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8时间的脚印课件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时间的脚印》优秀PPT课件(共42页)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时间的脚印》优秀PPT课件(共42页)
• 3、概括段落层次,用思维导图理清文章结 构。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时 间的脚 印》优 秀PPT课 件(共 42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时 间的脚 印》优 秀PPT课 件(共 42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单独成段的单句有:
第16段:
举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 去身上的尘土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越是笨 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 远的地方”。
第26段: 举长毛象、琥珀等化石的事例,说明“古代生物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时 间的脚 印》优 秀PPT课 件(共 42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时 间的脚 印》优 秀PPT课 件(共 42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陶世龙,1929年生,四川安岳 人,地质学家、科普作家。他写了 许多普及地质矿物等知识的文章。 其科普作品部分结集 为《揭开大地的秘密》 《地球的画像》《时 间的脚印》出版,参 与编写《科普创作》 《科普创作概论》等。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时 间的脚 印》优 秀PPT课 件(共 42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合作探究 自由读最后一段,思考: 4、 读懂岩石记录有什么重大意义?
不仅可以增加知 识,而且可以探寻地 下“宝藏”,更有无 穷的大自然奥妙存在 。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时 间的脚 印》优 秀PPT课 件(共 42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时 间的脚 印》优 秀PPT课 件(共 42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时 间的脚 印》优 秀PPT课 件(共 42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8 《时间的脚印》课件(22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8 《时间的脚印》课件(22张PPT)
3
读准字音
犹豫( yù ) 低洼( wā ) 腐蚀( shí ) 沙砾( lì ) 山麓( lù ) 粗糙( cāo ) 犀牛( xī )
逝去( shì )
堆积( duī )
渗入( shèn )
掸去( dǎn )
沟壑( hè )
琥珀( hǔpò )
楔形文字(
xiē 4
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生,四川安岳人, 地质学家、科普作家。他写了许多普及 地质矿物等知识的文章。其科普作品部 分结集为《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 画像》《时间的脚印》出版,参与编写 《科普创作》《科普创作概论》等。
2自然界还有哪些事物记录了时间
的脚印,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篇事理的小 短文。
22
14
岩石的新生
岩石由毁灭到新生的过程:
小石子 ---- 砂砾 泥土 ---- 沉积 ---- 重压 ---- 胶结 ---- 新生
15
合作探究
2、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20-22) 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 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
16
合作探究
3、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23-27)
可从岩石结构、石头颜色、生物化石等方面去考虑。
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 生物化石——反映历史的发展
17
合作探究
4人类了解岩石的变化有什么好处?(31-32)
增加知识 找寻宝藏
18
说明顺序:
一.岩石能记录时间

间 的
5
读准字音
犹豫( yù ) 低洼( wā ) 腐蚀( shí ) 沙砾( lì ) 山麓( lù ) 粗糙( cāo ) 犀牛( xī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时间的脚印》优秀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时间的脚印》优秀课件
“时间漫谈”
“石头的毁灭与新生”
“石头上的故事”
“读懂记录,造福人类”
(6~21)
(22~29)
(30~31)
认真读课文, 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
由人类记录时间踪迹的方式联想到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 进而提出“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疑问, 引人思索和探寻。
(1~5)
第二部分
从“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一规律入手, 详尽说明岩石“烂”与“生成”的变迁, 旨在说明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记录了时间的踪迹。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引用高士其的话把时间拟人化, 一方面与主题照应, 另一方面, 通过引用, 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 更切合读者实际生活, 吸引读者。文题“时间的脚印”实际上是“从岩石上, 可以看到时间的长短”的意思。
自由读1-5自然段,说一说: 1.现在的人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钟表和日历
2.中国古代用什么来记录时间?
铜壶滴漏
3.本文中提到的岩石有什么作用?
