流露,了解患者的状况及其心理反应,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如:护士与病人沟通交流时要面对着患者说话,做到全神贯注,专心倾听[5]。目光 ·临床护理· 64中国现代医生CHINA MODERN DOCTOR

有效沟通在护理中的应用

有效沟通在护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3-21T15:38:00.967Z 来源:《中医学报》2013年8月第28卷供稿作者:马立霜赵艳华[导读] 沟通属于人类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及产生联系的最主要交流方式。 马立霜赵艳华 济南军区总医院保健三科山东济南250031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262-01 沟通属于人类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及产生联系的最主要交流方式。护理工作中的沟通主要指护患之间的沟通,护理人员的服务对象是具有特殊群体性的患者及看护患者的家属。护理人员需要适当的应用沟通技巧去收集患者多方面的健康资料,并制定护理计划,使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尽快恢复或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护理中的有效沟通方法 1 1尊重患者:学会尊重是人与人间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因此在护患日常交流沟通中,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将有效沟通建立在尊重患者前提下,细心且用心操作各项护理工作。只有护理工作人员获得患者信任和认可,才能够使得患者主动进行交流,进而实现护患有效交流沟通。 1 2语言技巧: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把语言修养和交谈技巧的灵活运用。在与患者沟通前,应认真查阅病历资料及向主管医生了解病人的病情、心理状态、困惑等情况,以明确谈话的目的,运用各种交谈技巧,实施有效沟通。同时使用文明礼貌交往,会使护患关系得到良性循环,也是护患语言沟通的重要因素。 1 3抓准机会:护患的有效沟通还需要护理人员抓准时机,建立护患间信任。护理人员在日常与患者接触中,需要留意观察患者心理的变化,寻找合适时间和机会进行沟通交流。在合适时机中,指导患者相关疾病知识、日常注意事项等。合适时机的交流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焦虑,而且能够建立沟通默契和护患间的信任,促进护患间有效沟通交流的开展。 2护理中有效沟通的对象选择 2 1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中,应用语言及肢体语言交流,使病人说出有价值的心理问题及顾虑,了解患者心理上的变化,针对病人的疾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予讲解。加强并促进患者积极参与,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进行护理方案的制定,进而提升患者战胜疾病自信心。日常的护患沟通交流中,护理人员在回答问题时需要以客观心态解释和处理问题,提升护患间信任感。 2 2与家属的有效沟通:在患者疾病治疗期间,家属和朋友心理上的支持,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和家属进行合理沟通,沟通时需要耐心、细心和积极,缓解家属心理负担,提升家属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信任感,争取获得家属最大支持及帮助,共同进行患者心理负担缓解的开展。在给患者直接的讲解之外,也应给家属以正确的讲解,解除疑惑,并给予实际的有针对性地有效支持。所以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需进行有效的患者沟通,而且需进行有效的家属沟通,才能够实现护理工作中的有效沟通。3讨论 护理人员扎实的专业知识属于有效沟通的前提,熟练专业技巧是建立并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合格的护理人员应注重并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提升,不断进行新知识掌握,进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护患间的有效沟通,从而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配合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的沟通技巧包括:①开场技巧,有礼貌地称呼对方,自我介绍说明目的,使病人得到满意的回答,并根据不同病人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②掌握聆听的技巧,在交谈中要全神贯注倾听,不随便打断、插话,讲内容听清楚,抓住关键耐心解释。③换位思考,了解对方内心世界并将了解的内容传达给对方的一种能力,是沟通和心理辅导技巧中的一个重要技巧。综上所述,进行护患间有效沟通需要以尊重为基础,抓准机会,结合患者性格特点,注意日常礼节性用语和交流,细心认真的关心患者,并注重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交流,实现护患的有效沟通,进而提升护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2003 [2]张艳.有效沟通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4(z1):347 348

