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丝肼负荷试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精编完整版】脑梗死后遗症图文课件最新版

入院后按医嘱予丁苯酞、舒血宁、尼麦角林片改善 脑循环、脑代谢,维生素E护脑,阿司匹林肠溶 片抗血小板聚集,瑞舒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甲 钴胺片营养神经,碳酸钙D3、骨化三醇改善骨 代谢,多巴丝肼片控制帕金森综合症,密切观察 病情变化。 1-25患者血钾稍低,予补钾。 1-26患者诉便秘,左侧肢体无力、麻木,继续补钾, 择期复查肾功,予加开塞露通便,其它治疗同前。
护理问题/诊断
P1生活自理缺陷:与左侧肢体无力、麻木,长期 卧床有关。 P2语言沟通障碍:与大脑语言中枢功能受损有关。 P3吞咽障碍:与延髓麻痹有关。 P4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防治相关知识有关。 P5有皮肤受损的危险(压疮):与肢体偏瘫、长 期卧床有关。 P6有受伤的危险:与疾病致机体活动障碍有关。
既往史:发现血压升高2月余,规律服用了乐卡地平 10mg qd,未监测血压,血压控制不详,无头晕 等不适。 入院查体:T:36.8℃ P:70次/分 R:20次/ 分 BP: 148/80mmHg。神清,语利,左侧肢体 肌力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无其它异常体征; 入院诊断:1.脑梗死后遗症(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2. 帕金森综合征 3.高血压病 4.上呼吸道疾病 5.腰 椎退行性病变(L4椎体滑脱) 6.骨质疏松 7.颈动脉 硬化
1-29患者今晨诉言语不能,仍伴饮水呛咳,洼田试 验阳性,咽反射消失,考虑延髓麻痹,遵医嘱急 行头颅MRI检查,禁食、留置胃管,一级护理, 盐酸甲氧氯普安抑酸护胃治疗。 1-30患者晨突现言语正常,有饮水呛咳,嘱患者静 滴人血白蛋白改善脑循环,继续禁食,留置胃管, 一级护理,抑酸护胃,抗血小板聚集,扩容改善 脑循环。
•
P1生活自理缺陷:与左侧肢体无力、麻木, 长期卧床有关。 I:1.鼓励协助病人摄入充足的营养,保证病 人身体基本需要。 2.协助病人定时翻身,拍背,温水擦浴, 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增进睡眠。 3.协助病人入浴、入厕、起居、穿衣、饮 食等生活护理,将日常用品放于病人伸手可及处 教会病人使用床头铃。 4.按摩和被动运动患肢、鼓励指导和协助 病人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增强病人的信心。 5.做好安全护理,预防患者跌倒坠床 。 O:患者生活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症状减轻,日 常生活能力增强。
负荷六角图培训ppt课件

差动 ICL 0.827 43
I=1199A
N
0
/
IBL ICH
ICL IAH
IBH IAL
11
第四部分 如何判断数据正确性
1、各侧三相电流大小是否相等(需注意不同CT绕组变比),互成120 ° 正序排列。 2、查看保护装置的差流是否为0。 3、根据负荷潮流判断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值所在象限是否正确,与 后台对比是否一致。(可通过调度确认) 4、根据变压器接线方式判断各侧电流的相位差是否正确。 (1)对于Y/D-11或Y/Y/D-11主变,如果只有两侧带有负荷,则变高 或变中Y侧电流超前D侧150 °, 变高Y侧电流超前变中Y侧180 °。 (2)如果是三侧都带有负荷,则可根据有功平衡法进行综合判断。
相位表进行测量,也可以用高压侧电压超前低压侧电流角度+30 ° )
14
第四部分 如何判断数据正确性
例子一:
---
变高
一次电流值
262A
有功
102.34MW
无功
11.32Mvar
主一差动差流 0.04Ie
变中 542A -102.76MW -31.93Mvar 主二差动差流
变低 1105A 0MW 19.64Mvar 0.04Ie
0
I 194 300 1155
相角 10 130 250 /
变高测控
相别 IA IB IC N
幅值 0.33 0.325 0.316
0
相角 11 129 249 /
194
IA
314 74
变中测控
IB IC
/
N
0.286 200
0.284 320
0.284 80
科技成果鉴定汇报大纲供热抽汽机组间电负荷及热负荷的分配优化研究与应用PPT课件

• 基于上述建立的曲线,基于遗传算法,根据给定
的整个电厂的电负荷、热负荷,并且用户能够输
入优化的约束条件如指定某几台机组的电负荷、
热负荷为某一定值,通过使整个电厂的热耗值最
小,开发供热抽汽机组间电负荷和热负荷的分配
优化软件,实现供热抽汽机组间电负荷和热负荷
的分配优化,输出每台机组最优的电负荷和热负
荷设定值。
0
#4机( 600MW)
500 0
5
0.462 315 0.91 98.6 8411.7915
机组
电负荷范围(MW )
抽汽量范围(t/h) 电功率(MW) 抽汽量(t/h)
热耗(KJ/KWh)
总热耗(KJ/KWh )
#1机 (
200MW )
140~200
0~0
199.9952
0
8105.391 8
#2机 (
热 耗 值 ( kJ/kw·h)
8800 8600 8400 8200 8000 7800 7600
热 耗 值 ( kJ/kw·h)
8400 8200 8000 7800 7600 7400
data 1 quadratic
7850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功 率 ( MW)
steami Steam
i1 4
负荷为某一定值,通过使 poweri Power i1
整个电厂的热耗值最小,
开发供热抽汽机组间电负
荷和热负荷的分配优化软
件,便可实现供热抽汽机
组间电负荷和热负荷的分
配优化,输出每台机组最
优的电负荷和热负荷设定
