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元素在合金钢中的作用
N,V,B,Ti对钢铁性能的影响
![N,V,B,Ti对钢铁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31d7f1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3.png)
N,V,B,Ti对钢铁性能的影响N元素1、铁素体溶解氮的能力很低。
当钢中溶有过饱和的氮,在放置较长一段时间后或随后在200~300℃加热就会发生氮以氮化物形式的析出,并使钢的硬度、强度提高,塑性下降,发生时效。
钢液中加入Al、Ti或V进行固氮处理,使氮固定在AlN、TiN或VN中,可消除时效倾向。
2、氮能提高钢的强度,低温韧性和焊接性,增加时效敏感性。
3、氮的有益作用:1)N亦是强烈的A体形成元素,在这点上它与Ni相似,比Ni作用强27倍,特别在不锈钢中得到广泛注意。
它有可能是代替Ni的重要元素之一,特别与Ni其同作用,稳定A体效果更好,尤利代Ni。
2)N还可在复杂的A体钢中借氮化物的析出而产生弥散硬化。
因此,可在无显著成绩脆性的情况下提高它的热强性。
3)N能提高高铬钢,特别是含V的的高铬工具钢的热硬性。
N能使这些钢的二次硬度的回火温度的间段增大,并使此间段向更高温方面移动,所以可得到较好的综合性能,在高铬钢中N还能改善其热加工性能。
4)N在铁素体中可促使A体形成,由于γ相的出现,可减小晶粒粗化倾向,所以可改善钢的韧性和焊接性能。
5)N对磁钢的影响较大:如当N溶解在钢中的固溶体状态存在时会使矫顽力稍增而磁导率降低,当形成AlN、FeN等非金属夹杂影响就加剧。
N还是引起硅钢片磁时效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般说一定数量的夹杂对得到取向组织是有益的。
所以它可阻碍位向不适合的晶粒生长。
从而使取向合适的晶粒加速成长。
N对取向冷轧变压的质量也有很大影响,过多或过少的含N量都不易使N量使冷轧硅钢片获得大晶粒和高磁性。
适宜的含量是N =0.01~0.1%或更低至0.001%,但要获得更好磁性,最好能在热处理后将冷轧硅钢片中残留N除去。
6)钢的表面渗N,可使它得到高的表面硬度(RC70)500~600℃中进行和耐磨性,高的疲劳极限和抗蚀性(600~700℃中进行)。
7)铬锰钢中加入0.35~0.45%以上的N即可得单一的A体组织。
合金钢中各元素对其性能的影响
![合金钢中各元素对其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0b270e3998fcc22bcd10d9c.png)
合金钢中各元素对其性能的影响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 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各种化学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各种化学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daa7a5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9.png)
各种化学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展开全文①碳(C)碳是仅次于铁的主要元素,它直接影响钢材的强度、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等。
当钢中含碳量在0.8%以下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但当含碳量在1.0%以上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反而下降。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焊接性能变差(含碳量大于0.3%的钢材,可焊性显著下降),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增大,耐大气锈蚀性下降。
②硅(Si)硅是一种脱氧剂,其脱氧作用比锰强,是钢中的有益元素。
硅含量较低时,能提高钢材的强度,而对塑性和韧性无明显影响,但是当硅含量超过0.8%~1.0%时,则塑性下降,特别是冲击韧性显著降低。
含硅量在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性能,常用于电器工业和矽钢片。
但随着硅含量的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③锰(Mn)锰是作为脱氧除硫的元素加入钢中的,是钢中的有益元素。
锰具有很强的脱氧去硫能力,它可以和硫结合形成MnS,从而在相当大程度上消除硫的有害影响,显著改善钢材的热加工性能。
同时,锰对碳素钢的力学性能有良好影响,它能提高钢材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锰含量小于0.8%,能在保持(或只略降)原有的塑性及冲击韧性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碳素钢的屈服极限及强度极限。
锰对钢的焊接性能也有影响。
在含锰量很低时,锰主要起消除热脆性的作用,此时锰对焊接性能的影响,特别是在硫含量略高时,是有益的;但在含锰量远远超过消除热脆性所必需的含量时,多余的锰会显著增加奥氏体的过冷能力,这时锰主要起增加冷裂纹形成的作用,会使得钢的焊接性能变差。
