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3. 时间的脚印(课文)

合集下载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共53张PPT)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时间的脚印》(共53张PPT)

我们为什么 会变老?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 个人的生活生命密切相关,但它却并不像空间那 样具体得可以看到可以触及;
铜壶滴漏
还有什么记录了时间的更替?
你读了本文,了解了哪些科学知识?
(1)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大自然保存时间记录的一种方式。 (2)每一厘米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3)北京故宫里的计时装置一一铜壶滴漏,是用水滴记录时间 的方式。 (4)大自然中他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运动着。 (5)“海枯石烂”会有时。 (6)“石烂”的原因: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 击”:炎热的太阳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 ,雨打着它……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着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它的破坏。 (7)岩石的毁灭与生成过程。 (8)一米厚的岩石形成需要的时间:
【教学重点】
1 真正理解用岩石的破坏和新生来记录时间的含义。 2 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掌握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2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特功能和重要意义。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 浑浊 shí zhuó
山麓 lù
海枯石烂 kū
粗糙 cāo
刨刮 bào
天公和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每中一次即大笑,也笑了千亿次 了。我想驾日车揽六龙,转车东回,挂车于扶桑之上。用北斗酌 酒浆,每条龙都各劝其一觞酒,让它们都沉睡不醒,不能再驾日 出发。富贵荣华非我所愿,只愿为人们留住光阴,永驻青春。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出自唐代:佚名《金缕衣》
五、人类了解岩石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提示:读第31—32自然段。

统编(部编)版初2语文8年级下册 第2单元《时间的脚印》课件(共29张PPT)

统编(部编)版初2语文8年级下册 第2单元《时间的脚印》课件(共29张PPT)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这个独句段总括了上文,总结了岩石“毁灭”之后再度“新生” 的历程。
7.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 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或: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 下的宝藏。 8.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有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 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 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 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 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 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2.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 的过程吗? 3.分组阅读并讨论第22~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4.这些“痕迹”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5.本文抓住事物的特征,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阐释事理。请任选一例简要分 析。 6.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 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在山东临朐县山旺由硅藻土沉 积而成的其薄如纸的岩层(上图) 中,保存着大量古动物和古植物 化石,左图为玄武蛙的化石,右为 拟银鹊树的叶子的化石。
海枯石烂
时间除了把它的脚印留在明显的地方之外,还把脚印留在 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 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 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和陶老 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 。

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时间是什么?
时间就是一秒一秒的时光流逝。
在这一秒钟里— — 你的指甲能够长出1.2纳米;
你的头发能够长出4.5纳米; 你能够走出1.2米; 你的神经元信号能够传导1.6米~600米; 子弹能够飞出400米; 国际空间站飞行了7743米; 地球绕着太阳飞行了30公里; 太阳系绕着银河系飞行了216公里; 光飞行了300000公里……
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 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爬”字生动形象 地表现了冰河缓慢移动的状态,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本文是一篇
事理说明文,文章根据大量的事
实和科学原理,对岩石
,岩

为什么能记录时间,岩石
怎样记录时间 等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说明,把
深奥的科岩学石道记理录说时得间清的楚意明义白,有声有色。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古代计时工具有哪些?
五更对应时刻如下表:
引用高士其的《时间伯伯》作为题记,把时间拟人化, 既照应题目,又引出下文。
第4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离了主题?
在北京故宫,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 漏——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这个 壶里的水空了,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时间是看不见的, 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
你能根据课文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吗?
岩石
小石子
沙砾、泥土
重压、胶结 新岩石
沉淀
“旅行”
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19~21段)
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
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阅读22~29段,思考: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痕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44页)ppt精品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44页)ppt精品课件