医护患有效沟通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医护患有效沟通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8-04-19T14:44:59.96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4期作者:冯秀娥 [导读] 因此医护人员应注重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满足患者需求。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行风办公室天津市 301500 摘要:为了提升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技巧,改善临床工作中护理水平,本文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分别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医护人员,选取50名护士就护患有效沟通理解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多数人能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较好的应用护患有效沟通技巧,但也存在一些护患沟通不畅的情况;针对患者,选取400例输液治疗患者对采取护患有效沟通措施前后的输液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采取护患有效沟通措施前患者对输液过程护患沟通满意度为66%,采取护患有效沟通措施后患者对输液过程护患沟通满意度为94%。这表明,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能够促进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彼此信任,提高护理质量。因此医护人员应注重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满足患者需求。 关键词:护患沟通;临床工作;技巧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过程[1],有效的沟通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信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医患纠纷,多数都是由于护患之间沟通不畅导致的[2-3]。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不仅要求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态度,更要求医护人员掌握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当前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已逐渐成为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新理念,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患纠纷的产生[4]。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当前医护患者有效沟通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1 对护理人员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医护人员对护患有效沟通的理解和临床应用情况,从我院随机选取50名护士人员,分别就表1所示的6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发现,目前有76%的医护人员能够完全了解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仍有24%的医护人员不完全理解或者不了解;只有40%的医护人员能够完全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有24%的医护人员完全不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无法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具体到如何与新病人进行沟通、有无必要解释护理操作的必要性和如何面对患者不合理的要求方面,有34%的医护人员在与新病人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沟通问题;有14%的医护人员认为没有必要跟患者解释护理操作的必要性,或者认为无所谓;有40%的医护人员在面对患者的无理要求时不能够耐心的解释,甚至有10%的医护人员直接采取不理睬的态度。 统计结果显示,采用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护理服务,患者的满意例数为186例,满意度为93%;未采用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护理服务,患者的满意例数为124例,满意度为62%,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护患沟通技巧在沟通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沟通的有效性,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 如何正确应用护患沟通技巧 患者在入院后首先要对面的就是护理人员,因此有效的护患沟通显得特别重要。在护患沟通过程中,主要包括语言类沟通、非语言类沟通和其他形式沟通,本文针对这3方面的护患沟通技巧进行分析。 3.1 语言类沟通技巧 语言沟通是护患沟通最主要的方式,在语言沟通过程中,应该使用亲切、温暖、礼貌的语言,同时应注意说话的态度和方式,以便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沟通环境。具体沟通内容应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刚入院时,应主动热情的向患者进行入院介绍,包括个人介绍、环境介绍、医护情况介绍、医院各种规章制度介绍等;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应进一步向患者强调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包