④磷(P)磷是钢中难去除的有害杂质,会引起钢的冷脆性增加并损坏钢的焊接性能。
造成“冷脆”的原因是磷会形成硬脆化合物Fe2P。
另外磷能提高切削性能和抗蚀性,故在易切削或耐候钢中可适当增加磷含量。
⑤硫(S)硫主要来自炼钢原料,炼钢时难以除尽。
硫在钢中是以硫化物夹杂形式存在,对钢的塑性、韧性、焊接性能、厚度方向性能、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都有不利影响。
各种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各种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de5528383c4bb4cf7ecd1f9.png)
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 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 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 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 — 0.50%。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 0.040%。
在钢中加入 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 ):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各种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各种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bbf3a06c5da50e2534d7f04.png)
三、各种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目前在合金钢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铬(Cr),锰(Mn),镍(Ni),硅(Si),硼(B),钨(W),钼(Mo),钒(V),钛(Ti)和稀土元素(Re)等。
五大元素:硅、锰、碳、磷、硫。
五大杂质元素:氧、氮、磷、硫、氢。
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硅可提高强度、高温疲劳强度、耐热性及耐H2S等介质的腐蚀性。
硅含量增高会降低钢的塑性和冲击韧性。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锰可提高钢的强度,增加锰含量对提高低温冲击韧性有好处。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合金钢的主要合金元素
![合金钢的主要合金元素](https://img.taocdn.com/s3/m/f7187826ccbff121dd3683c4.png)
一般分类合金钢种类很多,通常按合金元素含量多少分为低合金钢(含量<5%),中合金钢(含量5%~10%),高合金钢(含量>10%);按质量分为优质合金钢、特质合金钢;按特性和用途又分为合金结构钢、不锈钢、耐酸钢、耐磨钢、耐热钢、合金工具钢、滚动轴承钢、合金弹簧钢和特殊性能钢(如软磁钢、永磁钢、无磁钢)等。
在钢中除含铁、碳和少量不可避免的硅、锰、磷、硫元素以外,还含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钢中的合金元素有硅、锰、钼、镍、硌、矾、钛、铌、硼、铅、稀土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这种钢叫合金钢。
各国的合金钢系统,随各自的资源情况、生产和使用条件不同而不同,国外以往曾发展镍、硌钢系统,我国则发现以硅、锰、钒、钛、铌、硼、铅、稀土为主的合金钢系统合金钢在钢的总产量中约占百分之十几,一般是在电炉中冶炼的按用途可以把合金钢分为8大类,它们是:合金结构钢、弹簧钢、轴承钢、合金工具钢、高速工具钢、不锈钢、耐热不起皮钢,电工用硅钢。
调质钢 1.中碳型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较低;2.强度较高;3.用于高温螺栓、螺母材料等。
弹簧钢 1含碳量比调质钢高;2经调质处理,强度较高抗疲劳强度较高;3用于弹簧材料。
滚动轴承钢 1高碳型合金钢,合金含量较高;2具有高而均匀的硬度和耐磨性;3用于滚动轴承。
合金工具钢量具钢 1高碳型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较低;2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机加工性能好,稳定性好;3用于量具材料。
特殊性能钢不锈钢 1低碳高合金钢;2抗腐蚀性好;3用于抗腐蚀、部分可做耐热材料。
耐热钢 1低碳高合金钢;2耐热性能好;3用于耐热材料、部分可做抗腐蚀材料。
低温钢 1低碳合金钢,根据耐低温程度合金元素有高有低;2抗低温性好;3用于低温材料(专用钢为镍钢)。
根据碳化物的倾向分类合金钢根据各种元素在钢中形成碳化物的倾向,可分为三类:①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钒、钛、铌、锆等。
这类元素只要有足够的碳,在适当的条件下,就形成各自的碳化物;仅在缺碳或高不锈钢温的条件下,才以原子状态进入固溶体中。
元素对钢的性能的影响及裂纹的形成和影响
