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定量与定性是怎样的

合集下载

尿蛋白名词解释

尿蛋白名词解释

尿蛋白名词解释
尿蛋白(Urine Protein),也称尿蛋白定量,指的是通过对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的一种定量检测项目。

它是一种常规尿液检查,可以为尿液学检查提供诊断信息,帮助判断患者的肾脏情况,也可用于患者肾脏功能的监测。

尿蛋白检测有两种:一种是定量检测,可以直接测量尿中的总蛋白;另一种是定性检测,可以分析尿中的蛋白质类型,常用的有尿素、尿苷酸、白蛋白和抗原、抗体,主要用于检测尿路感染。

定量检测尿蛋白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定容滴定法,另一种是酶免法。

定容滴定法是通过尿蛋白溶液的滴定实现的,依据在滴定过程中尿液的变化,用仪器给出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酶免法是利用特定试剂酶溶液测定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准确程度高,但运行时比较复杂。

尿蛋白定量检测是对尿液中蛋白质检测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患者患有肾脏疾病以及尿路感染,及时发现特殊的病理变化,提供及时的治疗。

- 1 -。

尿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尿蛋白定性与定量检测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UmALB)是早期肾脏功能受损诊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

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尿液分析仪干化学分析法对尿蛋白进行定性及半定量检测,尿液分析仪干化学分析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室内,但是该方法因灵敏性较差,干扰因素较多、其准确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二种方法是尿微量白蛋白的定量检测,有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放射免疫法等。

其中免疫比浊法因简便迅速,易操作而且重复性好,是目前临床实验室定量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测定结果较为准确的优点,在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中更具有临床价值。

本文通过对我院80份患者的尿液标本同时进行不同方法的检测,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来评价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90例临床诊断为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门诊和住院),其中男性38 例,女52 例,年龄19-78岁,平均1.2仪器和试剂尿蛋白定性检测用京都AM-4290尿液分析仪,配套arkray-10EA试纸条。

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测用008AS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用重庆中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试剂,方法为免疫比浊法,5点定标,模拟曲线法。

1.3检测方法用一次性洁净塑料杯收集患者的新鲜晨尿标本,及时检测。

干化学检测方法:将arkray-10EA试纸条放在尿液中10S时取出,然后放在卫生纸上沥干多余尿液,,用京都AM-4290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蛋白。

同时留一份标本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结果以尿微量白蛋白>30mg/L视为阳性,用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检测的这些标本中,当尿中含有大量的白蛋白时(++-++++),与免疫比浊法测定的尿微量白蛋白结果相符而蛋白含量较少时则出现了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蛋白阴性的份标本中,份标本检测微量白蛋白的值>30mg?L,也就是说用干化学定量检测存在%的假阴性。

24小时蛋白尿定量标准

24小时蛋白尿定量标准

24小时蛋白尿定量标准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是肾脏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

蛋白尿的定量标准是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来进行评估的,这一标准对于判断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监测疾病进展、指导治疗方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际规范,正常成年人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在150毫克/天以下被认为是正常的。

而在临床上,蛋白尿的定量标准通常按照以下范围来进行评估:1. 轻度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在150-500毫克/天之间;2. 中度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在500-3500毫克/天之间;3. 重度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超过3500毫克/天。

蛋白尿的定量标准主要是通过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来进行评估的,因此在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收集尿液,在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时,需要患者收集所有的尿液,包括清晨第一次排尿的尿液,然后开始计时,直到第二天同一时间停止收集尿液;2. 保存尿液,收集的尿液需要保存在干净的容器中,并放置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3. 实验室检测,收集完尿液后,需要送往专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确保结果的准确性;4. 评估结果,根据实验室检测的结果,可以对蛋白尿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蛋白尿的定量标准对于评估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监测疾病的进展、指导治疗方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准确性,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对于蛋白尿患者,定期监测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控制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蛋白尿的定量标准是评估肾脏疾病严重程度、监测疾病进展、指导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重视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准确性,确保结果的可靠性,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本文对于蛋白尿定量标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尿蛋白检测方法

尿蛋白检测方法

尿蛋白检测方法
尿蛋白检测方法常用的包括以下几种:
1. 尿常规检查:通过尿液外观、比重、酸碱度等指标初步了解尿液状况,包括尿蛋白的定性检测,通常使用尿蛋白试纸带进行初步筛查。

2. 尿蛋白定量检测:使用尿蛋白定量仪或尿蛋白试纸,通过测定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来确定尿液是否含有异常的蛋白质。