值
第6页/共16页
2.4 供热机组热耗计算 按照ASME PTC6-1996及ASME PTC6-1982的方法计算实验热耗率,
【优秀资料】多因素实验设计案例PptPPT

一次言语指导——不同年龄幼儿坚持性差异极为显著 一次言语指导下,幼儿坚持性随年龄增长而明显提高。 多次言语指导——不同年龄幼儿坚持性相关极为显著 多次言语指导下,幼儿的坚持性在中班发展最快,大班 时效应不再明显。
结果与分析 3.教师态度与言语指导方式的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分析
教师积极态度——不同言语指导方式——幼儿坚持性相关性高 多次言语指导 > 一次言语指导
2. 3~6岁幼儿坚持性受教师的态度影响显著,积极态度影响大于消极态度; 3. 任务过程中多次言语指导的影响效果明显优于一次言语指导; 4. 教师积极态度下,多次言语指导对坚持性产生最积极的影响。
两因素实验设计
依恋类型在重要他人影响目标追求 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依恋关系
重要他人
目标 承诺
研究方法
1.被试——210名大学生,平均年龄21.4,男性93,女性102
坚持 时间
言语指导
研究方法
1.被试——小班/中班/大班 360人 男女分半 2.被试同质性检验——《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教师评定问卷》 3.实验材料——红豆、绿豆,两个盒子 4.实验设计与程序
4.1实验设计
3×2×2
(年龄×教师态度×言语指导方式)
研究方法
4.2实验程序
主试的选择——12名教师(工作年限2年以上) 记录员的选择——4名研究生 预实验——10人 发现不利因素,控制无关变量 实验前的准备——主试、记录员明确实验目的和程序,操作练习,标准化
教师消极态度——不同言语指导方式——幼儿坚持性相关不显著
结果与分析 3.教师态度与言语指导方式的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分析
实验前的准备——主试、记录员明确实验目的和程序,操作练习,标准化
3~6岁幼儿的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且4/5岁时坚持性发展的转折期;
结果与分析 3.教师态度与言语指导方式的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分析
教师积极态度——不同言语指导方式——幼儿坚持性相关性高 多次言语指导 > 一次言语指导
2. 3~6岁幼儿坚持性受教师的态度影响显著,积极态度影响大于消极态度; 3. 任务过程中多次言语指导的影响效果明显优于一次言语指导; 4. 教师积极态度下,多次言语指导对坚持性产生最积极的影响。
两因素实验设计
依恋类型在重要他人影响目标追求 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依恋关系
重要他人
目标 承诺
研究方法
1.被试——210名大学生,平均年龄21.4,男性93,女性102
坚持 时间
言语指导
研究方法
1.被试——小班/中班/大班 360人 男女分半 2.被试同质性检验——《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教师评定问卷》 3.实验材料——红豆、绿豆,两个盒子 4.实验设计与程序
4.1实验设计
3×2×2
(年龄×教师态度×言语指导方式)
研究方法
4.2实验程序
主试的选择——12名教师(工作年限2年以上) 记录员的选择——4名研究生 预实验——10人 发现不利因素,控制无关变量 实验前的准备——主试、记录员明确实验目的和程序,操作练习,标准化
教师消极态度——不同言语指导方式——幼儿坚持性相关不显著
结果与分析 3.教师态度与言语指导方式的交互作用的简单效应分析
实验前的准备——主试、记录员明确实验目的和程序,操作练习,标准化
3~6岁幼儿的坚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且4/5岁时坚持性发展的转折期;
认知负荷汇报PPT终

6
三大研究人物
John Sweller 澳大利亚 新南威尔士大学 教育心理学家 主要研究:认知负荷理论 van Merriënboer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教育发展与研究所 主要研究方向:整体教学设计( 4C/ID教学模 型)、复杂学习、 认知负荷理论 Slava Kalyuga 澳大利亚 新南威尔士大学 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习科学,教育心理学
van Merriënboer 研究成果总结
van Merriënboer 的研究主要都是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比实
验组和对照组的情况,得出实验结果,最终得出结论。
总结这些研究,我们总结得出, van Merriënboer 的研究重
在发展认知负荷理论
目 录
一、国外篇
1
2
三大研究人物 van Merriënboer 的研究 John Sweller的研究 -Slava Kalyuga的研究
• Cognitive load theory, the transient information effect and e-learning
• 认知负荷l理论,瞬时信息的效果和在线学习
文献时间:2010-2014
1.认知负荷理论:关于例题、动画和认知负荷测 量的研究的进展
这个议题记录了认知负荷理论的一些新进展,是基于2009年在荷兰举办的第三届国际认知负 荷理论会议。 这个会议关注范例学习的发展,其中在认知导师系统中融合了样例的效果。 详细说明了关于认知负荷的瞬时影响,以及为什么动画片段可以帮助阻碍工作记忆负荷的角 色的影响。 讨论了脑电图提供的可能性,为认知负荷提供一个持续的客观的措施。 这篇文章只是提供了该会议有关议题的简要介绍。文献综述的形式,没有述评
《负荷曲线及种》PPT课件

反复短时工作制的设备容量是指某负荷持 续率的额定功率换算到统一的负荷持续率 下的功率。
.