![元素对钢的性能的影响及裂纹的形成和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c838c5d01f69e31433294b4.png)
化学元素对钢的性能的影响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常用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常用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51d764fa6c30c2259019e54.png)
几种常用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为了合金化而加入的合金元素,最常用的有硅、锰、铬、镍、钼、钨、钒,钛,铌、硼、铝等。
现分别说明它们在钢中的作用。
1、硅在钢中的作用:(1)提高钢中固溶体的强度和冷加工硬化程度使钢的韧性和塑性降低。
(2) 硅能显著地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屈强比,这是一般弹簧钢。
(3)耐腐蚀性。
硅的质量分数为15%一20%的高硅铸铁,是很好的耐酸材料。
含有硅的钢在氧化气氛中加热时,表面也将形成一层SiO2薄膜,从而提高钢在高温时的抗氧化性。
缺点:(4)使钢的焊接性能恶化。
2、锰在钢中的作用(1)锰提高钢的淬透性。
(2)锰对提高低碳和中碳珠光体钢的强度有显著的作用。
(3)锰对钢的高温瞬时强度有所提高。
锰钢的主要缺点是,①含锰较高时,有较明显的回火脆性现象;②锰有促进晶粒长大的作用,因此锰钢对过热较敏感t在热处理工艺上必须注意。
这种缺点可用加入细化晶粒元素如钼、钒、钛等来克服:⑧当锰的质量分数超过1%时,会使钢的焊接性能变坏,④锰会使钢的耐锈蚀性能降低。
3、铬在钢中的作用(1)铬可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2)铬可提高钢的高温机械性能。
(3)使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抗氧化性(4)阻止石墨化(5)提高淬透性。
缺点:①铬是显著提高钢的脆性转变温度②铬能促进钢的回火脆性。
4、镍在钢中的作用(1)可提高钢的强度而不显著降低其韧性。
(2)镍可降低钢的脆性转变温度,即可提高钢的低温韧性。
(3)改善钢的加工性和可焊性。
(4)镍可以提高钢的抗腐蚀能力,不仅能耐酸,而且能抗碱和大气的腐蚀。
5、钼在钢中的作用(1)钼对铁素体有固溶强化作用。
(2)提高钢热强性(3)抗氢侵蚀的作用。
(4)提高钢的淬透性。
缺点:钼的主要不良作用是它能使低合金钼钢发生石墨化的倾向。
6、钨在钢中的作用(1) 提高强度(2)提高钢的高温强度。
(3)提高钢的抗氢性能。
(4)是使钢具有热硬性。
因此钨是高速工具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
7、钒在钢中的作用(1)热强性。
常见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常见元素在钢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db06acfda38376baf1faed1.png)
钢铁中所含元素在钢铁应用的作用2008-11-12 15:201、磷(P):使钢产生冷脆和降低钢的冲击韧性;但可改善钢的切削性能。
2、硅(Si):能增加钢的强度、弹性、耐热、耐酸性及电阻系数等。
冶炼中的脱氧剂能增加钢的过热和脱碳敏感性。
3、锰(Mm):能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及耐磨性。
冶炼时的脱氧剂和脱硫剂。
4、铬(Cr):能增加钢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可增大钢的淬火度和淬火后的变形能力。
同时又可增加钢的硬度、弹性、抗磁力和抗强力,增加钢的耐蚀性和耐热性等。
5、镍(Ni):可以提高钢的强度、韧性、耐热性、防腐性、抗酸性、导磁性等。
增加钢的淬透性及硬度。
6、钒(V):可赋于钢的一些特殊机械性能:如提高抗张强度和屈服点,明显提高钢的高温强度。
7、钛(Ti):可防止和减少钢中气泡的产生,提高钢的硬度、细化晶粒、降低钢的时效敏感性、冷脆性和腐蚀性。
8、铜(Cu):一般如P、S一样是残留有害元素。
Cu的存在会降低钢的机械性能,破坏钢的焊接性能,会使钢在锻轧等加工时产生热脆性。
钢中加入一定量的Cu,可提高钢的退火硬度,降低成本。
若含Cu 0.15~0.25%时,可使钢的耐大气腐蚀的性能。
9、铝(Al):(1)低碳结构钢中 0.5~1%的Al有助于增加钢的硬度和强度;(2)铬钼钢和铬钢中含Al可增加其耐磨性;(3)高碳工具钢中Al的存在可使产生淬火脆性。
10、钨(W):可提高钢的蠕变强度,又是钢中碳化物的强促进剂,每1%的W可提高钢的抗张强度和屈服点4×9.8N/cm²,并使其具有回火稳定性和高温强度。
11、钼(Mo):可增加钢的强度又不致降低钢的可塑性和韧性,同时又能使钢在高温下具有足够的强度,能改善钢的冷脆性和耐磨性等。
12、钴(Co):可以提高和改善钢的高温性能,增加其红硬性,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蚀性能等。
13、铌(Nb):可使钢的晶粒细化,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及回火脆性;改善钢的焊接性能,提高耐热钢的强度和抗蚀性等。
钒和钛在合金钢中的作用
![钒和钛在合金钢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f68b41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0.png)