划分层次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 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 什么内容?
返回
初读课文
第一部分(1—4)
首先提出“时间”的话题,由生活时间到 地质时间,引出本文的话题——岩石是大 自然记录时间的一种方式。
第二部分(5—29)
文章主体,详细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 的。
总结全文,表明读懂“时间的脚印”的 第三部分(30—31) 意义。
新知导入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个人密切相关, 但它看不到、触不着。那么用什么可以记录时间的更替呢? 今天我们就走进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跟随作者去探寻 时间的踪迹!
助学资料
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 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他主要写 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陆续发表科 普小品及其他科普作品数百篇,被中国科 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著有《变幻多彩的地球》《打开地下宝库 的钥匙》《我们居住的星球》等。
主题?为什么?
示例一:没有偏离。从写作思路看,由前面写岩石能记录时间, 自然联想到“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之后再从比较的角度,说 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所以没有偏离主题。
示例二:偏离了主题。上文介绍人们已经想到许多办法记录时间 ,发明了钟表、日历等,那么,北京故宫的“铜壶滴漏”应该放 在上文,不必插在“岩石能记录时间”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 的”之间,删除这个内容后,行文上也很自然紧凑。
岩石结构 石头颜色
生物化石
精读课文
3.读第二部分(5—29)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6)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记录了地壳的活动 说明了地球的变化 记录了古代生物的状况 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共27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共27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时间是什么?时间是如何记录的?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个人密切相关, 但它看不到、触不着。
大自然如何记录时间?
特殊的文字和语言: 一朝一夕 四季更替 日月星辰 候鸟印
陶世龙
走近作者
陶世龙(1929—),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毕业 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中国著名的科普作家。
空气
和胶结
长期的重压
地壳的活动 、 古代生物的状 况 、地球历史 的发展过程
3.理清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4)讲述了生活中和大自然中保留着许多 时间的记录。 第二部分:(5—29)详细讲解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部分:(30—31)读懂大自然,造福人类。
4.怎样理解文章的标题?
标题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时间流逝有形 化,说明了时间在世间留下了踪迹。题目生动形象,能够引起读 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读者的探究欲望。
2.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这样写增强了事 物的主动性或被动性,生动有趣。
3.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向书页一样平卧着。
用“躺”形容岩石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又形象的说明了 岩石的形成过程。
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试从课文中 各找出一例子,说说起作用。 1.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 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6.读懂“时间的脚印”有什么重大意义?
不仅可以增加知识,而且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宝藏”。
7.作者在文中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分析课文的结构,理清作者的 思路。
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若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 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 就是逻辑顺序。

《时间的脚印》课件 (共33张PPT)

《时间的脚印》课件  (共33张PPT)

巩固提升
1、给下面加点字(蓝色)注音,给拼音写出 汉字。 山麓( ) 掸( )掉 犀牛( ) 琥珀( ) 粗cāo( ) jūn裂( ) 孔xì( ) 沟hè( )
(lù dǎn xī pò 糙 龟 隙 壑)
巩固提升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1)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综迹呢? (2)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失去的时间。 (3)再仔细瞧瞧,还会发现有些还没有崩落的山涯也已经有了裂缝。 (4)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沙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 溜溜的 (5)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烁、泥土。 (6)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殚去身上的尘土
深层探究
1、读完课文后,你认为标题“时间的脚印”是什 么意思?
“时间的脚印”是指从岩石上,我们 可以看到时间在这块岩石上留下的印迹, 即岩石产生时间的长短、在这块岩石产 生到现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过的事情。
深层探究
2、文章开头《时间伯伯》这首小诗,在文中有什么作 用?
《时间伯伯》这首小诗紧扣题目,并且把时间拟人 化,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的实际生 活,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这首小诗也引 出了后文的“岩石可以记录时间”这一说明对象。
课堂小结
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 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 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 藏。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很多值得学习的方法, 将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我们要将这些 写脚印
岩石:因阳光、严寒、
风雨、人类、动植物
等因素变成沙粒。
语言探究
2、“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 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分析这句话的表达作用?
这个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时间的脚印课文原文

时间的脚印课文原文

时间的脚印嘿,大伙儿,今儿咱们来聊聊那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跟咱们生活绑一块儿的东西——时间。

你瞅瞅,时间这家伙,它不留情面,也不跟你商量,就这么悄咪咪地走着,留下了它那一串串独特的脚印,让人感慨万千啊。

一说到时间的脚印,咱们首先得从日出日落说起。

每天早晨,当第一缕阳光偷偷溜进窗户,轻轻拍打着你的脸蛋,告诉你新的一天又开始了,那就是时间最温柔的脚印。

它像是个慈祥的老爷爷,用那金色的画笔,在天边绘出一幅幅绚烂的画卷,告诉你:“嘿,小子,别赖床了,起来迎接新的一天吧!”而到了晚上,夕阳西下,天边被染成了橘红色,时间又化身为那位沉默的诗人,用它那无尽的语言,诉说着一天的结束和未来的期待。