护患沟通艺术体会

护患沟通艺术体会 发表时间:2013-02-26T11:31:03.9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5期供稿作者:徐建青蒋淑兰[导读] 对此采取“闲时主动有序、具体详实”“忙时见缝插针、言简意赅,力求完美”的原则。 徐建青蒋淑兰(新疆阜康市人民医院 831500)【关键词】护患关系沟通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294-02 在20余年护理工作生涯中,作者认为,护患沟通非常,其原因是患者在住院期间,接触最多的是护士,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凸显护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现就护沟通技艺和要素作一总结: 1、重视护患沟通在临床医疗护理中的重要性 1.1、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患交流的基础 在护患关系满意的情况下,护士在患者的心目中具有一定的威信,护士的要求、承诺和解释易为患者接受,从而保证了对患者评估的顺利进行和采集资料的可靠性。 1.2、融洽的护患关系会造就良好的心理氛围和情绪反应 对于患者来说,不仅可消除疾病所造成的心理应激,而且可以从良好的情绪反应所致的躯体效应中获利,他可以减轻病的疾苦,缓和焦虑,激发患者的希望和信心。对于护士来说,从这充满生气的环境中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心理上的满足。即良好的护患关系本身上就是一种交流手段,他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健康,而且对护士的心理健康也是肯定的。因此,在于患者的交往中,不仅要面对患者的疾病,而且还要学会接触患者这个整体。 2、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1、护士应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第一印象就是从护士开始的,因此,做好护理工作至关重要,从事护理工作第一天起,我们的护士就要牢固树立献身于护理职业的志向,以高尚的道德情感平等待人,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强烈的服务意识对待每一位患者。 2.2、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 每一位护士都应具有过硬的专业水平和熟练地护理操作技术,精通各科室的常规工作,熟记常用化验单的正常值及意义,熟悉本院常见病的症状、治疗、护理、用药,以便为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指导治疗,这就要求护士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2.3、加强护士各科知识的培养 我们的患者来自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如何接待好每一位患者是摆在每个护士的面前的问题,这就要求每个护士具备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 3、掌握以患者为中心的交流艺术 3.1、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这就要求护士除了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高尚的医德外,同时应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面对患者的种种渴望,最重要的是以诚待人,对待患者要平等,不能说谎话、讥笑、鄙视或视而不见、高高在上。护士的眼睛、手势等一切言行都表达内心活动,患者是很敏感的,在无声中就会与护士进行沟通。因此,护理工作一定要按规范去做,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社会中护士或多或少受到社会影响,个别护士因为工作累,工资待遇低,频繁的夜班轮值导致情绪波动甚至失衡,如果此时不从主观上加以调节,客观上给与指导,就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有着不良情绪工作的护士对患者粗声大气,使患者对护士长生一种不信任感,患者无法与护士沟通。因此护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患者的影响很大。护理人员的情绪对患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护士的热情微笑、举止文静、谈吐不俗、操作认真无形中给患者一种温馨、圣洁和心理安慰,这就是一种良好的沟通。 3.2、角色的转化对护理工作者也是很重要的 上班时间就要从家庭主妇、妻子、女儿、母亲等角色转换到护士角色中,去掉潜意识的不良因素,兢兢业业的工作,以良好的形象、真诚的态度取得患者的合作和信任,才能达到与患者语言及心灵上的沟通。 4、创造良好的环境和选择适当的时间 4.1、良好的环境和适当的时间都是护士和患者沟通的重要因素 护士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时间节律的关系,选择最佳时机与患者沟通,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有的患者喜欢在谈笑中沟通,有的患者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与人交流,还有的患者不喜欢在别人面前谈论自己的病情,对于这些患者护士应随机应变,随时随地的了解患者的思想变化和对疾病的态度,在适当的环境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 4.2、以定时和不定时相结合的方式。抓住床头交接班、晨间护理、入院宣教的固定时间,结合做治疗及巡回病房的间隙,力求做到有始有终、有规律由于护理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受时间这一客观条件制约。对此采取“闲时主动有序、具体详实”“忙时见缝插针、言简意赅,力求完美”的原则。 综上所述,护患关系中的交往、沟通艺术是现代护理工作中的要素之一,是融洽护患关系的基础,也是体现护士素质修养、水平高低的标准,其目的是建立一个护理人员与患者彼此平等、宽松、和谐的心理气氛和人际环境,有效地运用沟通,通过护理干预手段动员说服教育患者主动服从治疗护理的全过程。

护患沟通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

护患沟通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 [摘要]沟通是“分享或传递思想和感情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一种动态的力量,它能深深 地影响人际间的亲密程度。”,沟通是护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有着特殊的工作含义。护患沟通是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病人的护理及康复直 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等方面的交流。护士只有 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患者的信息资料,有利于工 作的开展。 关键词:护士;患者;沟通技巧;康复;重要性 护患沟通是指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它是处理护患之间人际 关系的主要内容[1]。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医院与患者接触最多的不 是医生而是护士,因此护患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有了良好的沟通才能更好的了解患 者实际情况为其做出更好的康复方案。 一、沟通的定义 (一)《左传?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杜预注:“於柑江筑城穿沟,东 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① (二)徐特立《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一章:“扬雄《方言》,服虔《通俗文》,刘熙 《释名》,钱竹汀《恒言录》等,皆为沟通事物之名称而作。”② (三)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 成共同协议的过程。它有三大要素即: ①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②达成共同的协议; ③沟通信息、思想和情感。 (四)沟通就是信息传与受的行为,发送者凭借一定的渠道,将信息传递给接收者,以 求对方完全理解发送者的意图。 (五)沟通既是人际的交流,也涉及组织之间的交流。 二、护患沟通的定义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病人的护 理及康复直接或简介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等方面的交流。 三、人际沟通的意义 (一)可以沟通信息 (二)有助于心理保健 (三)有利于自我认识的提高 (四)有助于建立和协调人际关系 (五)可以改变人的知识结构、能力和态度