钒和钛在合金钢中的作用钒和钛是常用的合金元素,在合金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改善钢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热处理性能,提高钢材的使用寿命和应用范围。
下面将详细介绍钒和钛在合金钢中的作用。
一、钒在合金钢中的作用1. 提高强度和硬度:添加适量的钒可以显著提高合金钢的强度和硬度,使其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抗压性能。
这是因为钒可以与碳形成非常稳定的碳化物,增加了合金钢晶界处的强化相数量,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强度。
2. 改善韧性:适量添加钒可以改善合金钢的韧性,降低其脆性。
这是因为在晶界处形成了一些稳定相,使晶界更加均匀,减少了晶界上裂纹扩展的可能性。
3. 提高耐磨性:由于碳化物具有很高的硬度,在合金钢中添加适量的钒可以增加碳化物含量,并使其分布均匀。
这样可以显著提高合金钢的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4. 提高耐腐蚀性:钒在合金钢中可以与一些有害元素形成稳定的化合物,防止其对钢材的腐蚀。
钒还可以提高合金钢的抗氧化性能,减少氧化层的生成速度,从而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
5. 改善热处理性能:添加适量的钒可以改善合金钢的热处理性能。
它可以减少晶界处的过共析相生成,使晶界更加均匀,降低了热处理时产生裂纹和变形的风险。
二、钛在合金钢中的作用1. 提高强度和硬度:添加适量的钛可以显著提高合金钢的强度和硬度。
这是因为钛可以与碳形成稳定的碳化物,并且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
钛还可以促进晶粒细化,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
2. 提高韧性:适量添加钛可以改善合金钢的韧性,降低其脆性。
这是因为钛可以与氮形成稳定的氮化物,细化晶粒并增加晶界处的强化相数量,从而提高了材料的韧性。
3. 提高耐磨性:钛在合金钢中可以与碳形成稳定的碳化物,并使其分布均匀。
这样可以显著提高合金钢的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4. 提高耐腐蚀性:钛可以与一些有害元素形成稳定的化合物,防止其对钢材的腐蚀。
钛还可以提高合金钢的抗氧化性能,减少氧化层的生成速度,从而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
元素对合金的影响
![元素对合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815c87e25c52cc58bd6be85.png)
③ 不形成碳化物元素,如硅、铝、铜、镍、钴等。这类元素一般以原子状态存在于奥氏体、铁素体等固溶体中。合金元素中一些比较活泼的元素,如铝、锰、硅、钛、锆等,极易和钢中的氧和氮化合,形成稳定的氧化物和氮化物,一般以夹杂物的形态存在于钢中。锰、锆等元素也和硫形成硫化物夹杂。钢中含有足够数量的镍、钛、铝、钼等元素时能形成不同类型的金属间化合物。有的合金元素如铜、铅等,如果含量超过它在钢中的溶解度,则以较纯的金属相存在。 钢的性能取决于钢的相组成,相的成分和结构,各种相在钢中所占的体积组分和彼此相对的分布状态。
[编辑本段]合金钢的分类
一般分类
合金钢种类很多,通常按合金元素含量多少分为低合金钢(含量<5%),中合金钢(含量5%~10%),高合金钢(含量>10%);按质量分为优质合金钢、特质合金钢;按特性和用途又分为合金结构钢、不锈钢、耐酸钢、耐磨钢、耐热钢、合金工具钢、滚动轴承钢、合金弹簧钢和特殊性能钢(如软磁钢、永磁钢、无磁钢)等。 在钢中除含铁、碳和少量不可避免的硅、锰、磷、硫元素以外,还含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钢中的合金元素有硅、锰、钼、镍、硌、矾、钛、铌、硼、铅、稀土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这种钢叫合金钢。各国的合金钢系统,随各自的资源情况、生产和使用条件不同而不同,国外以往曾发展镍、硌钢系统,我国则发现以硅、锰、钒、钛、铌、硼、铅、稀土为主的合金钢系统 合金钢在钢的总产量中约占百分之十几,一般是在电炉中冶炼的按用途可以把合金钢分为8大类,它们是:合金结构钢、弹簧钢、轴承钢、合金工具钢、高速工具钢、不锈钢、耐热不起皮钢,电工用硅钢。 调质钢 1.中碳型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较低;2.强度较高;3.用于高温螺栓、螺母材料等。 弹簧钢 1含碳量比调质钢高;2经调质处理,强度较高 抗疲劳强度较高;3用于弹簧材料。 滚动轴承钢 1高碳型合金钢,合金含量较高;2具有高而均匀的硬度和耐磨性;3用于滚动轴承。 合金工具钢 量具钢 1高碳型合金钢,合金元素含量较低;2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机加工性能好,稳定性好;3用于量具材料。 特殊性能钢 不锈钢 1低碳高合金钢;2抗腐蚀性好;3用于抗腐蚀、部分可做耐热材料。 耐热钢 1低碳高合金钢;2耐热性能好;3用于耐热材料、部分可做抗腐蚀材料。 低温钢 1低碳合金钢,根据耐低温程度合金元素有高有低;2抗低温性好;3用于低温材料(专用钢为镍钢)。