12
负荷曲线绘制与用途
1 什么是负荷曲线?
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反映了用 户用电的特点和规律。描述负荷变化趋 势的数学手段:可用来预测负荷变化趋 势。
2 负荷曲线用途
确定系统运行方式
安排供电计划
安排设备检修计划 .
依点连成的负荷曲线
日有功负荷曲线
.
梯形负荷曲线
17
5 年负荷曲线
年负荷曲线又分为年运行负荷曲线和年持续负 荷曲线。
年运行负荷曲线可根据全年日负荷曲线间接制 成。反映一年内逐月(或逐日)电力系统最大负 荷的变化。
年持续负荷曲线的绘制,是不分日月先后,仅 按全年的负荷变化,按不同负荷值在年内累计持 续时间重新排列组成。
0.75~0.8 0.7 0.3 2 0.95 0.33
0.65~0.75 0.7 0.3 2 0.95 0.33
0.7
0.7 — — 1.0 0
202137chenli31由于一个用电设备组中的设备并不一定同时工作工作的设备也不一定都工作在额定状态下另外考虑到线路的损耗用电设备本身的损耗等因素设备或设备组的计算负荷等于用电设备组的总容量乘以一个小于1的系数叫做需要系数用k202137chenli32需要系数法需要系数法需要系数用电设备组所有设备容量之和每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容202137chenli33需要系数法需要系数需要系数同时系数k非供电范围内的所有用电设备都会同时投入使用负荷系数k
5
通风机、水泵、空压机
0.7~0.8 0.65 0.25
5
非联锁的连续运输机械 联锁的连续运输机械
0.5~0.6 0.4 0.2
.
12
负荷曲线绘制与用途
1 什么是负荷曲线?
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反映了用 户用电的特点和规律。描述负荷变化趋 势的数学手段:可用来预测负荷变化趋 势。
2 负荷曲线用途
确定系统运行方式
安排供电计划
安排设备检修计划 .
依点连成的负荷曲线
日有功负荷曲线
.
梯形负荷曲线
17
5 年负荷曲线
年负荷曲线又分为年运行负荷曲线和年持续负 荷曲线。
年运行负荷曲线可根据全年日负荷曲线间接制 成。反映一年内逐月(或逐日)电力系统最大负 荷的变化。
年持续负荷曲线的绘制,是不分日月先后,仅 按全年的负荷变化,按不同负荷值在年内累计持 续时间重新排列组成。
0.75~0.8 0.7 0.3 2 0.95 0.33
0.65~0.75 0.7 0.3 2 0.95 0.33
0.7
0.7 — — 1.0 0
202137chenli31由于一个用电设备组中的设备并不一定同时工作工作的设备也不一定都工作在额定状态下另外考虑到线路的损耗用电设备本身的损耗等因素设备或设备组的计算负荷等于用电设备组的总容量乘以一个小于1的系数叫做需要系数用k202137chenli32需要系数法需要系数法需要系数用电设备组所有设备容量之和每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容202137chenli33需要系数法需要系数需要系数同时系数k非供电范围内的所有用电设备都会同时投入使用负荷系数k
5
通风机、水泵、空压机
0.7~0.8 0.65 0.25
5
非联锁的连续运输机械 联锁的连续运输机械
0.5~0.6 0.4 0.2
GBS-演示文稿PPT课件

血钾 既往发作史
GBS
多有病前感染史和自身免疫反应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进展不超过4周
四肢瘫常自双下肢开始,近端较明显
可有
可有
可有(末梢型)及疼痛
蛋白细胞分离
早期F波或H反射延迟,运动NCV减慢
正常
.
无
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
低血钾、甲亢
起病快(数小时~1天),恢复快(2~3天)
四肢弛缓性瘫
无
无
无感觉障碍及神经根刺激症
窦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体位性低血压&高血压 出汗增多&皮肤潮红 手足肿胀&营养障碍 肺功能受损 暂时性尿潴留
麻痹型肠梗阻
多为单相病程,可有短暂波动
.
13
辅助检查
1. 脑脊液检查
1)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是本病特征性表现: (病后2~4w) Pro↑\C数正常
2) 部分患者脑脊液出现寡克隆带
IVIG & PE是AIDP的一线治疗
.
