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上运动及转移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运动治疗第十二章体位转移训练

患者长坐位,双手紧靠髋关节置于床面,右手放在与左 手同一程度而离髋关节约30cm的地方,肘伸展,前臂旋 后或中立位;
躯干前倾使头超过膝部,上抬臀部,同时头和肩转向左 侧,带动右肩向前挪动、左肩向后挪动;
因背阔肌有神经支配,可拉动骨盆移向右手处。用上肢 将双腿位置摆正。
人民卫生出版社
2.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偏瘫患者主动转移
〔一〕偏瘫患者床上转移患者 1.翻身
头转向患侧,患侧 上肢外展,健侧下 肢屈曲立起;健侧 肩上抬,健侧下肢 用力蹬床,身体完 成转向患侧
偏瘫患者从仰卧位到患侧卧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
〔2〕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
健侧足从患侧腘窝处插入,并沿患侧小腿下滑至跟腱处, 使健足置于患足下方。Bobath握手,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 肢上举90°,然后向左、右两侧摆动,摆动幅度逐渐加大, 利用躯干的旋转和上肢摆动的惯性向健侧翻身
人民卫生出版社
〔2〕从患侧坐起
患侧卧位,双腿远端垂于床边,然后健侧上肢向前横过身 体,同时旋转躯干,健手在患侧推床以支撑上身,并摆动 双腿,完成床边坐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
〔3〕辅助下从健侧坐起
仰卧位,将健侧下肢插到患侧下肢下面;治疗师将患者患 侧手放到自身肩上,扶住患者的双肩;将患侧肩抬起,同 时患者用健侧肘撑起上身,并且用健侧下肢带动患侧下肢 至床下,伸展肘关节,坐起
一般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搬运。 人工搬运至少需要两人,机械搬运即借助各种器械(如升
降机)进展转移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人工搬运
1.标准式或椅式搬运法 此法在搬运的整个过程可观察到患者的表情和反响,适用 于胸部和上肢疼痛的患者
人民卫生出版社
〔1〕治疗师握腕法
躯干前倾使头超过膝部,上抬臀部,同时头和肩转向左 侧,带动右肩向前挪动、左肩向后挪动;
因背阔肌有神经支配,可拉动骨盆移向右手处。用上肢 将双腿位置摆正。
人民卫生出版社
2.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偏瘫患者主动转移
〔一〕偏瘫患者床上转移患者 1.翻身
头转向患侧,患侧 上肢外展,健侧下 肢屈曲立起;健侧 肩上抬,健侧下肢 用力蹬床,身体完 成转向患侧
偏瘫患者从仰卧位到患侧卧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
〔2〕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
健侧足从患侧腘窝处插入,并沿患侧小腿下滑至跟腱处, 使健足置于患足下方。Bobath握手,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 肢上举90°,然后向左、右两侧摆动,摆动幅度逐渐加大, 利用躯干的旋转和上肢摆动的惯性向健侧翻身
人民卫生出版社
〔2〕从患侧坐起
患侧卧位,双腿远端垂于床边,然后健侧上肢向前横过身 体,同时旋转躯干,健手在患侧推床以支撑上身,并摆动 双腿,完成床边坐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
〔3〕辅助下从健侧坐起
仰卧位,将健侧下肢插到患侧下肢下面;治疗师将患者患 侧手放到自身肩上,扶住患者的双肩;将患侧肩抬起,同 时患者用健侧肘撑起上身,并且用健侧下肢带动患侧下肢 至床下,伸展肘关节,坐起
一般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搬运。 人工搬运至少需要两人,机械搬运即借助各种器械(如升
降机)进展转移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人工搬运
1.标准式或椅式搬运法 此法在搬运的整个过程可观察到患者的表情和反响,适用 于胸部和上肢疼痛的患者
人民卫生出版社
〔1〕治疗师握腕法
偏瘫患者的转移训练ppt课件

特点
偏瘫患者通常会面临肌肉力量减 弱、协调性差、平衡感不良等问 题,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转移训练的重要性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转移训练,患者可以学会在床上 、轮椅和厕所等不同场景下进行安全 、有效的转移,从而提高生活自理能 力。
预防并发症
增强自信心
通过逐步克服困难,患者可以增强自 信心,积极面对生活。
偏瘫患者的转移训练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偏瘫患者转移训练的概述 • 偏瘫患者转移训练的方法 • 偏瘫患者转移训练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 偏瘫患者转移训练的案例分享与效果评估
01
偏瘫患者转移训练的概述
偏瘫患者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偏瘫是指由于脑卒中、脑外伤等 原因导致的单侧肢体运动障碍。
