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恶性肿瘤沿神经侵犯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口腔颌面部肿瘤和瘤样病变影像诊断

口腔颌面部肿瘤和瘤样病变影像诊断
¡骨肉瘤分为成
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三种。
骨质结构改变:
¡成骨型骨小梁增生变粗,骨髓腔变窄、阻 塞
¡溶骨型骨小梁破坏、吸收,骨髓腔扩大, 侵及牙支持组织,出现“牙浮”征象
¡混合型出现以上混合表现,境界不清,可 伴病理性骨折
瘤骨形成:
¡可见象牙骨质状、絮团状、放射骨针状瘤 骨,上述瘤骨可单独或合并存在。
¡与颌骨骨髓炎鉴别:有无病牙,骨质增生 和死骨。
原 发 性 骨 内 癌
骨肉瘤
¡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病理和临床表现:
¡肿瘤主要成分有肿瘤性骨,肿瘤性成骨细 胞和骨样基质。
¡好发于10-30岁,男性多于女性, ¡下颌骨多于上颌骨, ¡疼痛,病理性骨折,牙移位,皮肤充血,
麻木,常见远处转移。

影像学表现:
转 移 性 肿 瘤
(
左 下 颌 骨 ) 转 移 性 腺 癌
颌骨转移性肿瘤
¡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大多数已知原发肿 瘤使得诊断变容易,和骨转移瘤一样多发 性骨髓瘤多为多骨发生病变,两者之间的 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转移瘤边界不清,多发 性骨髓瘤则反之,多为圆形的边界清晰的 表现,原发部位不明,颌骨转移性肿瘤与 其他恶性肿瘤鉴别诊断非常困难。
影像学表现:
¡多呈蜂窝或泡沫状低密度骨破坏性改变, 间隔粗细不均,骨皮质可膨胀变薄,并可 穿破骨皮质突入软组织。
¡CT、MRI能显示其范围。
巨 细 胞 瘤
骨 巨 细 胞 瘤
骨巨细胞瘤
¡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颌骨多囊性巨细胞 瘤和许多多囊状颌骨良性肿瘤相似,一般 情况颌骨成釉细胞瘤和颌骨血管瘤的病变 内部较少有骨化和钙化,牙源性粘液瘤的 多囊囊隔大多为直线状表现,较少呈蜂窝 和皂泡状特点,单囊巨细胞瘤几乎不能与 单囊状的成釉细胞瘤鉴别。

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PPT

口腔颌面部囊肿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诊断PPT

病理诊断:左下颌骨根尖周囊

14
左下颌骨残余囊肿
男性,54岁。左下颌后牙拔除后6月,近1月出现拔牙区 不适感。下颌骨正位(A)和左侧位(B)示:左下颌体有类 圆形低密度骨质结构破坏区,部分边缘模糊。左下第3 磨牙近中倾斜,且位于病变上方。
15
二、含牙囊肿
病理与临床: 含牙囊肿(dentigerous cyst)又称滤泡囊肿(follicular cyst),属颌骨发育性牙源性囊肿。含牙囊肿包围着 一个未萌芽的牙冠切附着于该牙颈部。临床常见。最 好发于下颌第三磨牙区。最多见于20~40岁,男多于 女。手术治疗后很少复发,预后较好。
根尖周囊肿:
常为根尖周肉芽肿转变而来,其病变中心发生变性、坏死、 液化而形成囊肿。
常无自觉症状。 多有龋齿、畸形牙等病原牙存在。 以病原牙根尖为中心的囊肿。根尖偶有吸收。
残余囊肿:
为根尖肉牙肿在拔牙后未作适当处理发展而来。 临床多无症状,如遇继发感染,可有颌骨膨胀和疼痛 。 X线特点是在拔牙后牙槽窝周围骨质区有低密度小圆形囊腔。13
影像学表现: 颌骨中边缘光滑的类圆形囊性病灶。 囊内含有未萌出的牙(恒牙多见,单个或多个)。 所含牙的牙冠一般朝向囊腔,囊壁常包饶此牙的冠 根交界处。
16
下颌骨含牙囊肿,女,13岁
主诉:左面部肿胀3天。 病史:左面部反复肿胀伴左下后牙
溢脓,抗炎治疗有效。 临床表现:左侧面部肿大明显。左
30
下颌正中囊肿,男,13岁
下颌骨后前位示下颌颏 部正中直径大小为3cm 类圆形骨密度减低影。 有推移改变。病变边界 清晰。
31
第二节 颌骨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概述】
1、发生在颌骨内的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种类繁多。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口腔颌面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质量。

准确地诊断口腔颌面部肿瘤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影像学检查作为一种无创、快速的诊断手段,可以提供有关肿瘤的详细信息。

本文将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一、X射线片影像X射线片是口腔颌面部肿瘤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在X射线片上,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典型特征是阴影的增大、密度的改变以及病理性骨质破坏。

在分析X射线片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 形态特征: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形态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肿瘤的边界可以是清晰的、锐利的或模糊的。

不同的形态特征可能对应不同的肿瘤类型。

2. 密度特征:口腔颌面部肿瘤普遍具有较高的密度,但不同类型的肿瘤密度各异。

肿瘤的密度可以是均匀的、不均匀的或具有囊变。

密度特征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

3. 骨质破坏:在X射线片上,口腔颌面部肿瘤常表现为病理性骨质破坏。

病理性骨质破坏可以是局部性、弥漫性或突破性。

判断骨质破坏的范围和程度有助于确定肿瘤的侵袭性。

二、CT扫描影像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多平面重建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具有高度准确性。

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如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在分析CT扫描影像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 肿瘤大小和形态: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大小和形态。