31
治疗
2. 免疫治疗 病因治疗
(3) 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
通常认为对GBS无效, 并有不良反应
无条件用IVIG&PE, 可试用 ❖ 甲基泼尼松龙500mg/d, i.v滴注, 连用5~7d
❖ 地塞米松10mg/d, i.v滴注,一疗程7~10d
.
32
治疗
3.神经营养
B组维生素( B1.B6.B12)
4.康复治疗
病情稳定后进行神经康复锻炼可进行被动或主 动运动,针灸、按摩、理疗及步态训练等应及早 开始。
.
33
预后
本病为自限性, 单相病程(monophase course) 经3周开始&2月-1年恢复 70%~75%的病人完全恢复 10%遗留较严重神经功能缺损 5%死亡, 常死于呼吸衰竭 高龄\起病急骤\辅助通气者\运动神经波幅降低 预后不良
GBS
多有病前感染史和自身免疫反应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进展不超过4周
四肢瘫常自双下肢开始,近端较明显
可有
可有
可有(末梢型)及疼痛
蛋白细胞分离
早期F波或H反射延迟,运动NCV减慢
正常
.
无
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
低血钾、甲亢
起病快(数小时~1天),恢复快(2~3天)
四肢弛缓性瘫
无
无
无感觉障碍及神经根刺激症
窦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体位性低血压&高血压 出汗增多&皮肤潮红 手足肿胀&营养障碍 肺功能受损 暂时性尿潴留
麻痹型肠梗阻
多为单相病程,可有短暂波动
.
13
辅助检查
1. 脑脊液检查
1)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是本病特征性表现: (病后2~4w) Pro↑\C数正常
2) 部分患者脑脊液出现寡克隆带
IVIG & PE是AIDP的一线治疗
.
31
治疗
2. 免疫治疗 病因治疗
(3) 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
通常认为对GBS无效, 并有不良反应
无条件用IVIG&PE, 可试用 ❖ 甲基泼尼松龙500mg/d, i.v滴注, 连用5~7d
❖ 地塞米松10mg/d, i.v滴注,一疗程7~10d
.
32
治疗
3.神经营养
B组维生素( B1.B6.B12)
4.康复治疗
病情稳定后进行神经康复锻炼可进行被动或主 动运动,针灸、按摩、理疗及步态训练等应及早 开始。
.
33
预后
本病为自限性, 单相病程(monophase course) 经3周开始&2月-1年恢复 70%~75%的病人完全恢复 10%遗留较严重神经功能缺损 5%死亡, 常死于呼吸衰竭 高龄\起病急骤\辅助通气者\运动神经波幅降低 预后不良
心力衰竭水钠过负荷与利尿剂应用_黄振文-课件,幻灯,PPT

心排出量↓刺激肺 静脉、左房及颈动
脉窦压力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分泌↑
醛固酮留钠, 血 浆晶体渗透压↑
促使抗利尿激素 分泌↑
抗利尿激素↑ 作用于远曲小管和肾集合管, 增加水乏
原发醛固酮增多症通常不伴水肿, 说明醛 固酮增多尚需其他因素参与才有水钠潴留
这一因素为利钠因子, 通过它调节近曲小 管钠的再吸收。心衰时血中利钠因子减少
美托拉宗(Metolazone)
2.5
吲达帕胺(Indapamide)
2.5
50-75 10 5
K+, Mg 2+,Na + 高尿酸血症 低钾/低钠/低氯碱中毒
Potassium-sparing diuretics
阿米洛利(Amiloride) 氨苯喋啶(Triamterene) 螺内酯(Spironolactone)
六、心衰合并低钠血症
1. 缺钠性低钠血症 2. 稀释性低钠血症(难治性水肿)
1. 缺钠性低钠血症
➢ 长期忌盐/大量利尿之后 ➢ 属容量减少型低钠血症:有效循环
血量和组织间液均减少 ➢ 皮肤弹性差、口渴、红细胞压积和
血尿素氮↑,尿少/比重高。严重时 体位性低血压
轻症膳食补充,重症静脉补充 应小量分次,宁可不足,不可过量 静滴用等渗,严重低钠可用高渗 伴酸中毒用碳酸氢钠/乳酸钠 严重低钠,可致桥脑中央髓鞘溶解 症。静脉补钠(3~5%盐水) + 脱水剂
利尿剂抵抗的处理
➢ 呋塞米40mg静注+10~40mg/h静滴 ➢ ≥2种药合用或增加次数 ➢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 与多巴胺 2~5g·kg1·min1 合用 ➢ 限制钠/水入量:盐<2g/d、水< 2L/d ➢ 各种措施无效:连续性肾脏替代
ja8精选全文

教学内容设计及安排
第一节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概述
浅基础与深基础定义
基础设计内容
基础设计步骤
二、概率设计方法与极限状态设计原则
两者定义
两者区别
三、地基基础设计基本规定
三项基本原则
五项基本规定
第二节 浅基础的类型
一、无筋扩展基础
刚性基础构造示意图
“二皮一收”砌法和“二、一间隔收法”
台阶宽高比允许值
(一)计算指标的确定
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采用的是抗剪强度指标的标准值。采用的内摩擦角标准值k、粘聚力标准值ck,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根据室内n组三轴压缩试验的结果,按下式公式计算某一土性指标的变异系数、试验平均值和标准值:
式中——变异系数
——试验平均值
——标准差
2、按下列公式计算内摩擦角和粘聚力的统计修正系数、c:
多媒体课件
【提问答疑】
【本节课小结】
1.浅基础与深基础定义与两者区别
2.浅基础设计原则;
3.浅基础类型。
课后反馈意见
教案表头:
日期
班级
课室
时间
2学时
复习旧课
第三节基础埋深的选择
新课题目
第四节地基承载力确定
教学目标
1.了解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标贯试验原理;
2.掌握按上述原位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
3.能够按地基规范确定地基承载力。
【本次课小结】
【复习思考】
【课后作业】
课后反馈意见
教案表头:
日期
班级
课室
时间
2学时
复习旧课
第六节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新课题目
第七节扩展基础设计
第一节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概述