定量检测能够提供更准确的尿蛋白浓度数值。

3. 尿蛋白电泳:通过电泳方法将尿液中的蛋白分离出来,进而确定是否存在异常的蛋白质,并可进一步确定蛋白质的类型。

这种方法适用于确定尿液中特定蛋白质的异常情况。

4. 尿蛋白免疫测定:利用特定的抗体与尿液中的蛋白质结合,通过免疫反应测量尿液中某种特定蛋白质的含量,如白蛋白或其他特定疾病相关蛋白质。

以上是常用的尿蛋白检测方法,具体的选择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具体情况来决定。

蛋白尿诊断标准

蛋白尿诊断标准

蛋白尿诊断标准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增多的一种病理状态,通常是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或通透性增加所致。

蛋白尿的发生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蛋白尿对于肾脏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尿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定量是诊断蛋白尿的关键指标之一。

正常人每天尿液中蛋白质的排泄量通常在150毫克以下,超过此范围即可诊断为蛋白尿。

尿蛋白定量可以通过尿液分析仪器进行定量测定,也可以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来进行评估。

2. 尿蛋白/肌酐比值。

尿蛋白/肌酐比值是一种较为准确的蛋白尿诊断指标,尤其适用于孕妇或儿童。

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尿蛋白/肌酐比值在0.2以下,超过此比值即可诊断为蛋白尿。

3. 尿蛋白电泳。

尿蛋白电泳是一种较为精准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确定蛋白尿的类型。

通过电泳技术,可以将尿液中的蛋白质分离成不同的条带,从而帮助医生判断蛋白尿的病因。

4. 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诊断蛋白尿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会导致蛋白尿的发生,因此通过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可以帮助判断蛋白尿的严重程度。

5. 尿沉渣检查。

尿沉渣检查是诊断蛋白尿的常规方法之一,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沉渣,可以发现是否有蛋白质颗粒的沉淀。

尤其是对于微量蛋白尿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蛋白尿的诊断时,以上几个方面的指标都需要综合考虑,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来进行综合判断。

同时,还需要排除非肾脏原因引起的蛋白尿,如运动后蛋白尿、感染后蛋白尿等。

总之,准确地诊断蛋白尿对于及时治疗肾脏疾病、保护肾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尿的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诊断过程,需要医生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以便尽早发现蛋白尿的病因,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希望本文介绍的蛋白尿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能够有所帮助,提高对蛋白尿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24蛋白尿定量标准

24蛋白尿定量标准

24蛋白尿定量标准
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通常是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导致的。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

因此,对于蛋白尿的定量标准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目前,国际上对于蛋白尿的定量标准主要是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主。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在150毫克以下,超过这个范围就可以被认为是蛋白尿。

而根据蛋白尿的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微量蛋白尿(150-300毫克/24
小时)、轻度蛋白尿(300-1000毫克/24小时)、中度蛋白尿(1000-3500毫克/24小时)和重度蛋白尿(超过3500毫克/24小时)四个等级。

对于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医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对于微量蛋白尿,一般可以通过控制饮食、生活方式等非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干预。

而对于重度蛋白尿,则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可能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甚至需要进行肾脏透析等。

除了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用来定量蛋白尿,比如尿蛋白/肌酐比值、尿蛋白浓度等。

这些方法在临床上也有一定的应用,但是相对来说,24小时尿蛋白定量更加准确、可靠。

总的来说,蛋白尿的定量标准对于评估肾脏功能、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准确掌握蛋白尿的定量标准,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蛋白尿情况,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尿蛋白四项解读

尿蛋白四项解读

尿蛋白四项解读【最新版】目录一、尿蛋白概述二、尿蛋白四项指标1.尿蛋白定性试验2.尿蛋白定量试验3.尿蛋白电泳4.尿蛋白免疫学检测三、尿蛋白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四、结论正文一、尿蛋白概述尿蛋白是指尿液中出现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很低。

然而,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会增加,这种现象被称为尿蛋白。

尿蛋白的出现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如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对尿蛋白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尿蛋白四项指标1.尿蛋白定性试验尿蛋白定性试验是一种初步筛查方法,通过检测尿液中蛋白质的存在与否,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试纸法或硝酸银法进行检测。

2.尿蛋白定量试验尿蛋白定量试验是对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进行量化的检测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患者尿液中蛋白质的浓度。

这种方法通常采用比色法、比浊法等方法进行检测。

3.尿蛋白电泳尿蛋白电泳是一种分离尿液中蛋白质的方法,可以对尿液中的蛋白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通过对尿液中蛋白质的等电点进行分离,可以初步判断蛋白质的来源和性质。