安全注意事项
01
02
03
确保环境安全
在转移过程中,确保周围 环境整洁、无障碍物,地 面防滑,避免因地面湿滑 或杂物导致摔倒。
使用辅助器具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 用合适的辅助器具,如轮 椅、助行器等,以增加稳 定性和安全性。
避免剧烈动作
在转移过程中,避免剧烈 或突然的动作,以免引起 肌肉拉伤或摔倒。
在患者无法独立完成坐位转移时,可借助扶手、手臂支撑等 进行辅助转移。
站立与行走转移训练
站立平衡训练
在患者能够保持稳定站立姿势后,进行平衡训练,如重心左右移动、前后倾倒等 ,以增强平衡感。
步行转移训练
在患者具备一定步行能力后,进行步行转移训练,如使用助行器、拐杖等辅助器 具进行转移。
03
偏瘫患者转移训练的注意 事项与建议
正确的转移训练有助于预防长期卧床 导致的褥疮、肺炎等并发症,降低患 者的医疗负担。
偏瘫患者通常会面临肌肉力量减 弱、协调性差、平衡感不良等问 题,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转移训练的重要性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通过转移训练,患者可以学会在床上 、轮椅和厕所等不同场景下进行安全 、有效的转移,从而提高生活自理能 力。
预防并发症
增强自信心
通过逐步克服困难,患者可以增强自 信心,积极面对生活。
偏瘫患者的转移训练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偏瘫患者转移训练的概述 • 偏瘫患者转移训练的方法 • 偏瘫患者转移训练的注意事项与建议 • 偏瘫患者转移训练的案例分享与效果评估
01
偏瘫患者转移训练的概述
偏瘫患者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偏瘫是指由于脑卒中、脑外伤等 原因导致的单侧肢体运动障碍。
安全注意事项
01
02
03
确保环境安全
在转移过程中,确保周围 环境整洁、无障碍物,地 面防滑,避免因地面湿滑 或杂物导致摔倒。
使用辅助器具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 用合适的辅助器具,如轮 椅、助行器等,以增加稳 定性和安全性。
避免剧烈动作
在转移过程中,避免剧烈 或突然的动作,以免引起 肌肉拉伤或摔倒。
在患者无法独立完成坐位转移时,可借助扶手、手臂支撑等 进行辅助转移。
站立与行走转移训练
站立平衡训练
在患者能够保持稳定站立姿势后,进行平衡训练,如重心左右移动、前后倾倒等 ,以增强平衡感。
步行转移训练
在患者具备一定步行能力后,进行步行转移训练,如使用助行器、拐杖等辅助器 具进行转移。
03
偏瘫患者转移训练的注意 事项与建议
正确的转移训练有助于预防长期卧床 导致的褥疮、肺炎等并发症,降低患 者的医疗负担。
体位护理PPT课件

具体摆放方法:患者保持躯干伸直,靠住椅背,臀部尽量坐在轮椅坐垫的后方,保持身体稍 前倾;患侧上肢放于胸前软枕上,可前伸或屈曲 靠近身体,避免肘关节过度屈曲,手指自然伸 展;在患腿外侧置软垫,纠正患腿外旋,髋关 节、膝关节、踝关节均保持90°,双足垂直于 膝下,平放在脚踏板上,脚尖向前,双足分开 与肩同宽,避免足尖外旋,保持两足尖对称。
操作流程
讲解
评估
用物准备
确定体位
正确体位摆放
观察受压皮肤
询问舒适度
安置患者
确定配合
整理床单 位记录
偏瘫患者的卧位
4
3 2
健侧卧位
1
仰卧位
患者平卧,头部垫薄枕。患 上抬 外展 侧肩胛下垫枕,整个上肢平放 于枕上,使患侧肩关节稍外展, 上臂旋后,肘与腕伸直,掌心 向上,手指伸展分开。
患侧髋下、臀部、大腿外侧 放垫薄枕,防止下肢外展、外 旋;膝下稍垫起,保持膝关节 微屈,踝关节尽量保持90°。
患侧下肢轻度屈曲(呈迈步状)置于长枕 上,踝关节尽量保持90°;健侧下肢轻度伸 髋稍屈膝平放于床上。
屈曲 屈曲内旋 伸直
前伸
健侧卧位
该体位避免患侧肩关节直接受压, 减少了患侧肩关节的损伤,但限制了 健侧肢体的主动活动。
卧位摆放的注意事项
不要在同一姿势上停留过 久,2-3小时更换一次
避免紧张、焦虑,体温过低等, 以免引起肌张力增高
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可用布卷或纸 卷隔开,以防拇指内收,掌心避 免放置硬质物品
枕头柔软、大小、厚薄合适
不要在足底放置任何东西,必要时穿 戴矫形器,预防足下垂
坐位—床上坐位
当病情许可,应鼓励患者尽早在床上坐起。但是床上坐位难以使患者的躯干保持端正,容 易出现半卧位姿势,助长躯干屈曲,激化下肢伸肌痉挛,因此,在无支撑的情况下尽量避免此 种体位。
操作流程
讲解
评估
用物准备
确定体位
正确体位摆放
观察受压皮肤
询问舒适度
安置患者
确定配合
整理床单 位记录
偏瘫患者的卧位
4
3 2
健侧卧位
1
仰卧位
患者平卧,头部垫薄枕。患 上抬 外展 侧肩胛下垫枕,整个上肢平放 于枕上,使患侧肩关节稍外展, 上臂旋后,肘与腕伸直,掌心 向上,手指伸展分开。
患侧髋下、臀部、大腿外侧 放垫薄枕,防止下肢外展、外 旋;膝下稍垫起,保持膝关节 微屈,踝关节尽量保持90°。
患侧下肢轻度屈曲(呈迈步状)置于长枕 上,踝关节尽量保持90°;健侧下肢轻度伸 髋稍屈膝平放于床上。
屈曲 屈曲内旋 伸直
前伸
健侧卧位
该体位避免患侧肩关节直接受压, 减少了患侧肩关节的损伤,但限制了 健侧肢体的主动活动。
卧位摆放的注意事项
不要在同一姿势上停留过 久,2-3小时更换一次
避免紧张、焦虑,体温过低等, 以免引起肌张力增高
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可用布卷或纸 卷隔开,以防拇指内收,掌心避 免放置硬质物品
枕头柔软、大小、厚薄合适
不要在足底放置任何东西,必要时穿 戴矫形器,预防足下垂
坐位—床上坐位