浅基础与深基础定义
基础设计内容
基础设计步骤
二、概率设计方法与极限状态设计原则
两者定义
两者区别
三、地基基础设计基本规定
三项基本原则
五项基本规定
第二节 浅基础的类型
一、无筋扩展基础
刚性基础构造示意图
“二皮一收”砌法和“二、一间隔收法”
台阶宽高比允许值
(一)计算指标的确定
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采用的是抗剪强度指标的标准值。采用的内摩擦角标准值k、粘聚力标准值ck,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根据室内n组三轴压缩试验的结果,按下式公式计算某一土性指标的变异系数、试验平均值和标准值:
式中——变异系数
——试验平均值
——标准差
2、按下列公式计算内摩擦角和粘聚力的统计修正系数、c:
多媒体课件
【提问答疑】
【本节课小结】
1.浅基础与深基础定义与两者区别
2.浅基础设计原则;
3.浅基础类型。
课后反馈意见
教案表头:
日期
班级
课室
时间
2学时
复习旧课
第三节基础埋深的选择
新课题目
第四节地基承载力确定
教学目标
1.了解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标贯试验原理;
2.掌握按上述原位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
3.能够按地基规范确定地基承载力。
【本次课小结】
【复习思考】
【课后作业】
课后反馈意见
教案表头:
日期
班级
课室
时间
2学时
复习旧课
第六节无筋扩展基础设计
新课题目
第七节扩展基础设计
潘生丁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共32张PPT)

核素心肌血流灌注显像
核医学影像中发展最迅速而且最重要的领 域之一。
是当今国际众多诊断冠心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中,公认为最准确、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MPI在糖尿病患者评估中的价值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因 素。
通过合适的筛查并接受积极的干预治疗可使糖 尿病人群减少病死率。
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的特点
狭窄区的心肌供血如何? CT对于提供心肌血流灌注与活性情况存在不足。
• 门控技术 测定心功能指标 如EF、PFR等。 核医学影像中发展最迅速而且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负荷显像正常,即使冠脉造影提示冠脉狭窄,也提示心脏事件(猝死、心梗、再发心绞痛等)的年发生率低于1% 根据缺损大小不同,将缺损分为大、中、小缺损。
肌血流与心肌活性的可 靠方法。
心肌灌注显像适应症
•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无创诊断;冠心病危险度分层;
治疗后心肌缺血改善情况评估。
辅助诊断 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
•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诊断;梗死病灶的部位、大小 垂 直 长 轴
Normal myocardial perfusion tomogram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诊断;
显像剂分布均匀
显像剂分布稀疏-缺损
双嘧达莫负荷试验不良反应与安全性
➢主要不良反应:头痛、面部潮红、低血压 恶心、胸部不适、腹痛等; 大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少部分患者 需应用氨茶碱拮抗后缓解。
➢重大不良事件(猝死、心肌梗死):发生 机率<0.001%,(国外学者在 73000
余例患者中已得到证实)。
双嘧达莫负荷试验禁忌症
➢支气管哮喘; ➢氨茶碱及双嘧达莫过敏者; ➢低血压(<90/60mmHg); ➢Ⅱ度Ⅱ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严重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期心肌梗死;
核医学影像中发展最迅速而且最重要的领 域之一。
是当今国际众多诊断冠心病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中,公认为最准确、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MPI在糖尿病患者评估中的价值
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因 素。
通过合适的筛查并接受积极的干预治疗可使糖 尿病人群减少病死率。
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的特点
狭窄区的心肌供血如何? CT对于提供心肌血流灌注与活性情况存在不足。
• 门控技术 测定心功能指标 如EF、PFR等。 核医学影像中发展最迅速而且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负荷显像正常,即使冠脉造影提示冠脉狭窄,也提示心脏事件(猝死、心梗、再发心绞痛等)的年发生率低于1% 根据缺损大小不同,将缺损分为大、中、小缺损。
肌血流与心肌活性的可 靠方法。
心肌灌注显像适应症
•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无创诊断;冠心病危险度分层;
治疗后心肌缺血改善情况评估。
辅助诊断 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
•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诊断;梗死病灶的部位、大小 垂 直 长 轴
Normal myocardial perfusion tomogram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诊断;
显像剂分布均匀
显像剂分布稀疏-缺损
双嘧达莫负荷试验不良反应与安全性
➢主要不良反应:头痛、面部潮红、低血压 恶心、胸部不适、腹痛等; 大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少部分患者 需应用氨茶碱拮抗后缓解。