各种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各种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5357cd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6b.png)
各种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为了改善和提高钢的某些性能和使之获得某些特殊性能而有意在冶炼过程中加入的元素称为合金元素。
常用的合金元素有铬、镍、钨、钒、钛、铌、锆、钴、硅、锰、铝、铜、硼、稀土等。
磷、硫、氮等在某些情况下也起到合金的作用。
(1)铬(Cr)铬能增加钢的淬透性并有二次硬化的作用,可提高碳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不使钢变脆。
含量超过12%时,使钢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和耐氧化性腐蚀的作用,还增加钢的热强性。
铬为不锈钢耐酸钢及热钢的主要合金元素。
铬能提高碳素钢轧制状态的强度和硬度,降低伸长率和端面收缩率。
当铬含量超过15%时,强度和硬度将下降,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则相应地有所提高。
含铬钢的零件经过研磨容易获得较高的表面加工质量。
铬在调质结构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使钢经淬火回火后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渗碳钢中还可以形成含铬的碳化物,从而提高材料表面的耐磨性。
焊铬的弹簧钢在热处理时不易脱落。
铬能提高工具钢的耐磨性、硬度和红硬性,有良好的回火稳定性。
在电热合金中,铬能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电阻和强度。
(2)镍(Ni)镍在钢中强化铁素体并细化珠光体,总的效果是提高强度,对塑性的影响不显著。
一般地讲,对不需调质处理而在轧钢、正火或退火状态使用的低碳钢,一定的含镍量能提高钢的强度而不显著降低其韧性。
据统计,每增加1%的镍约可提高强度29.MPa。
随着镍含量的增加,钢的屈服强度比抗拉强度提高的快,因此含镍钢的比可较普通碳素钢高。
镍在提高刚强度的同时,对钢的韧性、塑性以及其他工艺的性能的损害较其他合金元素的影响小。
对于中碳钢,由于镍降低珠光体转变温度,使珠光体变细;又由于镍降低共析点的含碳量,因而和相同的碳含量的碳素钢比,其珠光体数量较多,使含镍的珠光体铁素体钢的强度较相同碳含量的碳素钢高。
反之,若使钢的强度相同,含镍钢的碳含量可以适当降低,因而能使钢的韧性和塑性有所提升。
镍可以提高钢对疲劳的抗力和减小钢对缺口的敏感性。
各元素对焊接的影响
![各元素对焊接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1648ac108a1284ac85043bc.png)
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卸扣合金钢材质成分
![卸扣合金钢材质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8ff37b8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9.png)
卸扣合金钢材质成分卸扣是一种重要的机械元件,常用于连接和固定各种设备和部件。
为了确保卸扣的强度和耐久性,其材质通常采用合金钢。
下面将详细介绍卸扣合金钢材质的成分。
1.碳(C)碳是钢中的主要元素,其作用是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在合金钢中,碳的含量通常在0.10%至0.50%之间。
2.硅(Si)硅是钢中的有益元素,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同时,硅还可以改善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
3.锰(Mn)锰是钢中的有益元素,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
它还可以改善钢的加工性能,如提高淬透性和回火抗力。
4.磷(P)磷是钢中的有害元素,会增加钢的脆性。
因此,在合金钢中,磷的含量通常较低,以避免对钢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5.硫(S)硫也是钢中的有害元素,会增加钢的脆性。
因此,在合金钢中,硫的含量也需要严格控制。
6.铬(Cr)铬是钢中的重要元素,可以提高钢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
在合金钢中,铬的含量通常在10%至20%之间。
7.镍(Ni)镍是钢中的有益元素,可以提高钢的韧性、强度和耐腐蚀性。
在合金钢中,镍的含量通常在3%至10%之间。
8.钼(Mo)钼是钢中的有益元素,可以提高钢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和高温性能。
在合金钢中,钼的含量通常在0.5%至1.5%之间。
9.钒(V)钒是钢中的有益元素,可以提高钢的强度、韧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在合金钢中,钒的含量通常在0.1%至1.0%之间。
10.钛(Ti)钛是钢中的有益元素,可以提高钢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和高温性能。
