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复习优质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曹刿论战PPT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曹刿论战PPT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第22页
写法探究
利用对话,语言精练。 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经过对话,展示了齐
鲁长勺之战过程,把战前准备、作战情况以及胜败原因 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对话过程中,又表现了 曹刿政治远见和卓越军事才能,刻画出曹刿及鲁庄公性 格。全文虽只有二百多字,可却辞约意丰,言简意明, 文笔非常精练。
第23页
第5页
国别体:国别体史书创始于《国语》。国别体 史书是分过纪事史书,分载多国历史。《战国策》 《三国志》都属于这一类。
第6页
检验预习
(1)订正字音 刿(ɡuì) 鄙(bǐ) 小惠未遍(biàn) 小信未孚(fú) 辙(zhé)
又何间焉(jiàn) 弗敢专也(fú) 玉帛(bó) 公与之乘(chénɡ)
第21页
品味赏析
本文巧妙利用对比映衬手法,使曹刿形象鲜明生动。请 赏析下面句子。
(1)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以曹刿与“乡人”对比突出曹刿政治热忱。 (2)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遂逐齐师。 曹刿和鲁庄公对比,反应了曹刿深谋远虑。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关《左传》文学常识;了解和掌握主要文言 词语古今异义和文言句式特点;了解鲁国以弱战强原因。 2.经过探究人物对话,分析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 形象。 3.了解人心向背主要性,学习曹刿机智从容,勇于以 弱胜强精神。
第2页
作品介绍
《左传》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 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讲解 《春秋》一部著作。其中记载了春秋时 期各国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活动。 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 《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 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历史著作,也是一 部相当精彩散文著作。

语文文言文 曹刿论战 课件(共27张PPT)

语文文言文  曹刿论战  课件(共27张PPT)

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
),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
第7篇
曹刿论战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祭祀用的祭品,我从来不敢夸大,一定按照实情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禀告)。”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 信。”对曰:“小信未孚,神
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 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二、重点实词 1.齐师伐我
2.肉食者谋之 3.肉食者鄙 4.衣食所安 5.弗敢专也 6.对曰 7.小惠未遍
师: 军队 伐: 进攻,征伐 谋: 谋划,出主意 鄙: 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安: 指安身 专: 独自享有 对: 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遍: 遍及,普遍
第7篇
曹刿论战
8.民弗从也 9.牺牲玉帛
可矣。”遂逐齐师。
国军队,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
军。
第7篇
曹刿论战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询问曹刿那样做的原因。曹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刿回答道:“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 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会衰退,第三次( 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 击鼓,士气)就穷尽了。敌方的士气已经穷尽,而我 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 军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齐国是)大国, 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 难以推测(齐军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看到他 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们车轮碾出的痕迹混乱,远望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
10.小信未孚 11.神弗福也 12.小大之狱 13.虽不能察 14.必以情 15.忠之属也 16.公将鼓之
弗: 牺牲: 玉帛: 孚: 福: 狱: 察: 情: 忠: 鼓:

《曹刿论战复习》课件

《曹刿论战复习》课件
《曹刿论战复习》PPT课 件
本课件复习了《曹刿论战》一课的内容,分为背景介绍、故事梗概、思想探 讨、影响分析、启示总结、课堂练习、附录和Q&A等九个部分。
背景介绍
战争背景概述
介绍《曹刿论战》发生时的时代背景和战争环境。
双方实力对比
比较刘备与曹操的实力,分析双方的优势与劣势。
曹刿论战的故事
内容梗概
2 教师解答
教师回答学生问题,澄清疑惑。
讲述《曹刿论战》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原文解读
解读《曹刿论战》原文,分析其中的思想和战略。
曹刿论战的思想
刘备、曹操的思想
探讨刘备和曹操在战争中所持的思想观点和刿论战》中表达的观点和思想, 并讨论其在今日的价值。
曹刿论战的影响
历史影响
评估《曹刿论战》对中国历史和军事战略的影响。
文化影响
探讨《曹刿论战》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曹刿论战的启示
1 观念启示
2 人生启示
分享《曹刿论战》对于思维方式和战略思 考的启示。
探讨《曹刿论战》中的人生智慧和人际关 系的启示。
课堂练习
1 选择题
2 解答题
提供几道选择题让学生检验对《曹刿论战》 知识的掌握程度。
出一道结构化的解答题,让学生运用所学 知识分析问题。
总结
1 知识回顾
回顾《曹刿论战》的重要知识点和思想。
2 学习收获
总结学生在本课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
附录
1 参考资料
列出使用的参考资料, 供学生深入学习。
2 阅读材料
3 学习工具
推荐一些相关阅读材料, 拓宽学生的眼界。
介绍一些学习此课件内 容的工具和资源。
Q& A