它是大自然用来记录时间的。
铜壶滴漏
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 时间过去了, 这个壶里的水空了, 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时间是看不见的, 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 时间的脚印 优秀课件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  时间的脚印 优秀课件
们时间也会留下脚印。 B.本文采用时间顺序来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作用,条理清
楚,层次分明。 C.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使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准确
简明。 D.作为一篇科普作品,本文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从形式
到内容再到语言表达都尽量靠近读者,使读者愿意读、 喜欢读。
答案:B 点拨:本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课堂小练
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腐蚀(shí) 山麓(lù) 钟鼎文(dǐng) B.掸去(dǎn) 沟壑(hè) 堆积(duī) C.帷幕(wéi) 沙砾(lì) 楔形文字(qì) D.低洼(wā) 沟壑(hè) 粗糙(cāo)
答案:C 点拨:楔—xiē。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
(4)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能从 前这里有冰河经过。
“可能”表猜测。“很可能”说明“从前这里有冰河 经过”是猜测的,并不肯定,但可能性很大。表述留有余 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主旨归纳
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以充满智慧的语 言介绍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与方式,说明了读懂 岩石的记录的意义,以丰富的例子和富有启发性的 语言激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本文抓住事物自身的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条分缕 析,先指出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再说明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最后说明了岩石上的记录所具有的 重大意义,逻辑性很强。在讲述岩石如何记录时间的部分时, 作者举了大量的例子,但很注意例子的不同层次,先讲岩石 的毁灭与新生记录着时间,再具体说明岩石保存了许多历史 痕迹,从而使文章的主体部分层次清晰。其次,作者很注意 运用过渡性的句子,让读者易于把握前后段落的内容。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8.时间的脚印》课件(完美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8.时间的脚印》课件(完美版)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解析】 B项,搭配不当,可将“石碑上的刻文”改为“刻文的 石碑”;C项,搭配不当及语序不当,应将“成立”改为“形 成”,并将“干预、发现和制止”改为“发现、干预和制止”; D项,成分残缺,应删掉“自”或在“因”前加上“它”。
B 5.[2019·无锡]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时间的脚印》优秀PPT课件(共26页)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时间的脚印》优秀PPT课件(共26页)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时 间的脚 印》优 秀PPT课 件(共 26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4、本文语言或准确具体或生动有趣,请找出 几例分析。 (1)准确性、严密性。 如“据计算,大约 3000 -
10000 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这里如果去 掉“据计算”、“大约”,就不武断,而人类读懂岩石的 年龄,科学方法再精确也毕竟是推测而不能确知,这体现 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语言准确、严密。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时 间的脚 印》优 秀PPT课 件(共 26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时 间的脚 印》优 秀PPT课 件(共 26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②比喻形象贴切。 如“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 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 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将冰河的 移动比喻成铁帚扫过地面,足见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 大。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八年级语文部 编版下 册《时 间的脚 印》优 秀PPT课 件(共 26页) -ppt优 质说课 稿
(2)、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
提示一:读第20—22自然段。
提示二:可从岩层厚度、排列顺序、地壳 运动等方 面去思考。
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 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地壳运动: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
1、本文主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开头为什么不 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引用高士其的话?
2、 石头是如何“石烂”到“新生”的?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 来判断时间的?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人类是怎样根据 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印优秀课件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印优秀课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陶 世龙的《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走 进大自然 !
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 于四川省安岳县。出版 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 匙》《揭开大地的秘密》 《地球的画像》《火山 和地震》《多变的地球》 等科普读物。
预习检测
腐蚀( s)hí 浑浊( ) zhuó 山麓( l)ù 粗糙( ) cāo 龟裂( j)ūn 海枯石烂( ) kū 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
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我们要不断丰富自己 的知识,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探求大自然的 奥秘,来造福人类。
拓展延伸
同学们,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 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 你由此对科普类文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 大家对科普类文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1.科普类文章是传播科学知识、启迪青少年智慧的优 秀读物,理趣、情趣兼备。 2.多读科普作品,了解神奇的世界,也了解人类伟大的 创造和成就。 3.读科普作品,增强求知欲,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 科学的热情。
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
一柄铁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将冰河的移动比喻成铁帚扫过地面,足见冰河对 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
说明文阅读方法小结
123...逐归理段纳清概说说括明明要方顺点法序:概:使边括用要读什点边么时标,说出要明重文顺视章序首所括,使还句用要、 的尾看结说说句明明或方的提法对问,象式然。语后句一总的般结作来主用说要,重,使说视用明给了事概哪物念些下的定方演 法义变或,发并解展进说的而的,语分用句析时的这间作些顺用说序。明;阅说方读明法时建可对筑以准物把确这的说些,明用语 事句意用空 的勾思“物间联画要同特顺系出简类征序的来明合所;,。扼并介用起概 要 ”绍 逻的括 。 的高辑作要 在 方科顺用点 逐 法技序时 段,。把产。概最全品括好文要用或划点完说分的整明为基的事相础句对物上子独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8. 《时间的脚印》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8. 《时间的脚印》课件(共31张PPT)
“时间的脚印”其实指的是时间的 踪迹,也就是时间过去后所留下的痕迹。
2.那本文重点说明的记录“时间的脚印” 的方式又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朗读第2、3段的这四句话,其中作者连 续三次使用了转折连词,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到并圈画 出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表达?
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 踪迹,用钟表,用日历……但是,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 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 间的踪迹呢?