肿瘤的大小可以通过测量最长径和最短径来确定。

肿瘤形态的分析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

2. 密度特征: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密度在CT扫描中呈现出不同的表现。

低密度肿块可能是囊肿或含液性肿瘤,高密度肿块可能是实质性肿瘤。

密度特征可以提供有关肿瘤成分的重要线索。

3. 肿瘤侵袭性: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肿瘤的侵袭性可以通过评估肿瘤与骨骼、血管、神经等结构的接触情况来确定。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与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与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冻后及冻余石蜡 报告:(右腮腺 肿物)基底细胞 腺瘤
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请在此处输入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请在此处输入
腮 腺 恶 性 肿 瘤 您的替换文字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
您的替换文字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
输入标题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请在此处输入 您的替换文字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替换文字
低信号,弥散受限。 • 增强扫描:呈中等或显著不均匀强化。 • 常侵犯邻近结构,部分并见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
黏液表皮样癌
• 最常见的腮腺恶性肿瘤,主要由黏液细胞、中间型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 的恶性上皮性肿瘤,以30-50岁多见,临床上为固定的无痛性肿块,浸润 性生长。
• 多呈不规则分叶状,低度恶性者边界清晰,高度恶性者边界模糊。 • MRI平扫:低度恶性T2WI呈高信号,中高度恶性者T2WI呈等低信号。 • 易发生不规则坏死、囊变,一般无钙化,增强为不均匀强化,动态增强早
影像表现
• 好发于腮腺浅叶,单侧单发多见。 • 呈类圆形或浅分叶状。 • 边界清晰,包膜完整。 • 病变一般较小,多小于3cm。 • 出血、坏死、囊变常见,钙化少见。 • 囊变多发生在病灶中心,也可呈散在小片状分布;囊变与病变大小无密
切关系。
影像表现
• 密度/信号均匀或不均匀。 • CT平扫:呈等密度肿块(相对于邻近肌肉)。 • MR平扫:实性部分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低于
腺淋巴瘤
多形性腺 瘤
鉴别 诊断
腮腺炎症 性病变
多形性腺瘤
• 常见于30-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生长缓慢。 • 临床上为腮腺内无痛性肿块,表面光滑,活动,境界清。 • MRI:T1WI呈等信号,T2WI呈略高或明显高信号(丰富的黏液软骨基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是指发生在口腔、牙龈、颌面等部位的肿瘤。

这些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其中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巨大危害。

因此,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影像学诊断在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影像学方法可以直观地显示出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信息,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影像学方法包括X线摄影、CT、MRI、超声等。

其中,X线摄影是最早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诊断的影像学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CT和MRI成为了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

超声检查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的应用较少,主要用于颅骨下面积较小的部位。

在影像学检查中,CT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CT的优势是可以显示出不同密度的软组织和骨骼结构,能够提供立体的立体图像。

在诊断口腔颌面部肿瘤时,CT 可用于显示肿瘤的形状、大小、边缘、密度等信息,并可以进行三维重建,更加清晰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手术治疗提供了参考。

但是,CT无法提供关于软组织对比的良好信息。

MRI是影像学诊断中另一个重要的方法,它主要适用于观察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软组织结构。

MRI能够显示出肿瘤组织的水分含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信息。

另外,MRI还可以对淋巴结、神经等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对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对于一些较小的口腔颌面部肿瘤,超声是一种可行的检查方法。

超声可以直观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某些位置较难检查的肿瘤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超声的成像质量受到组织深度和声波频率的限制,对于一些深部或密集的病灶可能无法得到清晰的图像。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对于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对于部分大的、恶性或容易转移的肿瘤,通常会采用手术辅助放疗或化疗。

尤其对于侵犯颌骨的肿瘤,手术治疗的手术难度非常大,可能需要颌面外科团队进行合作完成。

颌面部恶性肿瘤沿神经侵犯的影像诊断

颌面部恶性肿瘤沿神经侵犯的影像诊断

男,62岁,左侧面痛伴吞咽困难半年.
5mmCT横断面
1mmCT横断面
男,62岁,左侧面痛伴吞 咽困难半年.
左侧CPA)恶性上皮性肿瘤,肿瘤细胞排列成筛状、假腺样,细 胞异型性显著,核分裂像活跃,伴导管内坏死,周围间质反应 明显,考虑腮腺导管癌转移。IHC:CK7(+),CK5/6、P63(-),Ki67(+,15%),CEA个别(+),AR(+),S-100(-),TTF-1(-)。特殊 染色:AB-PAS(+)。
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区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该肿瘤主 要发生于头颈部的咽部和口腔,咽部和口腔的黏膜上皮组 织是其发生的组织学基础。鳞癌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 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鼻咽鳞状细胞癌是最常侵犯颌面相关神经的肿瘤之一,其 具有明显的地理差异,我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鼻咽癌发病 率最高。除地区因素外,EB病毒感染亦与鼻咽癌发病密切 相关。
邻近结构侵犯:围绕神经组织生长特性,故病变沿神经组织扩散和侵 犯是其影像表现特点之一。主要累及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和面神经
男 74岁 左 面瘫半年伴 肿痛20余天
(左侧腮腺)腺样型腺样囊性癌,侵及周围涎腺组织伴脉 管内癌栓形成及神经侵犯。 面神经切端查见肿瘤组织。
CT平扫 男,53岁,2007-6-27
形态和边缘:多呈肿块状表现。形态和边缘变化较大,直径小者可呈 类圆形改变,边界清晰;直径大者多呈不规则形态改变,边缘模糊, 未见明显包膜
内部结构:CT上,多为软组织肿块表现,内可出现囊性变和坏死,密 度不均匀;MRI上,多表现为T1WI上低信号或中等信号,T2WI上混杂高 信号。部分恶性程度较高的腺样囊性癌可在T2WI上表现为低信号或中 等信号。增强CT和MRI上,多呈不均匀强化表现