4.尿蛋白免疫学检测尿蛋白免疫学检测是一种针对特定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可以对尿液中的特定蛋白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通过对尿液中蛋白质的抗原和抗体进行反应,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蛋白质的来源和性质。

三、尿蛋白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尿蛋白四项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尿蛋白定性试验和定量试验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尿蛋白现象及其程度;尿蛋白电泳和免疫学检测可以进一步分析尿蛋白的来源和性质,有助于诊断疾病的具体类型和程度。

四、结论尿蛋白四项检测是评估患者尿蛋白状况的重要手段,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尿蛋白四项检测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具体的诊断和治疗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尿蛋白定性与定量方法比较分析

尿蛋白定性与定量方法比较分析

尿蛋白定性与定量方法比较分析目的比较(UPRO)定性与定量方法测定尿蛋白的符合率。

评价尿蛋白的临床常见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对蛋白尿的诊断价值。

方法用试带法(定性)和比浊法(定量)、比色法(定量)测定尿蛋白。

分别用两种方法同时检测一定数量标本,进行符合率比较。

结果尿总蛋白低于1.63g/24h时,其与尿蛋白定性实验的阳性符合率为52.24%;微量白蛋白大于300mg/L时,尿蛋白定性实验的阳性符合率为98.47%,微量白蛋白100~300mg/L的患者共有61例,尿蛋白定性实验的阳性符合率为21.31%。

结论尿蛋白检测各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在检测尿蛋白时需要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UPRO)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urinary protein.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urine protein in the diagnosis of proteinuria.Methods Using the method of the test with the method (Qualitative)and the ratio of the turbidity method (Quantitative),colorimetric method (Quantitative)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urinary protein. Two methods were used to detect a certain number of specimens,and the coincidence rate was compared. Results When total urinary protein lower than 1.63g/24h,the positive coincidence rate with qualitative urine protein test was 52.24%;microalbuminuria is greater than 300mg / L,uric albumen is qualitative experiment positive coincidence rate was 98.47%,albumin 100mg / L ~300 mg / L with a total of 61 people,uric albumen is qualitative experiment positive with rate was 21.31%. Conclusion There are som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ll kinds of methods for detecting urine protein. In the detection of urine protein,it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clinical situation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method.Key words:Urinary protein;Qualitative detection;Quantitative detection在尿液的化学成分的检查中,蛋白质是十分重要的项目之一。

尿蛋白定量检测方法

尿蛋白定量检测方法

尿蛋白定量检测方法
尿蛋白定量检测是检查个体的尿蛋白水平的一种分析方法,其目的在于检测个体是否存在肾功能异常或肾脏疾病。

尿蛋白定量检测可以通过测定尿液中的尿蛋白水平来确定个体的肾功能状态。

尿蛋白定量检测一般采用酶标实验或免疫测定法进行,酶标实验可以用于测定尿液中的尿蛋白总量,而免疫测定法可以用于细分尿蛋白种类和数量,以及尿蛋白比例。

检测过程通常包括收集常规尿液样本,在实验室检测尿液中的尿蛋白含量,并对不同的尿蛋白进行分类并计算尿蛋白比例。

正常情况下,尿蛋白量随着检测人群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根据性别、年龄等因素,尿蛋白量在正常范围内一般为0.1-0.4 g/L,而肾脏疾病患者的尿蛋白浓度会升高,可达到1.0 g/L以上。

尿蛋白定量检测是诊断肾脏疾病的常规实验方法,既可以检测出潜在的肾脏疾病,也能够检测药物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尿蛋白定量检测是肾脏疾病诊断的重要环节,对于肾脏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尿