这时候,你是不是也会站在窗前,望着那渐渐消失的光芒,心里头五味杂陈呢?再来说说那些日常的琐碎吧。

你看,时间悄悄地在你的茶杯里留下了它的脚印。

从热气腾腾到慢慢变凉,从浓郁到寡淡,这不仅仅是茶的变化,更是时间的流逝啊。

还有那些堆积在书桌上的文件、日历上一天天被划掉的日期、手机里不断更新的日期提示……这些都是时间在我们生活中留下的痕迹,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嘿,你瞧,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不过,时间可不光是个无情的记录者,它还是个神奇的雕刻师呢。

咱们常说“岁月如刀”,这话真是一点没错。

想想看,小时候的你,是不是满脸稚气,眼睛里闪烁着对世界的好奇和渴望?而现在呢,或许你已经长成了大人模样,脸上多了几分沉稳和从容。

这中间的变化,可不就是时间这位雕刻师在咱们身上留下的杰作吗?它用那无形的刻刀,一点点地雕琢着我们的模样,让我们的生命之树更加枝繁叶茂。

当然啦,时间的脚印也不全是那么沉重的。

有时候,它也会化作一缕轻风,吹过我们的心田,带来无尽的温暖和欢乐。

比如说,当你和老朋友久别重逢时,那种熟悉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昨天;当你和家人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周末时,那种幸福的感觉让你觉得时间仿佛静止了……这些都是时间留给我们的美好回忆啊!它们像是一串串璀璨的珍珠,串联起我们生命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语文八下8《时间的脚印》

语文八下8《时间的脚印》
状元成才路
为什么气候炎热时期生成的石头往往是红色?寒冷时期生成的石头往往是灰黑色?(25段) 地质年代是怎么划分的?各有什么特征?(28段) 为什么寒武纪前形成了很多铁矿,石炭纪时期形成了许多煤矿?(31段) …… 这些都是课文留给我们的问题,同学们课下可以通过互联网或查阅相关书籍资料,找寻问题的答案,看哪些同学具有小小地质家的潜能。
(1~4)
“时间漫谈”
“岩石的毁灭与新生”
“岩石保存历史痕迹”
“读懂记录,造福人类”
(5~21)
(22~29)
(30~31)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课堂小测验:你能计算出下面这块岩石的年龄吗?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八下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精品课件

八下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精品课件
时间是什么?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 个人密切相关,但它看不到、触不着。
记录时间 的工具
还有什么可以记录时间的更替?
时间的脚印
陶世龙
陶世龙(1929—),四川安岳县 人,我国著名科普作家。
代表作品有《打开地下宝库 的钥匙》《揭开大地的秘密》 《地球的画像》《火山和地震》 《多变的地球》等科普读物。
阅读22-29自然段,思考: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 迹的?
可从岩石结构、石头颜色、生物化石等方面去考虑。 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 生物化石——反映历史的发展
细细品味最后一段,说一说:读懂岩石记录有什么 重大意义?
不仅可以增加知 识,而且可以探寻地 下“宝藏”,更有无 穷的大自然奥妙存在。
新岩石
• 岩石有着怎样的运动规律?
被破坏 被搬运、被堆积 重新生成岩石
阅读第19-21自然段,思考:人们是怎样根据岩石来 判断时间的?
可从岩层厚度、排列顺序、地壳运动等方面思考。 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 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地壳运动: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
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 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 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人的修辞手法,写 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 增强了事物的主动性和被 动性,生动有趣,体现了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 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 遥远的地方。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明晰心中的脚印
本文以充满智慧的笔触,娓娓而 谈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脚印的原因, 记录的内容和人类读懂大自然这种 记录的重大意义,以丰富的实例和 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人们探索 自然奥秘的兴趣。
dǎn 掸
hè 沟壑