当病情许可,应鼓励患者尽早在床上坐起。但是床上坐位难以使患者的躯干保持端正,容 易出现半卧位姿势,助长躯干屈曲,激化下肢伸肌痉挛,因此,在无支撑的情况下尽量避免此 种体位。
康复桥式运动ppt课件

6
7
桥式运动的诱导
治疗师可将一只手放在患者的患膝上, 然后向前下方拉压膝关节,另一只手拍 打患侧臀部,刺激臀肌收缩,帮助患髋 伸展。
8
8
桥式运动分期
• 人为地将桥式运动分为四个期: • 起始期 • 抬离期 • 中间期 • 放离期
9
双侧桥式运动标准动作
• 起始期: 治疗师辅助患者将两腿屈曲, 双足 在臀下平踏床面, 患者双手平放于体侧或交 叉握手举于胸前或放于头枕后呈抗痉挛模 式。若患侧下肢不能支持时, 治疗师可帮助 将患膝定位。
15
桥式运动的作用
• 6.促进站立及步行动作, 如没有伸髋动 作,步长就会缩短 7.肌力训练, 主要对象为臀大肌和股四 头肌。 8.属于闭链运动, 作用有:增加关节中央 压力刺激本体感受比较多加强肌肉共 同收缩,提高关节稳定性 9.防止行走中膝关节于过伸位锁住,具 体操作为:单侧桥式,以接近正常步速 频率抬起/放下脚,需每次脚完全平放于 床面,不允许脚趾踮床。
14
桥式运动的作用
• 1.提高ADL能力:床上入厕,此时需将 便盆放至股下,及便后处理穿脱裤子。 2.防褥疮。 3.强化骨盆带+下腰部核心肌群及躯干 的稳定性。 4.选择性伸髋和脊柱伸展,加强分离运 动,提高运动控制,并可从双侧伸髋向交 替伸髋过渡。 5.重心调整+患腿的床上负重(早期且更 安全),在床上使患者达到个阶段肌群的 控制协调和平衡。
• 抬离期: 让患者伸髋将臀部缓慢抬离床面至 最高位。
• 中间期: 患者臀部在最高位保持3~6s。 • 放离期: 患者缓慢将臀部放下, 回到起始位。
10
双桥运动的实施
患者仰卧位,双腿屈曲,双足紧 贴床面,足跟尽可能接近臀部,为 防止双下肢稳定性不好使足滑动, 宜由治疗师或家属扶住固定,慢慢 地抬起臀部,维持一段时间后慢慢 放下。一组练习10次,每次5~10 分钟,可根据情况循序渐进,每天 重复做2~3组。
7
桥式运动的诱导
治疗师可将一只手放在患者的患膝上, 然后向前下方拉压膝关节,另一只手拍 打患侧臀部,刺激臀肌收缩,帮助患髋 伸展。
8
8
桥式运动分期
• 人为地将桥式运动分为四个期: • 起始期 • 抬离期 • 中间期 • 放离期
9
双侧桥式运动标准动作
• 起始期: 治疗师辅助患者将两腿屈曲, 双足 在臀下平踏床面, 患者双手平放于体侧或交 叉握手举于胸前或放于头枕后呈抗痉挛模 式。若患侧下肢不能支持时, 治疗师可帮助 将患膝定位。
15
桥式运动的作用
• 6.促进站立及步行动作, 如没有伸髋动 作,步长就会缩短 7.肌力训练, 主要对象为臀大肌和股四 头肌。 8.属于闭链运动, 作用有:增加关节中央 压力刺激本体感受比较多加强肌肉共 同收缩,提高关节稳定性 9.防止行走中膝关节于过伸位锁住,具 体操作为:单侧桥式,以接近正常步速 频率抬起/放下脚,需每次脚完全平放于 床面,不允许脚趾踮床。
14
桥式运动的作用
• 1.提高ADL能力:床上入厕,此时需将 便盆放至股下,及便后处理穿脱裤子。 2.防褥疮。 3.强化骨盆带+下腰部核心肌群及躯干 的稳定性。 4.选择性伸髋和脊柱伸展,加强分离运 动,提高运动控制,并可从双侧伸髋向交 替伸髋过渡。 5.重心调整+患腿的床上负重(早期且更 安全),在床上使患者达到个阶段肌群的 控制协调和平衡。
• 抬离期: 让患者伸髋将臀部缓慢抬离床面至 最高位。
• 中间期: 患者臀部在最高位保持3~6s。 • 放离期: 患者缓慢将臀部放下, 回到起始位。
10
双桥运动的实施
患者仰卧位,双腿屈曲,双足紧 贴床面,足跟尽可能接近臀部,为 防止双下肢稳定性不好使足滑动, 宜由治疗师或家属扶住固定,慢慢 地抬起臀部,维持一段时间后慢慢 放下。一组练习10次,每次5~10 分钟,可根据情况循序渐进,每天 重复做2~3组。
作业疗法PPT课件

3)进行上肢抗阻屈、伸训练
❖ 10、作业训练器 ❖ 包括:上螺母、上螺丝、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板、夹子 主要用于: ❖ 1)改善手指功能 ❖ 2)提高手的协调性、灵活性 ❖ 3)进行手的感觉功能训练
21
11.上螺丝、上螺母
12、滑轮吊环训练器 主要用于: 1)健肢带动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进行关节牵引、 肌力训练 2)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3
四、OT与PT的区别
治疗的重点
介入时间 治疗手段
趣味性 治疗目标
OT ADL/感觉/认知
精细/协调性 较PT晚 日常活动、环境调整 辅助器具 强 提高生活适应力
PT 肌力、ROM 、平衡 步态矫正 急性期即介入 运动疗法、理疗
弱 提高运动功能
4
五、 作业疗法的流程
继
实制制
末续再施订订初
接
出 期作次治治康期检诊
2.使用方法(略)
16
1.可调式OT桌
主要用于: 作业训练桌、高度可根据患者所需调节
2.滚筒
主要用于: 1)对运动失调的患者进行平衡、协调训练 2)抑制患侧上肢屈肌痉挛 3)诱导患侧上肢分离运动的出现
4)改善上肢各关节活动度
17
3.木钉板
主要用于: 1)提高手指的精细动作(包括伸手握放旋前旋后 的综合训练) 2)肩关节活动范围的改善 3)训练躯干旋转、缓解躯干痉挛 4)训练患者手、眼协调功能
33
24、手指阶梯
主要用于: ❖改善手指功能,提 高手的灵活性、协 调性及手的感觉功 能练习
34
25、手功能组合箱
主要用于: ❖手的协调性、灵活性 训练 ❖手—眼协调性训练
35
25、训练球
主要用于: ❖放松训练 ❖平衡训练
❖ 10、作业训练器 ❖ 包括:上螺母、上螺丝、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板、夹子 主要用于: ❖ 1)改善手指功能 ❖ 2)提高手的协调性、灵活性 ❖ 3)进行手的感觉功能训练