蛋白尿
蛋白尿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 吴小川
定义
正常儿童尿液中仅少量蛋白质排出, 以一般定性方法(醋酸加热法或硫柳 酸法)无法测出
儿童尿蛋白浓度>200-300mg/L 或 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200mg,即可 判断为蛋白尿
尿蛋白浓度与尿蛋白定性关系
尿蛋白定性:
+
尿蛋白定量(g/L) 0.3-1.0
体位性(或直立性)蛋白尿
体位性蛋白尿诊断要点:①无肾脏病史 及肾脏病症状及体征;②尿沉渣及Addis 计数正常;③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但 >150mg,卧位12小时尿蛋白<75mg,其他 实验检查均正常;④直立性尿蛋白试验 阳性。
体位性(或直立性)蛋白尿
直立性尿蛋白试验方法:①James法:睡 眠前将尿排空,第二天清晨第一次查尿 蛋白阴性,活动2小时后查尿蛋白阳性; ②脊椎前突试验:试验前查尿蛋白阴性, 排尿后靠墙而立,脚跟离开墙根半尺左 右,头紧靠墙使脊椎前突10~15分钟,1 小时后再排尿,查尿蛋白若显著增加, 则直立试验阳性。
诊断程序
肾小管蛋白尿:由于各肾小管疾病如 肾小管酸中毒,间质性肾炎、Fanconi 综合征、胱氨酸累积症、药物性肾中毒 等导致肾小管对正常漏出的蛋白回吸收 障碍,一般正常肾小管小于2万道尔顿 的血浆蛋白均可经胞饮作用吸收,故肾 小管尿蛋白主要组成为β2-微球蛋白、 溶菌酶、球蛋白片段、NAG酶、视黄醇 结合蛋白等
检查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红、白细胞、 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分类。
尿检查,包括蛋白尿定性、24小时尿 蛋白定量,一次性尿蛋白/克肌酐比值。
检查
尿蛋白圆盘电泳:肾小球性蛋白尿以白蛋 白为主,当肾小球滤过膜损害严重时,分子 大的球蛋白、β脂蛋白排出增多,显示大、 中分子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多为低分子 蛋白尿,尿溶菌酶、β2微球蛋白均为肾小管 性蛋白所特有的。

尿常规蛋白化验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化验的区别

尿常规蛋白化验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化验的区别

尿常规蛋白化验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化验的区别
尿常规中的尿蛋白测定是定性的,说明尿中有无尿蛋白的存在,并粗略估计尿蛋白的含量如(+)或(+++)等。

化验起来技术简单,快速方便。

女性由于受影响因素较大,如白带等影响,有时可出现蛋白尿假阳性的现象。

我们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能全面反应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加大,使大量蛋白被带出并且肾小管又不能把大量蛋白重吸收从而尿中排出的情况。

当总量超过150mg/24小时称为蛋白尿,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超过500毫克/24小时为诊断条件之一。

尿蛋白多少与肾脏病变的类型有关,当24小时蛋白量大于3.5克时称为大量蛋白尿,多见于弥漫增殖性或膜性狼疮性肾改变,而小量蛋白尿的则属于比较轻的,在估计疾病的类型、严重性和活动性时都是有用的,也有利于对病情预后和治疗的指导.。

尿蛋白的检测方法?

尿蛋白的检测方法?

尿蛋白的检测方法?发表时间:2019-07-01T11:20:37.88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作者:李瑞珍[导读] 对于有些人而言,许多疾病发生时无法被提前察觉,只有出现某些疾病症状时,才会后知后觉,但是产生疾病的具体原因我们却无从得知。

李瑞珍(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成都611830)对于有些人而言,许多疾病发生时无法被提前察觉,只有出现某些疾病症状时,才会后知后觉,但是产生疾病的具体原因我们却无从得知。

这时就需要我们通过专业性的检查才能知道具体的病症。

通过对尿蛋白的有效检查,可以明确检测患者肾脏损伤的具体情况,进而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来降低肾脏损失所带来的危害。

基于此,本文针对尿蛋白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什么是尿蛋白?所谓尿蛋白,是指人体尿液经过加热酸化变浑浊而被检测的物质。

在通常情况下,正常人每次随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为0至80mg/L,这也被称之为生理性尿蛋白,而在常规检验中结果为阴性。

当其含量超过150mg/24h或超过100mg/L,此时尿常规检验尿蛋白阳性,称之为蛋白尿。

此外,人体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寒冷、炎热等状态下,尿蛋白的含量会略有提升,这时被称之为一过性尿蛋白,这种情况下,尿蛋白含量会在数个小时或者几天后恢复到正常状态。

那么尿蛋白检测到底有多重要?有人认为尿检中持续有蛋白质也无关紧要,没有感觉身体出现不适或者是不良反应,就算尿液中含有蛋白质,认为根本不需要治疗,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在正常情况下,普通人尿液中式不会出现蛋白质的,因为肾脏具备蛋白质过滤功能,只有小分子物质才能通过,如α2-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所以当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时,这代表着人体存在蛋白质的流失,并且人体肾小球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而如若尿蛋白长期流失,则会导致肾脏超负荷运作,进而造成严重的损害。

据相关研究表明,尿蛋白的产生是引发尿毒症产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人体肾脏造成严重的毒害。

蛋白尿诊断标准

蛋白尿诊断标准

蛋白尿诊断标准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异常增多的一种病理状态,通常是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或通透性增加所致。