《曹刿论战》ppt复习课件

《曹刿论战》ppt复习课件

6、公将鼓之 、公将鼓 敲锣打鼓 敲锣打鼓 (× ) 7、既克,公问其故。 公问其故。 、



克敌制胜 8、夫大国,难测也。 夫大国, 预测天气
( )

三、翻译下列句子。 翻译下列句子。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以信。 以信。 译: 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 不敢 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不敢
4、忠之属也 忠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忠于人民 (忠诚 )
下列句中红色字与原来的常用义不一样, 下列句中红色字与原来的常用义不一样,请 解释。 解释。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 ( 参与 )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衣食所安,弗敢专 ( 独自占有 )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信未孚 神弗 神弗福
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虚报数目 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 这是 对人民 尽本职的事 可以凭这一点去打 这是(对人民 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 对人民)尽本职的事
仗。
四、理解课文内容
1、概括首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概括首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写曹刿进见鲁庄公的原因和他的远见卓识。 △写曹刿进见鲁庄公的原因和他的远见卓识。 2、“十年春,齐师伐我”除了交代战争发生 、 十年春,齐师伐我” 的时间外,还指出了什么? 的时间外,还指出了什么? △(1)交代了交战的两个国家;(2)战争性质: 交代了交战的两个国家; 战争性质: 交代了交战的两个国家 战争性质 是齐对鲁的一场侵略战争 3、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 、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的作用。 的作用。 交代曹刿请见的原因; 反衬曹刿的远 △(1)交代曹刿请见的原因;(2)反衬曹刿的远 交代曹刿请见的原因 见卓识。 见卓识

21 曹刿论战(42张PPT)(精品课件在线)

21 曹刿论战(42张PPT)(精品课件在线)

• 原义是击鼓、敲鼓,动
词;引申为名词的鼓。
好文档乐分享
14
请你指出“轼”
好文档乐分享
预习与交流 15
整体感知
1.跳读课文,整理课文结构。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
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
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
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齐人三鼓—— 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 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 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 不孚众望
好文档乐分享
20
第二课时 探究写法悟剪裁
好文档乐分享
21
预习与交流
补足下列句子的省略成分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肉食者谋之,(君)又何间焉? 乃入见。 • (曹刿)乃入(宫)见(庄公)。
好文档乐分享
22
预习与交流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起士气。作,振作,
激起。
再而衰: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减了。再,第二次,其后
省略动词“鼓”,下文“三而竭”同此。而,相当于
“则”。
竭:尽。
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尽,我们的勇气正盛。彼,代
词,指齐军方面。盈,充沛,饱满。
难测:难以摸到真实情况。测,推测,估计。
伏:埋伏。
旗靡:旗帜倒了下去。 好文档乐分享
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取胜的原因。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
为根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以逸待劳发动
反攻,回答了为什么等待“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大国难测,惧有

曹刿论战的ppt演示课件

曹刿论战的ppt演示课件

战术运用
02
01
03
在战斗中,曹刿运用了“齐人败绩,公将驰之”的战 术,成功地击退了敌人。
他采取了“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战术,观察敌 人的行动和部署,以便更好地制定应对策略。
在战斗结束后,曹刿采取了“遂逐齐师”的战术,乘 胜追击敌人,扩大了战果。
战争结果
01
通过曹刿的正确战略和战术运用,鲁国成功地打败 了齐国军队。
重视士兵士气
士兵的士气对战争胜负有 着决定性的影响,必须采 取有效措施提高士气,增 强战斗力。
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战略眼光
管理者需要具备战略眼光,能够 准确判断市场趋势和竞争格局, 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冷静分析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管 理者需要保持冷静,不被情绪左右 ,能够深入分析问题,做出明智的 决策。
80%
参与战争
在齐鲁长勺之战中,曹刿凭借智 慧和勇气协助鲁国取得胜利。
曹刿的政治和军事思想
政治思想
曹刿认为君主应以人民利益为重,实行仁政,以获得民心。他反 对暴政,主张以德治国。
军事思想
曹刿重视谋略和策略,认为战争应以智取胜,而非仅凭武力。他 强调对敌情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合理利用地形、兵力等因素。
曹刿论战的胜利为鲁国带来了更多的领土和资源,这有助于 提高鲁国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此外,这场战争也促进了鲁 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对后世的影响
军事影响
曹刿论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它的战术和战略对于后世的军事家和将领具有重要的启示意 义。许多军事著作都对这场战争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以汲取战争智慧。
善于观察
管理者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 够发现员工的潜力和优点,以及企 业存在的问题和机遇。

