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复习课件,共12张ppt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领她的章西勇士,一次次冲锋陷阵,
一次次击溃强大的英军⋯⋯直至壮烈牺牲。”这则
故事发生在(
B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
B.印度民族大起义中
C.非洲独立浪潮中
D.古巴革命中
2.对玻利瓦尔、章西女王的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都使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 B.都领导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C.都体现了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 D.都鼓舞了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解放胜利的信心
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矛盾:双方矛盾集中在关税、奴隶制扩张、劳动力、工业原料、 市场等方面。 借口: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史称“南北战争”。 两法: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 种;不久,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农民尤 其是黑人的积极性。
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的国家格局。
①两者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殖民者的统治和掠夺。②都是殖 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增强的必然产物。③都是以武装斗争方式 共 同 反抗殖民者的统治。④在斗争中,杰出的英雄人物起到了重要作 点 用,如南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 “解放者”,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人章西女王英勇牺牲,是印 度的民族英雄。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复习课件
原因:殖民者的统治与掠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的 影响。 殖民 地人 民的 反抗 与资 本主 殖民 地人 拉丁 美洲 独立 运动
领导人:玻利瓦尔(北部)和圣马丁(南部)
活动: 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 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 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评价: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原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手工业者破产; 对土兵的宗教歧视。
一次次击溃强大的英军⋯⋯直至壮烈牺牲。”这则
故事发生在(
B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
B.印度民族大起义中
C.非洲独立浪潮中
D.古巴革命中
2.对玻利瓦尔、章西女王的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都使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 B.都领导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C.都体现了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 D.都鼓舞了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解放胜利的信心
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矛盾:双方矛盾集中在关税、奴隶制扩张、劳动力、工业原料、 市场等方面。 借口: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史称“南北战争”。 两法: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 种;不久,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农民尤 其是黑人的积极性。
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的国家格局。
①两者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因为殖民者的统治和掠夺。②都是殖 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增强的必然产物。③都是以武装斗争方式 共 同 反抗殖民者的统治。④在斗争中,杰出的英雄人物起到了重要作 点 用,如南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 “解放者”,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人章西女王英勇牺牲,是印 度的民族英雄。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复习课件
原因:殖民者的统治与掠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的 影响。 殖民 地人 民的 反抗 与资 本主 殖民 地人 拉丁 美洲 独立 运动
领导人:玻利瓦尔(北部)和圣马丁(南部)
活动: 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 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 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评价: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原因: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手工业者破产; 对土兵的宗教歧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1-6单元复习课件(全)
加北方军队。 (2)影响: 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 上的被动局面。
6、结果/结束:__1_8_6__5 年,南北战争以______北胜利方告终,避免了
美国分裂。
2020/12/24
目标导学二:内战爆发
178、6林5 肯被刺:林肯
(1)被刺: _______年,_______被拥护奴隶制度的狂热分子刺杀。 (2)评价(林肯的贡献): 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
人民衷心的爱戴与南景仰北,战成争为美实国质历上史是上的美著国名历总统史。上第二次资 8、性质/实质: 产阶级革命。
2020/12/24
1、原二因、: 废除农奴制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2、时间及改革者: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3、改革内容: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 须出钱赎买。
4、改革的意义: 1)积极:①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 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020/12/24
2、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
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 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时间: 18世纪初
(3)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
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
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日),史称彼得一世后世尊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称其为彼得大帝俄罗斯帝国 首位皇帝(1721年11月2
2020/12/24
目标导学二:内战爆发
1、根本原因:
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
2、导火线(直接原因):
6、结果/结束:__1_8_6__5 年,南北战争以______北胜利方告终,避免了
美国分裂。
2020/12/24
目标导学二:内战爆发
178、6林5 肯被刺:林肯
(1)被刺: _______年,_______被拥护奴隶制度的狂热分子刺杀。 (2)评价(林肯的贡献): 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
人民衷心的爱戴与南景仰北,战成争为美实国质历上史是上的美著国名历总统史。上第二次资 8、性质/实质: 产阶级革命。
2020/12/24
1、原二因、: 废除农奴制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2、时间及改革者: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3、改革内容: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 须出钱赎买。
4、改革的意义: 1)积极:①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 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020/12/24
2、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
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 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时间: 18世纪初