蛋白尿的诊断对于肾脏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因此,确定蛋白尿的诊断标准对临床医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蛋白尿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定量是诊断蛋白尿最直接、最常用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24h可诊断为蛋白尿。

此外,还可以采用尿蛋白/肌酐比值(ACR)或尿蛋白/尿肌酐比值(PCR)来评估蛋白尿的程度,其中ACR≥30mg/g或PCR≥50mg/g也可诊断为蛋白尿。

2. 尿液检查。

尿液检查是诊断蛋白尿的常规方法之一。

通过尿沉渣镜检或尿蛋白电泳等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尿液中的蛋白质,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蛋白尿。

3. 肾小球滤过率(GFR)。

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判断肾小球滤过膜是否受损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伴随着蛋白尿的出现,因此可以作为蛋白尿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4. 尿蛋白的种类和来源。

蛋白尿的种类和来源也对蛋白尿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

例如,尿液中出现大量的白蛋白可能与肾小球滤过膜的病变相关,而出现α1-微球蛋白或β2-微球蛋白可能与肾小管损伤相关。

5. 临床症状和体征。

蛋白尿的诊断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来综合判断。

例如,蛋白尿患者可能出现水肿、高血压、蛋白质丢失性肠病等症状,这些都可以作为蛋白尿的诊断依据之一。

综上所述,蛋白尿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尿蛋白定量、尿液检查、肾小球滤过率、尿蛋白的种类和来源,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等多个方面。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综合运用这些诊断方法,全面评估患者的蛋白尿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对于患有潜在肾脏疾病的人群,定期进行蛋白尿筛查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肾脏疾病,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总之,蛋白尿的诊断标准对于肾脏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尿蛋白定性干化学

尿蛋白定性干化学

尿蛋白定性干化学
尿液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的生物样品,其中尿蛋白质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存在,是尿液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因此,对尿蛋白的检测是医疗保健和研究(如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方面。

尿蛋白的定性检测可以使用传统的金属定量试剂盒,也可以采用干化学分析方法来进行检测。

尿蛋白定性干化学是检测尿蛋白定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其检测原理是,尿液中的蛋白质会与一种特殊的带电离子的物质结合,形成一种特定的颜色,从而用来确定尿液中的蛋白质的定性。

尿蛋白定性干化学的检测首先需要采集尿样,采样标准均为默克定义的1毫升尿液,把尿液移液管中,加入指定比例的检测液,然后加入指定浓度的检测组分(一般使用干体检测剂)并搅拌均匀,然后进行检测。

检测所得表现为,如果尿液中存在尿蛋白,检测液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蓝色变色,经过折射实验会出现折射率的变化;如果尿液中不存在尿蛋白,检测液不会出现变色反应,折射率也不会发生变化。

尿蛋白定性干化学的精确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检测组分的浓度、尿液的清洁度以及室温等,因此应在检测前注意控制这些因素,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尿蛋白定性干化学检测是目前医疗保健和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
的项目,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

它不仅具有准确快速的检测性能,而且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和操作,是一种很有效的尿蛋白定性检测方
法。

总之,尿蛋白定性干化学检测可以有效地检测尿液中是否含有尿蛋白质,是目前医疗保健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尿蛋白定性检测方法。

肾病综合症尿蛋白标准

肾病综合症尿蛋白标准

肾病综合症尿蛋白标准肾病综合症是一类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大量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

尿蛋白是诊断肾病综合症的重要指标,尿蛋白的检测是肾病综合症诊断及治疗过程的重要依据之一。

尿蛋白标准的设定可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 尿蛋白定量的参考值:正常成人早晨空腹尿的蛋白质含量为0.15g/L以下,单次尿检总蛋白含量超过0.15g/L者应进一步观察和确诊是否已患上肾病。

2. 尿蛋白定性试纸检测结果的解释:通常情况下,常用的尿蛋白定性试纸检测结果为“-”、“+”、“++”、“+++”和“++++”,其中“-”表示阴性,表示无蛋白尿;“+”表示微量蛋白尿,表示蛋白含量在0.15g/L以下;“++”表示中度蛋白尿,蛋白含量在0.15-0.5g/L之间;“+++”表示高度蛋白尿,蛋白含量在0.5-2g/L之间;“++++”表示大量蛋白尿,蛋白质含量大于2g/L。