颌骨肿瘤在放射影像诊断中的表现分析

颌骨肿瘤在放射影像诊断中的表现分析

颌骨肿瘤在放射影像诊断中的表现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放射影像学普通平片与CT诊断颌骨肿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本院接入的63例疑似颌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普通平片检查和CT检查,参照病理诊断结果,分析对比普通平面与CT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

结果:病理确诊60例颌骨肿瘤,另外3例为阴性。

放射影像学普通平片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明显低于CT(p<0.05)。

结论:放射影像学能够有效诊断颌骨肿瘤,尤其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将其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放射影像学;CT;颌骨肿瘤颌骨病变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骨骼系统疾病,由于颌骨形态不规则,解剖结构复杂,平片检查极易引起较多的骨质重叠现象,无法清晰观察到内部的病灶,难以明确病灶范围、骨质受损程度及周围软组织情况。

CT检查具有较高组织分辨率,能够清晰的显示出病灶范围以及骨质受损情况及病灶周围软组织有无受累[1]。

因此,本研究分析了颌骨肿瘤患者放射影像平片与CT临床表现,对比了二者诊断价值,以供临床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月纳入的63例疑似颌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3例男性和30例女性,年龄36-68岁,均龄(55.6±9.7)岁。

入组的患者均进行放射影像学平片检查以及CT检查,基本信息资料完整齐全。

排除放射影像学检查禁忌者、精神系统异常而不能主动配合的患者。

1.2方法普通平片:X线检查设备为GE DRF,拍摄颌骨侧位、正位以及斜位。

放射影像学CT诊断:GE 64排螺旋CT诊断仪,螺距设定为1,间隔重建2mm,扫描1s,电流调整为200mA,电压调整为140kV,层厚设为2mm。

若有必要可以考虑薄层扫描,获得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图像,然后将获得的CT图像传送至工作站,给予图像重建处理,将扫描视野缩小至合适范围,以便于精准观察。

【医学课件】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医学课件】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颌面部肿瘤CT检查的适应证及检查 目的
颌周软组织肿瘤:
• 颊部、腭部、特别是颞下窝、翼腭窝、咽旁颈 部肿瘤均可行CT检查,以显示肿瘤的大小、 范围、肿瘤与颈鞘的关系,颌骨与颅底有无受 压破坏等现象,从而为判断肿瘤性质及手术方 案提供依据
颌骨肿瘤的CT诊断
上颌牙骨质骨化纤维瘤:CT横断面
颌骨肿瘤的CT诊断
2. 颌骨原发性恶性肿瘤
颌面部肿瘤的CT诊断简介
• 颌面部肿瘤CT检查的适应证及检查目的 • 颞下窝、腭部及上颈部咽旁肿瘤的CT诊断
颌面部肿瘤CT检查的适应证及检查 目的
颌骨肿瘤:
• 一般的颌骨囊肿及肿瘤,常规X线检查能作出 明确诊断,CT未能显示其优越性
• 当肿瘤侵及深部组织,常规X线及体层摄影诊 断有困难时,或肿瘤侵入颞下窝、翼腭窝、咽 旁、眶内或颅底时,CT检查能显示病变范围、 内部结构,并判断病变性质
颞下窝肿瘤的CT诊断
颞下窝横纹肌肉瘤:骨质侵蚀性破坏
1. 溶骨破坏,口小里大,范围广可病理骨折
颌骨原发鳞癌,口小底大
颌骨原发鳞癌,较广泛破坏
2. 多房状,分隔或清楚或模糊,有的较粗糙, 骨膨胀,牙移位
颌骨中枢粘表
3. 单房状,边界部分清楚,部分中断模糊,可 见牙根吸收
影像学表现
原发性鳞癌: 口小里大的溶骨破坏
腺上皮癌:
多房状
牙源性囊肿癌变:单房状
牙槽突骨质破坏,早期仅为牙槽嵴破坏,继 续发展可呈扇形骨质破坏
压迫吸收型(低度恶性肿瘤)
浸润破坏性:牙移位、悬浮、脱落(高度恶性)
上颌窦恶性肿瘤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antrum)
病理:鳞癌最多见,其次为腺癌、乳

颌面部恶性肿瘤沿神经侵犯的影像诊断共56页文档

颌面部恶性肿瘤沿神经侵犯的影像诊断共56页文档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33、如果惧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颌面部恶性肿瘤沿神经侵犯 的影像诊断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演示课件

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演示课件
准确分期
PET-CT可准确判断淋巴瘤的分期,包括肿瘤的大小、数量、分布以及有无远处转移等。
疗效评估
治疗后定期复查PET-CT,可评估肿瘤的代谢活性变化,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同时 ,PET-CT还可发现潜在的复发或转移病灶,为临床提供及时的治疗依据。
03
实验室检查与病理学诊断
血液学相关指标检测
营养支持与心理康复辅导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病情及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饮 食方案;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 、高维生素食物;对于进食困难的患者 ,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VS
心理康复辅导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 ;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增强患者信心;引 导患者参加康复活动,如康复锻炼、音乐 欣赏等,促进其身心康复。
巴瘤。
特殊染色技术
03
如银染色、网状纤维染色等,有助于观察淋巴瘤细胞的形态和
结构特点。
分子遗传学在诊断中应用
染色体核型分析
检测淋巴瘤细胞是否存在染色体数量和结构异常,有助于疾病的 诊断和预后评估。
基因突变检测
检测淋巴瘤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为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分子生物学技术
如PCR、FISH等,可在分子水平上对淋巴瘤进行诊断和分型。
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
汇报人:XXX 2024-02-02
目录
• 疾病概述 • 影像学检查 • 实验室检查与病理学诊断 • 治疗方案及适应证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预后评估及随访管理规范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 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 、瘙痒等全身症状。