(三)品味说明语言,体会生动写法。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准确、精炼
在阐述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时,要确保准确 性和严密性,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会: 一是大量精准数据;二是不可忽视的副词。
(1)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 成1米厚的岩石。
3.文中很多语句耐人寻味,形象、幽默、含蓄
时间是没有脚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
还有些词语的使用也非常引人兴致。
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瞧!
小结
我们在阅读事理说明文时主要抓住一个“理”字, 这个“理”既包括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本质, 也包括文章的条理和章法,即说明的顺序、结构、逻 辑等。那么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 点和说明的目的。我们了解了基本的说明顺序,就可 以在阅读说明文时懂得识别,从而可以深入思考作者 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我们 自己在写作说明性文章时也要懂得选择适宜的说明顺 序。
提示:第一,注意这篇文章属于说明文的哪一种结构; 第二,关注文中特殊的语段,抓住每部分的中 心句和起到过渡性作用的句子,这是我 们理清一篇说明文思路的重要标志。
——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8时间的脚印课件(2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8时间的脚印课件(25张ppt)

(2)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么 ?
被破坏
重新生成岩石
被搬运、被堆积
(3)岩石这样顽强的东西竟然也会被破坏,请同学们说 说导致岩石被破坏的因素有哪些,从被破坏到生成新 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破坏因素:阳光烘烤、霜雪冷冻、
空气与水中的酸类腐蚀、风的吹
拂、水流的冲刷、冰河的移动、
生物破坏、人为破坏。
形成过程:
2.品味生动性。 一篇艺术性的说明文,除了注重语言的准
确性与严谨性,还会注重语言的文学性,本文 语言十分具有文学特色,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实例 进行分析。
文章在叙述中大量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生动有趣。 (1)第9段将"炎热的阳光""严寒的霜雪"以及风雨等对岩石的破坏
说成是"攻击",仿佛是有意识的行为。这样就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 性。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无时无刻不经着磨难"。
时间的脚印
课时目标 1. 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重点) 2. 品味语言,体会生动的写法。(重点) 3. 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
究的习惯。(难点)
一.导入新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对新墨西 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研究,让我们知道了地壳运动,看到了历 史痕迹。看似普通的岩石,为何可以记录历史的变迁呢? 这背后 有着怎样的的科学道理? 让我们一起到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 中去寻找答案。
2.请你跳读课文,确定以下四个小标题的范围。
段落
第一部分 (1—4)
标题
具体内容
第二部分 (5—29)
第三部分 (30—31)
3.分析结构,探究顺序。
(1)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请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 录时间,最后写读懂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根据 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浅人深、层层递进地说明主 题,采用了逻辑顺序。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8时间的脚印PPT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8时间的脚印PPT课件
2020年4月21日8时34分
8 时间的脚印
3.岩石是怎样保存历史痕迹的?
提示一:读第22—26自然段。 提示二:可从岩石结构、石头颜色、生物化石等方
面去考虑。 岩石结构——反映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反映远古的气候 生物化石——反映历史的发展
2020年4月21日8时34分
8 时间的脚印
4.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 提示一:读第27—29自然段。 提示二:根据不同类型的化石去思考。 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
提示一:读第7—18段。 提示二:岩石经受着阳光、霜雪、风沙、空气、水流、
生物和人类的“攻击”。 山崖裂缝—— 崩落(碎石,沙砾,泥土)—— 旅行—— 沉积—— 堆压形成新的岩石。
2020年4月21日8时34分
8 时间的脚印
2.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 提示一:读第19—21自然段。 提示二:可从岩层厚度、排列顺序、地壳运动等方面 去思考。 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 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地壳运动: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
2020年4月21日8时34分
8 时间的脚印
5.人类了解岩石的变化有什么好处? 提示:读第30—31自然段。
增加知识 找寻宝藏 6.分析第5—21自然段的说明顺序? 提示:解题思路:简括各自然段意思——合并相关段落 ——对照顺序类型进行发现
2020年4月21日8时34分
8 时间的脚印
第5段:
总领下文
(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1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到
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 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 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时间的脚印》PPT实用课件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时间的脚印》PPT实用课件