3. 尿白蛋白测定值的判定及解释:肾病综合症患者的尿蛋白通常为白蛋白,血液清蛋白浓度为40g/L,如尿白蛋白浓度超过300mg/L,则提示有大量蛋白尿。

总结以上三方面标准可归纳为尿蛋白质含量的判定范围、尿蛋白定性试纸检测结果解释和尿白蛋白测定值的判定标准。

准确的尿蛋白标准能够更好地为肾病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此外,尿蛋白标准还与肾病类型和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通过逐步了解和掌握各种类型的肾病综合症的特点和不同表现,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尿蛋白标准,并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肾病综合症。

因此,准确的尿蛋白标准对于诊断和治疗患者的肾病综合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及时监测尿蛋白值的变化,并在医生的建议下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助于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成人蛋白尿24h诊断标准

成人蛋白尿24h诊断标准

成人蛋白尿24h诊断标准
成人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值范围是0-150mg/24h,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可以初步判断为蛋白尿。

蛋白尿一般有两种成因,一种是由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如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及血管活性药物刺激等,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而出现蛋白尿。

另一种是由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如各种肾脏和肾外疾病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使蛋白质漏出。

对于蛋白尿的诊断,除了定量检测外,还需要进行定性检测。

定性检测是指通过尿液分析检查确定尿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蛋白质或仅含有微量蛋白质,如果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则可判断为蛋白尿。

对于蛋白尿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对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蛋白尿,一般去除诱因后可自行恢复。

对于病理性因素引起的蛋白尿,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定期进行尿液分析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总之,成人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值范围为0-150mg/24h。

对于超过此范围的尿液,需要进行定性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蛋白尿。

对于蛋白尿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病因进行治疗,同时注意定期进行尿液分析检查。

尿液分析:尿白细胞定性和定量

尿液分析:尿白细胞定性和定量

(一)尿白细胞定性(1)原理:实际上是测定粒细胞脂酶,反应原理如下:三羧酸吲哚酯→(脂酶)→吲哚酚吲哚酚﹢重氮盐→(脂酶)→紫色复合物①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膀胱炎,尿道炎,肾小球肾炎等。

②成年妇女生殖系统有炎症时,阴道分泌物混入尿中,也可呈阳性。

(2)注意事项:①检测白细胞的原理是粒细胞胞浆内含有酯酶,可与试剂起反应,因此,此法只能测定粒细胞,不与淋巴细胞反应(>700WBCS/ul(±)),也不与单核细胞反应(>3500WBCS/ul (—)。

②当尿蛋白浓度过高>500mg/dl,尿糖浓度过高>2g/l ,尿比重值高,应用头孢菌素IV和I(大剂量的先锋IV)或庆大霉素、四环素、呋喃坦可丁、高深度的硼酸等,可使结果偏低,甚至出现假阴性。

③福尔马林可造成假阳性结果。

胆红素尿也可造成假阳性结果。

(3)正常参考范围:①(—)(Negative)②(—)(±) 25/ul 2—5个/HP(+) 100/ul 10—40个/HP(++)—(+++) 500/ul 30—满视野/HP(二)尿白细胞定量正常尿液中可偶然见到1~2个WBC/HPF,如每个高倍视野见到5个或5个以上白细胞为增多。

特征:萎缩/膨大、多形性。

受尿PH、渗透压、参与炎症与否等影响参考值:玻片:< 5个/HP ,定量:< 10个/HP白细胞活体染色可分为三型:1.浓染细胞:老化和死亡的白细胞,着色深2.淡染细胞:活体白细胞,着色浅3.闪光细胞:在低渗尿中,N发生肿胀,胞质内颗粒呈布朗运动,由于光的折射,出现“闪光”现象。

常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1)临床意义:①1)泌尿系统炎症: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肾结核、膀胱炎、尿道炎等。

2)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炎症3)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②成年妇女生殖系统有炎症时,阴道分泌物混入尿中,也可呈阳性。

(2)注意事项:1. 尿白细胞分类中性多形核(80%):尿感、间质肾炎、肾移植早期淋巴细胞(33%):慢性肾炎、肾移植排斥、白血病嗜酸性细胞(5%):过敏间质性肾炎、血吸虫感染、前列腺炎2. 尿久置、PH及渗透压↑均使计数↓3. 伴有大量扁平上皮细胞时、需复查中段尿。