腮腺常见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腮腺常见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v 良性:多位于浅叶 v 恶性:多位于深叶或
跨叶
跨叶生长对良恶性肿瘤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黏液表皮样癌
多形性腺瘤
肿瘤形态及边界
❖ 形态:良性形态多规则,圆形或类圆形 恶性形态多不规则
❖ 边界:良性边界清楚,部分有包膜 恶性边界多不清楚 部分低度恶性肿瘤边界可清楚
黏液表皮样癌
腺泡细胞癌
多形性腺瘤
肿瘤的信号特点及强化特点
LOGO
腮腺常见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腮腺易发多种类型的良、恶性肿瘤 。
影像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肿瘤的大小、数目 、位置 、形态 、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有无 颈部淋巴结肿大,并根据影像学特点确定肿瘤的 性质
解剖
❖腮腺(Parotid gland)是人体最 大的唾液腺(唯一含淋巴组织的腺 体)
❖ 肿瘤对神经的侵犯是ACC特征性的表现。
病例
男,53岁,发现耳下肿物3个月
❖ 腮腺肿瘤良恶性鉴别的意义 ❖ 指导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 ❖ 评估预后
腮腺肿瘤良恶性主要鉴别点
❖ 肿瘤的位置 ❖ 肿瘤形态及边界 ❖ 肿瘤的信号特点及强化特点 ❖ 面神经、周围组织及外周淋巴结
肿瘤的位置
• 浅叶:良性多见 • 深叶:恶性多见 • 跨叶:恶性多见
正常腮腺
腮腺为脂肪性腺体组织 CT:呈低密度,密度低于周围的肌肉 MRI:T1WI上呈高信号,压脂T2WI上呈稍高信号
WHO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2005年) 一 、上皮来源 (一)良性肿瘤: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细胞腺瘤、 肌上皮瘤、嗜酸细胞腺癌……15种。 (二)恶性肿瘤: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恶性混合癌、 基底细胞癌、上皮-肌上皮癌、嗜酸细胞腺癌……24种。 二、软组织肿瘤;血管瘤、脂肪瘤 、 淋巴瘤 、神经性肿 瘤等 。 三、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大 B细胞淋巴瘤、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四、继发性肿瘤。

口腔颌面部的肿瘤有哪些症状表现?手术切除需要注意什么?

口腔颌面部的肿瘤有哪些症状表现?手术切除需要注意什么?

口腔颌面部的肿瘤有哪些症状表现?手术切除需要注意什么?一、口腔颌面部的肿瘤好发部位有哪些?1.口腔黏膜:包括舌、唇、颊黏膜等,口腔黏膜肿瘤是口腔肿瘤的主要类型之一。

2.舌:舌体和舌根是口腔内最常见的发生肿瘤的部位。

3.颌骨:包括上颌骨(上颌)、下颌骨(下颌)等,颌骨肿瘤可以是良性的或恶性的。

4.牙龈:牙龈是常见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发生部位,其中包括牙龈肉瘤等。

5.腭:包括硬腭和软腭,肿瘤可以发生在这些区域。

6.颊部:包括颊黏膜以及颊部软组织,也是口腔颌面部肿瘤发生的常见部位。

7.唇:包括上唇和下唇,唇部也是口腔肿瘤的常见发生地点。

8.口底:位于舌的下方,口底区域也是口腔肿瘤的发生部位之一。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发生部位,口腔颌面部的肿瘤种类繁多,涉及的组织和结构也很复杂。

肿瘤可以是良性的,例如息肉、囊肿等,也可以是恶性的,如口腔癌。

二、得了口腔颌面部的肿瘤后,会有哪些症状表现?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症状可以因肿瘤的类型、位置和阶段而异。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症状表现:1.口腔溃疡或疼痛:口腔内溃疡、疼痛或不适感可能是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常见症状。

2.出血:不明原因的口腔出血可能是口腔肿瘤的症状之一。

3.肿块或肿胀:在口腔、颊部、颚骨等区域可以触及到的肿块或肿胀。

4.牙齿松动:肿瘤的增长可能导致邻近牙齿的松动感或牙齿位置的改变。

5.吞咽困难:如果肿瘤影响到口腔或咽喉的正常功能,可能导致吞咽困难。

6.语言困难:肿瘤位于舌或口腔其他部位可能影响言语能力。

7.颌骨疼痛:如果颌骨受到侵犯,可能引起颌骨疼痛。

8.耳痛:肿瘤影响到颌骨或邻近神经可能引起耳痛。

9.咀嚼困难:肿瘤的存在可能导致咀嚼功能障碍。

10.颈部淋巴结肿大:颌面部肿瘤恶性变化时,周围淋巴结可能会肿大。

这些症状可能不一定都表示口腔颌面部肿瘤,但如果您注意到这些症状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尤其是持续存在的情况,建议尽早就医进行专业的评估和诊断。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管理非常重要,因为早期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和改善预后。