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共2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件(共24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顺序
属于由概括到具体采用了逻辑顺序
自主学习任务二
跳读课文,深入探知 1.跳读第7—18自然段,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 到“新生”的过程吗? 2.跳读第19—21自然段,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 3.跳读第22—26自然段,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 4.跳读第27—29自然段,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 展历史的?
3.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 提示:读第22—26自然段。 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 生物化石——反映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深入探知
提示一:读第27—29自然段。
4.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
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
如:第5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作用:承上启下,由人类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方式的探寻。
3.根据承上启下的段落,分析课文结构,梳理作者思路。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 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部分(30—31):总结全文,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 意义。
自主学习任务三
细读课文,品析语言 2. 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 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 修辞手法。 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1.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 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 开始了旅行。
深入探知
人类读懂岩石记录有什么重大意义? 提示:读30-31自然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8 《时间的脚印》 课件(共23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8 《时间的脚印》 课件(共23张PPT)
列数字。用概数准确地说明了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需要的时间,使读者对岩石的形成速度有个大致的 概念。
“攻击”是进攻的意思,它使阳光、霜雪、风雨 等有了行为意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时刻受到破 坏,语言极富表现力。
说明方法巩固
1.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慢地移
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 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冰河 对岩石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4.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 的 ?提示一:读第27—29自然段。
提示二:根据不同类型的化石去思考。 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高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
5.人类了解岩石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提示:读第30—31自然段。
增加知识 找寻宝藏
文章共31个自然段 独句段:1、5、7、11、13、18、22、24、27
过渡段及其作用
1.第5段 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把时间的概念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引到自然界,引出 文章要说明的对象: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
2.第7段 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引起下文,说明岩石“毁灭”的历程。
3.第18段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 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
大自然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人类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学习目标
1. 积累生字词语及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 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3. 掌握说明顺序中的逻辑顺序,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 ),生于四 川省安岳县。1949年开始创作科 普文章,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与中 国文化融合的研究。部分作品结 集为《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 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 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 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导语】《时间的脚印》是⼀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的是说明认识岩⽯这⼀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然奥秘的热情。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原⽂ 时间伯伯, 你是最伟⼤的旅⾏家, 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 你⾛过历史的每⼀个时代。

——⾼⼠其《时间伯伯》 时间⼀年⼀年地过去。

时间是没有脚的,⽽⼈们却想出了许多法⼦记录下它的踪迹,⽤钟表、⽤⽇历……但是,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或者在⼈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 然⽽,时间仍然被记下来了。

在⼤⾃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那躺在⼭野⾥的岩⽯,就是其中重要的⼀种。

每⼀厘⽶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在北京故宫,我们还可以看到⼀种古⽼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从⼀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个铜壶,时间过去了,这个壶⾥的⽔空了,那个壶⾥的⽔却⼜多了起来。

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

岩⽯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在死亡,那⾥在⽣长;这⾥在建设,那⾥在破坏。

就在我们读这篇⽂章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地⽅的岩⽯在被破坏,同时它们⼜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堆积起来,开始了重新⽣成岩⽯的过程。

真的有“海姑⽯烂”的时候。

到过⼭⾥的⼈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壁下⾯,往往堆积着⼀⼤摊碎⽯块。

碎⽯是从哪⾥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崖上崩落下来的!再仔细瞧瞧,还会发现有些还没有崩落的⼭崖也已经有了裂缝。

不要认为岩⽯是坚固不坏的,它⽆时⽆刻不经受着从各⽅⾯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打着它……空⽓和⽔中的酸类,腐蚀了岩⽯中的⼀部分物质。

⽔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

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地转动,岩⽯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头。