21
11.上螺丝、上螺母
12、滑轮吊环训练器 主要用于: 1)健肢带动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进行关节牵引、 肌力训练 2)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3
四、OT与PT的区别
治疗的重点
介入时间 治疗手段
趣味性 治疗目标
OT ADL/感觉/认知
精细/协调性 较PT晚 日常活动、环境调整 辅助器具 强 提高生活适应力
PT 肌力、ROM 、平衡 步态矫正 急性期即介入 运动疗法、理疗
弱 提高运动功能
4
五、 作业疗法的流程
继
实制制
末续再施订订初
接
出 期作次治治康期检诊
2.使用方法(略)
16
1.可调式OT桌
主要用于: 作业训练桌、高度可根据患者所需调节
2.滚筒
主要用于: 1)对运动失调的患者进行平衡、协调训练 2)抑制患侧上肢屈肌痉挛 3)诱导患侧上肢分离运动的出现
4)改善上肢各关节活动度
17
3.木钉板
主要用于: 1)提高手指的精细动作(包括伸手握放旋前旋后 的综合训练) 2)肩关节活动范围的改善 3)训练躯干旋转、缓解躯干痉挛 4)训练患者手、眼协调功能
33
24、手指阶梯
主要用于: ❖改善手指功能,提 高手的灵活性、协 调性及手的感觉功 能练习
34
25、手功能组合箱
主要用于: ❖手的协调性、灵活性 训练 ❖手—眼协调性训练
35
25、训练球
主要用于: ❖放松训练 ❖平衡训练
卧床病人肢体功能锻炼 ppt课件

肩关节外展
主要锻炼屈伸肩关节肌群;防止发生 肩关节粘连
肩关节内旋
11
(2)肘关节屈伸式
要领:
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医护者手扶患肢肘 部和腕部,使其肘部交替进行伸直与屈曲运动; 动作缓慢尽力,每次停3—5秒;重复运动10—15 次,收回呈起始位
主要锻炼屈伸肘关节;防止发生肘关节痉挛。
屈
(3)腕关节掌屈指屈式
卧床病人功能锻炼方法-3 卧床功能锻炼三步操
一.足泵运动
卧床病人功能锻炼方法-3 卧床功能锻炼三步操
二.桥式运动
卧床病人功能锻炼方法-3
卧床功能锻炼三步操
三.缩唇呼吸法
(pursed-Lip Breathing)
卧床病人功能锻炼方法-4
• 尽可能早下床功能锻炼
床上坐起、床边站立、下床走动、登楼梯
卧床病人肢体康复锻炼
神内Ⅱ
卧床病人各种原因导致病人无法进行功能锻炼
危重患者往往病情复杂,处于卧床体位,缺乏运动 ,生活不能自理,均会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 镇静剂 • 出血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使用呼吸机导致呼吸肌无力 • 营养不良 • 昏迷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主要锻炼屈伸膝关节肌群和腰腹部内外旋踝式
要领:
医护者以一手握患足跟部,其拇、食二指指端分 置其仆参穴和水泉穴,随着另一手握其足趾作内、 外旋转踝各10-15次
(8)足趾关节外翻内翻法式
要领:
患者仰卧,呈功能体位,双下肢自然伸直;医护者 两手分别握其患肢足跟部和足底上部,缓慢外翻足, 停顿3-5秒,然后缓缓内翻足;重复操作10-15次。
要领:
患者呈功能体位,医者手握患肢手和腕, 缓慢使腕作屈曲(掌屈)运动,指伸;缓缓作 伸展(背屈)运动,指屈;重复运动10-15次, 收回呈起始位
【2024版】体位转移技术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9
(3)脊髓操作患者独立翻身
①患者仰卧,头、肩屈曲,双上肢伸展上举、对称性摆动,产 生钟摆样运动。向左侧甩动,使右上肢越过身体左侧,以获 得下一步向右翻转所需的动力。
②再屈曲头、肩,双上肢迅速从左侧甩向右侧。 ③借助于上肢甩动的惯性使躯干和下肢翻成俯卧位。 ④将左前臂支撑于床面并承重,右肩进一步后拉,使两侧前臂
②躯干前倾,同时保持脊柱伸直,两膝前移,屈膝、 屈髋。
③慢慢向后、向下移动臀部和髋部,坐于床上。
完整版ppt课件
34
(2)一人协助从站立位到椅坐位
①患者站立位,康复护理人员立于患者正前方,双 手拉住患者两侧裤腰带,使患者大腿靠于床沿, 屈曲双侧膝关节,使其坐于床面上。
②另一种方法是康复护理人员立于患者的一侧,一 手抓住患者后正中裤腰带,另一手扶住靠近康复 护理人员一侧的肩背部,将身体向床边轻拉,待 大腿靠近床沿,嘱患者屈膝,坐于床面上。
助动体位转移:是指患者在外力协助下,通过患者主动 努力而完成体位转变的动作,并保持身体的姿势和位置。
被动体位转移:是指患者依赖外力搬运变换体位,并利 用支撑物保持身体的姿势和位置。
完整版ppt课件
3
(三)体位转移的注意事项
1、根据需要,选择适当体位及转移的方式、方法、范围等。 2、转移前,向患者家属说明转移的要求和目的,取得家属和 理解和配合。 3、转移中,应做到动作协调轻稳,不可拖拉,并鼓励患者尽 可能发挥自己的残存能力,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协助。 4、转移后,确保患者舒适、稳定和安全,并保持肢体的功能 位。 5、尽量让患者独立完成体位转移,被动转移应作为最后选择 的转移方法。 6、残疾较重和认知障碍患者,不要勉强进行独立转移活动。 7、转移距离过远时,难以依靠一个人的帮助完成,转移频繁 时,不便使用升降机。
下肢骨折床上康复训练操PPT课件

肢的骨折,关节置换之类的各种手术都是适用的,
手术当天麻醉消退之后就可以开始练习。即使是肌
肉或者肌腱本身的断裂缝合,术后的2-3天,也一
样可以进行等长肌肉收缩放松练习。
讨论
康复训练时机的选择
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 缩
入院后?