第三部分(第30、31段):读懂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
合作探究
1.读第6段。思考:这一段点明了物质时刻都在运动这 一普遍规律。那么,岩石运动的规律是什么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被破坏
被搬运 被堆积
重新生 成岩石
2.岩石从被破坏到生成新的岩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四人一组,研读课文第8至18段。看岩石是如何 从毁灭走向新生的,并相互讨论。
5.说明语言: 准确、简明(科学小品文:生动、形 象)、周密。
6.说明文的分类: 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从语言上:生动性说明文、平时性说明文。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4段):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 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第5~29段):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一层(第1~21段):岩石的厚度和层与层之间的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第22~29段):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掸去( dǎn ) 山麓( lù ) 犀牛( xī )
覆盖( fù ) 浑浊( zhuó) 沟壑( hè ) 琥珀( hǔ pò ) 龟裂( jūn ) 帷幕( wéi )
词语积累
腐蚀: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浑浊:(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山麓:山脚。 沉淀: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海枯石烂:海水干枯,石头粉粹,形容经历极长的
1. 为了表 现一个 人物的 品质, 不是先 去赞美 和肯定 ,而是 先设悬 念写出 对他的 误解, 然后, 用一段 突转写 出自己 的顿悟 ,再表 达对人 物的赞 美与肯 定,就 会收到 很好的 艺术效 果。 2. 《老山 界》以 生动优 美真挚 细腻的 笔触, 按照时 间顺序 ,叙述 了长征 中红军 克服重 重困难 翻越老 山界的 故事, 表现了 红军艰 苦奋斗 ,勇往 直前的 坚强意 志和大 无畏的 革命乐 观主义 精神。 3. 就是把 事情最 精彩、 最能引 人注意 的地方 在开头 就展示 出来, 既可引 起读者 阅读兴 趣,也 可以设 下悬念 。 4. 《背影 》是朱 自清的 回忆性 散文, 文章采 用倒叙 手法, 叙述了 作者离 开南京 ,父亲 送他到 浦口火 车站, 照料他 上车, 并替他 买橘子 的情形 ,把父 亲对儿 女的爱 ,表达 得深刻 细腻, 真挚感 动。 5 . 所 谓 首尾 呼应, 即有意 识地在 文章开 头和结 尾设置 相似的 语句或 内容, 使之达 到互相 照应的 目的。 结尾时 再次写 出的语 句并不 是对开 头句子 的简单 重复, 而是要 在句式 、表达 方式等 方面做 出变化 。这种 收束方 法能唤 起读者 心理上 的美感 ,产生 一种首 尾圆合 ,浑然 一体的 感觉。 6 . 这 种 呼应 ,还可 以是文 章主旨 上的呼 应。开 头开门 见山, 表达自 己的观 点,在 文章结 束时用 最简明 精练的 语言收 束全文 ,将文 章的核 心内容 表达清 楚,画 龙点睛 ,深化 主题。 7 . 叙 述 一件 事,事 件叙述 到中途 ,突然 借助某 个缘由 ,插入 另一件 事,让 读者带 着一个 放不下 的故事 ,一个 不知道 下文和 结局的 故事, 读另一 个故事 ,使读 者的心 中始终 有一份 沉沉的 牵挂。 8 . 在 作 文中 ,采用 这种手 法时, 要先表 达对所 描写的 事物或 人的不 满之情 。然后 在一两 件小事 中,突 然转变 看法, 但在转 变过程 中,要 情感自 然,才 能引起 读者的 共鸣。 9 . 运 用 这种 手法的 好处是 ,能够 很好地 表达出 作者充 沛的感 情,使 情节多 变,波 澜起伏 ,形成 鲜明对 比,容 易使读 者在阅 读过程 中,产 生恍然 大悟的 感觉, 留下比 较深刻 的印象 。 10.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 去。我 看见他 戴着黑 布小帽 ,穿着 黑布大 马褂, 深青布 棉袍, 蹒跚地 走到铁 道边, 慢慢探 身下去 ,尚不 大难。 可是他 穿过铁 道,要 爬上那 边月台 ,就不 容易了 。他用 两手攀 着上面 ,两脚 再向上 缩;他 肥胖的 身子向 左微倾 ,显出 努力的 样子。 这时 我看见 他的背 影,我 的泪很 快地流 下来了 。 11.叙 述 一 件 事 ,事 件叙述 到中途 ,突然 借助某 个缘由 ,插入 另一件 事,让 读者带 着一个 放不下 的故事 ,一个 不知道 下文和 结局的 故事, 读另一 个故事 ,使读 者的心 中始终 有。 12正是因为有感情,我们的生活才会 充满喜 怒哀乐 ;正是 因为有 感情, 我们才 会被浓 浓的亲 情所包 围,才 会被诚 挚的友 情所感 动,才 会为甜 蜜的爱 情而陶 醉。这 节作文 课我们 就来学 习写作 抒情性 文章, 用文字 表达你 的真情 实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时间的脚印
课件PPT
情境导入
课件PPT
时间会留下脚印吗?日出日落,月圆月缺, 四季更替,河水流逝,大自然的变化,都潜藏着 时间的踪影。这篇课文就为我们分析了岩石记录 时间的奇异功能,它们是原始的“钟表”,述说 着远古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陶世龙 的《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
课时目标
课件PPT
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要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2.学习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掌握运用拟人、打比 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3.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 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作者档案
课件PPT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 岳县。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 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 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 《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 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 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7.下面对本文的说明,正确的是( ABC )