(3)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
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
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日),史称彼得一世后世尊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称其为彼得大帝俄罗斯帝国 首位皇帝(1721年11月2
2020/12/24
目标导学二:内战爆发
1、根本原因:
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
2、导火线(直接原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全册复习ppt课件
与前面内容的联系
与美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三足鼎立)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 与“马歇尔计划的联系” 与“一超多强”局面的联系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二战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慕尼黑阴谋
德国闪击波兰
事件:
苏德战争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斯大林格勒战役
雅尔塔会议
日本投降
太平洋战争
诺曼底登陆 攻占柏林战役
原因
爆发原因
第三单元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 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异
日本消除生产关系中 的封建因素,大力 发展外向型经济; 西欧加强与周边 国家的经济合作
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 ▪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九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格局——WarⅠ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WarⅡ后两极格局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
比 较
第四课 经济大危机
时间:
经济大危机
地域: 原因:
Hale Waihona Puke 特点:影响:德
日
建
立
罗斯福新政
法
西
斯
政
中
权
心
背
时
措
目
特
实
效
意
评
景
间
施
的
点
质
果
义
价
罗斯福新政 评价=效果+意义+特点
与美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三足鼎立)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 与“马歇尔计划的联系” 与“一超多强”局面的联系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二战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慕尼黑阴谋
德国闪击波兰
事件:
苏德战争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斯大林格勒战役
雅尔塔会议
日本投降
太平洋战争
诺曼底登陆 攻占柏林战役
原因
爆发原因
第三单元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 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异
日本消除生产关系中 的封建因素,大力 发展外向型经济; 西欧加强与周边 国家的经济合作
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 ▪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九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与后面内容的联系
格局——WarⅠ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WarⅡ后两极格局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
比 较
第四课 经济大危机
时间:
经济大危机
地域: 原因:
Hale Waihona Puke 特点:影响:德
日
建
立
罗斯福新政
法
西
斯
政
中
权
心
背
时
措
目
特
实
效
意
评
景
间
施
的
点
质
果
义
价
罗斯福新政 评价=效果+意义+特点
第一单元复习课-2020春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共18张PPT)
(2)材料二“战争”中受命担任大陆军总司令的是谁?战争结束后, 哪一部宪法的制定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材料三 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农奴起义不断上升的压 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 命的唯一办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分析,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对俄 国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是( D )
A.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 B.赶上了西欧的发展水平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开启了俄国现代化进程
3.[2019·嘉兴]1863年,美国太平洋铁路开始施工。太平洋铁路开工修建时
的历史背景是( D )
A.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B.北美人民击溃英军主力 C.电力、铁路在欧美国家出现 D.美国内战如火如荼进行
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A、C两项不符合俄国农奴制改革,D项都不符
合。故答案选B。
5.[2019·攀枝花]19世纪中期,许多国家发生了重大事件。下列史实与结论
对应正确的是( D )
选项 A B C D
史实 俄国农奴制改革 印度民族大起义 日本的明治维新
美国内战
结论 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促成印度实现了独立 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
【解析】 俄国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没有彻底消除 封建残余。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没有促成印度实现独立。日本的明 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改革,不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是美 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故答案选D。
4.[2019·娄底]某学校九年级学生在学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
材料三 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农奴起义不断上升的压 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 命的唯一办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分析,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对俄 国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是( D )
A.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 B.赶上了西欧的发展水平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开启了俄国现代化进程
3.[2019·嘉兴]1863年,美国太平洋铁路开始施工。太平洋铁路开工修建时
的历史背景是( D )
A.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B.北美人民击溃英军主力 C.电力、铁路在欧美国家出现 D.美国内战如火如荼进行
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A、C两项不符合俄国农奴制改革,D项都不符
合。故答案选B。
5.[2019·攀枝花]19世纪中期,许多国家发生了重大事件。下列史实与结论
对应正确的是( D )
选项 A B C D
史实 俄国农奴制改革 印度民族大起义 日本的明治维新
美国内战
结论 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促成印度实现了独立 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
【解析】 俄国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没有彻底消除 封建残余。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没有促成印度实现独立。日本的明 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改革,不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内战是美 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 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故答案选D。
4.[2019·娄底]某学校九年级学生在学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
(共19套)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课件PPT汇总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一次小下载 安逸一整年!