尿蛋白的定性检查方法

尿蛋白的定性检查方法

⑶试纸法试纸是一各预先由试剂厂制好的专门供尿蛋白定性试验用的试纸,在医药商店可以购买。该试纸用试剂药浸泡过,遇蛋白质显蓝色,并附有一个标准色板,根据所测出蓝色深浅与这对比。方法比较简单,取一条试纸,浸入被检尿内,立即取出,约10~20分钟,观察有无蓝色显示。如无变化为阴性,显蓝色,即把所呈颜色;碱性尿液可出现假阳性,因此,在试验前先用石蕊试纸检查一下尿的酸碱度,如为碱性)在PH7.0以上),应先加几滴醋酸,使尿呈酸必再做。以上的三种方法是尿蛋白定性检查,只说明尿内有无蛋白和相对多少,不能说出确切的量。如果要了解每天排出多少蛋白质,可以做定量测定,需要留24小时的尿液,做蛋白定量测定。
尿蛋白的定性检查方法,病人在家里可以自己做,下面介绍三种方法:
⑴磺基水杨酸法这是目前医院化验室常用的方法。试剂的配制:称取磺基水杨酸3克,加蒸馏水至100毫升面配成3%磺基水杨酸溶液。配好的溶液要贮存在棕色瓶内,放在不见阳光的暗处保存,以免失效。试验方法:取一个干净的玻璃试管,加入尿液2毫升左右,然后用滴和在尿上滴加试剂3~5滴,观察有无蛋白出现。根据混浊、沉定和凝固的程度不同,确定"+ "(加号)的多少,从+ - →卅。判断的标准: "-":减号为阴性,说明无蛋白。加入试剂后,尿液仍清晰,在黑色背景时,仍看不到浊表现。 "+-":加减号,代表尿里有微量蛋白。加入试剂后出现白色轻度混浊,仅在黑色背景时可以看到。 "+":一个加号,代表尿里有中等到量蛋白。加入试剂后,出现白色轻度混浊,无絮状颗粒出现。 "#":2个加号,代表尿里有量蛋白。加入试剂后,出现明显白色沉淀。 "+++":3个加号,代表尿里有多量蛋白。加入试剂后,出现絮状白色沉淀。 "++++":4个加号,代表尿里有大量蛋白。加入试剂后,立刻出现凝固成块,似胶胨样。

育儿知识-尿蛋白定性和定量检查的意义何在

育儿知识-尿蛋白定性和定量检查的意义何在

尿蛋白定性和定量检查的意义何在'很多家长对孩子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出现加号不太清楚或很紧张。

其实健康孩子的尿中存在着微量蛋白,需要采用特殊检查方法才能测出,而用尿常规中的蛋白定性检查是测不出的,因此正常孩子的尿蛋白定性检查应该是阴性。

当孩子发高烧、剧烈活动、吃饭过饱和严重受寒时尿蛋白可有“微量”或呈“±”,这是生理现象,不是疾病的表现。

常用的尿蛋白检查方法分定性和定量检查。

\r\r1、尿蛋白定性检查:\r\r尿蛋白定性检查是临床上检查尿蛋白最常用的方法。

测定方法有磺基水杨酸法、加热醋酸法及蛋白试纸法。

\r\r如果尿蛋白的定性检查超过“+”时,就要考虑孩子的肾脏有病了。

尿蛋白在“+”~“++”时,为轻~中度蛋白尿,可见于泌尿系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尿蛋白在“+++”以上时为重度蛋白尿,主要见于原发和继发的肾病综合症和慢性肾炎。

\r\r2、尿蛋白定量检查:\r\r尿蛋白定量检查和尿蛋白定性检查的主要区别在于能准确测量尿中排出的蛋白总量。

尿蛋白定量检查又分即刻和24小时检查两种方法:(1)即刻尿蛋白定量检查:正常小儿尿蛋白浓度小于50毫克/升。

它只能测定某一时刻尿中蛋白的浓度,此时的尿蛋白浓度可因尿量的多少而改变,尿量多时尿蛋白少,尿量少时尿蛋白多。

况且某一时刻的尿蛋白浓度与每日尿蛋白总量并非平行。

因此,为了更加正确地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往往要进行24小时尿蛋白测定。

(2)24小时尿蛋白测定:正常状态下每公斤体重小于50毫克,常用的方法有磺基水杨酸法和Esbach法。

\r\r那么,什么情况下做尿蛋白定性或做尿蛋白定量检查呢?一般小儿尿蛋白定性检查连续3次“+”以上或即刻定量检查大于200~300毫克/升,就应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

若尿蛋白定量大于每日每公斤0.1克,则可诊断为肾病综合症。

\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蛋白定量与定性是怎样的
尿蛋白定量与定性是怎样的?正常人尿中含有少量蛋白质,主要为白蛋白,24小时尿中含量约为40~80毫克,最多不超过150毫克。