第08课 《时间的脚印》-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08课 《时间的脚印》-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寒武纪:离现在大约六亿多年前到五亿多年前。这一时期,最繁荣的生物是节肢动物三叶虫。寒武纪是最早的地质时代,没有真正的陆生生物。
石炭纪
离现在大约三亿到两亿多年前,是古生代的第五个纪,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四纪
分组讨论: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时间的脚印》一书中有很多生动有趣的文章,如《名山不在高》《雨花石的来历》《济南为什么泉水多》等。本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
思考些列问题:
1、现在的人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手表和日历2、中国古代用什么来记录时间? 铜壶滴漏3、大自然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大自然用岩石记录时间。4、除了岩石、还有哪些可以记录大自然的时间? 各种生物化石、各种矿产资源。
把时间拟人化,一方面与主题照应,另一方面,通过引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实际生活,吸引读者。文题“时间的脚印”实际上是“从岩石上,可以看到时间的长短”的意思。
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4自然段) 讲述了生活和大自然中保留着许多时间的记录。第二部分(5--29自然段) 讲解了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第三部分(30—31) 总结课文: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象”和“犀牛”化石
6亿多年前到5பைடு நூலகம்多年前的寒武纪
树木高大
长着长长的毛
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
石炭纪
“第四纪”冰河时期
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
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潮而湿的
气候很冷
岩石
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奇形怪状的石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 时间的脚印 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 时间的脚印  课件

重点探究
(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开启下文, 说明岩石“毁灭”的过程)
(3)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 新形成了岩石。(这个独句段总括了上文,总结 了岩石“毁灭”之后再度“新生”的历程)
重点探究
(4)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概括总结上 一段的叙述内容)
(5)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承上文,总结化石的作用;启下文,进一步说明化石是怎样帮助 我们认识地球的发展过程的)
新课导入
当你漫步在沙滩上时,身后的一串脚印证明你曾来过。那么, 匆匆流去的时间,它又在何处留下了来过的脚印……在你那日渐成 熟的脸庞,在父母那日渐斑白的头发,还在那处处可见、平凡至极 的岩石上……那么,岩石是怎样留下了时间的脚印?让我们一起学 习《时间的脚印》,共同探索答案吧!时间的脚印Fra bibliotek学习目标
学习引导
通读课文,完成填空。 本文是一篇 事理 说明文,文章根据大量的
事实和科学原理,对岩石为什么能记录时间 ,岩 石 怎样记录时间 ,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等问题 做了深入浅出的说明,把深奥的科学道理说的清 楚明白,有声有色。
重点探究
探究一: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说明顺序
1.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起过渡的作用。请同学们跳读课文, 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 2.小组合作议一议:本文按说明内容可分为哪四部分?每部分的主 要内容是什么? 3.说明文的逻辑顺序有哪些呢?深入探究选择说明顺序的原则。
预学检测
2.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山麓( lù ) 掸掉( dǎn ) 装置( zhì ) 烘烤( hōng ) 腐蚀( shí) 砂砾( lì ) 沟壑( hè ) 龟裂( jūn ) wéi幕( 帷 ) 海枯石烂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文原文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高士其《时间伯伯》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

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但是,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然而,时间仍然被记下来了。

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在北京故宫,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这个壶里的水空了,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

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

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就在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

真的有“海姑石烂”的时候。

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壁下面,往往堆积着一大摊碎石块。

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再仔细瞧瞧,还会发现有些还没有崩落的山崖也已经有了裂缝。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

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

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

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创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完整版)《时间的脚印》ppt示范课件

(完整版)《时间的脚印》ppt示范课件
小知识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地壳的活动; ②气候的变化; ③古代生物的状况; ④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时间是什么?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
答案
第 6 课 时间的脚印
三、总结、扩展

同学们,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
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你由此对科普类文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
大家对科普类文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1.科普类文章是传播科学知识、启迪青少年智慧的优秀读物,
第3课
时间的脚印
课文朗读
你觉得时间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 会变老?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个人 的生活生命密切相关,但它却并不像空间那样具 体得可以看到可以触及;
铜壶滴漏
• 还有什么记录了时间的更替?
第 36 课 时间的脚印
自主学习,互助解疑
掌握下列词语,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山头几分钟就被炸掉的例子;在讲到泥沙沉淀的后果时,举了我国洞庭
湖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两个例子。这些例子都很
简洁,有力地说明了问题。