➢重大不良事件(猝死、心肌梗死):发生 机率<0.001%,(国外学者在 73000
余例患者中已得到证实)。
双嘧达莫负荷试验禁忌症
➢支气管哮喘; ➢氨茶碱及双嘧达莫过敏者; ➢低血压(<90/60mmHg); ➢Ⅱ度Ⅱ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严重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期心肌梗死;
方全-心脏负荷试验ppt课件

(婴粟减〕
(次黄嘌呤核苷〕
(次黄嘌啉〕
腺苷作用机理
影像负荷试验的药物使用 (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
• 大计量 (20 to 40g /kg /min)能加快心率、升高 收缩压、 增加心肌收缩力。 • 增加冠脉血流 ( 2-3 倍 )不如腺苷或潘生丁明显。 • 半衰期 120秒。 • 副作用常见,主要为:恶心、焦虑、头痛、 颤 抖、室早、房早、室上速、非持续性 VT、胸 痛和心绞痛 (8%)。仍属安全。 • 可用于哮喘病人。
极量运动时不同 METs 的临床意义
• • • • • • • • 1 MET 休息 2 METs 平地行走 2 mph 4 METs 平地行走 4 mph < 5 METs 预后差, 10 METs 药物治疗预后如 CABG 13 METs 不论其他运动反应预后极佳 18 METs 优秀耐力运动员 20 METs 世界级运动员
– 大多与多巴酚丁胺结合,可用于有哮喘病史的患者。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1,PQ交界;2,J点;3,J点后80ms;
运动试验阳性的ECG表现
Stress Imaging Studies (影像学负荷检查〕
• 与心电图运动试验相比适合影像学负荷 检查的患者为:
– – – – CLBBB, Paced rhythm, WPW etc. ST > 1mm at rest, Unable to exercise, Angina with prior Revascularization.
心电图运动试验
(绝对禁忌症〕 • • • • • • • 急性心梗 2天内; 严重心律失常; 严重 AS; 有症状 HF; 急性 PE; 急性心肌炎或心包炎; 急性主动脉夹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原发性震颤:是震颤相关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与震颤为主要症状的帕金森病患者早期难以 鉴别。
.
6
帕金森病的治疗
1.合理选用药物和理疗,控制或减轻症状,预防继发性的功能障碍; 2.积极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尽力改善运动、平衡和协调功能; 3.积极进行作业治疗和言语训练,设法维持或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现有的医疗技术暂不能根治帕金森病。对患者的治疗,主要从减轻病痛、延缓疾病发展,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着手。因此治疗的重点之一就是采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 改善患者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或交通性脑积水;⑬大剂量L-dopa治疗无反应(排除吸收不良);⑭MPTP接触
. 史。
5
帕金森鉴别诊断
1.帕金森综合征
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种:中毒、感染、药物、脑血管病等。
2.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多系统萎缩(MS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皮层基底节变性(CBGD)、路易体痴 呆(DLB)等。
3.变性(遗传)性帕金森综合征:亨廷顿病(HD);肝豆状核变性(WD);苍白球黑质红核 色素变性(HSD) ;原发性基底节钙化
【制剂及规格】:多巴丝肼有两种:
片剂:①左旋多巴200mg,苄丝肼50mg②左旋多巴100mg,苄丝肼25mg。(详见多巴丝肼片)
胶囊剂:①左旋多巴100mg,苄丝肼25mg;②左旋多巴200mg,苄丝肼50mg。(详见多巴丝肼胶 囊)
【药理作用及用途】苄丝肼为外周脱羧酶抑制剂,作用类似卡比多巴。与左旋多巴合用,治疗震颤麻痹。
非由视觉、前庭功能、小脑或本体觉障碍引起)。
02
2.支持标准
①单侧起病;②存在静止性震颤;③进行性病程;④症状长期不对称,起 病一侧症状最明显;⑤L-dopa反应良好(70%~100%);⑥L-dopa诱 导的舞蹈症;⑦对L-dopa有反应持续5年或以上;⑧临床病程10年以上。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
.
10
03
part
CONTENTS
内容摘要
03 WRITTEN
CONTENT
多巴丝肼负荷试验
.
Hale Waihona Puke 11试验意义 帕金森症状≠帕金森病!
.
12
左旋多巴负荷试验诊断帕金森病
1.左旋多巴即为多巴丝肼主要有效成分 2.左旋多巴负荷试验作为诊断及鉴别帕金森病一种较为准确的方法,以试验前后根据统一的帕金 森评分量表(UPDRS)运动部分改善率为指标,大量临床实验后确定其准确率 3.具体方法:试验对象在试验前72小时不接触其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失调。
临床表现
1.运动症状 运动过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姿势步态异常。 2.非运动症状 认知/精神异常、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在此录入本图表 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本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
4
01
帕金森诊断标准
1.纳入标准
运动迟缓(随意运动↓,进行性言语和重复动作幅度变小),至少符合 下列表现之一:①肌强直;②4~6Hz静止性震颤;③姿势不稳(并
CONTENT
帕金森疾病相关知识
.