《曹刿论战》复习课件(27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曹刿论战》复习课件(27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曹刿论战》复习课件(27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是《左传》中一篇著名的历史散文,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的表现和言论。

这篇文章在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战争中的谋略和智慧,以及曹刿的军事才能和品德。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曹刿论战》,我为大家准备了这份复习课件,共27张。

第一部分:长勺之战背景介绍1. 长勺之战的时间:公元前684年2. 长勺之战的地点:长勺(今山东省曲阜市)3. 长勺之战的双方:齐国和鲁国4. 长勺之战的原因:齐国对鲁国的侵略5. 长勺之战的结果:鲁国取得胜利第二部分:曹刿的背景介绍1. 曹刿的身份:鲁国大夫2. 曹刿的年龄:不详3. 曹刿的品德:忠诚、勇敢、智谋4. 曹刿的才能:军事才能、政治才能第三部分:长勺之战中的曹刿1. 曹刿的献策: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建议采取防御战术,等待齐国军队疲惫后再发动攻击。

2. 曹刿的观察:曹刿通过观察齐国军队的动向,判断出齐国军队已经疲惫,建议鲁国军队发动攻击。

3. 曹刿的指挥:曹刿亲自指挥鲁国军队,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成功击败齐国军队。

第四部分:曹刿的言论1. 曹刿的论战:曹刿在战前对鲁庄公进行了一番论述,强调了军事谋略的重要性。

2. 曹刿的论政:曹刿在战后对鲁庄公进行了一番论述,强调了政治稳定的重要性。

第五部分:长勺之战中的战略分析1. 曹刿的防御策略:曹刿在战前建议鲁庄公采取防御策略,这是因为齐国军队在兵力上占优势,而鲁国军队则相对较弱。

通过采取防御策略,鲁国军队可以避免与齐国军队正面交锋,从而减少损失。

2. 曹刿的进攻时机:曹刿在观察齐国军队的动向时,发现齐国军队已经开始疲惫,于是建议鲁国军队发动攻击。

这个进攻时机的选择非常关键,如果过早发动攻击,鲁国军队可能会陷入被动局面;如果过晚发动攻击,齐国军队可能会恢复元气,从而增加鲁国军队的胜算。

3. 曹刿的战术运用:在战斗中,曹刿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术,指挥鲁国军队进行多次迂回穿插,使得齐国军队陷入混乱。

《曹刿论战》复习课件(73张ppt)

《曹刿论战》复习课件(73张ppt)

实情
祭祀用的 猪牛羊
赐福 为人 丝织品 信服 虚报 保佑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 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庄公说:“用来祭祀的牛、羊、猪、 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对 神说实话。”(曹刿)回答:“这点儿小 诚信,不能被神信任,神不会赐福的。”
实情 判断
尽力做好 分内的事
案件 即使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请让我 凭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 使不能明察详审,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曹刿)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 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打仗时 ,请允许我跟从。”
难句翻译: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忠之属也,可以(此)一战。 •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 注意:“可以”是两个词:可,可 以。以,凭。
解题:曹刿是什么人物? 他“论”的是什么“战”?
• 也叫曹沫,春秋时代鲁国大夫。 • 他“论”的是齐鲁长勺之战—— 春秋时代以弱胜强的三大战役之 一。齐鲁长勺之战(前684年)
晋楚城濮之战(前634年) 秦晋崤之战 (前633年)
参与
注释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 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 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 最早写做“閒”——从门缝中能看到 月亮,表示“门缝”。 • 引申为“缝隙”、“空儿”。 • 有缝便可插入东西,引申为插入、参 与。 “又何间焉”的“间”即参与 之意。
小知识: 春秋时代的战争1
春秋时代大多没有常备军,有战事 时,国君亲任统帅,贵族任各级军官, 而士兵则临时从奴隶中征集。曹刿说的 “民弗从也”就是针对这种征集工作来 说。