在合金钢中,钛的含量通常在0.05%至0.25%之间。
总之,这些元素都对卸扣合金钢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卸扣的质量和可靠性,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这些元素的含量。
常见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常见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15481b2c77da26925c5b0a4.png)
普通钢中硅的含量范围在0.17~0.37%。
铬是碳化物形成元素。
它形成硬的碳化物Cr7C3和Cr23C6,另一方面还可以与碳形成复合碳化物。
所有这些碳化物都比初始的渗碳体硬。
作为铁素体形成元素,铬降低了A4温度并提高A3温度,因此以γ-相为代价稳定了α-相。
如果在纯铁中加入大于11%的铬,那么γ-相会全部消失。
4.铬Cr铬的主要作用:在钢中含足够的碳时铬提高钢的硬度,含1%碳的低铬钢是非常硬的;在低碳钢中加入的铬能够提高强度但延展性有所降低;铬提高钢的高温强度;铬提供中等淬透性;在高碳钢中,铬改善耐磨性能;当加入大量的铬,直到25%时,由于在钢的表面形成保护性的氧化物层而改善耐腐蚀能力;与镍元素等配合能提高抗氧化性和钢的热强性,并进一步提高抗腐蚀性;铬促进晶粒长大,导致钢的脆性增加。
铬是结构钢、工具钢、轴承钢、不锈钢和耐热钢中应用很广的元素。
铬在一些钢和合金中的含量范围:铬钢0.30~1.60%,奥氏体铬-镍不锈钢15.0~30.0%,马氏体铬钢4.0~18.0%,铁索体铬钢10.5~27.0%,沉淀硬化钢12.2~18.0%,5.钨W钨是非常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
它形成非常硬而又稳定的碳化物W2C、WC 和复合碳化物Fe4W2C。
这些碳化物溶解很慢并且只在很高的温度溶解。
因此钨是工具钢的重要成分,尤其是高速工具钢。
在这些钢中,钨显著地提高二次硬化后的硬度。
作为铁素体形成元素,钨降低A4温度而提高A3温度。
钨的主要作用:钨抑制晶粒长大并因此有晶粒细化的作用;钨减少在热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中的脱碳;钨提高耐磨性;它提高淬火及回火钢的高温硬度;在一些高温合金中,钨提高蠕变强度;钨对淬透性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钨限制回火软化,含钨的钢加热到600~700℃碳化物仍不会沉淀,从而避免了钢的软化。
是高速工具钢、合金工具钢中应用较多的元素之一。
对钢抗氧化性不利。
钨在一些钢中的含量范围:钨-铬钢1.75%,高速工具钢1.15~21.0%,热作工具钢0~19.0%,冷作工具钢0~2.0%,抗冲击钢0~3.0%.6.钼Mo钼是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
合金钢分类
![合金钢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b1a02e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f.png)
合金钢分类
合金钢是一种钢铁材料,其具有比普通碳素钢更高的强度和硬度。
合金钢由两个或多个金属元素以及其他非金属元素的组合而成。
以下是合金钢的分类:
1. 铬合金钢:铬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可以增加钢的硬度、
强度和耐腐蚀性。
铬合金钢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航空器零件和不锈钢制品。
2. 镍合金钢:镍元素可以提高钢的强度和塑性,并且具有优异
的耐热性能。
镍合金钢常用于制造高温设备和航空航天器材料。
3. 钼合金钢:钼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的硬度、
强度和耐腐蚀性。
钼合金钢常用于制造刀具、汽车零部件和高温炉具。
4. 钛合金钢:钛是一种轻质的合金元素,具有优异的耐腐蚀和
耐高温性能。
钛合金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器材料和医疗器械等领域。
5. 钨合金钢:钨是一种高硬度的合金元素,可以提高钢的硬度
和耐磨性。
钨合金钢常用于制造模具、切削工具和钻头等。
总之,合金钢根据不同的合金元素组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每种类别的合金钢都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 1 -。
各种元素在金属材料中的作用
![各种元素在金属材料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0766340c5da50e2524d7f7b.png)
1、碳(C):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0.23%超过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
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2、硅(Si):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
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