(共19套)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 册)课件PPT汇总
如果暂时不需要,请您把我收藏一下。因为一旦 关闭本页,可能就永远失去我了哦!
请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小魔方站作品 盗版必究
1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目 录
2
快乐预习感知
7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8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问题1】 俄国为什么会爆发十月革命? 探究(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使得俄国 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工人运动不断高涨。 (2)俄国二月革命以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顾人民的死活,对外 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对内竭力保存旧的国家机器,企图解散工 人武装,消灭苏维埃,建立单一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从而激 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 (3)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武装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列宁领导的 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发动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4)俄国的工人阶级力量比较集中,而且掌握了一定的武装,也为 俄国十月革命准备了条件。
5
一二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4)巩固政权的措施: ①政治上,建立新型的 无产阶级 政权;1918年3月,迁 都 莫斯科 。
②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 《 土地法令 》,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③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 。 ④军事上,到 1920 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 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 国家。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一次小下载 安逸一整年!
(共19套)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 册)课件PPT汇总
如果暂时不需要,请您把我收藏一下。因为一旦 关闭本页,可能就永远失去我了哦!
请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小魔方站作品 盗版必究
1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目 录
2
快乐预习感知
7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8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问题1】 俄国为什么会爆发十月革命? 探究(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使得俄国 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工人运动不断高涨。 (2)俄国二月革命以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顾人民的死活,对外 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对内竭力保存旧的国家机器,企图解散工 人武装,消灭苏维埃,建立单一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从而激 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 (3)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武装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列宁领导的 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发动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4)俄国的工人阶级力量比较集中,而且掌握了一定的武装,也为 俄国十月革命准备了条件。
5
一二
快乐预习感知
核心知识概览
互动课堂理解
(4)巩固政权的措施: ①政治上,建立新型的 无产阶级 政权;1918年3月,迁 都 莫斯科 。
②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 《 土地法令 》,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③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 。 ④军事上,到 1920 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 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 国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复习课件(共19张PPT)
开始时 间 特 点
重大成 就
第二次工业 革命
19世纪六七十 年代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 密结合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 生内活 燃领机域的 发现明 代化学工业 的产生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教:
生活习 俗:
彼得一世改革 的内容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 制,加强沙皇专制权力。要求贵族必须到 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 能提拔;
1865年 南方投降,北方 胜利。 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 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资本主义发展的最 大障碍,
政治方 面: 军事方 面: 经济方 面:
社会生 活:
日本明治维新的 内容
废藩置县,实现中 实央行集征权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
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 道”精神。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 的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纤维
文化名人及 成就
(1)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 三大成就
(2)达尔文《:《自物然种哲起学源的》数提学出原了理“》进化论” 的观点
(3)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 妮·葛朗台》
(4)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5)贝多芬《:英雄交响 曲》
(6)梵高《:夜间的咖啡馆》
(4)1876年,制造出一台煤气奥内燃机:
托 (5)1883年,研制成汽油内燃机戴:姆勒
(6)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7)19世纪80年代,制造出汽 车: (8)1913年,使用流水线生产 汽车: (9)发明了现代炸药,研制成
狄塞 尔
本 茨
福 特 诺贝 尔 海厄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历史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综合点1: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比较
项目
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1861年改革
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日 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严
原因 本资本主义发展;面临 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
不
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经济发展
同
从政治、军事、经济、 废除落后的封建农奴
点 内容 文化教育等方面学习西 制,解决农民的人身
方,进行改革
说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 6.[2018·潜面江临中的考相]1同9世问纪题初是,缺俄乏国大全量国的人自由口的中劳农动奴力占很大
比重。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 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 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这表明俄国和 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 D ) A.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 B.工业革命发展滞后 C.奴隶贸易非常繁盛 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
B.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D.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8.[2019·娄底中考]某校九年级学生在学完俄国1861年农
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后,将二者进行了比较,概
括出两次改革运动的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B )