曹刿论战完整PPT课件

曹刿论战完整PPT课件
元前684年。
战争过程
齐国军队在鲁国长勺(今山东曲 阜北)地区发动进攻,鲁庄公亲 自率军迎战。曹刿在此次战役中 担任鲁国军师,为鲁庄公出谋划
策。
战争结果
经过激战,鲁国军队在曹刿的指 挥下成功击败齐国军队,取得了
长勺之战的胜利。
2024/1/25
12
齐鲁之战
战争背景
齐鲁之战是春秋时期齐国与鲁国 之间的另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
22
PART 06
曹刿论战的学习与借鉴
2024/1/25
23
学习曹刿的军事智慧
2024/1/25
深入了解敌我双方情况
曹刿在战前通过详细询问和观察,对敌我双方的情况有了深入了 解,为制定战争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善于把握战机
曹刿在战争中善于观察和判断,能够准确把握战机,以最小的代价 取得最大的胜利。
被誉为“春秋第一谋士” ,对后世军事思想产生深 远影响。
5
战争背景
01
02
03
04
战争起因
齐国侵犯鲁国边境,鲁庄公决 定迎战。
双方实力对比
齐国兵力强大,鲁国相对较弱 。
战争经过
曹刿通过精心策划和指挥,成 功击败齐国军队。
战争结果
鲁国取得胜利,保卫了国家领 土和主权。
2024/1/25
6
PART 02
机密信息,为战争的胜利提供有力支持。
21
敢于担当,勇于胜利
2024/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
敢于承担责任
曹刿在战争中敢于承担责任,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为国家 的利益和荣誉而奋斗。
勇于面对挑战
曹刿在战争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和乐观的态度, 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曹刿论战》PPT优秀课件完美版

《曹刿论战》PPT优秀课件完美版
才能取得胜利。
历史评价
曹刿被后人誉为“春秋第一智 将”,他的军事思想和政治主张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刿论战》创作背景及意义
创作背景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一篇著名文章,记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前对战争形势的精辟分 析和克敌制胜的谋略。
文章内容
文章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阐述了战争的性质、目的和克敌制胜的策略,展现了曹刿的 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
意义与影响
《曹刿论战》不仅是一篇优秀的历史散文,更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学的重要篇章之一。它对于 研究春秋时期的军事思想、政治主张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文章所蕴含的智慧 和谋略也对后世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本解读与赏析
02
原文朗读及注释解释
原文朗读
提供标准的原文朗读,帮助学生熟 悉古文语感和语调。
类似战争策略案例分享
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战役
01
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分析其中的策略和智慧。
现代商业竞争中的策略运用
02
将古代战争策略与现代商业竞争相结合,探讨策略在现代商业
中的应用。
其他领域中的策略应用
03
如体育比赛、政治斗争等领域中的策略运用案例分享。
思考题引导及课堂互动环节
01
思考题一
曹刿为什么能够成功帮助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他运用了哪些策略和智
下一讲的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师对下一讲的展望与期待
THANKS.
精彩语句欣赏
挑选出文中的精彩语句,引导学生欣赏古文的韵味和美感。
语句解读
对挑选出的精彩语句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表达技巧、思想内 涵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战争策略与智慧体现

中考复习——曹刿论战【优质PPT】

中考复习——曹刿论战【优质PPT】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第二节,战时:记述战争过程。 (略写)
第三节,战后:分析取胜原因。 (详写)
2021/10/10
25
文章内容理解
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 与鲁庄公的对话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 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
2021/10/10
33
经典试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A 再而衰 再接再厉
B 弗敢加 变本加厉
C 三而竭 举一反三
D 问其故 无缘无故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A 衣食所安 安然无恙 B 小信未孚 难以置信 C 公问其故 无缘无故 D 弗敢加也 变本加厉
2021/10/10
34
经典试题
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曹刿是从哪些方面“论 战”的?(4分) 战前,曹刿论述了作战所需要的条件,从三方面 询问了鲁庄公准备迎战的理由,最后认为能够处 理好大大小小的案件,是一件民心所向的事,可 以凭借这个条件去作战。(2分) 战后,又从作战需要抓住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才能 取胜的角度进行论述。(2分)
2021/10/10
23
曹刿论战
出自本文的成语 一鼓作气
后比喻趁尽头大时一下子把事情做完,不间断。
再衰三竭 后多指士气越来越低落。
彼竭我盈 对方士气已枯竭,我方士气正旺盛。
辙乱旗靡 后形容军队溃败。
2021/10/10
24
文章内容理解
第一节,战前:分析政治准备。 (详写)

