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定量与定性是怎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蛋白定量与定性是怎样的
尿蛋白定量与定性是怎样的?正常人尿中含有少量蛋白质,主要为白蛋白,24小时尿中含量约为40~80毫克,最多不超过150毫克。
由于量少,常规定性检查为阴性,故临床上习惯于说正常人尿液无蛋白质。
当尿中蛋白质浓度超过150毫克,日时,尿常规定性检查己能将此蛋白检出,此尿即称为蛋白尿。
蛋白尿是肾炎的主要表现之一。
尿蛋白定性能判断病人是否有蛋白尿,并能通过半定量分析粗略估计尿中蛋白质含量。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加热醋酸法及磺基水杨酸法等。
试验结果尿液若无混浊及沉淀则为阴性,以(-)表示;若出现不同程度的混浊或沉淀则为阳性,用(+)~(++++)作半定量估计。
尿蛋白定性(半定量)结果与其相应尿蛋白浓度间大致对应关系已显示见表1。
1.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 proteinuria)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所致。
是临床最多见的类型。
见于多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是由于缺血、中毒、免疫病理损伤破坏了滤过膜的完整性;或由于滤过膜电荷屏障作用减弱而致。
2.肾小管性蛋白尿:在正常情况下经肾小球滤出的中小分子蛋白质,几乎全被肾小管重吸收。
当肾小
管疾病时,蛋白质重吸收受障碍,小分子蛋白质就会从尿中排出,包括β2-微球蛋白、溶菌酶、核糖核酸酶等。
由于血液中小分子蛋白质浓度很低,故此类病人尿蛋白总量一般不超过2g,有时仅10mg,也可以蛋白尿存在。
3.溢出性蛋白尿:在某些疾病中,血中小分子蛋白浓度增加,如本周氏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若滤液中浓度超过肾吸收阈限,就可以排出,见于骨髓瘤、血管内溶血性疾病。
4.分泌性蛋白尿:尿中IgA排泄增多,见于肾小管间质性肾病;髓袢升支厚段受炎症及药物刺激时,分泌粘液蛋白(Tamm Horsfell蛋白,T-H蛋白)增多。
5.组织性蛋白尿:组织遭受破坏后可以释放胞质中各种酶及蛋白质,若分子量小,肾小球滤液中浓度超过肾小管吸收阈限,就则可自尿中排出。
该项蛋白液可以直接从肾小管排出,如癌胚抗原——aFP、溶菌酶、肾小管基膜抗原等。
因此,测定蛋白质的大小及性质对临床很有意义。
SDS据丙酰胺凝胶电泳的应用更有实际价值。
总之,如果你没有学过医,那我告诉你,蛋白尿只是一个症状而不是病,治疗蛋白尿关键是认识他,为什么会有蛋白尿。
糖尿病高血压是不是控制好了。
尿蛋白测定,包括尿蛋白定性和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定性的临床意义:
尿蛋白定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其阳性程度与肾损害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糖尿病患者尿中持续出现尿蛋白阳性,除外泌尿系感染、原发性肾病外,应考虑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有专家认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蛋白尿呈间歇性,只在劳动或运动后为阳性反应。
因此,运动后尿蛋白检验对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有一定的意义。
尿蛋白定量的临床意义:
(1)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参考值为10~150毫克。
若在150~500毫克,为微量蛋白尿,>500毫克为临床蛋白尿。
微量蛋白尿提示糖尿病肾病早期,需长期控制血糖,对逆转或延缓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意义。
(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正常参考值<15微克/分。
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较轻,故只有微量白蛋白漏出。
早期糖尿病肾病uAE为15~200微克/分,临床糖尿病肾病>200微克/分。
有专家报告,糖尿病肾病有明显蛋白尿者,几乎100%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当糖尿病患者uAE30微克/分,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防治的关键时刻。
严格控制血糖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可逆转或部分逆转。
目前,常用测定微量尿蛋白的方法是放射免疫法。
安徽中肾医院的肾病专家推荐纯中医特色疗法“云活活肾”治疗尿毒症,特色纯中药通过扩展各级肾动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肾小球三高状态,修复肾小球基底膜,促使毒素等代谢产物排出体外,改善高血压、代谢性酸中毒症状,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也随之消失;中药活性物质进入人体后能快速直达肾脏病灶,与免疫复合物、致肾毒性因子等各种致病因子紧密结合,并对其进行强有力的攻击,将其破碎、裂解并清除,激活肾单位,恢复肾功能,最终完全治好尿毒症。
尿蛋白定量与定性是怎样的?通过上面的介绍你一定有所了解。
最后,安徽中肾医院的权威专家温馨提醒广大的患者: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一定要选择专业的正规的医疗机构!若大家还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欢迎大家随时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以及拨打热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