3
帕金森疾病相关知识
定义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流行病学显示, 患病率为15~328/10万人口,>65岁人群约1%;发病率为10~21/10万人口/ 年。P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社会因素、药物因素、患者因素等有关。 PD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致密部、蓝斑神经元色素脱失,黑质色素变淡及出现路 易小体。PD神经生化改变为:中脑黑质致密部、蓝斑神经元脱失致上述部位及其 神经末梢处多巴胺(DA)减少,(DA减少≥70%时产生PD临床表现),而黑质 纹状体系统中与DA功能拮抗的乙酰胆碱(ACH)作用相对亢进,DA与ACH平衡
晨起空腹,禁食禁水,暂停输液及其他治疗 第一日 07:30 患者首先口服多潘立酮10mg(止吐,改善多巴丝肼胃肠不适感
08:00 患者口服多巴丝肼125mg(半片) 08:30 医生观察和评估 第二日 07:30 患者首先口服多潘立酮10mg(止吐,改善多巴丝肼胃肠不适感 08:00 患者口服多巴丝肼250mg(一片) 08:30 医生观察和评估 第三日 07:30 患者首先口服多潘立酮10mg(止吐,改善多巴丝肼胃肠不适感 08:00 患者口服多巴丝肼375mg(一片半) 08:30 医生观察和评估
.
7
02
part
CONTENTS
内容摘要
02 WRITTEN
CONTENT
多巴丝肼相关知识
.
8
左旋多巴 苄丝肼
简介
30%
【中文名】:多巴丝肼
【别名】:美多巴
【英文名】:Levodopaand Benserazide Hydrochlo-ride
【类别】:作用于神经系统药
【药名】多巴丝肼 Levodopaand Benserazide Hydrochlo-ride
.
9
简介
【主要成分】左旋多巴、苄丝肼。
【药理作用】本品为苄丝肼与左旋多巴的复方制剂,其作用同左旋多巴,但由于苄丝 肼为脱羧酶抑制剂,能抑制左旋多巴在脑外脱羧而使脑中的左旋多巴量增加,故可减 少左旋多巴的用量,从而减少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强了病人的耐受性。
【适 应 证】原发性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症)、脑炎后或合并有脑动脉硬化的症状性 帕金森氏综合征。
矿总院神经内科
多巴丝肼负荷试验
PROFESSIONAL POWERPOINT TEMPLATE 李灿 2018年11月
.
1
目
01 ∕ 帕金森疾病相关知识
/
02 ∕ 多巴丝肼相关知识
录
03 ∕ 多巴丝肼负荷试验
04 ∕ 帕金森综合量表
05 ∕ 试验总结
.
2
01 part CONTENTS
内容摘要
01 WRITTEN
量简洁生动。
03
3.排除标准
①反复卒中史,帕金森样症状阶梯性加重;②反复头部外伤史;③明确脑炎病史; ④症状出现是有镇静药物治疗史;⑤症状持续缓解;⑥3年后仍表现为严格单侧症
状;⑦核上性麻痹;⑧小脑症状;⑨早期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⑩早期严重
的痴呆、记忆、语言和行为异常;⑪Babinski征阳性;⑫CT检查发现有小脑肿瘤
【不良反应】较轻,常见有失眠、情绪冲动、精神抑郁等,剂量过大可出现舞蹈样或 其他不随意运动。
【禁 忌 证】严重心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病患者禁用。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第1周1次125mg,2次/日。以后每隔1周,每日增加 125mg。一般日剂量不得超过1g,分3~4次服用。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及25岁以下的患者不宜应用本品。
.
6
帕金森病的治疗
1.合理选用药物和理疗,控制或减轻症状,预防继发性的功能障碍; 2.积极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尽力改善运动、平衡和协调功能; 3.积极进行作业治疗和言语训练,设法维持或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现有的医疗技术暂不能根治帕金森病。对患者的治疗,主要从减轻病痛、延缓疾病发展,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着手。因此治疗的重点之一就是采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 改善患者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或交通性脑积水;⑬大剂量L-dopa治疗无反应(排除吸收不良);⑭MPTP接触
. 史。
5
帕金森鉴别诊断
1.帕金森综合征
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种:中毒、感染、药物、脑血管病等。
2.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多系统萎缩(MS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皮层基底节变性(CBGD)、路易体痴 呆(DLB)等。
3.变性(遗传)性帕金森综合征:亨廷顿病(HD);肝豆状核变性(WD);苍白球黑质红核 色素变性(HSD) ;原发性基底节钙化
【制剂及规格】:多巴丝肼有两种:
片剂:①左旋多巴200mg,苄丝肼50mg②左旋多巴100mg,苄丝肼25mg。(详见多巴丝肼片)
胶囊剂:①左旋多巴100mg,苄丝肼25mg;②左旋多巴200mg,苄丝肼50mg。(详见多巴丝肼胶 囊)
【药理作用及用途】苄丝肼为外周脱羧酶抑制剂,作用类似卡比多巴。与左旋多巴合用,治疗震颤麻痹。
非由视觉、前庭功能、小脑或本体觉障碍引起)。
02
2.支持标准
①单侧起病;②存在静止性震颤;③进行性病程;④症状长期不对称,起 病一侧症状最明显;⑤L-dopa反应良好(70%~100%);⑥L-dopa诱 导的舞蹈症;⑦对L-dopa有反应持续5年或以上;⑧临床病程10年以上。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
.