省公开课曹刿论战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省公开课曹刿论战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五、鲁庄公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 后能“问其故”,向内行请教,学习 怎样掌握战争旳规律。
归纳本文中心:
本文记叙了曹刿对战争旳 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旳史 实,阐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 把握战机才干取得战争胜利旳 道理。
找出文中关键词
战前
取信于民
战中
捕获时机
远谋
战后
分析胜因
“远谋”阐明曹刿:
一知“民心向背”,有为国分忧旳精 神; 二知“士气盈竭”,有当机立断旳才 干; 三知“战场虚实”,有务实求真旳才 智。
军事才干
我眼中旳鲁庄公
一、鲁庄公广开言路,使一介草民曹 刿得以参加论战
二、鲁庄公面对曹刿“肉食者鄙”旳 批评和“小惠”、“小信”旳刺耳意 见,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
三、鲁庄公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第一 线 ,进一步实际,“战于长勺”“与 之乘”,甘当配角,让能人“掌旗”;
四、鲁庄公不被“齐人三鼓”势头吓懵, 用人决心坚定,不收回成命,不打退 堂鼓,不干扰能人旳作战布署;
2.为何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 “能够一战”旳主要条件?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败旳主要原 因。这就突出体现了曹刿注重人民力量旳政治 远见。
分析人物形象
曹刿: 有远谋
战前:
认识取信于民旳主要性
战时: 未可可矣 把握反攻时机
未可 可矣 把握追击时机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 实地调查,抓住时机
战后:细说胜利原委 对胜利成竹在胸
曹刿论战
作家作品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旳政
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旳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 都以为它是孔子旳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而作。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3年), 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洁生动,尤其 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经过对话和行动体现人物旳性格特点,对后裔 散文旳发展有很大影响。《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第4篇 曹刿论战(共32张PPT)(优质版)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 第4篇  曹刿论战(共32张PPT)(优质版)

