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第一章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1 、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2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3物质的分子还是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分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4、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5 原子结构的模型) 夸克质子(带正电
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
(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五、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
【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现象: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
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

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组成物质的元素
1、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

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

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

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4、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海水中含量多到少:氧、氢、氯、钠。

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组成
表示元素的符号
1、元素符号一般表示:⑴一种元素⑵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3)表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表示物质的符号
1、化学式的确定依据:由实验测定组成,不能凭空想象,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⑴表示某种物质(纯净物)⑵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
⑶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由什么原子构成
⑷表示物质分子的构成⑸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6、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 Na表示带Cl表示带2+2+个单位正电-+ 1
荷的镁离子。

表示带22Ca表示带个单位正电荷的钙离子; Mg+2 Na表示二个钠离子: 8、常
见的原子团、常见化合价: 10 三铝四硅五价磷,一二铜二三铁单质元素为零价。

1价氢氯
钾钠银,2价氧钡钙镁锌,
化合物书写口诀:正前负后、上方标价、交叉填数、约简检验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3Na:钠原子有11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
为23 如;中子数为12112、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4、化学式的含义:(1)表示该种物质(二氧化碳气体)
(2)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4)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CO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2
(5)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5、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水的化学式为H2O,求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解:H∶O==1×2∶16×1==1∶8 答:
6、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一个分子中某元素的原子个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 ×100%
相对分子质量
空气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体积比)、空气的组成:221% 稀有气体:% 氮气:78% 氧气:其他气体和杂质%% 二氧化碳:空气的利用。


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用途:(1)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制化肥、炸药、染料
等液态氮可作冷冻剂)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用途:(2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
山、潜水等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
色光。

用途:(3)制作保护气制成各种电光源
用于激光技术
氧气和氧化
3、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4、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SO 2 2
(在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O ==== Fe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4 32
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燃,
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5、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氧气的制取、6实验室制取:2H 2O2 ====2H2O +O22KMnO4====K2MnO4 + MnO2 +O2 2KClO3 =======2KCl +3O2实验室装置图
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7、催化剂。

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
二不变:本身质量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本身化学性质
8、灭火和火灾自救
(1)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可燃物燃烧条件跟氧气充分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2(.
跟氧气隔绝灭火方法
二、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1.质量守恒定律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1)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量守恒定律的解释2()质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①原子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④物质总质量
2、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②表示反应的条件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原子、分子个数比
④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三、生物的呼吸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的组成。

(主要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
鼻腔鼻毛: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
黏膜:分泌黏液,有丰富的血管,有嗅细胞
咽:通道
呼吸道喉:
气管、支气管
部分支气管
肺泡管(有很多肺泡)肺
肺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呼吸运动2)(胸腔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机顶部下降)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
容积扩大肺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机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
肺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
(2)肺泡内气压变化
吸气时,肺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呼气时,肺泡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四、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 水有机物(淀粉) +氧气二氧化碳
(3)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②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
提供能量③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氧气
2、二氧化碳
①实验室制取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②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

注意:不能用排水法,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③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可溶于水④三态变化,其固体称干冰。

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不能供呼吸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
O = HCOCO +H与水反应:③3222= CaCO3 +H2O+Ca(OH)CO④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22二氧化碳的用途:①灭火②作化工原料,制纯碱、汽水等4)
(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刚好相反的两个过程,区别如下: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植物成活部分都能进行①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②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有无光都能进行
③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④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

三、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
1、保护臭氧层。

(1)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来自太阳光的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

(2)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

①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氯氟烃等物质对臭氧的作用。

②臭氧层的保护措施: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

2、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地球的保温作用。

(2)温室效应的好处: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气温的稳定,有利于动植物的生存。

(3)温室效应的坏处:过度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

附加: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
第一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第二步: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

第三步: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然后把导管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

第四步: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第五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第六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第七步:熄灭酒精灯。

1、影响土壤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和比例,土壤中矿物质颗粒根据大小分
砂粒、粉砂粒和黏粒三种。

根据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比例不同,将土壤分为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三种。

其中土壤通气性最强的是砂土类土壤,最弱的是黏土类土壤;透水性最强的是砂土类土壤,最弱的是黏土类土壤;保水性最强的是黏土类土壤,最弱的是砂土类土壤。

三种土壤中最适宜植物生长的是壤土类土壤,因为通气透水、保水保肥,
4、植物体上所有根的总和叫根系,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叫直根系,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叫须根系。

双子叶植物的根系一般是直根系,单子叶植物的根系一般是须根系。

5、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上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根毛区。

植物的根尖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根毛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其作用分别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使根伸长、细胞分裂和保护根尖。

7、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

一次性施过量的化肥导致作物“烧苗”是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导致根毛细胞不。

能从土壤中吸水,植物脱水而死
8、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N、P和K,其中主要针对叶起作用的是N,对茎和根起作用的是K,对花、果实和种子起作用的是P。

9、水体中N、P元素过多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该种污染发生在淡水中称为水花(水华),发生在海水中则叫赤潮。

其污染进程如下:水体中N、P元素过多→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藻类等生物死亡后,导致水体中有机物含量上升→好氧性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水体中溶解氧下降→水生动植物缺氧死亡→水体中有机物进一步增加→厌氧性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有机物→水体变黑发臭。

10、双子叶植物的茎由外树皮、内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五部分构成。

内树皮由筛管和韧皮纤维构成。

筛管的作用是输导输导有机物;木质部由导管和木纤维构成,
导管的作用是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其细胞特点是能进行细胞分裂,所分裂的细胞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

导管与筛管的区别是:导管是由死细胞构成,筛管由活细胞构成;
11、植物体通过叶片向大气散发水蒸气的现象叫蒸腾作用,其意义是①减低叶片的温度保护植物体;②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14、叶片的结构包括上、下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在叶肉,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叫气孔,位于表皮,一般下表皮比上表皮多,它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构成。

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缩小时,气孔闭合。

1、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3、每一磁体周围都存在着磁场。

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方向就是在该点小磁针N极所指的方周围极。

S极出发回到N磁场的磁感线从磁体的磁体向。


4、通电导体周围也存在磁场,直线电流磁场的分布为以导线上的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

5、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有:是否带铁芯、线圈匝数、电流大小。

6、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发生转动,但转到平衡位置就不动了。

7、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17、发电机工作时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18、交流电: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我国交流电的周期为秒,频率为50赫兹,即每秒出现50周期,方向改变100次。

20、家用电器的插座和电灯之间是并联的,这样连接好处是一个用电器的通断不影响其他用电器。

23、一般情况下,36伏以下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