②用比喻。如课文中在说明风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把刮风沙比作
“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在说明海水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把冰河缓慢
岩石
小石子Biblioteka 沙砾、泥土研读文本重压
沉积 胶结
新岩石 答案
第 6 课 时间的脚印
人们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 提示1:读第20—22自然段 提示2:可从岩层厚度、排列顺序、地壳运动等方面去思考。
岩层厚度:1米厚 排列顺序:岩石像书页一样平卧 着,一层一层叠在一起,最早形 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 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 的年月。 地壳运动:平卧的变得歪斜直立
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记录了时间的踪迹。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 6 ):总说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运动。

第二层(7 一 16 ):分说岩石“烂掉”的原因和过程。

第三层(17 - 20 ):分说岩石生成的过程和历时的漫长

第四层( 21 ):总说岩石的岩层与岩层之间的顺序记录时间的踪迹

第三部分( 22 一 29 )说明岩石为我们记录下的历史痕迹

知识性、科学性和说明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第 6 课 时间的脚印
二、列举常见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 分类别
列数字 下定义
打比方 引资料
作比较 列图表
答案
第 6 课 时间的脚印
本文的说明方法:
• 本文抓住事物的特征,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阐释事理。

①举例子。在讲到人对岩石的破坏时,举了建筑兰州铁路时,一个
第 6 课 时间的脚印
研读文本
第4问:分组讨论并阅读第22~29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 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① 地壳的活动; ② 气候的变化; ③ 古代生物的状况; ④ 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 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答案
第第 66 课课 时时间间的的脚脚印印 研读文本
第3问: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 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 读第28——30段
理趣、情趣兼备。 2.多读科普作品,了解神奇的世界,也了解人类伟大的创造
和成就。 3.读科普作品,增强求知欲,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的热情。
第 6 课 时间的脚印
• 推荐《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撰写的一本 有关宇宙学的著作,是一部将高深的理论 物理通俗化的科普范本。
• 终极理论之梦——s·温伯格 宇宙的琴弦——B.格林 生命是什么——薛定谔 超越时空——加来道雄,里面的文章还被 选入过语文教科书
第 6 课 时间的脚印
• 如果你觉得科普看不懂,那么推荐看科幻作品: • 《流浪地球》、 《吞食着》、《三体》三部曲(又名“
地球往事“三部曲)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硬科幻作品,堪称 目前为止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小说。刘慈欣 《天生我材》何夕 《新安魂曲》王晋康 《山海间》 《伤心者》何夕 《归者无路》 《最后的游戏》 《归宿》(一光年的家) 《山》 《冰上海》

第四部分(30-31 )启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重
大意义。
第 6 课 时间的脚印
寻读,说过渡: 课文中有些段落只有一句话,如:
第5自然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是过渡段,它表 明下面将要介绍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说 说它们各自承启了哪些内容。
腐蚀
shí
浑 浊 zhuó
山麓

粗 糙 cāo
龟 jūn

刨 bào

楔 xiē
形文字
共31个自然段,带着问题,快速默读课文
第 6 课 时间的脚印
一、规定目标——概括全文内容。
• 文章的主要内容: •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 文章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为什么岩石能记
第5: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呢? 第7: 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11,18,22,24,27等,
答案
第 6 课 时间的脚印
研读文本
第1问: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
答案
第6课
时间的脚印
第2问: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 生的过程吗? 提示1:读8——19自然段 提示2:岩石经历阳光、霜雪、风沙、空气、水流、 生物和人类的攻击。
第 6 课 时间的脚印
• 第二部分
明确目标 1.理清本文的说明方法,知其作用。 2.分析本文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第 6 课 时间的脚印
一、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一种文章体裁。

它要求对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能等特征以及
事理作客观的、科学的解释,从而给人以知识。
• 本文按说明内容的自身的内在联系,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 - 5 )由人类记录时间踪迹的方式联想到大自然记录时
间的方式,进而提出“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疑问,引人思索和探寻。

第二部分( 6 一 21 ):从“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
着”这一规律入手,详尽说明岩石“烂”与“生成”的变迁,旨在说明岩
录时间, 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 等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
第 6 课 时间的脚印
•二、结构——说明的层次
贴小标题: “时间漫谈”
“石头的毁灭与新生” “石头上的故事” “读懂记录,造福人类”
这些小标题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相 应段落的开头。
第 6 课 时间的脚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