谁知鼓声一响,对方的士兵突然冲了过来,又是刀砍,又是射箭,攻打的 速度如同打雷时来不及遮住耳朵一样,杀得齐军是七零八落,大败而逃。 鲁庄公想要追赶,曹刿说:“不可以,我要仔细地观察一下。”于是下车 ,对齐兵列阵的地方四周都仔细地看了一遍,又登上车前横木向远处眺望 ,很久后说:“可以追赶了。”鲁庄公于是驱赶战车追赶,追赶了有三十 多里才返回,所缴获的战车武器士兵等多得无法统计。
(3)衣食所安. 古义: ______养______ 今义:安稳
(4)牺.牲.玉帛 古义:指__祭__祀__用__的__猪__、___牛__、__羊__等_____ 今义:为正义献出生命
(5)弗敢加.也 古义:______虚__报______ 今义:增加
(6)小大之狱.
古义:
案件
______________
3.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长勺之战给予很高的 评价,说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 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甲】文中曹刿的哪句话体现了“‘敌 疲我打’的方针”?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答“彼竭我盈,故克之”亦可)
【解析】题干中的“敌彼我打”的意思,应从曹刿的话中找出与之相同意 思的句子。“敌疲我打”是指在敌人感到疲累,精力不足,有所懈怠之时 ,趁机发动进攻的战略。曹刿所说的“彼竭我盈”意思是敌方的士气枯竭 而我方的士气旺盛,与毛泽东“敌疲我打”的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 ,可知答案是“彼竭我盈,故克之”。
4. 【甲】【乙】两文都写了齐鲁长勺之战,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不同?
【甲】文详写战前和战后的论战,略写战争过程;【乙】文详写战争过程 。 【解析】《曹刿论战》的“论”是文章的重点,而【乙】文的重点就是描 写战争的经过。所以,【甲】文详写论战内容,【乙】文详写战争经过。 解答时,应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曹刿论战的内容部分与叙述战 争的部分,再根据所用篇幅来分析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 以残年余力《愚公移山》
2021
理解性默写
• 1、战前鲁庄公在曹刿的启发下,采取的取信 于民的措施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2、曹刿在齐军三鼓后才令鲁军发动进攻的原 因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 3、曹刿在齐军退后不立即追击的原因是: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021
探究写法 总结
2021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c
A .①又何间焉 ②挑拨离间 B .①遂逐齐师②三人行,必
有我师焉C .①望其旗靡②所向披靡 D.①忠之属也 ②属
予作文以记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4分)
(1)小惠未遍,民弗从也。(2)彼竭我盈,故克之。
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2分)
惧有伏焉
曹刿论战中曹刿阻止鲁庄公乘胜追击的原因是 限四个字)
4、在曹刿论战中 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 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2分)
答:政治有方面远:见_卓__识___(__认__为__取__信__于__民__是__作__战___取__胜__的__先__决条件 军事方面:__卓__越__的___指__挥__才__能__2(0_21_善__于__把__握__进___攻__和__追__击__时_ 机)
• (3)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说话技巧。与地位相当 的乡人说话,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与国君 商讨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
2021
探究写法 如何刻画人物
• 古人记叙这场战争,用“齐鲁长勺 之战”为题,而后人却改用“曹刿 论战”为题,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改 动?
• 课文主要内容不是记述长勺之战的过程, 主要写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对战争场 面写得很少。文中紧扣“论战”来写, 切中要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突 出了文章的中心。
课外拓展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
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 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愿大王少
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 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拔秦
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抗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 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怨急,剑坚,故不可 立拔。
2021
学习目标
• 1、 积累文学常识、文言词语。 • 2、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 • 3、会背诵、默写、翻译全文。
2021
复习指导
➢ 文言文常见考点:文学常识、名句默 写、重点实词、语句翻译和内容理解。
➢ 文学常识、名句默写、重点实词这些 都是识记内容,需要反复背诵。
➢ 语句翻译需要做到直译,也就是我们
• 4、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5、曹刿下视其辙,登视而望之的原因: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6、进攻的时机:彼竭2我021 盈 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
重点句子翻译准确翻译红色字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
常说的字字落实,重点字词必须翻译
出来。
2021
文学常识
《曹刿论战》选自《左转》,旧时传为 春秋时左丘明所作的编年 体史书,是一部
文学 名著和 史学 名著。
本文所写的战争是齐鲁之间的一次战 争,因战场在长勺,又称“长勺之战 ”, 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你还知道 哪些战役是以少胜多的?
秦晋淝水之战 袁曹官渡之战、 吴魏赤壁之战 2021蜀吴夷陵之战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
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 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节选自2《021战国策 燕策》
2021
文言词语——虚词积累
“以”常用的义项:
①介:凭借、按照 ②介:把、拿、用③介:因 为,由于④动:认为⑤连词,表目的、表结果、 表修饰⑥通“已”,已经
可以一战 何以战 必以分人 必以信 必以情《曹刿论
战》
自以为不如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不以物喜《岳阳楼记》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021
探究写法 结合语段把握人物形象
• 复习完本课后,曹刿和鲁庄公给你留下 的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文 章内容略作分析。
• (1)有爱国心与责任感。祖国被侵伐时,立即 “请见”,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并主动 要求参战。
• (2)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见解。把国君“忠”其 事、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谋”, 其见解显然高于“肉食者”。
文言词语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类活用
名作动,击鼓进军
• 1、神弗福也 名作动,赐福 2、公将鼓之
• 通假字 小惠未徧 通“遍”,遍
• 古今异义
及 古义:猪牛羊等祭祀用品
• 1、齐师伐我 古:军队 2、牺牲玉帛
今义:老师
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利益
• 3、小大之狱 古义:案件 4、弗敢加也
今义:监狱
古义:虚报 今:增加
• 5、肉食者鄙 古:目光短浅 6、必以情 古:以实
今义:鄙视
2021
今:情感 情判断
文言词语
一词多义
• 1、间:又何间焉(参与) 中间力 拉崩到之声(夹杂)时时而间进(偶然)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私自)
• 2、信:必以信(实情) 小信未孚 (信用)
• 3、其:其乡人曰 (代,)他的吾视其 辙乱(代齐)军 公问其故(代他),曹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