颌面部解剖及其病变的影像诊断

颌面部解剖及其病变的影像诊断

肌肉与筋膜
咀嚼肌群
筋膜
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等, 这些肌肉群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控制下 颌骨的运动,实现咀嚼功能。
筋膜是一种结缔组织,起到连接肌肉、 固定骨骼和保护血管神经的作用。
表情肌群
包括额肌、眼轮匝肌、颧大肌、颧小 肌、上唇方肌、下唇方肌等,这些肌 肉群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改变面部表情。
血管与淋巴系统
其他病变
总结词
其他病变在影像学上可能表现为颌面部 软组织和骨骼的异常密度或形态变化。
VS
详细描述
除了炎症、肿瘤、创伤和骨折等常见病变 外,颌面部还可能发生其他各种病变。这 些病变可能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软组织和骨 骼的异常密度或形态变化,例如颌面部发 育畸形、血管病变、代谢性疾病等。对于 这些病变,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制 定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创伤与骨折
总结词
创伤与骨折在影像学上通常表现为颌面部骨骼的断裂或错位。
详细描述
创伤与骨折在影像学上表现为颌面部骨骼的断裂或错位,这些异常可以在X线或CT图像上清晰地观察 到。骨折可能导致骨裂、移位或成角畸形,而创伤则可能引起骨膜反应、骨髓水肿或软组织损伤。治 疗方式的选择和预后评估需要依据具体伤情和影像学表现。
03
颌面部病变的影像诊断方 法
X线诊断
X线平片
用于观察颌面部骨骼结构,如骨折、肿瘤等。
曲面断层X线
可全面观察上下颌骨及相邻组织的结构,常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诊断。
CT诊断
CT扫描
可获取颌面部软组织和骨骼的三维图像,有助于发现病变和 确定病变范围。
CT三维重建
通过重建技术,可直观地展示颌面部骨骼形态,对颌面部畸 形、骨折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颌面部成像与病理情况

口腔颌面部成像与病理情况

口腔颌面部成像与病理情况一、检查技术(一)X线检查主要有根尖片、曲面体层摄影等。

用于观察牙尖、牙根、牙槽骨的病理改变,用以诊断阻生齿、龋齿、牙周膜炎、根大脓肿、根尖肉芽肿、根尖囊肿、牙周病等。

(二)CT检查采用横断面,从下颌骨下缘至颞颌关节,5mm层厚连续扫描,软组织宙观察,必要时观察骨窗。

近来,直接冠状面扫描应用越来越多,从上颌骨前缘至下颌骨后缘,临床价值渐受重视。

(三)MRI检查采用头线圈,SE序列,扫描包括矢状、横断、冠状面T1WI和横断或冠状面T2WI,层厚5mm。

必要时行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增强扫描。

二、影像观察与分析(一)正常影像学表现l.牙齿平片上显示牙釉质高密度,牙本质及牙骨质密度稍低,牙髓腔为低密度,牙周膜为包绕牙根的连续线状低密度影,牙槽骨牙周骨板密度高。

CT显示上述牙齿的横断面影像,各层结构显示更加清晰。

MRI T1WI、T2WI牙髓和骨松质呈高信号,其他骨质呈低信号。

2.上颌骨分体部和四个突起。

体部主要由上颌窦组成,四个突起为额突、颧突、齿槽突和腭突。

CT横断面可分别观察上颌骨各部的形态及结构。

MRITWI、T2WI显示骨髓呈高信号,皮质呈低信号。

3.下颌骨由体部和升支组成,其交界处为下颌角。

下颌骨体部上缘为齿槽骨,体部有下颌管。

开支包括喙突和髁状突,升支中部舌侧面有下颌孔。

X线平片下颌骨皮质呈线状高密度影,其内松质骨呈网状低密度,下颌管呈线条状低密度透光影。

CT 和MRI可清晰显示下颌骨各部分结构。

4.舌与口底平片观察舌、口底部组织较难,临床较少应用。

CT平扫看体呈中等均匀密度,舌根部边缘圆滑整齐;口底肌群呈束状,止于下颌颏部。

MRI T1 WI、T2 WI可显示舌肌的形态,并进一步显示舌体纵肌和横肌的肌纤维走行,舌粘膜的厚度,口底肌群及间隙。

粘膜在T2WI呈高信号。

(二)基本病变表现1.形态改变颌骨可有变形、增大、缩小、甚至消失,通常提示面部外伤、畸形、肿瘤等病变的存在。

颌骨肿瘤的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表现与诊断分析

颌骨肿瘤的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表现与诊断分析

颌骨肿瘤的放射影像学CT及普通平片表现与诊断分析目的讨论颌骨肿瘤在放射影像学CT和普通平片中的表现,为临床诊断找到更有力的证据。

方法回顾2004年3月~2013年3月,41例颌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CT和普通平片两种不同检查方式中,检查到的肿瘤部位、类型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看哪种检查方式更符合术后结果。

将各类型肿瘤的CT表现列举,为日后临床诊断提供证据。

结果不同肿瘤类型,其边缘、密度、骨质变化和是否含软组织肿块CT检查表现不同,肿瘤部位、结构分型CT检查与术中比较,吻合度达100%。

结论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结合CT检查,可明确判断颌骨肿瘤的部位、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标签:颌骨肿瘤;放射影像学CT;普通平片颌骨是不规则骨,结构复杂,如果发生肿瘤或瘤样病变,损害比较严重。

颌骨肿瘤临床表现差异大,缺少统一的特征性,故早期诊断对治疗十分重要[1]。

CT因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在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将有术后病理证实的颌骨肿瘤患者的CT资料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2004年3月~2013年3月,41例颌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在34~67岁,平均年龄52.6岁;病程4~9年,平均5.9年;有烟酒嗜好者16例;临床症状:颌部局部压痛,按之有乒乓球样肿硬物,肿物固定不移,患者颊部变形,牙松动疼痛,牙龈出血,部分患者同侧颈颌区淋巴节肿大。