手术后?
讨论
跟骨牵引
踝泵—屈伸?
踝泵—环绕?
足趾运动?
讨论
髌骨、膝关节周围骨 折
பைடு நூலகம்
手术后
手术前? 肌肉收缩的过程中能把髌骨拉向上运动
应用要领
康复练习中,有一种理论,叫做交叉效应,指的是一 侧肢体用力可以导致对侧肢体正在同时收缩的肌肉力量增 加。所以在伤病或者手术后的早期康复功能练习中,要双 下肢同时练习, 可以更好地促进整个下肢的循环。
——朱秀华,黄力平,李磊等.力量训练交叉迁移及在康复中应用的研究
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8):845-849.
应用要领
1、康复操从患者入院时开始,以患者能够耐受,
不加重患者的病情和疼痛为宜。体弱者每个动作可 以减半,强壮者每个动作个数可增加。 2、被动活动 3、健侧 4、局部 患侧 患侧肢体 主动活动
全身
——涂春兰,卓俐贤,彭文.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床上康复操的效 果观察[ J ].护理学报,2008,15(11):1-3.
康复训练
1、踝泵运动
踝关节环绕动作。 预备:患者平卧位,踝关节功能位。
1.双足由内向外旋转,四拍, 连续四个 2.双足由外向内旋转,四拍, 连续四个
锻炼小腿肌肉力量, 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练习踝关节灵活度,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康复训练
2、压膝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作业治疗》PPT课件ppt课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康复医学科 陆 敏
概述
定义 治疗作用 治疗原则 临床应用
作业疗法定义
作业疗法是指导患者选择性地应用作业 活动进行训练,以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 面的功能,达到生活自理,重返工作和社会 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技术。
治疗作用
改善躯体功能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改善心理功能 提高职业技能 改造环境以适应社会
训练内容
器具训练(单项功能训练) 生产、劳动训练(综合性功能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生活技能训练)
床上运动与身体转移 个人的ADL 家务活动 社会交往
康复医学
代表性作业活动
•
• 插扦 编织 缝纫 刺绣 印刷 革 剪纸 打字 磨沙板 插沙盘 投飞标 手迷宫 木烙画 计算机 陶瓷 书法 绘画 皮 拧螺帽 拾豆子
作业治疗评定
通过活动分析进行评定
• 活动分析
• 感觉与知觉:触觉 本体感觉 前庭觉 视觉 听觉
• 运 动:关节活动度 肌力 运动协调性 活动精细度 • 认 知:记忆力 逻辑思维 注意力 理解能力 决策能
力
• 心 理:自我识别 主观能动性 情感表达 • 社 会:知识 交流 安全
基本训练方法
改造生活、工作环境的指导
门口 楼梯 通道 坐便器 洗手池 浴盆 室内布置 环境条件练
谢谢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 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概述
定义 治疗作用 治疗原则 临床应用
作业疗法定义
作业疗法是指导患者选择性地应用作业 活动进行训练,以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 面的功能,达到生活自理,重返工作和社会 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技术。
治疗作用
改善躯体功能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改善心理功能 提高职业技能 改造环境以适应社会
训练内容
器具训练(单项功能训练) 生产、劳动训练(综合性功能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生活技能训练)
床上运动与身体转移 个人的ADL 家务活动 社会交往
康复医学
代表性作业活动
•
• 插扦 编织 缝纫 刺绣 印刷 革 剪纸 打字 磨沙板 插沙盘 投飞标 手迷宫 木烙画 计算机 陶瓷 书法 绘画 皮 拧螺帽 拾豆子
作业治疗评定
通过活动分析进行评定
• 活动分析
• 感觉与知觉:触觉 本体感觉 前庭觉 视觉 听觉
• 运 动:关节活动度 肌力 运动协调性 活动精细度 • 认 知:记忆力 逻辑思维 注意力 理解能力 决策能
力
• 心 理:自我识别 主观能动性 情感表达 • 社 会:知识 交流 安全
基本训练方法
改造生活、工作环境的指导
门口 楼梯 通道 坐便器 洗手池 浴盆 室内布置 环境条件练
谢谢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 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常用康复护理技术之体位摆放与转移(精品图文)

2、坐位
1)床上坐位
病人伸腰挺胸,头颈保持直立,整 个脊柱垂直于骨盆,上身重心平分 于臀两侧,髋关节屈曲90°,双上 肢对称置于身体前面的小桌上,使 其始终位于视野之内,膝关节下垫 一小枕,保持微屈。对于坐姿稳定 性差者,躯干前屈力很大时,可在 双肘下放一枕头,以防止肘部皮肤 组织受压
床上坐位