A.从形式上看,拟人化的题目,别具一格的题记和 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内容生动具体的正文,相互 映衬,浑然一体。 B.从内容上看,说明具体、全面。如说到山野里的 岩石可以记录时间时,顺便提及北京故宫的“铜壶 滴漏”。 C.从语言表达上看,本文在叙述中大量地运用拟人 化的写法,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
结构图示
岩石有“烂”时 岩石生成啦 时间的脚印 风吹水带→旅行→沉积→重压→胶结 岩石很精彩 岩石有秘密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其主要任务是介绍 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 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结合文中的过渡段,梳理本文的结构。 •(一)(1—5)由生活时间谈到地质时间,引出话 题——山野里的岩石是一种记录时间的方式 •(二)(6—22)岩石记录时间之一:毁灭与新生 •(三)(23—30)岩石记录时间之二:无字的史 书 •(四)(31—32)学会认识大自然的记录,可以丰 富我们的知识,造福人类
•A.气候现象从各方面对岩石造成破坏。 •B.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能腐蚀岩石的一部分物质。 •C.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D.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会对岩石造成破坏。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4.“时间的脚印”是在岩石生成过程中留下的, 作者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 渐成为泥沙的过程呢?会不会喧宾夺主从而对说明 对象有所影响?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6.岩石在生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 脚印”的?请结合课文回答。
岩石是由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 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 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而形成的。它最初生成时, 像书面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加在一起,每一层 岩石都凝固了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我 们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在岩石中的反映, 就可以推测出该岩石形成的时间以及同一岩层的气 候、生物等的状况。
课件PPT
生难字词
课件PPT
踪(zōng)迹 腐蚀(shí) 砂砾(lì)
山麓(lù)
粗糙(cāo) 帷(wéi)幕
海枯(kū)石烂 渗(shèn)入 掸(dǎn)去
浑(hún)浊 沟壑(hè)
沉淀(diàn)
边缘(yuán) 覆(fù)盖 犀(xī)牛
消逝(shì) 钟鼎(dǐng)文
生难字词
文题解说
本文标题便很新奇,把“岩石”比 作是“时间的脚印”。时间在不断 流逝、不断前进,但却看不见摸不 着,把“时间”比作“脚印”,就 使无形的时间有形化了,既生动形 象又很准确。
课件PPT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时间的脚印》一书中有很多生 动有趣的文章,如《名山不在高》 《雨花石的来历》《奇绝话黄山》 《济南为什么泉水多》《湖泊— —地上的明珠》《桂林山水为什 么特别秀丽》等。
课件PPT
腐蚀: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浑浊:(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山麓:山脚 粗糙:(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龟裂:裂开缝隙 刨刮:刮平 沟壑:山沟 胶结: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海枯石烂:海水枯干,石头粉粹。现多用于形 容经历极长的时间,但本文是原意。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 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 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 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 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 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3.对岩石造成破坏的东西有哪些?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作者用大量篇幅说明岩石被破坏而渐成泥沙的 过程,是为下文说明岩石生成打基础作铺垫的,没 有“老”的岩石不断地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 石不断地生成,这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因此, 这些内容不仅不会喧宾夺主,而且会使人们对说明 对象的了解更具体、更全面。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5.为什么说岩石保存了很多的历史痕迹? •从岩石的质地来看:它里面的物质颗粒可以看到地 壳的活动。 •从岩石的颜色看:它也常常说明着地球气候的变化。 •从“化石”可以看出古代生物的状况、生存年代及 地球上的气候的变化和地壳的活动。 •从石头上痕迹,也可以说明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 的活动。
课文解析 拓展延伸
•结合课文谈谈“寻找时间的脚印”有何意义。 •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 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或: 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 去找寻地下的宝藏。
课文解析 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你对岩石的了解,以《海枯石烂》为题, 写一首小诗或一段话,来抒发你的情感。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1.本文开头引用高士其《时间伯伯》起什么作 用? 用高士其的诗照应标题,引出下文,时间一年 一年地过去,如何记录下时间,为文章重点岩 析 精研细读
2.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 时间后,第5自然段介绍北京故 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 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