术后病理证实,骨肉瘤2例,骨巨细胞瘤4例,骨囊肿6例,骨化纤维瘤8例,成釉细胞瘤15例、根尖囊肿4例、含牙囊肿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

1.2方法患者术前CT检查,体位:普通正位;仪器:SiemensSensation64型CT扫描仪;工作电压:120kV;自动调节工作电流;层厚:1.25mm;螺距:1.5mm;扫描时间:1.0s;后处理工作站软件:Inspace系统;重建间隔:2mm;增强扫描造影剂注射速度:3.0~3.5ml/s,用量:80~100ml;扫描层厚:0.5mm;延迟时间:18~20s;视野:180mm[2]。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上颈部咽旁神经纤维瘤:CT横断面增强
上颈部咽旁肿物
神经纤维瘤:DSA正位
神经纤维瘤:DSA侧位
上颈部咽旁肿物
上颈部咽旁神经鞘瘤:B超
上颈部咽旁肿物
神经鞘瘤CT横断面
神经鞘瘤CT横断面增强
上颈部咽旁肿物
上颈部咽旁神经鞘瘤DSA正位 上颈部咽旁神经鞘瘤DSA侧位
上颈部咽旁肿物
颈动脉体瘤CT横断面
其它颌骨间叶组织肉瘤主 要影像学特点(熟悉)
软骨肉瘤
• 发生率仅次于骨肉瘤,主要表现为颌骨局 部膨大与疼痛
• 影像学表现为在不规则溶骨破坏区有斑片 状高密度钙化或骨化影,边界模糊
纤维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 较少,患区可出现肿块、疼痛、麻木 • 影像学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溶骨破坏,
密质骨可吸收、中断
颞下窝肿瘤的CT诊断
颞下窝横纹肌肉瘤:骨质侵蚀性破坏
颞下窝肿瘤的CT诊断
下颌升支周围软组织恶性淋巴瘤:曲面体层片
颞下窝肿瘤的CT诊断
下颌升支周围软组织恶性淋巴瘤:CT横断面
颞下窝肿瘤的CT诊断
软组织恶性淋巴瘤经放疗及化疗后消失:CT横断面
颞下窝肿瘤的CT诊断
颞下窝动静脉畸形:CT轴位
颞下窝肿瘤的CT诊断
2. 颌骨中心性腺上皮癌: 多为腺样囊性癌或粘液表皮样癌
1. 颌骨原发性骨内鳞状细胞癌-实性型
临床表现:年龄偏大,多见于40-60岁,男
性多于女性。疼痛,下唇麻木或感觉异常。肿胀, 牙松动、移位、脱落,拔牙创不愈
影像学特点:颌骨内溶骨破坏,口小里大,
范围广可病理骨折
溶骨破坏,口小里大,范围广可病理骨折
颌面部肿瘤CT检查的适应证及检查 目的
颌周软组织肿瘤: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口腔颌面部肿瘤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病情判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X线摄影、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方面,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一、X线摄影X线摄影是口腔颌面部肿瘤影像学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规的X 线摄影包括正位摄影、侧位摄影和斜位摄影。

正位摄影能够提供关于牙齿、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等解剖结构的信息;侧位摄影可以显示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斜位摄影则适用于对于上颌窦或下颌窦的病变进行评估。

X线摄影在观察颌骨骨质破坏、骨膨胀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于牙源性肿瘤、颌骨囊肿等病变的初步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二、CT扫描CT扫描是口腔颌面部肿瘤影像学诊断的常见手段之一,特点是图像清晰、分辨率高,能够提供三维立体图像。

CT扫描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平扫、增强扫描以及骨窗和软组织窗设置,为影像学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对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CT表现,骨窗可以清晰显示骨质破坏及骨膨胀情况,有利于骨源性肿瘤和颌骨囊肿的诊断。

增强CT扫描对于颌面肿瘤的血供情况和边缘清晰度的判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CT扫描还可以通过测量肿瘤的大小、密度等参数,对病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

三、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在口腔颌面部肿瘤影像学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够提供较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对肌肉、脂肪和血管等软组织结构有很好的显示效果。

此外,MRI还能提供多种成像序列,如T1WI、T2WI等,有助于观察病变的信号强度和强化表现。

对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MRI表现,T1WI序列可以清晰地显示病变的组织结构,对于肿瘤的定位和边缘清晰度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T2WI序列则可以准确反映病变的水含量和软组织浸润情况,有利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