2、坐位
2. 高位脊髓损伤病人抗痉挛体位摆放
① 采取轴线翻身护理技术预防脊椎二次损伤。在侧卧位时,尽量使头部和脊椎保持正常对线, 背后用长枕靠住,保持侧卧位,避免脊柱扭曲。
② 1~2小时变换一次体位,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作好大小便失禁护理。
体位转换
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 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包括卧→坐→ 站→行走,是提高病人自身或在他人 的辅助下完成体位转移能力的锻炼方 法。其目的是教会瘫痪病人从卧位到 坐位、从坐位到立位、从床到椅、从 轮椅到卫生间的各种转移方法,使他 们能够独立地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 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瘫痪包括截瘫、 全瘫、偏瘫等。
1)床边坐位
床上坐位稳定后,可逐步采 取床边端坐位。病人伸腰挺 胸,头颈保持直立,整个脊 柱垂直于骨盆,上身重心平 分在臀两侧,双上肢自然置 于体侧、大腿上或身前桌板 上,保持髓、膝、踝 关节 屈曲90°,为轮椅坐位做准 备。
2、坐位
2)床边坐位
注意事项:
1. 正确的坐姿要求骨盆提供稳定的支持,躯干保持直立位:②协助 病人坐位时,应先抬高床尾,再抬高床头。体位改变应循序渐进, 坐位训练从30°~45°开始,约每5min增加5°,防止体位变换过 快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6. 如长时间采取关节屈曲小于90°的坐姿,会造成病人背 部弯曲,骨盆向后方倾斜,使髓关节长时间处于半伸 展状态,从而诱发下肢伸肌痉挛加重,阻碍下肢运动 功能的恢复,故应避免此种坐姿。
体位摆放与体位转移

1.仰卧位:尽量少采取。
偏瘫患者床上正确体位摆放
2.患侧卧3.健侧卧位
偏瘫患者床椅正确的坐姿
床上长坐位
偏瘫患者床椅正确的坐姿
床边端坐位
偏瘫患者床椅正确坐姿
保持正确轮椅坐姿
脊髓损伤患者的体位摆放
仰卧位
脊髓损伤体位摆放
侧卧位
脊髓损伤体位摆放
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收缩不产生运动 2级—能做水平运动,不能抬起 3级—能抬起,不能抵抗阻力 4级—能抗阻力较正常差 5级—正常
一、 体位摆放意义、目的
意义:早期运用抗痉挛体位,有利于功能的康复 目的: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
早期诱发分离运动
偏瘫患者床上正确体位摆放
侧卧位
二、体位转移
体位转移方式:主动转移、被动转移和辅助转移
偏瘫患者体位转移
翻身
偏瘫患者体位转移
床上移动
偏瘫患者体位转移
卧位到床边坐位
偏瘫患者体位转移
轮椅—床间的转移
脊髓损伤患者的体位转移
1.翻身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的体位转移
2.坐位移动训练
学习内容
一、肌力分级 二、体位摆放 1.偏瘫患者的体位摆放 2.脊髓损伤患者的体位摆放 三、体位转移 1.偏瘫患者体位转移 2.脊髓损伤患者体位转移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肌力标准分级—分为6级 2.熟练掌握偏瘫、截瘫患者各种卧位体位摆放 3.熟练掌握偏瘫、截瘫患者各种体位转移
肌力标准分级—6级
偏瘫患者床上正确体位摆放
2.患侧卧3.健侧卧位
偏瘫患者床椅正确的坐姿
床上长坐位
偏瘫患者床椅正确的坐姿
床边端坐位
偏瘫患者床椅正确坐姿
保持正确轮椅坐姿
脊髓损伤患者的体位摆放
仰卧位
脊髓损伤体位摆放
侧卧位
脊髓损伤体位摆放
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收缩不产生运动 2级—能做水平运动,不能抬起 3级—能抬起,不能抵抗阻力 4级—能抗阻力较正常差 5级—正常
一、 体位摆放意义、目的
意义:早期运用抗痉挛体位,有利于功能的康复 目的: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
早期诱发分离运动
偏瘫患者床上正确体位摆放
侧卧位
二、体位转移
体位转移方式:主动转移、被动转移和辅助转移
偏瘫患者体位转移
翻身
偏瘫患者体位转移
床上移动
偏瘫患者体位转移
卧位到床边坐位
偏瘫患者体位转移
轮椅—床间的转移
脊髓损伤患者的体位转移
1.翻身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的体位转移
2.坐位移动训练
学习内容
一、肌力分级 二、体位摆放 1.偏瘫患者的体位摆放 2.脊髓损伤患者的体位摆放 三、体位转移 1.偏瘫患者体位转移 2.脊髓损伤患者体位转移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肌力标准分级—分为6级 2.熟练掌握偏瘫、截瘫患者各种卧位体位摆放 3.熟练掌握偏瘫、截瘫患者各种体位转移
肌力标准分级—6级
卧床患者的翻身技巧ppt课件

以减轻压力,避免压疮的形成。(图33、图34)
可编辑课件PPT
51
图33
可编辑课件PPT
52
七、常用翻身枕使用方法介绍 (仅供参考):
(一)C形垫:增加身体的受压面积,减少局部体 位压力,改善局部供氧条件,可以预防压疮的产 生,不同式样、不同规格的气垫适用于身体的不 同体位按需选用。(图35、图36)
早期正确的体位摆放极端重要。
可编辑课件PPT
35
五、脊髓损伤患者的翻身方法
(一)按照协助翻身的人数可分为:一人翻身法和两 人翻身法