A.改革前两国都遭到西方侵略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不符合俄国农奴制改革
自由和土地问题
综合点1: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比较
项目
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1861年改革
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 防止爆发人民革命运
目的 来的压迫。“变法图 动,维护专制统治,
不
强”“富国强兵”
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复习,共12张ppt课件
道 路
经 济
社会主义工业化 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业集体化
工业
措施
1928年—1937年,完成两个 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的 探 斯大林探索 索
政 治 斯大林模式
结果 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 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农业
农业集体化
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 苏家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即“斯 大林模式”
1、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2、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3、颁布《土
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4、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
出第一次世界大战。5、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6、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中小企业国有;实物配给制)7、三年卫国战争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课 标导读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 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 的探索。 (3)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 重弊端。
.
3、(2015·莱芜)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 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 产 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认识到错误后,
列宁进行的调整是(B )
A.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实行农业集体化
答案:(1)经济发展缓慢;农奴制影响了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和市场;克 里米亚战争失败的教训。(3分) (2)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分)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 (3)要依据国情;要实事求是(1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复习,共12张
二、材料题
1、【2014内江】(12分)中俄是友好邻居,也 是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 问题。 材料一 读图4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图4中农奴欢呼的理由 是什么?(4分) 材料二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这场革命:“……革 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 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2)毛泽东曾高度评价的是哪一场革命?(2分) 毛泽东为什么说这场革命开创了“新纪元”?(
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或粮食税)。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市场的作用,允许自由贸易。 (3)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根据本国
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农奴有 占有动产和不动产、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农奴解放时,可从地 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3分,各1分)(2)哪场革命:十月革命。 (2分。或: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新纪元:①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了国家政权,开创了俄国 历史的新纪元。(1分。或: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 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②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对 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和支持,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1分。或:十月革命是人类 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 元。)(3)哪些信息:中俄签署天然气供气协议;两国元首重视 中俄天然气供气协议的签署。(2分,各1分)历史事件: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2分)
知识梳理 背景
①革命前俄国是一个沙皇专制集权、有严重封建残余的落后帝国主 义国家 ②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给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前奏
时间
二月革命
性质
1917年3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2014内江】(12分)中俄是友好邻居,也 是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 问题。 材料一 读图4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图4中农奴欢呼的理由 是什么?(4分) 材料二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这场革命:“……革 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 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2)毛泽东曾高度评价的是哪一场革命?(2分) 毛泽东为什么说这场革命开创了“新纪元”?(
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或粮食税)。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市场的作用,允许自由贸易。 (3)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根据本国
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农奴有 占有动产和不动产、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农奴解放时,可从地 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3分,各1分)(2)哪场革命:十月革命。 (2分。或: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新纪元:①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了国家政权,开创了俄国 历史的新纪元。(1分。或: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 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②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对 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和支持,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1分。或:十月革命是人类 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 元。)(3)哪些信息:中俄签署天然气供气协议;两国元首重视 中俄天然气供气协议的签署。(2分,各1分)历史事件: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2分)
知识梳理 背景
①革命前俄国是一个沙皇专制集权、有严重封建残余的落后帝国主 义国家 ②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给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前奏
时间
二月革命
性质
1917年3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14安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俄)彼得格勒省农民说:“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对着人家太 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吉尔吉斯的农民说:“粮食被收集得 象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 ——摘自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1)苏俄农民对什么政策感到气愤和不满?为此,列宁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材料二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 点最,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 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 场都是经济手段。 ——l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这一“改革”与列宁 的“探索”在内容是有何相似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1)经济发展缓慢;农奴制影响了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和市场;克