总结: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是一项综合性且关键的工作,准确的影像学诊断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明确病变性质,并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医学影像-颌面部相关神经病变的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颌面部相关神经病变的影像诊断
颌面部相关神经病变的影像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曹代荣
女,43岁,反复出现面瘫3次, 检查:右侧周围性面瘫。
193156(2013-10-26)
女,43岁,反复出现面瘫3次, 检查:右侧周围性面瘫。
193156(2013-10-26)
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
(右腮腺后缘肿物)上皮-肌上皮源性肿瘤呈侵袭性 生长,考虑肌上皮癌,伴07-21
o M-56Y,“鼻咽癌”放疗后27年,右眼失明20天
行(右颞下窝肿物穿刺活检)查见中-低 分化鳞状细胞癌浸润
考虑鼻咽癌放疗后复发
IHC: CK、CK7(+),VIM(-),KI67(+, 10%),SMA灶区(+), S100、CD56 神经(+),CD117(-)。
血管畸形
MR0211520(201 4-06-04)
F-26Y,发现垂体 微腺瘤1年
MR0114413,2010-09-04
o F-58Y,左耳痛3年
2010-09-24 2010-11-11
CT0331879,2011-10-07 F-44Y,头痛、呕吐半年余,加剧10余天
术前
术后
MR0145914,2012-02-24
o F-28Y,发现左耳垂下肿物2月余
MR0178749F,2014-06-13
o 右鼻腔鼻窦腺样囊腺癌术后
累及翼腭窝、卵圆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
introduction
简介
沿神经侵犯(Perineural spread,PNS)是指 在肿瘤或其他病理条件下,病变沿与神经束膜 相连的疏松组织扩散的一种侵犯方式,是头颈 部肿瘤较为常见,也是较为隐蔽的转移方式。
头颈部恶性肿瘤PNS临床症状多无特异性,故常 被忽视,约40%患者没有临床症状,这给临床 早期发现肿瘤的神经侵犯带来一定的困难。
CT0431687,男,62岁,左侧面痛伴吞咽困难半年.
5mmCT横断面
1mmCT横断面
MR0186659,男,62岁, 左侧面痛伴吞咽困难半年.
左侧CPA)恶性上皮性肿瘤,肿瘤细胞排列成筛状、假腺样,细
胞异型性显著,核分裂像活跃,伴导管内坏死,周围间质反应 明显,考虑腮腺导管癌转移。IHC:CK7(+),CK5/6、P63(-),Ki67(+,15%),CEA个别(+),AR(+),S-100(-),TTF-1(-)。特殊染色: AB-PAS(+)。
腺样囊性癌的病理类型有3种:管状、筛状和实性。 1)管状型者导管形成完好,衬以内层的上皮和外层肌上皮细胞,中央为 管腔; 2)筛状型者最常见,以肿瘤细胞巢伴有圆柱形微囊腔隙为特点; 3)实性型少见,主要由上皮细胞构成的实性团块组成,内可发生坏死和 囊性变
影像学表现
部位:腺样囊性癌多发生于小涎腺,腭、舌、颊、唇和口底均为其好 发部位;在大涎腺中,好发于腮腺和下颌下腺
间接征象:
①颅神经孔道较健侧大且正常孔道壁骨质结构破坏,硬化边不完整, CT和(或)MRI显示骨质吸收破坏。
②颅神经孔道口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或消失。 ③Meckel腔较对侧小。 ④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去神经营养性萎缩(舌肌、翼内肌、翼外肌、咬
肌、颞肌较对侧为小,T1信号增高,脂肪抑制后信号明显下降)。
鳞状细胞癌
女,34岁,左侧翼 腭窝恶性肿瘤术后
女,28岁,CT-481012A,左侧面部麻木感3个月。
MR-0215748(右上颌窦)低度恶性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伴坏死。
颌面部恶性肿瘤沿神经侵犯并不少见,需引起足够的 重视;全面影像学检查及细致观察可提供给临床医生 准确治疗信息。
CT应常规进行薄层扫描及多平面重组,以更好判断颅 底区神经孔道的侵犯情况。
形态和边缘:多呈肿块状表现。形态和边缘变化较大,直径小者可呈 类圆形改变,边界清晰;直径大者多呈不规则形态改变,边缘模糊, 未见明显包膜
内部结构:CT上,多为软组织肿块表现,内可出现囊性变和坏死,密 度不均匀;MRI上,多表现为T1WI上低信号或中等信号,T2WI上混 杂高信号。部分恶性程度较高的腺样囊性癌可在T2WI上表现为低信号 或中等信号。增强CT和MRI上,多呈不均匀强化表现
男,68岁,左侧面部麻木2年,左侧口角歪斜1年。神志清 楚,言语含糊,右侧瞳孔3mm,直接对光反射灵敏,右侧眼 球运动正常,左侧上下眼睑缝合,左眼眶凹陷。左侧咬肌 萎缩,左侧面部感觉减退。左耳听力粗萎缩,左 侧咽反射消失。
(左口底)低分化癌伴腺样分化。
并可沿神经血管束侵犯海绵窦和颅内。
男 42岁 右面麻2个月,视物重影20 天”,病理示鼻咽粘膜非角化癌。
腺样囊性癌
腺样囊腺癌是小涎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多见于50-60岁 中老年患者。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发生于下颌下腺者,女性患者多见。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疼痛性或无痛性肿块
大体病理上,腺样囊腺癌为实性结构,肿瘤多呈圆形或结节状,大小 不等,界限清晰而无包膜,并可向周围组织浸润。肿瘤质地均匀而稍 硬,剖面呈灰白色,偶见出血、囊变和透明条索
MRI检查包括轴位及冠状位薄层连续平扫+增强扫描, 增强序列应加脂肪抑制。
谢 谢
影像学表现
部位:鼻咽癌好发于鼻咽侧壁的咽黏膜间隙,以咽隐窝最多见,后上 侧壁次之;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十分多见。
形态和边缘:早期,表现为黏膜增厚,单侧咽隐窝和咽鼓管开口变小 或消失;晚期,直径可达数厘米不等,形态不规则。大多数鼻咽癌无 清晰边缘。