一人翻身法:护士立于病床一侧,双手托扶住病人的 肩部及臀部,将病人翻转成侧卧位,面朝向护士,然 后移一手扶住病人的腰背部,另一手拿枕垫于病人肩 背部,使病人上身略向后偏靠,下腿稍微屈膝,上腿 曲髋屈膝位,两膝盖间夹一软枕,次方法适用于腰椎 手术后的翻身。(图17)
可编辑课件PPT
7
可编辑课件PPT
8
2、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患侧肩胛带向前伸, 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 背伸,手指伸展。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微 屈曲。健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面垫 一枕头,背部挤放一枕头,躯干可依靠,取放 松体位。(如图2)
可编辑课件PPT
9
可编辑课件PPT
种体位。体位的保持必要时需用各种枕头,因此应准
备各种大小不同的枕头。在急性期为防止各骨突部位
发生压疮,在骨突附近而不是在骨突处应用枕头,使
骨头不受压迫。
可编辑课件PPT
27
1、仰卧位:家人轻抬患者的头部及双肩,在 肩下垫薄枕。随后,拿两个枕头置于患者体测, 把患者双上肢外展45度左右置于枕头上,肘部 伸直,腕关节背曲40度,手中放一个毛巾卷。 下肢伸展,护士在患者两腿间放一个枕头。在 膝关节下放一薄枕。用两个枕头抵在足底,使 踝关节背曲成90度。这样可以保持髋关节轻度 外展、防止膝关节过伸、防止跟腱挛缩及压疮 的发生。(图14)
可编辑课件PPT
51
图33
可编辑课件PPT
52
七、常用翻身枕使用方法介绍 (仅供参考):
(一)C形垫:增加身体的受压面积,减少局部体 位压力,改善局部供氧条件,可以预防压疮的产 生,不同式样、不同规格的气垫适用于身体的不 同体位按需选用。(图35、图36)
早期正确的体位摆放极端重要。
可编辑课件PPT
35
五、脊髓损伤患者的翻身方法
(一)按照协助翻身的人数可分为:一人翻身法和两 人翻身法
一人翻身法:护士立于病床一侧,双手托扶住病人的 肩部及臀部,将病人翻转成侧卧位,面朝向护士,然 后移一手扶住病人的腰背部,另一手拿枕垫于病人肩 背部,使病人上身略向后偏靠,下腿稍微屈膝,上腿 曲髋屈膝位,两膝盖间夹一软枕,次方法适用于腰椎 手术后的翻身。(图17)
可编辑课件PPT
7
可编辑课件PPT
8
2、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患侧肩胛带向前伸, 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 背伸,手指伸展。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微 屈曲。健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面垫 一枕头,背部挤放一枕头,躯干可依靠,取放 松体位。(如图2)
可编辑课件PPT
9
可编辑课件PPT
种体位。体位的保持必要时需用各种枕头,因此应准
备各种大小不同的枕头。在急性期为防止各骨突部位
发生压疮,在骨突附近而不是在骨突处应用枕头,使
骨头不受压迫。
可编辑课件PPT
27
1、仰卧位:家人轻抬患者的头部及双肩,在 肩下垫薄枕。随后,拿两个枕头置于患者体测, 把患者双上肢外展45度左右置于枕头上,肘部 伸直,腕关节背曲40度,手中放一个毛巾卷。 下肢伸展,护士在患者两腿间放一个枕头。在 膝关节下放一薄枕。用两个枕头抵在足底,使 踝关节背曲成90度。这样可以保持髋关节轻度 外展、防止膝关节过伸、防止跟腱挛缩及压疮 的发生。(图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2020/10/28
操作准备
用物准备 一般不Hale Waihona Puke 要仪器设备,可由护理人员帮助完成,
必要时,可采用升降机、悬吊带、布带等。
人员准备 操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评估患者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情况、功能障碍肢体、平衡
能力、肌力及关节活动等。
6
讲解
评估平衡能力、 肌力关节活动
患者取伸膝 坐位
手掌平放在 床上
患者双臂抱住 操作者颈部
操作者双膝固 定患者双膝
调整重心维持 站立平衡
安置患者
整理床单 位 记录
15
2020/10/28
2020/10/28
16
2020/10/28
17
讲解
评估平衡能力、 肌力关节活动
准备轮椅
患者取站立位 身体向前倾
患者弯腰坐至 轮椅上
患者背部转向
轮椅臀部正对 轮椅
操作者旋转患 者躯干
注意事项
全面评估患者 转移前应先计划移动的方法、程序和方向 转移时空间要足够宽敞 相互转移时两平面应稳定,尽可能高度相当,尽可能靠近 转移时注意安全 转移时保证转移动作的稳定性
22
患者取仰卧位
确定移动坐位 方向
健足带动患足 移向床沿坐位
向健侧转身屈 健肘支撑身体
健侧下肢伸到 患侧下肢下方
观察耐受性、 运动反应
安置患者
整理床单 位 记录
12
2020/10/28
2020/10/28
13
2020/10/28
14
讲解
评估平衡能力、 肌力关节活动
患者取坐位
身体向前倾
双手托起患者
臀部向前上方 拉起站立
2020/10/28
床上运动及转移
1
2020/10/28
定义:
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 程,包括卧→坐→站→行走,是提高患者自身或在他 人的辅助下完成体位转移能力的锻炼方法。
主要包括:床上撑起运动、床上横向运动、床上坐位 向前后移动。
转移技术:从仰卧位到坐位运动、从坐到站的运动、 床-椅转移运动