里米亚战争失败的教训。(3分) (2)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分)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 (3)要依据国情;要实事求是(1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或粮食税)。
的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市场的作用,允许自由贸易。 (3)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根据本国 国情等。(言之成理亦可)
3、【2014雅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2 18世纪末,俄国的生铁产量和英国相等。但到19世纪50年代中 期,俄国的生铁产量增长了两倍,而英国增长了近30倍,俄国 的生铁产量仅为英国的1/15。 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在 地主巧取豪夺下,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 地限制着国内市场的扩大。 1853年,俄国发动侵略土耳其的克里米亚战争。俄国的失败, 使俄国统治者从政治昏睡中清醒过来,他们认识到:只有废除 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才是俄国的出路。
家”
典型例题
一、选择题
1.(2015· 济宁)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不包括( A.俄罗斯联邦 B.外高加索联邦 C.爱沙尼亚 D.乌克兰
c)
2、(2015· 桂林)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 艰巨性和曲折性,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D ) A.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十月革命 C. 十月革命—成立“苏联”—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
时间: 内容: 经 济 新经济政策 作用: 启示: 列宁探索 政 治
1921年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本国基本国情出发, 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的 探 索
成立时间: 苏联成立 全称: 成员 经 济 社会主义工业化 和农业集体化
工业
1922年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最初 4 个成员后扩大到 15 个加盟共和国
措施
1928年—1937年,完成两个 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 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农业集体化
结果
斯大林探索
农业
政 治
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 斯大林模式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即“斯 大林模式” 评价:(积极; 消极)
二、材料题
1、【2014内江】(12分)中俄是友好邻居,也 是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 问题。 材料一 读图4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图4中农奴欢呼的理由 是什么?(4分) 材料二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这场革命:“……革 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 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2)毛泽东曾高度评价的是哪一场革命?(2分) 毛泽东为什么说这场革命开创了“新纪元”?(
知识梳理
背景
①革命前俄国是一个沙皇专制集权、有严重封建残余的落后帝国 主义国家 ②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给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时间 1917年3月
前奏
二月革命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临时政府-苏维埃) 1917年11月 社会主义革命 斯莫尔尼宫 推翻了……;建立了……; ……当选苏维埃
俄 国 十 月 革 命
结果
十月革命 (彼得格 勒大起义)
时间 性质 指挥部 结果
意义
国内: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 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国际: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 义运动的发展,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巩固
1、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2、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3、颁布《土 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4、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 出第一次世界大战。5、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6、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中小企业国有;实物配给制)7、三年卫国战争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 标导读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 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 做的探索。 (3)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 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 严重弊端。
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农奴有 占有动产和不动产、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农奴解放时,可从地 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3分,各1分)(2)哪场革命:十月革命。 (2分。或: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新纪元:①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了国家政权,开创了俄国 历史的新纪元。(1分。或:俄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 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②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对 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和支持,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1分。或:十月革命是人类 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 元。)(3)哪些信息:中俄签署天然气供气协议;两国元首重视 中俄天然气供气协议的签署。(2分,各1分)历史事件: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2分)
2分
材料三 图5 (3)你能从图5中获取哪些信息?(2分)根据所学知识回 答 :什 么历史事件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 任务的历史新时期?(2分)
答案:(12分)(1)欢呼理由: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 制的法令。(1分,表达相应意思即可)法令规定农奴有人身自
3
——摘编自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近代史编》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 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 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 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依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照抄材料不给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为“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策调整要依据哪些原则?
3、(2015· 莱芜)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 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 产 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认识到错误后, 列宁进行的调整是(B ) A.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实行农业集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