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北京协和医院 史冬雷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沟通不好会让人感觉不适,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如果沟通不好会让技术大大打折扣。 一、沟通的基本概念 沟通是指为了某种设定的目标,在某种场合把与设定目标相关的信息,思想和情感以适当的方式传达给特定的个人或人群并且得到相关回馈,从而在共识的基础上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医患沟通就是医院工作人员与工作对象(患者或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 美国学者桑德拉和里查德曾经在一本名为《有效沟通》的书中这样描述: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这种过程不仅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包含形体语言、个人的习气和方式、物质环境,也就是赋予信息含义的任何东西。 二、沟通的必要性 (一)建立互相信任的、开放的良好护患关系 (二)收集患者资料,为患者提供正确的诊断、治疗、护理和教育 (三)观察患者的非语言性行为,了解他们的情绪和态度 (四)表达对患者的支持

(五)与患者共同讨论,确定需要护理的问题及治疗方案 (六)为患者制定目标明确、行之有效的计划,并通过共同努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七)改善患者的预后 (八)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参与,获得更大的依从性 (九)帮助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十一)降低因医护差错造成诉讼的可能性 三、医患沟通 (一)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沟通对于患者的安全而言至关重要。在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近 的医疗失误都是由于与人际交流相关的人的因素引起的。在美国,医患沟通不良是发生无法预料的威胁生命事件的首位因素,所以医患沟通在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 医患沟通问题很常见。约半数患者的投诉既不是由于医生的水平所引起,也不是患者不讲道理,而是没有及时进行有效沟通。近一半患者的精神问题被医生所遗漏,而只是盯着所谓器质性病变。医生平均每 秒就会打断患者对病情的陈述。 沟通的质量已经明确显示出对患者病情的影响,例如:情感健康、症状解除、疼痛控制、生理学指标测量(如血压和血糖水平)等。

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及其对策

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及其对策 护患有效沟通是指护患之间确切无误的信息交流,是保证护理程序顺利实施,对病人进行系统的全方位护理的首要环节,对顺利完成护理措施至关重要。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往往存在着多种因素影响或制约着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经多年临床总结,我就此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提高护患沟通的质量,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1 影响因素 1.1 患者方面 1.1.1 患者存在明显的生理障碍,如:耳聋、失语、失明等影响护患有效沟通。 1.1.2 患者错误地把自己摆在被动位置,不敢主动与护士交流,担心会引起护士反感。 1.1.3 角色的行为异常:表现为对病人角色厌倦、悲观、绝望、不敢面对疾病拒绝与人沟通。 1.2 护理人员 1.2.1 业务修养差,当穿上白色护士服时,不能马上进入护士角色,带着情绪上岗,遇到不顺心的事,看着谁都烦,今天家中有特喜事,哪怕正面对的病人痛苦不堪也春风满面,难掩心中的兴奋。从而扰乱了病人的心理活动,使病人不愿与之交流信息。 1.2.2 护理人员少、任务重、时间紧,以致在与病人沟通中:①不恰当地改变病人话题或直接打断病人谈话,使病人觉得护士唐突,不愿听自己讲话。②主观臆断,片面匆忙得出结论,对病人很关切的问题未加充分考虑、分析就表示自以为是的观点,一旦出错,可能给病人造成心理负担,产生对护士的不信任。 1.2.3 知识贫乏南丁格尔说:“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或康复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在与病人沟通中,通常涉及医学、心理学、生理学、伦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科学的知识。如果知识缺乏常导致不懂装懂,想当然的解释或答非所问,不恰当的滥用,语言表达不清楚等,引起病人的反感或误解,影响有效沟通。 2 对策 2.1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素质教育,提高其业务修养:人们常把护士尊为“天使”。“天使”即真、善、美的代言词。一个护士具有健康的心理、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较强的自控能力、宽容豁达的胸怀,才能拥有对病人真诚相助的态度,这是护患有效沟通的基础。 2.2 注重心理因素在沟通中的作用:抓住一切与患者沟通的机会,掌握沟通技巧,正确运用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此是护患有效沟通的关键。a.与患者谈话时注意语言的针对性、教育性、通俗性、艺术性,做到不卑不亢,语言温和,吐字清晰,语调适中,交代护理意图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教育指导有理有据生动形象。同时注意安慰性语言、礼貌性用语的运用。b.学会倾听,全神贯注面带微笑,表情平和,不随意发笑,点头或打断病人谈话,注视对方眼睛,保持一定的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