由于量少,常规定性检查为阴性,故临床上习惯于说正常人尿液无蛋白质。

当尿中蛋白质浓度超过150毫克,日时,尿常规定性检查己能将此蛋白检出,此尿即称为蛋白尿。

蛋白尿是肾炎的主要表现之一。

尿蛋白定性能判断病人是否有蛋白尿,并能通过半定量分析粗略估计尿中蛋白质含量。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加热醋酸法及磺基水杨酸法等。

试验结果尿液若无混浊及沉淀则为阴性,以(-)表示;若出现不同程度的混浊或沉淀则为阳性,用(+)~(++++)作半定量估计。

尿蛋白定性(半定量)结果与其相应尿蛋白浓度间大致对应关系已显示见表1。

1.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 proteinuria)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所致。

是临床最多见的类型。

见于多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是由于缺血、中毒、免疫病理损伤破坏了滤过膜的完整性;或由于滤过膜电荷屏障作用减弱而致。

2.肾小管性蛋白尿:在正常情况下经肾小球滤出的中小分子蛋白质,几乎全被肾小管重吸收。

当肾小
管疾病时,蛋白质重吸收受障碍,小分子蛋白质就会从尿中排出,包括β2-微球蛋白、溶菌酶、核糖核酸酶等。

由于血液中小分子蛋白质浓度很低,故此类病人尿蛋白总量一般不超过2g,有时仅10mg,也可以蛋白尿存在。

3.溢出性蛋白尿:在某些疾病中,血中小分子蛋白浓度增加,如本周氏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若滤液中浓度超过肾吸收阈限,就可以排出,见于骨髓瘤、血管内溶血性疾病。

4.分泌性蛋白尿:尿中IgA排泄增多,见于肾小管间质性肾病;髓袢升支厚段受炎症及药物刺激时,分泌粘液蛋白(Tamm Horsfell蛋白,T-H蛋白)增多。

5.组织性蛋白尿:组织遭受破坏后可以释放胞质中各种酶及蛋白质,若分子量小,肾小球滤液中浓度超过肾小管吸收阈限,就则可自尿中排出。

该项蛋白液可以直接从肾小管排出,如癌胚抗原——aFP、溶菌酶、肾小管基膜抗原等。

因此,测定蛋白质的大小及性质对临床很有意义。

SDS据丙酰胺凝胶电泳的应用更有实际价值。

总之,如果你没有学过医,那我告诉你,蛋白尿只是一个症状而不是病,治疗蛋白尿关键是认识他,为什么会有蛋白尿。

糖尿病高血压是不是控制好了。

尿蛋白测定,包括尿蛋白定性和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定性的临床意义:
尿蛋白定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其阳性程度与肾损害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糖尿病患者尿中持续出现尿蛋白阳性,除外泌尿系感染、原发性肾病外,应考虑糖尿病肾病的诊断。

有专家认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蛋白尿呈间歇性,只在劳动或运动后为阳性反应。

因此,运动后尿蛋白检验对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有一定的意义。

尿蛋白定量的临床意义:
(1)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参考值为10~150毫克。

若在150~500毫克,为微量蛋白尿,>500毫克为临床蛋白尿。

微量蛋白尿提示糖尿病肾病早期,需长期控制血糖,对逆转或延缓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意义。

(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正常参考值<15微克/分。

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较轻,故只有微量白蛋白漏出。

早期糖尿病肾病uAE为15~200微克/分,临床糖尿病肾病>200微克/分。

有专家报告,糖尿病肾病有明显蛋白尿者,几乎100%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当糖尿病患者uAE30微克/分,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防治的关键时刻。

严格控制血糖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可逆转或部分逆转。

目前,常用测定微量尿蛋白的方法是放射免疫法。

安徽中肾医院的肾病专家推荐纯中医特色疗法“云活活肾”治疗尿毒症,特色纯中药通过扩展各级肾动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肾小球三高状态,修复肾小球基底膜,促使毒素等代谢产物排出体外,改善高血压、代谢性酸中毒症状,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也随之消失;中药活性物质进入人体后能快速直达肾脏病灶,与免疫复合物、致肾毒性因子等各种致病因子紧密结合,并对其进行强有力的攻击,将其破碎、裂解并清除,激活肾单位,恢复肾功能,最终完全治好尿毒症。

尿蛋白定量与定性是怎样的?通过上面的介绍你一定有所了解。

最后,安徽中肾医院的权威专家温馨提醒广大的患者: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一定要选择专业的正规的医疗机构!若大家还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欢迎大家随时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以及拨打热线咨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