患者双足放于 脚踏板上坐稳
协助舒适坐位
整理床单 位 记录
18
2020/10/28
2020/10/28
19
2020/10/28
20
2020/10/28
操作时应注重患者心理并取得配合 转移前消除患者紧张、对抗心理 护理人员讲解转移方向、方法、步骤是患者处于最佳的
起始位置。
21
2020/10/28
做前后左右 移动
臀部离床向 上抬
肘踝关节伸直 用力撑起
观察耐受性、 运动反应
安置患者
整理床单 位 记录
7
2020/10/28
讲解
评估平衡能力、 肌力关节活动
患者取仰卧位
确定移动方向
做左右横向 移动
健足勾住患足
健足及肩撑起 臀部
健侧下肢伸到 患侧下肢下方
观察耐受性、 运动反应
安置患者
整理床单 位 记录
2
精品资料
2020/10/28
教会瘫痪患者从卧位到坐位、坐位到站位、从床到椅、 从轮椅到卫生间的各种转移方法,使他们能独立的完 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4
2020/10/28
应用范畴:
因各种原因长期卧床的患者 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脑外伤、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运动神经元损失后,肌体部分或完全瘫痪,完成转移 动作相关的主要关键肌肌力达到2级或3级的患者。
8
2020/10/28
2020/10/28
9
讲解
评估平衡能力、 肌力关节活动
患者取伸膝 坐位
确定移动方向
臀部向前或后 移动
轮流抬高一侧 臀部
身体前倾,两 手掌交叉向前
观察耐受性、 运动反应
安置患者
整理床单 位 记录
10
2020/10/28
2020/10/28
11
讲解
评估平衡能力、 肌力关节活动
2020/10/28
操作准备
用物准备 一般不Hale Waihona Puke 要仪器设备,可由护理人员帮助完成,
必要时,可采用升降机、悬吊带、布带等。
人员准备 操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评估患者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情况、功能障碍肢体、平衡
能力、肌力及关节活动等。
6
讲解
评估平衡能力、 肌力关节活动
患者取伸膝 坐位
手掌平放在 床上
患者双臂抱住 操作者颈部
操作者双膝固 定患者双膝
调整重心维持 站立平衡
安置患者
整理床单 位 记录
15
2020/10/28
2020/10/28
16
2020/10/28
17
讲解
评估平衡能力、 肌力关节活动
准备轮椅
患者取站立位 身体向前倾
患者弯腰坐至 轮椅上
患者背部转向
轮椅臀部正对 轮椅
操作者旋转患 者躯干
注意事项
全面评估患者 转移前应先计划移动的方法、程序和方向 转移时空间要足够宽敞 相互转移时两平面应稳定,尽可能高度相当,尽可能靠近 转移时注意安全 转移时保证转移动作的稳定性
22
患者取仰卧位
确定移动坐位 方向
健足带动患足 移向床沿坐位
向健侧转身屈 健肘支撑身体
健侧下肢伸到 患侧下肢下方
观察耐受性、 运动反应
安置患者
整理床单 位 记录
12
2020/10/28
2020/10/28
13
2020/10/28
14
讲解
评估平衡能力、 肌力关节活动
患者取坐位
身体向前倾
双手托起患者
臀部向前上方 拉起站立
2020/10/28
床上运动及转移
1
2020/10/28
定义:
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 程,包括卧→坐→站→行走,是提高患者自身或在他 人的辅助下完成体位转移能力的锻炼方法。
主要包括:床上撑起运动、床上横向运动、床上坐位 向前后移动。
转移技术:从仰卧位到坐位运动、从坐到站的运动、 床-椅转移运动
患者双足放于 脚踏板上坐稳
协助舒适坐位
整理床单 位 记录
18
2020/10/28
2020/10/28
19
2020/10/28
20
2020/10/28
操作时应注重患者心理并取得配合 转移前消除患者紧张、对抗心理 护理人员讲解转移方向、方法、步骤是患者处于最佳的
起始位置。
21
2020/10/28
做前后左右 移动
臀部离床向 上抬
肘踝关节伸直 用力撑起
观察耐受性、 运动反应
安置患者
整理床单 位 记录
7
2020/10/28
讲解
评估平衡能力、 肌力关节活动
患者取仰卧位
确定移动方向
做左右横向 移动
健足勾住患足
健足及肩撑起 臀部
健侧下肢伸到 患侧下肢下方
观察耐受性、 运动反应
安置患者
整理床单 位 记录
2
精品资料
2020/10/28
教会瘫痪患者从卧位到坐位、坐位到站位、从床到椅、 从轮椅到卫生间的各种转移方法,使他们能独立的完 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4
2020/10/28
应用范畴:
因各种原因长期卧床的患者 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脑外伤、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运动神经元损失后,肌体部分或完全瘫痪,完成转移 动作相关的主要关键肌肌力达到2级或3级的患者。
8
2020/10/28
2020/10/28
9
讲解
评估平衡能力、 肌力关节活动
患者取伸膝 坐位
确定移动方向
臀部向前或后 移动
轮流抬高一侧 臀部
身体前倾,两 手掌交叉向前
观察耐受性、 运动反应
安置患者
整理床单 位 记录
10
2020/10/28
2020/10/28
11
讲解
评估平衡能力、 肌力关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