10
03
part
CONTENTS
内容摘要
03 WRITTEN
CONTENT
多巴丝肼负荷试验
.
Hale Waihona Puke 11试验意义 帕金森症状≠帕金森病!
.
12
左旋多巴负荷试验诊断帕金森病
1.左旋多巴即为多巴丝肼主要有效成分 2.左旋多巴负荷试验作为诊断及鉴别帕金森病一种较为准确的方法,以试验前后根据统一的帕金 森评分量表(UPDRS)运动部分改善率为指标,大量临床实验后确定其准确率 3.具体方法:试验对象在试验前72小时不接触其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失调。
临床表现
1.运动症状 运动过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姿势步态异常。 2.非运动症状 认知/精神异常、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在此录入本图表 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本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
4
01
帕金森诊断标准
1.纳入标准
运动迟缓(随意运动↓,进行性言语和重复动作幅度变小),至少符合 下列表现之一:①肌强直;②4~6Hz静止性震颤;③姿势不稳(并
CONTENT
帕金森疾病相关知识
.
3
帕金森疾病相关知识
定义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流行病学显示, 患病率为15~328/10万人口,>65岁人群约1%;发病率为10~21/10万人口/ 年。PD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社会因素、药物因素、患者因素等有关。 PD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致密部、蓝斑神经元色素脱失,黑质色素变淡及出现路 易小体。PD神经生化改变为:中脑黑质致密部、蓝斑神经元脱失致上述部位及其 神经末梢处多巴胺(DA)减少,(DA减少≥70%时产生PD临床表现),而黑质 纹状体系统中与DA功能拮抗的乙酰胆碱(ACH)作用相对亢进,DA与ACH平衡
晨起空腹,禁食禁水,暂停输液及其他治疗 第一日 07:30 患者首先口服多潘立酮10mg(止吐,改善多巴丝肼胃肠不适感
08:00 患者口服多巴丝肼125mg(半片) 08:30 医生观察和评估 第二日 07:30 患者首先口服多潘立酮10mg(止吐,改善多巴丝肼胃肠不适感 08:00 患者口服多巴丝肼250mg(一片) 08:30 医生观察和评估 第三日 07:30 患者首先口服多潘立酮10mg(止吐,改善多巴丝肼胃肠不适感 08:00 患者口服多巴丝肼375mg(一片半) 08:30 医生观察和评估
.
7
02
part
CONTENTS
内容摘要
02 WRITTEN
CONTENT
多巴丝肼相关知识
.
8
左旋多巴 苄丝肼
简介
30%
【中文名】:多巴丝肼
【别名】:美多巴
【英文名】:Levodopaand Benserazide Hydrochlo-ride
【类别】:作用于神经系统药
【药名】多巴丝肼 Levodopaand Benserazide Hydrochlo-ride
.
9
简介
【主要成分】左旋多巴、苄丝肼。
【药理作用】本品为苄丝肼与左旋多巴的复方制剂,其作用同左旋多巴,但由于苄丝 肼为脱羧酶抑制剂,能抑制左旋多巴在脑外脱羧而使脑中的左旋多巴量增加,故可减 少左旋多巴的用量,从而减少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强了病人的耐受性。
【适 应 证】原发性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症)、脑炎后或合并有脑动脉硬化的症状性 帕金森氏综合征。
矿总院神经内科
多巴丝肼负荷试验
PROFESSIONAL POWERPOINT TEMPLATE 李灿 2018年11月
.
1
目
01 ∕ 帕金森疾病相关知识
/
02 ∕ 多巴丝肼相关知识
录
03 ∕ 多巴丝肼负荷试验
04 ∕ 帕金森综合量表
05 ∕ 试验总结
.
2
01 part CONTENTS
内容摘要
01 WRITTEN
量简洁生动。
03
3.排除标准
①反复卒中史,帕金森样症状阶梯性加重;②反复头部外伤史;③明确脑炎病史; ④症状出现是有镇静药物治疗史;⑤症状持续缓解;⑥3年后仍表现为严格单侧症
状;⑦核上性麻痹;⑧小脑症状;⑨早期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⑩早期严重
的痴呆、记忆、语言和行为异常;⑪Babinski征阳性;⑫CT检查发现有小脑肿瘤
【不良反应】较轻,常见有失眠、情绪冲动、精神抑郁等,剂量过大可出现舞蹈样或 其他不随意运动。
【禁 忌 证】严重心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病患者禁用。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第1周1次125mg,2次/日。以后每隔1周,每日增加 125mg。一般日剂量不得超过1g,分3~4次服用。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及25岁以下的患者不宜应用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