邻近结构侵犯: 1)向前侵犯鼻腔,进而侵入翼突、翼腭窝和上颌窦; 2)向下通过黏膜下侵入口腔和口咽; 3)向外侵犯咽旁间隙和咬肌间隙; 4)向后可通过咽后间隙侵犯椎前肌肉,甚至累及颈椎椎体; 5)向上侵犯和破坏蝶窦、枕骨斜坡前部、中颅窝底及其卵圆孔和破裂孔,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Imaging technologies
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1
常规X线摄片
2
计算机体层成像(CT)
3
磁共振成像(MRI)
4
超声(B超、彩超)
常规X线摄片虽有助于观察颅骨病变,但受到密度和空间 分辨率的影响,无法显示正常及病变颌面相关神经及骨性 神经孔道的改变。
超声检查由于受到颅骨组织高阻抗的影响,而无法应用于 颌面相关神经的观察。
下颌神经(Mandibular nerve)是三叉神经三大分支中最粗大的一 支,自卵圆孔出颅后,在翼外肌深面分为前、后两干,其主要分支有: 耳颞神经、颊神经、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咀嚼肌神经等。
面神经(Facial nerve)自脑桥小脑三角,延髓脑桥沟外侧部出脑, 进入内耳门后穿内耳道底进入与鼓室相邻的面神经管,先水平走行, 再垂直下行由茎乳孔出颅,向前穿过腮腺到达面部。
内部结构:CT多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表现,MR上,肌上皮癌多表现 为T1WI上低或中等信号和T2WI上的不均匀高信号。增强CT和MRI上, 病变可呈中度强化,部分为不均匀强化。
邻近结构侵犯:位于腮腺内的肌上皮癌可侵犯走行于腺体内的面神经、 面后静脉和颌内动脉,还可向上侵犯颞骨乳突。位于腭部的肌上皮瘤 可破坏腭骨水平板。
颌面部恶性肿瘤沿神经侵犯 的影像诊断
PPT模板下载:/moban/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代荣
一、简介
introduction
二、颌面相关神经解剖
Anatomy
三、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Imaging technologies
四、恶性肿瘤颌面部相关神经侵犯
Secondary neural disease
临床上多数肌上皮癌表现为面部无痛性肿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约有1/3可出现复发,其预后和其组织学表现密切相关,明显的细胞多 形性和高增殖活性与较差预后有关。
影像学表现
部位:75%发生于腮腺,其余发生于下颌下腺和小涎腺
形态和边缘:多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肿块表现,边界模糊不清,但如 果肿瘤是在多形性腺瘤和肌上皮瘤基础上恶变,往往可见完整或不完 整包膜存在。
邻近结构侵犯:围绕神经组织生长特性,故病变沿神经组织扩散和侵 犯是其影像表现特点之一。主要累及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和面神经
男 74岁 左 面瘫半年伴 肿痛20余天
(左侧腮腺)腺样型腺样囊性癌,侵及周围涎腺组织伴脉 管内癌栓形成及神经侵犯。 面神经切端查见肿瘤组织。
CT平扫 男,53岁,2007-6-27
目前最常发生颌面相关神经侵犯的肿瘤,多原发于涎腺、 粘膜和皮肤,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和腺样囊 性癌。
颌面部神经侵犯在所有颅神经中均可出现,但以三叉神经 上颌支及下颌支侵犯最为多见。
直接征象:
①颅神经或神经节增粗或增大或形成软组织结节或肿块。 ②增强后颅神经周围呈不规则强化。 ③海绵窦增宽,局部脑膜呈不规则强化。
女,43岁,反复出现面瘫3次,检查:右侧 周围性面瘫。193156(2013-10-26)
女,43岁,反复出现面瘫3次, 检查:右侧周围性面瘫。 193156(2013-10-26)
冻后及冻余石蜡报告:
(右腮腺后缘肿物)上皮-肌上皮源性肿瘤呈侵袭性生长,考虑肌上 皮癌,伴神经侵犯。
IHC: CK、CK7(+),VIM(-),KI67(+,10%), SMA灶区(+),S100、CD56 神经(+),CD117(-)。
同时,PNS常提示肿瘤的侵袭性特征以及预后不 良,预示原发灶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危险,早期发 现和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
二 颌面神经相关解剖 The anatomy of cranial nerves in head and neck
解剖
上颌神经(Maxillary nerve)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前行,穿海绵窦外 侧壁,经圆孔出颅,进入翼腭窝上部、经眶下裂入眶,延续为眶下神 经,其主要分支有:眶下神经、上牙槽神经、颧神经、翼腭神经。
肌上皮癌
肌上皮癌是一种几乎全部由肌上皮分化的肿瘤细胞所构成的涎腺肿瘤, 且以浸润性生长和潜在转移为特征。又称恶性肌上皮瘤。在所有涎腺 肿瘤中,所占比例不足2%。年龄分布广泛,平均年龄55岁,无明显性 别差异。
大体病理上,肌上皮癌可有比较清楚的结节状表面,但无包膜。切面 呈灰白色,可为透明状表现。部分肿瘤内可有囊变和坏死。镜下特征 是多叶状结构,也可形成实性、片状、梁状或网状。肿瘤的浸润性和 破坏性生长是诊断肌上皮癌的主要证据。
男,68岁,左侧面部麻木2年 ,左侧口角歪斜1年。神志清 楚,言语含糊,右侧瞳孔3mm ,直接对光反射灵敏,右侧眼 球运动正常,左侧上下眼睑缝 合,左眼眶凹陷。左侧咬肌萎 缩,左侧面部感觉减退。左耳 听力粗测明显下降。左侧额纹 消失,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偏 左,左侧舌肌萎缩,左侧咽反 射消失。
男 68岁 左侧面 部麻木2年,左 侧口角歪斜1年
软组织窗
男,53岁,2007-8-30
T1WI-SAG
通过左侧眼球矢状面
通过右侧眼球矢状面
男,53岁, 2007-8-30
T1WI-TRA 同前病例,2012-5-9
平扫MRI
T2WI-TRA
同前病例, 2012-5-9
T1WI-SAG,平扫
T1WI-TRA
T1WI-TRA-C+
(左筛窦内)腺样囊性癌(筛状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