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
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
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
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
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
3、锰(Mn):在炼钢过程中,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一般钢中含锰0.30-0.50%。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
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耐磨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
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
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
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
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
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优质钢要求小于0.040%。
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6、铬(Cr):在结构钢和工具钢中,铬能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同时降低塑性和韧性。
铬又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而是不锈钢,耐热钢的重要合金元素。
不锈钢中各元素作用
![不锈钢中各元素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94e99e3c77da26925c5b0e3.png)
• 3、对于工作温度在300℃以上、有较强腐 蚀性的介质,须采用含有Ti或Nb稳定化元素 或超低碳不锈钢焊条。 如A137或A002等。
• 4、对于含有稀硫酸或盐酸的介质,常选用含 Mo或含Mo和Cu的不锈钢焊条。 如:A032、A052等。
• 钼(Mo):可以抑制合金钢由于火而引起 的脆性。
• 钛(Ti):使钢的内部组织致密,细化晶粒 力;降低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改善焊接 性能。在铬18镍9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适当 的钛,可避免晶间腐蚀。
• 钒(V)能细化钢的晶粒组织,提高钢的强 度,韧性和耐磨性.当它在高温熔入奥氏 体时,可增加钢的淬透性。
• 钨(W)能提高钢的耐磨性
• 铜(Cu)改善普通低合金钢的抗大气腐蚀 性能,特别是和磷配合使用时更为明显。
• 氮(N)能提高钢的强度,低温韧性和焊接 性,增加时效敏感性。
• 从以上图片可以看出:
1、Cr:防锈,不锈钢的主要组成; 2、Ni:奥氏体的形成元素;镍对酸碱有较高 的耐腐蚀能力,在高温下有防锈和耐热能力;
5、对于在低温条件下工作的奥氏体不锈钢,应 保证焊接接头在使用温度的低温冲击韧性,故 采用纯奥氏体焊条。
如A402、A407。
6、双相奥氏体钢焊缝碱性药皮与钛钙型药皮 焊条的差别不像碳钢焊条那样显著。因此在 实际应用中,从焊接工艺性能方面着眼较多,大 都采用药皮类型代号为17或16的焊条
如A102A、A102、A132等。
• M 马氏体不锈钢 • F 铁素体不锈钢 • A 奥氏体不锈钢 • A一F 双相不锈钢。
三、不锈钢的焊条选用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钛(Ti):钛是钢中强脱氧剂。
它能使钢的内部组织致密,细化晶粒力;降低时效敏感性和冷脆性。
改善焊接性能。
在铬18
镍9奥氏体不锈钢中加入适当的钛,可避免晶间腐蚀。
钛是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与钢中的氧、硫、碳、氮都容易形成化合物。
钛在固态时有结构转变,这种同素异构转变决定了钛在钢中加入量的限制。
在很多情况下,钛作为微合金化元素的加入。
钛含量约在0.02%时,具有最佳的抑制奥氏体晶粒粗化的效果,但并不产生明显的强化作用。
钛与硫的亲和力大于锰和硫的亲和力,而且TiS比MnS更稳定,所以钛的去硫效果非常显著。
但是TiS的生成自由能与TiN、TiC差不多,所以碳氮含量高时,会影响钛的脱硫作用。
钛在钢中形成非常稳定、弥散、高熔点、高硬度的碳化物,另外钛还可以消除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倾向。
但如果形成较多的铁素体和TiN夹杂物,这种夹杂物会影响钢的抗蚀性。
钛在钢中优先与氧化学合成TiO2。
钛的化合物能阻止晶粒长大,由固态下高温析出的、弥散分布的TiN,对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最为有效,含钛非调质加热至1250℃,仍具有较细的奥氏体晶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